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54:40 页码:8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模板19篇)
2023-11-20 02:54:40    小编:ZTFB

生活中的点滴才是我们最真切的感悟,而不是那些华丽的词句。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避免涉及太多次要的细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一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我园是新建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去年11月才开园,上面按编制为9名教师,实际已有7名幼儿教师。其中一名是幼教专业毕业,2名是拥有10年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5名师是去年幼教考试层层筛选的。虽然都是一批年轻教师,但拥有积极向上的敬业情深。都得到了社会和领导们的好评。

(二)、面临挑战:

此外,课改对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主要表现:

1、教师“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2、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与二期课改中倡导的师德素养之间有距离,即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受到冲击,功利思想有所回头,因此幼儿园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应同步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加大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一)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园任教教师的大专学历已达到100%,本科学历已达20%,本科进修率占37%,经班子商量,今后要鼓励教师继续学习。2019年以内要求幼儿园的领导班都达到本科学历,任教教师本科学历达80%,人人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证书和普通话二甲证书,并具有以下五种能力:a、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教学与制作课件的能力(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初步flash动画制作)。

b、讲究课堂艺术,掌握幼儿心理诊断能力。c、有较强的科研和撰写论文的能力。d、博览群书,解答百科知识的能力。e、举止文明,具备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重视园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办园质量。

今后五年内要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形成人人有课题的研究氛围,塑造品牌教师,特色办园。2014—2017年认真做好市重点课题的研究、揭题、推广再研究工作。(三)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完成教师成长计划。

今年我们拟定年青教师成长计划,32岁以下的教师都在培养计划中,通过师徒结对、外出学习、园本培训的方式,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能培养出名师2名、70%的年轻教师能在区、市的各项比赛中获奖或成为教坛新秀。

三、师资队伍培养措施:

(二)、制定新一轮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2、“自主发展”,是体现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主性、自律性;

4、“自主发展”,激发教师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和主动学习的动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具有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就具有了教师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就能不断胜任教师岗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促进幼儿发展。

(三)、逐步积累与总结教师队伍个人自主发展的“园本化”经验:

从“确立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计划--教师个人成长手册”的实践出发,围绕办园理念与办园目标,总结我园教师个人自主发展上的“园本化”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发展”:

3、个性发展——在办园理念引领下的教师个性发展,以教师个人特长与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结合而形成的特色教师。如在学习活动中,以主体背景下开展音乐活动见长的教师;以主体背景下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见长的教师;在主体背景下进行幼儿电脑绘画见长的教师;以主体背景下进行数活动见长的教师;逐步形成“园本化实施新课程”的优质教师资源。

(四)、创新发展人事制度,优化结构层次,提升队伍整体素养:

1、开展延中幼儿园师资队伍创建“四名”的评选工作,即名岗位、名教研组、名组室、名德育工作者,为教职员工自主发展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延中幼儿园创建“四名”活动的评选方案;一年评选一次。

2、建立教职员工“一人多岗、开发潜能”的激励机制,教师每年申报与竞聘兼职岗位,挖掘个人潜能,发挥特长,为幼儿园实现办园目标,发挥主体作用。

3、加强人事制度建设,完善园级教师带教制度、园级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教职员工考核制度、特色教师自荐与任用制度(区骨干教师)等。

(五)、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德素养。

(1)实现“办园目标”,体现“办园理念”与“三风”,结合幼儿活动、社区活动、工会活动等,开展“创和谐团队,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合作共进、不断创新的师德素养,为教职员工提供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

(2)、园本教研中的教研组活动:在园本化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依托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一课四研”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师深入教研能力。

“一课四研”制:在园本化实施新课程中,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个教学内容,组内共四个教师分别进行、四个环节同时研究、四份案例积累经验,形成我园教师教研组活动的新模式,提升教师深入教研的能力。(3)园本教研中及时教研:

a、是全体教师大教研活动与教研组活动的补充形式。b、是我园在课改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一个创新亮点。

c、及时教研的主要载体:围绕我园开放式保教计划中幼儿的发展问题进行全员式、随时随地的与班级教师开展研讨。

d、班级教师每学期结束,以表格的形式及时汇总教研的情况。

(4)园本教研中的教学公开活动:

借助幼儿园开展的公开教学活动,在现场进行的园本教研活动。

(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提升“科研能力”的平台。

继续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申报区级课题:教研组依托科研,积极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围绕园本化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用科研的方法提升教研质量,以科研与教研的互动,推进我园的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教科研一体化的道路。

幼儿园5年(2002--2006年)办园总目标:

1、办园指导思想端正,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

2、有专用档案室,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3、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

4、对照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标准,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安全教育,常抓落实。

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争取5~6个市级立项课题。

3、教师合格学历100%,高学历达50%。

4、教师计算机考核合格率100%,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教育教学管理。

1、深入学习新纲要,重点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2、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体检合格率达90%以上。

3、结合“百万家长评学校”活动,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继续办好园报,使之真正成为家园连心桥。

4、签订安全责任状,无安全责任事故。办学条件改善。

1、按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标准,配齐必备玩具,投入额达当年保育费收入的25%以上。

2、对照省示范标准,增添必备设施。

二00三学年园务管理。

1、理顺体制,通过竞争上岗,建立一支精干的年轻的中层干部队伍。

2、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3、强化目标管理,各部门、教师有学期任期工作目标,实行分层管理。

4、申报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1、健全师德教育和师德考核制度,无体罚、歧视幼儿现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2、教研组织健全,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

3、教师合格学历达100%,高学历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4、三十岁以下青年教师普通话考核达二级甲等。

5、争取参加临安市、杭州市教坛新秀的评比。教育教学管理。

1、幼儿一日活动安排科学、合理。

2、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式,以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4、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幼儿年度体检率达98%以上,教师体检合格率达100%。

1、添置教玩具投入额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2、添置电脑1~2台。

3、迁建厨房。

二00四学年园务管理。

1、全面实施“托幼一体化”的试点工作,创办早教中心。

2、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争创档案管理杭州市二级。

3、进一步扩大办园规模。

4、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园实际的特色教育。

5、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及考核细则。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合格学历达100%,高学历比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2、教师普通话、计算机合格率达100%。

3、争取杭州市教坛新秀2人,临安市教坛新秀3人。

4、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争取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获奖率高。积极争取杭州市1~2个、临安市立项3~5个。

5、托班教师有上岗证。教育教学管理。

1、根据新纲要精神,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托儿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托儿户外二小时的活动实践。

2、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材。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新举措,成效显著,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4、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加强晨检、消毒工作,发现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早报告。

5、根据幼儿、托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配制膳食,定期进行营养分析。办学条件改善。

1、对幼儿部的园舍进行装修,对环境进行绿化。为创绿色校园作准备。

2、添置适合幼儿、托儿年龄特点的室内外玩具。

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二00五学年园务管理。

1、取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扩大幼儿园园舍面积或异地新造园舍。

2、改善办园条件,添置多媒体设施,教师办公室增添电脑若干台。

3、对照临安市甲级幼儿园标准不断整改,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实效性,力争通过“浙江省示范幼儿园”验收。

4、坚持依法治园,修改完善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评价方法。

1、加强以塑造师德风范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弘扬崇高师德,优化教职工队伍。

2、鼓励教师参加后学历进修,大专学历达80%。

3、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计算机二轮、三轮培训,提高教师制作使用课件的能力。

1、深入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转变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加强保教研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育人目标。

3、继续因地制宜地开展“托幼一体化”、“园本课程”等课题的研究,并卓有成效。

4、继续构建完善具有园本特色、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园本课程,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以幼儿园为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前提进行幼儿艺术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形成本园特色。

6、积极探索与家长共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开拓新型、多元、多层的家教指导模式。

二00六学年园务管理。

1、进一步理顺园内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

2、深化“五制”改革,真正把园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结构工资制落到实处。

3、配置各类专用活动室:幼儿阅览室、科学发现室、美术劳技室、室内专用游戏室、陈列室等。

4、创建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创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富有活力与创新意识的园区文化。争创“临安市文明单位”。

5、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自身建设,以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职员工,进行情感管理。

1、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后学历进修,大专学历达90%。

2、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涌现4—6名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

3、通过培训或自学,要求全体教师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通晓网络知识,能自由地上网交流,获取信息。

1、贯彻《纲要》,更新观念,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有机融合,构筑沟通平台,实施家园社区共育。

2、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心,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并整理出一套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教材。

3、重视对保教常规工作的多元化评价,加强保教工作的考核,严格执行“计划—落实—检查—反馈”的四环运行方法,提高保教质量。

4、进行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包括内容、形式、方法等),使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走向科学、有序轨道,提升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质量。

5、通过0—3岁婴幼儿教育工程,向社区提供学前教育咨询,建立本园网站,进一步增进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逐渐形成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参与、社区支持的一体化格局。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二

孟张庄小学现有教师18人,在岗教师18人(男9人,女9人)。在岗教师基本情况如下: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2人,40至50岁5人,30至40岁6人,29岁以下5人。

