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 红色基地实践心得(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22:20:58 页码:10
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 红色基地实践心得(五篇)
2023-01-09 22:20:5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在这里,我想把一首歌献给我们的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苦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为中国。他指向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带领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昨天的勇敢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慷慨的阴暗前夕,他们对家人的深刻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成为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成为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选择了《红色家书》中的两封信,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第一封是共产主义先锋钟志申同志在监狱里写给哥哥的遗书。志炎、志刚两兄弟:

我的案件突然变得严重,可能没有出狱的希望,这并不可怕。我入党的时候,抱着死去的意志。我认为,共产党必胜,革命必成。我牺牲生命,为革命贡献一切,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白牺牲,我的血不白流。因为血债务必须用血偿还。党会给我报仇,你们会给我报仇。请记住:共产党不断被杀!

钟志申小时候和毛泽东一起在补习班读过书,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因叛徒背叛不幸被捕,同年3月12日在长沙被杀,时年35岁。

第二封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遗书。亲爱的妻子钢:

同志们说世界上只有家庭好,今天才觉得你是纸巾的贤人。我一生无忧无虑,无泪无私,你不要悲伤。张望,这个世界,几对夫妇一起有一百年。扔头,洒热血,明翰,明翰已经闲着。各取所需有一天,革命事业代代相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独成全。坚持革命继我的志向,发誓传达真理。

夏明翰年仅28岁就勇敢正义,但他不后悔。他相信举起的红旗会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砍头不重要,只要主义是真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的人!

纸短情长,字看风尚。这本红色的家书虽然很短,但读了字流血,声音流泪,英雄也是血肉的身体,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大义抛弃头脑,流着热血,谁不感慨,肃然起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领先的榜样。不忘初心和党一起去,记住使命勇敢负责,是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怀念。在党的辉煌照耀下,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我们旅游区全体员工更应以越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投入工作,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开创新时代旅游区更美好的明天!

推荐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xx民族学校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诗词书韵。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出发,为展现xx民族学校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今天,我校迎来了“传诵经典 红色经典”诵读大赛。

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男:下面我宣布“传诵经典 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现在开始。有请四年级杨芳芳同学为我们带来毛 泽东诗词朗诵《沁园春 雪》。让我们一起领略毛 泽东诗人的豪情,伟人的风采。大家掌声欢迎!

请九年级杨翠萍同学作好准备!

女:毛泽东,一个与伟大永远连在一起的人,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他的诗气贯长虹,一泻千里。下面有请九年级的杨翠萍同学为我们带来毛 泽东诗词朗诵。大家掌声欢迎!

请五(1)班龙云山、杨海芳同学作好准备!

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翠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毛泽东诗词朗诵。下面我宣布四年级杨芳芳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最后得分:。

在海洋之滨在世界的东方,他傲然屹立是那么的伟岸,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身躯,长江和黄河是他的血脉,泰山和珠峰是他的脊梁。接下来有请五(1)班龙云山、杨海芳同学为我们带来《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大家掌声欢迎!

请五(2)班杨荣美、杨小红同学作好准备!

女:非常感谢五(1)班龙云山、杨海芳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朗诵。下面我宣布九年级杨翠萍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最后得分: )。

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国的希望;我是祖国的眼泪和笑涡,而祖国正在我的血肉之躯与心灵上起飞和奔跑。大家掌声欢迎五(2)班杨荣美、杨小红同学为我们带来《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请六(1)班欧阳秀帆、杨桂莲同学作好准备!

男:歌颂祖国,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道出了我们对祖国的满腔深情。下面我宣布五(1)班龙云山、杨海芳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各种方阵:奥运会上运动员入场,广播操比赛时的退场,阅兵仪式的进行那整齐的动作,一致的步调给人以震撼和美感。接下来有请六(1)班欧阳秀帆、杨桂莲同学为我们带来《我们的方阵》。大家掌声欢迎!

请六(2)班杨辉琼等同学作好准备!

