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 创新思维感受(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14:54:07 页码:13
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 创新思维感受(七篇)
2023-01-08 14:54:07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一

65年前,10万大军云集青山,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而今,随着武钢等驻区大企业的转型再造,青山区也进入到全面转型发展、重新再出发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上,愈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春风化雨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青山区委以“铸魂工程”为引领,以塑造青山好形象、传播青山好声音,讲活青山好故事、锻造青山好作品、打造青山好人高地、育强宣传青山好队伍、擦亮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好品牌等“七好工程”为主要内容和总抓手,在筑牢思想根基、弘扬奋斗精神、打造道德高地、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为民理念五个方面下功夫,以“铸魂工程”立心立德立言,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提供精神支点。

位于棚改地区的青和居社区,始终围绕“铸魂工程”这一核心,结合社区实际和“人的需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文明和谐幸福社区为目标,以“全民动员、共同创造”为工作理念,以“创新载体、服务需求”为工作抓手,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阵地、载体、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探路径,成为了“铸魂工程”的实践范例。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社区居民群众是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者、参与者。增强组织工作的主体意识,积极作为、重心下移,是形成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群众良性互动的基础,是打开基层治理新局面的关键。青山区以网格化布局、点对点衔接为总抓手,线下服务精锐总动员,线上群众诉求总征集,全覆盖地发现问题、全方位地解决问题,实现了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群众之间的深度融合。

网格党支部保障职能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力量下沉。“有人的地方,必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全区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依托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按照“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原则,构建全方位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加强党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工人村青和居社区科学划分15?个网格,建立功能型网格党支部,将网格内的各类组织和单位中的党员、区直部门下沉到社区的党员干部和社区自管党员一并编入功能型网格党支部。同时,网格党支部通过选任楼栋党小组长、确定党员中心户等方式,最大限度延伸党的组织触角、扩大党的工作范围。及时发现和解决网格中的矛盾问题,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楼组、进家庭、到个人。

线下全服务类型配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依据群众需求及社区管理需要,将城管、水务、园林等13支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红色物业”服务人员、驻社区民警、社区律师、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以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纳入统一管理,组建267人的社区“红色工作队”,深入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就业指导、文体娱乐、文明创建、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主题活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线上全时段信息采集,消灭环节流程上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社区党建网+社区微博+社区微信+社区qq群+热线电话”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安排专人及时公布和受理服务事项,集成包括政务服务、志愿团队、微心愿认领等在内的50余项服务功能,形成了在线呼叫同一平台、发现问题同一时间、解决问题同一现场的在线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与服务居民群众“零盲点”、“不断线”。

阵地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青山区注重“建阵地、用阵地、管阵地”,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平台,对社区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探索拓展社区“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群众文化”等“三类阵地”功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力”、“感召力”不断增强。

拓展社会宣传教育阵地,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用“宣讲”形式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构建宣讲大格局,创新宣讲的载体和形式。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棚改变迁为主线,打造“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使之成为武汉首个建在社区里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阵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出“沧桑巨变,恍如隔世”的感慨。据不完全统计,3月开馆至今,新时代展馆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大中院校学生、社会群众突破3万余人次。在全市率先组建“听习总书记的话”特色宣讲队,由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在全市开展巡回宣讲,将面对面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感受、认识、体会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递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形成流动的宣讲阵地,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添“生气”,聚“人气”。

拓展网络宣传教育阵地,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上“传播力”。网络宣传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社会影响力强等特点,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社区网上群众工作部,夯实网络宣教阵地,开展指尖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上情下达、舆论引导、凝心聚力。青和居社区开通了“青山微邻里”微信公众平台、“社管通”手机平台、居民电子邮箱,设立“惠民先知道”、“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时代楷模”等专栏,通过“键对键”的宣传模式,将时政热点解读、党的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知识等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形式传播。社区还运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各类志愿服务的倡议、通知和公告,开展志愿者招募,将志愿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实现了“零距离”,在辖区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拓展群众文化教育阵地,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感召力”。社区文化教育活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居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青山区把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引导和吸引居民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净化思想、陶冶心灵,营造向上向善的氛围。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和居棋社、和居曲艺、书法美术、手工吧、舞蹈排练室等20余个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吸引各类文艺爱好者走出楼栋、走进社区中心,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慢板达人”吴传发、“湖北大鼓”夏谋阶等有特长、有热情、有能力的党员居民骨干,联合居民群众成立吴传发艺术团、夏谋阶老年乐队、威风锣鼓队等7支文体活动团队,以社区文化广场为主要舞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活动聚人气、以文化聚人心,使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社区工作的重点是人,社区工作的难点也是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围绕居民群众的生活展开,从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青山区下大力气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大胆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涌现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社区服务品牌,在解决居民群众困难问题的同时,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作用。

