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 家庭教育公益课堂的总结(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4:17:40 页码:12
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 家庭教育公益课堂的总结(七篇)
2023-01-07 04:17:40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我想,孩子的教育于每个家庭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每个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关注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我们是怎样关注的?我们关注的方向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引导我们的孩子?让她们的人生能朝着正确、积极的方向走下去。这是我的一个困惑,我相信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11月的第三个周未,我有幸在青园小学的阳春厅听到了曹萍教授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本人受益非浅。

曹萍教授首先讲到爱的能力,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爱是互相的,而且要让双方都感受得到,只在双方感受到了对方的爱时,才能说明爱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必须具备这个给予爱和感受爱的能力,他的人生才会完整。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是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而辛苦赚钱,而孩子却常常抱怨这不如意那不如意,对父母的辛苦却视而不见;父母下班回到家里,忙家务做饭,而孩子却还嫌饭菜不好吃,挑肥捡瘦的;父母把最好吃的留给他,最后演变到好吃的东西就只能是他吃,别人吃了就不行。为什么会这样,曹萍老师说这是错误的表达爱的方式造成的,这样的解释让我豁然开朗。我想我们给孩子爱没有错,孩子们也没有错,但一定要让她感受到那是我们在爱她,同时也要给她爱我们的机会。所以亲子关系中沟通和表达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在讲座过程中曹教授还讲到了小学生习惯的培养:听、说、写,劳动,思考。对我们家的小家伙,尤其那个写字,我真的是很头痛。我觉得她对这个橡皮擦的依赖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只要下笔,写不到几个字就要擦一下,好象已经形成习惯了。既耽误时间,作业本又不够清洁,而且书桌也总是很脏。曹萍教授说的这个“落笔就对”,我想应该可以给她进行一点这方面的单项训练。

劳动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这点我深有感触。我们家的小家伙,每到周末就最爱睡懒觉了,睡到十点不叫还起不来。记得有个周末,大概是11月13日吧,那天我正好有点事脱不开身,她爬起来就直嚷饿,没办法,我说那你自已去买吧,她兴奋得跳起来,还做一个“耶”的手势就跑着出去了。她走了之后我跟在后面看着她过马路,她小心翼翼的左边看看,再右边看看,然后慢慢的走,当走到马路对面边上的时候才飞也似的跑了。我这才放心的回家,不一会儿,她就神气的提着几个包子回来了,自已高高兴兴的在那里吃呢,还兴奋的说:“今天运气真好,一到马路边两边都没车,马上就过去了,没耽误一点时间”。接下来的几个周末,每次8点多钟,我们大人都还没起床,她就赶紧爬起来去买早餐,这几周以来都是这样坚持的,她再没有睡过懒觉。

曹教授所说的孩子被肯定就会有自信,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赏识教育,但在生活中很多失败的例子,比如孩子经受不起挫折等。这就是曹教授所说的一个“度”的把握。而且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家长的表达智慧在里面的,一个表达的逻辑层次,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层次去说话,沟通才会有效。

曹教授讲了很多,也讲得很具体,其实从她的智慧里,我学到得不是具体的方法,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父母的教育。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周围人们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等。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榜样的作用,我想孩子的人生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她自已走出来的,在这个人生道路上,他该怎么选择,取决于她所受到的影响。也让我想起了道德经里有一句话:“一动分阴阳”,虽然说的是世界万物,但用在亲子关系上的意思就是说,成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正反两面的结果,如果这个行为所产生的是好的结果,那对孩子所产生的就是一种正面的引导,一种成材的教育。如果所产生的反应是负面的,那么这种行为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负面的'引导,对她的人生就是一种破坏。相信家长们都深有同感,如果父母太严格,太霸道,孩子就会撒谎,而撒了谎,父母又会更严厉的批评,最后导致了孩子的叛逆。所以说孩子有问题,家长应该多在自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要过多的责怪孩子。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是从有了孩子开始的,因为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此用一句话告诫自已:“教育自已,反思自已,然后影响孩子”。

非常感谢能听到曹教授的讲座,生动的语言,广博的学识,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虽然还不能完全透彻的领司她其中的精髓,为了孩子的积极向上,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我、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三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要知道“是非明于知书,腐败止于达理”。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信“奉献大于索取生命就灿烂,索取大于奉献生命就暗淡”。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人人都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要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要坚守“凭才植业、以德立身”。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同志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牢记“荣誉重于一切”。自省,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自警,就是要警钟长鸣,时时以行规国法告诫自己。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三、新形势下,家庭美德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1.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更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抓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只有把家庭美德建设抓上去了,社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不是哪一家牵头部门的事,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要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家庭美德建设的旋律才能在全社会唱响。

2.家庭美德建设要紧贴中心,突出一个时期抓好一个主题来开展。

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家庭美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而已,而要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家庭美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扶正压邪,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四

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让我深深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深知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偶然的机会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收获很大,感想很多。

