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舞蹈生看舞蹈表演心得体会实用 舞蹈生学舞蹈的感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8:46:44 页码:7
舞蹈生看舞蹈表演心得体会实用 舞蹈生学舞蹈的感受(3篇)
2023-01-09 18:46:44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舞蹈生看舞蹈表演心得体会实用一

经过组合的学习,提高小朋友的肢体表现力,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激发孩子天性中的表演欲望,也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亲昵感。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大苹果:双手掌型对腕放于下颚下方,托住脸颊,好比大苹果的叶子。宝宝的小脸是红红的苹果,所以异常注意面部表情。

2.“亲亲我”: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用双手轻轻拍打脸颊,右左倾头,同时加屈膝。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上身前倾,左右摇头,屈膝平脚碎步。

教学步骤

1.问题进入

教师首先让孩子明白亲吻是喜爱的表现以及小朋友应当如何表达亲吻。充分设置问题启发孩子,比如:“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亲吻你吗?你会亲吻爸爸妈妈吗?我们做什么事情是会得到爸爸妈妈的亲吻呢?”等等。

2.启发与想象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苹果,圆圆的形状像什么?问他们苹果红红的样貌好看吗?为什么我们会说自我的小脸像苹果呢。对了,那快把我们漂亮的小脸摆出来给教师看吧,启发孩子用最灿烂的笑容来舞蹈。

3.音乐进入

让孩子和你一齐坐在地板上,一齐唱一唱“我的小脸像苹果”,歌唱时,教师主动做出组合中“我”、“苹果的叶子”、“想让妈妈亲吻自我的什么地方”等等动作,让孩子对组合有感性的认识,也跟随教师有初步的模仿,便于组合的学习。

4.组合进入

教师在循序渐进中把组合其余的辅助动作,用形象的方式交给孩子。

教学提示

1.表演时注意孩子的面部表情,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用自我的笑脸比作可爱的大苹果。

2.家长参与的动作可不作为固定动作,目的在于参与,和孩子一齐融入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这有助于对孩子兴趣的培养。

组合情景描述

圆圆的小脸像什么?像不像宝宝最爱吃的大苹果。妈妈,妈妈你快来看,快来亲亲这个“大苹果”。小朋友们,咱们比比谁的“大苹果”最漂亮,让妈妈快来亲呀亲亲我。

关于舞蹈生看舞蹈表演心得体会实用二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特别是教育行业来说,能够在实习期间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其实,我本身就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希望早一点体现自身的价值,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如我所愿的是,我很幸运的找到了实习舞蹈培训老师这个职业。我的工作很简单,就上午一个半小时的课,可是,除了上课把知识教给她们外,其实最重要的是培养她们学习的兴趣,得根据她们不同的自身条件,制定一份适合她们的教学程序,让她们对我上的课感兴趣,就是我最重要的目标,当然,也必须规定在一定的时候里学会多少东西。

代课的地方离家里有点远,在湖北,所以就得在这边吃住,第一天来到这个城市的的时候心其实有点凉,因为城市很小,条件一般,不过,转念想想实习本来就是来锻炼的也就觉得没什么了。人生地不熟的来在这里,其实有时候压力挺大的,我的工作量不大,就每天上午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比较自由的,因为舞种不一样,其他的老师一天都有两节课,有时候周天还要补课,还有一些吃住条件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好,大家对于老板都非常的有意见。

本来说好是包吃包住,来了以后需要自己买各种日用品,床上用品,还有早餐也不包,刚开始早餐都是吃的面,最后都改成吃包子了,好心酸,再加上工作量大,上一节课都要喝掉两瓶水,本来都是买的一块钱一瓶的冰水,最后都自己买了水杯烧的热水喝的,本来是来挣钱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花去了很多,饭菜里面都是些清淡的菜,一点油水都没有,有时候在街上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烧烤阿,面包零食啥的,都舍不得买,加上工作的压力和老板给的压力有时候就感觉好委屈,觉得自己在很认真的去教,老板却还各种不满意,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否任,心情很不好,但是很快,我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就变的越来越积极了,因为我想起自己当时最根本的那个想法——锻炼。

我对自己说,就算现在的情况比想象的艰苦,我也不能忘记当时自己来这里的`根本原因阿,我觉得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不管别人怎么想你,对的就去听,听了就去改正,不对的,就不要去在意。不能因为别人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实习上班差不多有50天的时间,短短的50天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处理人际关系很重要

宿舍除了我还有几位教练,人都很好,因为我是里面年纪最小的,所以对我,也特别的照顾,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不是事事顺心的,这也让我学会了怎样更好的与人相处,所谓集体生活,就是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以集体着想,不能一己私利,这样才能和睦相处,以前总听说社会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现实,朋友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但是在这里,我懂得的却是,只有你为别人多考虑一点,别人也会多为你考虑,或许还是有很多很黑暗很现实很残酷的事情,但是,我庆幸我没有遇到,而且,在以后的道路中,我还是会以我的方式与人相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能同流而污。