天天敲门组成员落实将“天天敲门十八法”作为群众工作的标准要求,照顾残疾居民朋友。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宣教处

在所有网格成立“天天敲门组”,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广泛发动党员群众骨干参与,探索了“真情感化法”“问计于民法”“群众议事法”“邻里结亲法”“文体参与法”“需求摸排法”“组团服务法”等“天天敲门十八法”,敲开年轻人的门,敲开孤独空巢老人的心,敲暖了人心,凝聚了民心,筑起了同心。网格党支部通过天天敲门、??上门服务,组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敲”走了棚改回迁居民高空抛物、乱搭乱盖、乱牵乱晒、养鸡种菜等坏习惯,“敲”出了居民“我的社区我的家,共建共治靠大家”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居民在“顺顺吧”顺心顺气解疙瘩,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宣教处

青和居社区居民结构比较复杂,近10%是棚户区回迁居民,近20%是创业就业大学生,近70%是来自全市的公租房租赁者,家庭之间、邻里之间易产生矛盾纠纷,社区组织辖区“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社区民警以及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的党员先锋和群众骨干组成“顺顺吧”。通过“一听”(听取群众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咨询和解答)、“二办”(对收集到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汇总到社区、街道并分流转办)、“三访”(由网格员对有关群众进行回访,详细反馈问题办理情况,对群众不满意的,进行“二次办理”或做好解释工作),让居民群众顺气顺心顺理,疏通了思想,调解了纠纷,理顺了情绪,平衡了心理,妥善化解了社会隐患,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好样的工作队”职能下沉进社区,面对面心贴心帮扶困难,精准精细化服务居民。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宣教处

围绕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各职能部门选派精干力量成立“好样的工作队”,发挥职能优势,深入社区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出实招、办实事、送服务,打通部门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好味道提供优质低价供餐服务,送餐到不便出行居民手中。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宣教处

青山区人口结构老化、老龄化率28%以上,且多为独居、孤寡、空巢老人,吃饭是个大问题,全区以青和居社区为试点,创办“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区政府每年纳入“十件实事”进行资金支持和专项补助,既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又为老年人沟通交流、深化邻里情搭建平台。

“四点半学校”担当临时家长育出时代新人

“四点半学校”丰富课外知识,从娃娃开始树立德育高线。图片来源:市委宣传部宣教处

青山区大企业多、双职工家庭多,孩子放学后无人照顾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突出问题。社区担起家长的职责,从四点半放学后对孩子进行托管,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师资力量,整合社区团干、青教干部、“五老”队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着力将“四点半学校”由单一的托管提升为集人格塑造、意识培养、法治教育、道德培育为一体的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平台。

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共建共享和谐、幸福、美好的社区生活。青山区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法规约束、文明创建等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不断推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性发展。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进社区自治建设。探索开办办社会组织孵化器,培育“武汉市爱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杜诚诚工作室”、“毛明月工作室”、“雄鹰艺术团”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常态化、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坚持让社区居民群众评判、让社区居民群众满意的理念,建立社区居民群众利益保护机制,对居民群众的教育、医疗、拆迁、棚户区改造等涉及百姓利益、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先听居民群众怎么说,再定怎么做。建立社区重大事项沟通协商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办;社区重大决策都要举行听证会,开门决策、开门纳谏、开门评估,推动变社区居民群众的被动介入为主动参与,从而促进居民群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法规约束机制,推进社区法治建设。依托社区事务工作站设立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接待联络点,开设妇女维权、法规宣传等法律宣传角。定期组织法律志愿者和法律专业人员进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以社区市民学校为基地,定期讲解法律法规,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的场所。设立社区法制宣传专栏,定期将国家新出台的,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载入专栏,教育社区居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质。

