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 三农精神心得(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1:10:39 页码:13
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 三农精神心得(八篇)
2023-01-10 11:10:39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金融服务进乡村,富民惠民“零距离”

为满足辖区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上栗富民村镇银行行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下乡,了解当地老百姓“金融难”问题,“村里没有金融网点”“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贷款难”……在得知村民们的困难后,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先行一步,正式启动乡村金融联络员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选取辖区行政村内有一定声望的居民或者人流量大的超市等,作为其的乡村金融服务点,同时抽调银行骨干,对金融联络员集中进行了专门、系统培训,并为培训合格的金融联络员授牌。_年,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己在全县设立金融服务点100余个,基本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开展贫困户联络帮扶、贷款咨询推荐、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为近万名农户提供“零距离”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整村建档,深耕农村“小贷市场”。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立初始,便始终在想如何践行好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如何将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扎进上栗乡村这片沃土?经多方调研,最终决定以上栗县高山村为突破口,开展整村建档,深耕农村信贷市场,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乡村经济发展。

在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全体客户经理坚持“5+1”“白+黑”模式,在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两个晚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金融知识,了解村民金融需求。并与该村委会成员联合组成整村建档授信评议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根据村民日常表现,对本村各农户进行授信初评,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信贷人员根据村委会评定的授信额度,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授信核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农户建档授信仪式,逐一发放贷款证。上栗县高山村作为我行第一个开展农户建档的村,共建立信用档案350户,发放贷款证305本,授信金额1782万元,该村农户建档贷款余额时达1000余万元。目前,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已在上栗镇、金山镇、杨岐乡、福田镇、赤山镇、桐木镇共计6个乡镇、23个行政村开展整村建档工作。现己完成16个村的建档工作,建立农户档案7736户,走访户数7676户,走访率99.22%;授信户数5201户,授信率67.23%。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惠及村民安居乐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参与到上栗县“百名代表精扶百名贫困户活动”,多次走访慰问帮扶对象,鼓励、引导、扶持其脱贫;针对贫困户设置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发放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贷款,利息较普通贷款客户优惠近30%,扶持金山镇山田村村民邱昌旺等一批贫困户开展、扩大家庭养殖,成功实现脱贫,盖起了新楼房……这是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切实举措,以实际行动推动贫困户“摘帽”,被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时代主人》(_年第10期)刊发。

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以“花炮退出企业转型政府贴息贷款”“家庭创业贷”“整村建档信用贷”“低息支农贷”等产品为主打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创业、创收信贷支持。

紧盯农民安居乐业。把支持辖区内农民安居乐业作为创新信贷品种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贷款新品种,先后创新性推出“家装易贷”“年货贷”“养老贷”“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惠民贷款产品,产品涵盖农民装修、养老、教育、年俗等各方面,深受农民喜欢。

凝心聚力有所作为,普惠金融频获点赞

经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智富一行实地考察、调研,_年12月19日,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正式授予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运用示范行”荣誉称号,上栗富民村镇银行成为江西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__年6月25日,江西电视台《晨光新视界》栏目报道了“银行‘授人以渔’,帮老人替子还贷”的新闻。新闻一经播出,引发了省、市、县多家电视台,“微上栗”、“掌上萍乡”等多家新媒体的自发宣传报道,纷纷为上栗富民村镇银行的人性化催收、精准扶贫工作点赞。

上栗富民村镇银行作为上栗县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以“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万法”的“三农”服务模式,扎根上栗、立足乡镇、深耕农村,在上栗县普惠金融这一大框架中施展新作为,进一步释放“村银能量”,为上栗县普惠金融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成绩,部署今年的工作。去年全市的“三农”工作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比较平稳,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二是农村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活力逐渐释放;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水利、道路、电力、通讯,包括农村公共服务;四是农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当前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是落脚点。党的__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现在只剩下两年时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针见血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的短板在农村。因此,我们各个县市区、市直农口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警觉,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高度关注农村,身体力行地帮助农民增收。实际上县域经济说白了就是农业农村经济,不讲农业、不过问农业、不熟悉农业的领导干部,都是不合格的,都是“忘本”的。目前,我们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领导干部花的精力也不够。__作为一个有8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民的问题不解决,不把农村这一块搞上去,是无法全面建成小康的。所以,全市上下对“三农”工作必须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地为“三农”发展解决问题。

