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分析(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20:02:50 页码:11
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分析(8篇)
2023-01-07 20:02:50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提案人: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理由

一辆车平均有70%以上的时间处于停车状态。停车难、行车难,互为影响,都是都会区管理难题,更是重要民生事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州都会区停车难问题越加凸显,亟待解决。市政协城建委、提案委、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联合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市交委等职能部门及上海、南京、香港等地调研,提出建议如下。

一、停车难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

1、广州停车难问题集中体现“一区两域”。“一区”指停车难问题主要体现在都会区(集中在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白云部分地区); “两域”指白天停车难矛盾集中在商业、办公、文化、学校、医院区域,晚上停车难矛盾集中在住宅区域。

2、停车难问题,已造成大量的占用道路资源停车和在道路上徘徊等停车,更成为阻塞交通、影响通行的重要原因,成为影响社会和谐、激发民怨的重大民生问题。

3、20xx年初市政府成立了解决停车难问题领导小组,努力改善都会区停车难问题。20xx-20xx年新增泊位19万个,超额完成计划任务;20xx年新增泊位4.5万个,也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但停车泊位供需矛盾仍然很大。

(二)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只注重“行”而忽视“停”,停车设施从规划到投资与建设,从多种资源利用到服务与产业发展经营和收费,多个层面多个环节改革创新不足,造成泊车需求与泊位供给之间严重失衡。据统计,截止20xx年9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48.1万辆,中小客车约180.7万辆(此数据不包含实际在广州停泊而非广州市籍车辆);而截止20xx年10月全市共有登记在册的经营性停车场共3473个,停车位62.9万个(此数据不包含非经营性停车泊位如私人产权停车位、临时利用各类道路、内街内巷、人行道、空地、城中村等难以纳入统计范畴的泊位)。据研究,一辆汽车所需泊位平均经验值约为1.3个;按大数原则,我市都会区的停车泊位需求缺口更加巨大。

1、交通设施规划、投资与建设改革创新不足,规划滞后、历史欠账突出,近20xx年基本没有财政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1)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停车场这一基础设施,未纳入政府投资建设计划,在城市规划建设及住宅、办公楼的设计中,停车配建指标都低。如,198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穗府〔1986〕85号),对自行车、汽车停放场(库)有了标准。其中住宅类仅对自行车提出要求,缺乏汽车停车场的设置标准,导致老旧居住小区和商业区都无泊位规划、建设,停车问题主要靠路面临时停车解决。又如,20xx年版《广州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研究》中,住宅类的标准是:户均建筑面积小于80平方米的,按0.2-0.3泊/户的标准配建;建筑面积位于80-120平方米之间的,按0.25-0.5泊位/户的标准配建。20xx年版《广州市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研究》中,住宅类停车配建指标提高至0.5-0.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a区)。直到20xx年7月1日,《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才明确要求按1.2-1.8泊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执行。

(2)停车规划长期与城市发展规划脱节。综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割裂情况,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用地发展不够协调;停车场在规划方面尤其在整体的布局规划方面不科学, 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停车场选址不当而造成交通拥挤、环境变差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自然就导致停车建设的滞后。

(3)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欠账突出。如:在20xx年,《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xx-20xx)》曾作为重大事项被提交至市人大审议,拟定在20xx年至20xx年间在原八区规划建设25个路外公共停车场,每年建设5个,共增加5290个泊位,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2亿元新建康王路、惠福东路、泮溪、爱群大厦、农林下路等5处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810个。但自从公布了20xx年5处新建公共停车场的选址后,再无法搜索到后续新增公共停车场的地点和建设计划的相关信息。而5个在“拟定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几乎都没有建起来。

2、停车场收费体制改革创新不足,现行政府定价的标准既不反映投资建设成本,也不反映经营成本及管理需要,严重阻碍停车产业和城市服务的发展。

深化停车信息管理改革,以建设交通红绿灯的重要性和管理理念,继续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停车信息采集全覆盖、信息发布多手段的智能化交通和停车诱导系统和电子收费系统,提高泊位使用效率。

3、完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合理增加路面交通诱导设施布点密度并严禁挪作他用,实现停车服务各类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发布口径一致、实时自动录入集成、全域覆盖全市共享、实时动态的多手段发布,做到停车设施基本情况一键查询、使用情况一键查询、交通诱导信息一目了然。

4、将“羊城通”扩大到停车收费。建立“一卡通”电子收费管理系统,借鉴香港使用八达通或信用卡刷卡付费经验,实施停车场收费智能化,引进以电子收费卡运作的闸口控制系统、场(库)内车辆定位系统,通过刷卡实现车辆停放位置查找、缴费等服务功能,减少车辆在停车场(库)内停留及出入口排队等候时间,提高车位的周转率,减少路面停车的压力。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20xx年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和贯彻落实市、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回顾总结20xx年卫生工作,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推动全镇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下面,我就当前的卫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我镇卫生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各级卫生会议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三项工作为重点,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年初签订的卫生工作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卫生部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20xx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医改工作全面展开,全年组织医务人员共下乡200多人次,完成全镇建档7120人,筛查并管理高血压人数658人,筛查并管理糖尿病管理人数36人,管理孕、产妇人数236人,6岁以下儿童管理人数982人,老年人管理932人,按质按量完成了年初上级政府要求的任务 ,为我镇下一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开了个好头。