学历结构: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学历8人。职称结构:小学高级教师11人,小学一级教师7人。教师专业结构:体育专业教师1人,音乐专业教师1人。骨干教师比例: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镇级学科带头人3人,镇级骨干教师3人,校级骨干4人。

1、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存在断层现象,年龄偏大。

孟张庄小学教师40岁以上占39%,将来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存在断层现象;教师平均年龄在37.5岁,年龄偏大。

2、专业教师缺乏。

孟张庄小学现有体育专业教师仅一人,无美术专业教师,相对于336名学生,10个教学班来说,专业教师显得缺乏,不利于特色校的建设,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4、教师通勤负担过重。

我校在岗教师18位,18人通勤,通勤费用没有,这无疑给教师增加了负担。

5、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地域差异,我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现有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1、加大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培训要讲究对症下药,因地制宜,要有实效性。

2、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投入,减轻农村教师的负担,吸引优秀教师服务于农村教育。

3、引进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解决专业缺乏的问题。

4、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优化青年教师资源配置,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孟张庄小学2011.8。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三

我县共有40个乡镇,总人口接近34.6万人,在校学生数(事业报表)为:高中学生2497人、初中学生8945人,小学学生42579人。全县中小学教师人数为2274人(含19个临聘教师,含20xx年、20xx年、20xx年特岗教师176人,)其中专任教师2198人。学历达标中小学均达100%。中学系列职称高、中、初所占结构比例为(17%、44%、39%),小学系列职称高、中、初所占结构比例为(3%、43%、54%)全县中小学教师编制为2650名。各类临聘、代课教师450余人。教师队伍的补充主要是通过特岗教师、公招、考核聘用等形式。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1、建立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由各片区教育工作联络组组长和学校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目标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的办法。

2、结合省、州、县教师全员培训的有关规定,全县教职工至少参与了一轮以上的师德师风培训任务,培训面达100%,全县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涌现出一些师德高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

3、及时转发省、州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特别是20xx年12月转发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组织宣讲团,分片区、学校集中教职工进行学习和宣讲,宣讲面达100%.

4、根据省、州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县政府对全县职工考勤管理的规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印发了《越西县教育系统考勤管理制度》(越教发[20xx]65号),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教职工的考勤管理办法。

5、结合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及绩效考核办法,将师德师风考核纳入第一位,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其它考核均不合格,不享受30%的奖励性工资的分配。不能参加评优、晋职和调动。

6、从主管局到基层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近、中、长期培训计划。

(二)实施越西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

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根据省、州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推荐的要求和《中共越西、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xx]49号),结合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培训办法,做到梯层次培养、选拔省、州、县级骨干教师共计246名,学级骨干教师790名,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为适应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县20xx人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省级、州级、县级、校本级),通过培训,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掌握把握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胜任新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增强自主研修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教职工责任意识和师德水平。

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根据《四川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凉山州教育局关于实施凉山州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的通知》(凉教人[20xx]48号)和《中共越西、越西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定》(越委发[20xx]4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系统教师学历情况,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主要采取脱产学习、进修、自学等方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小学教师中学历合格率为100%。

(三)、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结合省、州、县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了推荐选拔国家、省、州、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的选拔推荐办法。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1、根据省、州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校长推荐选拔的实施办法。

3、加大培训力度。结合省、州校长培训的要求,拟定了我县校长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地参加了省、州、县级培训,培训面达100%。

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依据川编办发(20xx)23号文件和近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炊事员和管理员配备的有关规定进行测算核定的标准,我县中小学应有教职工4066人(其中专任教师应为2902人,教辅人员1164人),而目前实有中小学教职工2257人,尚差1809人。全县教师平均年龄为46.5岁,再过几年,就将迎来退休的高峰期。尽管我县每年都要公开招考教师,由于调离、退休、辞职、转行等原因每年教师自然减员达70多人,教师紧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缺教师,许多学校不得不大班额教学,将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合班就读。为了上学,一些边远农村的孩子每天要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步行数小时,学生辛苦,家长心疼,教师心酸。为了保证这些孩子往返安全,一些学校不得不采取压缩中午休息时间:下午提前上课、提前放学的办法。对一些必须保留的村小校点,各学校只能临时聘请代课教师应急。但目前代课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稳定,学校面临代课教师不好找、也不好管的现状,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2、人力资源单向流动,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城乡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比教师待遇好的职业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向往的目标,因此报考公务员教师人数不断增加。优秀教师更是“孔雀东南飞”,导致了学校优质师资严重流失。一些学校实际成了优秀教师的实习基地和培养基地,新进的教师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一旦崭露头角,要么跳槽、转行,要么就被条件更好的学校“挖”走。部分教师觉得继续任教,个人得不到较好的专业发展,于是也纷纷加入了跳槽的行列。

3、工作激情调动难。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后,虽基本做到了“六个全额预算”,但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用于学校公业务开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其它经济来源,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由于学校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和相应经费,工作“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教师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责任感减弱。

4、岗位设置与教师职称晋升及教师交流和轮岗的矛盾。自20xx年实行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制后,学校中高级职务比例规定了上限。一方面直接导致部分学校中高级职称比例超标。导致这些近三至五年内难以分到中高级职称指标。教师职称与工资直接挂勾,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岗位的限定,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交流和轮岗。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和轮岗制度的执行。5受编制的影响,农村初级中学学科不配套仍然突出。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要构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彻底实现教育公平。温家宝说过:“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从根本上说就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1、加大经费投入。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环境逐渐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工资收入逐年提高。但如果将工作总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则他们的工资待遇就不算太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保障制度和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2、按规定配齐、配足教师。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按实际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保证教师配备需要。

3、制定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应包括: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支教教师生活补贴制度、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优惠制度、农村教师表彰奖励制度等,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一是在基础教育“百千万工程”中,注意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的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教师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

4、鼓励、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制订相应奖励措施,引导县域内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中小学流动,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与拓展。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城乡互动”的原则,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强烈呼吁社会各界“资教”、“走教”、“支教”。开展灵活多样的“智力支教”形式,实行定期支教与短期支教相结合、全职支教与兼职支教相结合等。智力支教也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校帮校,培训、辅导乡村教师。

5、建立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以上经历者,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现行政策只限于评高级职称);鼓励合格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任教。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四

为深入贯彻落实竹教党组25号文件及县政协民主评议教育系统行风具体实施方案,我校校务会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并深刻领会其精神,成立了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行风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对行风评议的主要资料进行了自纠自查。针对社会、教师反映强烈的、关心的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使自查自纠真正找出问题,并落实解决。为全面提高我校的行风建设,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现就我校自查自纠的状况汇报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均衡和谐平安”教育为目的,不断加强校园教育行风建设,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校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树立校园教育的良好形象。

组长:(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支委、副校长、工会主席)。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太祥同志负责行风建设的日常事务。

1、完善制度,依法管理。我校坚持以法治校,以德育人,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领导班子的建设,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少先队红领巾监督队伍和卫生监督岗、安全监督岗建设,强化教务处工作力度,细化各种量化评估工作,完善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校园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

2、抓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大对教师队伍管理:一是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二是抓师德建设,树立务实、奉献、服务意识;三是抓基本功的训练,技能训练;四是抓业务理论学习培训。

3、优化班子,强化管理。以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育人模式为重点,以修订完善校园管理制度,调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用心性为突破口,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卫生工作末尾淘汰制,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决策的管理机制。各项工作透明度强,理解群众监督,民主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校园坚定不移地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及《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收费。幼儿园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收费。收费做到及时规范并开具财政统一发票。

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校园当眼处公示收费项目、标准,理解社会、群众监督。2月18日,校园行政一班人深入到各班级督查收费状况,未发现一例乱收费行为。

3月上旬,通过老师调查摸底、学生申请、村居委推荐、公示138名贫困家庭学生免缴课本费;83名较为贫困的寄宿生每月享受生活补助25元、40元不等,校园每月造表统一发放,累计发放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0500元。

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各项规定,校园的.财务管理井井有条。

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大竹县教育局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八要”“十不”》及《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做到每个办公室张贴一份,校园要求熟记熟背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

围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对教师体罚、讽刺、侮辱、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教师体罚学生追究职责制度。

校园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行风评议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坚持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违规教师处理结果,虚心理解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校园班子里中层领导的任免、教师职称晋升、评模选优等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群众研究决定,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安全工作,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我校始终把综治、安全、卫生等工作列入校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当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来抓,坚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与各班主任及每一位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职责书》,职责到人;健全了门卫制度,校园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档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行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关键,目前,在自查自评中发现我校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个别教师的职责心不够,师德师风尚需进一步加强;个别教师业务水平亟待提高;部分中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教缓慢;个别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强。

二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到位,乱扔果皮纸屑、吃零食、进电子游戏室、进网吧等现象没有彻底堵绝。

三是个别老师在必须程度上还存在着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校园一班人将带领全体教职工不断探索,勇于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及不足之处,努力改善工作,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投身到教育教学之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五

