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本溪红色故事读后感(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0:56:45 页码:9
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本溪红色故事读后感(5篇)
2023-01-10 10:56:4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东、南、北三方仰望皆见三峰,三三乘合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铁刹山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就已得此胜名。岩洞景观八宝云光洞最负盛名,还有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等景观。

铁刹山坐落在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境内。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借定风珠大破十绝风吼阵,乃至《杨家将》传说中杨金豹师丛长眉老祖李大仙习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在“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

九顶铁刹山其实只有主峰5座,即中峰元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西峰太上顶,人们从东从南从北三面观望皆见三顶,三三见九故曰九顶。最高峰元始顶海拔912.9米,登顶观看日出、欣赏云海、沐浴云光,可谓铁刹山三绝。除五座主峰外,还有南天门、北天门、狮子峰、香炉峰、来龙岭、青阳紫气岭和瑶池金母岭,比之“五顶”略低。登高远眺,但见峰峭岭拔,谷深漳陡,石巍岩险,峥嵘突起。据说,如果是春夏之际,这里漫山林深树茂,松涛阵阵,草丰花盛、蝶舞莺啼;而在金秋季节,则满坡红叶如霞,时令山梨、榛子、核桃、山里红、山葡萄、猕猴桃等透香扑鼻。游客尽可以饥餐野果,渴饮山泉,闲观云月,寂听松涛,优哉游哉。清辽阳名士、海龙知府白永贞多次游历铁刹山,曾提诗曰:“天然形胜檀辽东,九顶巍巍矗碧空。瑞气久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蒙衣带,月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

铁刹山峰峦叠嶂,洞也颇多。著名的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风月洞、悬石洞、云仙洞和郭祖洞。其中以天桥洞最险、最难攀涉;以云光洞最大、最有名气。云光洞,亦即八宝云光洞。所谓“八宝”,乃洞中浮摆单置、怪状奇形的钟乳岩石。人们臆形状物,称那如虎蹲踞、威严雄视的为“石虎”;那似木鱼中空、敲之铿然的为“石罄”;那如盛满荷花嫩藕的为“石莲盆”;那像癞蛤蟆蠢蠢欲动的为“石蟾”;那沿洞壁蜿蜒三丈、呼之欲出的为“石龙”;那平平展展、令人欲卧的为“石床”;那老态龙钟、木然端立的为“石寿星”;那周长盈尺、光滑滚圆的就是“定风珠”。清朝进士李维祯曾题诗云:“非洞非烟影横斜,一片云光洞口遮。杂树槎桠森立槊,乱峰突兀俨排衙。天空不落九天雪,座上争开四时花。如此山中应记老,不须回首更思家。”

峰秀洞幽的铁刹山自然吸引着古代文人纷纷来此寻奇探胜。他们不仅吟诗寄怀抒感,并且摩崖勒石,以留踪迹。迄今这些碑刻石勒,为山增辉,为洞添彩。如“乾坤正气”、“直上青天”、“一览群山小”、“铁刹三千年”、“别有天地非人间”、“夜诵黄庭有月来”等,字字遒劲,笔笔千钧。最为壮观的玉女宝印山“与天同寿”摩崖石刻,石壁高8米、宽5米,上镌“长眉李大仙碑文”800余字,记载大仙姓李名长庚,及商朝太乙年间人,二十五岁云游辽东,驻跸天桥洞,登仙;及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借定风珠等事……游人为山光洞色所陶醉,再观瞻摩崖勒石,不禁胸溢浩然之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刹山自明崇祯三年(1630年)道教龙门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收徒传道,开东北地区道教之先河后,阅尽历史沧桑370余年,道士辈份传至25代。1997年,在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王全林鼎立举荐下,武当山八大道长之一的祝真玄到铁刹山道观做住持。祝道长仙风道骨须冉长飘,虽然刚愈不惑之年,但辈分和道行却很大很深。他是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原系武当山执撩,专门负责查处道士中违法乱纪者,和咱们的纪检官员差不多。还担任过武当山武馆特级教练,我曾亲眼见识过祝道长的“二指禅”(随意在岩石上盘起双腿,用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将全身高高撑起),以及了得的八卦掌功夫。这位祝道长来到铁刹山后不负众望——重修铁刹道观,重塑众像金身,重整道家纲纪,重理龙门经典。同时,他还铺路修道,打井汲水,惠及旅游,行医治病,使九顶铁刹山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籍奇峰、异洞、勒石、传说和宗教著称于世的铁刹山,被辟为国家级深林公园,在更早的时候则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沿着铁刹山山路拾阶而下的返程途中,望着天南地北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在想,但愿九顶铁刹山的美景永远镌刻在各位贵宾的脑海,欢迎更多的朋友有机会来到我们美丽神奇的本溪做客!

