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思维导图化学心得体会初中和感想 化学总结思维导图(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20:46:52 页码:11
思维导图化学心得体会初中和感想 化学总结思维导图(三篇)
2023-01-10 20:46:52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思维导图化学心得体会初中和感想一

1、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重难点:感知7以内的数量,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具:7只兔,7根胡萝卜。

2、学具:幼儿画册第21页,彩色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字1—5

游戏:"看谁拍得对"师: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老师去捡了好多树叶。

老师分别出示树叶(背后有数字),请幼儿读出数字或拍手数字,巩固认识数字1—5。

【评析:在这部分采用教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游戏,复习对数字1-5的认识,引导幼儿感知数量。】

二、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1)认识数字6。

秋天还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看。

教师出示两棵树6个苹果、6个梨子,提问:树上有什么?他们各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个表示?

【评析: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的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了解数字6的外形特征,知道其含义。教师出示数卡6,提问:6像什么?6除了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梨子,6还可以表示什么呢?6条狗、6条鱼、6只鸟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认识数字7。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图上添上一个苹果。让幼儿说说: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6个苹果是怎么变成7个梨子呢?

在幼儿面前添上1个梨子。启发幼儿说出6个添上1个就是7。6个梨子添上1个变成7个梨子。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教师可以这样说:7个苹果、7个梨子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观察:数字7像什么。(像一根小拐杖。)数字7除了可以表示7个苹果,7个梨子还可以表示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数量是7的事物。7支笔、7个小朋友、7张小椅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评析:在孩子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后,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找找、说说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兴趣浓厚,掌握得也很牢固。】

三、幼儿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

1、师:果园里还有好多水果,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运到水果超市去,几个水果就送到几号水果超市。(出示标有4、5、6、7数字的水果超市,幼儿按照水果多少与相应的水果超市连线。)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我把几个什么水果送到了几号水果超市。

【评析:有的孩子操作时是完全对的,可以请孩子来讲一讲自己作对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学习操作方法,总结经验。这样,既发展了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幼儿巩固经验。】

教师根据操作情况提出问题,幼儿集体回答,鼓励和表扬操作材料整洁的幼儿。

【评析:教师可以直接拿孩子的作品来讲解,并根据活动的侧重点来讲评,不需面面俱到,但要针针见血。

关于思维导图化学心得体会初中和感想二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启发期,脑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想将孩子潜在的智力因素最大化激发出来,就势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就是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明,要培养孩子的科学本事,就要充分发挥其思维逻辑本事,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而不是灌输和强行训练。

这便启示我们,要想孩子有更好的科数本事,重要的是培养其思维本事。那么应当怎样对孩子进行思维训练呢?能够经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当孩子说出一件事时,我们最好多去追问追问他,因为追问的过程,就是他想象的过程,也就是他思维发散的过程。

比如孩子喝完饮料后剩下一个空瓶子,我们能够问他“要把瓶子放去哪里呢?”孩子可能会回答扔掉,我们能够追问他,扔掉后它会去哪里呢?

当孩子顺着你的引导去思考、去想象的时候,大脑运转的同时,思维本事也会不断提高。

我们能够经常跟孩子玩一个小游戏,就是猜用处,譬如我们能够询问孩子某样东西的作用,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去回答。

例:问班上的孩子,砖头能有什么用,孩子们说了很多,能盖房子、能垒城堡、能打坏人……但我依然不肯罢休,鼓励他们再想想,结果收获了趣味的答案:踩在脚下能长高、能锻炼爸爸的肌肉、能被劈成两半……

原有的已知认识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但孩子们思维相对灵活,所以经过这个训练能够冲破思维枷锁,尽可能多的去发散。

多跟孩子玩造句游戏,譬如练习“因为……所以……”、“如果……将会……”,如果想增加一点难度的话,也能够试一下“如果不,那么就”得造句训练。

一方面,这样的练习不仅仅能理清孩子的逻辑思维,还能引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果单纯造句对孩子有些困难,我们能够这样协助孩子:

比如能够问孩子:如果明天下雨,那么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引导孩子去多方位思考。

我们能够利用卡片或者手绘,让孩子猜猜画的是什么。譬如我们能够画简单的一个圆,然后问孩子这是什么、像什么,孩子的答案可能会千奇百怪:像桃子、像芒果、像脑袋、像我妈妈的镜子……

是的,我们要的就是多种多样的回答,孩子能想到的越多、回答的越多,就说明思维发散的越好。

这个游戏有三种玩法:

第一种是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自我往下编,能够用“故事讲完了,你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来引导孩子。

第二种玩法是几个小朋友在一齐进行接龙,教师或家长编个开头,让第二个小朋友继续编,第二个小朋友说完后,第三个小朋友之后第二个小朋友的结尾续编,以此类推。

第三种叫推翻法,即改变故事中关键的转折点,然后让孩子思考:如果没发生这件事,那又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事物的本事,能够适当的跟孩子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题目要从简单开始,不易过难。猜题开始前,最好跟孩子说明,题目的答案只要想得到的都能够说出来。

如:什么东西比蚂蚁的嘴巴还小?

答:蚂蚁吃进去的东西。

培养孩子的怀疑精神,不要听之信之,要有自我的思考和确定,教师、家长或书本上的不必须是对的,真正的答案要自我去思考和探索。

当孩子说出一个观点时,我们能够问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并解决问题。

固有思维的构成往往容易一锤定音,即好的就必须全好,坏的就必须全坏,这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要培养孩子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思想。比如冬天到了,下雪十分漂亮,孩子可能会说冬天真好,这时不妨问问他冬天好在哪,等他说完后再问问他:那么冬天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

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从小爱阅读的孩子,将来必须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孩子读的多了,见闻多了,思维就打开了。同时,不仅仅为孩子准备一些趣味的绘本,给孩子选购一些精美的宇宙、地球、海洋的卡片,更有利于孩子思维的扩散。

益智游戏有不少,专门锻炼数学本事的、培养逻辑思维本事的、训练脑部发育的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孩子玩起来,最简单的就是搭乐高、搭积木、玩拼图、数字与物品连线等等。

游戏是最简单直接的锻炼方法,并且孩子并不会所以而痛苦,相对于死板教条的课程,在幼儿时期,游戏启发才是最有益的。

思维本事的发展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发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最佳的思维锻炼期,仅有打开孩子的思维天窗,冲破封固的思维牢笼,孩子才能更加聪明与智慧。

关于思维导图化学心得体会初中和感想三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创新与超越性思维的专题讲座,在短短的3个小时的学习中,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王健教授从新时代与创新思维、超越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听来既生动有趣又开拓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司法所更好更快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