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 国培项目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8 20:45:16 页码:9
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 国培项目培训心得体会(五篇)
2023-01-08 20:45:16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国培计划中的专家讲座内容充实,涉及到保育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每一个不同的内容与领域,专家都从理论、现实、案例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做给出了答案,朱xx教授的“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以“鱼就是鱼”的故事为例,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主义的视角进行里解析,启示我们用适宜的视角去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丁xx教授的“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探索”以大量的课程建设和实践的实例帮助我们理解园本课程建设的价值以及如何建构适宜现代幼儿发展的课程。边xx教授的“美术领域的基本理念和实施”从成人和幼儿的视角出发,结合大量的名家作品和幼儿作品,帮助我们明确美术领域的理念以及如何有效实施美术教学。许xx教授的“音乐领域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给了我们新的思路,许老师以自身的激情和感染力带动了全场教师的热情,在热烈的氛围中解读音乐教学应该如何与幼儿互动,实施有效指导和教学。

吴xx园长的“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生存的教育”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生存及教育的理念,启迪我们如何关注幼儿生活和生存的每个细节,渗透我们的有效教育。刘xx教授的“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行动研究”给我们树立了大社会观,让我们明确了什么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如何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带动和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长足发展。周xx教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解析了指南精神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在互动和案例中让我们懂得如何把指南化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如何用指南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郭xx教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解读”指引我们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能力,在工作中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黄xx教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如何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高效发展。华xx教授的“基于案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设计”从案例出发,引领我们理解游戏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引发和指导幼儿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游戏带来的价值和快乐。封xx园长的“环境与幼儿园教育”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如何创设可以引发幼儿探究和操作的环境,如何在环境中体现幼儿园的理念,促进幼儿发展。钱xx教授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从专业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反思提升的策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促进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王xx教授的“幼儿园环境与儿童人格的文化学解读”从大环境的视角解析了环境中体现的文化。

国培过程中安排的环境观摩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指引,这些幼儿园的环境丰富,各有特色,如中福会幼儿园和宋庆龄幼儿园的主题环境,体现里主题“万圣节”,从幼儿园的大门、走廊、室内的各个角落都体现了这个主题,用黑白红色、蜘蛛网和蜘蛛、怪老人和骷髅等融汇了西方万圣节的文化。本溪路幼儿园的班级主题环境鲜明,体现里“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在幼儿园的大环境方面,各个幼儿园也各显特色,如徐汇科技幼儿园的科技教育特色、市立幼儿园的美术特色等彰显了一个幼儿园多年的文化沉淀。每个幼儿园的室外环境设计精心精细,体现了办园的高效。

观摩了健康活动《玩轮滑》、语言活动《天生一对》、科学活动《救虫虫》、《落下来》、美术活动《肖像画》、音乐活动《看朋友》等,这些活动给了我们新的思路和启迪。尤其是应彩云老师的语言活动《天生一对》从教师的功底到幼儿的发展,无不给我们深深的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十天的正式培训我们在充实和忙碌中感悟颇多,收获颇多,反思更多,国培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发展的平台,我们也不会辜负国家和各级领导的期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同时把学习的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把国培这份爱传下去。

2022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此次培训地点是在赣南师范大学。培训采用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说课竞赛、实践体验、学习考察下校观摩研讨相结合等形式。讲师有知名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研人员、特级教师与骨干教师。我很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认真思考、深刻反省,通过半个月的培训,我有如下收获:

在一轮一轮课改的要求下,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培训、竞赛,几年下来,我长了不少见识,经验似乎也很丰富,但是我却迷茫了,因为课上来上去、听来听去、看来看去,我却不知道如何上才是一节好课,是真实的、平常的,还是花样作秀的,为了迎合评委、迎合观众、应付上层领导,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头换貌,似乎不改这节课就不是一节好课,似乎这节体育课不采用自主尝试 就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带着疑惑参加了学习,通过专家的理论引领,赣州文清路小学体育教师黄老师实践展示,让我领悟到如何去上一节体育课。体育课不同于其它课,它上课场所和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体育课一定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不可丢弃的,而且体育教学是一项身体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上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而忽视体

育本身的特殊性和安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有些体育技能的传授是实用的,安全的,我们对过去的教学观点和方法应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培训中对我最有意义的是教育心理学知识作用于体育教学。赣南师院副院长陈勃教授在《教育心理与教师发展》报告中不乏真知灼见,不乏立意深远,给学员耳目一新的感受。比如:一句“你比学生更有道德吗?”给予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迎头痛击;犹如“像对待好生一样对待差生”启示我们必须避免简单将学生分为聪明的和不聪明的,某个领域中的良好表现并不能说明在其他领域中也会有类似的表现,对当今腐朽的“应试教育”予以批判。

