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双优化行动心得体会实用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2:32:30 页码:10
教育双优化行动心得体会实用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9 02:32:30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教育双优化行动心得体会实用一

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误,常常遭到教师的训斥,他就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会学会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老师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我所任班级有个学生叫谭兴,他三天两头不写作业,衣着不整,不讲卫生,经常迟到,还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和别的同学闹矛盾。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怎样做人。他虽然表示改正错误,但过了几天,老毛病有犯了,竟然把一位学生打伤。告状到我这,我听了火冒三丈,把他冷落一旁----罚站。我决定放弃他,同学们也讽刺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母老虎那样凶,叫人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态度粗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后来,同其他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谭兴不是他父母亲生的,他父亲是一个工人,平时不是很关心他,母亲是痴呆。家庭条件很差。谭兴有时早饭都没吃或是早上自己弄点剩饭吃。当我听到这些时,我被震住了,我怎能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发那么大的火呢?我怎能放弃对他的教育呢?

第二天一早,我一走进教室就迅速寻找谭兴的身影。我看见他无精打采地在整理书本。我弯下腰,轻声地问:“你吃早饭了吗?”他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我急忙摸出一元钱,说:“快去买包子吃,不要迟到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里酸酸的。

晚饭后,我走进了谭兴的家。整间屋子黑黑的,一片狼籍。他的母亲衣衫褴褛,呆呆地坐在脏兮兮的床头。只见谭兴在厨房里忙碌着,他看见我来了怯生生地望着我。这时他的父亲回来了,我和他父亲聊了很久。原来,谭兴知道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但从不表露,仍对他们很好。他父亲也准备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关心孩子,多和老师沟通。

从那以后,我用耐心和爱心打开谭兴久闭的心扉。我特别留意他的举动,寻找他的闪光点,常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他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渐渐地,我发现自信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的脸上,越来越主动接触我了,人也开朗了许多,看到他的转变,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着了地。其实谭兴非常聪明,他有一个优点就是爱看课外书。每次公开课,他都会以他精彩的发言让听课的老师记住他,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了。上期语文期末考试他竟然考了92分。我知道,爱心已经融化了他心头的那块“坚冰”,一朵幸福的花儿已悄悄地开在了他的心窝,他已完全融进这个班集体了。我也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特殊的孩子。

上周末我在街上碰到了谭兴,他羞涩地从包里拿出一颗糖硬塞给

妹妹(我的小孩),然后蹦蹦跳跳地离去了。望着他瘦小的背影,我在心里祈祷----愿他一生平安!

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多么需要更多的微笑走进课堂。

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工作,因为我们的职责在于教好一个个有思想、有灵魂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个体,不能只凭自己的直觉判断,或人云亦云,而导致错误的理解,因此扭曲一个孩子稚嫩的心。每一天,每件事,每时每刻,我们都要细心地观察,耐心地指导,静心地反思,试着去读懂孩子们的眼神,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们我们才会更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让每个孩子的心头都开出幸福的花儿。

推荐教育双优化行动心得体会实用二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认为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班的王志勇同学是一名最令老师、家长头痛的学生,他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令人讨厌,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非常差劲。因此没有同学想跟他玩,跟他做朋友。他的行为确实令人感到恐惧、讨厌和无奈,上课时,时而侧坐在玩,时而趴在桌上,时而在座位上玩玩具,不听课,不愿做练习,测验考试乱。老师批评他,就做好几秒钟,老师视线一离开他,他就放松、捣蛋。我做班主任就给点面子,其他科的老师真的拿他没办法,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课余时间,经常楼梯趴扶手,用脏话和小动作公开挑衅同学,趁同学不注意推人一把,打人一拳,追着同学打。他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也不行,每天他的座位上周围都是纸屑,文具书本满天飞,一天下来手、脸、衣服都弄脏了。犯了错事,若不是老师亲眼目睹,从来不承认,说谎话,撒赖。在家不自觉做作业,经常没作业交,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懒惰,怕困难,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要家长在身边看着才做。