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农业农村工作还靠老办法是不行了,要不断摸索,思路要清,方向要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对下阶段全市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应该有一个清醒判断,概括起来说即: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目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是动力,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是保障,实施精准扶贫是重点。按照这一思路,下步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不能永远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一定要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发展农业的目的就是要把农业像办工业一样,真正把农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而不是满足于自给自足。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真正以工厂的生产方式来经营农业,既要让它本身有价值,还要能够产生剩余价值。一要集约化经营。集约经营必须搞规模化,要打破现在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把土地流转起来集中搞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会提高,分工会更细,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二要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也要像工厂里生产商品一样,要有生产标准,不能违背规律,育秧有育秧的标准,下种有下种的标准,田间管理有田间管理的标准,要满足各阶段的生长条件,才能长的好。三要一体化产销。传统农业中每家每户既是生产者、经营者,又是消费者。现代农业一定要把产销连接起来,要有专门的队伍、专门的人员去对接市场,在市场和农民中寻找一个结合点,对准市场的变化来组织农民生产。四要机械化耕作。人工劳动效率太低,必须要实现机械化耕作。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愿意下地干农活的更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耕作势在必行。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搞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发展产业促增收。首先是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来增收,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的“钱袋子”。其次是扩大规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要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让农民获得规模效益收入。第三是对接二三产业。一方面,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拉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另一方面,用三产服务思维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扩大就业促增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剥离出来,去从事二、三产业,减少农民,转移农民,引导农民进入务工经商新领域,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通过减员来实现增收。三是落实政策促增收。减少了负担,相当于增加了收入。要在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及时、规范、足额发放各种补贴、救助资金的同时,全面落实减负责任制,高度重视涉农收费监管、审计监督和专项检查,着力减轻农民的非生产性负担。四是扩大服务促增收。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覆盖范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支出,间接来实现增收。

三、全力以赴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必将极大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既包括生产方式的一体化,也包括生活方式一体化,让城乡居民走一样的路,住一样的房,喝一样的水。目前我们城乡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实现一体化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但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完善集镇规划。要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理念,把乡镇的规划做好,然后再严格按照按规划实施集镇建设。二要推动集镇建设。每个县市区今年都要启动两个重点镇的建设,建出品味,建出档次,建出风格,建出特色。三要加强集镇管理。建固然重要,管同样重要。集镇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集镇规划和功能分区,分步分片,逐年推进,吸纳人口聚集,带动消费提升,同时加强集镇的管理,实现富民强镇。

四、持之以恒深化农村改革。重点要抓好四件事:一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村改革排在第一位的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民对农村资产基本上没有所有权,农村资产不确权,产权制度不改革,农民还是一无所有。要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必然要让农民成为所有者。目前首要的就是把农村土地的问题解决,中央、省里已经部署全面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我市要在__年底之前把这个任务完成好。二是经营模式的改革。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农业合作经营制度、农业公司经营制度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创新,尤其要建构集约化的家庭生产经营与专业化、合作化、产业化的多元服务体系相结合的农业新型双层经营体系。三是金融体系的改革。我国的金融管制是非常强硬的,给农民贷款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农民的贷款通常是额度小、笔数多、程序繁杂。金融体制不改革,势必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去年,我们在__市成功推动了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今年要在全市全面铺开。四是社会化服务的改革。主要是“五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素质服务、流通服务。金融除了搞好改革,还要搞好服务,要构建相关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对接银行,规范贷款行为,收集金融信息。科技服务要搞成长期行为,真正让科技信息进村入户。

