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 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9:30:00 页码:8
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 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六篇)
2023-01-09 19:30:00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城市

2.全力推进三大整治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3.开展创城百日攻坚建设文明美丽兰州

4.群策群力争创文明城市同心同德共建和谐家园

5.学习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新兰州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同心争创文明城市携手共建美好兰州

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兰州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支持、我参与、我奉献

10.人人争做文明市民个个维护城市形象

11.文明之花处处开和谐兰州人人爱

12.行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人

13.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

1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培育向善社会风尚

15.创建文明城市倡导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16.创建文明城市爱护公共环境

17.创建文明城市传承良好家风

18.创建文明城市参与志愿服务

19.创建文明城市遵守公共秩序

20.情系祖国未来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林木葱郁花草香,雕梁飞阁泉瀑鸣”,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陇上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现存最早的一所建筑“崇庆寺”内的“金刚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其余建筑群均系清末陆续重修。

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

五泉山可分西、中、东三路游览,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但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有独到之处。

若从西路前行,第一个风景点为“翠幽新圃”,圃内有梅花洞,洞内有几汪清池,几丈回廊,一座凌波轩,一座八角亭,一座地下游艺场。池中飞檐红柱的倒影,和青幽山色相映,景致优美迷人。循西长廊而上,有一形似一轮初上新月的小亭,名“半月亭”,穿半月亭即到企桥,五泉之一的“惠泉”就紧依在企桥边。泉圆形,四周绿树掩映,芳草环绕,泉水清澈见底,味甘甜,宜于烹茶,且有灌溉之利,非常实惠,故名“惠泉”。

离开惠泉,踏着一道道青石阶回旋而上,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嘛尼寺”。这里古槐浓郁,寺院清幽,一排悬楼横压寺门,东为瞰霞楼,西为延月楼,楼下前方有依依径、仄仄门、重重院、叠叠园、曲曲亭,小巧玲珑,曲折有致。出嘛尼寺,向高处继行,只见一面削壁上有涓涓清瀑直泻壁下一汪清潭中,这便是西龙口。这里距甘露泉很近。“甘露泉”是五泉中最高的一眼泉,地处文昌宫西边,孤亭掩护,源流纤细,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饮之犹如甘露。相传此泉合“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意而得名。

出甘露泉就到了文昌宫。宫东侧有一垣花墙,其花瓶状小门的门楣上,大书着三个淡灰的隶字——掬月泉。此泉和其它几眼泉迥然不同,说它是泉,其实更象井,泉水聚在一眼井样的深洞中,距地面深约1.6米。每逢月夜,月影直投泉心,如掬月盘中,“掬月”雅名由此而来。这里还是西、中、东三条上山路径的汇合处。

与文昌宫毗邻的是旷观楼。登楼俯瞰,兰州市容尽收眼底。楼下有一深约10米的古洞,洞底聚有一汪泉水,水底布有花石瓦砾,这就是五泉中的“摸子泉”。常有信男善女钻进洞中,用手在泉水中摸索,摸着石头则得男,摸着瓦片则生女,刘尔炘曾在洞门口书一对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出旷观楼榜着山岩再向高处登攀,就到了千佛阁。它修筑在东龙口的

千佛阁

飞瀑上面,气势雄伟壮观,地形险要惊人,为五泉山最高的建筑物。凭栏下望,只见东长廊凌空而下,跨重岩,绕清流,环亭榭,把半壁园林团团围起,象捍卫林泉的长城。

迈出千佛阁沿东长廊缓步而下,就到了子午台和八卦台。这儿上临东龙口,下濒蒙泉。仰视可观东龙口飞泻而下的瀑布,俯瞰则可饱览五泉之冠的“蒙泉”。“蒙”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坎上艮下,坎为水,艮为山,用“蒙”字概括东谷面貌,含山下有险之意。明人李文曾有诗赞美蒙泉:“上人邀我烹新茗,水汲山中第五泉。”