(二)进一步加强对防保工作及常规工作的监督管理,疫病防控工作成绩显著。20xx年进一步加快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提高了处置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防保工作是基层卫生工作的又一大重点,进一步加强了对防保工作的监督督促,年内全镇无任何传染病流行病爆发病例。对8个月龄—14岁儿童进一步进行了儿童体检,覆盖全镇11个村委会、12所完小及四中,全镇0—7岁儿童1114人,建卡率100%,乙肝及时接种率100%。8个月—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一次,实种1008人次。四苗单项接种率达95%以上。6月份强化乙肝疫苗571人次;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督促,全镇全年管理妇女活产数 166 人,孕产妇 49人,产检 49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 ,高危孕产妇 21 人,筛查率为100 %,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155人,住院分娩率达9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 420 人,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病例。

(三)切实推进20xx年新农合工作。督促卫生院逐步规范化开处方、医嘱,建立完整门诊日志登记,方便群众就诊报销,今年来,还开展门诊病例书写对老百姓病情跟踪起到很好作用,老百姓的就医意识,同时优惠的政策给老百姓减免了经济负担,20xx年,全镇进行了门诊补偿21454人次,报销金额 22.38万元,住院补偿225人次,报销43.56万元,参合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好处,参合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20xx年我镇合作医疗参合5453户20xx0人,集资510570元,参合率达到了99.5%,很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及任务,为下年新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保障。

(四)20xx年年内还经常组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出黑板报12期,发宣传单、宣传画1000余张,宣传内容有结核病、艾滋病、乙肝、乙脑、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预防知识及公共卫生教育宣传知识等。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两基”迎国检工作,协同镇食品药品安委办、卫生院等部门对街道餐饮、副食品店的食品卫生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指导,配合监督所检查学校周边及学校食堂6次,平时经常性检查、指导,未发现严重违规现象。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严厉打击和取缔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活动。年内还组织成立了党员医疗服务队,积极参与全镇创先争优活动,多次进行送医下乡服务。

(五)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成效明显

加大对全镇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在各大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期间开展以除“四害”和处理卫生死角为重点的全镇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组织卫生院、环卫所、各群团组织在**街多次开展以环境整治、消毒消杀、传染病知识宣传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

(六)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强

一是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工作。在我镇重大活动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对饭店、食品零售店、学校食堂、各类食品作坊、农贸市场、学校、娱乐场所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二是开展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药房、药店、诊所等服务门市的管理力度。对非法行医、无证行医、出售非法药品的行为进行坚决取缔。

(七)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调整收费结构,20xx年,通过努力大大降低了药品的收入比例 。非药品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以上。辅助检查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购买了血糖化验仪等新仪器。更加方便了周边老百姓。二是大力改善卫生院院容院貌,建设附属工程,新建了厨房,新业务办公楼及公共厕所并对全院院内环境进行了绿化和水泥硬化。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对毒、麻及精神药品实行五专管理,其它药品加强质量管理,禁止使用过期、失效及假劣药品。购进药品经药事委员会通过后计划调药,并认真填写购进计划,药房、库房实现专人管理。

(八)村级管理。

一是全镇11个村卫生室均实行村医生管理条例,年初签订防疫、保健任务责任书,并通过日常督导落实,防疫、保健各下村督导22天。 二是全镇11个村都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严格执行物价、处方制度。努力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严格药品集中县医药公司配送、收费制度的统一。三是20xx年年内对全镇医生进行集中培训学习12次,内容包括有合作医疗报销政策,处方开写规范,收据的开写等知识,防疫、保健知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疟疾项目有关政策任务及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等。

二、20xx年工作安排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卫生事业、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关心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把发展卫生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卫生院要主动为镇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履行职责,特别是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范医疗服务市场,降低医疗服务费用上下功夫。为努力推进全镇农村卫生、艾滋病防治和疾病控制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项医药卫生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的《医改意见》和相关 文件精神,巩固和完善已有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和实践各项改革措施,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今年的医改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效率;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重点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五是按照市县要求推进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改革。

(二)完善新农合制度,继续做好农村卫生工作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不断提 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群众受益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继续加强巩固和完善新农合门诊费用统筹工作;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

(三)不断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全面推进重大疾病预防控 制项目的开展。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乙型肝炎、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完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提高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质量。

(四)切实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母婴平安120”项目、“降消”项目和艾滋病母婴阻断等重点工作,努力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积极推广项目成功经验;二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网络建设,重点抓好各村卫生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三是全面开展妇女病查治工作,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四是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五)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职责;抓好卫生监督人员培训项目、食品安全保障项目、职业病防治项目;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卫生监督人员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着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卫生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认真搞好我镇重大活动和节庆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监管职责;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为行医等各项整治工作。

