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 海关工作作风(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08:54:44 页码:7
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 海关工作作风(八篇)
2023-01-10 08:54:44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xx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代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它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一片石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点是东西的城墙一身兼二职,既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又是关城的东面城墙。山海关城有四个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四个城门规模相当,现在惟有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城楼保存最完整,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请回头往东看,眼前的这个城圈叫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瓮城,现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规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对关城起保护作用。登临其上可环视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的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敌与墙外,即使敌人进入瓮城,也可将关门设为二道防线。,以四城为堡垒制敌于翁中。2是从建筑上看,城外瓮城回护,形成重城回守之势,坚固、雄伟,充分表现了长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围是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罗城的前方是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就在此处三百五十年前曾发生过关系改朝换代。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20xx年(1920xx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xx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代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它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一片石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点是东西的城墙一身兼二职,既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又是关城的东面城墙。山海关城有四个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四个城门规模相当,现在惟有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城楼保存最完整,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请回头往东看,眼前的这个城圈叫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瓮城,现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规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对关城起保护作用。登临其上可环视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的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敌与墙外,即使敌人进入瓮城,也可将关门设为二道防线。,以四城为堡垒制敌于翁中。2是从建筑上看,城外瓮城回护,形成重城回守之势,坚固、雄伟,充分表现了长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围是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罗城的前方是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就在此处三百五十年前曾发生过关系改朝换代。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今年上半年,我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服务于“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围绕“稳增长”深化把关与服务,各项工作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关区税收入库217.7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73%;监管进出境货物1.11亿吨、运输工具3973辆(艘)、集装箱5.4万箱次、报关单接单3.38万份,分别增长38.1%、2.6%、1%、4.7%,监管进出境人员11.8万人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

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减免税优惠政策,对于我省鼓励项目、技术改造和科教文卫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提前介入 参与可行性研究论证,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上半年共办理《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784份,审批货值4.63亿美元,减免税款3.99亿元。

二、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场所建设

积极推进曹妃甸、石家庄、沧州黄骅综合保税区的申请设立工作,就设立条件、海关审批程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拟入区项目进展情况,提供政策支持。目前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已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35亿元,建设审批已进入国家有关部委会签阶段。为了扩大我省对外开放,打造更大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在我省已有两个出口加工区、14个保税仓库、4个出口监管仓库的基础上,今年我关又新审批3个、验收4个保税仓库,监管场所验收合格率达到96.42%。积极引导企业充分运用保税物流方式,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等相关业务,有效促进了关区保税仓储业务的迅速发展,入库货物货运量、货值、内销征税增长明显,境外入库货物498.6万吨,增长165.4%,货值22.5亿美元,增长461.7%,出库货物实际离境36.3万吨,货值1.6亿美元,出库货物内销征税额1.6亿元。秦皇岛、廊坊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值4199.4万美元。

三、推进业务改革,提高通关效率

以“守法便利”为原则实行差别化管理,综合运用7×24小时预约通关、网上支付、预审价、预归类、原产地预确定、提前报关、提前确认舱单、留样化验、担保验放等通关便利措施,为企业创造方便、快捷的通关环境。出口分类通关工作已在全关区开展,进口分类通关工作正在试点,逐步将在全关区推开。加强区域通关合作,提高企业进出口的便利化程度,已与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大连、南京等7个口岸海关和4个内陆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协议,我关区享受区域通关的高信誉企业已达190家。开展了税费电子支付工作,目前已有合作银行6家,适用企业1283家。推广河北电子口岸便捷企业通关、物流商务等应用项目,支持配合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打造“大通关”的平台。

四、发挥整体合力,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

绘制河北省驰名商标分布图,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联系企业开展服务指导,发放知识产权保护热线名片,建立“点对点”式的对口合作关系。引导省内共计77项知识产权在海关总署进行备案,取得良好效果。积极走访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执法合作。认真落实《河北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培育工作总体方案》,主动配合协助省政府相关部门,对省内近100家进出口单位的业务人员进行海关法制培训,扶持广大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建立“辖区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以制作通关事务明白卡、“便民纸条”、“新政速递”等便捷、直观的方式开展业务宣传。