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在目前的112名教职工中,本科毕业的有60人,大专毕业40人,中专10人,高中2人。专职教师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名,45周岁以下教师占70.73%,现有骨干教师市级31名,同时县级骨干教师40人。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老教师虽所占比例较小,但他们的专业知识渊源,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起到较大的表率、模范作用。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都比较强,虚心好学;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有一定经验。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师资。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3年时间,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资深教师为后盾,教坛新锐为骨干,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并具有奉献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1、转化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真心实意地依靠教师办学的思想,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为把我校教师队伍建成一流水平,注意不断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2、加强建设,树立形象。

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增强敬业精神;二是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三是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使我校教师都能自觉以优良的风范和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学生,学校将把举止文明、仪表端正,廉洁从教等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每学期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文明高尚的师德,并积极吸收优秀中青年教师入党。

3、注重提高,加强培养。

首先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增强自我进取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边工作、边体验、再学习、再提高,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教学工作督查,实施教学全过程管理和全员质量管理。其次,建立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一系列制度。如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制定《上岗教师教学常规》,对教龄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和“五个一”(每学期上一堂精心准备的汇报课、设计一篇出色的教案,制作一张高质量课件、设计一篇出色的教案,制作一张高质量课余,转化一位后进生,写一篇论文)等制度。再次,把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称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我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如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的作用,请他们上示范课,介绍教学经验,带徒弟;安排组织评课选优、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负责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让一批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当前和未来教学的需要,早日挑起教学工作的大梁。此外,我校还将继续开展集体备课,传帮互补,培强教师凝聚力。增强团队合力。

4、注重科研,实施转变。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科研,我校将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努力使广大教师实现由教学经验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变,在本学期,我校将争取县级教科研课题1个,要求教师100%参加课题研究。

三、具体工作安排。

1.2011年在进行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素质达标指南》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全员培训,并且组织专职教师进行考试;结对培养青年教师;12℅的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学校;落实松原市“4583”工程中的“燎原工程”。

2.2012年实施“4583”工程中的“火炬工程”,本学年力争有1-2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10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县级骨干教师,所有任课教师都成为校级骨干教师。(3年内争取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至少30℅教师参加远程学习。

3.2013年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评课选优、基本功竞赛每学期进行一项);进行全校性的课件、论文比赛。4聘请专家、学家到校讲座。至少60℅教师参加远程学习。

在3年的时间里,我们要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每个学年至少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一次。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六

里澜城中学现有教师30人,其中正在攻读研究生的1人,借调到外校工作1人,后勤人员5人,行政领导2人。来到里澜城中学后,我对我校32名一线教师认真进行了分析,觉得这只教师队伍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方面有:

1、所有的一线教师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第一学历是专科的12人,占教师总数的25.5%;后进修取得本科学历19人,取得硕士学位1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应该属于高学历团队。学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这只教师队伍的整体学识水平较高。

2、从年龄结构上看:30以下教师有4人;31~40岁有22人。一线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有活力、有悟性、有冲劲、有热情;中年教师有经验、有方法。这样一个群体相互提携,相互配合,整个办公室都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3、从教师的技能上看:我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在二乙等级以上,其中二甲等级水平有11人。我校不仅语文教师,所有教师都是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计算机全部达到初级以上水平,其中中级水平28人,90%的教师能在网上搜寻信息,会制作课件,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劣势方面有:

1、职称偏低。一线教师中初级职称有19人,占一线教师的57%。从某种程度上有些分散教师的精力,甚至影响个别教师的积极性。

2、部分教师的基本功较薄弱。拿一套模拟题来做,这部分教师达不到学校规定的指标要求。

3、教学方法较陈旧。我校教师从不缺少热情,但缺乏学习精神,他们不愿外出学习,宁愿在家闭门造车。他们驾驭课堂的功夫稍有欠缺,与名校名师之间有很大差距。表现在:1)不在教法上下功夫;2)没有学法指导;3)思想复杂,惰性强。

4、科研能力较差,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做了一个课题,叫做《新课程下的教学艺术的研究》现已结题,但质量并不高。不进行课题研究,一些突发的灵感就不能得以积累,经验也就不能形成系统,再加上不愿出去学习,我们的教学理念始终走不到先进教学理念的前沿。

由于存在这些劣势,我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县的中游位置,连续几年没有突破。

从中考成绩上看:全县有15所初中,我校连续4年排名第7,处在中游水平。从教师个人成绩上看:以2008年全县质量检测及中考为例:初一语文,全县排名第七,数学第六,英语第十三。初二语文全县排名第十二,数学第九,外语第五,物理第十。初三升学考试两个班:一班语文全县第八,二班第十一;数学一班第一,二班第三;英语一班第三,二班第八,理化第十一名,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为了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经过对我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劣势认真进行分析,在落实县局布置的教师岗位练兵任务中,我校主要安排了以下内容:

(一)理论学习。

农村教师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陈旧,这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校认为,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要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了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系列丛书》,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有讲座,有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学校有计划、有总结;教师有个人学习计划、总结,有学习后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心得体会、自我评价、课堂实录、教育叙事等等。参与率达100%。通过学习,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能够认识自己身上的差距,能够感觉到过去教法的陈旧,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业务学习。

学校始终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做保障。自我到里澜城中学以来,我进行了两次教师水平测试,考的都是中考模拟题,结果不如人意:语文教师的成绩应在105分以上,但6名语文教师均没达到要求;数学教师仅有一名分数在110分以上;外语有三名教师分数在110以下。为了强化教师的专业知识,我提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胜任大循环,让每一位教师头脑中都有一个完整的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的战略思想。从07年开始,责令教导处每周让教师做一套中考模拟题,做完后教导处负责批改;学期末,教导处负责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测试,测试成绩计入教师的量化管理。活动的目的是让他们始终都有身处毕业班的感觉,也让他们始终都有“自己也是一名考试高手”的自信。

(三)三笔字训练。

尽管现在大部分教师都用多媒体上课,但板书必不可少。我校一线这32名教师,我竟发现有大部分教师板书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决定,每天每人写一板粉笔字,要求用正楷书写,教导处验收不合格接着重写;每天写一篇正楷钢笔字,一周一收,装订成册,期末存档。

(四)说课大赛及教学设计大赛。

我来到里澜城中学后,要求学校的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公开教学、评课三位一体的方式。集体备课首先由主持人在组内发教学设计并说课,其他成员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形成最终的教学设计。第二部,由主持人通过公开教学的方式来实践这节课。第三部,通过评课来找出亮点和不足。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优势;同时,在学校经费紧张不能经常外出学习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挖掘了教师的潜能。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教师不会说课。

来到里澜城中学之后,我发现这的教师到县里作课的非常少,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教师对自己的课不是很自信;

二、教师与进修校接触的少,没有什么知名度。于是学校决定每年都要搞一次讲课大赛,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在本校发现一批名师;并且要把这批教师推出去,扩大他们在全县的知名度。每一次大赛都有详实的活动方案和细则,赛后有总结。目前已搞了三次,都非常成功,我们确实发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并把这批教师推上了县里乃至市里的讲台。本学期,县里举行的教研活动,各科均有我校教师参加。

(六)外出学习。

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教师与名校之间的差距,也深深地知道闭门造车只能让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从07年开始,学校就提出了“强校名师带动策略”,决定每学期派4名教师到名校去学习,学习名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学期,我校和方正第三中学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派出岳荣辉、殷长柱、张春霞、于雷等4名教师到那里去学习。为期一周的学习,让这四名教师获益匪浅。,他们在三中带回的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回来后做的汇报,在教师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本学期,我校又派出冀国利、张志军、王海荣、李宏伟四名教师到三中去挂职学习,如果今后条件允许,我校还将派教师到市里的名校去学习。

(七)经验总结。

我们非常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每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一些突发的灵感,而这些突发的灵感积累起来,就是教师的宝贵经验。一直以来,我校教师都疏于这方面的积累,以至于教师的一些经验很零散,不能形成体系。本学期我校规定每人每学期上交三次教学反思,让他们记录下那些突发的灵感;学校认定个别教师写的足够优秀,给他提供在校内讲座的机会。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经验已成体系,学校鼓励他开发校本教材,目前,我校岳荣辉、李晓明两位老师已经开发出自己的校本教材,其他教师的参与热情也非常高。存在不足:

以上是我校的岗位练兵情况,我们始终本着“务本求实”的思想,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岗位练兵之路。虽然如此,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2、教师没有摆正岗位练兵与常规教学之间的关系,没有摆正时间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开展活动时有应付的心态。

总之,我们深深的知道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能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深深地知道教师岗位练兵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县教育局、县进修校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要以高昂的精神,虚心的态度,在理论中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体悟。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七

兴国在教,兴教在师。建设一支合格的、高水平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今年3月,我们由局党委成员带队,分成4个小组,就“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提高”问题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调研。我们走遍了城乡每一所学校,和校长、老师进行了26次较深入的座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新发展,教师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展现出一片新面貌。但是随着义务均衡发展的顺利推进,我市中小学的教师队伍素质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些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本报告主要对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恳请市领导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现有在册在职教师170人。教办管理人员244名;初中教师4507。从岗位状况来看,在岗人,不在岗人。从我市教师的基本结构来看,我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整体超编,局部缺编现象严重。