五、扎实有效推进法治建设。农村的社会秩序问题是一个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农村社会秩序靠什么?有学者研究提出,一要有一个坚强的政党,二是要有个法治政府,三要有严格的民主。这三条归根结底来说还是靠法治。遵法守法,首先是要崇尚法律,对法律要有所敬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能力,带头用法律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用法治的理念、务实的作风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指导和帮助基层加强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加强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农村自治组织要发挥自治功能和作用,在农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规范。

六、精准施策加快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是“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实现全面小康不能把农村尤其是贫困村丢了。我们提出“三年内消灭全市所有贫困村”的总目标,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贫困相对集中的地方,压力更大。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搞好脱贫规划。会后,各县市区要把区域内有多少贫困人口、贫困到什么程度进行全面真实地摸底,然后根据摸底的情况制定__年脱贫的规划。__年脱贫规划制定后,必须逐年分解任务,拿出扎扎实实的、可以落地的年度规划,逐年进行考核调度。二是配强帮扶队伍。这次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市直单位中抽调人员,组建一批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队员一定要是精兵强将,下去驻点帮扶后必须见到成效,__年内没有帮助实现脱贫的原则上就不能回来。三是注重因地施策。每个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工作要精准到户,因地、因人施策,有养殖能力就帮扶搞养殖,有田间功夫就帮扶种好田,有劳动力就组织输送到外务工,有哪些技能,有哪些特长,就要帮助他发挥出来,一定要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这次会议以后,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争取在今年的“三农”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成绩,为农业农村农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不辜负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根据上级的要求和安排,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在前期深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的基础上,我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谈话活动,广泛征求意见,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做好充分准备。现在加紧主题,比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比较党的性质宗旨,比较初心的使命,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深入调查自己在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能力作风、法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足,单方面认为乡村振兴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稳定治安是履行职责,公安机关没有充分发挥安全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扎实有效的工作帮助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积极,习近平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不准确把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和实践,处理新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深,有浅味现象,精力多用于公安业务学习,对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不深刻理解,认识有脱节现象。

(2)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固,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训练语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不牢固,不能理解美丽的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在考虑问题、决策、工作方面,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为群众着想,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如果你在做的话。

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在前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的基础上,我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现紧扣主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对照党的性质宗旨,对照初心使命,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能力作风、法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只要稳住治安就是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平安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护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大战略,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积极,对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时,常用老办法、老经验。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公安业务的学习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理解不深,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对“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理解不透,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没有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在行政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四月份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努力下,我始终站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分别抓好了坚持以抗旱救灾、防汛救灾、人口普查为中心,以抓好春耕生产、计划生育、秋收秋种、治保调解等农业农村工作的统筹协调为重点的各时期各阶段工作,认真完成了二、三季度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总结提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查找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充分整合利用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井山等8个村民组便民服务点的服务平台,切实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深化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利民利村利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坚持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定期召开三会,按时组织上党课,结合远程教育等载体,深入开展学习交流,使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得到提高,自觉行动得以改观。

三是强化先进示范,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以“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培育和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型,为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朋友树立了榜样。

1、抗旱救灾取得成功。一是及时成立了抗旱工作组,健全抗旱工作责任制度。二是精心组织了90多人次的抗旱救灾“送水保苗”和“水源救急”行动。三是科学合理地规划建成了11口重旱居住片群众的蓄水保水小水井。

2、计划生育稳步提升。一是认真开展人口清理核对、手术追踪、人口上报等常规工作,二是组织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是加强人口于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全方位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3、治保调解进展有序。二季度以来,受理民间矛盾纠纷24起,即时或预约协调处理19起,各种矛盾得到合理解除,民间睦邻关系得到和谐增进。

4、秋收秋种科学推进。受今年特殊的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全村春季农作物大范围受损、大面积减产、少部分作物局部绝收,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村两委班子及时调整了“大季受损小季补”的思路,制定了秋种补救方案,确保全年损失降到最低,为农民保收增收提供了保证。

