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工笔画院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国画工笔心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8:39:16 页码:9
工笔画院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国画工笔心得(3篇)
2023-01-10 08:39:16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工笔画院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工笔花鸟画是花鸟画中能够生动、形象表现事物的一个画种,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仅见证了朝代的更替,也目睹了由朝代更替所衍生的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工笔花鸟画领域产生了很多杰出的画家,诞生了许多传世佳作。

1、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花鸟画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约 7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而使工笔画这一画种初见雏形的则是帛画《人物龙凤图》,它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在帛上作画,尽管线条粗硬,但能较好地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秦汉时期,工笔画造型生动,赋色与线条配合得当,如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八描”的工笔画创作手法得到发展,线条运用到位。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花鸟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在唐人研究的基础上,五代十国时期涌现出众多具有专长的画师,逐步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宋代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技法成熟,而且创造出多种风格流派的画法,如勾填法、白描墨染法等。元代,工笔花鸟画的画风由艳丽转为清丽,配色更加雅致。明朝,以梅、兰、竹、石为题材的工笔花鸟画占据主流。清代,受西式画法的影响,明暗法广泛运用到工笔花鸟画中。

2、近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受到战争的影响,工笔花鸟画从清末逐渐呈现衰微的趋势,即便在这一不利于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时期,仍有很多画家为创作不懈努力,如陈之佛等。清朝灭亡以后,中国绘画进入了中国艺术史的近现代时期,东西方文化碰撞剧烈,工笔花鸟画挣脱了落后的思想枷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影响着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稳定为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3、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基于市场经济极其繁荣的背景,绘画艺术多元化态势显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激发了工笔花鸟画家强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人们思想意识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更多持支持态度,推动工笔花鸟画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风貌。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工笔花鸟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其理念和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工笔花鸟画的画法上。不了解画法的观众,往往无法欣赏变化中的美,而很可能感受到画法的单调。其次,市场效应导致的“流水线”之风逐渐充斥着工笔花鸟画市场。一些艺术家为迎合市场而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效果,无心真正潜心探索绘画艺术,使绘画浮于形式,创作的作品缺乏气韵。当代中国的工笔画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随着时代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认清现代工笔画发展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寻求更好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丰富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精髓,注重其本质,这就要求画者在绘画过程中注重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融合,逐步体现绘画的气韵、力度与内涵。

将中国传统理论与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过程,既能体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富画作的精髓。文章从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材料运用、构图、色彩运用和技法语言四个方面进行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可行性分析。

1、材料运用方面

众所周知,传统工笔画主要使用熟绢或者熟宣纸。熟绢与熟宣纸的优点是材质细腻、纹理柔和,缺点是色彩附着性较差,无法经受反复的渲染与制作。非宣纸类制品的质地与厚度虽然较之熟绢与熟宣纸好些,但是作品的气韵与表现力度均不如传统制品。笔者认为,虽然非宣纸类制品可以批量生产,但若想找回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神韵与灵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绘画用纸的选择上遵循古法,寻求自然的本真。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中,使用绢和宣纸绘画延续了很多年,因此,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是找回现代工笔花鸟画绘画气韵的首要方式。

2、构图方面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构图方面讲究人物与风景的主次之分,前后讲求搭配,追求的是浑然天成的境界,隐藏人为处理的痕迹,恢弘大气,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思想。现代工笔花鸟画尽管作品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构图也比较饱满,能够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会让观众很明显地发现人为痕迹,存在刻意而为之的现象。因此,笔者大胆地建议: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在构图方面应回归理性,运用自然、和谐的构图理念,返璞归真,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底蕴,使画面形成一种宁静祥和的美好氛围。

3、色彩运用方面

传统工笔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在不同时代存在较大的差别。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基本遵循的是根据绘画对象的类别赋予其不同色彩,这也是谢赫“六法”之一,而这种颜色的再现种类较少,这也是传统颜料制作手法单一导致的,这种颜色鲜明、气韵十足的配色恰恰体现了工笔花鸟画的精髓。现代工笔花鸟画的配色丰富,导致了无法通过色彩辨别是哪一流派的作品的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古典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颜色或清丽或鲜艳,均有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作也要注重色彩的运用。

