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0:48:58 页码:12
最新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汇总19篇)
2023-11-18 00:48:5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的总结应该客观真实,并带有一定的自我评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首先,要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梳理。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同时注重展示个人的思考和感受。最后,可以结合实例或引用相关材料来加强论述的可信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廉洁品质成为当今社会对每个公民都提出的要求,而作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学校更应该将培养学生廉洁品质作为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将结合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从四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重要性。

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基础。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由其内心的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很容易陷入道德混乱的境地。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从而形成正确的廉洁观念。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廉洁品质的重要性,做到廉洁从身边做起。

其次,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品德修养。学校应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教育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以及乐于助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学生,才能深入了解择善而行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种规范与操守。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团体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具备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团队项目等,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些组织活动的参与,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会加深对廉洁品质的认识,懂得分享与关爱,懂得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出合作与公正的品质。

最后,学校应加强廉洁教育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廉洁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宣讲、社会实践、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廉洁实践中去。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廉洁品质的认同感,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廉洁品质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廉洁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廉洁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加强廉洁教育的宣传与实践活动,学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廉洁品质。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廉洁从政、廉洁从业、廉洁生活的新时代人才。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二

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钥匙,是挖掘差生潜能的基础。事实证明:成功后的喜悦、满足,就是产生自信的动力,只有自信,才有竞争,才能积极进取,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多打基础,以便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表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我千方百计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舞台,激励他们参与竞争,让他们体验成功,让他们在自信在活动中得到提高,激发差生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维护自尊心,树立平等思想。

前苏联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时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差生工作的前提,诚然,只在教师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视角,不只看到他们身上的短处,还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那些缺点多,差源大的学生,要多给予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与选择,这样既增强了自信,又维护了自尊心,真正达到了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目的。

三、磨练意志力,开发差生潜质。

初中生由于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克制自己是很困难的事,往往表现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做事凭兴趣,缺乏周密的思考,这反映了他们意志行为未成熟,所以只有通过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当然,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日成功,需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同时,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意志力培养的一个方面,这说明意志力的培养是转化差生工作的关键,因而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工作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和马虎。

总之,培养差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贯穿于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的始终,培养自信心是基础,维护自尊心是前提,磨炼意志力是关键。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三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几个民众,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学生都可以以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可以这样说:绿叶如云,寻不见两个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学生在成为教师的教育对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教育的任务,教师的责任,不是让学生顺其自然、任意发展,而是要根据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知道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使每个学生逐步实现期待的条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一般说来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学生内心世界是极丰富的,也是多变的,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针对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观察,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细微的表情中发现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内心变化不失教育时机,当然,要了解学生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学生更多情况是教师观察不到的。例如,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时,他们对集体给予他们的品德上评价内心十分关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却对这一评价装作无所谓,同时,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为习惯上却又无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观察了解学生,坐下和学生谈话,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学生在社会中积极热情、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每天接触大量的道德现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积极方面,但同时由于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分辨力较差,有的学生把不道德的行为概以思想解放,新观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约不良行为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斥为落后保守反对。所以应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灌输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使学生分清行为的是非,荣辱,美丑,善恶界限,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举办道德知识讲座和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遇到过的典型事件或常见现象进行讨论,在生活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做出道德评价榜样,这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关键,同时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比如为学校和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学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理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说得漂亮,做得差,这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优秀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虽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亲切告诫教师的衷言。在教育活动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的优秀品德,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甚至教师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引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时,要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抓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启发学生的良心,利用舆论扬善抑恶,对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用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行为,理直气壮地支持宣扬,对于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讲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使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终止不道德行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需要耐心引导和反复强化,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行为方式知识,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为方式的指导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并经常自觉地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习惯。

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必须从严要求,严格执行纪律。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守则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逐项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评比标准。纪律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使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批评和处罚,就同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领域,学生也不例外,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交往越多,他们必须认识这样交往。正确处理交往间各种矛盾,但当前大学生并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尚品德,使他们在处理相互利益,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关系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行为方式,自觉用社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为社会造就人才的必经途径。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四

听魏书生的报告,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心灵独白,举手投足、字里行间无不感受到他质朴的人格魅力与务实的工作作风,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听了他的报告,我感受颇多,受益终身。

魏老师的语言,就像他的为人,朴实无华,幽默风趣。对环境,他知足长乐,随遇而安。他曾经是一名工人,同时出任几个班的班主任,同时担任很多职务,是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每一个角色都能很好的适应坏境,而且做得井井有条,优秀出色;对工作,以小为大,讲究方法……不管干什么事,没有空洞说教,在从容中、在平实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仿佛是心与心的交流。听他的每一句话,我都是这样的感受:魏老师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那么,我们到底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我认为,他踏踏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至少这一点,就堪为各行各业以及各阶层人的典范。