师院教育科学院李东斌教授《从压力感到幸福感》的报告给我们这批来自农村一线体育教师灰色的心情开启了一道亮丽的窗户,曾经的他们在混沌中挣扎;在压抑中抱怨,愤怒,焦虑,恐惧,自暴自弃……心理疾病者比比皆是。这扇神奇的窗户透露出丝丝斑斓的光线是:

一、降低道德底线是你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二、学会倾述,放松,想象;

三、适当活动,兴趣的培养;

四、道当知足,处理好成败的关系;

五、追求人生高峰境界——自我实现!快乐是一种美德,即为“道”,不快乐为一种缺德,而持久快乐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我实现”。通过“自我实现”才能获得高峰体验。

培训中最诙谐有趣的是来自北师大的毛振明教授的“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生体育”体育教学宗旨。《什么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让学员在轻松,幽默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深刻内涵,真可谓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第一,毛教授带领我们走出传统体育课在运动技术教学的困惑,适当的运动技术的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强身健体,快乐幸福才是终极目的;第二,认识到了新形势下什么才是一堂好的体育课,体育课应当上得有实效“懂”“会”“乐”“练”四字方针。

整个培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赣南师院文新学院孔刃非教授上的师德与修养,孔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他的激情感染了我,他的理念和宗旨更让我深深地陷入到反思当中,孔老师反复强调一句话是如果你不是个善良的人,不是个好人,你就别选择当老师,听起来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对于老师列出来上纲上条的职业道德与规范,我觉得我合格,我自认为我是个合格的老师,孔老师说到教师职业道德时就说了些人之常情的教学现象,对于优秀生、有家庭背景的学生…..我们都会很好的表现出我们教师职业风范,但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们是否能跳出人之常情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一些表扬和鼓励。一句消积的话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让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

每一个报告会都给学员们带来群情激昂、心潮澎湃、预展宏图……但一回到现实,冷静分析,难免又使人陷入一种纸上谈兵,言行不一的哀伤的感觉,现实的农村中小学存在以下尴尬事实,使体育教学难以积极开展,具体现状为:一、从上级精神到地方指导思想,从教委到学校领导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漠视淡化体育教学,甚至口头上都很少顾及,他们重视的是安全教育,应试教育等这类关系到“乌纱帽”的事情,有些学校别说搞好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都流于形式。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被冷处理,边缘化;二、学校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令人寒碜。首先是器材配套严重不足,一个中小学校竟连篮球场都没有,更别谈跑道、沙坑这类,其次令人喷血的是即使上面配下来的体育器材质量糟糕透顶!橡皮球一充气,十个球九个变形,学生足球一踢就破……三、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缺乏社会尊重,缺失精神归属。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物价飞涨,全国人民就像着了魔一般,眼珠子只盯着孔方兄,这世界也好像变了味,真印证了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农村教师薪金微薄,仅仅够维持养家糊口,如果是单职工更是惨不忍睹,连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那“尊重,爱……”的需求无从谈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成功心理学中阐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过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满足低级需要才会有更高级的需要。因此,国家目前不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安全,尊重,爱的需求,而仅仅要求他们艰苦奋斗,默默奉献,那只能是一种空洞乏力,自欺欺人,教条式的政策。

现实虽严峻、冷酷,但通过这次国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教学晨光熹微的前途,感觉到了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心与方向。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之,体育教师只有通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引导者,学生健康生活的铺路者。

2022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这是我首次参加的远程教育培训,怀着对国培计划的神圣向往,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我开始了一次全新的学习历程。这次远程教育培训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教学理念得到了彻底荡涤,我的教育生涯开启了新的征程。

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完全不适应现在的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某种程度上是“干扰”好学生“制造”差学生,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使更多的学生厌学。通过培训,我明确了知识是学会的,不是讲会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时间加汗水型”教师,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进入做事业的状态,而不是做事情的状态。

作为课改时期的教师应把握新课标理念,一是要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二是要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充分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要注重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要让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反思的火花。

我在以往的教学中老是唱独角戏,学生基本上是跟上我的思路走,没有太多动手的机会,这样导致课堂老是死气沉沉,而且我也过多注重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没有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并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所以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参加远程培训以来,我思想上有了很大的震撼。看来我们教师的角色非转变不可,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研究者。一是要从学生入手,变讲堂为学堂,

从管理入手分好学习小组,采取捆绑式评价;二是要对学生做好理论上的培训,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总结;三是要对学习小组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四是要从教师入手,变教案为学案。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紧跟本专业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吸取新鲜养分,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常新的水”。在以前的教学中,曾经以为自己是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学生,愿意全身心的投入这个我所衷爱的职业。