女:时光倒转,假如我们现在天安门广场,我们吹着小号,踩着鼓点,我们回忆历史,想起我们的英勇,让我们一起在方阵中涌出自豪。下面我宣布五(2)班杨荣美、杨小红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接下来六(2)班杨辉琼等同学为我们带来《我们的方阵》。大家掌声欢迎!

请八年级杨燕松、杨凌、杨玉青同学作好准备!

男:我们的方阵,就像春天的苗圃,滋润雨露,沐浴阳光;生长着茁壮的童话,描绘着绚丽的风光。非常感谢六(2)班杨辉琼等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我们的方阵》。

下面我宣布六(1)班欧阳秀帆、杨桂莲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接下来掌声有请八年级杨燕松、杨凌、杨玉青同学为我们带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请六(2)班陈召灵同学作好准备!

女: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不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更是民族振兴的精彩传唱。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响、更亮。非常感谢八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下面我宣布六(2)班杨辉琼等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接下来有请六(2)班陈召灵同学为我们带来《队旗之歌》。大家掌声欢迎!

请六(2)班刘燕华同学作好准备!

女:非常感谢六(2)班陈召灵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下面我宣布八年级杨燕松、杨凌、杨玉青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永世流芳。接下来有请六(2)班刘燕华同学为我们带来《七律 长征》。大家掌声欢迎!

请七(2)班陈先芝、龙琴同学作好准备!

男:回顾长征我们感慨万千。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决不仅仅是诵读长征,更重要的是感受长征带给我们的力量和启迪!

下面我宣布六(2)班陈召灵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繁星满天的夜空,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牛郎织女的传说。接下来有请七(2)班陈先芝、龙琴同学为我们带来《天上的街市》。大家掌声欢迎!

请七(1)班龙桂录、杨琪蓉同学作好准备!

女: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无数明亮的灯与星将照亮我们美丽的家乡、强大的祖国。

下面我宣布六(2)班刘燕华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接下来有请龙桂录、杨琪蓉同学为我们带来毛 泽东经典诗词《沁园春 雪》。大家掌声欢迎!

请三年级杨滢、杨荷青、江若兰同学作好准备!

男:中华山河壮,一曲雄视千古。非常感谢龙桂录、杨琪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毛 泽东经典诗词《沁园春 雪》。

下面我宣布七(2)班陈先芝、龙琴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接下来有请三年级杨滢、杨荷青、江若兰同学为我们带来《听妈妈讲过去的事》。大家掌声欢迎!

请五(1)班杨小霞等同学作好准备!

女:和妈妈小时侯相比,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这是祖国强大、家乡巨变、人民逐渐富裕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们要加倍珍惜。

下面我宣布七(1)班龙桂录、杨琪蓉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接下来掌声欢迎五(1)班杨小霞等同学为我们带来《在希望的田野》。

请六(1)班杨华瑞、欧阳蘇、江桂兰同学作好准备!

男: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下面我宣布三年级杨滢、杨荷青、江若兰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祖国幅员辽阔;赞美可爱的祖国。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接下来有请六(1)班杨华瑞、欧阳蘇、江桂兰同学为我们带来《我们爱你,中国》。大家掌声欢迎!

请六(1)班欧阳蘇同学作好准备!

女:山河无比壮丽,我们爱你,中国;民族风物迷人,我们爱你,中国;文化古老灿烂,我们爱你,中国。

下面我宣布五(1)班杨小霞等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接下来有请六(1)班欧阳蘇同学为我们带来《沁园春 雪》。大家掌声欢迎!