“在教育方面,我没有什么新办法,都是老办法,‘民主加科学’。”一个当老师的,要牢牢地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最要紧的还是这种出发点。服务就得研究被服务对象的起点、能力、可接受性。

魏书生民主教育思想的基本立场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管理中,校长要让教师成为管理的主人。魏书生说:“教与学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这种关系能够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决策,即“教什么”、“怎么教”等重大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扬民主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施。

“我们教书育人,就是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要守住守住再守住。”魏老师说到教学中我们必须学习新理论,学习外国经验,我们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听完专家、名师的报告,会感动、激动,但最后怎么行动,魏书生强调学习千万不能离开自己的实际,全盘照搬先进校长、教师的经验。照搬的结果,会成为一轮又一轮的折腾,既伤害了自己,又给先进经验抹了黑,既要学习又要防止折腾,怎么办,魏书生告诉我们要坚持三个守住:首先,坚守民族的传统常识,根植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土壤。先贤先哲说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古代如此,现在亦然,再过一万年都用不着改变。其次,坚守新中国以来的经验,根植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土壤——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践、尊重个性、全面发展。再次,就是要坚守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根植于自己心灵真善美的土壤。根茎深了,充满生命活力,再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利于自己抽新枝、长新叶的理论和经验。把人家的理论与经验当成自己的营养和水分去吸收。既守住发展了自己,又赞扬、肯定别人。

教育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人和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教,教人追真、向善、求美。怎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怎么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就是培养人的好习惯。魏书生老师的学生都要养成8个好习惯:1.定计划。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留作业的习惯。5.整理错题集。6.互相出考试题。7.筛选信息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时赶快做的好习惯。

用魏老师的话说自己的思想都是长胡子的思想,是老生常谈,30年前这么做,30年后还这么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管他教育届刮南风还是刮北风,他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呀,有些东西岂止要守住30年,也许一万年都不算长。听完魏老师的报告,心里特别踏实,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五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的素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者们所关注的话题之一。除了学术成绩的提高,教育者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培养。这既是一种职业使命,也是一种时代责任。在我的多年教育生涯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自己的体验和心得,探讨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具体方法。

二、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性格品质培养的重要关键。学生认为老师信任他们,认为他们是被尊重的,会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和奉献精神。因此,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保持了平等、公正和互信的态度。我尊重孩子,指导他们为人处世,传递一种自然、简约的美德和心态,教育这些孩子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诚实,勇敢的人。

三、引导学生做好公民责任。

在这个崇尚个人自由的时代,许多学生更关注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公民的责任。但事实上,作为公民,我们有很多义务和责任。因此,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一些公益活动和课堂讨论,我帮助学生认识到公益对社会的重要性,教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尊重规则、积极行动的品质。

四、注重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因此,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完全相同。另一方面,有一些校园文化和规则应该被普及和推广。在我的实践中,我通过探索不同的培养方法,发现许多方法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品格品质。例如,提供多元化的文化课程,促进普及优秀文化素质、艺术素养等,使学生能够理性自娱自足,养成独立、自信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五、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与家长建立互信和积极的合作关系对于正面塑造孩子的品格品质存在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的实践工作中,我注重与家长们的沟通和交流。相信家庭和课堂是学生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境。与家长协作,针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及家庭特点,共同制定孩子内外校园的塑造目标与策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结语。

在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明白,这个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培养一个人的品格品质,既需要学生们自己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引导、教育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同时,我们应该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需要不断地耐心等待和尝试。我相信,只要我们各尽所能、共同努力,必能够为培养有良好人格品质的未来公民和社会贡献力量。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六

学生良好品质是什么?可譬以生活中的美德,将其具象化成了“耐心”、“负责任”等等,但事实上并无法以定论来界定,因为它的意义不同于每个人,而且也与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重点。尤其是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品质更显重要,正如俗语所说:“人品决定待遇”。学校的教育服务在于培养出品质优良、具有独立人格、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因此我们必须将品质培训视为教育的重要课程。从我的品质培养心得和体会,我想分享一些关于品质培训的观察和经验。

第一段:认识品质的重要性。

品质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特质,而是能被他人客观认可的行为式样,体现了一个人对生活、对人际关系、对他人利害关系的效果判断。良好品质的形成需要时间、空间和经验的支撑,它是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之一。学校实际上是社会的缩影,其中的纪律、规矩等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轨道,一旦失去这些轨道,学生便会自动迷失方向。因此培养良好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这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学员的成长,既可以提高个人品质,也可以提高其整体形象。