然而通过这次国培,我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坐标。面对国培里面让我们完成的好多作业,包括讨论,测试,设计等,我有时候感到一片茫然,因为我平时不注重学习,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什么确定目标,教学设计等,在我的教学中似乎永远没有变化。

一切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维方式,一如既往的进行着。因此课堂气氛老是不活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参加国培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我仔细的搜索着,努力地回忆着,有哪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我完整的看过,有哪一本文学著作我潜心去研读过,沉淀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我不敢细细的盘点,因为就连《新课程标准》这本最常用的教学指导专用书,我都很少去关注过,每天除了机械的重复我还做过什么?所有的回忆都是那么零碎而模摸糊糊。“凭着良心做事”我想过,也说过,但我做到了吗?我不断的反问着自己,面对犯错的孩子,我认真倾听了他们的解释吗?面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我用心去关注过他们吗?面对孤僻的孩子,我真得走进了他们的心灵吗?我不断的敲打着自己的心灵企图找到合适的答案,然而,我只能原谅自己曾经的错误。时间常常在我们的抱怨声中悄悄溜走,我们除了一天天老去,什么也没有改变。走进国培,我终于懂的了用什么来提高自身素质,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是要学理念,阅群书,以渊博的知识层面赢的学生的心灵。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啊!书读多了,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还丰富了语言,为我们枯燥的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机,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刻苦磨砺的过程,相信吧,读书使我们的知识渊博的同时变得年轻自信。

二是要钻课标,通教材,以充实高效的课堂教学征服学生的心灵。作为一个新课改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统揽全省推行的三个版本的教材,以课标为依据,大胆整合,精选例

题,多题归一,重方法,技巧和训练,重思维方式的形成,争创高效课堂,力争达到教师深入浅出,学生浅入深出的境界。

三是要研究和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挖掘课堂上有关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再通过自我总结反省和同事间资源共享(观摩教学),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例”,并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剖析、阐释,从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质的飞跃。这可是一笔行之有效的宝贵财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回顾总结、剖析成败、对症下药、以利后行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的总结反思,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和谐发展。教书育人,育人是第一位的。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时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德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通过国培学习,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得到新的提高,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让我对数学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这次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总之,我在网络培训中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现在已经尝到了网络培训甜头的我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培训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大家一起在网络培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衷心感谢辅导老师田老师对我们耐心细致的指导。

2022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能参加国家组织的远程培训学习,我感到很幸运。经过培训,收获颇多. “国培”这一学习平台的铺设,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我们能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多好的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啊!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各位老师对这次“国培”学习的重视。我也被各位教授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感谢“国培”给我们搭建的这一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这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收获。

首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我虽然不是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要认真备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认为我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

其次,用爱去教育,用心去培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的人,才会上你的课。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心是具体的,是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我们还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人都喜欢表扬,需要表扬,优生需要,学困生也需要。因此只要真正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就好比钥匙伸进了锁里。我相信:严慈相济,才是教育的真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再次,学无止境,发扬吃苦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坚信今后每一年,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中,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在事业的默默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很快乐。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如是说。

总之,我认为:一个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样才能教好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新环境、新机遇、新发展,努力做一名领导信任、家长信赖、孩子敬佩的好老师,用自己的努力、勤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相信:用爱的和弦,会奏出教育的新篇章。

2022国培中西部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20xx年11月10日至20xx年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真的是机会难得,受益匪浅,如一缕春风吹进我的心田,对我的大脑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同时能在国培计划中有幸聆听众多专家的精彩讲解,通过网络参与了网上听课、网上答题、网上评论、网上浏览、网上推荐和网上交流(包括专家交流)等活动。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短短的九周内,我克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专家认真详细的视频讲解下,我受益良多,随着国培“赢在课堂”远程培训的学习逐渐进入尾声,我不免有些感慨,并对这次的学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感悟如下:

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为期两个多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体育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四、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不同程度的感到他人对自己的否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丧失前进的勇气和热情,甚至形成可怕的变态心理。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当教师能够做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时,他就可以赢得每一位学生的尊重与欣赏。当师生能够相互尊重时,一种崭新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悄然建立,并开始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作用了。

五、赏识每一位学生,和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沟通。

由于个性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发展都不一样。但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的身上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多留一份“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一定会发现一些亮点。在发现了学生的亮点之后,及时地鼓励他们,将亮点适当放大,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乐于学习,师生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循循善诱、提出充分的道理,是教师教育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的重要手段。说理是沟通的桥梁,以理服人,就是说教师要用道理去启迪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思想与观念,从而产生一种自觉克服不良行为的动力。在与学生沟通,做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应该摒弃自己的“特权”,不施压高压政策。要力求以理服人,采取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说服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和领悟老师的教诲。这样,学生才能将感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改正错误,奋发向上;这样,原本健康、正常的师生关系才不会被破坏,甚至还会得以发展。

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