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思想革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和感想 关于革命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5:36:41 页码:11
思想革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和感想 关于革命心得体会(3篇)
2023-01-08 05:36:4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思想革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和感想一

那么,按照行程,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其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早已为海内外所共识。1920xx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武装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大家看,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大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于是在1920xx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湖北咨议局于1920xx年筹建,1920xx年建成。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有宋庆龄所题写的。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19世纪,是世界近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西方列强用炮弹和鸦片打破了清朝政府的大门,中国由一个统一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一批批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的努力着,整个神州大地即将迎来一场革命的暴风骤雨。

那么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在武汉打响第一枪的呢?关于这一点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武汉的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武汉在当时是最繁荣、最具新思想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从政治角度看,当时湖北的革命分子当中大部分很早就参加了各种革命团体,接触革命思想,并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和意志。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展厅中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展览”,让我们一起翻阅历史的长卷,去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段历史吧。

整个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1920xx年5月,清政府借实行铁路国有为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以路权为抵押,卖给英、法、德、美四国,激起了川、鄂、粤、湘四省民众的反对。6月17日,革命党人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联名请愿却遭到镇压。9月2日,清政府急调督办川粤汉铁路的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的一部分入川镇压,使清军力量西移,造成湖北统治力量的空虚,在同盟会的影响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联合发动武装起义。

原定时间是10月6日发动,后因南湖炮队事件,清军加强了戒备,加之计划尚未完妥,于是决定延期发动起义。10月9日下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试制炸弹,不慎引起爆炸,孙武负伤,汉口总机关被暴露。军警随之在汉口三镇进行大搜查,晚上1:00,清军得到密报,立即派兵将机关重重包围,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三十余人相继被捕。10月10日凌晨,彭、刘、杨三人被杀,武昌城门紧闭,清军继续进行全城搜捕,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决定破釜沉舟,于当夜发动起义。

晚上八时许,革命党人熊秉坤开枪打死一名巡哨排长,城内各营听见枪声纷纷响应,迅速占领蛇山等制高点,兵分三路进攻湖广总督府和第八镇司令部。战斗打得很艰苦,直到11日凌晨,革命军才占领武昌全城,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鲜血的九角十八星旗终于在黄鹤楼上迎风飘扬。

当晚,汉阳、汉口相继被革命党人占领,至此整个武汉市都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1920xx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聚集于咨议局大楼,革命党人认为,只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他们希望有一位名望更大的人能代表他们通电全国,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更大,于是,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推为鄂军都督,并组成湖北军政府。这里便是当时的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辛亥革命文物,我身边的这个便是十八星旗,是1920xx年武昌起义时革命军的军旗。全称铁血十八星旗(也称九星旗)。图案寓意着铁血精神,表示九州大地民众觉醒,联合关内18个行省的炎黄子孙,坚决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十八星旗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一伟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战斗旗帜。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描写思想革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和感想二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根据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近期,盐城市局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既收录了曾在盐城地区生活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等铁军将领留下的许多好家风故事,也收录了近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的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丰富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示了“厚德盐城”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牌。

学习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支部委员们先学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支部党员岗位、年龄等特点,共同研究确定本支部重点学习篇目,要求每名党员利用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就重点学习篇目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通过开展学习,进一步凝聚起全局党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率先垂范的正能量,激发了全局党员立足本职,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巨大热情。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

优秀革命前辈红祺个人先进事迹

张祺这个英名,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的确有些陌生。有幸阅读这位历史老人,是从一摞厚重的党史资料和几位领导、专家的深情讲述开始的。

因为工作关系,促成了不久前的一次沪上之行。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告诉我们,张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为上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老人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3岁。如果张老还健在的话,作为百岁老人,面对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该何等高兴和欣慰!

张祺,1910月生于浙江浦江,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即外出做工;1930年进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绸厂六分厂团支部书记,领导并参加震动全国的美亚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和平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筹备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上海市委顾问等领导职务。

对于张祺的功绩,上海市人大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矢志不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扎根群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张祺一次次经历了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他的侄子张伯禧回忆说,1946年3月的一天,特务在雁荡路一带抓张祺。当时,张伯禧刚好坐电车经过,车外一片混乱,听说是抓共产党,而且传来了枪声,并看见一个人影朝电车奔了过来。早已对特务行径恨之入骨的电车司机在放过来人之后,故意挡住了特务的去路事后,张伯禧来到叔叔家,叔叔没有任何紧张、后怕,表现出的依然是自信、坚毅和果敢。直到多年以后,张伯禧才知道,雁荡路那惊险一幕,原来要抓的正是自己的叔叔。

1958年2月,张祺任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三年困难时期,张祺虽身患多种疾病,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动员并带领区委干部和全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菜市场了解副食品供应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为克服暂时困难,抽调30名干部,组织267个单位自力更生养猪、鸡、鸭、鱼,分配给有关干部职工,减轻市场供应的压力。同时,他还抓工业生产,至1959年底,区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46.1%,全区评出53个先进集体、117个先进生产者,其中全国先进集体4个、全国先进个人13人。平时,张祺生活十分朴素。他家孩子多,困难大,粮食不够吃,而自己常工作到半夜时分才下班回家,吃一碗菜泡饭充当晚餐。张祺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组织上按规定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但他却经常把这些钱物拿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张祺也和其他老同志一样惨遭迫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张祺,带领各级工会组织拨乱反正,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期间,他要求各级工会领导:“要做无名英雄,培养和树立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扬名四海,而自己却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舍己为人„„我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了人才,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晚年,张祺还分别担任了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指导上海地方党史、工运史的征集、研究和编撰,满腔热情地为党史工作发挥余热。他历时8年,根据亲身经历,查阅大量资料,以80岁高龄抱病完成了27万字的《上海工运纪事》,为党史、工运史研究留下了一部重要史料。张祺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令人感佩,催人奋进。

描写思想革命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和感想三

时间过得真快,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此刻已经有时间了,在组织的关怀和老党员的熏陶下,我的思想意识不断得到了提高,现向组织汇报一下我这段时间的情景。

能够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也十分珍惜每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积极参加每一次学习讨论,认真聆听党校领导和教师的精彩报告,深入学习了党的梦想、目标、性质、党员的标准等重要思想。针对党最终目标实现的必然性、长期性问题我们曾展开讨论,对入党的条件以及如何争取做合格党员这一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些都让我受益非浅。尽管一段时间的培训我还不能从最深最高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各种要旨,但这足以让我在端正入党动机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申请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我认为,正确的思想是指导行动的前提。经过这次的学习讨论我更加坚定自我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党来说,不只是一种口号,它还是一种实际行动,一种艰巨的任务。我们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的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我的入党动机。

经过学习讨论,我意识到以前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学习、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了解肤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自我的行动。

经过学习讨论,我有了自我的初步计划。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团体活动,以到达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同时提高自我的学习本事,经过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素质。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日,不学习就会落后,国家的发展就会令人堪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将不断加强自我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做到勤奋刻苦,还要合理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提高社会适应本事,我会拓宽自我的知识面,加大阅读量和阅读面。不仅仅是自我努力,还要用自我的行动影响大家,经常和同事沟通交流,和大家共同提高。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职责,更是一种义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我要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身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动,踏踏实实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20xx年x月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