4、技法语言方面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画法上主要通过勾勒、填色与渲染完成。之后发展出的“没骨”画法,指的是在未完全渗透的熟绢或熟宣纸上进行“撞水撞色”处理,从而逐渐弱化线条勾勒的作用。现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技法上演变出众多的画面处理和表现方法,如皱纹法和局部矾染法等。多种技法的运用和处理,使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画面保持着一种复杂、高难度的特色,大大拓宽了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先进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古色古香的气质。因此,在技法语言方面,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工笔花鸟画相结合是保持画作气韵特质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传统绘画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升华和满足,而不是单纯追求绘画的现实性、形象性。现代工笔花鸟画由于受到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影响,其所选题材、表达内容和绘画手法不断拓展,出现了新的审美境界。探索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这一影响逐渐加深。现代工笔花鸟画的正确发展路径是理性回归,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技巧相结合,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拓展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逐步创造出既能表现现代生活场景和情感,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的作品,这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不断为之努力的目标。

[1]陈燕秋。现代工笔花鸟画溯源。莆田学院学报,2006(3)。

[2]赵小萍。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探索。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3]宋丽荣。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现代造型的构成性。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4]张娟。对现代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的探索。美与时代(下),2015(6)。

[5]张珂川。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变化浅析。美术教育研究,2012(14)。

[6]马芳。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6)。

[7]刘斌。浅谈工笔花鸟画的现代感及表现手法。景德镇陶瓷,2013(6)。

推荐工笔画院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二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资料,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间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巾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笔花鸟画大师的诗意空问表现概莫能外。

正如文艺复兴晚期样式主义画家面临的困境一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也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而“空间”正是他们的突破口。艺术作品中的空问表达是艺术家对于存在的感知,如今,全新的生命体验带来了不一样以往的诗意空间,或清灵梦幻、或凝重丰蕴、或安谧孤独……工笔花鸟画中亘古的留白最终不再盘桓不去,多变的空间语言成为新一代工笔画家诠释内在感受、传达个人体验的新工具。在这类作品中,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行云流水般的柔润过渡,时而温厚、时而轻盈。满构图和水墨淋漓的大面积渲染一改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均质单调的白色虚空,将它变得流动、柔软。画面的主体被蕴藏着生命动感的虚灵背景绵绵密密地包裹,仿佛在鸿蒙的混沌里。流动空间既是当代时间、空间碎片化的隐晦表达,又是绵延不绝生命体验的象征形式。它是当代空间语言中最具古意和文化积淀的一种,因为从形式看,它借用了写意画水墨渲染的效果,依旧坚持了传统画面的虚实关系;从审美看,则秉承道家“阴阳相感,化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笔者的《清露》是一幅很典型的流动空间作品。淡淡的水墨罩染让画面笼罩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水汽,也让点染在画幅中部的胭脂与石绿带有盛夏的绿意、清润得沁人心脾。画面右下角那片墨色,浓重却不失空灵,仿佛浓荫里闪着微光的潮湿水汽,轻柔地飘荡在湖面上。画面中间的一只水鸟与荷花彼此顾盼,水色渲染的空间、交融之处的淡淡墨迹、若隐若现的分割,让夏日的宁静安谧如烟、如梦般带着内心的寂寥回响,在画面上袅袅缭绕。而与流动空间相对应的是画面中凝滞的时光,如同飞逝岁月的一小片化石,剔透、纯美。

与《清露》的清润隽永相比,笔者的作品《清秋》则显得甘冽醇厚。画面右侧经历过风雨摇曳的残荷,记录着生命的丰盈与凋败,它们以往竭尽全力地盛开,仿佛王尔德笔下那朵夜莺的玫瑰,浸润了生命的血与汁液、如泣如诉。看似不经意的浓墨渲染让画面的空间流动起来,熹微的光芒弥漫其间,如悠长的琴声,轻轻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低吟浅唱。工笔的精微被轻盈的空间处理得虚实有致,如同空谷的埙声,绵长、浑朴,交织着怡悦和忧伤,这正是画家对生命的体验。

