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 植物拓染活动方案(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5:47:31 页码:13
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 植物拓染活动方案(8篇)
2023-01-10 15:47:31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一

1、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自然的情趣。

多媒体课件。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拟人化的语言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亲切、有趣。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知识,达到背诵。对于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或作为课后作业,把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课堂。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妈妈怎样送别自己的小宝宝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植物妈妈的小诗。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植物王国的奥秘吗?

1、读一读,找一找:

自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认一认。

2、听一听,认一认: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边听老师范读课文,边看看哪些生字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还不认识。听完后,和同学交流。

3、教一教,帮一帮:

⑴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帮一帮,教一教其他同学读好生字。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⑵ 小组内互相帮一帮, 教一教。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⑴ 自己练读。

⑵ 同桌互读。

1、说说诗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课件出示这三种的植物图,学生认识。

3、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孩子旅行的吗?(学生说哪种植物就出示相应的课件)

1、聪明的孩子们,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

2、你能像课文中写蒲公英、苍耳或豌豆那样,将你知道的用诗的形式说出来吗?

第二课时

1、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分别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

2、检查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小组合作有感情朗读。

2、尝试背诵。

3、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⑴ 小组内表演。

⑵ 汇报表演。

1、小组自学生字。

2、交流注意事项:

(幻灯片出示重点字)学生说说注意事项:

经:右边不要写错了。

甲:注意笔顺。

如:注意“女”字旁的写法。

3、指导写字,学生描红、临写。

1、课件出示词语:

许许多多 进进出出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学生读一读。

2、扩展说叠字词语。

3、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练读: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2、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做个细心的小朋友,在课外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植物。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风 动物 太阳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二

每年的春天,我们都会举办一次春游活动。而今年的春游则是去上海植物园。

那天阳光明媚,大巴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到了上海植物园。

刚进大门,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仔细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郁金香,它们簇拥在一起,中间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上海植物园。

我们闻着花香,顺着指示牌,来到了竹园。走着,走着,我发现身旁是一片竹林。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那苍翠挺拔的竹子:它们有的舒展枝条,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直入云霄,好像在和其他的竹子比谁长得更高;有的甚至把身子伸到了外面,好像在好奇地瞅着前来参观的游客;有的躲在竹林里,好像是不肯让我们看到它那美丽的芳容似的……

参观完了竹林,穿过狭窄的小道,我们便来到了温室展览馆。一踏入展览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人有一种进入热带雨林的感觉。我心想:在这么热的环境下,难道这些植物受得了吗?带着疑惑,我们一同进入了展览馆。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热带植物:大王椰子、酒瓶椰子、假槟榔……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时,导游笑着为我们介绍起来:“这些植物是适合在炎热的地方生活,如大王椰子,它是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会茁壮成长……”

最后,我们来到了“杜月园”。所谓的“杜月园”,也就是杜鹃和月季的合成啦。那儿的花儿万紫千红,煞是好看,真让人流连忘返啊!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离开植物园的时候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大饱眼福,还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植物的知识,这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三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植物园寻找春天。

淡淡的雾霾和微微的冷风依然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植物园门前的广场上有很多放风筝的孩子。孩子们在高声攀比着谁家的风筝最好看,谁家的风筝飞得高,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在广场四周回荡着。天空中摇曳着色彩各异的风筝,它们在主人的操控下忽高忽低、飘逸旋转、相互谦让着彼此,就像一个家庭的大聚会热闹而又不失礼节。

从广场上走进植物园后,我们来到热带雨林大棚。大棚里弥漫着植物的清香。花草树木绽放着勃勃生机和最美丽的色彩。有火红的山茶花、雪白的腊梅花、粉嫩的杜娟花,还有碧绿的棕榈树、青绿的芭蕉树、淡绿的葡萄树、翠绿的椰子树。它们互不相让,争奇斗艳,处处展现出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气息。

从热带雨林大棚出来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蜿蜒曲折的栈桥上,这个地方叫“碧塘观鱼”。刚刚解冻的水塘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一波一波的涟漪,浅绿色的湖水里,一群火红的锦鲤自在地游来游去,不时冒出头来吐出一串串的水泡,它们仿佛在跟我打着招呼又好像只是在懒洋洋地品尝一下春天的味道。

