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 蒙古舞男群舞(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6:05:36 页码:13
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 蒙古舞男群舞(9篇)
2023-01-08 06:05:3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一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部,隶属燕山山脉土七老图山支脉。黑里河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3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为代表的暖温型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资源。

保护区地处河北、内蒙古两省区的交界地带,绵延着燕山山脉的七老图山支脉,中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就从这里奔涌而出。陡峭的中山地貌,不仅造就了这里冷寒湿润的地带性小气候,更突出了植物的垂直式多样性分布。高山草甸、蒙古栎林、白桦林、青杨林、胡桃楸林,在尽显生命的蓬勃与昂扬。除了壮丽宏阔的山地天然植物景观。

这里还有冰臼、冰川漂砾、冰石河等冰川地貌组成的自然地质遗迹景观。它与翠绿的农田、散落的村庄和人工湖交相辉映,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与矛盾的统一。这便是被专家誉为“华北植物区系的门户”、总土地面积53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黑里河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山势陡峻、海拔770-1836米,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旅游区内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春夏之际,映山红、桃花、杏花、玫瑰花、十样锦等花卉,赤橙粉紫蓝白黄,缤纷夺目。

在1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有松、柏、枫、椴、柞、桦等数十个高大树种,还有山葡萄、蕨菜、木耳、猴头蘑、黄花等名贵山珍和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果。这里还是飞禽走兽的乐园。有山鸡、黄莺、山鹰、大鸨、山鸽、喜鹊、画眉、大雕、老鹳等珍贵鸟类。豹、熊、狼、狐狸、猞猁、山兔、狍子、獾、刺猬等出没山林。这里曾是游人墨客、帝王将相游玩狩猎的场所。清康熙帝曾在此围猎,设园林。游览区内有千姿百态、形神各异的奇峰怪石,悬崖峭壁。

道须沟景区道须沟景区

道须沟景区位于黑里河自然保护区西南的道须沟实验区,核桃楸、猕猴桃、黄菠萝、五味子、山葡萄等各种各样的奇特树木应有尽有,被科学家称为“华北区系植物的宝库”。

这里有中国面积最大的花岗岩石塘林,置身其中,脚下是厚厚的苔藓覆盖的硕大砾石,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树冠,身边无数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萝摩的腾蔓缠绕着山杨和白桦,犹如进入了热带雨林一般,这里简直就是“塞外西双版纳”。

道须沟景区各种类型的天然油松林在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纯林、混交林,就连裸露的岩石上,油松也顽强地扎下根系,形成裸岩油松林,仿佛无数棵“迎客松”列队欢迎游客得到来。沟谷中,流水潺潺,瀑布迭起,烟波浩淼,景色大有黄山之奇、庐山之秀。

黑里河林区建有国家林业局直属的针叶林育种基地,有十几个树种在此繁育。

林区内还有兰花山、仙人桥、一线天、石河等自然景观。兰花山玲珑剔透,石林相间;仙人桥是仅一米宽的石甬道,两边是万丈深渊;一线天是奇峰异石间的通路,只可一人挤过;石河是第四纪冰川遗迹,堪称地质奇观。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生物区系

复杂,植被重直带谱明显。初步查明,保护区境内有3个植被型,24个群系。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77种,其中药用植物540种,占有维管束植物总数的70%,苔藓植物176种,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是京津唐地区重要的天然屏障,仅中国特有种油松就有面积达4667公顷的天然分布,是中国面积最大、长势最好的天然油松林,十分珍贵。保护区境内有珍稀濒危苔藓植物13种,其中植物的黄檗(黄菠萝)、葛枣猕猴桃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我国天然油松重要的种源繁育基地。

黄檗: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落叶乔木,高15-22米,;树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深纵裂,木栓层发达,柔软,内皮鲜黄色;小枝橙黄色或淡灰色,有明显的心形大叶痕;裸芽生于叶痕内,黄褐色,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或近互生;小叶5-15,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1厘为,宽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楔形,通常歪斜,下面主脉或主脉基部两侧有白色软毛,边缘微波状或具不明显的锯齿,齿间有黄色透明的油腺点。花单性,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萼片5,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花瓣5,长圆形,长3毫米;雄花的雄蕊5,与花瓣互生,较花瓣长1倍,退化子房小;雌花的雄蕊退化成小鳞片状,子房倒卵圆形,有短柄,5室,每室有1胚珠。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有特殊香气与苦味;种子2-5,半卵半卵形,带黑色。

保护区有鸟类117种,哺乳动物33种。重点保护鸟类19种,重点保护哺乳动物2种,其中鸟类的金雕、勺鸡,哺乳动物的金钱豹、黑熊等是保护区极度濒危物种,已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勺鸡: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鸡类。全长约60厘米。雄鸟头部暗辉绿色,头顶有棕黑色的长冠羽;颈侧在耳羽下各有一大白斑。背羽灰色,具“v”形黑色纵纹,羽片披针形。飞羽暗褐色。尾羽褐灰色,具杂斑,末端白色。下体胸部栗色,越向腹部羽色越淡,杂有白纹。嘴黑色,脚暗红色。雌鸟上体棕褐色,背羽也具“v”形黑纹。下体淡栗褐色。

勺鸡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终年成对活动,秋冬成家族小群。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树叶、杂草筑巢。每窝产卵5~7枚,乳黄色,带不规则浅红或茶褐色的粗斑。孵卵以雌鸟为主,21~22天,雏鸟出壳后能独立活动。

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素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美誉,旅游区内峰峦叠翠,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探险、狩猎和旅游的胜地。在1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有松、柏、枫、椴、柞、桦等数十个高大树种,还有山葡萄、蕨菜、木耳、猴头蘑、黄花等名贵山珍和山核桃、山杏、山枣、山梨等野果。这里还是飞禽走兽的乐园。有山鸡 、黄莺、山鹰、大鸨、山鸽、喜鹊、画眉、大雕、老鹳等珍贵鸟类。豹 、熊、狼、狐狸、猞猁、山兔、狍子、獾、刺猬等出没山林。这里曾是游人墨客、帝王将相游玩狩猎的场所。清康熙帝曾在此围猎,设园林。游览区内有千姿百态、形神各异的奇峰怪石,悬崖峭壁。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二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导游词,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第一范文网查看。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进入草原时)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来到蒙古包)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介绍蒙古族人的身体状况)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绍蒙古族饮食习惯)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介绍蒙古族服饰)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介绍蒙古包)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介绍蒙古族节庆)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20xx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总结性说明)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三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导游张萌,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希望大家今天玩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啦!