根据市编委核定我市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的师生比核算,我市应配教师人,其中:初中人,中小学校现实有教职工11337人,其中:其中小学人、初中人、高中人,政策性超编人。但是局部缺编现象却十分严重,直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1、部分科目教师缺编严重。我市现有语文教师人、数学教师人,英语教师人、物理教师人、化学教师8人、地理教师4人,生物教师4人、政治教师人、历史教师人、体育教师4人、音乐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微机教师4人、从教师任教学科来看,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富余;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微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缺编严重。除了高中和城区学校外,全市镇直及以下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这四科基本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绝大多数镇直初中没有较好的专职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教师,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运转而已。

2、初中教师普遍缺编。我市现有高中学生人,按照编制应配名教师,但是我市只有高中教师人,缺编人。由于受编制限制,高中教师的补充只能在初中相对优秀教师中拔高使用,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初中缺编。仅以我市毛嘴高中为例,近几年从郑场等地抽调的初中教师就有人,如果进入高中普及阶段,高中教师缺额将更大。

3、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依然缺编。从教师所在的区域分布来看,市直3107人、占27.4%,城区三办直1150人、占10.1%,镇办教办244人、占2%,镇办直5406人、占47.8%;乡镇完小及教学点1430人、占12.7%。从学校分布来看,我市有市直学校所,镇直学校60所,村级学校136所。而136所村级学校所拥有的教师仅占12.7%。由此可见,镇级学校超编,而农村学校缺编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教师质量问题依然突出。

1、民转公、捐资生多,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从我市在岗在册教师来源来看,大中专毕业分配6867人、占67.4%,民转公2125人、占20.9%,捐资生490人、占4.8%,招工及其它701人、占6.9%。通过民转公、捐资助学途径补充到教育战线的教师共有2925人,占29%,另外还有教育在地方管理体制下,通过关系安排的干部家属、子女进入教师队伍的占6.9%,这些教师大多是高中或其以下学历,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储备老化或不足。民转工教师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教育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学方式简单粗暴,不少人甚至连教学常规都难以掌握。捐资生知识水平有限,教材把握不透,更有甚至部分捐资生师德败坏。二是普通话水平不过关,普遍用方言上课。三是教学方法不灵活,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策略,新教材版本,显得底气不足,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低下,不断地拉大与现代化教育需求的距离,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市现有研究生学历52人、仅占0.5%,本科学历3449人、占30%,专科学历5092人、占45%,高中(含中专)及以下学历2744人、占24.5%。据情况分析,除了小学教师学历合格情况较好外,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特别是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以学校为例,教师学历状况是:专科及其以上学历为%,专科以下学历为%,其中%教师是二次学历,名任教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不足人。同时受编制的限制,不能大胆引进优秀师范毕业生,只好层层拔高使用,高中教师从初中调,初中教师从小学调,导致了初中、高中教师的整体素质严重滑坡。今年,我市高中课改将会全面启动,就目前我市高中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我市的高中课改能否顺利推进,一直是我们担心的主要问题。

3、教师流失严重,骨干力量不稳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年来我市一直存在“骨干名师东南飞,乡村教师往城镇挤”的现象。教师队伍中主干力量不稳定,城区优秀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大中等城市流失,农村、镇级优质师资向城市流动。据数据显示,自年至年,我市优秀教师外流人,这些外流教师大都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其中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有--人,流失率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引进教师又十分困难,造成教师队伍近年来一直处于失血状态。

4、新生力量缺乏,队伍年龄老化。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市30岁以下教师2815人、占24.8%,31至40岁教师3357人、占29.6%,41至50岁教师3554人、占31.4%,50岁以上教师1611人、占14.2%,中老年教师和占45.6%。由于编制紧张,我市自年始,基本停止引进小学、初中教师,市区高中也很少引进过大中专毕业生。同时相对好点的中小学教师都想办法往城区和高中挤,小学、初中教师只出不进,造成新生力量缺乏,再加上中青年骨干又在不断流失,导致乡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大部分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都存在比较突出的老龄化问题。虽然这些教师曾经为我市的教育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今天他们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已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一是这些教师的身体状况普遍欠佳,能保证按时上班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已实属不易,但是面临现代化教学需要,他们纵然有一腔热血,也已经力不从心。二是心理疾患较严重,中老年教师多半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面临着子女上学、就业、成家的多重压力。因此,很多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热情处于半休眠状态。三是不能自觉学习充电,特别是农村学学中老年教师因为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拒绝学习,教师培训、课改推进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三)教师面对多重困难。

1、工资待遇不高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总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我们不能忽视,当教师脱去“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美誉,从学校回到家庭,回归社会,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请客送礼,子女上学的经济苦恼都令教师牢骚满腹,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元。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不断变化,追求休闲最大化成为每个人生活的目标。因此在现实面前,广大教师心理负担超载,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工作负担重限制了教师能力的发挥。由于编制紧张,为维持教学运转,各中小学校只有向教师加压,加大班额。以仙桃四中为例,该校的平均班额为93人,最大的达103人,生师比达到了25.75∶1,大大高于新编制标准(16.8∶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创造性教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改革的热情不高。

3、提高机会少制约了教师的水平提升。由于编制紧张,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几乎是包班,除了参加的学历培训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到高校参加任何形式的专业培训。再加上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教学研究,因此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我们认为,问题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原因,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真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环境不好。

我市农村地区经济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支撑农村教育的各种基础条件还很不理想,艰苦清贫长期困扰着农村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农村学校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教学基本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因而教师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又极不明显,另外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差,医疗、住房等问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

(二)准入门槛不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家在2000年以前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的政策,我市有2125名民办教师免试转正。民办教师大量转正,带来了两方面问题:一是这些教师大都年龄偏大、第一学历偏低,发展潜力有限,部分转正教师觉得已经“船到码头人上岸”,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淡薄;二是占用了宝贵的编制指标,致使中小学教师数量猛增,出现超编。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在补充新教师问题上,优先考虑的往往不是教育事业的长远需要,而是社会的短期要求。因此,新进教师的门槛把关不严。近年来,与市政府签定了协议的原师范捐资生有800多人。另外通过招工等形式进入教育战线的非师范毕业生有701人。

(三)队伍循环不畅。

在教师人事管理上,教师一旦入职,意味着获得了一份虽收入不高但保险系数高的工作,教师惟一的出口是退休。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生效,小学、初中生源的减少,小学、初中教师出现了过剩现象。所以,近几年来在补充小学、初中教师问题上很谨慎。考虑到编制问题,所需初中教师一般都是从小学拔高使用,所需高中教师也大都是从初中拔高使用,再加上近年来我市没有进大专及以上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因此构成了教师队伍内部循环局面,缺少必要的新鲜血液。

(四)学习后劲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采用定向型教师培养体制,为短期内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的教师数量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很多困难。主要表现是教师个人习惯于在职前一次教育定终身,自以为对教育教学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学习后劲严重不足,除了不得已而参加的学历补偿教育外,教师个人很少有专业提高培训机会。因此,不少教师面对新课改的新要求,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们强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现状给我市教育带来的困难,推进了我市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重点,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师队伍的管理办法,健全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为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我们制定了《关于建立教师补充交流机制的意见》,切实做到“四抓并举”。一抓紧缺学科教师补充,按“退二进一”的原则,由人事部门统一组织,面向具备教师任职资格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考,每年适度引进一批紧缺学科的优秀大学生h和省资教生充实农村教师队伍;二抓富余教师合理流动,建立公民办学校教师打通使用、正常流动机制,引导公办学校富余教师合理有序地向民办学校流动;三抓城镇教师支教,每年安排50名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镇办学校任教,安排150名镇办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支教专项资金,从绩效工资总量中每年拿出100万用于解决支教教师的交通、食宿、津贴等费用;四抓农村教师流动,从严控制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任教,严禁擅自接收农村学校教师,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二是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我们组建并开展了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模范报告团巡回演讲,使全市14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受到了深刻的师德教育;启动了暑期教师培训工程,积极参加和组织国家、省、市三级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并将测试成绩作为新学年教师岗位分工的重要依据;扎实开展转岗培训,每年拿出100万元,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100名年轻的富余教师进行转岗培训,逐步解决专任教师紧缺的问题。三是健全校长选聘培养机制。全面推行校长公开竞聘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领导岗位;每年选拔一批在农村学校任职时间较长、政绩突出的校长到城区学校任职;建立校级领导干部任期制度,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即实行公开竞聘,学校换届与县市委换届同步,解决了校长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逐步形成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机制。四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我们将通过实施“三个倾斜”来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在职称评定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将晋升高级职称60%的指标投向农村中小学,城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要有两年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在绩效工资发放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农村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可以高出城区学校教师的10%;在解决住房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大力开展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二)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留住优质农村师资。