第二段:品质培训的现状。

如今,品质培训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学生的品质培训多采用校园文化、课程培训、实践活动等途径,如朗诵比赛、普及科技知识、志愿服务、社交礼仪、礼让、友善、智慧等。当然,品质培训也存在种种问题,如课程较为死板单一、学生缺乏兴趣与动力、传授技能形式单一、学习自由度较少等,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加强品质培训的质量。

品质培养有很多方式,而这些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而定。有些人天生就比较优秀,但仍需要经历很多的阶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品质培养需要的是有意识、有计划、有方向、有组织的实践行动,增加一些自我培育的机会。例如,有些人参加青少年义务工作,从中汲取社会经验,获得人脉资源;还有一些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沟通和协作能力;而有些人则喜欢通过专业培训和交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火车头、开心彩票APP等网络社区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

第四段:提高品质培养的效果。

为了提高品质培养的效果,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品质测评,确定学生品质发展方向和目标。然后,通过营造宽松和信任的氛围,才能真正的发挥孩子的潜能。最后,学生课前的知识学习多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品质能力,例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段:后续考虑。

要想真正提高品质培养的效果,考虑之后还需要加强学习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完整的语文教育,让学生唱响华美人生的篇章。在这个过程中,品质教育是诸多领域教育的核心,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和时尚的科技手段相结合,发挥品质培训的作用,实现学生的良好品质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够为未来的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品质培养面临许多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停滞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创新,我们可以推动品质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我们的影响力,打造属于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七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始终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人格品质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发展、社会责任感、道德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人格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教育意义。

人格品质是一种文化和伦理道德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和表现。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自我认知、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习惯、形成自我责任意识等,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更是为整个社会注入了一股健全的文化氛围。

第三段:实践探索。

在实践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例如,家庭和学校合作,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以此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我管理;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运动锻炼和培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开设体育馆、户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热爱运动、团结合作、勇敢拼搏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段:教育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例如,从小培养学生的情感拓展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学生人际交往是个体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在课堂上建立合作小组,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意见表达,培养“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社区。

第五段:总结。

人格品质的培养,需要从学生教育的不同层面入手。家庭、学校和教育机构、社区间的合作协调,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文化氛围,才能实现更好的人格品质培养效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过程中的关怀和引导,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学会担责和情感树立,加强培养其积极的人格品质。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明白人所不安的正是那个不受约束的心灵,从而在这个人际关系日渐复杂的社会中,安身立命、幸福生活。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八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22年。我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22年的教育工作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感觉到很充实,这也许是没有当主任老师无法体会到的,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后面皆有正向的目的,人在有选择余地时皆会为自己做最佳选择。唯有如此,在运用技巧时的态度、语调、措辞才能够一致并取信对方,得到正面的响应,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

作为班主任更要注重,进而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每位同学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充满爱心,同学间团结互助,合作学习,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钻研业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我们虚心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给我们的更大的收获是懂得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从班级管理的真实案例中总结出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些想法及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作法:

伯克曾说:“教育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格”。我们也非常认同这一点。我们想现今社会更需要的是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而不是学富五车却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学者”。而在农村,家长有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教育应注重。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所教的六年级一班有个叫刘文骁的男同学,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为给狗戴红领巾被母亲批评,跟母亲闹别扭,拒绝来学校上课,父母束手无策,就打电话告知我,让我劝说其回学校上学,对于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走进他的家门,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现在上六年级了,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父母很欣慰,每逢遇到我总是感激的话语说不完,道不尽,该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我们班里的高建辉同学,由于学习成绩差,作业从不按时完成,平时寡言少语,缺少自信,连走路都是低着头,自己独来独往,孤苦伶仃的,因此,我让班里最活跃的同学主动跟他玩,与其交朋友,让他和女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通过同学的帮助、感染,该生比以前活泼多了,课下跟同学玩的很愉快,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了,这样以来既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学习差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我们六年级一班有个叫何永全的男同学,上三年级的时候,教过他的老师就跟我说该生多么的难管,多么的淘气,从不按时完成作业,跟同学整日里打架斗嘴,在班里称雄称霸,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让他感觉到是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慢慢转变自己的不良行为,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重视,体会到同学的爱心与帮助,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班主任,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九

学生良好品质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品质是指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素养、文化、思维、情感等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并对社会有所贡献。良好品质不仅能使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

首先,良好品质具有很多方面,包括道德、行为、素养、文化、思维、情感等。其中,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学生应该明确诚实、正直、友善、宽容等一系列道德准则。学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行为品质,如礼貌、自律、尊重、自信等。素养包括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等。学生应该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如文化传统、历史、文学、科学等。在艺术素养方面,学生应该具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的能力。思维素质也很重要,应该理性思考、善于分析、具有创造性等。情感方面,学生应该具备阳光、自信、善感、感恩等品质。

