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4:46:17 页码:10
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5篇)
2023-01-09 14:46:17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根据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近期,盐城市局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既收录了曾在盐城地区生活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等铁军将领留下的许多好家风故事,也收录了近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的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丰富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示了“厚德盐城”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牌。

学习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支部委员们先学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支部党员岗位、年龄等特点,共同研究确定本支部重点学习篇目,要求每名党员利用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就重点学习篇目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通过开展学习,进一步凝聚起全局党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率先垂范的正能量,激发了全局党员立足本职,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巨大热情。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

优秀革命前辈红祺个人先进事迹

张祺这个英名,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的确有些陌生。有幸阅读这位历史老人,是从一摞厚重的党史资料和几位领导、专家的深情讲述开始的。

因为工作关系,促成了不久前的一次沪上之行。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告诉我们,张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为上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老人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3岁。如果张老还健在的话,作为百岁老人,面对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该何等高兴和欣慰!

张祺,1910月生于浙江浦江,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即外出做工;1930年进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绸厂六分厂团支部书记,领导并参加震动全国的美亚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和平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筹备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上海市委顾问等领导职务。

对于张祺的功绩,上海市人大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矢志不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扎根群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张祺一次次经历了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他的侄子张伯禧回忆说,1946年3月的一天,特务在雁荡路一带抓张祺。当时,张伯禧刚好坐电车经过,车外一片混乱,听说是抓共产党,而且传来了枪声,并看见一个人影朝电车奔了过来。早已对特务行径恨之入骨的电车司机在放过来人之后,故意挡住了特务的去路事后,张伯禧来到叔叔家,叔叔没有任何紧张、后怕,表现出的依然是自信、坚毅和果敢。直到多年以后,张伯禧才知道,雁荡路那惊险一幕,原来要抓的正是自己的叔叔。

1958年2月,张祺任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三年困难时期,张祺虽身患多种疾病,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动员并带领区委干部和全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菜市场了解副食品供应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为克服暂时困难,抽调30名干部,组织267个单位自力更生养猪、鸡、鸭、鱼,分配给有关干部职工,减轻市场供应的压力。同时,他还抓工业生产,至1959年底,区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46.1%,全区评出53个先进集体、117个先进生产者,其中全国先进集体4个、全国先进个人13人。平时,张祺生活十分朴素。他家孩子多,困难大,粮食不够吃,而自己常工作到半夜时分才下班回家,吃一碗菜泡饭充当晚餐。张祺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组织上按规定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但他却经常把这些钱物拿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张祺也和其他老同志一样惨遭迫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张祺,带领各级工会组织拨乱反正,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期间,他要求各级工会领导:“要做无名英雄,培养和树立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扬名四海,而自己却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舍己为人„„我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了人才,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晚年,张祺还分别担任了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指导上海地方党史、工运史的征集、研究和编撰,满腔热情地为党史工作发挥余热。他历时8年,根据亲身经历,查阅大量资料,以80岁高龄抱病完成了27万字的《上海工运纪事》,为党史、工运史研究留下了一部重要史料。张祺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令人感佩,催人奋进。

最新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了__组织的井冈山学习,在革命胜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胸襟、壮志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几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但却给我留下了很多的震撼、很多的启迪、很多的沉思、很多的激励,平凡而又伟大的“井冈”二字,从此更加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镌刻在我的生命历程中。