(六)加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科技兴医”战略,以培养农村适宜卫生人才和高层次卫生人才及使用好卫生人才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的决定》中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要求,落实好优惠政策,鼓励有水平的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我镇卫生院、村社卫生服务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狠抓重点学科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培养,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和适宜卫生技术。注重职业资格的考取工作,对新考取职业资格的人员给予鼓励及奖励。广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疗法的推广和运用工作,不断拓宽医疗服务内容,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培养、用好人才二个环节,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卫生队伍人才建设工作。

(七)切实抓好卫生服务行业作风建设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把行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综合运用发展、改革、管理的办法,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防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强化监督,加大纠风工作源头治理力度。继续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办法,严格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严格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深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继续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和深化院务、财务、医务三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制度。

同志们,今年卫生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镇卫生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加快和谐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__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__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__万元,考核为不达标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城建中心是开发区全面建设和“智慧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杠杆。根据6月30日全市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我代表城建中心对这次开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开工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城建中心在本次开工仪式中共有五个工程项目: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总部大楼项目、杭州东部创智天地、军区截污纳管南区工程、规划支路八、下沙路南侧绿化带。

杭州东部湾总部基地是开发区重点建设的功能园区之一,是198米超高层建筑,将被打造成为“创业创新”浙商企业总部基地。杭州东部创智天地将来是开发区高新科创企业发展的主平台,起到创新资源集聚的作用。加快推进开发区“五水共治”工作,军区截污纳管南区工程将会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及环境。为加速推进产业平台、区道路网、城市基础建设的配套、优化和完善,规划支路八项目进一步完善通达功能,为我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有力支撑。下沙路南侧绿化带的建设是开发区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抓好环境整治和景观改造提升的又一项民生工程。

为确保各个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实施,我在此郑重表态:

一、抓进度。我们将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实际要求,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明确责任,有序推进,确保工程进度。

二、抓协调。我们将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第一时间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群众及交通出行的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抓质量。百年大计,质量为先,我们将做到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相结合,严格规范施工管理,督促施工、监理单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责任,努力打造优质工程,确保把工程建设成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我们将借着这次集中开工仪式的强劲东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有效的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力争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我们坚信,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开发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一、项目慨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崇仁县西北部、河上镇政府东南部,距崇仁县城8公里,距河上镇政府驻地5公里,涉及河上镇元家村和甘坊村。项目东至崇仁——东来公路、西至石牛甘坊村、南靠左港水(河流)、北至井坑村,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6°02′03″-116°05′21″,北纬29°49′34″-27°52′09″。项目区总面积248.96公顷,其中元家村192.17公顷,甘坊村56.79公顷(5063.25亩)。项目总投资307万元。

2、项目效益

2-1功能和经济效益

(1)项目区248.96公顷土地通过综合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39.45万元。

(2)原有耕地通过土地整理后,使没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成本减少200元左右,生产投工减少10歌工左右,每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总成本减少500元左右,原有耕地可降低生产成本约9.32万元。

(3)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原有耕地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一季稻可改双季稻,还可种植冬作,预计原有耕地每公顷可增产值0。225万元,每年可增产值41.93万元。

2-2社会效益

(1)可以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权利人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

(2)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了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91.40%提高到96.92%。

(3)通过整理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86.35公顷增加至215.5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占项目土地总面积的11.37%.

(4)通过整理,水利工程网络覆盖186.35公顷,从而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原有耕地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3生态效益

(1)整理前零乱破碎无序的地块改变为整形合一的标准化田块,提高了机械化作业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水平

(2)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变以前少林或五无防护林的状况,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增强防风固沙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3)改变了零乱的坑塘和无序的灌溉沟渠,建成了排灌分开、统一有序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排洪能力。

(4)改变了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农村道路状况,建成了便利机械化耕作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网络,提高了道路的网络水平。

3、资金来源

全部资金307.2万元由国家拨款

4、项目的目的、意义

4-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使农田基本达到同一层面平整,建立高标准、高效率农田。

4-2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道路与沟渠体系,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变为标准化田块,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土地集约规模利用效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改良土壤水、肥条件,提高农田质量,调整农业和农作物结构,实施集约规模经营和管理,提高耕地的产出率。

4-4通过路边、沟边等农田防护林带的种植,提高区内林木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作用,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通过对沟、田、水、林、路的综合整理,实施248.96公顷土地整理的施工,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成为“田成方、溪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标准化生态农业园区。

2、改善项目区内的道路网络,完成干道1950米、田间道5610米、支道2580米、生产道14970米、机耕桥12座、人工桥6座的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机械化作业标准,提高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运输能力,方便农用机械化生产;

3、新建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沟渠总长35760米、过水涵1070座、控制闸1座,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4、完成11750株农田防护林的栽种工作,按3米1株的标准栽种,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5、积极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和分配使用的工作,达到整理一片利用一片的目的。

三、项目的实施步骤、资金分配、时间安排

1、项目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资金情况,先着手投资少,见效快的工程,并尽量避开雨委,充分利用闲期,减少农作物的损害。

(1)测绘项目区地形图:年月日—年月日;