看,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丘与平地,小丘与平地全都是绿的。这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鲜,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温顺的小绵羊,还有高大的蒙古马,骑上去试跑几圈,你就不忍心下马了。有人说内蒙古草原到处绿色,可实际不是这样,看看河岸边吧!有小花,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缤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还有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儿上沾满了河水,其真是别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奇景,内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现在我们来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尝品尝内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还有加有羊奶酿的奶酒,和奶豆腐,我来介绍一下手抓羊肉,奶茶,还有奶豆腐。这三样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们的蒙古族同胞习惯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掺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内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当然也不是豆腐了,,它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品,盛在盘子里用来当招待客人的点心,比如奶酪,它也是叫奶豆腐的。这些东西都是内蒙古同胞的特色食品。

内蒙古草原的导游词范文五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日以继夜,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使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版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面积为250.557平方公里,现有266万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汉满、俄罗斯等36个民族组成。呼伦贝尔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称之为“绿色净土”。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闹市,走进了草原,你看,草原犹如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往远看,草原上盛开着无数种野花,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马群、牛群、羊群飘来飘去,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年羊”的优美景象。

这就是刚才我们在车上所看到的蒙古包。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赛白努”(好!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支、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在现代民族舞蹈。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在蓝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有着娴熟骑马和有着娴熟骑马技能的牧民手持马杆、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想体验一下吗?胆大的不妨骑上蒙古马跑上几圈,要不骑上骆驼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骑马或骆驼的话,没关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车”,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乐趣。

到草原亲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个不是风姿绰约、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个不是盘腱突露、充满谊气与力度?据说这与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马上运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同时对长期以来养育了解空虚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壮盘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郑着茶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以肉食与面食调剂。

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遗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离火起锅,持蒙古刀,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营养。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弛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而今,草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位服装已进入草原,但是,袍服毕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传的历史和它的构造吗?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中的“穹庐”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毡帐——蒙古包。从那时算来,蒙古包的历史少说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个伟大民族浓缩的历史。

说说蒙古包的构造:牧民用石块垒起圆形房基,把木杆和皮毛绳穿成的“哈纳”(墙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状,并搭上“乌尼”(椽子)片。而后在“哈纳”和“乌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呈圆形尖顶的蒙古包就落成了,呈圆形蒙古包对大风雪阻力小,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网状墙便于搬迁时折叠,适合游牧生活,这也许就是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加改变的原因吧。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话,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车”就是蒙古人一个移动的“家”。

勒勒车“吱呀呀,吱呀呀”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年代有多远?现已无法考证。勒勒车是以桦木为造车原料。车瓦、幅条、轮心、车轴、车辕、车架全用桦木做成,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勒勒车车轮又高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的勒勒车常常要碾过茂密的草丛、浓厚的积雪、河边湖滨的沼泽地带,由于车轮高大,能避免陷车,畅通无阴。牧人倒扬(搬家),前边载人,后边拉货。勒勒车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家当和亲密的伙伴。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头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草原辽阔,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

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垒石成堆,当做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的祭礼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育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迎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兴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欢迎大家,她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各位再次光临。

女士们、先生们,让你我能的机会再次相会在草原,在呼伦贝尔。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四

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这就是“世界罕见,中国之最”的银肯响沙,俗称响沙湾。

它位于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的东端,北距草原钢城包头市50公里,周边延绵的沙山层层叠叠,形成一幅壮观的沙海奇景。

人们常说“鄂尔多斯人能歌善舞”,甚至连沙子都会唱歌,是不是有点神奇了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莫测神奇的响沙,来领略一下它神秘面纱背后的风姿。

银肯响沙居中国各响沙之首,被称为“响沙之王”。

银肯是蒙语,汉语意思是“永久”,银肯响沙陡立于罕台河谷西岸,有清泉从坡底涌出。

响沙湾沙高110米,宽400米,依着滚滚沙丘,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度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

沙子干燥时,游客攀着软梯,或乘坐缆车登上“银肯”沙丘顶,往下滑溜,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汽车、飞机轰鸣,又如惊雷贯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这响沙声令人精神振奋,妙趣横生,于是一鼓作气从100多米高的沙山顶一直滑到沙山底下,人们不禁惊叹:这里的沙子竟会唱歌?!

当我们站在沙丘的高处放眼望去,茫茫大漠沙丘滚滚,如金波荡漾,十分壮观。

这就是内蒙古三大沙漠之一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达16000平方公里,库布其是蒙古语,汉语为“弓弦”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库布沙漠比喻为一张弯弓,那么,我们脚下的银肯响沙(即响沙湾)就是这“弓上之弦”。

这道平地崛起的沙丘在阳光的沐浴下,起伏着优美的曲线,宛如侧卧的美女,在茫茫的沙漠中静静享用着大自然赐给的静谧,无数种传说溶进沙歌里——无论是“鸣沙”、“响沙”、“哨沙”抑或近代的“唱沙”、“乐沙”等,都在这传说的迷雾中延伸拓展。

银肯响沙的传说很多,但大都分传说都与藏传佛教寺庙有关。

传说之一是:有500名喇嘛正在召庙中奏乐祭典,忽然狂风骤起,漫天的飞沙走石将召庙埋没。

传说之二是:当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驴驮着沙袋子不慎解口,一夜之间沙子埋没了这里的一座寺庙。

人们滑沙听到的鸣沙的响声,好像是喇嘛们在地下奏乐和诵经的声音,这个传说的普遍性代表了当地蒙古族聚集所产生的文化效应。

传说沙下埋着一座叫“银肯召”的召庙,真的有没有银肯召这座召庙呢?这是一个谜。

游客们可以通过在银肯响沙游览期间欣赏到蒙古族歌舞,静静地感受民族宗教、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那么,沙子为什么会响呢?至今对世人来说还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也正因为这个谜,赋予

了响沙湾神奇的魅力,迎来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

传说固然美丽,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等,都试图科学的解释响沙的成因。

对于旅游者来说,猎奇和自然的亲近,以及观赏是必不可少的心境,对于沙漠,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蕴藏沙海深处的美,浩瀚无垠的响沙大漠,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纯净的沙子既没有顽石也没有杂尘,沙丘的形态各异。

您可以穿着沙袜徒步或乘着骆驼走进沙漠深处,祭敖包、观沙湖,体味辽阔大漠带给您的宁静与宽广;您也可以踏着沙撬、踩着滑板,或坐下来顺着沙山往下滑,一边聆听响沙的声音,一边享受返老还童的轻松与无忧;或是到沙山底下开卡丁车、骑骏马、坐羊拉车,当一回现代羊倌,别提多滑稽。

观沙漠日出,赏大漠晚霞,在沙漠中探险,燃起沙漠篝火,观赏沙雕,或在沙漠中打靶、射箭、跳伞,甚至尽情地在沙海中滚爬……这里成了人们返朴归真的乐园。

响沙大漠如梦如画,晨曦时波光粼粼,五彩纷呈,夕阳下大漠孤烟,美不胜收。

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那一份让灵魂宁静的温馨。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五

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我是内蒙古××××旅行社的导游×××,大家称我小×好了。

按照旅游合同上的日程安排,今天上午我们要去游览的景区是将军衙署。它位于呼和浩特的新城区,是清代一品封疆大吏绥远城将军的办公住所。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随绥远城一同兴建,只是将军衙署当年就建成了。这是我国仅存的一座高级武官衙署,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那为什么要在呼和浩特这个地方建一座武官的衙署呢?呼和浩特过去又叫归绥,归指的归化城,绥指的是绥远城,也就是今天的新城,为什么又要在这里介绍绥远城呢?因为将军衙署和绥远城是密不可分的,它建在绥远城中轴线中心偏北处,就好比是绥远城的心脏,因此要介绍将军衙署就得先从绥远城说起。归化城是建于明代的,它是由著名土默特部的蒙古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和他的妻子钟金哈屯(人称三娘子)亲自督建的,建好后起名叫“库库和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这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名字译音的来历;明政府取“归附朝廷、接受教化”之意(显然带有有民族歧视色彩)赐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当时是一座繁荣的城市。到了清代,清廷与漠西蒙古准葛尔部经常发生战争,西北边疆的这种动荡局势,促使清廷决定要加强北部的军事防卫,以巩固其在西北的统治。经过反复权衡,清廷决定在原归化城东北五里处新建一座军事防御城,使新、旧两城成犄角之势,便于防卫。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时,开始了新城(绥远城)筑城的筹备工作,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正式开始筑城,于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新城建成,历时两年四个月,这种建城的速度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乾隆二年,清廷从山西右卫(今右玉)调来建威将军王昌(又作“王常”)就任第一任正一品绥远城将军。绥远,是绥靖远方、也就是安抚边远地区的意思。这里要强调一下,将军衙署的主人是绥远城将军,不能随意将绥远城将军简称为绥远将军,因为清廷任命的是绥远城将军,而不是绥远将军。清代就有78任将军在174年间先后在此任职(据《清实录》记载),民国时期先后又有二位署将军、十三任都统、五位绥远特别行政区与绥远省政府主席在此办公,其中著名将领有傅作义,董其武等。可以说2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绥远地区的政治中心,可谓“漠南第一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的题匾挂在大门门头上。