建立立德树人机制,推进社区居民德治建设。以规立德,持续在社区开展“两学一做”等各类主题活动,社区党员群众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德治思想”律已向善、厚德向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以评树德,在社区大力开展挖掘、选树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活动,树立道德标杆,引领社区居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以文养德,大力组织全民读书活动,促进居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营造人人读书、终身读书、读书受益的文明风尚。以测促德,将思想道德作为文明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评,极大促进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二

依据心理学原理和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从鼓励质疑、激发想像、打破定势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连动性、多向性。

语文课改;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独特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见解、新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特点往往体现于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质疑.对“完美无缺”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学生学习上的进步,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之门的钥匙。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

2.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以语言因素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等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并能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如《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个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自己的疑点: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呢?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学生读到这里问老师:“这里两个‘清清楚楚’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要重复用这个词呢?这些问题,无不体现着学生独立思考、深入读书的主动求知心理。

3.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必求全责备,而需善加引导,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刻。教师应尽量在课堂内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留给学生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要向学生说明。"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像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1.观察感知,丰富表象积累。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情风俗、亲戚朋友……并且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善于将观察到的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像的发展。

2.启发引导,拓宽想像空间。如果我们单纯谈教学,忘记了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想像空间主要表现在阅读和作文两方面。

(1)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像,有助于学生人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像,又通过想像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像,可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如教学《丰碑》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丰碑”一词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本义后,又进一步问:“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我会写上‘军需处长永垂不朽’!”有的说:“您把死留给自己,把温暖送给别人!”有的说:“您和日月同光,您与雪山长存!”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展开了想像,进行了创造性思维。引发想像,还可在文章“空白”处进行。所谓“空白”,就是故事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和结局等。如教学《荷花》一课,根据第四然段的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让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朵荷花去听听蜻蜓和小鱼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都不失为拓宽学生想像空间、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好方法。

(2)作文。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像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想像,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可以通过编故事、续写、扩写、科幻作文、写童话、看图作文等等作文训练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像。以看图作文为例,让学生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画外的“动”,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的情节等等,再把画面本身和想像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想像的参与不行。"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1.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以作文教学为例,例如让六年级学生写·篇作文——《月光下》,钵裁、内容不限。有的学生写的是月光下美丽的景色;有的写的是月光下发生的一件事;有的由月光想起一件往事或一个人……他们各展其才,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2.同一个问题或意思,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3.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固定答案的练习,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日趋狭窄、僵化,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发散性”的练习。如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把“我们收回了澳门”这句话换几种不同的说法,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答案多种多样:“澳门被我们收回了。”(被字句)“我们把澳门收回了。”(把字句)“我们不是收回了澳门吗?”(反问句)“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收回了澳门。”(双重否定句)……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三

摘要: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建设和谐油田的内在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在建设和谐油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油田;创新思想政治;和谐;持续发展

随着油田企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新标准、新制度等改革措施的推出,职工的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要用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构建和谐油田是油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职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实现油田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和谐油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靠坚强的组织领导、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又要靠油田全体干部职工思想上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在促进和谐油田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采油厂集输大队为例,从普遍意义上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和谐发展谈几点看法。

(1)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内涵。油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石化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油田成为我国油田企业的现实选择。(2)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谐油田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油田的重要政治优势。(3)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职工活力,激发职工创造能力,为构建和谐油田作贡献。(4)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和谐油田的重要优势。当前,油田企业改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效益的差异、生活状况的差异等形成了职工思想状况的差异,因此,加快油田企业发展,必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1、转变观念,认清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发展,形势变化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四个多样化”日趋明显,将不断加剧和引发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争执,由此带来的基层职工的认识偏见和行为偏差,都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势利导化解矛盾,从而推动和加速企业发展。新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要求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的、必要的管理和调控手段之一,融合到整个企业发展之中,做到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经营理念之中、融入企业精神的凝结和弘扬之中、融入解决职工生活生产以及观念问题的实践之中。