他真的一无是处吗?却不然。当跟他聊天时,当听到他天真的歌声时,我会觉得他很可爱。在辅导他做作业时,他总是一点就通,很快就掌握,我觉得他是那么的聪明。于是我心存一种坚定的信念:“有药可救!一定要把他拉上来。”

一、接纳

面对这样特殊的问题学生,我首先端正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宽容、平和的态度接纳他,不仅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学生,还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如

既往地关心他,鼓励他,辅导他。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若心存抗拒、讨厌、自然就会放弃。因此我用爱的雨露浸润他的心田,想方设法地转变他落后的面貌,让他认识自我,更好地融进班集体。

二、究其成因,以便对症下药。

1、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并不是天生就是懒惰任性,学会攻击他人的,归根到底是自孩子年幼起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王志勇父母工作忙,由奶奶带大,所以特别娇宠,孩子一哭闹,奶奶就张皇失措,想尽办法满足其愿望和要求,若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闹个没完没了,或做出报复的行为,过分的迁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习惯。父母不在身边,学前教育更不用说,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因此他不会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做事马虎懒惰,贪玩好动,没有学习兴趣。

2、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同学的歧视,教师的疏忽,都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潜移默化,所以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当王志勇的家长意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时,他们很焦急,很烦恼,马上把他从奶奶家接回来,但坏习惯已形成,纠正起来很困难,反反复复讲道理也无济于事,真的拿他没办法,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主要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打多了,孩子变得顽固,为了逃避打,学会了说谎,做错事从来不承认。孩子有样学样,也学会了暴力。

3、好动贪玩,注意力分散,没有学习兴趣,是王志勇厌学的原因。

由于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王志勇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定下心来学习。桌上的一支笔,一把尺子,甚至自己的手指都能玩上一节课。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加上过去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课后不想做作业,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三、方法:用爱去感化,用心去交流,用理去引导,一如既往地给予鼓励与关怀。

1、多给予鼓励与关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都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位置.因而我努力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喜悦,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1) 王志勇 不会听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有厌学的情绪.因此我注重培养他学习的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在上课前让他调整好情绪,不让他在课间玩得过度兴奋,课前准备给予充足的时间安定情绪,使孩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课.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我鼓励孩子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使他不分散注意力,要求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上课时,对不认真听课的王志勇给予更多的关注,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竖竖大拇指,投向鼓励的目光,不吝啬赞许的话语.并经常提问他,使他注意力集中,促使他思考问题.现在已经改掉了上课坐地,到处乱走的毛病了,还会做笔记,主动做练习呢.

(2)怕困难的王志勇不爱做作业,经常拖作业.所以我每天都要督促和检查他记载作业的情况,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更多的时间辅导他做作业和复习,要求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做得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现在的他已改掉了不做作业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语文,数学物理都及格了。

2、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王志勇任性、行为习惯差的毛病,我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地对他的无理要求和不良行为予以严拒和批评,加强他的自控力。为他创造自控的情景,让他自己确立目标并自我评价,自我奖励,从内心的感受到自立和理智的成长喜悦。例如:为了培养他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我要求和督促他每天放学后收拾抽屉、收拾书包,不能在课室随便摆放自己的东西,不允许乱扔纸屑,见到纸屑杂物马上捡起,每天要把座位的卫生搞好。课间不允许坐楼梯,坐地,乱吐口水。还每天坚持晨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初步成为习惯,个人卫生好多了,自理能力也强多了。

四、案例反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这句经典名言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教师只要有一颗慈爱的心,再特殊,再棘手的孩子也能转化。我认为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我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单纯地爱学生还不够,爱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为治学的严谨要求,更表现为他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和信任。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人皆有自尊心,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悉心呵护。在此前提下,学生才会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虽然对问题学生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然而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