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游戏监管指导思想心得体会和感想 游戏运营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3:32:57 页码:13
游戏监管指导思想心得体会和感想 游戏运营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10 03:32:57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游戏监管指导思想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游戏目的:

1、能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角色表演,初步能正确处理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二周

1、物质准备: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

2、知识准备:幼儿熟悉并掌握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主题:《小蝌蚪找妈妈》第一次指导:

1、以各种头饰引入。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3、提出游戏要求。

(1)自己商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会寻找替代物品。

4、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表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记住各个角色的对话,并根据角色进行表演。

5、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6、请个别组表演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

7、引导幼儿进行评价。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三周第四周第二次指导:

1、请个别幼儿表演引入。

2、请幼儿按意愿协商主题、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语调表现角色的不同特征。

5、讲评:组织幼儿评选出在游戏中懂得友好协商的幼儿。

第三次指导:

1、以谈话形式引入。

2、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及同伴。

3、提出游戏要求。

4、幼儿表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要互帮互让,提醒幼儿注意脸部表情和动作变化。

5、讲评:让幼儿说出表演得好的情节。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五周第六周增添《小蝌蚪找妈妈》的木偶若干。

第四次指导:

1、以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用木偶表演引入。

2、幼儿协商游戏主题、角色及场景的布置。

3、提出游戏要求注意语调、表情、动作的不同,并能有所创新。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注意语调、表情、动作的不同。

5、讲评:让幼儿评选出游戏中有创造性的情节。

第五次指导:

1、直接引入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表演过的角色。

3、幼儿协商扮演的角色。

4、提出游戏要求

5、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表演,突出角色的特点。

6、评议:表扬大胆表演的幼儿,给予奖励。

阶段小结:

这个月以来,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能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变化来反应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学习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品质。

关于游戏监管指导思想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练习持棍推瓶自然的往前走。

2.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3.愿意参与游戏,体验参加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1.材料准备:大小不一的透明可乐瓶【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瓶内分别装红、黄、蓝、绿四色颜料水】,纸棍幼儿人手一根。

2.环境准备:红、黄、蓝、绿色塑料筐各一个,分别放在场地的四角,当做【停车场】。

3.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纸棍游戏,熟悉游戏场地。

重点:持棍推瓶自然地走。

难点:要求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一、准备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手持纸棍进入场地,进行热身运动。

二、练习持棍推车

1.教师示范持棍推瓶,边推边说儿歌:手拿一根小纸棍,推着小车向前慢慢走,慢慢推,小车稳稳向前进。

2.幼儿练习持棍推大号可乐瓶,教师一旁指导,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学习推的技能。

3.教师演示,请幼儿说说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最容易推动。

4.幼儿再次练习,感受纸棍顶在【小车】的什么地方推行最平稳,启发幼儿探索如何让纸棍和【小车】不分开。

5.教师组织幼儿持棍推着小车从起点到终点反复两次,要求纸棍和【小车】

不分开,为游戏做准备。

6.游戏:推小车

(1)教师介绍游戏过程和规则,幼儿扮演【小司机】,把【小车】开到相同颜色的停车场去。就算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得到一份奖品。

(2)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小号可乐瓶进行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大小可乐瓶,组织幼儿游戏2--3次,熟悉后中途幼儿可以选择更换大号可乐瓶。

(3)教师讲评游戏,分发奖品,鼓励幼儿以后多多参加体育游戏。

三、放松活动

幼儿扛着纸棍,拿着奖品围绕场地慢走一圈。

幼儿在分组游戏时发现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的推车,在集体讲解,观看其他幼儿成功的秘诀。后面推的幼儿要站在两脚的中间提前面同伴的两脚脚踝处,慢慢向前推。在最后部分比赛游戏时,要求幼儿在比赛后互相交换位置。让他们更好的得到锻炼。

关于游戏监管指导思想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游戏类型:户外游戏、团队素质拓展游戏

游戏时间:15~30分钟

游戏人数:至少12人,越多越好。

所需道具:

1、每对参赛者一块蒙眼布。

2、两根约10米长的绳子(30英尺)。

3、一些报纸,使用对角线约1500px(2英尺)的硬纸板、胶合板代替亦可。用来代表游戏中的“地雷”。

游戏目的: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促进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充满活力。

详细步骤:

1.选一块宽阔平整的游戏场地。

2.安排不想参加游戏的人做监护员。当参加游戏的人较多时,游戏场地会变得非常喧闹。这是一个有利因素,因为这会使穿越地雷阵的人无所适从,难以分清听到的指令是来自自己的同伴,还是来自其他小组的人。

3.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

4.给每对搭档发一块蒙眼布,每对搭档中有一个人要被蒙上眼睛。

5.眼睛都蒙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布置地雷阵了。把两根绳子平行放在地上,绳距约为10米(30英尺)。这两根绳子标志着地雷阵的起点和终点。

6.在两绳之间尽量多地铺上一些报纸(或是硬纸板、胶合板等)。

7.被蒙上了眼睛的队员在同伴的牵引下,走到地雷阵的起点处,挨着起点站好。他的同伴后退到他身后两米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