5、人口普查取得实效。按照上级人普工作的统一安排,切实抓好了本村人口普查工作的统筹安排、贯彻落实,全面完成了宣传动员、小区图绘制等工作。

6、三关工程全面深入。认真抓好1000多名外出民工、300多名留守儿童和300多位空巢老人的服务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关心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和关怀空巢老人工作。

7、其他各项常规工作深入开展,同步推进,效果明显。

一是要更加深入开展思想理论和三农政策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不断武装农村工作头脑。二是要切实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使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水平得到实质提高。三是要深入思考发展问题,始终努力团结好班子,力争在“有所作为”上奠定更加坚实基础、求得更大突破。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围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在前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xx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的基础上,我认真开展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本次民主生活会做了充分准备。现紧扣主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要求,对照党的性质宗旨,对照初心使命,结合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查摆自身在思想认识、宗旨意识、能力作风、法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1.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环境建设,公安机关只要稳住治安就是履行职责,没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平安建设主力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力量的作用,迅速融入、全力护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大战略,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2.政策把握不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积极,对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识不深,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握不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待和处理新问题时,常用老办法、老经验。面对新形势下政法公安工作如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课题,准备不足,应对方法不多。3.思想认识不深,缺乏对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学习不够深入,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精力更多的用在了公安业务的学习上,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理解不深,认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宗旨意识方面,1.群众立场不牢,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精神认识不深,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对“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得到什么”理解不透,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没有更多的在职责范围内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在行政案件处置和矛盾纠纷处置上,过于强调程序公正而忽视了结果运用,没有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没有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2.政治格局不高,对“走在前列的主人翁”角色定位不准,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认识不到位,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认识不深刻。在乡村治理中未跳出公安业务范畴,站位低、格局小。如没有协调好社区警队、警务助理与街道网格员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社区工作合力,没有打造出高新区的社区综合治理新格局。3.宗旨意识减弱,习惯于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直接面对群众少,“四不两直”式的检查督导少,尤其是到矛盾纠纷多的重点乡村去得不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能力作风方面,1.服务大局能力不足,工作具有局限性,日常多以公安工作为主,对党工委的其他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如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想的少、做得少。如自己分管的、与乡村振兴战略休戚相关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对政法综治部门的“全科大网格”建设督导不够,综治平台作用发挥不明显,助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效果不佳。2.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宽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问题。在工作中,习惯沿用老经验、老做法,默守陈规之意居多,求新求变不够。如“一村一警”工作,多是萧规曹随,跟着上级政策亦步亦趋,鲜有自我创新之举。3.深入基层频次不够,对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导检查少;对接上级多,走访一线少。特别是对担负乡村治安工作的派出所,关心关爱不够,加之警力紧张无法进一步为派出所增加警力,客观上导致一线民警出警多、压力大,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法治意识方面,1.依法履职能力不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的培训力度不够,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乡村社会治安领域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打防关系统筹不够,警务工作方式和警力部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打轻防现象,社会动态控制力度跟不上形势发展,驾驭和控制治安局面的整体实力仍待加强。3.改革工作瞻前顾后,特别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没有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积极融入“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局,没有让更多的公安服务上线运行。

(五)工作方法方面,1.工作方法简单,指导工作“大而化之”,不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把握不准,运用新理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如提出的社区警务考核、特警驻勤派出所等机制,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指挥不畅、考核激励不完善的问题,服务群众的效果不够理想。2.习惯“按部就班”,讲究“稳步推进”,缺少勇挑重担的勇气、敢担发展之责的豪气和甘当维护发展“店小二”的“匠气”。如信访维稳工作,多是开会研究、做批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靠上帮助化解,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果不佳。3.抓重点工作不到位,安排部署工作存在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问题,遇到困难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不突出、调整不灵活。如社区禁毒工作,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硬措施,致使考核成绩不佳,需要反思