(2)编制项目详细规划设计施工图件和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3)核实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并制定调整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4)项目工程招投标:年月日-年月日;

(5)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年月日-年月日;

(6)项目开工施工放样:年月日-年月日;

(7)填土造田、土地平整:年月日-年月日;,完成格田、梯田的土方量,符合耕作要求。

(8)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年月日-年月日;,修筑各类道路及桥涵、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建生态防护林、配套电力工程、蓄水与提灌站工程。

(9)竣工验收:20__年4月

2、资金分配

(1)该项目国家总投资万元,其中:

(2)工程施工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设备购置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4)前期工作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5)竣工验收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6)业主管理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7)不可预见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项目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3-1、管理制度实施措施

3-1-1、公告制度实施措施

(1)项目基本情况公告。在项目实施前14—28天将土地整理项目名称、总规模与项目范围、新增耕地面积、建设工期、土地权属情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等内容向社会公告。

(2)项目招投标公告。为了提高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工程内容逐一分解,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招标公告,然后根据《招标投标法》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用全省范围内三级以上资质(含三级)的施工企业进行招标。竞投方按照工程质量和施工要求,拟定工期、报价和质量标准等方案,最终由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根据以下程序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公告—报名—初步资格审查—工图答题—施工单位投标—公开投标—标文评议—确定中标施工单位。

项目招投标公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得招标文件的办法和招投标方式、招投标结果等。

(3)权属管理公告。在实施前将项目区内土地权属基本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在项目区内乡(镇)、村进行为期15天的公告。

3-1-2、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措施

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法人单位,对项目周期的各个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和全面负责。

(1)实施准备阶段:负责组织工程施工、招投标,择优选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编制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和有关制度。

(2)项目建设阶段:公布公告接受当地群众监督,履行法人义务,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协调其他问题,抓好组织、信息、统计、档案管理。

(3)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对项目工程验收。

3-1-3、合同管理实施措施

按照《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组建有关组织,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合同,明确三方的权责利。合同管理由专人负责,专设项目合同管理专用章。其他招投标合同、设备购置合同必须由法人盖章签发。合同纠纷调处按《合同法》规定程序处理。

3-1-4、招投标制度实施方案

(1)招标的组织实施: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会同县建设工程招投中心提出具体的招投标方案,交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县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自始至终参加招标、施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工作。

(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电子幕墙、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公开招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竞争,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施工企业都可自愿参加投标。

(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的基本程序为: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发放招标文件,然后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

(4)相关内容及具体要求:投标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水利三级以上施工企业资质。对项目经理要求,二级以上项目经理,三年以上施工经验及近三年类似工程施工业绩。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明确专人负责,开标时按规定检查投标文件后当众开启并宣读有关内容。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招标人代表和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总数为五人以上(含五人)的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二。本工程采用固定报价,由招标人设置各个标段的最高限价a,大于或等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无效报价,小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有效报价。在所有有效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值,去掉一个最低值得出算术平均值b(当每个标段的有效投标报价等于或小于六家时,以所有有效投标报价得出算术平均值)。评标基准价c=(a+b)÷2×k(k为合理低价期望值且为0.945、0.95、0.955、0.96、0.965、0.97、0.975七个数之一,开标前在开标现场由投标人代表随机抽取)。投标人报价正负最接近c值者为中标人,如果投标人报价正负接近程度相同时,则小于c值报价者为中标者。当出现两家或两家以上投标单位并列同一中标排序人时,则当场抽签确定中标人。为确保项目工程的进度、质量、并通过竣工验收。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提交中标价15%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贯穿整个工程直至工程保修完成之前。中标人不得自行分包,严禁转包,否则视为违约。招标人和中标人依法签订合同。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我校近年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后勤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对我校两年来后勤工作进行总结,对我校后勤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分析,推动我校后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后勤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在后勤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我是后勤战线的一名老兵,对高校后勤工作有很深的感情,对后勤同志们的辛苦深有体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和认识。

一、 后勤工作的主要成绩

x年,我们启动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两年来,后勤部门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整个后勤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改革的方向逐步明确。x年的后勤改革,学校按照“投资多元化、管理契约化、运行企业化”的方针,构建了“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管理机构与经营服务实体相对规范分离,组建了能源、物业、饮食、学生社区等中心,初步实现了由行政化管理模式向企业化运行模式的转变。各中心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实行实体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强。

(二)发展的思路逐步清晰。后勤领导班子科学谋划,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一是“一个模式”,即投资多元化、管理契约化、运行企业化的模式。二是“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三步走战略”,第一年实现自负盈亏,第二年、第三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第四年上缴学校收入一千万。四是“四个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队伍创新。五是塑造“五个品牌”,阳光饮食、景观校园、温馨家园、节约型校园等,很有创意。

(三)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制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制度是一种管理规范,是保证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把制度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去理解,制度一旦成为人的自觉,就会变成文化。在没有达到文化自觉前,要通过制定制度来使大家养成一种习惯,建立一种秩序,形成一种文化。这几年,后勤部门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制度建设要“管用、实用、固化、内化”,体现了后勤处对制度建设的深刻理解。