其次,在培养良好品质的过程中,教育本身的内容也很重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科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走向更加理性化和健康的道路。例如,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团队合作和击败失败的能力。在音乐和美术课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在语文和历史等课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历史意识。在科学和数学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思考和判断。

再次,家庭教育对于培养良好品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热爱孩子,给予关心、理解、支持和信任。父母还可以指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任和尊重孩子的Decisions。父母还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不要要求孩子胡乱忙碌,而要关心孩子内在世界的发展和成长。尊敬和欣赏孩子,减少挑剔和批评,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此外,与培养良好品质密切相关的是学校校规和纪律。学生应该遵守校规和校纪,并尊重教师和学校的权威。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秀品质和素质。

最后,良好品质不仅对于学生自身有好处,也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学生应该践行“爱国、爱民、爱校、爱社会”的多重责任,参加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学生还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追求更高的社会价值。

总之,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都需要注重。这是培养健康、有道德的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学生应该重视培养和强化自身的优秀品质,更好地推动自己的个人发展和贡献社会。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养成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一个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世,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干预着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我们的人生。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2.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农村家庭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大多留守与老人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致使影响孩子性格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因此,教师要营造环境,制造氛围,尽可能地弥补孩子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教育缺失,给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帮助、心灵上的慰藉。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与赞扬的孩子,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固化习惯所致。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当教师在面对学生坏习惯时,首先表现出的不能是愤怒与暴力,而应用理解、用爱心让其改掉,这样问题也就简单化,处理起来也就更顺畅了。因此,用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关键。

“昔孟母,择邻处”,说明早在古代我们的祖辈就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其中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一个班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打好基础,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条件。

良好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一个人品质优劣的标准。教师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来抓。大量事实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说话不注意,出口成“脏”;行为习惯不好,到处乱扔;和同学说话方式不注意,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类有益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活动。如:开展“寻找活雷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向身边的好榜样学习的习惯;坚持做“今天我真棒”小结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好事,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每周要求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返校后同学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劳动,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人说:“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要做什么样的老师。比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首先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要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学生经常看到教师专心致志、兴趣盎然地读书,自然会被教师的行为所感染。在课堂里,我们可以把书中精彩的片断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久而久之,教室里会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给学生安排合理的读书时间,并在教室里设图书角、阅读天地等,为孩子们课内外阅读提供方便,图书角的书可以发动学生捐赠,定期进行更换。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廉洁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廉洁品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一个人正直、诚实、无私的品德,对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我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总结出一些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们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廉洁的品质,自觉做到诚实守信、无私奉献。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时刻以正确的言行示范引领学生。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廉洁,学生才能受到正面榜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培养学生廉洁品质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廉洁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要通过学校的廉洁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廉洁的内涵和意义,培养他们自觉地树立远离贪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我们应该设立相应的廉洁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廉洁制度是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可以制定严格的廉洁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违反廉洁行为的教育和处罚。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学生在廉洁意识和行为上受到规范和引导,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社会风气。

此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廉洁行为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好地理解廉洁的重要性。同时,社会实践还能够启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远离贪欲和腐败。

最后,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的廉洁教育宣传。廉洁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强宣传。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廉洁教育大会、开展廉洁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的意义和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传播廉洁教育的内容,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识别和抵制贪欲和腐败的诱惑。

总之,培养学生廉洁品质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做出积极的示范。我们要注重启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做好廉洁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加强廉洁教育的宣传力度。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培养出廉洁品质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二

心得体会。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教学就是要通过审美理解和运用技能来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魏书生老师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他认为:“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的运转起来了。”从他介绍的经验我们看到,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的自学已习惯初步养成。魏老师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哪一样却都需要花费心血。其中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持久性。

魏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困难,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具体实施的计划。他的大体做法是:

第一,首次慢动。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第二,逐渐加速。经过一两个月训练之后,大家都转动起来后,适当加快动的速度。第三,系统计划。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意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第四,控制时空。要保证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班里将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第五,进入轨道。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渡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设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环境。

研究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方法和过程,我们至少应该注意这样两点:

(一)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分析一下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过程,我们会看到他采用的五个步骤,是从学生接受程度和形成规律出发的,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每一个学生认同的(经过了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这样就使学生能够把计划变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动摇或反复。魏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具体帮助个别学生的同时,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采用组对互助的形式,促进耳惯的养成。这些做法的意义和道理都值得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魏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注意安排科学有序的步骤,同时又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

心理学告诉我们,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而且,完整的个性正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王夫之说:“习成而性成也。”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技能、教学生认识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魏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确实探到了教学中的真谛。

