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 交换后的感想(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2:12:46 页码:9
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 交换后的感想(4篇)
2023-01-10 12:12:4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一

我院xx级xx专业的学生xx申请到贵校去做交换生,我是他的专业课老师,愿意作为他的介绍老师推荐他去贵校交换。

xx同学自入校以来,学习态度认真踏实,刻苦严谨,善于思考,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并侧重自己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课堂上的表现良好,并经常主动与老师交流问题。

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做事细心,团队意识强,敢于创新,在小组作业中表现出了他的团队意识及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xx同学综合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强,极具团队意识。

且学习目标明确,基础扎实,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知识的积累,细心认真,责任心强。

相信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刻苦钻研。

仅此,诚挚希望贵校能同意xx同学的交换申请,我们不甚感谢。

xx大学 xx学院

推荐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推荐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二

尊敬的xxxxx大学的老师:

很高兴xxxxxxxxxx(学校)20xx级的xxxxx同学能前往贵校交流,这是两校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契机。同学是我院xxxxx专业xxxx年级学生,学习踏实勤奋,专业成绩优秀,在过去的三个学期中,共获得xxx次校一等奖学金、一次校二等奖学金。同学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且在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被评为“xxxxxxxxxx ”。同学任班级学习委员,她性格文静,做事有条理,时间观念极强,在班中团结同学,乐于帮助同学。

我院很重视此次交换生访问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我认为同学是20xx年与贵校交换生的合适人选,特此予以推荐,望贵校予以接纳。

仅此,我代表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荐人:

管理学院xxxxx系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三

尊敬的xx学校:

我非常荣幸地为xx同学出具这份推荐信。我是xx学院的教授,曾先后毕业于xx学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现担任xx同学的班主任,对其有较深刻的解。很高兴xx同学能前往贵校交流。我校首次与贵校互派交换生,这是两校之间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契机。

xx同学是我校xx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学习踏实勤奋,专业成绩优秀,在过去的两个学期中,担任班级组织委员、文体委员,组织能力出色。她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现任校级学生干部。xx同学时间观念强,创意能力佳,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班中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此外,她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是学院的文体骨干,同院师生都对她课内外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

经过遴选,xx同学是20xx年春季学期赴贵校交换的合适人选,特此予以推荐,望贵校予以接纳。

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推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推荐交换成功经历以及心得体会范本四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1、谈话导入

2、口算训练

50x70= 125 x 8= 40 x 5= 11+7= 4+25=

70 x 50= 8 x 125= 5 x 40= 7+11= 25+4=

3、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板书:5 x 4 = 20

因数,因数积

4、学习目标要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图意

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

4、出示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4 x 25=100(人)或25 x 4=100(人)

(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 x 25=25 x 4)

(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举例

(6)、归纳总结: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 x b=b x a

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

(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三、师生互动、点拨升华

1、出示例6: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书解题思路。

方法一:(25 x 5)x 2方法二:25 x(5 x 2)

=125 x 2 =25 x 10

=250(桶)=250(桶)

(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25 x 5)x 2=25 x(5 x 2)

(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5 x 6)x 10()15 x(6 x 10)

(125 x 80)x 3()125 x(80 x 3)

(12 x 25)x 4()12 x(25 x 4)

(6)、归纳总结:

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 x b)x c=a x(b x c)

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比较、概括、归纳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四、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1)、填一填:

75 x 26=()x()8 x 2=2()

a x b=()x()a x()=15 x()

125 x 7 x 8=()x()x 7(40 x 15)x [ ]=40 x([ ] x 6)

25 x(4 x [ ])x([ ] x 4)x 13 2 x 4 x 6 x 5=(4 x 6)x([ ] x [ ])

(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