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理也不能任性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不能任性的感悟(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09:10:08 页码:9
有理也不能任性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不能任性的感悟(三篇)
2023-01-08 09:10:0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有理也不能任性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预习过课本的同学,在上课时非常急躁地告诉别人,自己已经学会了,因为减法法则实在太简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实际上,学生参与课堂探索,掌握法则只是一方面,弄明白如何得出的法则才是关键。这会为以后学生解决较复杂的计算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难点:

1、2-3=

2、-2-3=

3、2-(-3)=

4、-2-(-3)=

学生刚升入中学,学习的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出现了负数,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对于符号的处理有些不清,本节课的教学跨度大,相比前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在探究新知部分,学生很容易得出温差是7℃,大部分都是通过数轴数数的方法得出的,也有一部分学生数感较好,尽管如此,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必不可少,这位后面的计算打下了基础。另外有必要复习小学的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为学生利用逆运算提个醒。但是在学生阐述思路过程中,还是很少有学生利用此方法。

所以在引导部分,我采用了小黑板设疑、提问过程。

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标清减法变加法运算过程中的变化:

∵ 4-(-3)=7 4+3=7

∴ 4-(-3)=4+3=7

总结:两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相反数”,一不变“被减数不变”。

这样,在第一节,学生做减法计算时就很容易了,但是学生还是不能灵活应变。例如:3-2,8-0等小学就会计算的式子,这时有些同学也会将它们这样计算,我并没有强调这些,因为这样做完全可以,这些知识学生会自己发现的。但是例题讲解,一定要详细,因为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书写规范展示。

当然,学生以后还会遇到问题,比如带小括号的减法等,所以关键是以后要讲清楚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和运算顺序。

4个易错点。如:3-8-6-7在进行用运算时需要注意下面4点。

1、运算顺序一般要从左向右进行,把减法变加法。

2、如果要用到运算律,必须先变成加法运算,才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如果看成省略加号的形式,这里的4项中的“-”均认为是“负号”。进行加法交换律时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不能只交换数字而不带上符号。

4、进行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括号的位置应该包括数字前面的符号。如(3-7)-(8-6)是错误的。这里的“-”应该包含在括号内。

在两个括号之间要补上省略的“+”号。如(3-7)+(-8-6),括号里的两项-8-6其实是-8和-6进行加法运算。可以向学生说明,如果理解为减法的话,根据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再省略加号会出现重复的结果。

-8-6=-8+(-6)=-8-6所以对-8-6应该理解为-8和-6进行加法运算。可以认为是省略了“加号”,即两个负数进行加法运算。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处理符号的能力有所增强,避免了一些错误的出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明显。

2022有理也不能任性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理想的力量是引导我们前进的那盏灯!点燃理想之灯,无论风雨,我们都能前行。

唯有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路上坚守身边的伙伴。梦想是浩瀚海洋中的一座灯塔,指明着人生方向!梦想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州,给你生的希望,不放弃的勇气。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树立了理想,你就已经迈进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光有理想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勤奋努力。因为,勤奋铸就成功。

有一篇文章:10岁时,他的梦想是成为歌手;20岁时,他的梦想是唱响全美;30岁时,他的梦想是成为全能的音乐家;40岁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他就是西方近代音乐之父——昆西,琼斯。是理想,召唤着他,鞭策着他,让他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从一个无名小卒逐步成长起来,最后功成名就,成为大师。由此可见,理想能够召唤行动,让人成功。因此,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我们,是不是从现在起努力?

追求理想难道只是为了钱吗?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什么事也不去做,这不是理想。理想更多的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同时,也为人类做出更多的奉献。如果你不能成为一颗大树,那么你也可以做一颗路边的小草,但你要做路边最富生命力的小草;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大河,那么你就做一条小溪,但你要做一条最清澈明亮的小溪,不论你的理想再渺小,不论你做了些什么,只要你尽力地做到最好,也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同样也可以诠释生命的价值!

理想不是梦,它需要我们去付诸于行动,所以实现理想总会有各种困难与挫折,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与失望。但是,我们就不去追求理想了吗?司马迁为了写出《史记》这部巨作,他不辞辛苦地爬山涉水,走访四处,了解史实;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住着悬崖边的草屋采摘植物,《本草纲目》就是这样得来的。因此,为了追求理想,即使有黑暗的世界,我们点点摸索;有崎岖的路,我们跌倒了又站起来;有重重困难,我们条条去解决。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那种克服了困难的成就感与喜悦感,不经历艰难与挫折,我们怎能感受到呢?

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当然,现在我们还无法像司马迁那样,一下子就写出《史记》,也无法像李时珍那样,随手就写成了《本草纲目》。追求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第二,还要为自己设定目标,比如:自己今年在全班成绩保持第几名,明年保持第几名……,这样循序渐进,靠近理想。第三,多激励自己,相信自己。追求理想,怕的就是放弃。你如果愿以此为之去努力尝试,我相信你是一定会成功的。

理想点亮人生,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充实些吧!理想,不只是执着于坚持,更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诠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要努力地奋斗,去追求理想!让自己有个更美好的明天。

2022有理也不能任性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附教学工具: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引入课题环节: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2、(提问)用算式表示:与-3的和等于-10的数。

(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解环节:

1、通过投影仪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加法

(+10)-(+3)=+7(+10)+(-3)=+7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10)-(+3)=(+10)+(-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加法

(+5)-(+2)=+3(+5)+(-2)=+3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

从而,它启发我们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进行

2、讲解课本p80的内容,回答复习题2提出的问题即如何求(-10)-(-3)的结果。通过分析讲解,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

文字叙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a-b=a+(-b)(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

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

(减法============加法)

3、出示温度计,用多媒体出现(如p81的图2-20),并进行动画演示,通过求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的实例来说明减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同时进行练习反馈:课本p82的练习1,4、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计算:(1)(-3)-(-5);(2)0-7

例2、计算(1)(-);(2)(-3-)-5

说明: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

(三)巩固练习环节:

让学生完成课本p82的练习2、3,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第2题口答,第3题请6个学生上台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四)课堂小结环节:(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a-b=a+(-b)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p83习题的2、3、4、5的偶数题

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