男:看今朝:无数风流人物,安社稷、富国民、全面发展,和谐共赢;看今朝:无数风流人物,燃烧豪迈激情,续写辉煌文明。

下面我宣布六(1)班杨华瑞、欧阳蘇、江桂兰同学的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六(1)班欧阳蘇同学诵读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 去掉一个最底分: 最后得分: )。

结束语

男:今天是一个欢快的日子,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

女:今天是一个收获的日子,我们收获美文,诵读精彩。

男: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美文诵读。

女:我相信,美文诵读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欣喜。

男:老师们,同学们,xx民族学校“传诵经典 红色经典”朗诵大赛到这里就结束了。

推荐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井冈山颂》

巍巍井冈,五百里雄伟壮观的山川。

千里云海像大海的波涛,

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

满山的常青松柏,像征着无数革命先烈,

英魂长存!黄洋界的炮声,

震撼着五百里山川,震撼着祖国大地,

震撼着全世界!

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味道香。

这是红色根据地的歌谣,

也是革命战士生活的写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伟人毛泽东的声音,

也是革命豪情的抒怀!

八角楼的灯光,

照亮了革命战士的心灵,

照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进道路。

你看那:

漫山遍野处处春光,

翠竹点头,溪水欢唱,

万丛百花齐开放。

山川.峡谷瀑布急流而下,

如万马奔腾驰骋疆场。

春风吹,春雨下,

千万张笑脸迎太阳,

太阳就是毛泽东,

太阳就是共产党。

英雄儿女千千万,

闹翻身.求解放,

跟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

奔向革命胜利的前方!

推荐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八百里沂蒙,每一个山头都燃起过烽火;长达12年的人民战争中,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涌现大批可歌可泣的沂蒙红嫂……”1月3日,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红嫂纪念馆里,一场情景式现场教学正在进行。

讲解员程圆,正在为来自省内各地的1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讲述着“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事,将学员们的思绪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1939年夏,日寇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搬到了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王换于疼在心里,随即向部队建议,开办战时托儿所,挑起了抚养和照顾革命后代的重担。托儿所最多的时候养育着50余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出生仅3天。

“给革命后代吃奶,给咱自己的孩子吃粗的吧,咱的孩子没了还能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对于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一家都用生命来呵护。为了抚养革命后代,王换于家4个亲生骨肉先后夭折……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画面,一句句朴实无华又激荡人心的话语,让现场的学员们纷纷为之动容。

冬日的暖阳洒在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石头房院落里,院里“沂蒙母亲王换于”主题雕像熠熠生辉,仿佛勾勒出一幅厚重的油画。依托保留完好的抗战时期古山村风貌建设的沂蒙红嫂纪念馆,设有红嫂主体展馆、红嫂生活体验、沂蒙红色遗迹等7个展区,再现着沂蒙革命历史。

“这是沂蒙红嫂群体展室,展示了沂蒙山区200多位红嫂的大义壮举……”跟随程圆的讲解,学员们聆听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红嫂故事: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永远的新娘李凤兰、毁家纾难的王自生、许婚动参的梁怀玉、爆破英雄公成美……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红嫂的故事充分展现了沂蒙人民的大爱情怀,这种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来自临清市的基层党员干部魏付军热泪盈眶。

“妇女顶起半边天,关键时刻能顶起一片天……”在报告厅里,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的女儿,正在进行一场《我的母亲李桂芳》的报告会。

“红嫂后代的现场讲述,以亲人的身份和视角,再现真实历史,使学员能够近距离感悟沂蒙精神和红嫂力量。”参观者朱胜荣感慨地说。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现场教学接近尾声,学员们激情地唱起了1940年诞生于沂蒙革命老区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与群众建立‘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干群关系,才能践行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者使命,继续前行……”讲解结束,众多学员久久不愿离去,怀着激动的心情纷纷与讲解员程圆深切地交流着。

“感动着的感动,作为讲解员,这样的讲解虽然我们已进行了2000多场,但每场讲解都会被学员们的感动而打动。”程圆感慨地说。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山东省沂蒙党性教育培训基地。自2011年运行以来,每年吸引各界干部群众30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每一场现场教学,学员们都会留下一份感动。”程圆拿出厚厚的留言本向记者展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名干部在留言中写道:“沂蒙红嫂们伟大的事迹,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洗礼了我们的心灵,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沂蒙精神、红嫂精神触动人心,我会带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受红色教育,从感天动地的革命历史中,从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情怀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来自香港的妇女代表杨志红留言说。