2、要学会主动交涉

平时工作除了教好学生跳舞以外,以家长沟通其实是最重要的一项,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对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3、要学会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己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的无虑,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己一个人去解决,在一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是都要靠自己!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己独立。

4、专业的重要性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为都是平时上课学习的东西,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所以对于教学还是非常轻松的,所以,专业知识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很快,实习期就这样过去了,我的这个实践也结束了。不是很忙,也不是很累,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的平淡而又充实。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自我实践的过程。实践在己、在人、在天,而自我能够把握的部分便只能是自己,所以多经历一些就是好的。拥有了那些经历之后,你才会了解到他人的心境和思想,你才会拥有更多的感悟。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也不愿在学校读书,而已经在社会工作的人都宁愿回学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践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只是,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到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这是一次实习经历。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帮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所以,实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关于舞蹈生看舞蹈表演心得体会实用三

摘要:云舞隶属“字舞”范畴, 是古时百姓祈雨仪式中的舞蹈。安徽现存云舞保留下来较为完善的有郎溪县的“姚村云舞”、休宁县的“云舞”与潜山县的“十二月花神”.为了探寻云舞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脉络, 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传承人, 现场记录表演仪式全过程, 并查阅当地现存史料, 比较三地的云舞表演形式, 归纳了云舞在当地山区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云舞; 类型; 舞蹈; 渊源;

安徽民间云舞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 舞蹈目的是祈求上苍降雨沐浴大地万物, 以实现庄稼茂盛、五谷丰登的愿景。安徽境内现存云舞一支分布于徽州地区 (现为黄山市) 休宁县海阳、万安、五城等村镇, 舞蹈名曰“云端舞”, 又称“扯云端”“舞云端”;另一支分布于郎溪县姚村乡, 舞蹈名曰“云舞”.二者同属舞蹈中的“字舞”范畴。

云舞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云舞的发祥地是典型的山区, 如姚村乡石佛山, 其巅有“石佛撑云”之美景, 一年四季云雾缭绕, 人居其间如入仙境。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 于是有人用竹片和硬纸扎成云朵状玩具供孩童玩耍。众孩童手执“云朵”, 追逐蹦跳, 嬉戏舞蹈, 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起初的云舞仅仅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 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

关于云舞的起源, 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一年久旱不雨, 庄稼干枯似火烧, 人畜饮水困难, 大旱之灾让人们苦不堪言。一日, 石佛山上空挂满乌云, 人们喜出望外, 男女老少奔走相告, 汇集在一齐仰望天空。忽然人群中一长者站出道:“雷公将要大发慈悲赐雨, 凡人要有举措接应!”应对异相, 有人效仿“天狗食月”, 于是男人们手持盆钵不停敲打, 女人们则手持用竹片做成的云朵绕场欢跳, 随敲打盆钵的节奏边歌边舞。刹时, 一道闪电雷声轰鸣, 大雨果真落降人间。当年庄稼丰收, 饱受久旱之苦的人们振奋不已。从此, 百姓把龙从云中盘游以兆丰年吉祥, 采用跑云玩灯的形式意会之以示纪念。[1]

这一形式在当地有深广的民众基础。据记载, “祈求雷公场面, 进香求拜天神, 渴望风调雨顺, 人民扎龙为嬉, 以兆丰年”的民间舞龙活动在南宋时期就已流行。如姚村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庙会节, 方圆百里数万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 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 古老的跑云灯形式得到变更, 此刻的云舞就是在跑云灯基础上不断提炼、反复加工升华而成的, 无论表演形式还是主题资料, 既有民间传统古典口味, 又有从不一样角度进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安徽云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虽然沿江有充足的水源, 但丘陵山区无法靠天然水源灌溉, 当地的农耕主要靠自然降雨解决。由此, 在长江沿岸的丘陵地带, 按地域与当地风俗划分, 由西向东依次是姚村云舞、休宁云舞、潜山云舞。

1. 姚村云舞

当地民间艺人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灵感, 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 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据老艺人回忆, 独立出来的云舞仍沿袭原有跑灯的活动习惯, 由该乡群众自发组成的云灯会负责人召集, 筹措经费、排练指导。会首由云灯会推荐地方有才艺且德高望众的老艺人担任。除夕试灯焚香放鞭炮, 演练跑云阵式, 做好春节玩灯的准备。正月初五正式开灯, 会首率领出灯队伍首先前往石佛山大庙及山庙朝拜, 敬香祭祖, 求天神赐恩赐福;之后回到古戏楼进行一年的首场演出;随后便到周围各村庄送灯贴, 表示贺春, 通常称“送灯”.那里的百姓通常有接灯的习惯, 家家户户都事先准备好糕团、糖果, 齐放鞭炮迎接。跑云灯进入自家堂屋绕行一圈, 象征着“云灯进堂, 人丁兴旺”.