这次井冈山之行安排得丰富而又充实,我们在井冈山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览馆、井冈山碑林、小井红军医院、毛泽东旧居、黄洋界哨所等地。随着老师讲解,大家追忆着井冈山革命先烈英勇抗敌、顽强斗争的感人历史,缅怀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感受着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每到一处参观,都是一次教育、一次熏陶,让人终身难忘。这些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使我的心灵接受洗礼,情感受到震憾。我的情绪一次一次被感染、共鸣、振奋,在我的心中,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震撼、一种吸引、一种信仰。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是什么力量激励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但却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和这条道路,伴随和指引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从此走向胜利,走向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井冈山燃起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祖国大地,燃出了一个新中国。“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默默地吟诵着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脚踏着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红土地,耳边似乎回响起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喊杀声,眼前仿佛浮现出满山遍野的革命者在猎猎红旗的指引下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打击进犯之敌。我忽然意识到,这股力量的源泉正是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就是井冈山的红土地和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所铸造的井冈山精神。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确实使自己受到了深刻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洗礼,深刻感悟到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伟大现实意义,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也切实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能力。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一些感受和启发:

一、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一方面,新生的革命队伍处在强大的敌对势力的包围和多次“围剿”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敌军实行了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可以讲是极度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做支撑,革命胜利恐怕会成为天方夜谭。“红米饭、南瓜汤”,吃树根,穿草鞋,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井冈山根据地军民正是凭借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坚忍不拔将革命进行到底,以点滴星火燃起燎原之势,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精神支柱,势必走向沉沦。当前新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一名__,更要像革命前辈学习,努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

二、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红军当年在井冈山时期,条件极端艰苦,面对国民党频繁的“会剿”和经济封锁,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依靠群众,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现在搞建设、抓经济仍然要靠艰苦奋斗,尤其是__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带头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执行中央、省、州各项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勤俭节约,从自身做起,努力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提高作风修养,做模范先锋表率。

三、要始终践行群众路线。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共产党和群众是一心的。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说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得意,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在战争年代共产党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群众路线,充分相信依靠群众、组织宣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井冈山精神的法宝。当前,各项惠民利民政策陆续颁布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卫生改革……无不体现了共产党对群众的关心和关爱。我们一定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强化责任,明确目标,讲求方式方法,切实做到“权为民所为、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做到上下左右共同前进、协调发展。

四、要始终做到求真务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不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当前,各项工作纷繁复杂、任务很重,但不管情况怎样,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在工作中,要注重强化务实意识,要讲真话、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要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进一步加强计划性、摸索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积极开拓创新,把工作做实做好。

井冈山之行虽然结束了,但革命先辈的情怀、井冈山的精神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指引和激励着我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一定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坚定信念,开拓创新,以更高的境界约束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__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最新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就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通过彻底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地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1、革命精神来自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刻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精神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不忘革命初心”,革命的觉悟、情怀、意志溢于言表。特别是2016年年底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精神的重视与强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深刻认识、科学遵循与自觉践履。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有些人把革命简单地等同于曾经发生过的暴力革命、革命战争、革命运动等,并且认为革命已经逝去、革命不再需要。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虽然上述形态毫无疑问是革命的形态,甚至还是革命最直接的、最现实的、最管用的形态,但却不能说是革命的全部内容,更不能说是革命的本质形态。关于革命的本质,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8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做了极为简明而又科学深刻的论断,这就是“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后来马克思又称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发动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总是要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来。这种矛盾、危机、痉挛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解决。解决了,社会就发展进步了,历史就前进了。所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革命直接政权的阶级更替,表现为社会制度的兴亡存废,但深藏其后更为根本的是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邓小平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也是因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社会矛盾不会消失,革命自然不可避免也不会消失。所以,对革命不存在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的问题,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是“必然性的物质力量”。1851年恩格斯给马克思写的信中讲“革命是一种与其说受平时决定社会发展的法则支配,不如说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纯自然现象”“制度改变的方式总是新的要求逐渐产生,旧的东西瓦解等等”,建立新的制度“总要经过真正的革命”。