由东长廊西望,在那高耸、陡峭的青云梯下有一个四角钟亭雄立山腰。亭内悬挂一个高约3米,口宽2米,计重10000斤的泰和钟,系金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由待鉴镐监视铸造。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所铸铭文,清晰可辨。原悬于普照寺(兰园旧址)钟鼓楼,为兰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后移置五泉山,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从钟亭而下,过万源阁,大雄宝殿,就到了“金刚殿”(即明崇庆寺中殿)。大殿系歇山式屋顶,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结构精巧,气势庄严。殿内原塑四大金刚,今已荡然无存,只有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一尊铜接引佛和铁筹的莲花基座尚存。佛像高5.3米,围阔2.7米,重20000余斤,站立在莲花铁座之上,面目丰腴,微露笑容,衣褶清晰,左手托钵,右手轻扬,似向中外游客致招手礼。

五泉山位于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层楼叠阁,沿山铺阵,溪流如带,绿树掩映,好一派清幽山色。五泉山因山上有五眼山泉而得名。相传武帝时,霍去病西征匈奴,曾屯兵此山,士卒疲渴,霍去病“着鞭出泉”。这五眼泉至今犹在。一为甘露泉,在文昌宫西边,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饮之如甘露。二为掬月泉,在文昌宫东面,泉宽约尺许,深约五尺,形如井状,中秋之夜,月出东山,这里得月最早,月影投泉心,如掬月盘中。三为摸子泉旷观楼下的摸子洞中。

过去善男信女,用手在泉水中摸索,说摸着石子的生男孩,摸着瓦片的生女孩。清末学者刘尔欣曾在洞口书写一联,嘲讽这种迷信行为是“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四为蒙泉,在东龙口下。这里悬崖凌空,有瀑布泻下,如挂练,如扬丝,坠入乱石丛中,溅起无数明珠,流到草坡间,积成一片明镜。“蒙”为卦名,寓意东谷山下有险之意。五为惠泉,在西龙口下的企桥南端谷底,泉圆形,水净沙明,清澈见底,味甘美,宜于烹菜,且有灌溉之利,有惠于民,故而得名。

五泉山是兰州市内著名的名胜之地,在唐,宋时代这里就建有寺庙,后毁于兵火。有建筑一万多平方米,其中崇庆寺、嘛尼寺、卧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时代建筑。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进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殿宇层叠,楼阁错落,甚为壮观。中峰两侧为东西龙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荫如盖,廊榭亭阁环绕。

东龙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荡漾的莲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桥,池边伫立二龙戏珠釉壁。240多级,97盈的长廊盘旋而上,将东龙口与中峰连通。西龙口依山就势,建成高阁横秀,飞泉挂碧的“小蓬莱”和碧水,亭台,绿树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龙口西侧的动物园,辟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等。五泉山的“铜接引佛”,“泰和铁钟”是公园的“镇山之宝”,现为国家级的保护文物。

“铜接引佛”原在兰州东关接引寺内安放,现移至五泉山金刚殿。这是一件明洪武年(公元1370年)所铸的铜佛,身高一丈六尺,身围八尺。重约万余斤。造型优美,衣褶显晰,面部神态敦厚丰韵,怡静庄重,面含微笑,左手托钵,右手舒展,一副悲天悯人、接引众生普渡的形态。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泰和铁钟”原为普照寺物,后安放在五泉山钟厅内。这座铁钟为金代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所铸造,钟高九尺,直径六尺,重一万斤。造型宏伟肃穆,声音浑厚洪亮。

兰州市动物园也在这里,有鹿苑、熊池、狮虎房、猴山、禽园、熊猫馆、大象馆等,有相当数量的珍惜保护动物。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兰州市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0xx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汉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汉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汉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320xx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620xx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20xx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复改为金城郡。唐肃宗乾元二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二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又被吐蕃所占。