我们作为中国家长,一般都教育孩子要听话家长的话,这样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奖励。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认为孩子未成年,这是事实,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需要人去尊重,需要人理解。所以现在只要有事发生在他身上,我都会问询问他的意见,由于他太小,我会给他选择性的询问。

以前,当我们叫孩子做某事时,如果他不愿意或不理释,我们就会不耐烦地对他吼,或者威胁他,以至于他对我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一点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如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心平气和的问他为什么,并且会努力劝说他按照我们的意思去行动。如此一来,孩子遇到什么事也会心平气和的你商量,而不会蛮不讲理。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听表扬,遇到不愿意做的事经过你表扬,如:你好棒,好乖,好聪明,就会很高兴的去做,做好后还不忘记在你面前自夸一下,造成什么都是他最好的意识,没有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的习惯。现在,如果我表扬我孩子,就会把这件事情什么地方做的好分析给他听,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在的家长,都不让太小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孩子愿意,家长也不愿他们插手,怕把事情越做越糟。我个人就不这样认为,现在的小孩子做事情,不是把他当作负担,而是当作游戏,如洗衣服,有许多泡泡,小孩子会觉得特别好玩。另外做事情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为什么不同意呢?我儿子在吃饭时要自己摆碗,第二次时把碗打碎了一个,从此以后,他每次摆碗时,都自己提醒自己要当心点。所以,千成不要让他什么都不能碰,不能摸,限制太多,要激发孩子多实践,这样做事才有条理和责任心。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大环境,学校的教育是大家一视同仁,那么怎么让孩子优于别人呢?就要从加强家庭教育开始,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所以,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五

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中学生在中学教育中正经历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往昔。小学时代,家庭是保护自己的城堡,现在对中学生来说,则是时刻想从家长的唠叨、管教、干预、限制中解脱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有的甚至不惜选择出走。正如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的那样: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青少年时期是最叫人忧虑的。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儿童时期适应不良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到了青少年时期便会表现得更加明显与严重;二是青少年过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独立与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特殊的适应困难。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最关键而最富有特色的时期,也是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如何度过人生路途的“黄金时期”,是摆在每个家庭、每位中学生面前的课题。

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一、家庭价值观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行为常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自己认为重要的就会努力去做。一个重视教育的父母不仅会身体力行做对孩子有益处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会灌输教育重要的价值观念。孩子的学业进步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增加。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求知欲、抱负等。在外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注意,从而引发行为趋向目标,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体验攻克难题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主动,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良,20xx年在高一年级问卷调查了解到,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的占77.44%。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认真思考,争取独立解决占62.49%,马上请教老师或同学占9.87%,放弃不做的占2.44%。你放学回家复习功课,先复习书本知识再以练习巩固,并做好预习工作占7.92%,写完书面作业,并预习第二天功课的占37.19%,写完书面作业就行了占19.5%,以上都不是占23.7%。

一般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本身对孩子教育有较高的认识,也较关心,因此勤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并应用于教育子女上。教育水准高的父母,可能从事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职业,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学习。一般来说来自厦大、海洋三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父母供给子女较多的文化剌激,诸如书籍、参观旅游等。

父母重视家庭生活并以孩子的教育成长为生活的重心,学生在校表现好,学习好,心情愉快,心理发育健康。这部分学生感到知识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探索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一般稳中有升,心态较好,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快乐。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同学的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人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暴富起来,知识分子的经济收入与这些人相差悬殊,知识贬值,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的现象,使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对教育价值的判断采取了功利主义的态度,孩子读书好坏无关紧要,树大自然直,只忙于自己赚钱,对孩子读书缺乏家教;也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现行的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全面认识,产生不满与困惑,而影响孩子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厌学,心理上感到仿徨、无奈,甚至痛苦。学习成绩不良的这部分学生一般表现为退缩、自暴自弃,自觉矮人一等。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这些学生往往操作技能水平较高,部分学生对美术表现浓厚的兴趣,但语言和数学能力较弱。

二、父母的期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据研究发现,孩子能力的发展、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较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惩罚,则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较高;反之,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低,期望较低,则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也低。子女的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对孩子成就的期望值及父母经常参与子女的学业活动之程度有直接关系。

一份对高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原因:(1)改善家庭生活的现状,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占6%;(2)社会竞争激烈,个人要争取一个理想的工作占55.48%;(3)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占15.24%;(4)同学间的升学竞争很激烈占12.8%;(5)为了祖国的富强与社会的发展占10.36%。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1)读完高中就出国留学占6.1%;(2)读完高中考上重点大学占75.6%;(3)读完高中能考上大学,有书读就行6.7%;(4)顺其自然占9.75%。