〔大门前及第一进院实地导游讲解〕

我们现在衙署对面看到的“一”字型照壁,上面正中石匾上刻写着“屏藩朔漠”四个大字,意味着保卫边疆,是光绪十六年第70任绥远城将军克蒙额所题,为绥远城三件珍贵石刻文物之一。衙署原有六进院,现保留有四进院。我们沿着甬道往里面走,来到仪门前。这正中的大门为什么叫作仪门呢?仪取礼节、仪式之意,是礼仪之门。当年的绥远城将军就在这里迎送贵客的。那时只有和将军品级相当的官员才可以走仪门,其他的官员要走两边的旁门,又分为文东武西,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大门内是第一进院,院内北边东西两侧有两只赑屃(bì xì)各驮一块大石碑,这是近年建造的;南边一溜房屋,现为书画、纪念品商店和古玩店。大家进来和我走过仪门一同细细游览吧!

〔第二进院实地讲解〕

朋友们,请大家看院内的这4株青城名木——紫花丁香树,它们均植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每到,花满枝头,香溢远近,沁人心脾。近两年每逢“五一”节前后,这里都要举办“将军衙署丁香节”。届时,游者如云,堪称嘉会盛况。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丁香花是呼和浩特市的市花呢。

第一展厅 折房

大家现在参观是东边第一展厅——过去叫折房,折房是衙署下级官吏上堂前议事和休息的地方。现在,这里介绍的是呼和浩特新旧两城,主要是新城——绥远城建城的历史。历史途中已经介绍过,请大家结合实物,听讲解员讲解。

〔以下各展厅内容主要由将军衙署讲解员讲述〕

好,下面我们先看模型吧!大家看到的这个归化城和绥远城复原模型就是呼和浩特旧新两城在清代时的样子。绥远城总面积为285万平方米,合4275亩,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城墙上有炮位44座,城墙高2丈9尺5寸,城墙顶宽2丈5尺,城外还有一条环绕四周的护城河。绥远城有4座城门: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都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的。在将军衙署东南面的是绥远城的钟鼓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阻碍交通”被拆除)。城内西南角设有“小校场”。西城门外设有36万平方米的“大校场”和演武厅,原为驻防军平时检阅和操练3900多八旗兵的大操场。而在战时系将军出征点将,开拔军旅的出发站。

下面来看这张清代地图,这粉色的区域就是绥远城将军的管辖范围,它看起来就象一个屏障,守护着中原的北大门,从此可以看出绥远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是绥远城的建城图。建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耗银130余万两,动用10万民工,仅木材就用了30余万根木料。因负责建城的官员通智等人偷工减料、谎报实情、贪污公款,被“宰相刘锣锅”之父刘统勋奉旨斩首了。看来反腐败问题是历来要抓紧解决的。这张图是绥远城的驻防分布图。这两个城门石匾,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件珍贵石刻文物之二,是由乾隆皇帝亲自命名,并亲笔题写的蒙汉满三种文字的绥远城北城门和南城门——即镇宁门和承薰门的石匾。由天子亲自命名并题写城门石匾,全国仅此一处。这几门大炮是仿制当年绥远城驻军使用的红衣大炮,是当时从国外进口回来的先进武器,进口的炮是头大尾小,后坐力大。国产的炮头尾一样粗。因为这里是军事重镇,所以当时配有二十四门重型大炮。

第二展厅 回事处

我们再来参观西边第二个展厅回事处。这里原来是衙署文官办案整理资料、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现在是陈列衙署的概况和变迁史。

这是衙署恢复原貌的沙盘。衙署是严格按照一品封疆大吏格式建筑的。它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两边配有厢房,耳房和东西跨院,是取八卦之意,四平八稳的意思。原整体布局分前后二组,五进套院。前组为公务厅院,后组为将军的内宅,现在只保存了中间四进院,五进院和后增的六进院在民国和解放后及的时候被毁掉了。接下来看展柜中的展品。这一张是绥远城管理等级图,从将军到士兵等级森严,待遇差别极大,比方说将军一年俸银两千多两,协领就四百多两,到步甲就只有十八两了。这些刺绣图案是清代的补子,在官服的胸前,背后各有一块。它是用来区分官品等级的。文武官各分九品,文官的是飞禽,武官的是走兽。将军连体衣帽箱是将军出行携带官服和帽子用的,这种设计非常方便合理。

第三展厅 官房

院内西北角上的官房是将军的下级官吏协助将军处理军政大事的地方,官房的规格仅在大堂、二堂之下。将军的幕僚在此审阅从回事处送过来的公文,查阅后送折房行文,最后到大堂印房盖印,然后用快马送至京城,报于皇上,因此官房也是很重要的。这些官吏比将军品级略低,一般在三、四品左右,房内陈设虽比不上将军的大堂、二堂,但也比其他管理办公地方讲究。首先请看北炕,由于北方冬季较冷,所以明清两代北方官吏办公室一般都有火炕,取暖的方式很像现在的地暖。冬季,官吏们坐在炕上,炕上有炕桌,桌旁有坐垫,靠炕墙处有踏板,官员踩踏板上炕,踏板旁陈设有痰盂。房间若大,还有火盆,北京的故宫军机处的陈设就是如此。官吏们坐在炕上看文件,写公文。炕桌上有笔、砚等文房四宝。正面北墙上挂有清代十二位皇帝的画像,我们依次做个简单的了解。第一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都盛京(今沈阳)。1636年其子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朝对全国统治了268年,这一阶段共有十个皇帝,他们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宣统即末代皇帝溥仪,3岁登基,在位仅三年零两个月,到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1912年2月就被迫退位。宣统退位标志着清朝的彻底灭亡,也标志着中国永远取消了帝制。至于1917年张勋导演的溥仪复辟闹剧,仅11天便在举国唾骂中收场了。

第四展厅 大堂

院内正北的大堂,门前是13米见方的露台,是官员举行礼仪活动的地方。大堂又称正堂,是衙署的主体建筑,平常是闲置不用的,是将军接圣旨或有重大活动时才启用的。大堂为五开间,瓦顶悬山式建筑,长20米,进深10米,高9米。大厅内有屏风一座,屏风的图案就是象征当朝武一品的海水麒麟,屏风前端坐在太师椅上这个形态逼真、威风凛凛的一品武官就是第一位绥远城将军王昌的蜡像。他右边这个穿长衫的文弱书生就是我们熟知的师爷或机要秘书;他左边是带刀侍卫,两人都是六品或六品待遇。下边站着的这个弯腰屈膝,穿着二品文职官服的是当时的山西巡抚。这四尊蜡像讲的是一个“将军权力大,气死一巡抚”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绥远城将军位尊权重,非一般封疆大吏可比。所以王昌上任时,乾隆皇帝亲题一块牌匾送给他,请大家抬头看上方,写的是“泽敷遐迩”。“泽”是恩泽,“敷”是覆盖,“遐”是远,“迩”是近。意为皇恩浩荡,泽及远近。那绥远城将军这官到底有多大呢?拿现在话来说相当于上将衔的大军区司令员。您看公案桌上摆有八支令牌,红色是派兵遣将用的,黑色是审案子用的,他审的可是重大军事案件。桌上还摆放有1个签筒,是将军行军打仗或做重大决定时占卜用的。这边有二顶万民拥戴伞,上边签满了黎民百姓的名字。在历史记载中这是百姓签名以表示拥戴王昌将军的廉正爱民功德。

