手机阅读

推荐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7:08:19 页码:8
推荐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2023-01-06 17:08:19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心得体会范文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推进,人口在中心区高度集聚,对城市中心区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先后5届市政府连续努力,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新建和拓宽了众多的道路,但是我市现时的道路系统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交通拥堵已成为阻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人民工作生活的突出矛盾。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证实,单纯依靠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主要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加快我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从当前我市交通现状来看,城市核心区的相当多路段高峰时段已呈饱和,拥堵路段越来越多,拥堵延续时间越来越长。以交通秩序混乱、安全保障水平不高、运输效率低下为特征的“出行难”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人民工作、生活的突出矛盾。建设轨道交通,是落实市委、市府提出的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一项决策,是优化我市生活环境的重大举措,更是兼顾眼前和长远的群众根本利益,扩大市民出行范围,节省出行时间,解决群众出行难矛盾的一项民生和民心工程。

2、是顺应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沿海产业带、建设温州大都市,是事关今后温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两大主题,而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这两大主题的

前提条件和基础。轨道交通的建成是一个都市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象征和体现,它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从而调整和优化我市发展布局,为沿海产业带平台建设和大都市建设提供必要和必须的交通环境,从而增强了城市功能。

3、是提高温州整个社会运行效率的需要。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因为不具有准点到达功能而制约了它们的运行效率;与其相反,轨道交通运输车以其快速、准点、运量大的绝对优势,不仅使大量人群节省了出行时间,而且满足了他们准时到达目的地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4、是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城市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具有节约土地、运量大、耗能少、污染小、环保等特点,是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城市交通方式。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土地占用方面,公交车单位乘客占用土地面积0.9m2-1.6m2/人,小汽车单位乘客高达26.7m2/人,而地铁则只占0.1m2/人。我市城区土地已是寸土寸金,再大量增建、扩建道路交通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能耗方面,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能耗分别是轨道交通的3倍多和12倍。在环境保护方面,我市近年来机动车快速增加,尤其是牌照放开后,私家车数量更是突飞猛进;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城市大气污染物的40%以上。加快实施利用电力推动的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的质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5、是改变我市城市交通滞后局面的需要。在我省,杭州和宁波两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热火朝天地进行,这两个兄弟城市的地铁建设已按规划铺开。而我市的轨道交通处于规划的前期。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时间跨度长,必需提前准备,未雨绸缪,等到交通拥堵不堪时再来研究,很可能为时已晚。

二、我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条件已具备

1、物质保障条件已具备。据市统计局今年3月27日发布的《温州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xx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90.1万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03亿元;全年完成客运量已大大超过20xx年的26148万人,即单向高峰远远超过1万人/小时,接近3万人/小时。换句话说,20xx年,温州的人口规模、经济指标、客流规模指标均已符合国办发[20xx]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轻轨申报的基本要求并接近发展地铁的基本要求。

2、现在启动我市轨道交通在时机上比较有利和合适。国家“”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发展战略,表明国家对轨道交通已经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而且,轨道交通工程浩大,技术要求高,相当部分是地下开挖作业,一条线的开工到建成往往需要5年以上时间,因此,应该超前规划和建设,决不能等到城市

交通拥堵不堪时才建设。

3、我市城市中心区的主要路段交通流量已饱和,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而建设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最有效措施。

4、“出行难”已成为全市居民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不仅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工作,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瓶颈”问题。

三、几条建议

1、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要向杭州、宁波两市学习,尽快建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国资委、财政局、交通局、环保局、监察局、鹿城区政府、瓯海区政府、龙湾区政府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温州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将现存的温州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撤消或合并在新建领导小组之内,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抓紧编制《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相关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预测、预研报告。

3、组织专家论证并落实《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尚未确定的轨道交通结构形式。

4、在列入《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内容中的温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规划中,对拟建的“快轨1号线”、“快轨2号线”、“快轨3号线”沿线途经温州城市中心区的地下部分要有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建设为地铁规模。

5、铁路温州新客站启用后,把原火车站改建为温州的轨道交通枢纽。

让代表们深感欣慰和振奋的是,3月19日,我市首个科学的、规划在先的滨江商务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案通过会审。该方案将未来地铁建设纳入整体框架,将地下第二层设计为未来地铁站台兼车库,超前地发出立体开发地下空间资源的强音。虽然该方案还只是个案,但是说明本届政府对城市主要功能区建设的信心和规划在先的新理念。

