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校园暴力事件舆情案例(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0:15:12 页码:14
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校园暴力事件舆情案例(四篇)
2023-01-08 10:15:12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一

走进我们可爱的学校,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洁净和美丽,一株株绿树为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为我们装点校园。,教学楼内,歌声萦绕,书声琅琅,使我们的校园充满生机、充满希望,但是,乱仍纸屑、随手丢弃食品袋、说脏话、损坏花草树木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正一步步吞噬着我们丰富而纯洁的校园文化,污染着同学们美丽而纯洁的心灵。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需要一个优美、清净、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我们是学校的主人,理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行为,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为此,学校少先大队部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一、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食品袋,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上乱涂乱刻,不损坏花草树木。

二、言行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谎话、不打架斗殴,不在走廊、楼梯通道打闹、高声叫喊。

三、尊师爱幼,友爱同学、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谩骂他人。

四、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桌椅。

五、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六、讲究个人卫生、仪表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着怪装、留怪发。

七、节约用水,用完随手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八、增强安全意识,不攀爬围墙、大门、树木,不在楼梯扶栏上滑行,不带危险玩具进校园,不做危险性游戏。

九、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课堂常规》、《行知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二十条》。

十、积极做好人好事,勇于纠正自己和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从争当文明礼貌的小学生。

倡议人:

日期:

推荐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二

校园,你好。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春、夏、秋、冬吗?想必你虽记得却也记不清了吧。那么就让我用一件重大的节日使你清楚地记起来吧:

每一年的科技节可是学校的重头戏,各种校园大比拼纷至踏来,同学们纷纷踊跃参加,原本寂静的校园也变得活跃起来。白色的飞机在淡蓝色的天空上飞翔,一群学弟在刚刚冒出一点绿意的操场上仰视着蓝色天空上的飞机,一脸的兴奋与得意是阳光怎么也抹不掉的,不过也好,这才是他们这个年纪因该有的神色。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着纸艺,灵巧的双手快速的上下翻折,一份份精美别致的纸艺品便诞生了。同学们用双手轻轻地捧着纸艺品交给老师,老师静静的端视着同学们的作品,心里默默地打着分。拿到高分的同学趾高气扬的宣扬着所谓的经验之谈,拿到低分的同学心灰意冷的低头看着地板一言不发。

多功能教室里同学们听着讲台上某位知名教授的长篇大论,但原本枯燥的演讲被这位教授有声有色,我们可以从台下笑声一片的场景中看出同学们的互动效果极好。但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那位教授的演讲虽长但终归还是结束了。顿时场里嘘声一片,同学们纷纷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电脑房中,“哒哒哒”打字的声音从未停止,同学们开始了打字大比拼,同学们双手急速律动,双手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不绝耳。要知道这次比赛是从老师所发的十篇作文中选一篇用学校的电脑打出来,在同一篇作文中是看打字的速度以及正确率。每一篇作文都有一位冠军,同学们使足了劲儿,都希望拿第一。

还有其他的比赛我就不说了,你慢慢的想吧!

我和你渡过的二十四个月中的酸、甜、苦、辣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可是只还剩下二十四个月我们就要分离了。

所以来吧!让我再对你说一次:你好,校园!

推荐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三

1、探索、求知、明理。

2、分分秒秒,构筑辉煌。

3、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4、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5、规范行为,滋养心灵。

6、评估情系你我他,誓与学校共荣辱。

7、少一个脚印,多一片绿意。

8、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9、举全校之力,创评估佳绩,铸学院辉煌。

10、给自己养成好习惯,为他人留下好环境。

11、自弃者,人莫救也。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技能是谋生的基础。

14、成由勤俭败由奢。

15、全民兴教,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6、爱生如子,细微处见精神。

17、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

18、开卷有益晓百年大事。

19、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以迎评为契机,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22、教育就是服务,是学生的服务。

2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26、多干别人不愿意干的好事,你就是人上人。

27、真诚相待,包容理解。

28、以积极心态迎评,以实际行动促建。

29、学以知道,教以成德。

30、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推荐校园舆情事件案例心得体会范文四

我将本次活动确定为“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背景: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69%,初中成校园暴力事件高发阶段。我校近期也出现了几起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

目的:通过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使同学们明礼守法,更好地认识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预防和抵制校园暴力,能与校园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争,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

1、教师准备:给学生发放《中小学生守则》,人手一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例等。

2、学生准备:让学生宣读背诵《守则》,事先熟知《守则》内容,并思考校园暴力的表现及怎样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事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和理解活动内容。

1、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这一词语还很陌生,或理解不准,所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欺凌的定义,首先让学生明确何为校园欺凌。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围绕“什么是欺凌?为什么要反欺凌?”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分享:所谓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多欺少。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

2、观看校园暴力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的恶劣性质,进而讨论校园欺凌的危害,提出问题“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多媒体出示2019年上半年校园暴力事件,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广西宾阳县初中女生打群架,目击者称现场惨烈。

2月28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女生宿舍内遭围殴侮辱拍照上传空间。

4月9日,山东邹城初二女生宿舍内被殴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学一女生遭轮番扇耳光。

4月17日,广东汕头多名青少年围殴一名身着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红安00后为争女朋友斗殴,操板砖砸人手段凶残。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学生及社会青年追打,捅伤。

5月12日,福建晋江学生校外打架一死两伤。

5月19日,辽宁沈阳宁官实验学校篮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东济南一中学多名学生暴力殴打同校学生。

6月21日,湖南怀化一女生在校园遭8名学姐群殴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阳数百中学生赤膊群殴。

此环节设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同学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2、矛盾一时难以解开,如何有效扼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3、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从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校园欺凌发生前、校园欺凌发生中三个不同阶段提出的,能够让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处理矛盾,并尽可能的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避免校园欺凌的做法:

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师;懂自救。

从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冲动;换位思考。

某中学一女生食堂打饭时,和另一名女生发生口角,没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正确方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案例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并引导学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然后机智勇敢灵活地与其斗争;

3、积极寻求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保护;

4、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再一次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伤害性,让学生明白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造成恶果,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包容理解,发生矛盾时及时找老师解决,让学生懂得从自身做起,拒绝暴力。

总结语: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拒绝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拒绝暴力,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