花架上摆放的这对景泰蓝器物叫天鹭,俗名朝天吼,您看它眼睛向上望很形象吧!它的实用价值其实是作香薰之用。您可别小瞧这器物,这样的东西都是皇上御赐的,可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买来摆在这的。摆在这有“威震四方”的意思。

大堂两侧摆放有回避、肃静牌,职衔牌,仪仗车轿等。职衔牌又称云牌鸾驾,数量不等,将军出行时排在轿前显赫扬名用的,平时放在大堂内两侧。作为一品职衔的绥远城大将军出巡时的仪仗是:杏黄伞两柄,金黄棍一对,扇两把,兵器一对,赝翎刀一对,枪两对,兽箭一付,回避、肃静牌各一对。出行时,队伍前面还要打开道锣,将军在后边坐绿呢大轿。这墨绿色也是只有一品职衔才配用的。那边的勒勒车可是件文物,是将军家属远行时坐的,前后都有刻花铁装饰,那么精致,可见非同一般。

大堂墙上是嘉庆皇帝为教育八旗子弟写的《圣训》,又称《八旗箴言》。其大意为清代祖先历尽艰难险阻打下了江山,期望后代子孙发扬优良传统,保卫好这来之不易的社稷疆土。这其中的许多内容于今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比如其中提到的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等等。看完大堂的陈设,您还可以欣赏一下梁上的彩绘图案和大堂的建筑风格。这大堂梁上是旋紫,门头上有双龙合禧,仪门上有苏式彩绘,一会儿大家还可以再欣赏一下。整个大堂屋顶是完全的木制卯榫结构,270年了,依然这么坚固,可见当时不时兴豆腐渣工程,也说明王昌首长极有可能没吃回扣。

第五展厅 印房

院内东北角的印房是存放将军印玺及重要档案的机密之处。印房后墙上张贴着乾隆御题关于诸葛亮“淡泊明志”的一段感悟文字,下边陈放着两个高大的印箱罩和两个小印盒。东南窗下陈放着将军虎钮银印。西炕上摆放着精美的供案。东墙供奉有武圣关公铜像,因为满族是个尚武的民族,认为关云长助其入主中原,对关公更是倍加推崇。关公自古因忠孝节义、品德高尚而为人敬仰,早已超出了世人的境界,被历代奉为神灵,明朝以后被尊称为关帝。〔第三进院实地讲解〕

第六展厅 箭亭

院内西北的箭亭原是将军下属武官在此负责驻防官兵武备军需及军事演练等事宜的地方。现作为归绥驻节将军专题展览之处。这是将军年表铜牌,清廷授封绥远城将军的经过较为复杂和频繁。从乾隆二年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开始到宣统三年最后一任将军为止,历时174年,这一期间清廷共委派了78任绥远城将军。 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之前,归化城将军是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这边有他的半身画像。他平定噶尔丹叛乱战功卓著,朝野共敬。这78任绥远城将军中有一位在任期间最长,共任职11年,他是第70任将军克蒙额。民国后,从1912年10月张绍曾任了新体制的绥远城署将军,到新中国成立前共有l8位20任署将军、都统和特别行政区、省主席在此任职,其中商震,李培基都是两次连任,最后是董其武任绥远省政府主席时,于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通电全国,宣布和平起义了。亭前广场上陈列着古代作战用的刀、枪、斧、钺等十八般兵器。兵器起源于原始的生产工具,特别是狩猎工具,后来生产工具转变为主要用于战斗和杀人的工具,于是兵器就诞生了。到了战国晚期,钢铁开始用于兵器,铁制兵器结构紧密,成分均匀、坚韧、锋利,质地更加精良。

第七展厅 二堂

院内正北是二堂,这里是将军日常办公的场所,现在陈列了将军的蜡像及相应实物,再现了将军昔日办公的情景。过去,有人认为这个二堂的别称是“退思堂”。其实,后院的三堂才又名“退思堂”。步入二堂我们看到的是照满族习惯布置的一明两暗的格局。中间是海水波涛的屏风,前面摆放着将军办公时的大条案,条案上放有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二堂西屋这尊蜡像是第71任绥远城将军永德。他于光绪二十年十二月调任绥远城将军,二十一年六月初六到任,任期六年之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因英帝国主义迫害,被撤职后自杀。永德虽已身死,但仍然被帝国主义和清廷列入惩办“祸首”名单之中。端坐在东屋的这尊蜡像是第76任绥远城将军贻谷。贻谷(吉林满洲镶黄旗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三十四年(1908年)任“钦差督办西蒙垦务大臣”,“理藩院尚书衔”,兼任绥远城将军,在呼和浩特任职七年。他居住在旧城垦务大臣行辕,又坚持到新城将军衙署上班。他一面积极推行清廷的垦务政策,为清廷不遗余力地搜刮到大量银两,一方面他也预料到清王朝的统治已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因此他十分关心新城满族同胞的未来生计,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因追查前任将军信恪调任后一批补修军械巨款经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处理后下落不明的问题,而反被文哲珲状告其贪污,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下狱。辛亥后,贻谷旧僚岑春值上书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为贻谷翻案。徐世昌派马福祥调查后,给贻谷平了反,并赐给一面“耆英望重”大匾,以示表彰。民国十五年(1926年)贻谷病死在河北易县。

第八展厅 客厅

参观完二堂您可以信步来到二堂东边的客厅,也就是第八展厅。您可知道这里原本就是将军接待客人的客厅呢?现在,这里辟为“归绥老照片”展厅,展出“城市建设”、“历史纪事”、“历史人物”、“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共5个篇章近200幅珍贵照片。请大家逐一过目,以加深对呼和浩特重要历史的认识。

〔第四进院实地讲解〕

第九展厅 西厢

(慈禧少女时期在呼历程)呼市新城有条出名的街叫落凤街,从历史上看,这里并没有出生过皇后,怎么会有落凤一说?其实这条街是因慈禧太后少年时住过而得名的。下面我们参观的这个展厅原为将军家属及侍卫活动的地方,现在陈列的是慈禧15-18岁时在归绥生活的场景。慈禧,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她的祖先原是蒙古族。姓土默特。其祖垦垦达尔灭了库伦那拉后,占据了人家的地盘,就改称那拉,后又迁居到叶赫河畔,因此号称叶赫那拉。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镶黄旗满洲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惠征由安徽的修补道员升任归绥兵备道台(全衔是“山西分巡归绥兵备道”),是文职、正四品地方行政长官;又因他有“兵备”职衔,所以除管民政外,还有整治地方兵务之责,但只管汉军绿营兵,不管归绥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蒙古土默特旗兵。他上任时带着十五岁的女儿及全家来到归绥,可人已经来了,道台衙门还没有整修好,归化城副都统只好把他们全家人安排到绥远城内一座协领衙门里寄居(这协领衙门就在今新城区东落凤街)。不久道台衙门修葺好了,惠征一家才搬进道台内宅(今天呼市一中校址)居住。四年任满后举家赴京,兰儿经选秀而入宫。后来到光绪时,这两处都被奉为慈禧皇太后的圣迹,慈禧住过的那条街,从而更名为东落凤街,与其西边的西落凤街街名一并沿用至今。 这两件衣服是慈禧一生最喜爱的便服,上面绣有兰花,是因慈禧小名叫兰儿,而且兰花又很清新素雅。顺西墙几个玻璃橱展箱里陈列的是与兰儿少女时期在呼和浩特生活有关的各种展品。这一幅立体模型图是慈禧跟随父亲来绥远上任时的情景。从小长在安徽的兰儿从未见过这样的鹅毛大雪,新奇地撩开窗帘向外张望,茫茫白雪笼罩着的绥远城显得更加威武、壮观。少女时代的慈禧天生丽质自然也爱打扮,慈禧的容貌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四大美女,但也非同一般,有野史描绘她“一出游,旁观者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可见她年少时确实漂亮。

