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 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怎么写(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6:59:15 页码:8
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 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怎么写(三篇)
2023-01-07 06:59:15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一

2、不要因善小而不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4、多帮助一点他人,多制造一些快乐。

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6、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风大便凉,人多便强。

9、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0、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11、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乃举手之劳,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12、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13、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14、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5、千里送鹅毛,物轻礼重。

16、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17、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18、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19、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20、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21、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22、帮人帮到底,送人送到家。

23、柴多力量高,人多力量大。

24、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帮助别人。

25、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26、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27、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28、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29、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30、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31、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32、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33、当你学会了,尝试去教人;当你获得了,尝试去给予。

34、我们无法帮助每个人,但每个人能帮助到某些人。

35、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36、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37、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38、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39、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为别人鼓掌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42、我帮别人的人,能得别人的帮助。

43、幸福就是用我的爱让每一个人感到温暖。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5、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友爱才是幸福。

4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47、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48、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49、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善行终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50、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51、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5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3、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54、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阳光。

55、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5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7、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58、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5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貌合心离者孤。

60、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61、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62、我们靠所得来谋生,但靠给予来创造生活。

63、若无任何慈善之心,你将拥有最严重的“心脏病”。

64、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65、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66、如果你对人友善,处处为别人着想,并总是显得很开心。

67、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68、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69、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惟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70、你就会发现别人会回报你的善意,你的快乐也会在别人身上体现出来。

71、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72、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7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74、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5、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76、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因为我们所做的善行终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有关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二

她毅然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作自己“心中的长征”,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她忍痛告别患癌症刚做完手术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在途中被突发的山洪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黄文秀,壮族,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这个4月18日刚过完30岁生日的姑娘,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壮乡内外、网上网下,人们深情缅怀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

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追授黄文秀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

双脚走在泥土里: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

进入雨季的百色,暴雨说来就来。距离百色市区160多公里的乐业县至今未通高速公路,一逢大雨,蜿蜒的山路更加危险难行。

这条路,年轻的黄文秀走了很多遍。**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她毅然返乡,作为优秀选调生进入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年3月26日,黄文秀响应组织号召,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科科长何小燕回忆起黄文秀泪流满面:“去年单位就驻村工作征求她意见时,她毫不犹豫答应了。她父亲患癌症病重的事也没提,当时我们都不知道。”

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且全村11个自然屯位置分散,多个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

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出发前的黄文秀总是往有驻村经历的同事那里跑,请教工作经验和方法。

然而,初到村里,她还是碰了“钉子”。

“我们这里穷了那么多年,真的能脱贫吗?”“你一个女娃,能行吗?”一些村民议论纷纷。黄文秀一开口就是普通话,她走村串户访问贫困户,有的村民甚至不让她进门,好不容易进去了,打开笔记本想记录点什么,群众却不愿多说。

“她那时压力很大,但没有听到她叫苦抱怨。”新化镇脱贫攻坚工作队分队长周洁记得去年的情景,“她背起包就扎了下去,白天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夜深了,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

为了拉近与群众的感情,黄文秀到了村民家不再直接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要么帮助扫院子,要么到地里做农活,帮他们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等等,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之计。

黄文秀热情阳光的性格和朴实的作风打动了村里的父老乡亲,群众很快就接纳了她。有的老人开玩笑说:“你这个女娃娃还真的很能‘缠’哩!”

“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用桂柳话交流了。”

“贫困户住房和饮用水问题都达标了,十分开心。”

“贫困户黄仕京的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帮他们申请了‘雨露计划’。老人家激动得哭了,说这一切都感谢党,让我无比动容。”

……

——在扶贫日记里,黄文秀记录了自己的进步,也记录了贫困山村点点滴滴的变化。她还绘制了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都记得一清二楚。

山路太远,她常常要去镇里、县城开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黄文秀将私家车开到村里当工作用车。到今年3月26日,驻村一年间汽车行驶里程2.5万公里,当天她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

6月16日,黄文秀利用周末回家看望做完第二次手术的父亲后,就急着返回百坭村。病床上的父亲忍不住担心,“文秀,天气预报说晚上有暴雨,现在开车回村里不安全,明早再回吧?”“正因为有暴雨更得赶回去,怕村里受灾,我马上得走了。”面对父亲的挽留,黄文秀叮嘱了一句“按时吃药”后,启程回村。