离开“碧塘观鱼”我们沿着观光道路前行。河岸边新生的小草稀疏的铺在湿润的土地上,我们被一阵清脆的鸟叫声吸引住了。循声而去,几只挂在笼中的鹦鹉把我们引到了一棵大柳树下。刚刚绽出芽叶的枝条舒展着娇嫩的身躯,轻盈垂了下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不禁背出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忽然我看见在路边的砖缝里冒出几缕绿色。爸爸告诉我这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叫荠菜。它们从砖缝的泥土里挣扎地钻出来。因为生长在路边很容易被路过的行人踩踏,可即使这样它们还是在倔强的生长着,我不得不赞叹它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它们没有热带大棚里的花朵那么娇艳,但它们是靠自己生活的!我明白了:春天不光属于那些被人们精心养护在温室里的花朵,更属于像荠菜和小花一样生命力顽强的动植物。

今天的植物园之行,不仅让我找到了春天的信息,更让我找到了春天的意义……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四

10月23日星期六晴

深秋到了,该种小麦了,我把夏天收集的一些小麦种子,拿了出来,把一个大花盆松了土,将100多粒小麦种子分三行,种入了花盆中,我又浇了足够的水,看着花盆,我希望明年夏天看到的是金灿灿的一盆小麦。

10月30日星期六晴

今天中午,我无意中去看我的小麦,忽然看见光秃秃的土地上有几个绿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个小嫩芽,我数了数,出来了六棵呢,玩的是有一棵还带着帽子呢。祝愿这些麦苗们健健康康的长大!

11月7日星期日晴

今天上午,太阳公公露出灿烂的笑脸,我去看我的麦苗们,哇塞!几天不见麦苗们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眼前的是几十颗挺拔的麦苗,它们多像一把把锋芒利刃的宝剑啊!风吹过它们一动不动,真好像石头上的一块苔藓啊!

11月19日星期五阴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看我的小麦了。今天早上趁着一小会儿空余的时间,我急忙跑向阳台,看看我的小麦如何。啊!几日不见,小麦像换了新的似的,长得旺盛极了,向精神充足的野草。远看,又像一盆绿色植物。弟弟还问我这是什么草,这么漂亮。看来小麦生长过程中也挺漂亮的嘛!寒冬要来临了,我衷心祝愿这些小麦能健康的度过冬天!

12月6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惊奇的发现,小麦丛中有几根黄了,我还以为它们营养不良了,急忙叫来妈妈。没想到妈妈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纯属正常,冬天天气冷了,小麦当然就会黄一点。等到再冷点的时候你可以拿两块石头压在小麦上,到春天就有可能接子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又不禁对小麦敬佩起来,这严寒的冬天中,唯有它这种农作物是绿色的,真可谓是万雪丛中一点绿啊!

12月20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从楼底下找来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压在小麦上,看着自己亲手种的小麦被压倒了,心里那心疼劲儿啊!可是老妈却说:没事儿,冬天不让它生长,让它积蓄能量,到春天一鼓作气,长出麦穗儿。唉!种啥东西都要科学啊!

1月17日星期五雪

今天下雪了,雪越积越厚,把小麦的花盆完全盖住了,好像是一张无形的白色棉被,小麦在里面睡得正香呢!我忍不住把手伸了进去,好不舒服!又冰又爽,小麦呀,春天要来了,你要经得起考验啊!

2月16日星期三晴

好长时间没有看麦苗了,今天早上一起床,突然想起我的小麦苗们,哎呀!这么长时间没有见,不知道他们现在什么样了。推开窗户,哇塞!我用尺子仪测量,麦苗平均都有1.5分米多高了,好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对于蚂蚁来说是的),天哪,它们何时才能长出麦穗儿啊!

3月13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小麦,妈呀!里面怎么全是烟头,老爸想让我的小麦吸烟啊!我打电话问老爸,本想批评他一顿,没想到被老爸杀的无路可逃:烟灰是小麦生长必不可少肥料,对植物生长特别好,我给你的小麦施肥呢!好心当做驴肝肺!