(四)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近年来,后勤处积极整合资源,服务大局,努力做好细节服务和精益化管理工作,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创新了很多服务形式,如“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了“多中心联动”, 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开展“细节服务年活动”,这些提升服务水平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总的来看,后勤服务水平在提升,职工的满意度在提高。

(五)多元化建设的职工队伍逐步形成。后勤初步形成了“以事业、企业编制人员为基础,以聘任制、合同制人员为技术骨干,以非全日制用工和勤工助学人员为必要补充”的职工队伍。同时,通过聘任高学历管理及技术人才,设立“学士前实践岗”、“学士后流动站”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改善后勤队伍结构,提高后勤队伍素质的途径。

(六)学校办学的周边环境逐步优化。近年来,后勤处会同其他部门为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作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南院围墙的围合,对马武寨山进行了承租和绿化改造等,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创造了和谐的周边环境。

(七)经济效益逐步凸显。根据后勤处提供的数据,x年上缴学校收入538万,是x年的5倍,截至目前,今年已上缴学校收入640万,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600万目标。另

一方面,后勤通过一系列节约措施,盘活资产,也增加了学校收入,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后勤处班子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实体负责同志辛勤经营的结果,更是全体后勤职工艰苦创业、勤恳工作、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和全校师生员工再次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后勤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做好今后的后勤工作,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就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分析面临的新形势。

(一)建设高水平大学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济南大学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广大师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近年来,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确定了建设“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狠抓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优异成绩,评估过后,学校立即启动十大质量工程,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通过和医科院的科教一体化合作,在激烈的竞争中拿到了博士立项建设单位;三是全面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了甲子湖等景观绿化带,为师生创造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四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建设高水平大学上来,从20xx年开始,停招所有专科,逐步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五是推进省市共建,经学校与省政府、市政府反复沟通,促使省市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济南大学协议,为学校发展赢得了济南市的真诚支持,为学校全面服务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构建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已初步制订了20xx年到20xx年的各项规划,目标是到20xx年,要保证拿到博士授予权,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山东省高校前十,全国前一百。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不是单兵突进。“高水平”,包括教学的高水平,科研的高水平,管理的高水平,育人环境的高水平,更包括服务的高水平。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和后勤服务,是建不成高水平大学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对后勤的保障能力和后勤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趋势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198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大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产业。根据中央的精神,高校的后勤服务必然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高校的后勤队伍必须走企业化的路子,逐步形成教育服务产业。

根据我对后勤社会化的理解,我在1998年提出了“投资多元化,管理契约化,运行企业化”。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路径选择呢?我考虑,一方面,从学校角度来讲,在市场经济不规范、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盲目的开放校内市场,把校外企业引进来占领校内市场,可能对学校的管理带来麻烦,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或法律纷争;另一方面,从促进本校后勤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把校内市场保护起来,同时把后勤实体进行企业化改造,逐步培养成有竞争能力的市场经济实体,到条件成熟时再引入竞争。

“投资多元化”,就是以后勤现有学校资产为主体,可以吸纳职工入股,可以吸纳校外资金,逐步把后勤实体建成产权明晰的经济实体。“管理契约化”,就是学校今后对后勤服务的全部工作,都以契约的方式委托给企业进行管理。学校与后勤企业的关系,逐步由现在的隶属关系变为契约关系。“运行企业化”,要求后勤实体要按照企业的模式经营,实行成本核算,最终逐步成为独立法人企业。应该说这三句话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个路径选择,也是高校后勤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现在,国内有些高校已经实现了后勤产业化,不单是在校内经营方面占领了本校的服务市场,而且将业务拓展到校外市场。我们起步晚了,但要发挥好后发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任重道远。

(三)市场经济的挑战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后的后勤实体,要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一定要用企业化的运行机制来运作。市场经济讲求的是公正、公平、公开、竞争,每一个企业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我校后勤实体还存在着市场经验不足、技术设施落后、效率效益意识相对较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等不足。高校是一块新兴的大市场,社会上的很多企业和商家都看好其中的机遇,如果开放了校内服务市场,我们的后勤实体是否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后勤的同志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如何把各个实体做大做强,建成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任务。

作为学校,我们希望把校内的市场交给自己的后勤,尤其是希望后勤能在未来的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后勤的同志自身绝对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市场的竞争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对于用户来说,谁的服务更到位,谁的成本更低廉,用户就会选择谁。

三、深化后勤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开创我校后勤工作新局面

后勤如何实现快速的发展,下面我从两个层面谈一点看法。

(一)从学校层面讲,必须采取“支持、扶持、放水养鱼”的政策,支持后勤实体逐步发展壮大“支持、扶持、放水养鱼”,是一定时期我们把高校后勤逐步转化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必然选择。后勤实体壮大起来之后,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参与高校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才能面向社会参与更大市场的竞争,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能真正实现。