我们坚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留住优质农村师资。一是优化学校布局。综合考虑我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提升办学规模”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确定了104所小学、36所初中为永久性保留学校,20所小学、5所初中为过渡性学校,落实了2009至2011年撤并学校。二是全面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今年,我们主要围绕仙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学校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启动了陈场、通海口、沔城、郭河、张沟等地义务教育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建设。据初步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市标准化学校校舍建设总投资4082.8万元。其中校舍维修改造投资1276万元,规划建设项目52个,拟改造校舍面积45670平方米;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投资1219万元,规划建设项目10个,拟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14462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房自筹资金1000万元,拟建住房面积9500平方米;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投资100万元,拟建水冲式厕所6个,面积1200平方米;争取省拨救灾款和以奖代补资金431万元,规划改造项目21个;学校自筹资金56.8万元,绿化校园面积4.5万平米。三是强化学校装备建设。我们制定了标准化学校装备建设实施规划,将全市分为三大片区,按照“统筹经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一年一个片区,一个镇办重点装备一所永久性保留初中、一所永久性保留小学。今年以来,我们已投入700万元开展学校装备建设。投入400万元,启动了10所农村初中标准化理科实验室和10所农村小学标准化网络教室建设工程;投入180万,添置了各类体育器材及教学仪器设备;投入70万元,为6000多名农村中小学生配备了升降课桌椅;投入50万元,为10所中小学购置了3套锅炉、270张餐桌和280套床铺。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较好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条件,为农村学校留住优质师资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探索“一校制”管理模式,促进教师轮岗交流。

我们大胆改革办学体制,实施“一校制”管理模式,即建立“一名法人代表,多个办学主体,财务统一管理,教师交流使用,资源共同分享,整体均衡发展”的联校管理体制,促进教师轮岗交流。一是加大城郊初中的改造力度。我们在城区学校大力推行强校与弱校的重组,改革城郊初中管理体制,构建“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办学模式,缓解城区“择校热”,破解市直初中小学学生过多、班额过大、学校难以承受的难题。二是实行中心学校与镇直初中合并。将沙湖、沔城、通海口等镇中心学校与所属初中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减少机构,减少管理人员,节省办公经费。使合并后的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三是实施联校走教制度。我们要求所有镇办按“一校制”管理模式,开展联校管理工作试点,推行镇直初中小学带村小的管理办法,实施教师联校走教,以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短缺、课程开设不齐的问题。目前,我市张沟、龙华山、通海口等地的村级小学已分别并入有关镇直初中小学,英语、音乐、计算机、体育等学科教师已开展“走教”活动,走教教师由学校解决交通、食宿等补助费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几点建议。

尽管我们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别于其他行业。教育的功能是使人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因此,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面对我市教师现状,我们热切希望市委、政府加强重视和投入。一是确保教师基本待遇。恳请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建立健全教师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工伤、住房等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建议市委、市政府放宽教师编制,采取提前退休和买断工龄等方式,将部分老龄教师和学历不合格教师所占的岗位腾出来,以引进高校毕业生,以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八

现我校共有在编教职工169名,专任教师166名,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38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2.9%,36—44周岁教师60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36.1%,45周岁以上教师68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4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本学历共50人,占全体教师的30.1%,大专学历114人,占全体教师的68.7%,中师及以下学历2人,占全体教师的1.2%。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教师4名,一级教师(包括未聘一级)9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总人数的59%,无职称的29人。从骨干教师情况看,区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三级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23.5%,师生比1:25,教师总量未能满足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依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1.加强师德建设。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真正成为具有专业思想、人文情怀的魅力教师。

1.增强新课程意识。以教师的学习意识、教科研能力、专业发展水平为内容,促进教师熟悉掌握新课程标准要求,促使教师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自觉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注重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教研活动形式,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魅力指标为手段,聚焦课堂,不断积累、提升教研活动的价值。

3.培养课程研发能力。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工作,加强校本课程管理,促进教师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提高课程开发能力,60%以上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具备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

(三)完善队伍发展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相关的考核评定,建立学校优秀教师评选制度,推荐优秀的专业发展成果,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提高师德修养,规范教师行为。

1.开展师德风范教育。重视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奉献精神、师德规范、人文素养等为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开展教育和熏陶,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修养。

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师德感悟、师德演讲、学身边的榜样、讨论交流等活动进行师德教育。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我校的核心文化,要求教师做到“四比”,即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坚持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风尚。通过导读、精读、赏读等形式,培养教师乐于读书、勤于思考的习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联盟校的校际互动交流。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为重点,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育人经验,交流工作心得,探讨工作方式;建立班主任工作网络平台,反馈班主任工作成效,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完善学校“育人奖”的评选,以班主任的育人事迹为主要评审内容,凸现班主任工作的育人特点;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班主任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积极搭建平台,提升师能水平。1.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年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2.注重师资培训。

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特色,教师需求,设计、安排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培训、基本功竞赛、听讲座等,使教师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落实骨干教师示范引领职责,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3.增强教研活动。

制定教研组活动的相关制度,明确教研组活动要求,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通过经验反思、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同伴互动等形式,帮助教师认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跨教研组的互动交流活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用好教材的能力。

4.聚焦课堂教学。

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在落实教学“五环节”的同时,着力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的目标设定、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提高,通过自报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展示课、评优课等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鼓励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依托我校叶丽敏校长工作室的课题“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品质提升”以及我校申报成功的国家“十二五”课题之“骨干教师培养途径与研修模式的研究”,大力打造我校“青蓝工程”。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开展“教学节”、“师徒授评课”等活动,举办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新星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并要求参加学习者把好经验带回校,传给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微专题辅导。通过压担子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积极争取省、市、区级作课机会,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加大骨干教师的奖励力度。把骨干教师作为绩效工资评定的参数,充分体现“优劳多得”的奖励原则。

(5)鼓励骨干教师著书立说,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推荐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成果,不定期将教师随笔、论文、教案、案例、反思等集结成册,指导教师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6)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7)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我发展规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8)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敏于行动、勤于积累、长于分析、精于总结”,以科研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九

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在目前的123名教职工中,本科毕业的有59人,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45名,45周岁以下教师占70.73%,现有骨干教师省级2名,市级8名。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老教师虽所占比例较小,但他们的专业知识渊源,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起到较大的表率、模范作用。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但青年教师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都比较强,虚心好学;尚缺乏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薄弱。

为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师资。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2-3年时间,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资深教师为后盾,教坛新锐为骨干,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并具有奉献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1、转化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真心实意地依靠教师办学的思想,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为把我校教师队伍建成一流水平,注意不断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2、加强建设,树立形象。

精神;二是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三是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使我校教师都能自觉以优良的风范和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学生,学校将把举止文明、仪表端正,廉洁从教等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每学期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文明高尚的师德,并积极吸收优秀中青年教师入党。

3、注重提高,加强培养。

首先在全体教师中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增强自我进取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边工作、边体验、再学习、再提高,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教学工作督查,实施教学全过程管理和全员质量管理。其次,建立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一系列制度。如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制定《上岗教师教学常规》,对教龄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和“五个一”(每学期上一堂精心准备的汇报课、设计一篇出色的教案,制作一张高质量课件、设计一篇出色的教案,制作一张高质量课余,转化一位后进生,写一篇论文)等制度。再次,把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称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我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如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的作用,请他们上示范课,介绍教学经验,带徒弟;安排组织评课选优、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负责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让一批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当前和未来教学的需要,早日挑起教学工作的大梁。此外,我校还将继续开展集体备课,传帮互补,培强教师凝聚力。增强团队合力。

4、注重科研,实施转变。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科研,我校将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努力使广大教师实现由教学经验型向教育科研型转变,在本学期,我校将争取国家级教科研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2个,要求教师100%参加课题研究。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本学年力争有1-2名教师成为县级学科带头人。(3年内争取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

2、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评课选优、基本功竞赛每学期进行一项)。

3、进行全校性的课件、论文比赛。

4、聘请专家、学家到校讲座。(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新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5、继续实施《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方案》和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

6、观看每周一次的教学优质课录像。

7、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

8、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

9、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参加职称计算机教学技术水平考试。

10、各教研组与兄弟学校交流活动一次。

木头城子实验中学。

2008.9.15。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

(2012年——2014年)。

随着新一届xx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成立,为推动xx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村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加快我村发展步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结合我村总体发展规划和我村实际情况,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村两委会议研究,特制定xx村2012—2014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目标任务:

把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实现村集体经济的滚动式、跳跃式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带动农民创收增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设施完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4字方针要求,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三、规划内容:

为促进我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根据我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我村今后三年经济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决心通过三年的努力,使xx村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大力经济发展。着眼发挥优势,利用我村的土地资源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我村的经济规模和水平,继续引导好指导好我村的塘堰改造项目的同时,做好我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特色农业项目。

二、基层组织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进行民主管理、依法治村,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发挥好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利用好远程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优化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知识结构,培育发展年轻党员、女党员,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对一般党员的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的工作考评机制。加强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等组织建设。

三、党风廉政建设。要做到一切言行都要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当好表率,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将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情况定期在公开栏上进行公布,增强工作透明度,杜绝违规违纪的事情发生。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村务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解决,并向群众作出解释和说明。

四、精神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运用各类支农惠农政策,促进我村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调解疏导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引导群众把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依法履行应尽的社会义务统一起来。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措施,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五、为民办实事好事。未来三年,村两委班子将带领广大村民,团结努力,开拓进取,积极争取资金,聚全村之力,全力办好以下几件大事:

