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双语艺术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08:21:38 页码:8
双语艺术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9 08:21:3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双语艺术课堂培训心得体会一

随着全国普通话的普及,汉语成为全国最普遍使用的语言。学习汉语便成为我国各种少数民族的一种必然。要获取以汉语为载体的文献和语音资料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等方面水平最高、最多、最新的资料,不掌握汉语,就会使少数民族获取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能力降低。

阻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的发展,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目前我们应该把双语教学摆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首位,尤其是在小学,为孩子从小营造一个汉语学习的氛围,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入手,逐步形成孩子用两种语言交流、学习的习惯。从双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到纯汉语教学的过渡阶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学习各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1、抓住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从多年来双语教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情绪总是从:非常积极→灰心丧气→厌学→放弃。因此,抓住学生闪光点,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是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攻克难点的的重要因素。做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多鼓励,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

特别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害羞、害怕听不懂或是自己说错了或说得不好,难以开口。那么我们必须从心与心的沟通开始,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使我们的学生对于双语活动产生情感,积极、自信地学习。用欣赏的态度告诉孩子:"你能行"、"读错了没关系"。只有在孩子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家长、老师督促转化为自觉、自愿时,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有了它实质的含义。

2、运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有效渗透,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儿童的学习都有注意力跨度短、模仿能力强、习惯于经验型学习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教学形式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观察、模仿、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

(1)图文并茂,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将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与学生动手、动脑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例如,教学"手"这个字时,先制作出"手"的卡片(图文并茂),让学生观察,然后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互译"手"字(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的老师可以找小助手帮助自己),同时让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跟着老师反复大声读"手",再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手,把手画下来,看谁画得又快又好。通过学生对"手"字意思的理解,老师进一步提问。如:"我们的手可以用来做什么啊?"等问题,进一步运用问题加强学生汉语口语的练习。

这样学生不但能学会"手"这个字,还通过学习理解"手"这个字的同时,加强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当然也可以让孩子边学单词,边指着相对应的肢体部位,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很直观的记忆住字、词的意义。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发出指令,看看谁的反应最灵敏,可以是根据所指部位说出汉语,也可以听到汉语指部位。当然,组织教学的活动设计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最主要的是无论你教授学生什么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个字、词或知识点意义的基础之上。否则,教师的一切努力就是枉然。

(2)根据学生实际,把本地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开拓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双语教材。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小学双语各学科教材是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做为在双语环境下授课的教师,能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学科内容等自编、自翻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上一年级美术课(下册)第三课《太阳》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自编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分组(按民族分组,便于语言的沟通)

活动二:观察讨论:太阳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东西:(盘子、锅盖等等),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特别要说出太阳的形状和特征。

活动三:让懂苗语的同学和懂彝语的同学,分别用苗语、彝语翻译太阳。(便于不懂汉语的同学理解太阳一物的意思)

活动四: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同学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活动五:让学生根据自己捏出的太阳再说说太阳的形状及特点。(有意训练学生口语和对太阳一物的进一步认识。)

再如,上语文课时,备课的第一步就是首先根据学生实际翻译或对译教材,自编出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的课文后,再备教法等。

也许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所编写的教材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过难,学生说很简单句子都会出错,甚至还不符合语法规则,但是只要学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听起来明白,即使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如果一开始我们就用和汉族同学一样的要求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就会使少数民族学生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他们越是害怕错误,就越不敢开口,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允许他们犯错。

(3)把汉语言的教学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注重教学内容"量"的尺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要掌握、理解每一学科的知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障碍的问题。也就是只有师生能真正建立沟通,才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每一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的教学,语言的训练。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运用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汉语的对话语言和书面语言水平,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掌握所教学的知识。但是,在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所传授内容过大,超出了学生语言理解的承受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的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的学习。

一心二用,效果可想而知。特别是思品、自然、科学等学科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少数民族语言中是没有的,要让学生掌握是相当难的,仅词汇的理解这一项就让学生难以承受。因此,每一学科的双语教学在每一节新课上教学的内容涉及不能太多,如果在课堂上新知识的量太大,学生便很难牢固地掌握,并且容易混淆。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把很多知识都要求学生记忆,这样做势必会事倍功半,学生因为觉得太难而放弃各学科的学习。

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不只是靠识记,更多的是受到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因此,做为少数民族学生,第一语言的形成并不是靠在书本上学得,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可能不会看书、写字,但他一定会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的意义不是只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全校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