正是有着对革命的科学认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共产党人就是革命者,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碎旧世界夺取政权的革命当然已经结束了,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革命却依然在进行中,并且要继续进行下去。从身份上说中国共产党已经是领导人民长期执政的党,但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革命党,是具有革命精神的执政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特别提出,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用旺盛的革命精神来进行自我革命,并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2、保持革命精神就要一以贯之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了慷慨悲歌的社会革命运动,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的社会革命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当代中国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这一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一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时代,中国开始了从快速发展到全面发展的模式跨越,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阶段跃迁。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战术、从观念到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要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度进行战略筹划,从推进共享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做出应对之策,以更加旺盛的革命精神开启新时代的新革命。通过革命精神深化社会革命,用社会革命淬炼革命精神。

3、保持革命精神还要勇于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解决自身的问题。

在建党初期对党员和党的一些组织“思想不纯”以及“左”倾“右”倾错误进行自我革命,在长征途中对党和军队中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分裂逃跑主义进行自我革命,在延安时期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进行自我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一系列的自我革命。也正是在这样的自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带领中国社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僵化、教条、片面、不成熟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与制度模式的自我革命,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摒弃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带领中国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也让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从八项规定转作风到雷霆万钧反腐败,从扎紧制度的笼子到高扬理想信念,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到加强党内监督,从洗澡出汗、壮士断腕到刮骨疗毒、凤凰涅盘,中国共产党切实解决了党在作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政党面貌的大革新、政党形象的大提升、政党制度的大完善、政党能力的大提高。

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更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要想不被挑战打倒,要想永葆生机活力,一定要勇于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这种自我革命来自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自警,同样来自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这一斩钉截铁的论断,同样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新觉醒。一个世界上最伟大又最强大的政党,当然不应该犯这种颠覆性的错误,也不允许犯这样颠覆性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我们要在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中继续百炼成钢。

最新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根据局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近期,盐城市局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既收录了曾在盐城地区生活战斗过的刘少奇、陈毅等铁军将领留下的许多好家风故事,也收录了近年来全市上下涌现出的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丰富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示了“厚德盐城”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牌。

学习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支部委员们先学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支部党员岗位、年龄等特点,共同研究确定本支部重点学习篇目,要求每名党员利用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就重点学习篇目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通过开展学习,进一步凝聚起全局党员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率先垂范的正能量,激发了全局党员立足本职,争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巨大热情。

先辈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2

优秀革命前辈红祺个人先进事迹

张祺这个英名,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的确有些陌生。有幸阅读这位历史老人,是从一摞厚重的党史资料和几位领导、专家的深情讲述开始的。

因为工作关系,促成了不久前的一次沪上之行。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建刚告诉我们,张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为上海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老人于1993年在上海逝世,终年83岁。如果张老还健在的话,作为百岁老人,面对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喜人变化,他该何等高兴和欣慰!

张祺,1910月生于浙江浦江,幼年家贫,小学毕业即外出做工;1930年进上海美亚绸厂当织绸工,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美亚绸厂六分厂团支部书记,领导并参加震动全国的美亚绸厂工人总同盟罢工;1934年7月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回国,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人运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和平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纪律检查筹备组组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上海市委顾问等领导职务。

对于张祺的功绩,上海市人大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豪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矢志不渝,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他扎根群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奋斗不息,不论担任何种职务,始终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崇高风范。

在白色恐怖下,张祺一次次经历了战友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悲愤、置身被特务紧追不舍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理想信念。他的侄子张伯禧回忆说,1946年3月的一天,特务在雁荡路一带抓张祺。当时,张伯禧刚好坐电车经过,车外一片混乱,听说是抓共产党,而且传来了枪声,并看见一个人影朝电车奔了过来。早已对特务行径恨之入骨的电车司机在放过来人之后,故意挡住了特务的去路事后,张伯禧来到叔叔家,叔叔没有任何紧张、后怕,表现出的依然是自信、坚毅和果敢。直到多年以后,张伯禧才知道,雁荡路那惊险一幕,原来要抓的正是自己的叔叔。