这是一幅草原秋猎的场景,慈禧在归绥时练就了骑马射箭的本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入宫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去承德骑马。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慈禧60大寿时照的,您看她长方脸、长鼻梁、大耳朵、高颧骨,目透威严,而且双手保养得多么好。她每天早晨洗脸前,先用毛巾把手包起来,放入盆中温水浸泡,一直泡到柔和为止。这幅照片是慈禧坐在莲花座上扮观音菩萨,我们从电视上总看到当时慈禧又称老佛爷,那慈禧为什么叫老佛爷呢?慈禧垂帘听政后,仍贪心不足,她想圣祖康熙被人们叫做老佛爷,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的活佛,那我就是观音菩萨转世的活佛。她为暗示别人,在宫里多次扮观音演戏。一日,慈禧传旨让宫中画师在5尺长的宣纸上画9尺高的观音,只有一位女画师画出了一幅观音坐像脸面和慈禧一模一样。于是,慈禧就把画像挂在大堂,天天拜,边拜边看如醉如痴。天长日久,大家都看出了这西太后想当观音的化身,叫她老佛爷肯定特别高兴。从那以后,宫内宫外就叫开“老佛爷”了。下边这张是慈禧和宫女皇妃的照片,这个瘦的是光绪的皇后,胖的那位是光绪的瑾妃。当时的审美观与现在差距很大吧!这双是元宝底鞋,是清代妇女穿的旗鞋中的一种,旗鞋也称“寸子”,有“马蹄底”、“花盆底”等等。这种鞋的特点是平空增高三四寸,妇女穿上显得身材修长,高挑挺直,甚是优美。在这里顺便提一句旗人和汉族女人最大的区别,旗人是天足,汉人是缠足。

这是慈禧画的牡丹和写的“福禄寿”三全,可见真实的慈禧真的是才华横溢。

第十展厅 东厢(佛堂)

大家现在参观的展厅是佛堂,这里原为将军及其眷属求神拜佛的地方。如今这里又恢复其原貌,供游人参观礼拜。我们先从左手看起。这个石雕叫转轮,是寺庙中用的,上面用满蒙藏三种文字刻着藏传佛教中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hōng)。据说这石转轮每转动一周,就代表您诵了 三千六百八十遍,那您念的经越多,就会离佛越近,天长日久就会深结佛缘了。接着我们看到的这尊坐东面西的石质佛像是药师佛,这是在整块青石上采用高浮雕手法刻制的。制作的年代约明末清初时期。他的全称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佛。他左手持钵盛甘露,右手持药草。相传他在成佛时曾立下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的疾苦。人们认为信奉药师佛能消灾延寿,医治百病。墙上的这张图片,表现的是初唐时期的彩塑佛,中间为释迦牟尼成道像,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右手作神法印,左手作与愿印,身边是他的两个弟子左面是迦叶,右为阿难,这种组合是一佛二比丘,比丘是弟子的意思。在人们供奉的各种佛中,只有释迦牟尼才是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这个叫石经幢(chuánɡ),这是佛教中的用品,上面记载着一些佛教中发生的事件。这幅彩图最上边为一佛二菩萨,释迦牟尼和他的左、右胁侍菩萨文殊和普贤。彩图的中部为五百罗汉,这里出现有济公的形象,因为他不守佛规,又喝酒又吃肉,所以,一般在五百罗汉中把他放在角落里面。彩图的下部为一佛众菩萨:弥勒佛和观世音、虚空藏、普贤、金刚手、妙吉祥、除盖障和地藏菩萨等。

第十一展厅 三堂

院内正北的一溜正房,居中的面阔五间、较为高大宏伟的建筑就是“三堂”。这是针对大堂、二堂而言的。三堂又称官邸,亦名“退思堂”。中间为过厅,设有书案、彩绘木质屏风和木框书画玻璃钟堂(现场指说实物);东侧两间为“内签押房”,是将军平日批阅公文及处理日常公务的处所;西侧两间为将军的书房,是将军平时(主要是閒暇时)温经习字、读书作画之处。总之,三堂是将军在大堂、二堂工作之余,退至此处思考军政大事兼之休闲、娱乐的地方。游人可以在此通过实物鉴赏并充分运用联想,尽情体味将军平日的工作、生活场景。

〔结束语〕

末了还要说一句,清代的绥远城将军衙署,民国初年曾一度改称将军府,其后的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又改称绥远都统署;之后,国民政府又将它变作绥远省政府(即省主席衙门),先后200多年,历经沧桑。现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旅游景区,它又焕发出青春,吸引着无数游览者。将军衙署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历史遗存,1984年即被文博界评为内蒙古十大古建筑之一。它不仅是呼和浩特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直接见证之一,也是研究清代军事、政治、八旗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官衙建筑的实物资料。将军衙署为繁荣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文博事业、旅游市场作出了积极的令人欣慰的贡献。最后,愿将军衙署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祝大家知识增进、旅途快乐、身心俱健!欢迎大家再次做客呼和浩特,再次光临将军衙署。谢谢大家的真诚配合,再见!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六

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区是蒙古风情园。蒙古风情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占地2万亩(一期工程占地l万亩)。是由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投资3.4亿元兴建的以蒙古族文化、风俗和草原(恢复)生态为主的大型旅游景区。

大家看到远处的三个大的形似蒙古包的建筑就是景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可汗宫大酒店,可汗宫大酒店是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主体型酒店。除了可汗宫大酒店以外,景区最重要的建筑设施还有各个主题鲜明的游览景点了。

大家可以从“园区交通游览图”上看到景区的主要建设都集中在这三千亩的范围内,包括蒙古大道、可汗宫大酒店、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蒙古部落、苏勒德吉格、白云塔拉民俗园、王爷府(规划项目)、知青园、宗教寺庙区(规划项目)、赛马场、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奇石馆15个主题景区。在这里各位可以领略到蒙古文化中最精湛的内容和蒙古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同时大家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娱乐活动,加深对这种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的景区可以说是蒙占族文化精华的浓缩。这里能够让您领略到悠久而古老的蒙古族文化,亲身体验一下蒙古族游牧生活。

当然除了这15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景区以外我们还为游客的草原之行提供了广袤、宽阔的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七千亩精品草原是我们规划的一片原生态草原,这里的草都是自然生长的。为了让大家亲身体验一下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我们在这七千亩的原生态草原里还设立了7座特色鲜明的草原浩特(草原人家)。这些草原浩特都是按照蒙古民族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设立的,每一个草原浩特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制作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奶制品,我们草原上最淳朴勤劳的老额吉会在现场教您制作,有的浩特还有巴克希(师傅)教授骑马、射箭、摔跤等等竞技类或是技能类活动。通过参与竞技类的项目,大家能够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蒙古人,就是这茫茫草原的主人。各位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纯正的蒙古族食品,还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