假如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斟酌研究魏书生提出来的“五分钟”,那么我们就会由怀疑转为佩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魏书生的“五个一分钟”:1、每天做一分钟家务;2、每天写一分钟。

日记。

;3、每天挺胸抬头大踏步一分钟;4、每天唱一分钟军歌或校歌;5、一分钟记忆力或注意力比赛。这些要求真的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可是坚持下去,学生所到的就不仅仅是这五件事情了。

先说一分钟的家务,对现时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糖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无大小,都有人照顾的舒舒服服。他们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干,可是很多学生书没读好,厌学现象也颇为严重,为数不少的学生觉得是为家长而读书,学习没动力,升学没考好,觉得父母掏几万快择校费理所当然,进校后也无心读书。小孩能做做家务,学会帮家人分担责任,他才会明白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学会珍惜美好的生活,一个知道父母亲生活不易的小孩,一个懂得体恤家人的小孩,如果在家都能承担责任,他也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那在学校也绝不会是一个问题学生。

第二是每天一分钟日记。我想每天能写一分钟日记的小孩,他提高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不仅仅是观察能力,他能每日一省,必定会反省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无形中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这种做法可谓一箭双雕,写作水平提高了,思想认识也提高了。

第三是每天挺胸抬头大踏步一分钟,按魏老师的话来说,他要让学生从脚下、从现在做起,认识一分钟的价值。现在的学生都被升学的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下了课走在走廊上,看到除了一些调皮的学生追追打打的,那些勤奋读书的立马抓住下课的几分钟,趴在桌子上睡觉,即使是做操,学生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如果我们细心留意,十个学生当中也找不到四五个腰身挺拔的,驼背耸肩的不少。总的来说,学生的精神状态太差。所以我想,挺胸抬头大踏步一分钟,可以让学生身体挺拔起来,精神振作起来。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下,身心健康,学习效率高。另外还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感染激发彼此的斗志。

第四是每天唱军歌校歌一分钟,让学生生活在音乐声中。人需要梦想,需要激励,需要热情,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假如说第三个五分钟给学生带来的是外在的精神动力,那么唱军歌校歌就是熏陶学生的内心世界。曾几何时我们听着军歌热血沸腾,曾几何时听着校歌激情澎湃。也到教室去看看现在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听的是什么歌,有《等你等到我心碎》,有《你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有《老鼠爱大米》……这些流行歌曲不是不健康,而作为校园文化是否太低俗?校歌军歌?只有在全校大合唱比赛时才响起,那更不必说什么世界名曲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她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天唱一分钟的军歌校歌,就是很好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氛围是由每一个学生去营造,是相互影响,而非临时或应景张贴一些海报所起的作用能比拟的。每天一分钟的歌声,它的意义已超出歌声本身,所起的作用是持久有效的。

第五是每天一分钟记忆力注意力的比赛。我们都知道,记忆力、注意力对一个学生的成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幼儿时期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训练他们,而到了青少年时期就很难单独培养了。比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你争我赶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全神投入,他们会集中注意力抄写课文、背书,在培养注意力的同时,记忆力也得到锻炼提高。除此以外,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分钟的珍贵,一分钟可抄写三四十个字,可以读一百多到三百的字,依此类推,十分钟,一节课,一天,我们能做多少事情?从而更懂得珍惜时间。

魏书生的“五个一分钟”,看起来简简单单,他关注学生的细节,注意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劳动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他要学生做的远远比这些事情的本身有意义,好习惯养成了,能力也提高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效果就会好一些。

一、引导孩子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做实事上。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

口号。

一千次决心。

二、首次慢动。

开动大脑机器也像开车一样,起动时,车速一定要慢。第一次行动要慢,动量要小。如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第一次切莫要求过高,只写一句话就行。培养孩子学英语的习惯,第一次只记一两个单词即可。培养孩子长跑的习惯,第一次跑200米就不错。凡事不要一开始就急于求成,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样孩子便觉得难而又难,从而失去了做事的兴趣。

三、逐渐加速。

有了首次慢动,尊重了大脑的始动原则,运转起来了,慢慢地像汽车一样开了几十米,这时就可逐渐加速了。日记长到了每篇写两三句话,英语单词每天背会两个,跑步长到每天300米。孩子觉得在慢动的基础上,增加这点运动量,可以接受,不知不觉之间,大脑这部汽车比前几天运转快了。

四、不怕慢,只怕站。

遇到特殊情况,如意外的任务啦,身体有点小病啦,有不顺心的事心情不好啦,也鼓励孩子不轻易停止,只要能站直了,就别趴下,只要还能行动就别停下。写日记心情不好,写不出太好的文章,但也不要中断日记,可以随随便便地东一句西一句记下自己当时的心情,可以少写,也不要停下来。要克服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得尽善尽美的想法;建立行动就比空想强,只要做,就比不做强的观念。许多人没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都跟想尽善尽美有关。