……

“用红色故事讲述沂蒙精神,以真情实景感悟初心使命。”沂南县党性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刘文霞介绍,为了更好地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红嫂精神,展馆不断挖掘红色历史,丰富展馆内涵,开设特色现场教学课程、邀请沂蒙红嫂后代英模人物后代进行现场讲述、增加体验式教学,让学员们沉浸融入到真情实景中。2019年,展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个团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推荐红色产业基地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由于“左”倾路线的危害,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7月,红七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整补充后率先北上,进入闽浙苏区与_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遭到敌军的疯狂围攻,最终失败,_、刘畴西、等领导人壮烈牺牲。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八万多人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三万多八闽儿女参加这个伟大的历史性壮举。在长达一年多的战略转移过程中,八闽儿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胜利到达陕北的,已经不足三千。湘江之战,以闽籍指战员为主的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承担断后任务,血战十天,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7000多人几无所存。在祁连山脚,西路军血洒河西走廊,红五军团悲歌高台城下,数千名历经雪山草地考验的闽籍红军指战员马革裹尸。在遵义城下,在赤水河畔,在金沙江边,在大渡河头,在皑皑雪山,在茫茫草地,在六盘山,在直罗镇,到处都洒下了八闽儿女的鲜血。(这是先遣队在那样的历史大背景前提下而进行的)

一个远离喧嚣的偏僻的小山镇——赤溪,距城关53公里,四面环山,峰峦叠起,每座山峰都在溪中长出,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尤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叶,我们的先辈们,没有你们这样的幸运,在头上压着三座沉重的大山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给生活带来了痛苦。他们为了解脱这些痛苦,就付出了血的代价,为了国家,他们抛投骨,洒热血。

今天你们生长在红旗下,特别在这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你们就很难体味到那时的背景,残忍,是的,现在我就讲讲,我们赤溪镇的一些_吧。

赤溪是一个小山镇,_年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但是,便于革命志士开展活动的好环境,因此,我们全镇上下基本掀起参加革命风,据完全统计有108人参加革命,比霍童镇还多三个,真是一个奇迹啊。

由于这几天我都在忙于陈荣凯副省长要来我们镇里调研工作和《_宁德知青篇》文稿一书的征稿活动,很多精力都被用在这方面,于是今天就简单地聊聊几点有关我们赤溪镇的_吧。我们北上抗日先遣队军团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刘英,政治委员乐少华,参谋长粟裕与闽东工农红军叶飞、叶秀藩、范式人等领导人,于1934年8月21日9点许,在阳谷村会师,先遣队首先传达了党中央重要指示对闽东党政军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同时也促进了闽东革命形势发展。这个队伍有6000多人马,拥有大炮、枪支弹药、无线电等设备,当时住杂暴满了夏村、桃源、赤溪三个村庄,并给我们留下50多幅标语在古民居墙壁上(连兴座、巫济业厝),遗憾的是至今已只有三条依稀可见。第二天,凌晨,由我闽东游击队队员引路,从龙案岭出发,途径班竹、社洋,然后又直入福安磻溪、康厝,于下午两点左右攻下福安重镇穆阳镇,最后,当天我闽东游击队员原路返回。今天我们站在这块碑子面前,就足以让我们揭开当时闽东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序幕,开展重温阳谷北上抗日先遣队和闽东红军会师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对宣传革命历史,发扬红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结束四年游击战后,还根据当时先遣队传达精神要求,闽东特委动员1600多人参军,经过一周后且动员了4000多人,挑选了1500名。经过军事训练后,于1938年开往前线,这支队伍就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叶飞任团长,阮英平任副团长。解放初期,这些队伍不是牺牲在抗日战线上,还是牺牲在_战线上,最后回乡的也只有12个老红军,迄今已全部不在人世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