3月27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用手掐了掐麦苗,好硬啊,外面是一层绿色的皮,中间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好像铁丝一样,小麦苗啊,你太坚固了!我把一只手放在中间,竟然看不出来一点儿,蚂蚁与蚂蚁打仗时用这个当战壕绝对不错,蚂蚁军,快来买啊,300蚂蚁币就能买到啊!

4月7日星期四晴

今天一看麦苗,哇塞,激动地事情终于发生了,我的麦苗接出麦穗儿了!1,2,3,一共有11个呢!看着那青色的麦穗,我仿佛感觉到,香喷喷的麦子正在嘴里嚼呢!

4月11日星期一晴

几天没看麦苗了,今天中午去观察小麦时,我竟然惊奇的发现小麦已经全部长麦穗了,有的大,有的小。老大已经成型了,而小的正下茁壮成长。我仔细一看,嗯?最靠边的一根小麦怎么还没有接穗,就它这一个了,我想到了只有除去弱小的,才能使别的长的更健康,伸手就要拔,可就在拔的那一刹那,我住手了,这毕竟是在我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的啊,我怎么忍心把它除掉呢?小麦苗啊,快点接穗吧!

4月16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别出心裁,拿出尺子给小麦苗们测量身高。我把0刻度线和土地对齐,开始测量。经过一番测量之后,我终于有的结果,加上麦穗的长度,最长为35厘米,最短为15厘米,平均高23厘米左右。哇,麦苗们真的长高了!

4月21日星期四晴

今天早上,我正要上学,突然看见有一只麻雀在我的窗台上跳动,我静下心来看着。啊!这个麻雀是来偷吃麦穗儿的!只见它看了看,一下子捉下一只最小的麦穗,衔这麦穗飞走了。我生气极了,中午回家连作业都没写就用废纸扎了两个威风凛凛的纸人,插在小麦的盆子里,左右一边一个,哼!麻雀啊,看你还敢不敢来偷吃了!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五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在街街道随机抽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

一、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8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人,占45%。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是啊。

二、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清除“牛皮藓”、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三、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回答会的只有1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人,占40%。

点评:看来,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人染是无动于衷,不太回去关心。

地球上共同的环境问题是: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2。淡水资源危机。地球地面虽然2/3为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但其中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5%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地球水资源有限,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3。土地荒漠化。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 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 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

【我们身边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筑废料,塑料袋,动物的死尸,粪便,一次性饭盒,木块和果皮.】

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死尸会影响环境的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公厕排出的粪便不仅对水有污染,并且还影响市容.排洪渠道是疏通下大雨积聚的水,如果排洪渠道堵塞的话,那水就会越积越多,甚至会水浸.

上面介绍的污染物对动物,植物也有极大的危害.

例如:臭气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近期的危害:使空气变得臭气熏天,而且使排洪水进一步的污染.

远期的危害:使人身体的免疫力不断下降,对人肺部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死亡.

结论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六

有人喜欢五彩缤纷的鲜花,有人喜欢枝繁叶茂的树木,而我却喜欢那浑身长刺的仙人掌。

仙人掌的老家在墨西哥,那里常年干旱,大部分植物无法生长,只有仙人掌生存了下来,因此它被称为“沙漠生灵”。远远望去,仙人掌就像一座座毛绒绒的小山挺立在那里。

仙人掌的茎又肥又大,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手掌状、球状、柱状……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它浑身上下全是一根根笔直坚硬的刺。这些硬刺是由它的叶子退化而来的,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一般人认为仙人掌是绿色的,其实它有很多种颜色,紫色、蓝色、黄色……仙人掌的颜色主要和它的品种、生长环境和培育方法有关。

仙人掌的气味也很特殊。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并带着一点苦涩味。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因为仙人掌长期生长在沙漠里,所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号“最坚强的植物”。我觉得仙人掌不仅是一个坚强的植物,还是一个挑剔的植物。因为,让仙人掌开花非常难,必须得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浇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因此,让它开花只有在大篷里才能实现。你们说,它是不是很挑剔?