五、控制时空,制订计划。

有了一点行动,逐渐增加了行动的速度,孩子会品尝到一点做事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习惯,就要制订比较全面的计划,增强孩子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的控制能力。从时间上,和孩子商定从早到晚的行动计划,什么时间跑步、锻炼、上学、唱歌、看课外书,各项活动,各用多少分钟,使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时间安排都有序化,有益化。从空间上,使孩子处于能够把握自己的环境,什么歌厅、舞厅、游戏厅、台球室这些地方,一旦进去,孩子便容易失去自控,不由自主地放弃好习惯。注意订计划的时候,任务指标不要订得过高,使孩子觉得稍加努力便可达到,稍稍一跳,便可把果子摘下来。

六、进入轨道。

孩子按计划行动起来了,逐渐提高了学习效率,每天定时定量地锻炼、预习、做题、背单词、写日记、唱歌,到了某段时间就做某事,遇到特殊情况少做一点,做慢一点儿,但不停下。按照这样的计划不停地做实事,惯性就越来越大,就像列车在轨道上行驶,甚至像卫星进入了轨道,就再也不会走走停停了。

进入轨道之后,当然也需要检修。需要防止的,一是外部干扰,二是内部故障,对外界不良人的引诱要及时切断。对付内部故障,如情绪不佳、旧病复发、犹豫拖拉等的最好方法,不是批评,不是训斥,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注意力引导到做当时力所能及的实事小事上来。人一旦开始做实事,负责忧虑犹豫等不良工作的脑细胞就休息了。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三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执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当前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迫切要求。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并非一日之功,因此,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严、细、勤、实上下功夫,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上。

每年新生入学以后,先通过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明白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让学生一进校就意识到有纪律和规章约束着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有爱心,从关心学生成长出发,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ldqu;一粒沙中见世界&rdqu;的道理。如坐、立、行和读书写字的姿势以及使用礼貌用语要注意场合等等,虽然这些简单,但很具体,若能长期坚持,大有益处。

孝敬父母、诚实有爱、勤俭朴素、礼貌待人、勤奋学习、严于律己等传统美德,如果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做到这些,那么,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必然是后生可畏,国旗下讲话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平时穿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勤劳朴素意识,消除攀比心理等。

现行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与具体而丰富的生活实例,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古代史与屈辱的近代史,辽阔的疆土、丰富的矿产资源与人口众多的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很好的素材。在学科教学中,适当渗透行为规范教育,那么,行为规范教育既有载体,又不失丰富鲜活,学生易于接受。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争先创优的意识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运用得当,往往达到一石二鸟时,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首先,行为规范教育抓得紧与否,效果好不好,能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学校必须旗帜鲜明的提出目标计划、制度、要求、具体的负责人,并花大力气督察落实,坚持工作的经常性。其次,要建立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校长全面负责,政教处、共青团为主线,班主任为重点的良好校园德育教育队伍,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并经常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和课外兴趣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优雅的育人环境中,循序渐进的接受教育和熏陶。第三,学生的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家校联系记录,携手共同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才能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都是适应时代要求,是从积极的方面提出的。但学生进入中学后,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增强,必须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以正面引导为主,遇到问题平心静气,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思想疏通了,学生就自觉做好了生活中诸如随手关灯,捡起一片废纸等小事。以此为契机表扬学生并带动其他学生。

当然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增加和丰富新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改进方法,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永远和时代同步。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rdqu;。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事容易抓,小事往往容易被忽视。而许多做人的道理恰好体现在小事上,从这些小事可以折射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若这些小事解决得不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必须立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来看待每一件小事,认真从每一件小事抓起,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四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和快节奏,多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要求每位成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现代的英语教师不能把英语课看成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的课堂,把心理教育看作是班主任的事,而应该把心理教育融进英语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英语知识的学习。

一、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的每一份成功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自信心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就某些后进生来说,他们虽然在班级里为数不多,但是总认为自己不行,即使很努力也不如别人,尤其自卑。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形式的不信任或冷眼相看都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老师如果消极对待,“门缝里看人”,就会使其越来越劣;反之,我们教师如能正确认识和热忱帮扶,经常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效果一定很好。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部分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肯定有长于他人之处,往往某一点长处便是希望的火种,作为教师就应该有敏锐的眼光,抓住其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的补偿和平衡,激发其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二、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培养良好的情感。