在北宋宋真宗、仁宗年间,党项族屡败吐蕃诸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党项元昊击败吐蕃,占领河西及兰州地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宗弼(即金兀术)攻占。此后兰州虽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复过,但旋即丢失。因此,南宋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直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兰州。

兰州全景(2)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战败元军,攻取兰州,次年置兰州卫,洪武五年置庄浪卫;建文帝元年(1399年),肃王朱楧率甘州中护卫移藩兰县(兰州),以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田,加之东南诸省移民不断移兰屯垦,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殖,至成化时兰州“城郭内外,军民庐舍不下万馀区”。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从此,兰州一直为甘肃的政治中心。

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自此兰州成为西北政治、军事重镇,用以“节制三秦”、“怀柔西域”。

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民国十六年改道为区,变兰山道为兰山区。民国二十五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民国三十年,将皋兰县城郊划出,新设置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17.2万余人。民国三十三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公里。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其中有1人、2人、3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

兰州鼓子表演形式多样,有些段子只说不唱,有些段子则有说有唱。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演唱者一般为一人。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能给听众以美感。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目前搜集到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从声腔上来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

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以及"罗江怨"、"叠断桥"的忧郁悲伤。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箫、笛等为辅;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则是第三类。

从传承谱系中可以看出,兰州鼓子艺人处在严重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状态,现今比较活跃的艺人绝大多数都在60岁左右,50岁以下的仅有数人。由于政府部门没有设立对兰州鼓子的专项财政开支,每次举办活动都是由艺人和爱好者自筹资金,艺人们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限制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以达家庄为例,较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在一户面积只有20平方米的居民家里,演唱时,乐器和演唱者占据一定空间,听众只能坐在炕上、蹲在地上和门外。为了使这门具有安宁地方特色的中华古老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文化力量,拟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安宁区兰州鼓子进行保护:

1、建立以专家、区政府、街道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兰州鼓子保护领导小组,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计划,保护工作纳入文化部门、街道、村委会的工作计划。建立以文化战略上“定向”、发展蓝图中“定位”、岗位干部职责上“定责”、资金投入上“定额”,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整理普查资料,建立完善鼓子艺人档案,定期举办鼓子培训班,从乐理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教唱活动,尤其在现有的老艺人、新艺人中,强化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传承机制,并与所在地各大学音乐系建立联系,注意在音乐系师生中发展新生力量;

3、整理曲目,并印刷成册,聘请专家组织开展理论研究,保持兰州鼓子的原生态,成立安宁区鼓子协会,举办鼓子专题演唱会,为艺人创造机会更多地参加各种适宜的文艺演出活动;

4、由街道出面,为鼓子艺人协调解决较为固定和适合的演出场所。

最新兰州四抓二整治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今年以来,我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服务理念,全面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并取得一定成效。现述职如下:

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科学谋划党建工作思路。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要求,在6个社区分别确立了以“引领、凝聚、服务、奉献、平安、和谐”为主题的党建工作思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日常服务管理的融合发展。

(二)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全程公开办事程序、内容和人员。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街共报到在职党员915名,开展活动105次,征集小心愿349个,认领实现300个,居民满意度达98%。倾力打造“领导班子大走访、沟通交流零距离;三个提升强效能、优质服务零距离;坚持开门搞活动,参与互动零距离”特色民情服务。着力抓好社区换届后续建设,定期对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和“两委”班子进行考核和民主测评。

(三)全面打造党员队伍过硬素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4名,按期转正16名。严格把握中组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认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对辖区党员进行全面排摸。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自学、讲学、考学、问学、论学“五学”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民主测评。今年共慰问走访困难党员和老党员24人。

(四)健全完善党建长效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现有制度和职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梳理成册后印发了《渭源路街道制度汇编》。并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熟经验和做法,从学习、管理、工作、作风、服务五个方面认真研究,建立起了相关制度。目前,全街共计修订制度18项,新建制度11项。