2、以管理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起来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展开才能有生命力。一是要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企业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一旦被广大职工所接受,就能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以管理为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是围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工作的,它和企业管理中常用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互相补充,相互融合,共同实现对人的管理。三是要以活动为载体。在开展活动时,充分考虑职工的爱好和需求,同时要有意识地穿插生产经营的内容,达到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的引导机制。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变化的信息,超前进行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

3、创新载体,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进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或载体表现出来,才能使无形变为有形,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虚功做实。企业文化建设能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革,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油田企业管理轨道,能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将油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油田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会使两方面不断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职工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手段,组建篮球、象棋、摄影、书法等多个兴趣小组,让职工利用工余时间自主开展活动。通过摆象棋擂台赛、举办乒乓球友谊赛、亲情摄影展、书画作品展览等形式开展多种活动,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求,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4、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人格力量团结人。只有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才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使领导班子团

结和谐,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公平竞争激励人。首先要意识到公平、公正的环境对员工的生存发展及和谐油田的重要程度,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其次是要用制度激励人,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单位每一名员工的创造力。再次要创造人才选用选拔机制,让会干事的人受重用,坚持任人唯能。对那些综合素质高、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复合型人才,不论资历长短,敢于大胆选用,优先使用。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单位的栋梁。

5、创新工作内容,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战场,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各方面工作紧密而有机地结合,特别是与内部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相结合,把刚性制约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做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注意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思想教育就会空洞无力,难以收到实效。关心生活、为员工办实事,帮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6、创新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活力,促进和谐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在油田企业中有所作为,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特点的运行机制。(1)创新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应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协调各种新的关系为基点,以更能充分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把加强和改进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统一。(2)建立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在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和渗透机制上下功夫。(3)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评估应把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物质效益和精神效益统一起来,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加以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细化。

新形势下,油田应紧紧围绕油田经营管理工作中心,找准员工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激励和凝聚作用,调动全体员工积极自觉地投入到油田各项工作中,在建设和谐油田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四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一个企业的发展亦与创新息息相关,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只要高度重视“创新”,理解了创新的根本意义,不断在企业中实施创新的手段,企业就会不断产生出人们所需的新产品,从而企业也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新的面貌。

一、加深科技创新的理解。

在企业中长期以来把创新单纯理解为小改小革、新技术推广或是技术革新或是技术改造,诚然不可以否认这些创新方式多年来为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它的根本点也是其狭隘点,是仅仅将创造性的成果转化为好一点、更多一点的生产力,从而使企业产生一定限度的经济效益,当今创新的概念已大大超越了原有的境界,创新这个词已展延成创新工程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的创新观念,更包含有对人类知识创新概念,创造企业文化的概念,创新不仅仅是某种技术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已扩展到对人类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对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探讨和研究。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飞速科技发展的需要,企业更需要加深对创新的理解,以尽快健全创新工作,促使企业加快创新的步伐。

二、一个良好的机制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既然是作为即将进入21世纪的主要指导新思想,首先这一思想要在企业结构中形成共识。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成立专门班子去研究去实施。这种班子既不能隶属于过去总师技术系统,又不能隶属于一般管理系统。它在企业中的地位应当具有更高层次,作为主要厂领导来说,可以为他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作为企业的发展来说,他应当作为企业发展的总参谋部。他的功能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拟订长远发展规划、设想、建议,也可以为企业现行生产服务,为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服务。当然一旦建立创新思想的科技发展体制,企业内原有的科技、管理系统,其功能亦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实为了满足21世纪的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原有的一些制度及体制早就应该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体制是满足不了具有划时代高速发展的科技工业的要求。

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太湖周边地区开展好企业创新活动呢?创新必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探索这一地区创新的方法,从工业企业方面来看,必须引进高新技术,摒弃过去“五小”带来的危害,几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危害、哪怕是一点点影响的企业必须坚决彻底关、停、并、转,杜绝一切污染源,应把发展高新技术、无污染新技术作为太湖周边地区企业发展的唯一立足点。