人的情感对于工作和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情感的伟大,这一点常超出人们的认识。”情感是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只有在健康情感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显得尤其重要。(英语教学论文)首先,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要主动了解、贴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护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健康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教育并尊重学生,尤其在其他同学朗读、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更要尊重别人,要善于倾听、观看别的同学的发言和表演,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外,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初中英语教材设计接近学生的生活,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创设情境的办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好英语,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其良好的情感。

三、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锻炼坚强的意志。

英语学习是需要付出繁重的脑力劳动的,只有靠自己顽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的兴趣也较浓厚,但是随着教材的不断深入,有的学生就感到学习有点吃力了,这就需要教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像周恩来一样,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高位截瘫仍努力学习等动人事迹,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再次,在学习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机会,使其意志力得到锻炼。如我经常给学生做些有难度的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等。另外,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学习上遇到困难,考试成绩偶尔不理想就对学习失去信心,我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鼓励他们,用爱迪生发明灯泡曾经失败上千次的故事宽慰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学习的暂时落后也很正常,关键是要有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找到自己学习落后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四、让学生学会合作,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需要社会成员具有竞争意识,但是更需要他们具有合作精神。而现在的学生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朗读、表演或编演对话,并让学生上台表演,进行评比。在小组活动中,能者为师,学生们相互学习,同时又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学生之间不但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更要有互助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话。这样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五、对学生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初中生自制力差。魏书生说:“习惯的培养往往比教法更为重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听、说、读、写几方面均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听清意思,看清口形变化,并逐步加快节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和说;书写要求规范整齐,标点符号正确,教师板书清晰,作好示范。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表演对话要有表情、每篇课文都要背诵、做作业和试卷的时候要认真检查等等习惯。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能使学生在今后在人生道路上受益非浅。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对于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陶冶情感,从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学生们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会成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月第1版。

[2]张丹、张静主编《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英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4月第1版。

[3]傅道春著《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第1版。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五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教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附带重要的就是人格品质的培养。作为一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塑造和培养。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对于人格品质的认识、刻苦的教学和精益求精,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受益。本文将介绍我们自己在人格品质培养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第二段:重视学生的内在品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在品质,包括品德、人格、情感、智慧、创新等方面的培养。我们曾在班级中开展过“做好事”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如:送老人过马路、捡垃圾等,让他们懂得做好事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每天练习写下自己所做的好事,让他们逐渐形成好的习惯,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人格品质和责任感。

第三段:注重学生的社会义务。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各种学科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感。我们曾组织学生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参观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懂得了对特殊人群的爱心和关怀。同时,在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志愿者活动,例如:义务劳动、服务工作等,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背负责任,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创新。我们曾在课堂上开设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从小事做起,让他们乐于发现,勇于尝试,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段:结语。

人格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悉心呵护和一步一个脚印的鼓励,方可培养出一代有素质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内在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创新精神。我们相信,只有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教学管理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锤炼和提升。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六

培养良好的学生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身良好品质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最终我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培养良好学生品质的体会和心得,以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有效地实践这些品质。

首先,让我们谈谈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不仅需要卓越的学术成绩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道德和社交能力。一个有德有才的人总是更受欢迎。学生成为优秀公民和领袖,更需要具备诚实、正直、勤奋、独立、自律、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这些品质不仅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受欢迎,也有助于我们在未来工作和社交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然而,良好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培养。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品质培养的主要责任方。在学校,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和课程,培养锻炼我们的良好品质。例如,帮助他人,认真对待学习和考试,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尊重。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成为我们的良师,引导我们养成好的习惯、纠正我们的缺点并鼓舞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在社交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与人交往,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良好品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同时,学生具备良好品质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校园和社会信任感的形成和融合,不仅能带来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还能激发社会更多的正向能量。

无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可能会遇到失败、挫折和困难。与良好品质的培养紧密相关的失败与教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等。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事情。首先,我了解到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培养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品质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地保持,甚至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更加努力地保持。其次,从他人身上学习和吸取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压力或挫折时,引导和成功的高明朋友是因为朋友互相诚信,使人们相互鼓励加倍勉励。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有时候只需要稍作改变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也需要鼓励自己勇敢地面对挑战,尝试新事物,并适应变化。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重视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不懈、不断进步,并牢记在心,成为良好品质的典范。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七

近年来,社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廉洁品质的培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培养学生廉洁品质是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深入浅出的经验和心得,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然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廉洁做人的理念,教育他们认识到,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不能姑息纵容,不能成为其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廉洁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表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廉洁品质的重要性。

其次,加强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向学生灌输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运行的重要性。我们还应该开展相关的法制课程,让学生了解廉洁的法律意义和法律规定。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让学生养成依法行事的良好习惯。通过法治教育,我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廉洁的法治意识。