(五)加大基层党建保障力度。全面强化阵地建设,所辖6个社区全部成立党员服务站,按要求核发保障经费,累计发放各类救济金374364元、住房租赁补贴174960元、各类残疾人补贴66100元、重点优抚对象各类补助1402427元。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所有经费全部足额下拨,定期对社区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予以公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作为街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了解街情、熟悉工作的过程中,以进的单位多、花的时间多为标准,调研总是浮在面上。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举措不实,致使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形成缓慢乏力。二是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履行党建责任制的内在动力不足,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党建工作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谋划,对上任领导定的“品字党建”党建工作思路缺乏研究,致使工作失去延续性。三是党组织的活动开展不够经常,结合各自实际的主题实践活动较少,未能通过系列活动很好地激发出党员职工搞好本职工作的激情和居民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基层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不够明显。四是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对党的建设认识不够到位,职工党员数量偏少,党员管理不规范。党组织活动载体不科学,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

认真反思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对自己作为组织管理者和引领者肩负的职责使命认识还不深、把握不到位,对自己在党建工作中的主导、提领、示范、粘合作用发挥不够。二是政绩观方面有所偏差。没有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的政绩,作为硬指标、硬任务来抓落实,力求规划一些在任内就能完成的重点任务。三是本本主义导致实践能力弱化。平时比较强调客观原因或忙于事务性工作,对运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学习思考不够,创造性思维、创新的动力和举措匮乏。四是统筹兼顾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没有正确处理好抓基层党建和抓其他各项工作方面的关系,致使党建龙头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20__年,我将始终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头雁高飞”,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构建基层党建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三方面责任,全力构筑“三位一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定期每月开展1次走访活动,对党建工作亲自调研、亲自协调、亲自部署,并根据需要随时约谈社区书记,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二是强化班子成员“直接责任”。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班子成员每人包抓1个社区作为工作的联系点,担任党建“指导员”一包到底,对社区党建工作中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及时协调,着力化解。三是强化社区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每年年底开展社区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活动,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列为党支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半年考核评议1次,认真落实奖惩。

(二)强化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作风。一是通过“三落实一抓好”,即:落实中心组学习、党工委会议、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抓好社区换届后续建设工作,严肃党内组织生活,构建上下同心齐抓党建的良好运行机制。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内容、方法、手段上不断改进创新,提高会议和党课质量。每半年开展1次“一把手”讲党课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从思想到能力同步发展。同时,每次都要对“三会一课”的开展情况和党员干部参加情况进行检查通报,确保党的组织生活正常开展。三是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进一步完善党员领导联系非党员青年骨干制度和优秀团员青年入党“双推”制度,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严格按照发展流程,严把党员入口关。四是深化党建标准化社区、党建示范化社区和党建社区的创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合、渗透到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三)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推进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深化大党建格局。一是以“共驻共建”为主题,主动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引领辖区单位支持和参与街道社区的活动。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督促指导,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进行联系和指导。二是以“引领”为主题,充分发挥宁卧庄社区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组建4支辖区单位党员志愿者队伍,每季度开展1次“科普教育宣传”服务工作,打造服务型共驻党建。三是以“凝聚”为主题,由定西路社区联合会宁路工商联合会,开展红渠双流、红模表率、红心奉献、红领创业“四大行动”,打造两新红色文化。四是以“服务”为主题,以南昌路社区流动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家属院为单位划分党小组2个,并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支,就近开展服务工作。五是以“奉献”为主题,以兰州大学社区为核心,依托兰州大学资源,建立1支青年党员和1支老年党员队伍,每季度开展1次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发挥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六是以“平安”为主题,建立以南河新村社区为核心,以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每季度开展1次“安全流动课堂”巡展活动,共建平安和谐社区。七是以“和谐”为主题,充分发挥党建龙头作用,依托科技一条街资源优势开展非公党建工作,从基础的宣传教育做起,每季度送学上门1次,把技术特长发挥运用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