(一)政治学习“不深入”。对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论述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思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充分发挥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日常学习多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同时,学习的广泛性也不够强,存在“功利性”,书到用时才拿起,导致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新理论理解不透。

(二)理想信念“不牢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警察的训词,也是我们公安民警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循。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有时会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加之心理上存在“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的思想,使得认识上出现麻痹和松懈,在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方面,距离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三)群众立场“不坚定”。自己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群众立场不牢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树得牢不牢,有没有染上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习气,这些都没有自觉、深入地去思考。民主生活会上,也以谈工作为主,很少剖析个人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真知、汲取动力,不断凝神聚力、服务发展,着力解决“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还停在过去时”的问题。

(二)坚定党性,脚踏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扎实、务实和踏实的作风,做到实事求是,将精力集中到解决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社会治安瓶颈性问题上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见底到位、落地见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包村联企创满意”等活动开展,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困难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三)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切实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护航者和推动者,引导全体民警当好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训词精神的实践者,在扫黑除恶、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上再用力,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上再探索,真正做到靠前一步,主动转变作风、破解难题,推动公安业务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落地见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七

20xx年,全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全县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1、大力推进标准化司法所用房建设。强化督查指导,按规定落实好司法所办公用房达标,并能够为自己使用,设有所长室、调解室、矫正室等。

2、完善司法所各项工作机制。制定《20xx年度司法所工作考评细则》,使司法所岗位目标责任细化、量化、项目化,形成系统科学的基层司法所工作管理运行机制。

3、加强档案(台账)规范管理。按照市局要求,统一规范基层司法所各项业务文书制作、台账登记、档案管理。制定20xx年度司法所人民调解和所务管理工作台账,确保乡镇、村(居)调委会人民调解工作台账和调解卷宗的立案登记、受理、调处、调解协议格式、结案、立卷、归档等内容统一。

4、指导“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有关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司法所建设等报表的上报,确保市局信息化工作考核目标任务落实,并在每月3日前对上月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6、开展司法助理员业务工作培训,每上半年组织全体司法助理员进行一次基层业务工作和信息化应用操作培训,实现全体司法助理员“会调解、会协调、会写、会操作”的四种能力。

7、开展司法所业务培训交流活动。组织基层司法所业务人员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考察,提高业务水平。将各司法所工作台账(卷宗)统一到基层股相互进行交流,抓综合亮点工作交流,谁的亮点多、特色新,就定其为先进典型的交流点。通过对照,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推进司法所向科学化管理目标迈进。进一步激活司法所人员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

8、创新考核机制,严格绩效考核。为确保司法所各项工作都能按序时进度完成,组织对司法所进行半年、年终工作考核,并将考评结果直接与各司法所经费保障、评先评优挂钩。

1、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组织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利用周末时间,设“人民调解宣传台”,宣传典型调解案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针对性组织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是在年初各司法所组织人民调解员集中培训,培训以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程序、人民调解卷宗制作、经验交流等为主要内容,要形成工作材料。二是基层股将对去年调解工作考核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中学与重点学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举办培训班,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

3、发挥调解职能优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在扎实做好日常(乡镇每月、村居每周、村民小组每天)排查调处的同时,在节假日及敏感时期,着力开展集中排查化解以土地确权与流转等矛盾纠纷专项活动,司法所组织乡镇、村居人民调解员每月至少一次下基层开展巡回调解,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并及时登记,履行指导、协调、督办职责。最大限度地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疑难纠纷不出乡镇”。

4、落实调解经费。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要求,指导乡镇、村居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终,全面实行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推动我县人民调解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5、加强行业性调委会建设。对已成立的行业调委会,进一步完善制度,巩固提高,规范运作。

6、发挥全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减少讼累、降低诉讼成本。

1、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建设。每年召开一次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工作者业务水平;上半年组织一次业务交流活动,引导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及其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推动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把好法律工作者“出入关”,抓好法律服务所和法律工作者年检注册工作。