1958年2月,张祺任上海市长宁区委第一书记。三年困难时期,张祺虽身患多种疾病,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动员并带领区委干部和全区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他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经常抽出时间到各个菜市场了解副食品供应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为克服暂时困难,抽调30名干部,组织267个单位自力更生养猪、鸡、鸭、鱼,分配给有关干部职工,减轻市场供应的压力。同时,他还抓工业生产,至1959年底,区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长46.1%,全区评出53个先进集体、117个先进生产者,其中全国先进集体4个、全国先进个人13人。平时,张祺生活十分朴素。他家孩子多,困难大,粮食不够吃,而自己常工作到半夜时分才下班回家,吃一碗菜泡饭充当晚餐。张祺当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组织上按规定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但他却经常把这些钱物拿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张祺也和其他老同志一样惨遭迫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张祺,带领各级工会组织拨乱反正,大力恢复和发扬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他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期间,他要求各级工会领导:“要做无名英雄,培养和树立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先进工作者,扬名四海,而自己却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舍己为人„„我们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了人才,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晚年,张祺还分别担任了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主任,指导上海地方党史、工运史的征集、研究和编撰,满腔热情地为党史工作发挥余热。他历时8年,根据亲身经历,查阅大量资料,以80岁高龄抱病完成了27万字的《上海工运纪事》,为党史、工运史研究留下了一部重要史料。张祺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令人感佩,催人奋进。

最新大革命高潮兴起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6月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党史题材电影作品致力于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主题,从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现等方面探讨电影《1921》的创作成果和艺术创新,从历史的深度、国际视野、信仰道路、美学逻辑、青春气息、生活质感等方面给予电影肯定。

专家们普遍认为,电影《1921》通过重塑建党初期的革命先驱,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历史上的重要瞬间,致力于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历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为讲述活跃的党历史故事提供了生动模式。同时,专家学者提出建设意见,为进一步探索重大题材电影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黄建新(电影《1921》监督兼导演)

以电影独特的方式表现电影。

我参与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视创作,每一次都会思考,影视母体的一直没有在这一题材领域充分展开。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目的是用电影讲好故事。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用故事现这个题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电影《1921》的主题是根据历史的事实,这些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其核心是人。他们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太大,他们的研究全面,涉及维度。电影如何体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想、理想、思想、行为逻辑和个性,将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是一个挑战。

基于这样的挑战,我们产生了创作的原始驱动力,希望能迈出一步。首先,我们找到了电影主要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回忆录等史料,深入研究他们的细节,找到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分析当时的形势,其中涉及的一个大代表,在日本、法国、俄罗斯,共产党诞生的前期世界革命已经展开,在这样的维度上,他们在当时世界上产生了最先进的思想,他们带来了很多有思想价值的东西。有了这个国际背景,我们希望能找到以前不熟悉的角度和细节,我们派出了法国工作组、日本工作组,找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再加上一些根据历史的虚构,就构成了马林这条线和日本这条线,正好体现了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拍完这部电影最直接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无限丰富。随着史料的增加和艺术形式的发展,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示电影,我们都在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任宁(电影《1921》制片人)

在深度焦点中深入挖掘细节。

从一开始就接到这个任务,我们感到很大的挑战,感受到使命感和意义。建党100周年期间,承担电影人的责任制作这样的作品是有价值的。

电影《1921》的叙事有三个焦点。一是时间的焦点。这次我们只说了1921年,前面是1920年,后面是1922年,主题集中在这一年。二是地点的焦点。主题放在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的出发点,包括故事的开头在叙事上,从维也纳、东京到湖南、北京,讲上海这个名词,把故事线汇集到上海,采用了从散落到集中的叙事手法。三是主题的焦点。主题集中在大代表和大会上,集中在今后的好处是用很多精力挖掘细节,挖掘以前的故事中没有看到的一面,结果说这样的故事,其目的是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但我们又选择了小切口进入,其实这个故事很难。导演、编剧等创业团队在制定这个命题时确实是个大问题,如何集中注意力,明确说明这件事,其实很难。