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继续加大推广加工贸易电子联网监管的力度,扩大联网监管的覆盖面,使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办理和操作更为便捷。推行加工贸易内销便利化,简化内销手续,积极推广内销货物“集中申报”。鼓励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产业层次。通过了商务部、海关总署的联合审定,承办编制了我国首个多晶硅光伏组件加工贸易单耗国家标准,促进了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保税加工的规范化和技术进步。

六、充分发挥海关统计的预警监测作用,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服务

坚持按月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海关统计专报》和《农产品监测月报》。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我省外贸进出口动态,发挥数据分析优势,坚持对重点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和商品进行专项分析,从数据中总结苗头性、规律性和倾向性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上半年共分析撰写统计监测预警报告75篇次。加强海关数据统计咨询服务,指导企业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和预警信息,增强企业生产经营主动权。

七、开展“国门之盾”行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始终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贯彻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惩戒走私违法行为,教育引导广大进出口企业合法经营,切实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秩序。与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反走私执法合作,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我关将不断加强和改进海关监管与服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稳增长”的促进派和推动者,为“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作出新贡献。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茫茫大地,关隘无数,敢称“天下第一”的只有地处万里长城龙首的山海关。“天下第一关”自明代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矗立在山海关至今,历经六百多年风吹雨打,岁月悠悠,巨大的匾额与巍峨的城楼浑然一体,向世人堂而皇之地昭示着中华民族敢为人先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当游人怀着“到了长城即好汉”的喜悦心情,游览天下第一关城楼之后就会发现,城楼上下内外共有三块完全一样的“天下第一关”匾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哪一块是原匾呢?看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结构端正,字体威严,笔力苍劲、古朴,有雄视四海之意,又有艺盖八荒之雄风,这世上罕见的书法出自何人手笔?

有人说:“‘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大字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努如植槊,勒若横钉”, 似是古代书法家“书圣”王羲之所写。此说不确。因为王羲之生活在晋代(321-379年), 而天下第一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前后相差九百多年。

还有人说,这匾系严嵩手笔。此说也有许多疑点。严嵩是明代中叶人(1480-1569 年),是揽权贪贿的一代奸臣,其子严世蕃横行不法遭斩,严嵩被罢官,最后寄食墓舍而死,《明史·奸臣传》中有记载。况且严嵩当道之时,天下第一关已建成百余年。此时“天下第一关” 匾额早已悬挂多年。

真正书写“天下第一关”匾额的应为明朝34位书法大家之一,山海关人——萧显。

萧显,字文明,号履庵、海钓,祖籍江西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后其家移居直隶山海卫,即现在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萧显生于1437年,少年时曾在角山寺读书,勤奋好学。明天顺三年 (1459年), 自幼苦学的萧显考中举人。成化八年 (1472 年),萧显殿试获二甲进士。始任兵科给事中,充批本官,辅助明英宗处理奏章,稽察六部违误。任职其间,萧显耿直刚正,招致权贵嫉恨。成化十六年,明廷以同知之职派萧显出镇宁州(今云南华宁县),又深得兵民敬服而“无敢怨者”。弘治元年(1488 年),萧显移职衢州(今浙江衢县),任期中抚恤孤苦,修葺学舍,得到官兵信赖。弘治四年(1491年)明廷拔萧显为福建按察司佥事,受命主督屯田。