四、创新工作方法的探讨。

研讨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法是每一个单位极需了解的,创新本身是一种开拓,其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然而不断总结和探索创新的方法是会有利于创新工作的深入展开,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善于总结,不断提高。

创新往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新的发展、发明、提高。因此对现有的科技基础不能忽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断总结已有成果,然而不能墨守成规,在总结基础上提出新的设想,新的建议,以利把原有的水平向上提高。

2、超常思考,不断开拓。

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有科学幻想头脑,要具有超常规想法不断开拓的思想才能不断使创新达到新的境界。

五、高度重视人的创造力

首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有独创性的人往往脑子灵活,转弯快,不循规蹈矩,作为领导,尤其是人事部门的人更要注意到这一点,应不拘一格选人才。人的才能不可能一下从天上掉下来,在企业内,要不断组织学习和进行培养。要善于运用好总结表彰的手段,对有创造力的同志要不惜重金聘用,对有成果的同志要不惜重金表彰,使之不断开拓,为企业更快更好更多地创造更新的产品。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五

我们是那种贴地倔强的草

低微如重重碾压不死的地衣

又像沙中的梭梭

在烈晒久旱中执着丛生

有大地就有广袤的养分

四季就是最靠谱的亲人

花不是为了虚荣

结果才是我们锁定的前程

我们是那种长驱不折的风

不信有不能翻越的城池和山岗

曾抚过飘飘长发

也曾无情摧拆陈腐的高墙栅栏

会在星夜里轻弹低鸣

也会在阳光雨雪中呼啸

横扫不是我们的追求

穿越的目标在乎创造

我们是一代互通互联者

习惯了手机中不歇流动的信息

在多见不怪中找到爱好

在跨界整合中集体迅跑

我们和快周期比赛节奏

与粉丝们在交互中引为同道

也许我们看起来还稚气未消

创新创业的先锋何妨青春年少?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六

一、实践动因

村党组织的设置是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在中国广大农村,多年来一直按照区域原则,以行政区划为依托,“支部建在村上”(一村建一支部),形成“镇党委——建制村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建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党员在地区、产业间流动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以建制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的传统组织设置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党员流动,再加上一村多组、村组之间距离较远、党员分散,造成党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党组织在村民小组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此,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体制、优化党组织设置,已成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龙江村是深溪镇农业大村,现有农户1670户,农业人口6911人,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30.87亩。在20xx年组级区划调整以前,全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93人;村民组22个,组干部44人。由于龙江村村域面积大、村民数量多、党员分布广,2个党支部与22个村民组交错设置、93名村党员与44名组干部交叉分布,组织相脱离、工作不同步,导致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村民组一级的有效覆盖尤其薄弱,体现为“四难”:一是党员干部作用发挥难,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差,不愿承担组级工作,在组级干部的配备上甚至采取“轮流当”和“抓阄选”的方式。二是村组生产要素集中难,原有22个村民组普遍面积小、人口少,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人力、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难于集中和扩大。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难,没有集体经济积累,党员群众忙于个人生计,对村支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有怨气,矛盾过多、人心不齐,集体公益事业无人抓、无心管。四是基层组织效应体现难,原有2个党支部管理幅度大,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对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出现“空档”;组织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强,活动形式单一,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针对龙江村面临的“四难”困境,普遍存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四难”问题越突出,农村越是贫穷落后,党员群众越是不满意。20xx年以前,龙江村集体经济积累仅2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860元,无任何集体经济收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排名长期位列深溪镇倒数第一名,计划生育工作常年被列为“三重”管理村,群众满意度极差。以龙江村为例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具有普遍意义。

1、村党组织执政地位的动摇。一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内耗”严重,影响了领导作用发挥;村党组织不正常开展活动,长期不召开党员大会,不发展新党员,党组织缺乏活力;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路数不清、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等。二是集体经济薄弱,物质基础不牢,党组织缺乏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办公益事业,只能向群众伸手要,久而久之,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和抵触。三是客观环境的制约。有的群众认为,村委会是群众选举出来的,是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因此,一些群众更拥护和信任村委会的领导,因而也影响和削弱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2、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考验。一是理想信念不牢。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对实现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缺乏自觉性和坚定性,认为共产主义是理想中的事,可想而不可及。二是发展思路不清。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无所适从。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发家致富是群众自己的事,各想各的,没有责任和义务带领群众致富。三是精神状态不佳。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畏首畏尾、不知所措,片面强调客观困难,没有带领群众开拓进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奋发有为、坚忍不拔的斗志。四是工作方法不妥。有的党员干部作风浮躁、方法简单,不善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五是为政不廉。有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以权压人、与民争利。凡此种种,都使农村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经受着新的严峻考验。