随着时代发展, 云舞歌舞的演出没有了昔日那种带着大地温度的“庄重”与“繁华”, 主要是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 失去了诸多前奏与后缀。云舞, 顾名思义, 以跑云为主, “云”的编排是重中之重。这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代艺人之手不断被改善, 但其基本形态数百年来一向坚持[2].

表演人数根据场地大小、实到跑云的多少确定。一般为二十一人, 其中跑云者十六人。两人各持一云片, 云片系马粪纸做架, 再彩绘云形。男女各半, 男的头扎白毛巾, 穿白布短褂, 白灯笼裤, 代表白云;女的穿彩绸褂裤, 腰围绣花兜兜, 代表彩色云朵。穿花跑四角或摆字亮相, 犹如天女散花, 舞姿造型优美。另五人为捧花主角, 一般由容貌姣好的少女组成。她们的衣着与跑云女相同, 道具则为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 象征着吉祥美满、五谷丰登。尾声, 舞者用手中的“云朵”排成汉字造型。一声锣响, 在三秒钟之内排成一个字。舞步轻盈欢畅, 舞姿翩翩柔美, 往来穿梭, 忽如祥云轻移, 恰似福祉降临。

根据实际情景和主题不一样, 又可贯穿不一样资料于其中。如在云片背面写上不一样资料的文字, 由演员手持列出, 进一步突出演出宣传的主题或明确其纪念意义。云片大小规格不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表演队伍, 其云片尺寸变小, 龙灯、马灯、花篮皆相应缩小。整个舞蹈过程中, “云”的形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暗合节奏的进程, 阴云、乌云、墨云、彤云、祥云、彩云等皆有展现。

云舞的热烈高潮之处, 穿插龙灯马灯表演, 有游龙穿云之势、深蛟潜海之威, 更有翻江倒海之猛烈和龙争虎斗之雄壮。全程演出舞中有歌, 以歌伴舞, 集歌、舞、吹打乐于一体。锣鼓在云舞过程中的使用, 使得演出场景更加浓重热闹, 烘托了气氛。演出过程中的锣鼓采用长套和快番两种节奏, 将龙灯、狮子、旱船、锣的各种打法相结合, 同时用戏剧中的锣鼓点, 联合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联曲锣鼓套路。演出时色彩浓郁的民间唢呐、清脆的笛声及二胡均由司鼓指挥, 时快时慢, 伴奏交替交换, 渲染舞蹈欢乐气氛。云舞表演场面宏阔热烈, 动静相衔, 完美融合。伴奏多为打击乐和唢呐曲牌两种, 热闹纷呈。当前, 云舞的舞蹈部分已基本定型, 适宜演出, 效果受到肯定。但唱词及唱和部分还处于脱节状态。当然, 此刻少了古代祈求降雨的场合, 那种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 (上天神灵, 为我黎民,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已几乎失传[3].

2. 休宁云舞

休宁县境内流行的云端舞都由民间的一种叫“灯棚”的戏班表演。每到一地, 白天舞狮舞叉, 舞水流星、火流星, 舞刀枪棍棒, 并表演其他歌舞、杂耍、武术;晚上则演一些徽昆小戏, 如:《大财神》《万花》《跳加官》等。为了吸引观众, 不论白天和晚上, 演出前都喜用云端舞造成欢快气氛, 以招揽观众。

云端舞在流传过程中构成两种表演形式:秀阳乡钗坑村用云片表演;五城区洪里乡唐川村及万安区潜阜乡里余村用云旗表演。一人执大旗翻筋斗领队, 8~12人执小旗变化各种队形图案。

云端舞队形变化复杂, 技巧较高, 要经过长时光训练方能胜任表演。表演者均为贫家男性少年, 拜民间的昆曲、徽剧老艺人为师, 在冬季农闲时排练。新春佳节、喜期吉日在本村演出, 或应邀到外村, 近则本乡, 远则百十里之外。邀请者管吃而无工钱, 仅有灯棚中出名的艺人才能得到少量报酬。灯棚是临时聚集的半职业性民间艺术团体, 洪里乡唐川村的胡永平 (1906年生) 曾带班至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演出, 受到群众称赞。云端舞带有很强的竞技性, 群众常以能否表演该舞及演技优劣作为衡量班社技艺高低的标准, 所以表演者总是想方设法年年创新。