看着雨势越来越大,黄文秀心急如焚,在途中不断关注着村里的灾情和群众的安危。

一路风雨,一路艰辛。在她最后用手机拍摄的视频里,山路上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洪水淹没路面。危险正在靠近,但黄文秀选择向着自己牵挂的群众前进。

心中装着群众:村民用热泪给了答案

**年年底,百坭村贫困发生率22.88%,目前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2.71%。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在年轻的第一书记带领下,这个边远的贫困村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村民用热泪给了答案。

在者乐屯,53岁的壮族汉子韦乃情说起黄文秀,马上红了眼眶。“前几天黄书记还来我家取走我孙子的住院报销材料,现在钱到账了,她却再也回不来了。”

听到消息后,贫困户班氏会当晚整夜无眠。“满脑子都是她的笑脸,她帮我申请低保的情景,到医院看我儿子的情景。”

为了解决道路对村里发展的制约,黄文秀实地勘查,带着村干部和群众做方案、拿对策,积极申请、推进项目。

为了解决山里缺产业问题,她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立足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

为了打开销售渠道,黄文秀带着全村发展电商,仅砂糖橘去年在电商上就销售20000多公斤,销售额22万元。

为了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黄文秀带着大家修建蓄水池、渡槽……

百坭村驻村工作队员黄韦程记不清黄文秀在村里熬了多少夜。“她一直提醒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里,把工作做在前面。”

如今,百坭村道路通了,产业旺了,用水方便了,山上果实累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整村脱贫指日可待,而斯人已去。

面对记者,村委会主任班智华几度哽咽。“文秀是一个非常好的第一书记,为村里做得太多。”

韦乃情说:“真希望文秀书记能看到我们今后越来越好的日子,可是她看不到了。”

初心不改:青春为党旗增光

6月22日上午,在百色市殡仪馆,黄文秀同志的骨灰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上面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在现场人们眼含泪水,网络上一条条深情缅怀的留言,记录着黄文秀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走访中,人们用一段又一段回忆,勾勒出一名年轻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此前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爱笑的姑娘背后,是才脱贫的家庭。当年因家境贫困,她曾得到教育扶贫资助,感恩在心。**年读大学本科时,表现优异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硕士毕业后,面对多种就业选择,父亲的一席话让黄文秀投入故乡脱贫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你入了党,要为党工作,回到家乡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

贫困户黄仕京记得自己曾问过黄文秀:“你是从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为什么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回答,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之一,我没有理由不回来,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党的号召呢?老人听罢肃然起敬。

了解黄文秀情况的亲友知道,黄文秀事业心太强,总担心工作做不到位,连终身大事都没有顾上。她对关心她婚恋问题的同学和朋友说,等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再说。

“是党培养了她,她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我为她骄傲!”生死两别,黄文秀70岁的父亲黄忠杰哭红了眼睛。

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说,妹妹虽工作忙常不能回家,其实内心非常关爱家人。上学时,她勤工俭学挣钱接父亲去北京圆了老人家“看看天安门”的愿望;她给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母亲送了一个礼物,那是一只刻着“女儿爱你”四个字的银手镯。

黄文秀是一个好学生、好同事、好女儿、好妹妹,更是一名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共产党员。她生前曾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黄文秀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最重,把自己的责任看得最重,她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记者在黄文秀的宿舍看到,书桌上除了成堆的扶贫工作材料,还有她的书法和绘画习作,一幅是父亲背着女儿的素描稿,另一幅是水彩画:向日葵正灿烂地开放……

有关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心得体会范本三

他是人民的好公仆,在泥石流灾害面前,他勇于冲锋在前,保障救援秩序,守护百姓的生命安全;面对人民群众时,时刻把群众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心系群众、情系民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抓出大民生。

他是体恤民警的好领导,基层民警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他一直牵挂于心;他待人亲切、平易近人,关切基层民警的实际困难,用心用情用力推出各项惠警措施,温暖着广大民警的心。

他就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潘东升。2021年9月25日上午,时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潘东升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7岁。从警37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忠诚履职,甘于奉献,将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他用生命践行了党赋予的使命,践行了一心为民的精神。

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潘东升任三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不惧危险 奋战一线

潘东升时常与民警们说,群众危难要敢担当,领导干部更要走前头、作表率,冲在第一线。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靠前指挥、奋战一线、临危不惧、担当作为。

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由于连日暴雨,三明市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近10万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瞬间将一个水电站的施工棚和数十名工人掩埋。接到警情后,潘东升立即拿起对讲机,冲上越野车,奔赴事发现场。

