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过年和战友聚餐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战友们聚会如何表达心情(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23:02:48 页码:12
过年和战友聚餐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战友们聚会如何表达心情(3篇)
2023-01-06 23:02:4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过年和战友聚餐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说起年夜饭,那可真是丰盛的不得了。当几个大人准备好年夜饭后,我和表弟就迅速冲到餐桌旁,望着丰盛的年夜饭,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有糖醋排骨,辣子鸡,酸辣猪心,土豆丝,糖醋鲤鱼,酸菜鱼,水煮鱼……但令我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鱼呢?表弟说:“年年有‘鱼’呗!”舅妈一声:“开饭啦!”我和表弟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一会儿尝尝这个,一会儿尝尝那个,简直就让我大饱口福!

由于我和表弟都喜欢吃糖醋排骨,所以还不到一会儿,盘子里的糖醋排骨就所剩无几了。为了抢夺那点儿糖醋排骨,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我先假装去夹土豆丝,待表弟放松警惕之后,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盘中的糖醋排骨全夹到自己的碗里了,表弟目瞪口呆,而我则带着胜利的微笑,慢慢品尝完了糖醋排骨!

吃完年夜饭,接下来就是放烟花爆竹了!得到大人的允许后,我们几个小孩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冲下楼去。我们首先放的是“冲天炮”。我将导火线点燃之后,还不到一会儿,只听“嘭”的一声,天空中便绽开许多美丽的烟花,如同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开放在天空中。有蓝的,绿的,红的,黄的,紫的,金的……这些绚丽的烟花把整个夜空点缀得美丽又迷人。我们一刻也不停歇的放着这些烟花,好不快乐!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那天真是热闹的不得了。

早上起床后,我先来到爸爸的面前,按照老家的风俗,跪下来给爸爸拜年:“爸爸,我给您拜年了,祝您身体健康!”爸爸乐呵呵的给了我两百元。然后是妈妈,“妈妈,给您拜年了,祝您新年快乐!”妈妈听了,笑眯眯的给了我两百元。接下来是大姨和姨夫,:“大姨姨夫,我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健康长寿,心想事成!”大姨和姨夫也各给了我两百元。我又给了许多长辈拜年,“奶奶我给你拜年了,新年快乐!”“舅舅舅妈,给你们拜年了!”“外婆,我给您拜年了,祝你健康长寿!”……拜完了年,我数了数收到的压岁钱,大概是一千四百元,望着这些压岁钱,我开心的笑了。

过年趣事多多,欢乐多多。总之,在这些过年的趣事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过年可真是快乐啊!

2022过年和战友聚餐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往事就像一本书,使我快乐无比,今天我就翻了一页印象最深刻的事儿--去年过年。

过年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年”的小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伤害百姓,糟蹋庄稼人们都很害怕“年”,也在想方设法制服“年”。有一次“年”到一户人家家里,正准备干坏事,突然看到晾在外面红色衣裳,被吓跑了;“年”又跑到另一户人家,看到屋里有灯光,还有噼里啪啦烧竹子的炸裂声,它又被吓跑了。人们掌握了“年”怕红色,怕灯光,怕爆竹的声音的特性,所以每到“年”出来的时候,人们就贴红对联、放鞭炮、挂红灯笼,于是“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我们就有了过年这样的习俗。

过年的那天早上,我从床上爬起来,看到妈妈在贴对联,我连忙跑过去帮忙,我拿起一张福字贴满胶水,正要方方正正贴的时候,妈妈大叫一声:“福要倒着贴,表示福到了。”原来贴对联也是要讲规矩的嘛。

贴完对联我便去三奶奶家拜年,我拿起东西冲出家门,快速的跑到三奶奶家。刚到门口就气喘吁吁的说到“三奶奶,我来给你拜年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三奶奶连忙请我进屋坐。我也毫不客气的进去了。刚坐下她就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了压岁钱递给我,接过压岁钱,满脸笑意的我对她说了一声“谢谢”,又开始前往下一家。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在拜年的路途上过去了,哈哈,压岁钱也收得我手发软……

傍晚,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圆桌旁吃团圆饭,一桌子的好菜使我直流口水。慢慢地品着年夜饭,开心的看春节联欢晚会,愉快的“守岁”……我家过年晚上的“节目”同全国人民一样。

过年真快乐!我盼望今年过年的日子早点到来。


2022过年和战友聚餐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我的家乡有一句口头禅: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就是说,腊八饭一吃人们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见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

我的家乡有一句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这是因为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我的家乡还有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

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七的习俗。“宰年鸡、赶大集。”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热闹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我的家乡,每到春节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都要上坟去祖祭祖。这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头戏是贴春联,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我在一旁看看热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这时爷爷会用一句“童言无忌”赶走我。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小孩子们都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领到了红包之后才肯睡觉。

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女儿都必须在同一天归来。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的人家,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