3、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难题。一是随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党员群众民主意识普遍增强,要求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二是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和习惯做法的影响,农村党员干部担心扩大民主会削弱“两委”班子的领导权威,往往只在形式上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党员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党员干部民主意识和能力弱的矛盾,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明显和突出。特别是在党员群众中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他们强烈要求实践自己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又难以正确履行民主权利。

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出现,呼唤着在农村处于组织核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以一个全新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村级组织平台系统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二、基本做法

20xx年7月,龙江村全面推进组级支部建设;20xx年6月,龙江村挂牌成立党委;20xx年10月,龙江村党委在全村组织实施“三支队伍、四级联动”服务模式。龙江村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为契机,创新实践“组级支部建设”模式,在组织设置、管理机制、组织定位、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创新组织设置。一是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河流走向、人口居住状况、产业特色、资源分布等情况,坚持依法依规、科学适度和“两并两不并”[ “两并两不并”:“两并”即组级行政区划合并,组级领导班子合并;“两不并”即村民承包的田土山水和集体经济收益不并,原组辖区不拆散合并。]原则,依照村民组村民户数的适度规模,将原22个村民组合并成为11个,并分别明确蔬菜种植、花卉种养和服务园区建设等发展重点。二是在组级区划调整后,撤销原有党支部设置建制,在11个村民组建立8个党支部(对于区域相邻、产业相近,而党员较少的村民组联合组建党支部),将村民组内全体党员组织关系编入组级党支部,保证每个支部党员数有10名以上,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了作用发挥;同时,以组级支委班子为领导核心,搭建以组级支部书记、村民组长、育龄妇女组长为主体的组级事务管理班子,并推荐治保主任、调解主任分别由组长和育龄妇女组长兼任,把原有44名组级干部精简至33名,提升了工作效能。三是依托蛋鸡养殖这一优势产业,成立了龙江村蛋鸡养殖协会,并跟进组建协会党支部,以“支部+协会”模式,把专业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机制建设、提供服务、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带富能力。四是立足加强党的领导,先后经镇党委、区委组织部研究同意,将龙江村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进一步明晰了村党委、村委会、组级党支部和村民组工作职能,全面推行“两级两委、交错互动”[ “两级两委、交错互动”:即村党委领导组级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村民组、组级党支部领导村民组的管理模式。]工作机制,激发了村组活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扩大民主实践。一是注重选举民主,严格按照“两推一选”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十届村党委班子成员7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以分村民组召开支部大会和村民会议的方式,先选支委班子,再选村民组级班子,且每名班子成员满意度测评均在95分以上,充分尊重了民意。二是认真执行党务、村务公开有关要求,细化了村、组两级公开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等,分设村、组两级公开公示栏,定期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工作事项进行公布,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全面落实组级干部向党员群众代表述职述廉和公开承诺制度,明确村组两级党组织书记在七一建党节、村委会干部及村民组长在年终分别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作述职述廉报告和公开承诺,提升了村组干部公信力。三是重大事项民主商议。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组党员群众议事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协商和决议涉及村、组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和集体经济发展等重大事项,保障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20xx年,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为全村年满6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采取村企合作模式与遵义赛德水泥厂成立了遵义建安商砼公司;20xx年,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以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遵义市龙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遵义龙江驾驶人培训有限公司。