关于人物的形成,比如王会悟的角色,我们写这样的上海女性,经常提供细节,革命女性不仅展示了她革命性的一面,还展示了她当时作为23岁的女孩,承担着这样的责任,是怎样的想法,这个人物在试映中反响很好。当时的女人非常独立、智慧、勇敢,她后来提出把会议搬到南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百年前追求独立自由解放的新女性的表现也是这样题材中比较少的尝试。

徐粤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艺工作者为建党百年奉献的真诚作品。

一是致力于挖掘党史富矿,表现清晰的历史观。电影《1921》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一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的大势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放的大事件,挖掘历史资料,选择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叙述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大成立和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这部电影对创造和烘托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歌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主旋律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1921大量使用青年演员,在现代90之后,向100年前的90之后集体致敬,反映了20世纪初的90后使命负责人,为今天的90后加深了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模板和模板。同时,这种青春化的表达,也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措施,是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让青少年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原因。

三是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具有优秀的艺术表现。小细节体现大历史,小视角展现大人物,小空间折射大世界。电影成功地将历史记述转化为艺术表现,统一历史细节和整个历史,统一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运用比喻、象征、互文、呼应等艺术手法,电影气血丰富,有趣,是成功的完整电影艺术作品。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的融合。

《1921》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地再现了建设新中国伟大开端的建设党的艰苦历史,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的伟大影响,深深地描绘了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心情、崇高的理想和勇敢的献身精神,赞扬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在正确的历史观下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创造性。

一是宏伟与人民的融合。电影的全景式表现了大历史、大背景、大事件、众多着名革命家和历史人物,对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的契约开辟天地、毛泽东在京沪湘的活动、京沪工人的运动、人民出版社的成立、共产党的国际援助、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包围等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历史大事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同时,电影的内涵渗透了深刻的人民性。情节中没有分量大的人民角色,但电影总是有人民中心的精神视角。

二是崇高性与平凡性、多样性相融合。电影充分赞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建党,开拓天地的英雄性,赞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民的奋斗精神。陈独秀、李大钊对开始建党的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李达投入了《共产党宣言》出版的热情,夫妇俩全力以赴,是电影的亮点。

三是写实性和表意性、理想性的融合。电影在现实主义的底色和紧凑节奏中也有充分的人物心和表达意义的深刻表现。例如,在法国国庆节的戏剧中,旅法的中国留学生和法国人民一起自由庆祝,同一天在上海的毛泽东和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但是被外国巡回追赶,毛泽东在奔跑中头脑浮现出父亲的追击,几组画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压迫人,毛泽东成为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

四是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的融合。作为重大革命历史电影,电影的美丽大幅度提高。历史电影中加入了许多间谍类型的电影、文艺电影和青春电影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刻、深刻、快感的审美体验。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在多条线索中明确表现历史横断面。

2小时的电影要表现建党这一重大事件,必须集中精力、集中精力、集中精力。由于从四面八方和国际国内各方面展现,线索非常多,背景非常复杂,作为电影如何集中,难以把握,对电影《1921》是一个挑战。一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人参加会议,成立政党。这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国际事件。视频中从马林到日本的线索,这些线索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电影表达了这些线索是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国际视野。二是事件的清晰度。13名代表在此召开会议,成立党组织。严格来说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在各种思想的激动下,人们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念,根据各自的信仰思想成立的政党组织可以说是雨后的竹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今天看来,其伟大意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过程中越来越伟大。1921以李达为中心辐射,他如何向各地共产主义集团发出会议通知、联系会议地址等,会议过程和事件的明确性在电影中完全说明。三是人物的清晰度。13个代表是什么机缘来参加这次会议,很多代表都是根据共产主义学说和信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镜头里展现了法国国庆节,上海租界的中国人进不去,这块地到底是中国人的还是外国人的,这些镜头也清楚地表现了中国当时的情况。