此外园区还为大家修建了3个大小不同的草原渔村,大家在草地上玩累了,还可以下到水中和鱼儿嬉戏一番,或用您手中的鱼杆为自己丰盛的晚餐再添一道可口的鱼菜。享受一下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的独特心情。这就是蒙古风情园。“走进蒙古风情园,做一天蒙古人”就是我们要传播给各位的信息。那么大家就随着我的脚步一同迈进蒙古文化之园――蒙古风情园,共同领略博大精深的蒙古文化吧!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说我们内蒙古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因此各位如果想做一回马背上的民族,就得入乡随俗了,那就先从我们蒙古族的传统礼仪开始吧。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极富蒙古族风情特色的入园大门“风情园彩虹门”。

彩虹门是一座跨度长99米的巨型拱形大门,诸位由下向上看,最底端是一条洁白的巨型哈达。对于蒙古族来说,洁白是乳汁的颜色,是圣洁,善良,友好和正义的表示。洁白的哈达是献给客人最诚挚的礼物。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十分厚重的礼物,只有最最珍贵的客人才会收到主人敬献的哈达。在藏语里哈达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也就是哈和达。哈的意思是“嘴上的”,达的意思是“一匹马”,合起来哈达的意思就是“嘴上的一匹马”。看来,马能帮人解决吃饭问题。众所周知,马匹对于蒙古族和藏族是十分重要的生产、生活伴侣,足见敬献哈达的礼节是多么的隆重。

大家请看,蒙古风情园的吉祥哈达正向各位尊贵的客人致以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欢迎您到草原来!大家可能很奇怪,为什么要用9这个数字呢?在蒙古族看来9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也是一个圆满的数字。婚礼或王宫送礼,讲求九礼,是一九到九九不等,九九就是八十一件礼品,这是最高的。给那达慕竞赛中夺魁的搏克手(摔跤手)的奖励,一般是一九的礼品。这里的99是指99天,亦即九十九个天,萨满教把天分为许多种,诸天各司其职。成吉思汗陵阴历三月二十一日的大祭,就是祭祀99天的。我们的99米哈达的蔚蓝色,都是象征天空即“长生天”的。

诸位再向上看,上面就是这样一条蔚蓝色的哈达,热情好客的蒙古风情园人民献上一条蔚蓝的哈达,表达对您最真诚的敬意。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礼俗,一条圣洁的哈达,不仅是对您情深谊厚的表现,而且是蒙汉之间、宾主之间增进友谊,互助互爱的联络纽带。

高高在上的那几个有点像兵器的装饰物就是蒙古族最高权力的象征――苏勒德。苏勒德在蒙古族中是族徽、是战神、是威严和神圣的标志、是精气神的综合体、是所向披靡的精神旗帜。它是用九九八十一绺公马之鬃,栽在一柄长矛矛头下的圆盘上做成的,使用之前要开光。相传成吉思汗幼年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部众叛离,他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就曾举着它,以其神勇之力召唤过失散的部众。

近日,我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之所以说安静,是因为与景致而言,它不如气候温润、草原青绿时那般游客众多;与我个人而言,虽少了友人相伴,徒步于各种景致,倒是留下几分独行的静谧。日日守在暖屋中,竟不曾细细感受一番冬日该有的气质,得缘来到蒙古风情园,正契合了游玩的心境。

走近蒙古风情园的彩虹门,远望整个景区,视野中无巨型的高大建筑,显出一份让人亲近的平和。仰望头顶,天似穹庐,碧空万里,伴着周遭的凉意,耳际不断传来如铃声般影影绰绰的响声,仔细寻来,原来是彩虹门上的“苏勒德”铁穗在轻风的吹动中发出的声音。伴着这种乐声,踏上蒙古大道,道路两边矗立着20组雕塑,有文字、有人物,边走边看,这些雕塑倒成了不错的信息导游。

一路向西折北,便可见成吉思汗广场和成吉思汗纪念堂。纪念堂整体建筑结构为坛、堂结合,每年的阴历5月12在此处举行大型祭祀仪式,如果恰逢当日来到蒙古风情园,便可领略蒙古族崇拜成吉思汗的传统祭祀文化。堂的外墙上是用不同文字雕刻的成吉思汗箴言,如“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君臣才智,治国之本;妻子贤惠,安家之宝”,“临民之道如乳牛,临敌之道如鸷鸟”等。纪念堂前的两侧,有两块横形大石碑,上有刻文,一为《朵日纳祭》,一为《成吉思汗纪念堂记》。

成吉思汗纪念堂左后方为马文化博物馆,馆中通过实物和文字展示了骏马春秋(马的进化历程、驯化之谜、蒙古马的特长优势、蒙古族的牧马技术),鞍马骑士(蒙元甲骑震撼世界、明清蒙骑驰骋全国),马背生涯(马鞍上的衣冠风尚、游牧中的饮食习俗),马跃神州(蒙古马兴繁草原经济、蒙古马遍输中原大地),烈马英风(驰马竞技中的英雄本色、翰墨弦歌里的马背豪情),天马神韵(爱马饰马的民族情结、敬马崇马的神化宗教)等主题内容展示。马文化博物馆西侧有蒙古大汗营、苏勒德吉格,再向南行有人工湖、篝火台、草原神州航天台、赛马场、腾格里敖包等,走到近处,相形静默,少了人声的嘈杂,多了细看景物的耐心,整体虽无历史的厚重,却有直接明了的轻快。

再向西行便是七千亩的草原,名为甘迪尔草原,向西远望,枯草漫漫。虽已枯黄,却不失劲力,再加上洒洒漫漫蔓延成野,倒是多了几分气势。夏日有沁人的绿野,冬日有动人的苍茫。站在一旁,你能听到轻风扫过时枯草发出的簌簌声响,如果此时无人与你交流,不妨静静不动,听听草儿诉说的声音。

识得景中致,静得心中情。冬日里,如果想出去转一转,不想人群太过吵杂,不想离城市太远,呼和浩特市近郊的蒙古风情园亦是一个可欣赏之处。

可汗大酒店位于蒙古风情园内,蒙古大道北侧,是园中不可缺失的一景。整个建筑以蒙古包为建筑母体,形成古列延式建筑群落。建筑延伸处有水环绕,与蒙古包建筑所特有的蓝天、白云,以及近处的草地相形成景,许多游客来到这里,总会在酒店前留影,足见其别样的风格特征。

可汗宫大酒店有普通标准间、景观房、豪华标准间、商务套间、豪华套间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从呼和浩特火车站(汽车站)乘坐1路(或71路)公交车,在南茶坊站下车,换乘6路,在蒙古风情园景区站下车即到。从呼和浩特市白塔国际机场站乘坐97路公交车,在海亮广场站下车,步行至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站,乘坐71路(或1路, 56路,58路),在南茶坊站下车,乘坐6路,在蒙古风情园景区站下车即到。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草原休闲之都——包头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此请允许我用蒙古语向大家问好:赛白呶(náo)(你好)!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包头有“鹿城”之称。包头是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及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__年名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34名、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壤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50平方公里,辖6个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石拐区、白云矿区)、3个农牧业旗县(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和1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__年总人口(常住)245.76万,其中城镇人口逾176万,有蒙、汉、回、满等43个民族。包头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31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10毫米。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妆素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北国风光;夏季清爽,是较为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包头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是欧亚大陆草原文明和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交汇地段。包头市郊的阿拉善文化遗址,表明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这里耕耘渔猎、繁衍生息。包头的区位优势明显,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纽带,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带的中心,是中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优先重点发展的区域。包头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通达全国各地。包头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世闻名的白云鄂博矿藏十分丰富,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稀土储量的70%以上,包头因此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包头是“一五”时期伴随国家建设包钢、一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发展起来的,拥有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稀土等优势产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化工和军工基地。