弘治五年(1492 年),萧显上疏朝廷乞归得准。萧显回到山海关在城北角山后结庐隐居,号为“围春山庄”,并建有墨香、荫秀二亭。终日以诗、书、酒自娱达 20 年之久。萧显在 《围春庄杂感》中写道:“畏途自庆归来早 , 安枕何妨睡起迟。适兴聊沽陶令酒,感怀频咏杜陵诗……”尤其是他的书法艺术。几经确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时候的山海关“镇东”城楼已经修好百年,但一直没有与之相称的匾额。明朝成化皇帝朱见深亲笔诏旨,要在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一来可以为山川日月增辉,二来也可以为大明帝国壮威。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圣旨后不敢怠慢,首先派人攀上东门箭楼,丈量尺寸,找四个出名的木匠,做了一块长一丈七尺七寸 (5.9 米) , 宽四尺八寸 (1.6 米)的巨匾。望着巨匮兵部主事面带难色,找谁来写呢?这时有一个部下说,能写此匾的人就在山海关”围春山庄”,鼎鼎大名的原福建按察司佥事萧显。他楷书、草书、隶书、篆书样样精通。第二天,兵部主事携带礼品登门拜访萧显,并说明来意。萧显笑笑说“我乃赋闲之人,不过练笔养生,实难担此重任。

“兵部主事听到萧显婉言谢绝的话,躬身揖礼说:“萧大人,您是德高望重的清官,又是远近闻名的写家,书此匾额非您莫属,如果您今天不答应,我就不走!”萧显沉思了半晌,才勉强应允。不过他提出:“让我写这块匾,时间恐怕非三天两早,你们不必催我,心急肯定写不好。”兵部主事见好就收,连连答应:“可以可以,请萧大人看着办就是了。”

兵部主事原以为,就这五个字,即使两天写一个字,十天也写完了。可他回到街门二十多天了,一点信儿也没有。但有言在先,还不能催。想来想去,他让手下人备了熏鸡、烤鸭、点心,水果,派两名亲信给萧显送去。到了晚上,送礼的回来禀报说,萧大人正在练字,书房里贴着历代书法名家的真迹墨宝,桌上地下都是写过的宣纸。”兵部主事一昕心想,再等等吧。这一等,转眼又过去了二十多天。兵部主事又着急了,忙又派人把一些缓罗绸缎和一匹骏马给萧大人送去。意思是请萧显快马加鞭。时间不长,送礼的人回来报告说:“萧大人正在院子里练武功,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钗,技法娴熟。兵部主事一听,有些莫名其妙。无可奈何,只好再等等吧”,谁知道转眼又过去了二十多天。兵部主事这回有点沉不住气了,忙让手下人备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给萧显送去。时间不长,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大人正在书房里吟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

兵部主事追问:“萧大人收到‘四宝’怎么说的 ?”

他看了看礼物说:“回去转告你家大人说,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写匾了。”

兵部放事又急又气,怎么还要一个月?看来还得等待。

可是事情发生了变化。第二天,兵部主事就收到快马急报,新任葫辽总督三天之后替皇上事先视察悬挂匾额一事。一切事项必须准备停当,不得有误。这下可把兵部主事急出汗来了。他命人将巨匾和一坛子墨汁随他同进“围春山庄”萧显的家。

兵部主事见到萧显寒喧几句之后,拱手施礼说:“下官今遇急难,务必请萧大人伸手帮助,下官永世不忘。” 萧显忙问个究竟。兵部主事把总督要前来视察之事说完。萧显听罢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看来今天这匾是非写不可了,写就写罢。”于是他让人把匾靠在墙上,匾下边垫上几块砖。他亲自从书房取来一支如椽之笔,将笔放在墨缸里润得饱满,在匾前轻踱小步,屏心静气,凝神细息,静观默察,犹如思接千载,视通千里;意在笔先,翰逸神飞,拿笔似公孙大娘武剑,只见他,把全身力气灌注到胳膊上,再由胳膊灌通到手腕上,直至笔端,起笔象飞燕掠食,落笔如高山堕石,有快有慢,又稳又准,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手随意运,笔与手会,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凤鸢戾空,纶常在手;凤樯阵马,沉著痛快;一气呵成,入木三分。