我喜欢仙人掌,不仅是觉得它很有趣,更重要的是我欣赏它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品质。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七

我常常抱怨冬天太冷,夏天太热,于是,春天和秋天变成了我最爱的季节。

尽管北方的春天多风沙,春寒料峭,但春天总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不管他来得是早是晚,气温是高是低。大地在沉睡了一个冬天之后,是春天的勃勃生机把大地唤醒了。

最能表现出春天气息的还是植物,当植物发出新芽时,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有许多的植物:绿地毯似的草坪,高大挺拔的杨树,青翠欲滴的竹林,一丛丛的灌木。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出春天的迹象。

瞧,沉睡了一冬的小草探出了他那可爱的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呀,翠绿?嫩绿?不,绿中还透着浅黄色,我想,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样的绿颜色来。

再看小区花坛里的各种花儿,有迎春花、紫荆花,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它们三个一团,五个一伙,互不相让,捧出了花苞,好像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真惹人喜爱。

绿化区里的柳树“爆青”了,抽出一些米粒大的鹅黄色的嫩芽。我以前并没有领会“绿柳才黄半未匀”的真正意思,每年春天也没留意柳树刚刚发出的芽是什么颜色,直到学习了《城东早春》这一首诗后,才留意到柳树嫩芽真的是黄色的,此时也真正领会了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色:柳叶新萌,其色嫩黄,“柳眼”以及诗人描绘的"半未匀"的境界。是啊,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多么清新悦人。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未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富有生机,为人们带来春的消息。

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们一定要珍惜这大好春光,发奋学习,早成栋梁!

推荐植物拓染活动心得体会报告八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3、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3、在导学第2段后,放学让学生合作学习3、4段。

(一)、谈话导入,学习第一小节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的动物们都想去旅行了,他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呢?植物们也都想去,可是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么去四海为家呢?”

2、学习第一小节。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首先我采用了谈话导入直奔课文主题,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再来学习第一小节。第一小节内容通俗易懂,没有必要过多的讲解,重点放在朗读训练,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

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指名说时相机点拨指导:

(1)看图观察“蒲公英”和“蒲公英娃娃”,让学生说说“蒲公英娃娃”像什么?

(2)结合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乘着风”和“纷纷”:

你看,妈妈准备的降落伞多美啊,只要风婆婆一来,它们就可以乘着风一个接一个向四面八方飞去,这就是“纷纷”出发。

(3)让学生自己小结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办法。

(4)指导朗读: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我们来夸夸她吧,可随意加上动作、表情站起来读读。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城里的学生,多大数学生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出示蒲公英课件。此时我再选用谈话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出发”的意思,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了“纷纷出发”的意思,这是教师即使做到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用“纷纷出发造句”(整体感知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通过看多媒体,理解词语之后再读课文,讨论蒲公英飘散种子的情景,便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得到了结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是用风。)

2、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1)他小给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哪一小节就学哪一小节,可以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谈一谈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

(2)交流展示学习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察过苍耳。刚读完这段课文时,学生便纷纷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作详细解答,出示苍耳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他们意会到哪里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gip到哪里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我再找到几粒苍耳种子的实物放到学生的绒衣上,让学生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演示、实践、读文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苍耳是靠动物来传播种子的。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我出示豌豆的课件演示豆荚,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演示,学生的疑问就全部消除了,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原来豌豆是靠阳光来传播种子的。)

3、课外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段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办法,并且设疑问:“植物妈妈的办法就只有这些吗?”说说你们还查找到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与同学交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量不足,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知道得不多。所以,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查找,收集资料有关资料,再到课堂来与同学交流。在布置收集时,教师可提示学生:苹果树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草莓的种子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哪里都有小草,谁帮他们传播种子?鼓励学生采用观察,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方法或兴趣的其他植物知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个性作业,自主选择(前三项作业任选一项。)

a:我是小诗人。(试着把网上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按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诗歌把它写下来。)

b:我是朗诵家。(把自己喜欢的几节有表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c:我是小画家。(试着给自己写的小诗优美的图画或是把学过的诗歌画下来,布置教室。)

d:我是小发现者:(课后我要自己去大自然中看看,仔细观察观察,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我还要把它们记下来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