我们期盼:温州城市轨道交通早日结束规划,这项重大民生、民心工程,能早日开工建设并建成。

推荐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心得体会范文二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推进会,把几个会议并在一起开,目的就是传达贯彻省委全委会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措施,一着不让狠抓落实,一步不松狠抓当前,确保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就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传达贯彻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及做好当前工作,讲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动真碰硬、创新服务,全面改善提升全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刚才,我们观看了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明查暗访录像片,希望有关单位正视不足,剖析根源,及时整改,引以为戒。王市长作了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落实。纪委孙英书记宣读了“三服务”文件,三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各级各部门学习先进,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塑造一流机关形象。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机关把作风和效能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立足本职、尽心尽责,赢得了群众的满意,树立了党委政府良好形象。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各级牢固树立“党委政府工作加压、为企业发展减负”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发展、取信于民。我的理解至少有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学习力得到新提升。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强化学习成效,促进了学习型机关建设,解决了一些机关部门和干部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发展思路不宽的问题、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二是服务力得到新提升。各级各部门把提升服务力放在重要位置,对基层、企业反映的问题,高效快捷“立即办”;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创新思维“变通办”;对一些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不遮不掩“公开办”。三是执行力得到新提升。各级各部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确保了政令畅通,确保了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大力倡导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了“少谈空话,多干实事”的氛围。四是公信力得到新提升。各级各部门认真对照服务承诺,形成了“说了定、定了干、干必成、成必优”的工作纪律,不让承诺打白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做到公开岗位职责,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服务承诺,切实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五是合作力得到新提升。各级各部门牢固确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上下同心,共克时艰。在工作中多沟通、多理解、多配合、多补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凝聚了合力,推进了工作。

应该说,总体上讲,我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成效明显,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看到,我市机关作风离*转型发展的任务要求还有差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最近市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和重点剖析,从一个侧面或更高要求层面反映出机关作风和效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履行职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够强。部门之间有些职责分得太清造成事不关己,有些职责分得不清又造成相互推诿,往往出现管理空白,失信于民。二是报批难现象依然存在,服务效率不够快。有的部门对窗口授权不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难,目前部分授权和未授权的部门还有12个。还有就是部门内部能够并联审批的环节实行串联审批耽误时间,领导分工不科学多人签批导致审批时间延长。行政服务中心虽已推出了市权限内基本建设项目备案、企业登记“一表制”等并联操作机制,但是跟企业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向上延伸服务也跟不上,特别是上报*和省里审批的项目,往往要求高、材料繁、程序多,企业多有怨言。三是执行力欠缺,服务本领不够硬。一些同志精神状态不佳,经常消极畏难、情绪浮躁,甚至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心存歧义、观望待变。部分同志习惯于传统“一般号召”工作路径,面对新的工作新的要求,显得不知所措、信心不足,习惯于过去顺势而为的常规方法,在推动发展、服务基层中无新意、无实招,以至在执行方面抓而不实、行动不力,存在实事虚做、难事不做的情况。同时,在执行力上一些同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企业、群众对领导干部普遍反映较好,但同时也反映,一些中层干部、普通科员、年轻同志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较差,而一些老的机关同志又缺乏工作动力和激情,导致整体执行力不强。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效能不够优。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大包大揽现象,不能充分运用市场购买服务,对社会中介服务组织重视不够、培育不足。原因就是权力部门作风问题,部门利益较重。甚至联合下属改制企业,指定服务垄断收费。其次,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没有一套“奖优罚劣,褒勤贬懒”的奖惩考核体系,没有形成“能者留,平者让,庸者走”的机关人员流动制度。部门之间、科室之间、个人之间忙闲不均,苦乐不平。再次,岗位设置不合理,没有按照服务对象人数来确定,存在因人设岗、因事设岗现象,导致人员编制一再增加,机构臃肿,各种领导小组边撤边增,越撤越多。

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我认为就是三句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大家要明白,不作为是失职,慢作为是作风,乱作为是腐败。虽然这些问题只是发生在少数部门和个别机关干部的身上,但却影响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成效,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影响到党和政府整体形象。当前*发展要转型提升、弯道超越,考验的是党性与智慧,凭借的是作风与干劲。因此,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要继续按照“党委政府工作加压,为企业发展减负”的总要求,越是在危机面前,越要憋足一股劲,尽心尽力服务发展。大力弘扬*精神,营造“发现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觉悟,解决问题是水平”的良好氛围,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越是在危机面前,越要拧成一根绳,真心真情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帮助企业排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做到“不懈怠、不扯皮、不循私”。越是在危机面前,越要团结一条心,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坚持“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优化、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提升”,广听民意、顺应民愿、真解民难。