兵部主事在一旁看着看着,竟入了迷,心想,练武的讲究“身剑合一 ”,功夫不纯不行,功夫不到也不行。象萧显这样,身随笔行,笔动身移,也是“身笔合一”呀。这下子可真开了眼了。正想到这,就听耳旁有人说:“ 献丑了,令兵部见笑。”抬头一看,萧显汗流满面站在匾前,匾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墨迹未干,墨香缕缕,笔遒法足,超然旷绝……兵部主事见此连忙拱手向萧显道谢,祝贺并称赞说:“萧大人所题此匾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朴而自古,拙而自奇,骨重脉和,浑然天成,真不愧为当代书坛巨擘呀 !”萧显听后又摇头又摆手,带着惋惜的神情说:“兵部大人过奖了。我本想写得更好些。为了这五个字的形体结构,我先用一个月的时间,精研了前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帖墨迹;为了增加腕力,我用一个月时间练习兵器,这两步是做到了。可是我想这匾是要悬挂在山海关这座著名雄关上,字体端正有力是不够的,它必须具有神韵,道伟高古,应该骨在肉中,趣在法外。就是说匾上的字应该突破那块木匾,三尺见方的字挂上去让人们从下边一望,是五尺见方或者更大些,既要力透纸背,又要离纸欲飞……为了达到这种地步,我用诵读古人诗词来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可惜呀,这点没能做到!”兵部主事昕了这番话才明白萧显为什么不肯在短期内写匾的原因了。不过他对刚写好的五个大字非常满意,连连说:“很好很好,依我看此匾定能传之后世,光照千古啊!”

第二天上午辰时,兵部主事率众官兵在东门前的“悦心斋”酒楼盛宴款待萧显。酒过三巡,宾主下楼赏匾。望着箭楼上的新匾,兵部主事和众人都发现“下”字少写了一点。这时一个士兵气喘呼呼地禀报说,前来替皇上视察匾额的到辽总督已到城外的欢喜岭了。萧显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命书童端来墨盆,让人从酒楼找来麻团抹布捆好,浸在墨盆当中,待全部浸透,用二尺见方的棉布包好,用尽平生力气,将墨团向“下”字投去,只听“膨”的一声,再看“下”字一笔不缺。兵部主事和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等大家清醒过来,止不住异口同声地称赞:“萧大人真是一掣万钩,巧夺天工啊!”

现在,萧显写的这块匾就收藏在“天下第一关”一层楼内。“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每个字都在1米以上,其中“ 一”字最长为 1.09 米,“关”字最高的一笔为“1.45”米。楼内二层所悬巨匾为光绪五年(1879 年)杨宝清复制;而楼外二层所悬匾额系民国九年(1920 年)由王治复制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和萧显写匾的传说,吸引着大量旅游者欣赏和赞叹。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20xx年(1920xx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xx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皇帝的宝座,他站在上面,前走无路,后退不能,真是左右为难;跟盯拌倒的是紧随皇帝的大臣,皇帝虽已无路可走,但臣子不忘旧情,虽倒也伴;东张西望是东瞧瞧西望望,见机行事;帮虎吃食一看到这种情况也紧随其后,阿谀奉承;坐地分赃在石兽之末,干什么都没有它的分,急的够呛,这真是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无路,何况这些大臣呢。大家抬头可以看到这群显赫一时、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头,饱受风吹雨淋,酷暑严寒,让游人注目了。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但(这种小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皇宫和庙宇之上的小兽的数量是9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代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它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一片石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点是东西的城墙一身兼二职,既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又是关城的东面城墙。山海关城有四个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四个城门规模相当,现在惟有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城楼保存最完整,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请回头往东看,眼前的这个城圈叫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瓮城,现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规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对关城起保护作用。登临其上可环视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的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敌与墙外,即使敌人进入瓮城,也可将关门设为二道防线。,以四城为堡垒制敌于翁中。2是从建筑上看,城外瓮城回护,形成重城回守之势,坚固、雄伟,充分表现了长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围是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罗城的前方是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就在此处三百五十年前曾发生过关系改朝换代。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的渤海之滨,由宁海城、入海石城、澄海楼、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组成。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华夏大地上,东端在山海关城南公里4处之插入海,犹如龙头高昂,成为明长城东部起点,因此称为老龙头。