近年来,包头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1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67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列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18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均进入前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2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包头就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城市规划,是唯一由中央批准实施的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极具前瞻性。近年来,包头从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出发,全力打造“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城市美景和“功能齐全、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包头已经从昔日的钢铁城、工业城变为文明城、花园城,先后荣获了“20__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大连市、桂林市和包头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包头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了科教兴市战略,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

包头市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30多处山水人文旅游景区、景点。a级景区13家,其中4a级1家,3a级6家。20__年包头市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草原休闲之都”的包头旅游形象定位。包头市将尽全力打造这一形象品牌,使包头市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草原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目的地。内蒙古旅游主要是领略草原风情、大漠风光和蒙元文化。包头市具备了三种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内蒙古旅游最好的进出港口和集散地。包头市具有独特的草原风光,又是距著名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最近的大城市。包头市具有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娱乐休闲设施及独具民族风情特色的餐饮服务。闻名全国的小肥羊总部就在包头,热情好客的240多万包头各族人民相信中外嘉宾的包头旅游,定将不虚此行。

包头市现有旅游宾馆饭店等经营单位650多家,星级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一家,在建的五星级、四星级酒店4家;有旅行社55家;导游人员502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3万多人。在旅游旺季各类旅游车辆可通达各重点旅游景区。20__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40.24亿元。

包头,祖国北方这片富饶美丽的疆土,这个遍地宝藏、商机无限的城市,热烈欢迎国内外朋友来参观旅游、来结交朋友、来投资办实业。包头人民欢迎你们,祝你们吉祥如意!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八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

现在各位已经到达了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古语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欢迎您来美丽的呼和浩特做客!我叫××,担任这次旅行的导游,为方便起见,大家叫我×导或小×就可以了。这位是司机×师傅,是一位年轻的老司机,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另外,顺便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蒙a×××××号,在每次参观游览完毕之后,大家可以提前回到我们的旅游车上。大家可能是初次来到呼和浩特,对于这个地方多少有些陌生,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带领大家一一领略沿途景观和行程中的景点,会使大家对呼和浩特有一定的了解。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而呼和浩特市则简称呼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被誉为“中国乳都”、“北方药都”。呼和浩特市下辖4区1旗4县,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20__年底常住人口260.63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47万,蒙古族人口20.1万多,其他少数民族人口6.7万多,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地区民族特色浓郁的北方大都市。

俗话说“既是相逢定有缘”,希望此次相逢能使我们大家变成永远的朋友。十分高兴为大家服务,请大家把我当作贴心的朋友,在旅途中我将努力为大家工作并随时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今天呼和浩特的气温是摄氏×度,这样好天气,一定是在座的各位福星为我们带来的。那么,就让我提前祝大家旅途愉快,愿此次内蒙古呼和浩特之行能给您留下一个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谢谢大家!

下面我把近几天的游程安排作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天,早餐后我们将赴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草原距离呼和浩特市区约90公里,乘汽车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到达草原之后,我们将安排大家到蒙古包先休息一下,然后自由活动,约12:00午餐,午餐为大家安排了蒙古族风味食品——手扒肉,下午约2:30分观看小型那达慕——赛马、摔跤表演,然后去草原上的传统祭祀场所——敖包,或去牧民家做客,感受一下当代牧民的生活习俗。我们可以欣赏篝火晚会,当晚住宿在蒙古包中。

第二天,早上我们可以观看草原日出的场景,蒙古式早餐后,我们乘车返回呼和浩特市内参观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安葬地——昭君墓、著名的喇嘛教寺庙——大召、著名的以金刚座舍利宝塔为代表的寺院——五塔寺;下午自由活动,晚上在××酒店用餐并住宿。

第三天乘车经包头赴鄂尔多斯响沙湾、成吉思汗陵。

第四天乘车返呼,下午游览乌兰夫公园,之后商场购物,晚上大家将乘k90次列车踏上返程。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和真诚配合。绚丽多彩的呼和浩特(市区)特色景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行走在呼和浩特的市区之中。20__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将举行一系列的庆典活动。为迎接自治区60周年大庆,呼和浩特将累计投资约460亿元,力争把呼和浩特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具有良好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具有较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的草原大都市。

现在呼和浩特重点实施建设“四区”、“四个中心”、“三带”、“三园”、“一批”的“44331”工程,争创国家环境模范城市,向国内一流城市行列迈进。

“四区”是指回民区以现在的中山路、新华大街商业街为基础的商业核心区;赛罕区以建设自治区党政办公大楼及周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中心区;新城区以成吉思汗大街两侧建设滨海新城、成吉思汗广场为主要内容的蒙元文化特色景观区;玉泉区以建设五塔寺广场、大召广场等景观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特色区。

“四个中心”是指以体育场、赛马场、体育馆为中心的内蒙古体育中心;以内蒙古大剧院、博物馆为主的文化艺术中心;以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为主的会展中心;以白塔机场改扩建和亚欧大陆桥——呼和浩特直达法兰克福的国际集装箱货运专列为主的现代物流中心。

“三带”是指二环路两侧城市园林绿化及重点项目建设为主的二环路特色景观带;东河、西河改造为主的环城水系景观带;环城高速公路两侧、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及大黑河两岸绿化带为主的城市绿化带。

“三园”是指以草原民族风情为特色的万亩蒙古风情园;以湖泊湿地为特色的8000亩南湖湿地公园;万亩大青山野生动物园。

“一批”是指建设一批20万平方米以上的精品住宅小区和10个以上的四星、五星级酒店宾馆。

〔国际化机场——白塔机场〕

欢迎大家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大家刚刚走出的是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它因为附近的辽代白塔而得名。白塔的真正名称应该是万部华严经塔,因为周身涂满白色,所以通称白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而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作为内蒙古首府机场已不适应目前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此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抓住首都机场为迎接20__年奥运会进行扩建的契机,利用呼和浩特与北京距离近、长年天气状况好的优势,经过多方协调,获得了这一机场扩建项目,使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成为首都北京的第一大备用机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工作目前已经开始。该机场扩建是为20__年北京奥运会准备的备用机场建设项目,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献礼项目,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征地工作全面展开。据机场负责人介绍,呼和浩特机场到首都机场的直线飞行距离为420公里,飞行时间为45分钟,是首都机场最理想而经济的备用机场,需要占用土地2062亩。另外,据了解,为了保障扩建该机场按时动工,国航股份机务工程公司呼和浩特维修基地航材保障分部也已经从20__年2月中旬起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拟共同出资10亿元,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扩建成功。扩建后的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等级将由现在的4d级升为4e级,可以接纳所有等级的民用飞机,可满足年吞吐旅客300万人次的使用要求。