推荐双语艺术课堂培训心得体会二

教育是讲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增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 (2)学校成立校园汉语角。我们将周三兴趣课的一些项目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双语教学,对学生创设了语言训练的环境。

(3)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汉语,大部分学生能用汉语向汉语教师打招呼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汉语会话。

(4)结合各种主题活动进行教师、学生双语朗诵、口语比赛,激励大家学汉语,用汉语。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因此加强学习,提高双语教师的认识水平,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

(1)成立双语教学教研小组进行有计划的教研活动。 (2)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一充分进行直观性教学。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使之生动形象、化难为易。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汉语学习活动更生动活泼。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以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有趣,注重实际效果。双语课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较为丰富的语言素材,不仅有直观的,还包括抽象的。多样化和趣味化的练习,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用汉语思维,培养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师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处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汉语来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用汉语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

到充分的发挥。

(3)组织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机制,互相听课,外出取经,相互促进,体现双语,注重学科融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不断创设条件,激励教师,让学校的双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向老师们提出了:1、备课要求:针对教材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制定出本学期、本单元的汉语要点、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汉语能力的不同,所以在备课中,也有不同要求。第一层次,在备课中体现基本的汉语课堂用语。第二层次,尝试用双语对照来备课。2、学科定位:双语课首先定位为学科教学,要100%地遵循教学大纲与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3、学习要求: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汉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汉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学中注意3点:a教师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复习巩固旧知识。b教师应让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情况下,丰富自身的词汇量及句型。c根据教学大纲及单元目标制定汉语教学计划,制定阶段汉语任务,并在备课中体现。

(1)学校拓展时间与空间,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便利,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外的汉语交际活动。

(2)每天利用课间时间,插播优美动听的汉语歌曲,提高兴趣。

(3)校园宣传栏,定时更换汉语内容,增加知识量。

(4)开放语音与多媒体教室,播放生动活泼的汉语动画片,提高学生视、听能力。

(5)鼓励学生参与汉语对话角色的扮演。

(6)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运用,学校要求学生三个多:“多听、多读,多练”。多听:多听录音,多听广播,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多读:多跟读录音,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多练:尽可能把所学的知识在正常生活中运用,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最明显的是学生口语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过去哑巴汉语的现象,学生在平时的交流、问候时经常能够使用汉语。其次,是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把学习汉语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老师们得出了以下的几个教学原则。

1、凸现汉语的原则。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方面的汉语知识,要注意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汉语表达,以掌握学科汉语知识为目标。因此,相应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降低难度,精讲多练。讲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其实就是双语汉语字词的理解、记忆、运用和思维过程的汉语表达以及听力的反馈训练(听写也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

2、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同,所掌握的学科汉语词汇也各不相同,所处的教学阶段也就有所不同。摸清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好所处的教学阶段,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把教学阶段定低了,要求太低,学生感到乏味;定高了,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教师就只好在课前做大量的铺垫,这势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一班内,学生汉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

3、循序渐进的原则。任何教学都要遵循记忆遗忘的规律,恰当设计教学的周期,注意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巩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双语教学的操作时,一要注意整体规划,螺旋上升。二要注意巩固运用,形成技能。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双语教学的课时有限,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学科汉语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做适当的分类,把它们组合成一个个相对联系紧密的单元,在同一个单元内,注意知识的新授、运用和巩固的有效组合。 4、愉快学习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的方法主要有:1、变换节奏,活泼多样。游戏、比赛、故事表演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极好的方法。2、多种媒体,立体交叉。多种媒体的恰当组合,既是发挥各媒体优势,促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交叉感染吸引学生的需要。3、鼓励表扬,促使成功。及时而恰当的鼓励,能增添学生的信心。

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总结出了几种教学方法。

1、互助式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互助互动,于游玩之中、于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习指标。从而降低学习压力,激发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情境教学法——根据学习内容,虚拟逼真的情境空间,孩子们于兴趣盎然的师生互动之中。

3、身势语教学法——采用联想、想象法,把学习内容简化为某些肢体语言。肢体反应可刺激大脑发展及语言学习效果,过程诙谐,妙趣横生,像母语般接受汉语学习,轻松自如,其效不凡。 4、歌曲节奏教学法——透过歌曲节奏,轻松互动学习,强化词语及句型练习。抽象、复杂的语词、句型突然间变成了愉悦身心的歌曲,轻轻松松受益。

通过这学期的双语教学,全校双语班师生学习汉语的热潮已一浪高过一浪,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教育科研,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家长的普遍赞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