第一,提供市场支持。我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原则上校内这一服务市场不能对外开放,要交给自己的后勤实体经营。提供市场就是对后勤实体的一个最大的支持,校内这个市场,就是我们后勤发展最大的优势,是后勤实体实现原始积累的一个基础。我们在学校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丧失过一些机遇,现在学校把服务市场保护起来,提供给后勤,扶持后勤发展,以后只要是后勤实体能干的工程,在同样的情况下必须交给后勤实体实施。希望后勤抓住机会,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靠经营所得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提供政策支持。学校的政策对后勤不要管得过死。下一步要首先从干部管理上放权,后勤实体的书记、主任由学校任命,实体的其他管理人员由后勤处和各实体负责人选聘;聘任副主任以下的管理人员,可以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打破事业编制与聘任编制职工的界限。

在分配政策上也要放权。后勤实体可以根据企业的运行规律,对工资进行改革,可以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制,使绩效工资与工作的多少、好坏直接挂钩,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第三,提供资金支持。在后勤实体的初创阶段,开拓市场、新上项目、承揽工程等,经过科学论证,学校可以在资金上给予帮助支持。

第四,提供品牌支持。“济南大学”是无形资产,本身就有很高的信用度,后勤实体要利用好这个品牌。

(二)从后勤自身来讲,必须按照社会化改革方向,遵循两个规律,努力实现 “五化” 目标社会化是后勤改革的方向,必须予以坚持。高校后勤产业具有育人功能,后勤每一个职工要以优良的服务和爱心去影响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这就是我们后勤产业的特殊性,也是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高校后勤产业又是经济实体,要追求经济效益,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努力实现“五化”目标。

第一,管理精益化。精益化是一个特定经济学上的概念,“精益化”不是“精细化”。“精益”从字面看,“精”是精细、细致, “益”是有益、效益。这个概念来自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丰田汽车集团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提出了无库存管理方法,精确计算车间每天的生产量,实行零库存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丰田管理的革命,使丰田汽车一下子打入了美国市场。丰田的这一生产方式被经济学界称之为“精益化生产”。我受这一启发,觉得高等学校的管理应该引进精益管理这一概念。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设计、精确计算、效益评价,追求效率最高化、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同样,我们后勤的同志应该把管理精益化作为目标要求。

第二,运行企业化。现在我们的各个后勤实体还没有真正达到“运行企业化”的要求。运行企业化要求,我们实体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切实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文化意识。要靠效益求发展,靠质量求生存,靠优良的服务赢得市场和客户。

第三,队伍专业化。有人说我们的后勤队伍学历差、素质低,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后勤队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这只队伍不一定非要高学历。后勤工作有其特殊性,衡量后勤队伍的素质高低主要不是要看学历,而是要看有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强烈的事业心;有没有从事岗位要求的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力;有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我希望后勤处和各实体能认真研究后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切实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大培训和技能训练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第四,实体法人化。后勤在占稳校内市场后,要走向外部市场,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当我们的后勤实体具备法人资格后,我们就不再是“社会化”的问题,而是要去“化社会”了。在这方面,国内许多高校已经走到我们前面。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法人企业,应是我们后勤实体的发展目标。

第五,产业集团化。后勤各个实体发展壮大后,为了增强统筹资源、开拓市场的的能力,就要逐步实现集团化发展。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后勤产业集团化,我认为这也应是我们后勤产业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各后勤实体必须加快发展,占稳校内市场,不断开拓社会市场,真正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后勤产业集团。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和意见,讲的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我相信,在后勤处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后勤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后勤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综合保税物流管理办2019年全年按照习总书记纠正“四风”重要指示,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疏通了道路。现将作风建设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是强化领导,统筹安排。为强化对作风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管理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作风建设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抓牢抓实。把同时将作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管理办领导班子把作风建设作为政治责任,坚持定期研究和研判作风建设工作,为作风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始终把作风建设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工作来抓,反复强调作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规范广大党员干部一言一行,抓班子、带队伍、做表率,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带政风、促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作风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是突出教育,转变认识。管理办始终把强化学习,加强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强化正确导向,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干事担当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主线,进一步做好管理办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工作。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将每周四下午定为常态化政治学习日,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开展对照检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将作风建设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文明创建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使意识形态工作、文明创建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开展作风建设教育宣传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先后汇开展集体学习40余次、上党课3次,组织专题讲座3次、視频学习会5场,学习资料数十份,组织党员开展3次十九大及作风建设知识答题。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锻炼了精气神,提高了综合素质,打牢了纠正作风问题的思想基石。

三是建章立制,改进作风。建立和完善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和各项重点工作实行跟踪督办检查,以严实的作风和完善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落到实处。狠抓“慵懒散”作风建设,把加强学习培训摆到机关作风建设的首要位置,精心谋划组织学习,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准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进管理办干部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了对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将干部作风建设情况与干部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项结合,形成了加强单位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加强政治站位,特别是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企业是我们的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能懈怠;二是加强文明礼貌的倡导,落实首问负责制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不得出现相互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知情的事情能及时上报处理,高效落实。不知情的事情及时汇报,及时反馈,首问落实。坚决杜绝态度粗鲁、生硬有影响单位声誉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现,绝不姑息。三是狠抓作风建设,严格上下班工作纪律,将作风建设再次提高到目前工作的意识日程,经常性的开展作风建设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绝不拖延,更不得延误导致工作不到位;四是树立和强化综合部门的工作形象和威信,维护单位的整体形象。综合办公室是的枢纽部门,是落实各项工作的权威部门,代表班子、代表领导履职履职,任何工作不能麻痹,其自身要讲究工作方法,从维护集体利益出发,搞好协调与服务,其他业务工作部门应积极配合和支持,尽一切所能按照领导的安排与部署严格执行到位。