再者,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廉洁品质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展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廉洁品质的重要性和廉政建设的成果。在学校内部,我们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模拟选举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廉洁的重要性和正义的美好。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廉洁的价值,增强廉洁品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加强社会关系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廉洁品质至关重要。我们要教育学生,要与良好的朋友交往,尽量避免与不良的人交往,以免被不良的行为所影响。同时,我们还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廉洁品质的方法。只有加强社会关系的培养,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廉洁品质提供保障。

最后,要注重廉洁品质的评价和激励。在培养学生廉洁品质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激励,让他们明白廉洁品质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行为。我们可以设立廉洁奖学金、廉洁班级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树立和坚守廉洁的价值观。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惩戒,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不廉洁品质的危害性。

总之,培养学生廉洁品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进行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关系的培养,以及注重廉洁品质的评价和激励,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廉洁品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培养学生廉洁品质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不断普及,很多问题都能从网络上找到“答案”,在电脑上解决问题已成为人们很自然的行为习惯。如果得不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这将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又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不严谨慎密地思考问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缺乏自信心等,归根到底就是使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得不到培养,给学生终身学习埋下祸根。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叶先生的一句话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品质正是行为习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自然驾驭能力的表现,是学习者主体活动的结果。显而易见,学习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后天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品质又是多层次的,优良的学习品质不仅能提高学习主体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具备什么层次的学习品质跟教师的不断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呢?以下谈谈自己粗谈的意见,敬请参考。

一、尊重规律,遵循原则

一个人所具备的学习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逐渐形成的。因而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我们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及培养规律,遵循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过程的原则,从小着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二是“潜移默化”。

了。像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求异思维等学习品质。 从要求上讲,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不断改变其要求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主动、多样、个性层面上不断发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需要我们付出精心的劳动,我认为:同一个学习品质对不同年龄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随着学生的“成长进程”不断改变其要求。以“上课认真听讲”为例,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提的要求重心应在“专心”上,即一心不二用,要做到老师讲解、同学发言时能专心倾听,不做与其无关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这些品质,此时就可提高要求了:不仅要会听,而且还要会思考。比如倾听了同学的发言,要自觉地与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能从倾听中受到启发,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完善或修改等。

“说教式”。顾名思义,“说教式”就是通过老师反复地说教或提醒让学生对一些学习品质建立表象进而努力去照做。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小学生具有记忆占优势和机械记忆能力强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说教或提醒来达到让学生记忆的目的。记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信念,而信念又是行动的先导,它能激励人根据自认为正确的理论、观念去行动。

其二是“操练式”。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断地训练实践,通过活动使一些学习品质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思维定势并逐渐形成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只有在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当客观现实成为主体实践对象的时候,人们才能对此有所认识和理解,才能产生利用它和改造它的需要,也才能成为人们丰富的心理内容,我们构建学生的学习品质,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有些学习品质的内容一说学生就能建立起表象,但也有一些学习品质内容仅通过说教学生不能建立表象,不能建立表象,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又怎能谈行动呢?比如“合作学习”,对这一学习品质学生完全不了解,他又怎么会去用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借助课堂这一平台,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教会“合作”的方法,在实际操练中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并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丰富的表象和想象以及实践经验。同时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会亲身经历合作的过程,并从中享受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更让他们建立深刻印象,逐渐形成良好品质。

《试探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心得体会及收获篇十九

当代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脏话随口而出,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针对我所在班级学生现状;部分学生白天上课爱说话,搞小动作,部分学生看热闹,部分学生看小说,还有点上课补妆找出学生不听课的根源,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自尊自爱的重要,学会礼貌待人;懂得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学习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怎样才能够让工作开花结果?我想,应当采用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方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重视内因式

要从根本上改正学生的错误,靠的是学生的“良知”。因此,只有要不断地“敲醒”学生,想方设法地启发他们自我批评,促使“内因”起作用。在有一次课内练习的课堂中,我发现有一女生偷偷摸摸地在做其他课的作业,但我没有当众戳穿,我有意从正面走到她面前,她神情恐慌地红着脸看了我一眼,然后立即拿起化学教材,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走开了。课后,我找这位学生谈话,她知道错了,并且很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她难堪。想不到,在以后课堂中,我观察到她明显变了,课堂上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更可喜的是她不但勤学,而且变得好问了,课后常常找老师探讨疑问,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明显提高。我体会到,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采用这种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内因作用力;反言之,学生的内因没发挥作用,单凭外因作用是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的。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力,才可能使得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

捕捉学生“闪光点”。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激励。作为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三、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

1、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多一些赞美,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才能获得学生的崇敬、信任和亲近,从而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四、激发学生的情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教师要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老师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爱温暖学生。教师既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又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还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教师也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时期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家庭、社会,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