1、;

2、;

3、;

4、大力发展,组织相关农业技术科技培训36次;

7、大力发展,使人均收入达到元;

新的契机,孕育着新的希望。展望未来三年,我村将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结合xx村工作实际,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用优质服务赢得村民满意,争取使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xx村党支部。

2012年2月26日。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报告还强调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我校是农村小学,下面对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现状、造成的原因和今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10人,专任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专科学历者6人,比例为60%;中师2人,比例为20%,本科2人比例为20%。现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1人。

三、研究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1、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编制。这一优先不应停留在核编定岗上,应表现在师资到位上。如果师资不到位,只见数字不见人,没有任何意义。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在核编定岗与教师聘任时,优先满足农村学校之需。人事部门须采取刚性措施,确保农村学校高质量的师资足额到位,以满足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

2、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长效机制。近年来实行教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学校师资质量,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交流教师向教育教学骨干倾斜;二是交流的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能扎根农村学校;三是要根据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安排交流教师,四是扩大交流范围,中层干部也要交流,甚至扩大到校级。

(二)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

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关心、理解、尊重、支持他们的工作,最大程度的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才能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是要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尤其是新增政策性津补贴、教师医保、节日慰问费、教师年终奖金及配备教师办公电脑设备,要全额拿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与城区教师待遇基本一致,甚至高于城区教师,让农村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作为农村教师的光荣,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投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的津贴和补助。

三是要妥善解决好农村教师交通、就医、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减轻他们的负担。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把农村教育工作、农村教师的冷暖牢牢抓在手上,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为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办实事、办好事。给农村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倾斜。

(三)加强农村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

二是提高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质量。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

五是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和名教师培养机制,给优惠,提待遇,给机会,压担子,促进教师成才。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靠学校的管理和培养,还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魏县教育的和谐。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二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学校改革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的总体目标,着力素质提高,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办好让黄峪管理区群众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目标任务。

构建奖优罚劣机制,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坚持师德为先,优化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岗位责任与服务意识,提高学校中层教干人员素质;实施活动保障工程,切实通过活动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的频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开展“师德建设”工程。

1、坚持不懈地抓好师德建设。深入开展以“从教为人民用真情,执教为学生用真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为切入点,以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突出学用结合,切实做到行为规范。针对本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制定师德教育规划,确定学习内容和主题,开展师德大讨论,使广大教师在讨论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教育形象。

2、排查问题,落实整改。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认真排查行风、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达到整改要求。

3、开展“教师家访”活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4、强化典型引路。通过评选校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树立一批典型,举办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做有示范,激励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

5、强化师德考核。在完善考核细则的基础上,对教师受奖励情况和师德违纪情况如实记录,把师德档案制度落到实处,凡师德存在严重问题的,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加大对教师的管理、督查、责任追究和违纪处罚力度。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教谋私等违反师德规定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工程。

1、广泛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按照构建学习型学校的要求,开展以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为核心的“读教育名著,做学者型教师”读书系列活动,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新课标、信息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每学年要组织教师精读两本以上的教育专著。在学习过程中要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反思,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定期组织读书专题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读书笔记展示会及教师论坛,引导教师交流读书经验、体会,促进读书学习活动扎实持续深入的开展。

2、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活动。校本研修是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的整合,是教师在自身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建构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研究,理解校本研修的内涵,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计划。通过课案会诊、案例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叙事、教师互助、专题辩论、专业引领、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要围绕课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修课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力求取得明显实效并形成本校特色。在活动组织上,以教导处安排为主抓好落实。

3、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完善教育科研制度,要围绕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立课题。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及调研力度,引导教师进行科学的探索与反思,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开展“深化课改,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活动。全面落实市课堂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环节、方法;抓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常规工作,认真贯彻“以考定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深入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一方面锻炼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一方面营造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

7、加强名师的培养、管理和使用。要注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学校要制定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选和培养方案,明确责权利,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骨干教师档案,完善跟踪制度,确保对骨干教师全程性指导。

(三)实施“名班主任”培养工程。

1、高度重视班主任选聘工作,建立班主任选聘制度,严把班主任入口关,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热心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吸收到班主任队伍中。

2、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精神,切实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指导,要利用月例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培训班、外出学习等形式,使班主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需要。

3、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考评、表彰和奖励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落实并尽最大努力提高班主任津贴。对优秀班主任在评先树优、评定职称、晋级提干等方面都要优先考虑,真正将“使班主任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落到实处。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抓活动开展、督查、评比。

(二)加强宣传动员。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将“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广泛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三

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学校各项教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德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抓好德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质量是发挥德育管理效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为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现制定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不断增强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解放思想,加强研究与实践,创新队伍管理模式,完善队伍培养机制,全面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建设和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校需要、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班主任工作实践突出创新,班主任工作成效明显优化,班主任工作特色充分彰显。初步构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培养模式,造就一批具有勤于实践、乐于研究、敢于创新的优秀班主任。

三、基本策略。

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青年班主任教师的培养,成立了以校长、主管德育副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维副组长的“班主任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并相继制订了《长师附小班主任工作职责》、《长师附小班主任例会制度》和《长师附小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一)积极做好班主任的选拔与培养。

1、选拔。

(1)选派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2)对新工作的大学生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注意考察,从中挑选一部分素质较好的新教师做班主任。

2、培养。

(1)新老班主任结师徒对子。

我校对刚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都要安排有经验的班主任做他们的指导教师,这些“老”班主任对他们的每一项工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2)发挥年级组的作用来培养新班主任。利用年级组会总结近期情况、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的交流,年级组集体研究大型活动方案,使新班主任对常规管理和如何开展活动有了明确的认识。

(3)通过班主任会,针对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请经验丰富或在某一方面工作中做得出色的班主任介绍经验,谈自己的体会,使新班主任尽快熟悉抓好班级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

(4)通过德育处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及时反馈,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提高新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以上做法,将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班主任由原来机械地制定工作计划到能够根据本班实际来制定计划,并在班干部的培养、班规的制定、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常规管理、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由刚开始的不熟悉到逐渐的适应再到能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增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和爱心。

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建设和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格高尚的班主任应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一个学生能否成才,一所学校能不能办好,班主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校应加强班主任的师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典型引路、主题活动、舆论导向、制度约束、民主测评等途径,不断加强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与爱心教育。

(三)加强班主任学习与工作研究。

1、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

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时代、社会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对班主任的学习要及时注入浓郁时代气息的要求,强化其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加强德育理论、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班主任会和政治学习时间,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

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根据需要,确定专题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二是学习和经验交流相结合。可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介绍班主任的先进经验;也可以通过论坛、沙龙等形式,让班主任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共同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三是校内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观摩,鼓励他们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成效;四是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邀请相关工作有成就者进学校为班主任讲其成功的经验,同时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指导班主任的工作,使他们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有一个质的飞跃。

2、建立班主任研修制度。

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还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艺术;不仅在所教学科有较高的水平,还必须具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班主任培训进修工作,在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和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要建立完善班主任研修制度,选拔优秀的班主任参加全国、市、区级班主任培训和讲座,有外出学习机会时优先考虑班主任。积极探索不同层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

3、开展德育科研工作。

为了保证德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把德育科研工作制度化,并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使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变成自觉的行为,促进班主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四)实行班主任工作评价考核制度。

1、继续完善我校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把评价结果作为奖惩、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其激励与导向作用,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本校实际,修改并逐步完善班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注重过程管理和考核,通过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的考核办法,把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上来,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细节上来,转移到教育和管理的效益上来。每月对班级工作成绩显著的班主任给予必要的奖励,真正让班主任工作成为学校中令人羡慕的岗位。

2、提高班主任的岗位职务津贴,与所带班级的人数和工作情况挂钩,加大班级工作考核奖励力度。每学年末设立班主任工作效益奖,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创设有利于班主任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

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理解、尊重、依靠、信任班主任,既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他们,也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遇,支持他们的专业发展;既要鼓励班主任发扬奉献精神,也要不断改善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待遇,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给班主任以政策倾斜。

(1)建立班主任评优体系。每学年开展校级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受表彰的班主任同时享受相应的待遇。学校德育处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具体的考核评选办法和奖励制度。

(2)有重点的进行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在着眼于班主任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我校要更关注对优秀班主任的重点培养。对于师德高尚、业务优秀,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班主任,由学校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以迅速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工作艺术和水平。学校在每年的教师工作考核、高一级教师职务评审,以及各类奖励评选、业务培养中,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六)重视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

我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长期建立和保持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应重视做好班主任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每学期末,学校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和评价结果记入本人工作档案,作为转正、晋级的重要依据。这些举措,将使青年教师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我校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

总之,通过以上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校在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建设和管理上不断进取,与时俱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四

(2011年—20115年)。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我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基础。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适应职业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师资建设现状,特制订本规划。

(一)管理机制:学校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全员聘任的用人制度。岗位动态管理,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人员双向流动,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作为激励教师争优创先,提高素质的长效机制。