四是紧盯问题,重点整治。管理办针对全区财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资金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把控资金使用,大额支出由班子成员签批;开展财务资金集中审计,规范财务审批、核查、入帐、审计监督程序,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督办,逐一细化整改。同时成立内控小组,严格签批程序,进一步规范了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进一步就影响营商环境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围绕自查自纠工作查找出来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出清单,严格责任划分,限定完成时间,分门别类,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逐一整改落实到位。主要以清查财政、税收、土地等招商引资政策;项目建设、企业落地、竣工验收等环节、流程有无缺项,有没有落实缺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如何;有没有干部故意刁难、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等问题。特别是已在市委营商环境专项巡查第十组备案的项目逐一梳理,摸清一开工、计划开工、和开工项目的底数,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企业税费高、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为“村霸”和黑势力当“保护伞”问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敷衍搪塞,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建立清单,列出整改时间表,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到人,确保落实到位。将自查自纠工作查出来的问题原原本本、实事求是的反映,不说大话空话、官话套话、不遮遮掩掩,严肃剖析,限期整改。积极配合上级巡查组的工作,对本单位瞒报、漏报、选择性上报的情况,一经发现将从严从重严肃处理。

在开展的自查工作中。未发现管理办党员领导干部有插手工程项目和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为亲友揽工程打招呼、挪用公款、收受礼金情况;也不存在违反“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违规决策;不存在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导致项目推进缓慢;不存在在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作为、慢作为或设障刁难等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强而有力的作风建设,管理办风气得到好转,问题整改进展比较明显,整体效果开始显现,管党治党偏松偏弱情况得到纠正,廉政机制纪检措施逐渐完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面貌转变明显,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项目规划、招商引资服务愈发高效,整改取得了一定效果,距高“清廉奉献、积极作用、真心服务”大目标越来越近,为园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工作中还是存在“慵懒散”、相互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有的同志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乐于自己跟自己比,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有“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愿看远一步、想深一层,有些工作甚至还没有走出办公室;有的缺乏全局观、大局观,少数部门各自为政,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将“你的”“我的”分得清清楚楚,对需要协调办理、联合处理的事项互相扯皮,不愿主动牵头,不愿主动配合;有的规矩意识差,对党组决策部署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十足的看戏心态、正气不足,传递的是负能量;有的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奉献比享受,工作上的事最好不要烦他,待遇利益上的不能少他。

针对作风建设领域反面表现,管理办党组将继续加大作风建设力度和问题整改强度,持续出重拳形成强力震慑,一寸不松、一步不让的继绩搞好作风建设年活动,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主要任务是:

 1、强化理论学习。下阶段,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日常教育,以管理办机关党各支部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学懂弄通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其中关于作风建设重要思想,用理论修养的提升带动系统作风的好转。

2、加强监督问责。下-阶段,将继续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慵懒散浮等作风问题的整治力度,提高监督执纪的实效性、震慑力,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对越“雷池”、碰“红线”的违反规定问题,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曝光一起,对影响恶劣的作风问题随时通报处分。落实“首问责任制,把监督问效、责任追究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抓手,对作风检查、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分管领导连带责任。

关于规划建设实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同志们:

这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是一次带有全局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公司主体文化,推进企业文化落地,以打造有中国铁建特色的项目文化为重点,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主题抓得准确,重点抓得有力。大家检查和参观了各局在京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情况,总结交流了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抓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霍副书记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和任务作了重要报告,并形成了《中国铁道建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会议开得很成功,很有收获,必将对公司全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我强调两个问题。

一、强化文化强企意识,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企业文化是做强做大企业的重大战略问题。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力和文化优势的竞争。中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反之,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就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同样,如果文化根基动摇了,精神支柱坍塌了,再强的企业也会垮台。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经营者是缺乏远见的企业家。企业文化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当前,各级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要努力增强文化强企意识,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的创新,是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的时代飞跃。它存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其功能是开发人的潜能、培育人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激发人的创造力,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发展方向、发展步伐和企业兴衰。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国内外优秀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作支撑,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比如,西门子的理念是“让西门子无处不在,让西门子无人不爱”,沃尔玛的基本信仰是“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顾客,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的价值观是“科技以人为本”,松下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亲爱精诚、奋发向上、礼貌谦让、顺应同化、感恩图报”,海尔总裁张瑞敏则认为“企业是船,资本是帆,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这些广为人知并受人尊重的卓越企业,尽管其经营战略和经营业务总是不断调整以适应外部世界的变化,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核心文化理念。著名的企业也有垮台的,以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为例,每年都有一些被淘汰,由的甚至破产,这些破产的大企业,无一不是企业文化上出了问题,导致了错误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没有企业文化作支撑的企业在一定时期也能生存,也可能有发展,但却不可能长盛不衰。只有先进的文化理念,才能引导企业扬帆远航、无往不胜。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为做强做大中国铁建,公司确定了“建筑业排头兵、国际化大集团”的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们更面临着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其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要超越国内建筑业竞争对手,要缩短同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就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发展,就不可能跟在别人后边发展,而是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促进观念的变革,以观念更新促进思路的创新,以文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思维优化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迫切要求。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员工,只有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使企业走上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管理轨道,才能形成凝聚力和创新力,才能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才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培育“四有”新人。