2022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

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导游词《本溪水洞导游词》。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

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大家可能要问: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哪里呢?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2022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辽东的大山里有个地方叫本溪,本溪境内有座八盘岭。过了八盘岭隧道,眼前豁然开朗,远处一座大山,披着轻纱向我们缓缓走来,那就我们的家乡有名的风景区——铁刹山。听大人们说,铁刹山是辽东第一道教名山。

在我们家乡铁刹山是一块圣地,宝地。每逢年节那都聚集了好多求拜佛主的人,求助生意兴隆,家庭平安。每年的春天我们都要去山上热闹一回。呼吸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山里的空气很是新鲜,每吸一口都好像是爸爸杯里刚泡上的新龙井的滋味,真想在这里吸饱了,再储存一些带回学校分给同学们。

一路山行。山脚下多是落叶松,刚冒出嫩绿的松针,那样的清新新翠;山腰上多是椿树和野藤,远看泛绿,近看鹅黄;林中点缀着一簇簇红樱桃花,远远望去,像是跳动着的火焰;山顶则是秃头老树,还没长出春天的嫩芽,树干上绿苔厚厚,有的还长着长须,像是老爷爷胸前的胡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我们终于到了山顶,互相一看,大人小孩每人身上都沾满了泥巴,甚是好笑。

这时候,雨还在蒙蒙的飘。站在山顶四望,村庄、铁路都隐约在春雨之中,只有远处的河流蜿蜒盘旋着,闪闪发光。山中一小片一小片的落叶松,像是一块块镶嵌在铁刹山上的翡翠。再看山顶上,树树枝头都挂满了珍珠似的雨滴。树下,不知多少年的落叶,厚厚的,踩上去比客厅里的地毯柔软多了。细看,落叶中冒出了成片的绿草尖尖,扒开落叶层,才知是小根菜,大家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着用雨伞尖开挖,不大一会儿,每人都挖出了一堆绿绿的细细的白头大脑的小根菜。像是稻草人。

因铁刹山是道教名山,我们几个小朋友吵着要去看道姑。道姑在哪?同行的王叔叔说在“云光洞”。那洞在一处悬崖上,上刻着“九转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洞口香烟和云雾一同缭绕。在洞口不远的小房子里,我们见到了道姑,还有几位道士。那道姑年纪很轻,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她说他们生活很清苦,冬天喝雪水,夏天喝雨水。她还向我们介绍,八宝云雾光洞灵得很,前几年洞中曾长出了 13 株芭蕉。我很怀疑,那洞中长年不见阳光,又怎能长出南方的植物?

我们下山的时候,雨还在下着,山中小溪淌着汩汩的清流,老树枝头绽出了嫩芽。回头看去,山被春雨洗过,树被春雨洗过,樱桃花被春雨洗过,我们也被春雨洗过,大家都变得清翠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著名的风景区-铁刹山,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座名山而自豪。

2022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

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

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大家可能要问: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哪里呢?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2022本溪红色旅游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欢迎各位来到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是数百万年前第三世纪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冲水岩洞。这里风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异、水幽而著称。

水洞由三洞组成。主洞是一条长达5800米的地下冲水溶洞,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冲水溶洞,现已开发2800米,被誉为‘天下奇观’。辅洞为旱洞,现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览馆,再现了亿万年古生物的进化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泄水洞。

如今,水洞连同周围的温泉、庙后山、关山门、汤沟和铁刹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区。

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领略着奇异的水洞风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着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览本溪时亲手题写的。

这里是古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说明辽东先民早在1万年前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厅也叫迎客厅,可容纳千人以上。迎客大厅与三洞相连。右侧的事旱洞,左侧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这里是旱洞,呈椭圆形。这里建成了古生物宫,展示了古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

请随我乘船游览水洞。水洞又称“九曲银河”,面积3.6万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可达7米。可以说,游览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观形体可分为“二门、三峡、七宫、九曲”,共有100余处景观。洞中景物全部为自然形成。大家请看,那是“宝莲灯”,前面是“芙蓉峡”。莲花又称芙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与梅、兰、菊、牡丹、芍药一起并称历史上6大名花。莲花本应向上开放,这里却是倒悬。

继续前行,便是“广寒宫“。也就是月宫,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广寒宫,便是“双剑峡”。钟乳石就犹如利剑,高悬在上,在此游览,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剑丛过”。

过了双剑峡,就是“九曲银河”的第一门----“剑门”。穿过剑门,豁然开朗,洞体突然高大宽敞起来,是九曲银河洞最奇、最美之处。

现在进入“九曲银河”的第二门——虎闸门。看,那块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凶猛的大虎。

前方进入“玉象峡”,这是‘九曲银河’最长的一段,约700米。

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过比萨斜塔30°,堪称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极宫。北极宫是九曲银河中最大的一宫。

过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银河”第六宫---“玉女宫”。河中岛上的那个石笋,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现在看到的是九曲银河最后一宫---“源泉宫”。这里是本溪水洞已经开发部分的尽头,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游览了开发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让我们无法继续前行。但是,水洞并没到尽头,距发现,还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来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们尽情地观赏了这座水洞的种种奇观,大家可能要问: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来自哪里呢?

其实,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4.5亿年时,本溪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以后历经了5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为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间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顺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变大成为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出了水洞。洞外这是樱桃园和天女木兰园。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洁白硕大,芳香扑鼻,每年6月、9月开花两次,为花中珍品。

欢迎再次光临本溪水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