(二)教师培训: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大力推行培训专业教师的机制,实行专业教师到省、市轮训制度,制定并实施教师学历提升方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方案,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三)教师队伍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17人,专业教师12人,高中级教师6人,本科学历6人。师生比为1:15,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71%,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1%,外聘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0%,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74.2%,实习指导教师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专业资格证书职务达68%。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能基本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

根据《职业教育法》和我校实际,以完善教师队伍规模、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1争取到2010年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富有活力能完全适应和满足我校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一)师资队伍的总量与学校发展基本适用。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规划所确定的规模,到2015年学校在校人数将控制在350人左右,按师生比1:16计算,届时新增教师约10人,每年约增加教师2人,以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额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整体素质要有较大提高。1.职称结构:到2015年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要达到专任教师30%,每个专业至少有2名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

2.学历结构:通过培养、引进等多种途径,至2015年,争取所有专任教师80%达到本科学历,其中4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技术资格证书。

3.年龄结构:为克服“年龄断层”,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引进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占50%。

4.专业结构:加大各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多渠道解决“双师型”教师缺少问题,争取专任教师达到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以上,其中专业课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60%,逐年解决紧缺专业师资匮乏现象,并加强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的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适应我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为保障2011年—2015年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以加强内部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在不断扩充教师队伍总量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立校、人才兴校的思想。各部门要明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决定学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应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

2.修订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相对科学合理并适当向骨干教师倾斜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建设,健全人事工作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理教师队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3.坚持不懈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团队协作、敬业奉献、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继承老教师、老专家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忠诚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规范并拓宽进人渠道,坚持人才引进和智力引进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地引进和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问题。要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偏低、梯队断层、高级职务偏少等突出问题,重点引进年富力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具有专长的研究生充实我校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五

(2012——2020试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根据石阡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提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于2010年12月与原石阡县教师进修学校(石阡电大工作站)合并为现在的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人数83人,年龄50岁以上18人,40-50岁34人,30岁以下31人,年龄明显老化,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文化课老师70人,专业课教师13人,专业课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精技能、懂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老教师占据了大部分高级岗位,年轻教师上不去,影响了年轻教师的工作激情。

(二)中职教师的补充渠道不畅,队伍的动力不足。

我校教师队伍老化、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受学历、教学工作经历、教师资格、普通话考级等条件要求的限制和当前人们择业取向的影响,学校选调和公招教师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效果并不理想,这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因素,导致现今中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数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承担和完成重大教学改革任务。

(三)中职教师的职称封顶快,影响队伍的活力。

现在中职教师的职称最高为副高级,多数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才40多岁。对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没有职称再晋升的空间和动力,就容易懈怠下来,表现出教学维持现状、科研缺乏创新、业绩不退不进的症状。30-50岁年龄段的获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们正是年富力强,能够出好成绩的时候,却因为无需晋升而影响工作干劲,对中职学校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近几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和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了“名师工程”,组织教师培训,推动培训基地内涵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推进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教师企业实践、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开展教师多元合作与交流,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得到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定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表明了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与科技发展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着力解决“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以继续教育为突破,以“国培”“省培”“市培”为带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组长:赵正榜。

副组长:王如彬陈昌福张勇朱昆。

成员:周兴杰周应喜王江明张胜昌任勇。

龙再嘉林开军王定山熊永。

(三)工作目标。

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50%以上。

教师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超过95%,有研究生层次教师且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全体教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专业结构更加科学。着力解决学校教师文化课教师比例过高,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通过学习、培训、企业实践、学历提升等手段大幅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合理配置各专业课教师,对已不适应的专业学科实现转向,通过优选对急需的专业人才采用特殊方式录用。

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融休闲、旅游、营养健康、产业培训、部门培训为一体的跨区域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基地,校政结合、校企结合实践基地。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师资格、职务(职称)、编制等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考评机制,实行全员聘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一)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引导职业生涯发展等综合措施,使教师坚定职业方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增强从事职业教育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结合学校实际编订《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建设作为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加强新教师培养的整体规划。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企业实践和在职培训提高环节。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按照集中培训与常年培训相结合、统一培训与“一带一”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以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法为内容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以关系教学效果的人际沟通、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内容的基本素质培训。依托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加快教师培养步伐。加快培养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建立院校通过对口支援、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大我校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力度。

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转型进度。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对现有的文化课教师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国家的各种考证制度,尽快实现文化课教师的转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加快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认真总结历年来学校对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的做法和经验,根据国家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支持力度。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及兼职教师推进项目,支持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解决兼职教师的待遇和管理问题,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加强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帮扶、引导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推进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协调和配合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制订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要积极探索实名编与非实名编相结合、设立附加编等编制配备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配备的统筹,不断优化学校教师配置。要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政策,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从教的制度,对特殊人才采用特殊的选人、用人机制,多渠道汇集职教人才,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

(三)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要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社会从业人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广泛开发社会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水平。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把企业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把企业实践作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工作机制,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实践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在现有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强化校政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把行业专家、能工巧匠请进来,校内教师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采取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学者、能工巧匠,进行新知识、新技术讲座,使其及时掌握教学、教育和专业发展动态,促进知识更新与知识面扩展;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到企业作技术员、作学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向“双师型”人才的转变。

(四)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质量。

结合石阡产业发展、区域发展需要和教师培养培训需求,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培训和大中型企业实践,继续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建立培养培训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培养培训基地的区域和专业布局。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按照教师先行垫付学费,完成学业,学校和教师按照比例共同承担的方法,推荐、资助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深造以改善教师队伍。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专业点,改善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力争开发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材。

(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激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活力。

充实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将双师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协调优化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机制。以教学任务为牵引,打牢教师的素质基础;以培训任务为牵引,使教师的素质得到充实和提高;以科研任务为牵引,促进教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以指导学生竞赛任务为牵引,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结合石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学校在公用经费和其他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学校教师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展现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风采。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六

现我校共有在编教职工90名,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34人,36—44周岁教师14人,45周岁以上教师42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大本学历共35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及以下学历50人。从职称结构上看,副高教师1名,一级教师49名,二级教师33名,无职称的8名。从骨干教师情况看,区级骨干教师2人,镇级骨干教师8人。教师总量基本能满足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总的来说几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断提高的,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学历结构偏低,镇、区级骨干教师队伍薄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需求,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新学校用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紧迫的任务,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

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稳步推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均衡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校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学历。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专任课教师。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为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使镇级骨干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25%,区级骨干教师至少每学科1人,力争有青岛市级骨干教师。

新模式。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业务精、有思想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周进行政治、业务学习,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

2、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3、开展“爱”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打造以“爱”我校办学特色,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爱”的氛围。

(二)加强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

科学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按编设岗,精简效能,明确职责,保证每个岗位满工作量。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岗位设置从学校实际出发,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

(三)认真执行“中心——村小一体化”建设,加强教师交流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鼓励和组织有关教师到村小学校任教,形成合理流动,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根据区进修学校部署,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外出培训、远程研修等,将继续教育成绩纳入教师考核奖励制度。

(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年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蓝教师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要求外出参加学习的教师把好经验通过授课、讲座、交流等形式带回来,做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同时,通过压担子方式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积极争取区教发改支持,邀请专家到我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

(4)加大骨干教师的奖励力度。按照《海青镇中心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奖励办法》,每学年评选一次镇级骨干教师。

(5)鼓励骨干教师撰写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研究成果,不定期将教师随笔、论文、教案、案例、反思等集结交流,指导教师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6)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8)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敏于行动、勤于积累、长于分析、精于总结”,以科研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七)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法转变教师任用机制。

落实区局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师聘用、绩效工资发放等相关制度,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八)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工作水平。

进一步完善、落实《海青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办法》,建立和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规范评价引导、激励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教书育人,积极进取。

(九)加强教师工作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法律法规考试,严格教师依法执教,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如有发生采取“一票否决制”,该教师在本年度内不得评优、评先。严格劳动纪律,规范工作作风。

(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组建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构,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小组,由校长任教师队伍建设小组组长。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导向性、可行性的具体政策措施。

组长:王善文。

副组长:杜伟。

组员:李龙山陈祥廷刘玉瑞潘曰勇。

安丰义张文华王永香徐玉平。

许家胜刘云祥赵玉刚。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七

我校现有教职工30人(含一名工人),行政领导7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职2人,中职15人,初6人,职特岗教师5人。分析我校教师结构现状,情况如下:

一、专任教师紧缺。

我校28名专任教师,其中担负小学六年级的任课,如此专任教师相对紧缺。中层全部任课,才能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这样,还有些学科仍不能开齐,如美术课暂无教师。总多教师跨年级任课,所以,教师缺口严重。

二、专业教师所占比例结构不太合理。

我校专职教师中,非师范类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学科教学对口程度差,同时跨学科任教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这种情况,无疑加大了专业化发展的难度,教师也有力不从心的心理,因此,校本教研工作往往是目标达成不理想,教师多有累而不见收效的感叹。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思路,寻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捷径。