老龙头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唯一的一段海中长城。它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戚继光修筑。它选址科学、建筑独特,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这座昔日海陆军要塞,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历史地位,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来此观海览胜,留下了众多诗篇佳话,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地。

天下第一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茫茫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天下第一关”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是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这里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

关城建于公元1381年,由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哨城及星罗棋步的烽火台、墩台共同组成的一座科学、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因其建置独特,所以在明代万里长城的众多险关要隘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历经风雨岁月洗礼的“天下第一关”,凝重而迷人,城楼上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无尽的往事。置身于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发现人们修筑的座座名关,构建的是关隘,凝固的是历史,同样,长城凝结的是智慧,铸就的是沧桑。

孟姜女庙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游览胜地。在中国的历史上,男性一直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而孟姜女却是个例外,她的被景仰更多的是由于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忠贞不渝的精神。在山海关城东4公里外的凤凰山上,有一座小巧的孟姜女庙远近驰名,绿树掩映、红墙素瓦,建筑古朴、风格独具。

传说中的孟姜女聪明伶俐、美丽异常,与范杞良凄美的爱情被世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姜女庙是长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物。始建于宋代以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主事张栋重修,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祭祀孟姜女的庙宇。

长寿山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东倚长城,与辽宁省交界,西临“北方小桂林”燕塞湖,南靠角山长城,北偎燕山峻岭,东西跨越6.5公里,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13.34平方公里,最高峰鹦鹉峰海拔657.1米。该区地貌起伏较大,多奇峰怪石。集山石、洞窟、瀑溪、中草药植物为一体,以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主要景观还有:神医石窟、寿字碑林、世外桃源、石门胜迹、子母龟石、樵夫观天、雄师昂首、双送对峙、漩靥潭、悬崖飞瀑、仙人洞、瑞莲捧日、柳荫听涛等景观。

角山景区位于山海关城北3公里,系燕山山脉,主峰海拔519米,与后角山南北对峙恰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山顶较平整,人称“角山台”。角山是万里长城跨越的第一座高峰,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美称。山上建有栖贤寺,是明清时期文人雅仕读书消夏之所,被称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

景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集自然山地风光,长城建筑精华与儒、释、道教文化于一体,索道贯穿其间,可揽敌台耸立,峰峦起伏,古寺幽深,气象奇景。景区先后被国家林业部、地质部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首批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秦皇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角山四季特点分明,春花、夏绿、秋风、冬雪。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在我们面前的这方城池叫做瑞莲阁公园,初建于民国20xx年(1920xx年),是由邑人、临榆县参事会参事孙国钧字荫桥为首倡议集资兴办。“瑞莲阁”的匾额,由当时的知县常炳彝所题。现在的瑞莲阁公园是1999年3月,经政府集资,根据《临榆县志》的记载而重新修复的。修复后的瑞莲阁公园,形成了以辽海咽喉桥为界,南湖、北湖4个水域。建成了垂柳轩、醉荷轩、曲院风荷、游船码头等4个亭谢。

天下第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经有620xx年历史了明初建关时,这里是朝鲜等国入贡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平时城门大开供车马人流通行,战时紧闭固若金汤,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现在展现我们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楼高13.7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其余的北东南三面为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是战时射箭之用。它是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天下第一关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顶,这种建筑形式的等级较高,是仅次与皇宫和庙宇的建筑格式。现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关城楼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会说就是这块天下第一关巨匾了,天下第一关匾长5.8米,宽1.55米,其中的一个一字就长1.09米,繁写的关字右边的一竖就长1.45米。您看着一字虽有一笔却不显单薄,关字右边的一竖笔画虽多却不显臃肿,五个大字安放合理,与这座建筑浑然一体。