作风事关作为,效能事关效率。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必须要创新机制、创新服务,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既注重效率加快,更注重功能转变,努力实现政府效能的突破提升。现在少数机关和部门办事拖拉,上动下不动,上急下不急,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创新性。这种情况就是“中梗阻”,原因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压力传递机制。要大力破除这种“中梗阻”,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我个人也与一些企业家、群众聊过,他们认为机关办事的整体效能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现在这种提升好像进入了瓶颈期。我认为,多少年办事遵循的程序不一定是科学的程序,根本解决工作快不快与成本高不高的问题,就是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谋求服务功能的突破,核心是做到“三化”。一是简化程序。用服务对象的立场和视野,精简流程中一切繁杂的,完全可以减少的环节和手续,彻底杜绝前置程序过多的弊端;进一步拓展行政服务中心功能,严格禁止把中心窗口作为“收发室”、“挂号处”,切实抓好“两集中、四落实”工作,充分授权,限时办结。二是转化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削减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审批职能,严格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去解决,根本改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组织建设,并管理好中介机构,将政府的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转化,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等形式,把政府目前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和部门协调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和自治组织,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三是优化服务。在遵循《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链条贯穿、横向联接,一门受理、限时办结”的要求,建设“一条链条联接到边,多个单位互动办理”的行政审批链条工作体系,审批方式真正从串联转为并联。昆山提出了“无球跑动”的亲商、安商、富商新理念,在企业没困难、没有“球”的时候也主动上门服务。而我们不仅做不到“无球跑动”,有时候企业遇到困难时还服务跟不上,出现“有球不接、有球接不住”的现象。所以,我们不仅被动的“球”要接住,更要时刻注意“无球跑动”,推行“一线工作法”,从“想企业之所想”、按企业要求提供服务拓展到“想企业之未想”,超前为企业考虑、主动为企业服务。

二、既注重时限承诺,更注重流程透明,努力实现行政行为的全程公开。环境是生产力、形象是竞争力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讲诚信、透明化的良好环境。政府要在诚信方面作出表率,做到“一诺千金”。我们对外来投资者和服务对象作出的各项承诺,一定要兑现;对内外资企业和大中小企业要公正执法、一视同仁;对违反服务承诺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政府诚信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部门事情在领导那里比在下面好办。办事员办事不认真、效率不高或者推诿扯皮,原因不外乎三种情况:第一,这个人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不强;第二,这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心里有情绪;第三,有的机关领导对上表态一套,对下示意一套,让下面的人唱黑脸,共同维护本部门的利益。无论哪种情况,部门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办事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教育,加强和改进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对阳奉阴违现象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并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政府要在公开方面作出表率,做到“一路阳光”。公开、公正、公平,为什么要把公开放在首位,因为公开才能公正,“阳光”操作既是最好的权力“消毒剂”,也是最好的效能“催化剂”。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方法,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主要环节,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大力推进办事流程公开、热点问题公开、行政执法过程公开,着力完善各类公开制度。进一步治理审批权力比较大的部门的“潜规则”现象,使这种体制外循环模式在“阳光照耀”下销声匿迹。要增强受众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务信息的可接近性,解决信息在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不对称性问题,利于群众知情、便于群众办事、易于群众监督。

三、既注重刚性执法,更注重规范自由裁量,努力实现依法办事的广泛覆盖。服务质量的高低,发展环境的优劣,不仅体现在效率上,同时也体现在讲规范、讲规矩上。要整合和细化职能,全面推行机关工作标准化管理。按照增事不增人的原则,归并职能交叉重叠的部门科室,完善科学的用人退出机制,积极推行轮岗交流、末位淘汰等制度,强化新增加的社会管理职能,真正解决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苦乐不均问题。要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来审视和改进机关的作风和效能,结合实际制定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营造秩序规范、管理科学的机关工作环境。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担心的不是有法不依,而是一些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宽、过松、过随意,处罚额度掌握在执法人员手中。找路子、拉关系的处罚相对较轻,没有关系的处罚就重;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我们要大胆开展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防止办理人情案、关系案,缩小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在此基础上,适时制定全市行政自由裁量权规范管理办法,实现依法办事的全面覆盖。