三、教师配置不足,长足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就规范化教学来说,我校专职教师配置不足,实验、图书等均有教师兼任,资源利用率极大程度加大教师的工作,多少不利于教学。最主要的是,我校存在教师年龄不衔接,年轻教师补充少,近几年调出的都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承担我校课改的骨干力量均是中年教师,老教师接受新课改比较吃力,这从长足发展上来看,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是我校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如何更好地做到优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我们努力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合理整合教学力量,以学校的发展为宗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1.7。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八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我县示范性高中(县中、二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形式进行,县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县中、二中等单位负责人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到20xx年4月,我县两所示范性高中学校,歙县中学教职工编制179名,在职170人,歙县二中教职工编制171名,在职162人,两校各空编9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重视高中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在财政投入、教师招考、职称评定、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关心支持和重点倾斜。一是财政经费投入逐年提升。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为歙县中学、二中化解因校园建设遗留的学校债务,累计安排资金1263.5万元,二中到目前已全部还清债务,县中也将于明年预算安排资金全部予以解决;财政资金投入学校校园建设,20xx-20xx年累计安排资金5256万元用于县中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及二中运动场改造,安排专项债券资金3000万元用于县中停车场建设,校园环境不断改善。二是教师待遇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建立联动机制,参照公务员平均水平为教师发放奖励性补贴,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从20xx年开始,按照我县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的1.5倍标准核定县中、二中两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出台高考奖励政策,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予以目标管理奖励,20xx-20xx年县财政共安排高考奖励资金364.4万元。三是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拓宽。近年来,我县根据县编办核定的教职工空编数及示范性高中教师的实际分科情况,实行总量控制,重点倾斜,逐年阶梯补充示范性高中教师;加大社会公招力度,20xx年来,通过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考平台为县中公开招聘23名教师,二中招聘4名教师,20xx年计划公开招聘7名示范性高中教师;面向985高校毕业生,简化招聘程序,开辟绿色通道,20xx年来成功引进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3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师范类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定向引进优秀师范类高校毕业生11名,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简化程序引人才,为我县高中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县示范性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结构性不合理矛盾突出。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老化导致教师队伍活力不足,歙县二中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43%,40岁以下的仅占27%;从性别结构来看,歙县中学现有教师中40岁以下的83人,其中女教师47人,占57%,年轻女教师比例偏高,女教师因怀孕、生育、哺乳休假导致的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突出;从学历结构来看,近十年来我县示范性高中新招聘教师总体呈现学历偏低、第一学历毕业院校层次不高、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较少等特点,歙县二中现有专任教师162人中,全日制本科学历仅为64人,还有3人为专科学历;从学科结构来看,部分学科教师有富余,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后,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2.优秀年轻教师流失较多。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我县教师招聘政策优势不明显,优惠力度不大,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强;二是现有在职的优秀年轻教师因个人成就获得感不大、缺乏职业规划再加上周边发达城市人才虹吸的冲击,造成优秀年轻教师队伍不稳定。据统计,近十年来,仅歙县中学流失优秀年轻教师达25人,主要流向屯一中、合肥、杭州等地。

3.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一是来自教学及高考的压力,频繁的考试、评比、竞争和长年累月的加班加点,教师工作压力倍增;二是来自学生管理的压力,现今高中生中早恋、沉迷网络、心理疾病等较以往增多,给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三是教师个体因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部分年轻教师出现教育理想缺失,责任感淡薄,把教书当成一份谋生职业,从教热情下降。

4.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明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很多教师还停留于原有的知识储备,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老化现象,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因种种原因,对教师的业务提升培训缺乏针对性强、实效性大的规划和计划,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踩不准当下“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改革步伐。

此外,歙县中学、歙县二中因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和校医问题也亟待重视和解决。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只有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是当前我县示范性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中客观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1.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招人留人机制。政府要加大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比如通过给予住房补贴、创造条件建公租房、建立教师进修培训专项资金等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县财政要在有限的财力下再挤一挤,支持县中、二中提升必备的教学硬件设施,比如二中电脑设备的更新换代;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积极开展“暖心工程”,通过召开新进教师、年轻教师“谈心会”、“恳谈会”、“座谈会”、“重大节日团拜会”等方式,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的给予教师人文关怀,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需求,从物质上、情感上、心理上予以关心、理解和支持;要积极搭建教师素质提升的平台,通过培训、进修、竞赛、宣讲等,多形式引导教师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获得感,用“学校是一片干事业的沃土”留人;对优秀青年教师人才要给予除经济待遇以外的特殊待遇享受,比如适当的政治待遇,适当的娱乐休闲待遇(如景区景点门票全免或优惠等),提高他们对歙县、对学校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真正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2.要科学制定教师激励机制,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一是不断完善教师队伍优化与补充长效机制。根据人员编制情况、教师队伍结构和新课改推进情况,研究制定教师招聘计划,进一步简化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二是注重评优评先的激励作用,把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评优评先向一线教师倾斜,进修学习、校际交流等优先安排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三是研究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建议把教育教学实绩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在绩效工资分配上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3.要强化教师培训和骨干培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与时俱进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校际交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开展师资培训;要加大名师培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依托名师工作室组织评课议课、上示范课,举办讲座、组织研讨,指导培训青年教师,促进交流互助;探索建立高中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库,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评比。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造教师乐教环境。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教育观;要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和评价制度,让学生评老师、教师评校领导、学生家长评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评先评优、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工资晋级、职称评聘挂钩。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精简优化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关于县中、二中两校的校医和财务人员问题,建议县编办在教辅人员中调剂安排,县人社局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予以支持。

教师队伍分析规划篇十九

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老教师虽所占比例小,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经验还不能起到较大的表率、模范作用。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很强,但还缺乏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薄弱。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农村教育工作会精神,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依据我镇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和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怀柔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怀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满足需求与提高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稳步推进我镇教师队伍的建设。

坚持开放、流动、竞争、有序、均衡的原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正确处理流动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镇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有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达到国家规定学历。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写字等学科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专业学历。专任教师中98%达到本科学历。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为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教师聘任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努力形成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师资和人事管理新模式。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献,荣誉面前比风格。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3、坚持教师违规、渎职一票否决制度,排除消极因素。凡有违规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之间闹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票否决,取消各种评优、晋级资格,直至不以予聘任。

4、开展“以校兴为己任,为学校做贡献”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研讨会、进言献策等活动,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激发教师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以“师德规范”为依托,认真落实“怀柔镇中心小学教师一日行为规范细则”,开展评选行为规范示范教师活动,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目标迈进。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全体教师对“事事是教育之机,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达成共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二)加强编制管理,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

科学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按编设岗,精简效能,明确职责,保证每个岗位满工作量。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岗位设置从学校实际出发,有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坚决辞退不合格人员,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

(三)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年至少对教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举办学科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并要求参加学习者把好经验带回校,传给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专题辅导。通过压担子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5)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及学年“自我发展计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6)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强化课题意识、研究意识、行动意识、成果意识,指导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敏于行动、勤于积累、长于分析、精于总结”,以科研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六)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依法转变教师任用机制。

建立和完善岗位动态管理体系。按照岗位职责、考核评价办法,从德、能、勤、绩等方面真正对受聘人员进行全方位考评。在选人用人方式上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岗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导向、激励、约束和合理配置的流动机制,真正体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最适宜的位置发挥最大效益。

(七)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工作水平。

加强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认真落实《干部职员岗位管理评价方案》、《完小干部管理评价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评价方案》、《教师教学岗位责任制评价方案》、《班主任德育岗位管理评价方案》,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规范评价引导、激励教师模范地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教书育人,积极进取。一切以能力和业绩为主,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岗位靠管理,待遇靠贡献,发展靠能力”的人才资源与管理制度。

(八)加强教师工作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教、依法管理水平。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教师依法执教,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如有发生采取“一票否决制”,该教师在两年内不得评优、评先、评职。严格劳动纪律,规范工作作风。

(九)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组建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构,由校长任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任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委会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由各校及各部门主管领导任组员。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导向性、可行性、时效性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实际出发,每学年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学年末认真总结,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

长:

副组长:

组员:

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

西苑小学。

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面对二十一世纪,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指导思想:齐抓共管,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德,才之帅也;才,德之资也。德、才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总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以利教师定向发展。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乐群,教有特色。

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目标导向: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为了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要求,我们重点抓两项工作: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表,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把敬业、爱校、爱生、善处作为我校师德建设的目标.(2)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引导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可以使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因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理论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2、精心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精心施工,引导教师一步步地逼近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

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的两翼,只有两翼完全展开,教师才能迅速提高。几年来,我们在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教学实践活动,教研科研活动,借此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每学年每位教师开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观摩课。(3)开放学习,使教师获得多方面信息。

信息,是知识,也是动力。善于接受新的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经常不断地接受各地教学改革的信息,了解教改动态,教科研发展的新趋势,就会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教师订阅教学杂志、报刊;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放式的学习,使教师提高了认识水平,拓宽了教改的思路。

(4)严格要求,培养教师的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我们坚持严格要求,培养教师脚踏实地工作态度。

3、科学评价:

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完善自己,以逼近评价目标,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4、用其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教师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

长:申丽萍。

副组长:张树霞、李艳红、王就英、赵树忠、魏利红。

组员:申海燕、刘晓梅、李玉红、宋建军、李海鹏、马增梅、李军平、张铁凤、张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