据秀阳乡钗坑村舞狮班艺人金阿荣 (1916年生) 、巴富贵 (1921年生) 及唐川村老艺人胡永年 (1892年生) 介绍, 清同治年间, 徽班已趋向衰退。一些身怀绝技的徽戏艺人离散异乡, 走向农村教艺。较大的村庄青年人多, 财力雄厚, 就演出一些大戏;有的村庄人少力弱, 只能演一些小戏或折子戏。云端舞备受一些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资金不足的乡村欢迎, 因而一时光在休宁流传开来。休宁境内能演此舞的班社最多时有20多个。但到民国三十年 (1941年) 时, 仅存少数戏班表演此舞。1952年, 钗坑班、唐川班及其他班恢复演出。1953年休宁县业余民间艺术会演时, 钗坑村戏班表演的云端舞获奖, 之后又参加过芜湖专区业余民间艺术会演, 之后再未演出。

云端舞的音乐结构为徽、昆腔曲牌体, 歌词浅显易懂, 感情流畅, 唱法工整对称, 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伴奏乐器以徽胡为主, 配以笛子和琐呐 (当地称“大清”) .打击乐器音色较低沉、浑厚, 有时光杂使用京锣, 产生出欢快、喧闹的交响特色, 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3. 潜山“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 是当地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表演节目之一。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 左右手各持云片一枚, 翩翩起舞。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霖雨苍生”, 老百姓的生活完美, 如花儿绽放般美丽。

表演时, “观音”手持云帚 (又称拂尘) 盘坐在莲台上。左侧站立一名童子 (文童) , 左手捧盛清水的净瓶, 右手拿杨柳枝叶, 用柳叶蘸清水挥洒, 表示“霖雨苍生”, 滋润百花。另一名童子 (武童) 在莲台前翻筋斗, 然后回头向观音一拜, 谓“童子拜观音”.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 在莲台前翩翩起舞, 表现受到观音挥洒的甘露滋润, 应时开放。十二月花神多随灯会或庙会舞队在行进中表演。到了商店或居民门前, 如果主家放鞭炮迎接, 便开始表演 (即演唱一段或两段歌词) , 唱完又向前行。莲台是一个长方形木架, 四脚处都安装滚轮, 木架上头是用钢筋、白布做成的一朵如澡盆大的白莲花。木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人, 一手拿竹竿, 一手扶木架。表演时, 莲台停住不动, 站在莲台左右的人挥动竹竿维持演出秩序, 防止观众拥挤, 表演完毕用于推动木架向前徐行, 接上前面的游舞行列[4].

音乐《抱妆台》原是用笛子和洞箫演奏的一首古曲。据民间传说, 《抱妆台》曲谱来源于上古殷商时代。商纣王轻信妲己谗言, 铸造炮烙, 残害忠良。周武王伐纣灭商, 除暴安良, 黎民百姓演奏《抱妆台》, 揭露商纣暴政, 载歌载舞共庆升平。

据潜山县清朝廪生张伯祥考证, 早在明朝天启年间 (1573-1620) 就有“十二月花神”这舞蹈, 这一说法从旧道具 莲台木架上所刻“天启四年六月置”字样得到了证实。到乾隆年间, “十二月花神”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流传更广。至清咸丰、同治年间, 由于连年兵乱, “十二月花神”几乎失传。1916年农历十月间, 黄泥镇举行每年一次的大王庙会。庙会前夕, 人们从镇上项义源老店后楼上发现了一批陈旧破烂的道具和服装, 其中有彩色衣裙十二套、白色衣裙一套、童子服装两套和莲台木架一座。经两位老秀才郝万馨、熊楚才 (当时郝己八十多岁, 熊已年逾古稀) 的鉴别, 才明白这些东西是表演“十二月花神”的服装和道具。青年们在这年的庙会中穿上这些服装, 由会吹奏《抱妆台》的老艺人程树台 (当时已年过花甲) 指导并亲自吹笛伴奏, 此节目才得以恢复。

随着时代的变迁, 如今的云舞再也不是起初的简单嬉戏、追逐蹦跳, 而是具有鲜明的创作思路。百姓把手持云片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看成吉祥的预兆、求雨降临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历史上, 百姓以各种方式求天神赐雨的民间活动是较为普遍的, 但用舞蹈的艺术表演却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说它在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中更具特殊性, 其丰富的蕴含让人们回味无穷。

云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奇葩是由南宋时期的舞龙活动而演变而来的, 它形象地体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理念, 表达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的完美愿望。舞姿唱词中带有浓厚的宗教敬神色彩, 是体现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的一种代表性仪式。

云舞是安徽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云舞不仅仅是祈求降雨的仪式, 经过演化还构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舞蹈。每逢节假日, 乡亲们聚在一齐演跳云舞, 凝心聚力, 共同畅想完美生活,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庆华.太平天国战后皖南地区的移民活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2) :90-97.

[2]桑盛庭.郎溪民间神舞“跳五猖”[j].东南文化, 1991 (2) :315-317.

[3]肖辉, 谢政伟.皖南民俗文化资源略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4) :99-103.

[4]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24-1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