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是与社会和家庭对他的期望值密切相关的。据郑日昌教授的调查,有70%的学生表示“考不好难向家长交差”。可见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是形成孩子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症,尤其是考试焦虑症的直接原因。若父母虚荣心太重,而对子女的发展限度、能力大小及兴趣全然不知,对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之期望,那么子女在心理压力下极易为焦虑所困扰。如果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又把眼睛盯在学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让学生在考试中拔尖扬名,则学生的焦虑更是加重。据1998年“双十中学学生十最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原因,来自父母方面的占43.6%(其中被父母错怪、误解的占15.1%,父母感情不和占12.1%,受父母打骂训斥占7.3%,父母抽烟占2.1%,父母要求过高的占2.4%,被父母强迫做某事的占1.9%,被父母批评占1.9%),来自学习上的占11.3%(其中考试成绩不好的占8.8%,作业太多占1.5%,家庭学习环境不好的占有1%),来自家里其他成员的占8.7%。

虽然说父母期望值与子女成就成正比,但过高的期望值给子女造成太大的压力及困扰。父母应衡量子女的能力,在限度内给予适当的期望,在和谐的亲情关怀下,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孩子自然会努力,全力以赴地学习。

在重点中学,对孩子期望过低的家长是极少数,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只要求能毕业,将来能找份工作就可以了。有的家长自认为有钱,考不上高一级学校家里花钱送孩子上学,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放松,要求低,孩子不仅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发展,而且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成就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生活适应、学习行为、各项能力的心理发展有直接影响。

根据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的调查,把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四类:

1、过分保护型:过分保护就是父母都代劳了,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2、过分干涉型: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子。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也缺乏创造力。

3、严厉惩罚型:尽管不普遍,但还是存在。即教育孩子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也可能使孩子像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

4、理解民主型:这类家长能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不看电视、少说话。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打骂。

综上所述,家庭父母的价值观、期望值、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密切相关。家庭关系和谐,父母关爱,孩子长期在愉快心理氛围中生活,个性开朗、活泼、聪明、大方能干。相反,家庭中缺乏关爱,孩子不被父母接纳,长期在压抑、恐惧中成长,个性往往孤僻、胆小、自卑、冷漠。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能否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是决定孩子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四、家庭素质教育不可忽视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瑞士人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丹尼什博士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树根的成长期是5年到15年,15年后才是树干与树叶的成长;一个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成长期也是在人生的头15年,在生命最初的年头便学会自我约束、推迟欲望、不自私,做好人,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充满人性的光彩。博士的话值得引起作父母家长深思。

溺爱型家长占的比例大于30%,这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辛苦赚钱,孩子吃、穿、玩的都尽管满足了,孩子不拿出好成绩就对不起父母。殊不知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恰恰是除了吃、穿外还有思想。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向素质教育转变,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在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方面都会存在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长在成人世界里,是家庭里的“个体户”,他们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父母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六

我是五五班家长,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孩子几年来一直是班长,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家里她是个乖乖女,懂事、勤快、独立、乐于助人,现在,我就给大家谈谈在家里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当然并不是单单的教会孩子背几首唐诗,读几首儿歌,认识几个汉字,而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尊重他人的时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记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错,我狠狠地训斥了她,还说了一些重话,说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本来没觉出问题,可是后来她居然学会了这句话,动不动就说我打你。这让我很后悔,也很伤心,后悔以前不该对孩子这样说话,伤心的是孩子对妈妈说这样的话,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谨言慎行,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做这样说会对我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积极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现在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孩子赞美孩子,可是我觉得这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她玩积木,本来是搭错了,可是我想她第一次玩就给了她称赞鼓励,本想能促进她

进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而使她每次搭都出错,而且变得还特别固执,我再怎么说她还是不听不接受,这就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搭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也许就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地夸奖称赞。当然批评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反叛,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还是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懂听进去。以前孩子做错的时候我都会跟她说一大堆的道理,结果她还是我行我素,后来听了专家的建议是让你说的话孩子更能接受,不要说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不会听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去闹,家长可以做个冷眼旁观,等孩子觉得哭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再去跟她说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接受,如果在她发脾气的时候还去跟她说这说那,只会加重事态的发展。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学会尊重孩子,这是我一贯的坚持。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可还是一个个体的人,她也有思想,所以我们更要尊重她。

(五)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在孩子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己吃,但是我们坚持让她看我们大人是怎么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己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她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她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她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她干活,她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就不再愿意干了。而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她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六)营造孩子的学习环境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时间家里人看电视看的多点,孩子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后来觉得不能再这样,所以现在家里人都学会看书,即使不看书也会看报纸,这样孩子也跟着学会了阅读。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所以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接受。

七)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不溺爱孩子

生活中,我总是有意无意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过分宠她溺爱她。例如,当孩子摔倒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扶她起来,总是鼓励她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然后拍干净身上的土。如果摔破了,即使心里心疼,也不会表现出来,只对她说没事。所以现在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能勇敢面对。

以上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还是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没有万能的教育,只能是每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的摸索实践,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长大吧!

描写家庭教育公益讲课心得体会报告七

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可以说99%的原因都来自家庭教育。让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劳动,过度保护,这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