我们中国铁建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文化传统的企业,是一个有文化的企业。在35年的军旅生涯中形成了“铁道兵精神”,在逐鹿市场的实践中,我们先后培育出“引滦精神”、“大秦精神”、“京九精神”、“南昆精神”和新时期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精神,构成了我们新时期企业精神的基础,是我们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动力源泉。过去几年,我们在整合企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导入识别系统策划入手,将企业文化导入管理,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标识、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方针、企业奋斗目标等,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文化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识别系统策划不等于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整合文化资源,将企业文化导入管理的一个基础环节。要搭建中国铁建企业文化体系,更艰巨的工作还在后头。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完全可以说,竞争国际化的今天,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企业。我们过去的铁道兵是有文化的军队,今天的中国铁道建筑公司要做强做大,也必须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走在中央企业前头。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1、把企业文化确实摆在重要位臵。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而是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这样认识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绩效、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等方面的成效,已为实践所证实。我们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放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上到下、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员工,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关乎企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来抓。

必须首先强调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人物,起着倡导、实践、推动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领导者的文化自觉程度决定企业的发展层次,决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各单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并纳入企业预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提供必要的人、才、物保证,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归根结底,是全体员工的文化,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领导重视还不够,必须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使广大员工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耳熟能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企业文化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岗位实践。

2、坚定不移地推行规范统一的企业文化。文化的一致是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大型企业集团塑造企业灵魂、凝聚人心的关键因素。没有统一的文化建设的要求,没有统一的企业形象、统一的企业品牌,就不能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就不能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就不能树立起公司的整体形象。

打造公司品牌,是适应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从长远看,符合包括各所属单位在内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属各单位要强化“中国铁建”这个品牌,自觉维护中国铁建品牌的权威性,坚持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的原则。只有公司的品牌打出去了,才能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才能使所属单位受益。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搞分散主义,不能搞多元的主体文化。要统一使用公司的企业标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歌曲。用共同的企业标识塑造形象,用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思想,用共同的企业精神凝聚力量,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励斗志,用共同的经营方针改进工作,用共同的行为准则指导行动。

3、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创新。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方面,公司形成的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方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继承中国铁建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所属各单位要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既规范统一,又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体系,力争越到基层,企业文化越鲜活、越有特点、越有个性。

4、搞好企业整合重组中的文化融合。前两年,适应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需要,全系统进行了整合重组,部分单位划入中国铁建这支队伍。如何抓好文化融合,是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全系统各单位必须坚决贯彻公司主体文化,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另一方面,整合重组所涉及的企业,都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资源,要在坚持中国铁建主流文化前提下,充分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吸收优质文化资源以充实和丰富整合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并在实践中消除整合重组带来的文化冲突,搞好深度文化融合。以文化融合为先导,建设和谐企业。

5、下大力抓好企业文化在项目的落实。项目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塑造企业精神的舞台,是培育人才的课堂。作为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只有落实到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其管理功能。企业文化只在机关炒来炒去,就会失去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最终会失去企业文化的生命力。要以项目文化建设为抓手,立足企业实际,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模仿、照搬,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做优做实项目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通过优化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推动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我们的企业文化不是封闭内敛的文化,而是开放的外向型文化,只有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树立大海外、大项目、大协作观念,在国际舞台上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壮大,才能做成百年老店、长盛不衰。因此,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观念的更新,确立“海外有黄金”的理念,抓住全球化机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占领两个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

7、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企业文化的核心特质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员工,不是机器中的齿轮,而是活生生的、有个人追求的人,他们的活力,将决定企业的成败。那些欣欣向荣的企业不一定是那些拥有最有价值的资源、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的企业,而是那些能激发其员工潜力的企业,是那些最善于促进员工发展、提升员工素质的企业。要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把为了员工、尊重员工、热爱员工、依靠员工、培养和发展员工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中去,做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激发员工潜能与提高员工素质和谐一致,营造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环境和营造文化氛围和谐一致。

8、要为打造核心竞争力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一是看它是否为广大员工接受,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二是看它是否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促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确实能解决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要以先进文化理念整合全系统资源,走文化兴企、文化强企之路,以做实做优做强文化,带动做实做优做强企业。

同志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品牌形象、企业声誉等无形资产的母体,经营企业是经营物质生产要素,也是经营文化、经营品格。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的加剧,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铸造企业品牌,促进员工发展,使企业长盛不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明确目标,振奋精神,打造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铁建特色的企业文化,全方位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