四、既注重传统政务,也注重现代手段,努力实现科学机制的长效保障。只有建立一个“于法周全、于事简便”并切实可行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机关的效能。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传统政务,健全和完善常规工作制度。对于一些传统事务,我们要通过吸收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基层的经验并上升为制度,甚至可以通过搞一些制度设计外包,请一些专家来帮我们“会诊”开“处方”,以进一步健全完善限时办结制、“快速通道”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切实以完善的制度覆盖每个机关,将执行制度的责任落实到每个机关干部。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现代手段,健全和完善电子政务平台。信息化是我们提高效能的重要平台。要加大投入,加快软件开发,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建立“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网上审批机制。要借助市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增强网上实时咨询功能,切实通过构建网上新型办事平台,运用科技手段为企业和群众高效办事。对“12345”市民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反映的意见建议,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办理,明确解决时限,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赢得理解。要实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对行政权力运行在网上全程监督,改变“人为管理、事后监督”的办公模式。

五、既注重慎独自律,也注重外在监督,努力实现内外并重的有效监督。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一靠自觉,二靠监督。所谓自觉,就是自觉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所谓监督,就是把外在的监督和评价作为一种约束。我们在强调宗旨教育、思想建设、典型引导的同时,要把强化督查督办作为抓好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市机关作风领导小组、市效能办、监察局等部门要充分履行各自职责,明确牵头部门,整合并强化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推进、民生实事落实等全局性工作的检查。加快电子监察中心建设,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许可、政府采购、公众投诉、国有土地交易等进行实时网上监察。要把强化法律监督作为推进民主建设的重要手段。特别注重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通过开展民主评议、社会评议等方式,切实增强监督的合力与实效。各部门要支持舆论监督,新闻媒体也要敢于监督,及时暴露机关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要适当引入并委托专业、中立的非政府调查评估机构,参与政府行风评议,提高评议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把强化群众评议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用民意来评价机关工作的好坏,有利有弊。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它虽然不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但它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它的评价结果虽然不是在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正确的,但在长时期或者说大多数场合都是比较准确的。我们要把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以民主评议和群众评议的结果运用来倒逼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真正在各级机关产生震动。要把强化结果运用作为加大压力传导的重要手段。着力构建压力传递新机制,工作压力由部门领导传递到科室干部,再传递到一般工作人员,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推行奖优罚劣、绩效考核、投诉告诫挂钩制度,将“三服务”目标管理奖纳入绩效考核。对于群众考评结果相对靠后、群众反映较大的干部,要给予效能告诫,视情轮岗交流,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六、既注重八小时以内,也注重八小时以外,努力实现机关形象的持续提升。广大机关干部要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意识,工作内时间和工作外时间一个样,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八小时内要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工作中,坚持雷厉风行、务实高效,时刻牢记职责,自觉规范行为,对已经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集中精力抓实效,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对能精简的会议坚决精简,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尽量通过召开碰头会、现场会、办公会解决问题,压缩部门条线信息杂志报刊,防止文山会海、人浮于事。同时,减少名目繁多的各种领导小组,按部门职能分工,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工作。要严格按照报道制度,严格控制时间、字数,防止就会议报道会议或变相报道会议,更不报流水帐,也不以市领导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唯一标准。同时,要突出报道各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来反映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和成效,深度报道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幸福*的典型事例。另一方面,八小时外要清正廉洁、自律慎独。事实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接触什么人,去什么地方,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一般都逃不脱群众的眼睛,往往也是考察一个干部是否廉洁的一个重要方面。机关的干部要更加注重八小时外生活圈问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做到“三慎”:一是慎独,即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在独处时也能洁身自爱;二是慎微,即真正做到从小处防起,认识到“祸患常积于忽微”,告诫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三是慎交,即把握和谁交往,进行什么性质的交往,做到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

好的机关作风,是抓出来、管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全市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发挥好带头、示范、表率作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引领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提升。领导干部要带头承担责任。领导要体现导向,从我做起,带头勇挑发展重担。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分管职责,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好服务。大力倡导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绩效在一线考评。要始终以服务为己任,视发展为生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零距离服务发展。领导干部要带头狠抓落实。彻底抛弃一切形式主义、华而不实的东西,努力改进会风和文风,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要把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与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结合起来,着力推动机关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