流动空间搅动了匀质的混沌,在虚实、阴阳、黑白的二元变幻中折射出原初的统一。它是怀旧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分界点上欲起身远行,却又忍不住回首深情凝望,就如华夏古老礼貌的守望者一般。那是来时的路,也是中国画的根。

现代礼貌击碎了阿卡迪亚的幻梦,将人们闭锁在都市生活的水泥格问里,孤独、隔绝。原本开放的画面空问中出现了一只器皿、一个盒子,它们是围合的,有时封闭、有时半开敞。嵌套空间是都市人对存在的感知,是心理上的多重隐喻,影射出生命的孤寂与交流的悖论。能够说,这类作品运用的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当代花鸟”的空间语言,围合空间的描绘则引入了西方绘画的线性透视法,这是传统中国画所没有的;而画面深层蕴含着的个体意识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它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华夏哲思迥然不一样。

何曦的作品《和平颂》颇具代表性。画面巾央的玻璃罩子,透明、冷硬,仿佛蜗居在钢筋丛林中的个体,包裹着一层脆硬的外壳,看似坦荡清澈,却始终无法被真正触及。这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细心地安放古老的梦想:破碎的爱奥尼亚柱头可能是雅典娜神庙的残片,橄榄枝绿意葱茸,和平的期望含蕴着,即将吐出新芽;鸽子被内部空间的美所吸引,徘徊着。而透明的玻璃外壳隔开了这两个世界,让它们彼此关注,却无法相拥、相守。这幅作品关乎孤独与梦想、关乎爱……它们是当代个体生命体验的视觉隐喻。

有时,画面中心的围合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的。雷苗的作品《搁物架6》构成了半开敞的空间,左侧格子里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高低错落排列在一齐。瓶中插着浅蓝淡粉洁白的花儿,右侧格子中则仅有一株柔蓝的花被独自搁在一侧。薄雾般的银灰色罩染统一了内外两个空间,让它们不再隔离。这是格子间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依旧坚持着必须程度上的私密性,却开放了彼此交流的可能。

所谓异质空间的并置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种的空间同时存在于一个绘画平面中,它会带来意象的拼贴甚至交叠,构成逻辑的悖论、非理性的迷宫。这在西方称作超现实主义。如今,这一艺术语言与工笔花鸟画碰撞,仿若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绽开在旷远的时空之渊上,一朵朵绮丽的花徐徐升起又缓缓落下,一次次撕开夜色浓黑的寂静。背景留白好比约束传统花鸟画的一道封印,一旦被揭开,空间语言蜂拥而出;年轻一代艺术家不再犹疑踟躇,他们大胆融合各类艺术手法,宣纸矾绢释放出不输于油画布的表现力。花鸟画不再只是扮演文化品格的象征符号,[本文来自于]空茫的抽象空间获得具体的形态,幻化为自然空间、生活空间、记忆空间、梦境空间……

即使最简单的构图也可能糅合了几种不一样的空间,高茜的作品《忧郁症》就是一次精彩的演绎。画面中一张桌子,一只玻璃烧瓶,瓶里一尾金鱼,似乎是很普通的静物写生。然而,瓶颈处漂浮的云朵,提示着这非现实的场景。艺术家在此拼贴了一片梦境空间,一尾想飞的鱼被困在一只连转身都困难的烧瓶里。梦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忧郁自然难免。回味画题之后才能完全明确,那里竟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联想“庄生梦蝶”、“子非鱼”的典故,不禁让人对这些作品的巧妙心思会心一笑。

相比之下,要认出徐累作品中的各种并置空间则无需大费周章。如《守夜者》,画面右侧的布帘界定了一扇窗,将观众所处的现实空间与画面相连。画面左下角,幽蓝的水面是自然的空间,而太湖石则暗示着庭院,它属于生活空间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戴着礼帽的驯鹿,以它的非理性占据了梦境。所以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依次是自然空间、庭院空间、梦境空间和生活空间。它们的并置,构筑了艺术家超现实的诗意空间,仿佛拉开窗帘,就能看到守望自我梦境的麋鹿温柔的黑眸,倦意如深幽的海水般潮湿,细小的浪叩击在太湖石上,轻柔的拍打声融于梦境里。