2、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把服务“三农”放在突出位置。接受农村基层组织、村级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委托,积极参与土地征用补偿、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金融信贷等涉农涉法事项的法律服务。代理诉讼非诉讼案件,按照收费标准下限收取。法律服务所20xx年度人民调解案件不低于20件,法律援助案件不低于10件。

总之,要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

关于三农工作大讨论心得体会怎么写八

统筹城乡重点在“三农”,“三农”问题核心在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基础在于盘活农业生产要素和农民生活资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试行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农村承包地换城市社保、林地承包权换股份收益”的“三换”工作,对于实现转移农民、安置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实施“三换”工作十分紧迫

1、工业化亟待实施“三换”。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全市上下正大办工业,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13个,规划用地107865亩,实际开发37185亩,政府实批20145亩,缺口70680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致使许多好的工业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工业发展,而农村农家大院和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农村居民居住点共占地31.15万亩,户均达0.49亩。如果户均减少宅基地0.12亩,全市可置换出建设用地7.84万亩,可大大缓解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地不足矛盾问题。

2、农业现代化呼唤“三换”。农业发展方向在于现代化,现代农业必需走规模经营之路。然而,目前农村实行分户、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导致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农业发展动力日益微弱,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三换”,让移居城镇的农民放弃土地和林权,把土地和林权逐步向专业大户或经营企业集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三换”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三换”以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和城乡一体为目标,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为重点,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对愿意放弃“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和林地承包权”的农户,探索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保障住有所居;农村承包地换社会保障,保障难有所解;集体林权换股份收益,保障换有所得”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按照“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基本原则,农民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由村民提出申请,村委会汇总逐级上报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原宅基地经有关部门核准面积、评估作价后,由国土管理部门收储到宅基地收储中心,统一安排使用。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既可以到城镇选择一定面积的安置房,或到商贸小区置换部分商贸用房,也可以选择货币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区自行建房。不论采取哪一种补偿方式,农民均拥有完整产权。

——用农村承包地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民凭迁入地户口申请手续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三换”有关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进行城镇居民户口登记。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和社保等政策,对尚未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就近安排入学,并继续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用林地承包权换股份。在实行林权制度改革后,对不愿意放弃林地承包权的农民,可以把潜在的资源转为现实的资本。即农民把林业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采取入股、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将林权流转给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或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林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又促进林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推进“三换”工作主要措施

1、重点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月河川道为重点,依托安康中心城市西扩和九个县城及重点集镇,打造“三换”试验示范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能力的镇、村和农户率先启动。二是突出重点产业。大力引导进城农民以园区经济、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二、三产业。着力培育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造、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为主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业提供优质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对象。以个体经营户、大中专毕业生和长期在外务工农民为重点,率先实施“三换”,引导其优先进入城市务工创业定居。

2、服务引导。“三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以“三换”带动全局的重要性,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搞好换前、换中、换后的系列服务,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城镇建设,优化城市创业和居住环境,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按照农民进城居住社区化、社会保障市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思路,集中搞好社保服务,全面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户户都有住房、人人都有社保、家家都有收益”的目标。尤其要加强农民进城安居后的后续引导、服务,为农民务工创业定居送政策、出主意、解难题,帮助其限度增加收入,尽快转为市民。

3、政策保障。实施“三换”要以尊重和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权益为根本,制定出台一系列具体实施政策,快速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定居。及时建立“三换”利益补偿制度和新型农民转市民制度,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户籍、社保、公共财政等改革,形成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实现城乡一体,促进城乡人口合理双向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统筹土地管理和使用,把置换收储的承包地集中到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以城镇建设为主,把“三换”安置重点作为关注民生、赢得民心的亮点。拓宽农村金融渠道,推行农民单户抵押、户户联保等多种形式抵押担保,进一步开拓农村信贷市场,解决农民融资难题。用足用好奖扶政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保障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