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 诗经 邶风 凯风(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3:36:17 页码:9
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 诗经 邶风 凯风(九篇)
2023-01-09 03:36:1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一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二

知道《诗经》是因为唯美的《蒹葭》,了解诗经是因为《小旻》,而爱上诗经则是因为那些鲜活可爱的野蛮女友们。

诗经中有两篇诗会让我读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一是《关雎》,二是《泽陂》。每每翻开诗经,第一眼看到的都是那个辗转反侧思念美人的傻小子,夜晚在床上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对那个女子心心向往之,哎,多痴情的男子!更有甚者,如《泽陂》里那个傻得可笑的痴情男,同刚才那个傻小子一样,见了美人便“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了。不仅如此,一个大男人竟半夜在床“涕泗滂沱”,就为了一“硕大且卷”的女子。

读完笑完后,我不禁感慨,该是怎样的女子才能有这样的魅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或是沉鱼落雁的美人?

通读十五国风,却有了不一样的答案。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竟有如湘云一般独立有个性,调皮,任性,大胆的女子,在爱情中始终扮演着野蛮女友的角色。

读《东门之禅》,喜欢那个主动热情的女子,读《野有死麇》,仿佛看到了那个对猎人若即若离,半推半就的娇嗔女子,只是感叹,千年已过,这些可爱的形象竟经文字流传至今,以如此鲜活的姿态从诗经中走出。

最可爱的野蛮女友,莫过于《褰裳》里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了,“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听听,那点小小的倔强与骄傲多像全智贤当年的野蛮宣言,那种敏感任性的小性子多像和宝玉闹别扭时的林妹妹,读褰裳,就像是听见她们一脸骄傲蛮不讲理的嗔怪:你不爱我,还没有别人爱我吗?你不爱我,我就爱别人!哎,怪不得前面那两位男士要如此痴情了,遇上这么些有个性的野蛮女友,要么娇嗔调皮,要么蛮不讲理,还会对你若即若离,真是让人头疼呢。

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也许温柔贤良,也许哀怨不休,但那些爱使小性子的野蛮女友,你看见了吗?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三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莲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正统社会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己的起半边天,但是她们却用自己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己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虽是朝夕相处的山谷、山间,常见的葛藤、黄莺,却在她们的眼中如此之美,她们通过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让繁重的生活变得兴趣盎然。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慧眼是处于繁华都市,喧闹社会中的我们所欠缺的。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想尽一切办法来放松。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我们不远千里,来欣赏名山大川,大漠落日,最后却发现看景不如听景,眼前的美景只是徒增了我们的遗憾罢了。而诗中的她们却用自己的乐观,自己的豁达欣赏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她们视夫为天,却又自强自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蔓延在山间的谷中的绵长的葛藤,在她们的手中千变万化。把它割回来煮在锅中,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是织成细布,或是织成粗布,让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做成自己和爱人喜欢的衣裳,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享受自己辛勤劳作带来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快慰和自豪啊!她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四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方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学生对照注释,老师帮助弄清课文意思。

3、分析课文。

《诗经》的诗全是乐歌。本诗和许多诗一样,是以层叠铺叙的方法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的。全诗分为两章,两章的字句互相补充,类似而不相同。第二章基本上重复了第一意的词句,有的只是略加改变。这样利用重叠的字句、来表达诗中的情感的写法,就使原来简短的诗行发展扩大,并从反复咏唱中,唤起读者的共鸣,加强了感染力量。

4、背诵这首诗。

四、总结、扩展

我们课文选的《诗经》中的三首已成为名篇,千古传诵。请同学们课后诵读,进一步加强背诵。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五

1、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

2、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3、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

8、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

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窕纠兮,劳心悄兮《诗经》

10、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1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3、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5、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

17、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18、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19、"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

20、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邶风·柏舟》

21、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22、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23、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24、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25、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6、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27、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28、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29、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30、不忮(音置)不求,何用不藏?

31、威仪棣棣(dài),不可选也。

32、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经》

33、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

34、彼其之子,美无度。

3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6、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3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38、赛因河的柔波里掩映着罗浮宫的倩影,它也收藏着不少失意人最后的呼吸。流着,温驯的`水波;流着,缠绵的恩怨。

39、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4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

41、未见君子,怒扣调饥。:诗经

42、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出处:诗经

43、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4、夫妻好合,如鼓琴瑟。

4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46、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曹风·蜉蝣》

47、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诗经·曹风·蜉蝣》

48、爱的人儿啊,无尽相思使我心伤。

49、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50、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六

1、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櫻蚍厥祝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6、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8、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10、町疃鹿场,熠耀宵行。

11、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12、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13、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4、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15、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16、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17、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18、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19、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20、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2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23、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24、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5、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27、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

28、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矣。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29、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0、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七

与时下的国学热无关,我小时侯是最头疼上古文课的。

我讨厌老师枯燥的,讨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讨厌岳阳楼记,心理很强,老师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让老师轰出教室。

我喜欢诗,但是我不喜欢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开始阅读自己从前很厌烦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是怎样的因为厌烦而学习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样喜欢诗经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为百家讲坛,也不是跟风,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数同学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在我离开学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来到了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时日,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典作品的可爱。

中原,我的故乡。

在所有自己阅读过的古典作品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原因是这本书里有后来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失去的淳朴与自然,与乡土和的联系,也象很多年轻读者喜欢的那样,里面有爱情的美妙诗篇,这些风里的诗歌,比雅与颂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与真,诗经与离骚的区别就是与士大夫阶层的区别。

诗经里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揭露,但那是淳朴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悲伤,而不是离骚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八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4、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译:高高山上榛树生,低湿之地长苦苓。朝思暮想竟为谁?西方美人心中萦。美人已去无踪影,远在西方难传情。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0、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1、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译:狂风迅疾猛吹到,见我他就嘻嘻笑。调戏放肆真胡闹,心中惊惧好烦恼。狂风席卷扬尘埃,是否他肯顺心来。别后不来难相聚,思绪悠悠令我哀。

1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4、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15、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1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9、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译: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20、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2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2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4、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25、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译: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羽翅舒展真漂亮。我朝思暮想的人儿啊,愁思绵绵音信渺茫。雄雉飞在遥遥的远方,四处响起他的欢唱。诚实可爱的人儿啊,无尽相思使我心伤。

26、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2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28、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3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最新诗经邶风凯风心得体会报告九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 首诗,按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和“雅”更贴近普通百姓,其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

全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为了追求河那边的“伊人”而不顾道路险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 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