胡智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中电影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21生动时代气息下的1921

1921是2021年的1921,符合现在强烈的时代气质,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也有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三种感觉很突出。一个是青春感。浪漫的年轻人们给我们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整个屏幕充满了浪漫的青春气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小的还不到二十岁,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对拯救中国的热情,对社会底层受苦的中国人的关怀,以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友谊。毛泽东、李达、王会悟等,热情、温柔、友谊和爱情相连。这不是青春吗?只有青春才会充满如此浓烈的各种情感,同时与拯救国家、拯救人类、拯救穷人的豪情交织在一起。二是时尚感。视频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为大背景,当时摩登上海的空间、感官和时尚,让观众感受到了。这种时尚感从王会悟的旗袍到张国岛的五四青年服,油纸伞、红船、营造的各种氛围、大小场满年轻人对世界的关怀,青春时尚。三是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这部电影大到大上海的建设,十。

洋场商业街区、川流不息的人群,小到一副眼镜、一本书、一把梳子、一把伞、一个布包,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充分还原了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由此可见主创下了很大功夫。影片尽管是群像塑造,但还是凸显了会议召集人李达,给我们印象中的书生李达形象加入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饶曙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对1921年建党前后社会历史进行“横截面”式回顾,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同时将悬念叙事与证据叙事相嫁接,对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进行复原,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从而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

一是宏观与微观视角:构建差异化的建党图景。首次将“微观”叙述视角提升到与“史诗式”的宏大叙述同等的地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种宏大、全景视野中“小处落笔”的微观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既避免了“建党”题材作品的雷同化表达,又使其得以与经典作品相互补充,形成巧妙的互文叙事。

二是悬念与正剧叙事: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置于本位,从文献资料中挖掘到适宜进行艺术化处理、类型化改造的真实事件。

三是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发掘主旋律的吸引力。《1921》在视觉呈现上也颇有特色,其对老上海都市景观的完美复建,对历史事件“大场面”的生动再现,皆源于创作团队对无数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真实历史质感的追求,而这份执着亦在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中得到回报。《1921》创新性表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当下的纪念,在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李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以“横截面”的电影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一是历史逻辑。沸腾的热血、激荡的青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光影淋漓间,一个又一个场景还原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风云变幻。《1921》讲述的是,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二是信仰逻辑。初心在萌芽,信念在激荡。《1921》显然并不只是想简单将中共一大这个大会召开搬上银幕,而是将中国共产党成立放在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事件以及时代背景中,告诉观众为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最终会做出开创性的决定,他们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梦想,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

三是美学逻辑。1921年,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处在风华正茂、青春无畏的年纪,这部影片正是从“青春”两个字着手,演绎1921年的“青春实力派”。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其实在当时都非常年轻——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可以说,他们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00后”,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奋起反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戴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影像叙事的充分表达

一是国际化视野。影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置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勃兴的宏阔背景之下进行表现,一一简略呈现发生在奥地利、巴黎、日本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国内各类思潮、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结合在一起,对建党的历史必然性有着全景宏阔的表现。二是青春化气息。影片始终洋溢一脉蓬勃的青春朝气,不只是先觉者们年轻的面庞与爱情,更重要的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革命激情,“开天辟地,从无到有”。毛泽东、王会悟的奔跑,通过人物行为、行动、背景音乐、对比等暗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个性与追求。三是纪实性与戏剧性结合。首尾借助丰富的黑白影像史料,史料与片头字幕叠加出现,高效、紧凑,形成历史的纵深感与互文、开放的表达。开篇黑白影像的社会现状通过陈独秀眼睛看到的,纪实与虚构自然衔接、对时代与人物的表现笔墨俭省、一举两得。

