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21:32:47 页码:9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五篇)
2023-01-06 21:32:47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一

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等众多景点。 园区各景点每天上演各种精彩节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乐舞”宫廷演出、“艳影霓裳”服饰表演、少林武术表演、舞狮、高跷、杂技等。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电影,集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带给游客震撼的立体感觉。

园区主题演出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恢宏大气,如梦亦幻,曾应邀赴新加坡演出,受到了新加坡总统纳丹、李显龙和内阁资政李光耀的亲切接见和大力称赞。每逢节假日,还有各种应景主题活动,带给你三百六十五天的惊喜欢乐。 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它将带您进入中国唯一的盛唐文化之旅。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大唐芙蓉园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大唐芙蓉园创下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

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583年),就于此修建了“芙蓉园”。现今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等众多景点。

园内唐式古建筑在建筑规模上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集中了唐时期的所有建筑形式,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唐代建筑教科书大唐芙蓉园遵循古建筑应是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的原则。建筑材料设计均采用砖瓦混凝结构与木材结构相结合,既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貌,又能使古建筑长久不受损害。

此外,大唐芙蓉园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充分、自然地展示盛唐文化。既能领略到神圣恢弘的皇家文化,又可看到“百帝游曲江”那规模盛大的大唐仪仗队,更有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江流饮、入仕出相等主题活动。进入芙蓉园,每个建筑和各个景观都有着迷人的典故传说。漫步其间,高大的古典建筑与粼粼波光让人目不暇接,似乎自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便已扭转时空,梦回唐朝。

大唐芙蓉园的建设,是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尤其是盛唐风格的皇家园林曾使这块区域为世界所关注。园区仿唐建筑设计建设、园区景观设计建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建筑、古典园林建设。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被誉为“中华历史之园、精神之园、自然之园、人文之园、艺术之园”,象征着中华崛起的伟大时代,是中国繁荣昌盛的新世纪图腾。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三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靳,欢迎来到西安的兵马俑游玩,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好了,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这里共有三个坑,我们就按顺序观看一号坑吧!

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一号坑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兵马俑有6000多个。大家往下走,看,这个是武士俑,他有1.8至1.97米高,它身穿战袍,披着铠甲,相当于当年的“防弹衣”。他脚上穿的鞋很独特,前端还向上翘起。手里还拿着长矛!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武士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长着八字胡。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地屁滚尿流!

看,这边就是二号坑了。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站第一个的就是将军俑。您瞧,他的身材是多么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可以想象当年这宝剑金光闪闪,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退敌的策略。那边跪在地上的兵马俑是跪射俑,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盯紧猎物的的老鹰。

大家再跟我向左走,这个就是骑兵俑,他骑在马上,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出去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好,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现在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送大家回宾馆休息。以后您再来西安游玩,我乐意再次为你服务,我的电话1234567,期待再次与您重逢!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四

大家好。

今天就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是导游小#。

虽处闹市,却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

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

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

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

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成都净土寺剃度为僧。

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的疑难问题前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

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20xx年。

公元664年圆寂于铜川玉华寺。

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的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的慈恩宗的祖庭。

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

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

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的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江同志亲自题写的。

寺院的正门有称为山门,也叫三门。

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

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

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但我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空门,而是继续我们的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

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

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

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

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

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

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

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

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

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

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尊罗汉像。

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的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

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

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的大雁塔。

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

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

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

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

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

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等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塔游览,由于楼梯窄陡,登塔时注意安全。

走近大雁塔,西侧门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

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的伟大精神,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的一道风景。

自唐中宗神猪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

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

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

“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

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

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的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的“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的“民族脊梁”四个字。

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的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本寺的镇馆之宝。

对于西安好人许凯心得体会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我是接待指挥部国内接待二组的,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和大家的参观,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和西安世园会给各位留下美好的记忆!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都,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

今天的西安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名胜古迹、秀美的自然景色风光和浓郁的传统民俗风情,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每年有5000多万人次的境内游客和100多万人次的境外游客,前来寻古探幽、观光览胜,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把访问中国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

人们都说,走进西安,就像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稀世文物灿若星辰。金匾丹青赏心悦目;古槐青砖意境深邃,一座城市简直就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西安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古遗址和帝王贵胄陵寝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这里荟萃着以蓝田猿人、半坡村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曙光,以丰

镐都城、精美青铜器为代表的周文化,以咸阳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为代表的大秦文化,以汉长安城,丝绸之路起点、阳陵为代表的强汉文化,以大明宫、大雁塔、曲江池、法门寺为代表的盛唐文化,这一切构成了华夏文明由形成到发展并走向强盛的核心历史。

西安自信、开放、大气和包容的人文气质,造就了各种宗教汇集发展的局面,在佛教八大宗派中,有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西安;作为西安标志性古建筑的大雁塔,是唐代高僧玄奘存放并翻译从西域带回的佛教经卷之地;珍藏有佛祖释迦摩尼真身指骨舍利的法门寺文化景区,被誉为“世界佛都”;西安化觉寺,是世界上唯一的中国式伊斯兰寺院,道家始祖老子著书讲经的楼观台,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充满人文底蕴的西安,还有着更加迷人的生态和自然之美。

西安有巍峨壮丽、峰峦叠嶂、资源丰富的秦岭山脉,不仅是西安的绿色宝库,也是中国的中央公园和南北气候的分水岭。在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上,有险峻挺拔、号称五岳之首的西岳华山,有以温泉汤池而闻名天下的临潼骊山,有四季葱绿而内藏珍稀的终南山,有以六月积雪不化堪称奇观的太白山,它们共同形成了一道天然而独特的秀美景群。近年来,西安周边形成了大片的绿色生态林带,曲江新区和滻灞生态区有了宽广清澈的湖面,水域面积达2.2万余亩,“八水绕长安,翠绿满皇都”的美景再现于世。

西安记录着盛世之文明,也不断创造着新的梦想。宏大的“唐皇城复兴计划”正顺利实施,不断建设的旅游新景区让书中的历史走

出来,让地下的历史站起来,让往昔的峥嵘岁月重现出来。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和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三大主题遗址公园的建成开放,重现了盛唐景象。大雁塔北广场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皇家园林建筑和大型水景表演、大唐不夜城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和文化场馆更是一派大唐繁华景象。大明宫遗址公园曾是一座唐代规模最大、最为辉煌壮丽的宫殿,总面积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三倍。

西安是民俗风情之都,到户县看看农民画,到百年老戏院易俗社听听秦腔,到书院门仿古街淘淘字画和文房四宝,真是令人悠哉游哉;西安是美食之都,闲暇之余,还可以走一走民坊,逛一逛古街,尽享一下吃在西安的无尽乐趣。

4月28日—10月22日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滻灞生态区举行,西安以绿色引领时尚的风情精彩亮相,全世界的目光会又一度聚焦滻灞,聚集西安。

西安有时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有时,西安又像青春少女一样年轻。今天的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和8 所军事院校,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已经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安现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拥有人口840万。

西安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业、文化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滻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和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五区一港两基地”的发展格局,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3241.49亿元,财政总收入510.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西安是神秘的,也是开放的,作为中国的古都之首,它是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在经历了3100多年沉沉浮浮的发展变迁之后,又肩负着中华民族辉煌、光荣的梦想。

古都仪象和现代气息,交融并蓄在西安的胸襟之中。历史瑰宝和时代宏图,交相辉映在西安的大地之上。在这里,古老和现代相互和谐,传统和创新相互和谐,发展和保护相互和谐,人和自然、人和人相互和谐。科学的发展观给城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西安正在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步履坚定的迈向美好的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