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20:49:13 页码:11
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二篇)
2023-01-06 20:49:13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我认为教育孩子不光是学校的事,孩子的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作为家长,应及时提醒孩子预习,复习,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是贪玩,做事也很难有规划。及时提醒他每个阶段该干什么,省得临近考试手忙脚乱。这次期中考试前20天左右我提醒儿子该开始复习了,我们主要复习了语文的生字,背诵,词语盘点,数学的公式,英语单词等。只有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才能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孩子爸爸是这样要求孩子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你。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

因为这样,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对分数没什么压力,反而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自然不会很差。

在我家,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于是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我会给孩子买,但与成绩没关系。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养成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

孩子喜欢看书,所以我在网上给孩子买了很多课外书。在课外阅读中,儿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阅读中所获取的课外知识也会是重要的作文素材,所以阅读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另外,在课外阅读中,孩子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我始终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重要,但不是全部,生活的另一部分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儿子喜欢各种体育运动,于是我给他报了乒乓球班、围棋班。小学生就开始练习乒乓球除了可以锻炼身体以外,还有很多好处,例如打乒乓球有助于提高灵敏度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大脑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改善视力,所以建议视力不好的同学也可以打打乒乓球。下围棋也有颇多好处:学围棋可以锻炼思维,在相互攻杀中大脑会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下围棋运用数字的机会很多,可以让孩子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纳数学,使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围棋能陶冶性情、提高素质,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对孩子的心理素质是一种锻炼,从而可以应付各种难题。

总之我认为广泛的兴趣爱好能使孩子身体和心理同时得到锻炼,也会活得更加充实。所谓技多不压身,多点兴趣爱好,多些活动空间,爱好广泛的人大多都是性格开朗的人,在与人的交往中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于是会结交到更多朋友,这对将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将会大有益处的。

从小,我和孩子爸爸就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人生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的儿子渐渐长大,遇事不逃避,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听见有家长朋友说: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我儿子也会有这样的缺点,这次考试儿子数学成绩99分,扣了1分是因为写掉一个单位。我就告诉他: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应试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就是我的观点,我的儿子也认同这一点。他现在成绩稳定,我想,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认为,家长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培养自己的能力。

在可控的范围下。不要因为觉得孩子做不好就一直代替,因为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有切身的体会。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经历中去学习,去成长。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能力,不亲自做,是永远不能培养出来的。

我身边不少家长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经常是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我觉得这样不好。

一次,和儿子谈心的时候,他说:我平日和朋友说话的时候,聊到他的时候,那些肯定儿子优点的话,他虽然装得不在意,实际很在意,很开心。而且,会继续坚持,让自己越做越好。

鼓励的力量永远比批评强大,且有效果。赞美和鼓励要及时,要不吝啬语言。

批评呢?孩子会犯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一直是就事论事地和他一起分析。从不翻旧账,克制自己不啰嗦。我和孩子爸爸有一个观点:犯错后,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因为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训斥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当众训斥,更是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非但没有效果,而且会积压孩子的负面情绪。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各位家长朋友,今天在这里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了我教育儿子的方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孩子来到世上是一张白纸。青少年时期,需要父母的引导教育,才能让成长后的人生更加的美丽灿烂。

主题家长去学校陪孩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徐才丽的家长,很高兴今天能与各位老师及家长共同探讨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在校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首先我要对老师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感谢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能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下面我针对徐才丽的情况,谈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太成熟的体会。

学习是一生的功课,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而要让他在快乐中接受,在微笑中体会,这一点在给家长读背课文时我感受最深,他想读背时,就认真去读,读不会不罢休,效率也高,这样学习既轻松,又快乐,也很容易记住内容。反之,收效甚微。

我们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孩子有了进步,随时鼓励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励;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气馁,千万不要当面数落他,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因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认为,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孩子自己喜欢了,他就愿意去学,就会学得很好。

以前,我是事无巨细。有体育课叮嘱孩子穿球鞋带用品,上美术课叮嘱他带剪刀、画笔,早上出门为他整理衣服等就这样全身心地为他服务,我都成了他的贴身保姆了。他还总是说:“知道了,知道了。”,现在,我不再提醒他,虽然有时他也忘这忘那,一回家就说我渴死了,或是老师批评我了。但这时,他也已经知道这些生活、学习上的事都是他自己的事,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知道该干什么,回到家里还要做作业。如果家长看电视或是在玩游戏孩子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我写作业你在玩?家长约束孩子也不会理直气壮。当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看电视或玩,你干点家务活也可以,起码孩子能找找平衡,再者也不影响孩子。如果与孩子一块读背、写字或者比赛学习那是最好不过了。

在学习生活当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我们家长要教育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只有树立自信心,只有以压不倒、打不垮的精神正确面对,努力想办法克服我们才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育孩子他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学习,只有勤奋才能把学习搞好。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是我们家长所无法比拟的。孩子处事的原则,做人的道理,知识的获得当然绝大部分是通过学校老师来获得。我们家长只有密切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学校的一分子,是社会的一细胞,只要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尽职尽责,我相信一定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今天,他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一定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