当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仅有2米多宽的山路泥泞不堪,路两旁不时还有塌方和山体滑坡,潘东升以最快速度赶到事发现场,迅速指挥现场秩序维护,组织抢险救援。他当机立断,在事故中心周边设置了3个交通卡点,疏导各类车辆。一些没有专业救援设备的施工车辆不听劝阻,挡住救援通道,他手持扩音器,站在山路正中央、卡点最前沿,声嘶力竭地喊:“除救援车辆之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得通行!”正是他的果敢坚决,大型救援车辆、救援队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为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据三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政委罗志怀(时任泰宁县公安局局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在救援的5天4夜里,潘局与救援人员、参战民警并肩战斗。饿了,吃碗泡面、垫个馒头继续救援;困了,在车上眯一会儿,爬起来接着指挥。”潘东升的言行感染着现场每一名救援人员,也带动了救援工作有序开展,得到高度肯定。

办好小事情 心系大民生

“我感受到了党和人民警察的温暖。”6年前,邹满生在三明骑摩托车因未戴头盔害怕被罚款时,交警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是耐心宣讲交通安全知识,还送给他一顶头盔,每每谈及此事,邹满生都很有感触。他说:“人民警察为人民,我切实感受到了。”

在三明的乡镇农村,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曾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群众嫌麻烦,有的家庭经济拮据,不想花钱买头盔。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群众的生命安全将面临很大的威胁。2014年,潘东升来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后,大力倡导“管理要硬到不敢为、服务要暖在心坎上”的执法理念,引导民警们“处罚不是目的,一定要帮助群众把头盔戴上去”。此后,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头盔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管理新举措:从原来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当场买头盔戴上;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给困难群众送头盔......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有一个细节令三明市公安局下洋派出所所长陈东兴(时任三明市公安局岩前派出所所长)记忆犹新,那是7年前,潘东升来所里调研,他发现户籍窗口台面的高度过高,不利于群众办事,当即提出整改要求,降低服务窗口的台面高度,从一米二降到90厘米,让群众不用站着,而是可以坐着办事。“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潘局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他时时刻刻都想着为百姓服务,为百姓谋福利。”陈东兴感叹道。

在潘东升的带领下,2014年至2016年,三明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增强。

待警如亲 爱警惠警暖警心

2014年,潘东升到离三明主城区最偏远的岩前派出所调研,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摆着一张窄小的木床、一张破旧的桌子,食堂没法开办伙食,冬天没有热水洗澡。潘东升掀开被子的一角,手伸到被褥里摸了摸,顿时觉得被褥又湿又硬,还散发着一股霉味。当得知在全市96个乡镇派出所中,有一半以上的办公楼的条件都像岩前派出所这样简陋时,潘东升眉头紧锁、心疼不已,当即向民警们承诺:“我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很快,在他的全力推动下,三明市公安局全面推开“暖警工程”建设,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资金,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全面改造全市乡镇派出所硬件设施。现如今,三明市基层派出所都有了食堂、浴室、洗衣房、健身房、文化室等“五大件”,民警宿舍有电热毯、热水器、空调、电视机等“四小件”。2015年,省公安厅在三明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暖警工程”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广三明的经验做法。

“暖警工程”完成以后,当时的岩前派出所民警蒋瀛特地向省公安厅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民警们纷纷表示工作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工作干劲也更高了,真正实现基层派出所“人留得住,心静得下,神提得起”。

在关心关爱民警方面,潘东升是不遗余力的,也是有口皆碑的。

“很感激潘局,如果没有潘局长的关心,我们一家人现在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们全家都念他的好、感他的恩。”富兴堡派出所民警郭立仁说。当时,郭立仁和在龙岩长汀当老师的妻子一直聚少离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郭立仁找到潘东升说明了自己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和家庭实际困难。了解了小郭的情况后,潘东升当场拿起电话,打给三元区委的相关领导,并逐一联系了人事部门、教育部门,要求支持协调,解决郭立仁的实际困难。2016年,郭立仁的爱人顺利从长汀调到三明。

在三明工作期间,他积极完善民警职业保障,出台民警履职伤亡补助办法,推动民警夫妻“团圆计划”,推进新警周转房公寓建设,梳理出全市12个县市区外地籍无房民警的人数,新建修缮宿舍260间,一举解决全市外地籍无房民警的住宿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潘东升同志虽然在三明的时间不长,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是爱护基层民警的好领导,他的逝去是公安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同事、民警痛心地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