邓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

生动还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群像

敢于把镜头对准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题材,却又必须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演一场弱情节、弱冲突的开会的戏,结果都在观众意料之中,却要努力给观众一个出人意料的呈现;短短100多分钟,却要塑造一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像——电影《1921》在如此多的局限之中,依然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实属不易。这得益于主创团队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总体把握能力、对材料取舍和叙事角度选择的果决性。《1921》遵循历史的逻辑和人性的逻辑,把一批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严谨的、极度简洁的历史教科书上请下来,用细腻、温暖、充满青春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从某种意义而言,细节就是本质。影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李达坚持要把“百姓”改成“人民”;青年毛泽东两个奔跑的镜头;李达在天台上与对面小女孩的温情对视,等等,看似轻描淡写却极富表意功能,着墨不多却余韵悠长。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

党史题材创作的拓展与创新

一是对建党题材影视剧的创新书写。《1921》虽也概览了历史风云,但将建党这一宏大叙事尽可能地转化为微观的、人文的叙事。如影片的主线不再是围绕风云际会的五四运动等历史风云,而是李达、王会悟夫妻筹备、组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以此秉持生活化叙事、常人化视角,取得了同类题材的创新性。全片没有再将叙事重点放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这些伟人身上,而是将之前不太被历史关注的李达、王会悟夫妻作为男女主角,通过人物关系带出历史伟人,试图以主角的常人化设定来取得叙事创新。影片首次以国际化视角来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完整演绎出了日本这条线。这种国际化视角使其在同类题材影视作品中拓展出了新意。

二是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赓续。《1921》对主流价值观多样化、深度化的诠释:人性化,符合当下观众的情感体验。首先,不局限于宏大历史叙事,而是重点表现反映普通人,并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当下的主流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影片还具有很扎实的情感内核,比如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的情感,以生活细节以及情感真实来实现对观众的感染,这种情怀从人性最基本本能的情感出发,具有当代价值,吻合当下的观众情感体验。

李道新(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1921》在《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建党献礼片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青年时代的李达、毛泽东、何叔衡、刘仁静等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和嘉兴南湖的建党活动为中心,并将其纳入更加深广、生动的国际共运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上海独特而又复杂的租界背景,将历史、传记、政论、青春与侦探、黑帮、惊险等类型影片的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呈现出思想的深刻、信仰的魅力与牺牲的悲壮、激情的感召,既感人肺腑,又震撼人心。影片功力深厚、结构严谨、细节精彩、首尾呼应,具有一种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皇甫宜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以充满情感和诗意的镜头语言,展现情怀与信仰、奉献与牺牲

作为一部人物众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1921》巧妙地把负责筹备会议的李达夫妇作为贯穿人物来展开历史时空和建构叙事,并着重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了揭示。这样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既有围绕“开会”展开的生死较量,也能对代表性人物的情感进行深入挖崛,更可以通过李达夫妇工作的展开,来不同程度地刻画其他参会代表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从而使得影片的人物虽多却有序,叙事主线清晰。同时,由于李达夫妇的精神世界和追求与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许多共通性,因此塑造好李达夫妇的形象,也就为塑造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群像提供了可能性。影片正是通过这样的诗意书写,让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穿越一百年的历史时空,向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英雄致敬!而一百年前这些看上去势单力薄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通过这种诗意书写,遥望未来,穿越历史时空,与今天的我们相聚。

胡建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

平民化视角叙事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与《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以往建党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1921》着重截取了1921年这一年的史实,从新颖的视角,详细讲述中共一大的缘起、李达和王会悟等人筹备的过程、上海的罢工运动、海外党员的活动、一大代表的日常生活、开会时出现的波折等。建党前的历史背景和建党后的辉煌历程,都用影像资料一笔带过。《1921》是一次新颖大胆、难能可贵的尝试,主创人员在片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一方面,首次以李达和王会悟筹备会议的过程为叙事主线,能让观众对这一段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详细描写了一大代表到上海后住宿、夜游、聊天等生活化的场景,展现出代表们平凡的一面,是影片平民化视角叙事的体现,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