大家仔细看这块匾,有一大特点,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此匾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书年月,不留姓名,这块匾为何人所写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明朝宰相严嵩,有人说是余一元,谭从简,有人说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而根据当地的林榆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匾传为邑人肖显所书,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关当地人,这就为肖显的写匾提供了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并不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由山海关人杨宝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则为了防止风化挂在城楼内。一会我们就去等城楼,看原匾!好,现在给大家五分钟照相时间,五分钟后到我这集合,我们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当地的老百姓还给他们起了一些赋有传奇色彩的名字。第一个是走投无路,接着是跟盯绊倒,第三个是东张西望,第四个是帮虎吃食,第五个是坐地分赃。传说,走投无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让他搞的支离破碎,高高的脊头代表实到12个的,而卫所的等级比较低,是不允许超过六个的。

我们脚下走过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骑马上阵和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沿着马道缓缓而行,我们仿佛也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贵族所统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退居漠北以后一直与明王朝处于对立冲突之中。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便下令自军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并于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将军徐达正式修建长城和关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关设立军事建制山海卫,山海卫是明代329卫之一,隶属后军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辖。从山海关建观关设卫那天起,这里就以科学的选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建筑而名列万里长城的重关之首,从而有了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了,它是作为战时射箭之用。是红底白环黑靶心,鲜艳醒目。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现在由我来告诉大家:在当时天下第一关城楼刚建成后,它的屋檐和羌脊上总是会停着许多飞鸟而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士开启的。所以开启时飞鸟就会扑楞楞的乱飞,就会影响军情。所以当时的科学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箭窗设计成红底白环黑靶心的样子。您看这像不像一只只眼睛,它们就像一只只眼睛看着飞鸟,使飞鸟不敢靠前。所以说明朝时的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嘛!

现在我们面前的彩画叫做旋子彩画,它是属于中国古典彩画的范畴之内的,它的等级也比较高,是仅次于皇宫和庙宇所使用的彩画的。中国的古典彩画分为三种,第一种,也是等级最高的叫做和玺彩画,主要是用于皇宫和庙宇的主殿建筑格式,第二种就是我们面前的旋子彩画,还有一种呢?叫做苏式彩画,它是采用花鸟鱼虫作为基底的。

好现在随我一起来看原匾,大家小心脚下门槛,大家要注意啊,遇见门槛要迈过,象征走过人生的坎坎坷坷。

现在我们看见的就是肖显所题写的原匾,据说肖显写匾的时候,刚写完的时候发现下字下面少写了一个点,只写成了一个t字,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石河了,这时大家都慌了起来。就在这时只见肖显拿了一块抹布,饱蘸墨汁用力的掷向那块匾,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匾。好了看完这块匾,请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们面前的山海关复原图。它描绘了山海关古代建筑的全貌。山海关境内长城南起老龙头,东到九门口,全长26公里,在这段长城上共分布十座关隘,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三道关、滥水关、寺儿峪关、九门口关(一片石关),短短26公里长城之上就分着十大关隘,说明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点是东西的城墙一身兼二职,既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又是关城的东面城墙。山海关城有四个城门,东为镇东门,南为望洋门,西为迎恩门,北为威远门,四个城门规模相当,现在惟有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城楼保存最完整,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请回头往东看,眼前的这个城圈叫瓮城,原来四个城门之外均有瓮城,现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规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对关城起保护作用。登临其上可环视四野,士卒昼夜注视城外的动态,有警立即传报,敌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敌与墙外,即使敌人进入瓮城,也可将关门设为二道防线。,以四城为堡垒制敌于翁中。2是从建筑上看,城外瓮城回护,形成重城回守之势,坚固、雄伟,充分表现了长城防御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围是罗城,罗是罗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罗城的前方是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卫城。就在此处三百五十年前曾发生过关系改朝换代。