〔成吉思汗大街〕

成吉思汗大街是呼和浩特市北区的主干道,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北侧,地处新城区的核心区域,西起通道北街,东至东二环,全长约8公里,距离市中心(中山路)约3公里,驾车时间仅约7分钟,并有多条公共交通线路直达市区各地。对将来新城区乃至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未来的民族特色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吉思汗大街的整体规划共分为四个区,第一区主要是都市感很强的市区;第二区为体现生态、自然的草原核心区域;第三区的成吉思汗广场是成吉思汗大街的绝对亮点;第四区营造道路空间的一系列机能性的交通空间。同时,为了突出成吉思汗大街的民族特色,街区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蕴含着强烈的蒙古族特色文化、历史和掌故,并通过一个个连续的景观设计而联合起来,成为呼市的新形象和象征。成吉思汗大街的国际化定位,体现了四个原则;国际性的蒙元文化走廊,区域性的商业文化中心,本土性的特色舞台,居民户外活动场所。国际级设计大师精英团队在规划中共同的口号是:带动草原的传承,再现自豪性文化,在总体设计上高度体现“人性”原则,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同时,融合国内外建筑特色。成吉思汗大街是城市的特色街,不论是景观还是商业,都严格按照国际化水准量身定制。在规划大师的手笔中,道路两侧的互通性,景观设计的连贯性,弹性空间的设计,虚实之间的平衡性,空间设计的合理性等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总体设计上,成吉思汗大街将成为呼和浩特的一个文化新地标。作为提升民族品位的领头羊,展现青城人民的骄傲与自豪。结合强有力相呼应的综合性设计语言,展示出对传统的尊重与现代的结合,创造一条充满城市活力的街区,这样才得以加强土地使用的灵活性与弹性,使之符合当地的生活方式。成吉思汗大街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核心服务基地、一个休闲消费目的地、一个生活服务中心、一个商务投资焦点,通过营造怡人的居住环境,激活城市的活力与商业氛围,结合合理的总体开发策略及架构,实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生产消费的和谐统一。未来的成吉思汗大街将为城市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旅游发展空间,既体现民族传统特色,同时兼备体育、文化、餐饮、购物等现代化大都市街区功能,必将成为青城的旅游新亮点,也必将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新鲜动力。

〔伊斯兰风情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行走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通道南路。走到这里,大家的眼前忽然一亮,仿佛置身于异域风情的都市。这里就是今年改造完工的伊斯兰风情街。20__年5月20曰,呼市回民区迎来了打造通道南路伊斯兰风情街全面开工的日子,以商业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为主体特色的回民区正在开足马力,建设一项名为“129”的大区工程(一区:以中山西路为主轴的商业核心区;两街:通道南路民族街、成吉思汗西延景观街;“九个亿”重点改造项目:即九个亿元以上的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通道南路伊斯兰风情街南北总长为1000多米,以烘托商业气氛,营造安适和谐的人居环境,充分展示地域优势为特色。

大家看到,街景建筑以沙漠黄为主色调,以最能突出穆斯林特色的白色、绿色为点缀。重点规划建设的项目就是我们前方的清真大寺前的三角形广场及其周边建筑,还有通道南路北路口、清真北寺、竹英楼、呼市回民中学等建筑物的改造建设。我们可以看到27栋楼的伊斯兰风情屋顶,以及拱式的门墙及造型墙、花坛的亮化、绿化,都具有浓郁伊斯兰风格。伊斯兰风情街成为民族特色街和全市重要的旅游观光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以维持基本现状为原则,在临街面添加特征造型元素、进行独特细节处理、改变建筑色彩等技术手段来集中体现伊斯兰建筑风格,如拱顶、柱式、望月楼等造型元素的利用,弯月、明星、尖顶蘑菇等细节处理的注重,使沿街店铺、民居等各种建筑均具鲜明的独特个性,从而体现出地段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投资6500万元的呼和浩特市伊斯兰风情街改扩建工程竣工,这标志着这个草原都市打造多元文化的又一项举措的成功实施。被誉为伊斯兰风情街的回民区通道南路,两侧以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伊斯兰风情。这里回族群众聚居,伊斯兰风格建筑集中,穆斯林商业繁荣。这条街的改扩建工程由美国龙安集团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借鉴中亚诸国特别是土耳其、伊朗的建筑风格,同时结合中华建筑文化特色。看完伊斯兰风情一条街,大家犹如置身在中东地区,可能有人会问,在这个蒙古族地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穆斯林建筑。接下来的时间我会为大家讲讲呼和浩特回民区的来历。

有关蒙古男子群舞心得体会视频实用九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呼伦贝尔观光游览!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美丽的草原为什么叫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儿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原,救呼伦,贝尔夜以继日,长途跋涉寻找妖魔。由于劳累,他昏倒在地。幻觉中,他看到了呼伦被妖术变成了一朵花在风沙中受煎熬。贝尔醒后,用水浇灌那朵枯萎了的花,呼伦恢复了人身。妖魔不罢休,重新抢回了呼伦。为了救草原,呼伦设计智取了妖魔头上的神珠吞下,变成了湖水,同时,贝尔也杀死了众小妖。贝尔在湖边找不到呼伦,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湖中。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乌尔逊河把两湖紧紧地联在一起。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片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实际上,呼伦、贝尔都是蒙古语,分别指以鱼为食的雌水獭和雄水獭,两个湖缘此得名,两湖周边的草原和地级市遂分别得名为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市。现在,我们已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我远离了城镇,远离了闹市喧嚣,走进了草原。瞧,主人已出来迎接我们了,当然了,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在进蒙古包之前,我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不管您来到哪座蒙古包前,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在听到有人来的脚步声时,他们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迎客时,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白呶!”(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请大家品尝。过一会儿,又会端上“手扒肉”,同时,还会向您献上“哈达”,敬上美酒。美酒和歌声在一起,就像蓝天和白云、绿草和鲜花在一起。在民间有无歌不成酒宴之说。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过程中,辅佐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现在我们就进蒙古包,当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或者说当一回蒙古人。

然而,长期以来养育了这个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强筋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先说奶茶:主人把砖茶捣成碎末,加水熬煮,待茶水卷着茶沫哗哗响起时,倒进鲜牛奶反复熬,闻着香,奶茶即成。喝着这样的奶茶,从风雪严寒中归来的牧人顿时暖和了身子。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几块奶豆腐、几块熟羊肉,就算一顿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酪和白油、黄油等。正餐可用肉食与面食调剂。来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遗憾呢!手扒肉是把宰杀、剥皮后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即离火起锅,持蒙古刀,手把着带骨肉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的鲜嫩和营养。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蒙古袍。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穿袍要配上腰带和头饰。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驰宽展,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脚腕不受风寒。

来到草原,亲眼见到了蒙古包和勒勒车。可是,你知道蒙古包的历史和勒勒车的构造吗?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时,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庐,笼盖四

草原上的节日有许多,但最有名的还算草原盛会——那达慕。“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一般活动包括赛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艺表演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720_年前就闻名于世。现在的那达慕一般都在6、7月间举行。这时正是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因草原辽阔,牧民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自然也就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说到那达慕,不能不说“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和道路难以确认,于是人们就想到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为隆重热烈的祭祀活动。祭祀时,敖包上要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传统的祭祀礼仪一般有4种,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论哪种,都要请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人们都要从左向右顺时针围着敖包转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几块小石头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乐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的活动项目,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开人群去谈情说爱了,这就是所说的“敖包相会”吧。不过,现在游客们参与的“祭敖包”往往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而举行的,礼仪也就更为简单了。

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淌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流域内地势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道异常弯曲,似“九曲回肠”,因经著名作家老舍品题为“全国第一曲”,遂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美誉。游呼伦贝尔草原,不可不来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区噢!旅游区建有大型多功能蒙古包,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另外还有大小蒙古包几十顶,供游人住宿。设有射箭、摔跤、骑马、访问牧民家庭、观看驯马、套马表演、祭敖包、篝火晚会、乘船游湖等活动项目。该旅游区(中心地带),1997年被评为内蒙古十佳旅游景点之一,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游牧圣地——金帐汗部落草原旅游区金帐汗蒙古部落草原旅游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有“中国第一曲水”之称的莫尔格勒河下游东畔,是呼伦贝尔惟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区。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马背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在草原上有过的这样一段体验,可能使各位对草原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吧,对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可能也增进了一些感情。同样,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喜爱大家,欢迎大家的到来,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各位再次光临。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能有机会再次相会在呼伦贝尔草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