与嵌套空间和并置空间的三维深度相比,构成空间则是运用平面设计的构成原理,将所有资料抽象成点、线、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彼此交错穿插。节奏与韵律是构成空间的主宰,它把传统花鸟画变成纸面上的舞蹈,时而充满张力、时而自由灵动。这类作品就如建筑设计一般,像凝同的音乐传达着生命的节奏。与流动空间相比,两者同样富于变幻,一个是感性的,没有明确边界,是一种随意无定形的流动;而另一个则是理性的,边界清晰,哪怕再复杂的交错穿插,依旧分明。

最富音乐感的作品莫过于万芾的《光影》,黑白灰的背景彼此交错、长长短短、疏密有致,像极了蒙德里安作品的黑白版。同样以黑白灰三色塑造的小鸟,娇俏可爱,仿佛黑白琴键上散落的音符。深灰绿的细线条是随意的曲线,打破了几何分割的冷峻,为素净的画面带来丝丝生机,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节奏层次感。凭借构成空间的表达,这晨曲的韵律甚至能够直接用眼睛捕捉——因为形式在歌唱。

黑白构成的正负形相借也是构成画面节奏感的重要手法,在林若熹的作品《冷静》中,花叶之间相互穿插,犹如美妙绝伦的舞蹈。在画面中心,湛蓝的叶片衬着朵朵白花及鸟儿白色的翅翼与尾羽。柔软的花瓣翻飞着,构成不一样的形态,花朵相连的s形打破了画面中央大片的单调蓝色,构成有机的切割。而画面边缘大块留白,也是靠着蔓草的舒卷才免于刻板,变得流动柔美。叶与花的正负形互借构成了富有韵律变化的边线。这样的空间是一种扁平的表达,前后的穿插变成画面中强烈的黑白、疏密比较。

从虚实交融、变幻不定的流动空间,到都市生活个体的心理隐喻,再到似梦非梦异质空间的超现实并置,最终到充满节奏韵律的构成空间;曾几何时在传统花鸟作品中那一片虚空的留白,幻生出如此丰富的样态。工笔花鸟画的诗意空间体现了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形式与观念的思考与探索。

推荐工笔画院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三

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花鸟画的内涵。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

(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

(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因此,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不仅仅是造型的塑造,同时也是画家绘画技术与情感思想的融合,或豪放、或含蓄、或简朴、或细致等。线描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有着不同的线描特点[5]。

(二)以形传神。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勾勒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下笔方法就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从线条勾勒方法就有轻重、长短、粗细、曲直、转折等;从表现手法来说有虚实、疏密、繁简等。再加上墨水的浓淡,能够提升画作的美感。“骨法用笔”是中国传统线描造型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画作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是指不但要写实,还要将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将事物的神态和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丰富内涵的追求,让意蕴成为中国传统画作的审美方式,让工笔画的线条造型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个性表达。画家不能局限于事物外在的形象,而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挥想象,或夸张、或隐喻、或突出,结合画家的思想情感进行想象,从而让画作具有特点。

(三)富有艺术感染力。线描是工笔画的特殊语言,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春蚕吐丝”、“吴带当风”、“高古游丝描”等技术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到的线描方法,是线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绘画技术之一。线描对于画家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作用不仅局限于塑形的限制,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

(四)追求个性。线条的变化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神韵、动感将事物的外形和内涵表现出来。书法是一种纯粹的线描艺术,将线条的优美发挥到极致,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上,通过线条的多边形,赋予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现代工笔花鸟画中对于线描的应用可谓是多种多样,或坚持传统用色、或线与色想补、或通过线描勾勒为主,通过适当的淡墨薄染来凸显画作的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工笔花鸟画的内涵,然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进行总结,旨在推动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