推荐海关关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

经过20xx一年的工作,现将我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工作中,我感觉报关员还算是挺有趣味的工作。做报关工作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充实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让我认识到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报关员在海关和往来的客户两者之间充当的是沟通的桥梁角色,所以就要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作用,这方面就能体现出报关员可以锻炼我的交际能力。另外,关于海关的法规和海关通关作业的程序也在不断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要靠自己在工作中学习、积累和实践来满足形式发展的需要、了解最新的海关通关程序和法规及其他贸易管制措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

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集港信息记下来,这是一个好习惯。然后整理报关单据,填制报关单。接下来是edi录入,录入完毕后会打印一张作为核对的edi报关单给你,然后核对。一定要仔细,不能出任何差错。然后查询出口预配舱单,确认有预配舱单后,将核对无误的电子数据发送,系统提示该单已接单时打印正式的纸质报关单。将准备齐全的报关单据装订起来,盖章。报关单第一联和手签联上盖报关章,并且报关员签字。报关委托书上要盖经营单位和委托公司的公章,并相应签字。最后递单。拿着退回的单子到海关大厅的电脑里查询放行信息。在工作中使我有很多的体会:

(一)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手的工作一开始都是做些很简单的工作,跑个腿,递个单子,换个单子,查查舱单等。每天都感觉有很多空闲时间,呆着没事做,做什么事情都无从下手的感觉,要么就跑东跑西的。其实,不要为了这些而苦恼,每个优秀的报关员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就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耐心,时间长了,主管就会让我们接触更多的东西,因为报关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职业,每一个步骤都不允许出现失误,不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新手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接触比较有用的东西。

在工作的一开始,我是从复印资料开始的,帮同事复印一些资料。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里面却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可以从中知道哪些资料是有用的,哪些是用处不大的,还有需要的份数。看了几次装订和盖章之后,我就开始尝试着装订了,工作的开始都是从最基本的做起的,后来,我就和同事做单递单了,这时候是和海关直接的接触,就可以了解海关最新的政策和通关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倾听报关员讨论工作或者趁机会向他们交流经验,对以后的工作也很有用。

(二)要勤学好问,多动手。刚进办公室的时候,先熟悉了一下工作环境,看了一下同事是怎么工作,虽然一开始什么都插不上手,但是要积极好动,多给同事帮帮忙,多做些琐碎的小事,多付出就会有回报,最重要的就是搞好人际关系,因为和要同事以及客户要经常打交道的,只有与人的关系处的好,自己多注意一下形象,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受欢迎。记得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主管都要求一位同事教给我处理新的业务,但是那位同事就是不教给我,而且看起来像是故意的,这是一件很让人气愤的事情,但是我也不好发作,当时就只能忍了。在后来,我也学到了新的技能,可见,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情况,就体现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三)无论什么工作,新手的待遇都不会很高,我刚来公司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自己花的,因为我们是工作生吧。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我摆正了心态,相信待遇会随着我的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主管也开始让我接触更多的工作,教会我更多的技能,在领导考核了我的工作能力之后,得到了认可,自然而然的就给我涨了工资。我想我的表现领导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一开始不要因为待遇低而郁闷。

(四)要善于总结,一直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工作中难免有失误,要及时总结教训,有一个严谨的态度,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也给自己带来快乐,生活中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逆顺自然,将对生活有很大的益处,也能更加容易克服困难。

在工作中,我认识到不要抱怨自己比别人做的多,因为毕竟是自己在工作,这样也挺好的,干的越多,积累的也越多,进步的也就越快。在对业务的操作中,我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实际操作中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差别还是很大的,具体的情况就要具体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