(三)健全服务网络。一是搭建村级服务平台。为更好地服务全村党员群众,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在交通便利之处新建了48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和1500平方米的村级办公阵地,在开设“一站式”的党务和村务服务大厅的基础上,配套建设远程教育室、群众说事室、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图书阅览室,夯实了服务基础。二是配套落实组级活动阵地,将服务群众的工作前置,先后投入260余万元,为所属8个组级党支部和协会党支部新建了活动阵地,配备必备办公用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了服务实效。三是设立便民服务网点。依托村、组办公阵地资源,配套设立了农家书屋、爱心屋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13个便民服务点,修建篮球场4个、健身场6个,丰富了服务功能。每年,龙江村投入200余万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优化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在严格抓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制订了村组两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邀请师资举办讲座和组织到红色基地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服务水平和发展能力,突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二是按照党员干部“五带头”标准管理要求,制定《龙江村共产党员履职卡》,将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承担支部工作和开展志愿服务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以此作为党员“评星定级”主要依据。三是丰富党员活动载体。全面实行“三支队伍、四级联动、责任到人、服务到户”[ “三支队伍、四级联动、责任到人、服务到户”即依托村党委班子、党支部支委委员和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实行村党委服务党支部和村委会、村委会服务村民组、党支部服务村民组和党员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服务群众的“四级联动”模式,做到责任到人、服务到户。]的服务模式,以村组党员干部为主体,动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和致富能手共同参与,分类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9支128名,将全村1670户家庭全部划分给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联系服务,并分类组建并实行量化考核,下沉了服务重心。

三、主要成效

龙江村创新组织设置,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下沉到村民组,把党的工作直接做到村民家中,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让群众直接享受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果,看到党的工作实效,感受到党员干部实在的作风。龙江村在村民组上建支部,并配套工作机制,有力地加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提供了范例。其主要成效是:

(一)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龙江村把党支部建在村民组,使村民组党支部成为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对传统的以村为最基层单位党建模式的突破,是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的创新。村民组党支部、协会组织党支部的建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更加“细分化”,党委、党支部的结构组成更“扁平化”。龙江村在村民组中建立党支部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做到“三先”原则,即组内事务党员先知、组内事务党员先议、各项行动党员先带头。从而使党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二)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龙江村各组级党支部、协会组织党支部建立后,村党委注意发挥各类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活动都由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村党委负责定期检查和指导,党支部负责具体实施。同时,通过每月党支部书记例会等形式,畅通了民主渠道,并充分调动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分类设置党支部后,一方面将党建、计生、综治和卫生等日常事务性职能下放到村民组,另一方面村组干部队伍精简后,提高了基本待遇,激发了队伍活力,使村党委有更多的精力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更大的力度统揽全村基层党建工作。随着各党支部内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龙江村的党建工作更加规范、组织活动更加丰富、党员队伍更加壮大,有力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党支部对党员实行“小团队式”的教育和管理,更具针对性,便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开展“三支队伍、四级联动”服务模式,一方面能根据党员自身特点设岗定责,开展志愿服务,使党员找到适合发挥作用的途径。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在本村民组内运作,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非常熟悉,便于监督党员,也有利于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有利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建立村党委、村民组党支部,实行“两级两委、交错互动”工作机制,呈现了“体内循环、线片结合、交叉负责、精细服务”的工作特点,基本实现了“民情联系无遗漏、村务管理无盲点、为民服务无缝隙”的“三无”工作目标。与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相比较,村民组党支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群众思想动态通过村民组党支部能更快地传递到村党委和村委会,有力地保障了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也有利于社会稳定。龙江村村民组区划调整和组级党支部建立后,又分别组建组级治保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提高了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目标,有效地促进了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20xx年,龙江村实现农业产值5876.4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992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3875万元。目前,龙江村已拥有遵义市龙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遵义建安商砼,龙江酒店,龙江驾校等村办企业,获得了国家、省、市、区、镇各级相关部门的表彰。

四、经验启示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目的是适应农村新形势和新任务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以此带动农村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党在农村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只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步,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组织建设、活动内容、方式、途径及载体配套进行创新,只有这样,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全面提高和发展,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龙江村实施“组级支部建设”是创新村组工作模式、组织架构、服务功能的积极探索,更是“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的生动实践。

描写创新思维和密码心得体会七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创新与超越性思维的专题讲座,在短短的3个小时的学习中,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王健教授从新时代与创新思维、超越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听来既生动有趣又开拓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司法所更好更快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