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 西藏地方史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4:17:30 页码:9
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 西藏地方史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九篇)
2023-01-11 04:17:3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在学习中,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对我们藏学工作者的特别要求和鼓励,是我们今后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我们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才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就是我们今天的重要工作。

自古以来,西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不胜枚举。众所周知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美丽故事;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在凉州会谈中体现出的宏观大局;茶马古道上的民族交往;近代九

世班禅、热振活佛、阿旺嘉措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义与大爱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事实。这些都需要整理与宣传。

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节,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凝聚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那是辉煌与屈辱、荣光与苦难并存的历史。1888 年、1904 年西藏各族军民共同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故事还在传颂;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之际,西藏人民不甘人后,他们有的齐声诵经,为祈祷抗战胜利,为诅咒日寇;有的舍身从戎,奔赴前线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有的四处募捐,输财卫国……他们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留下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是仰天长啸的悲壮,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这一事实。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十世班禅、阿沛•阿旺晋美、喜饶嘉措、孔繁森等人物的事迹在西藏更是家喻户晓。历史充分表明,西藏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犹如珠穆朗玛山顶上常年不化的冰雪一样洁白、顽强,又好似雅鲁藏布江水般悠久而漫长。

近些年来,我注意到近代史上藏族人民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注意到他们的共同努力,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的特殊贡献,为此写了一些小文章。我认为,这些人这些事也许看起来不是那么耀眼,但都充分表明了近代史上中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今后,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挖掘、整理、宣传好西藏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

枯燥的历史通过一个个生动故事的挖掘、整理,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加大宣传力度,定会让人们在重温历史时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特别荣幸能够参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现场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感温暖、深感振奋。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结合x实际,简要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中央及时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

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视和对西藏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的关心支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翻开了崭新篇章,必将推进西藏工作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胜利前进,成为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立意高远、思想深邃,高度评价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述了党的治藏方略,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下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要任务,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就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的重要讲话,对做好西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议形成的相关文件,是指导我们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好西藏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必将以其系统的理论性、高度的战略性、全面的政策性和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里程碑,对西藏改革发展稳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我感到:

一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开辟了党的西藏工作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我们党对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各个方面对我们党的治藏方略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发展和升华,开辟了我们党治藏方略的新纪元,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推动西藏工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向着光明前景阔步前进。

二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迈向新征程。会议明确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研究提出从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边疆巩固等方面制定了支持西藏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

必将为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坚定了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顺应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新期盼。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这次会议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必将进一步激发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极大热情,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贡献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治边稳藏的思想理论,对西藏的形势和任务作出了新论断,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将紧密结合x地区实际,认真学习好、广泛宣传好、深入贯彻好、全面落实好,把政策举措变为成效,把目标蓝图变成现实,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是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贯彻。迅速组织传达学习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摆在首要位置,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切实抓好用会议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教育各族群众的工作,把全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以座谈会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奋力开创x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抓好经济发展工作。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和动力,坚持抓牢第一要务,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有力措施,坚决克服疫情影响,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圆满实现“十三五”收官。

三是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尽心竭力抓好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工作,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红线、底线、高压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x生态环境持续良好,积极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五是抓好援藏工作的衔接落实。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特别是对口援助省企支援同x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援藏工作的协调和管理,细化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扩大援藏成果,把中央支持和对口援助的资金、项目、政策等落实到位,努力推动x援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1998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1998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家正式确定大峡谷入口位置。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雅鲁藏布大峡谷使全球热带气候北移了六五百千米,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200xx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1]。其中就包括1994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论证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0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80米,长40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1991和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刘东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2]。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主力军之一。1999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藏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和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青藏铁路沿线资源矿产基地调查评价、西南三江有色金属基地调查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其中在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波密幅、墨脱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峡谷地区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测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99年中国地调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该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序幕。河南省地调院以其在西藏十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和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河南地调院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自20xx年3月20日出征后,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大峡谷全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通过考察,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因。并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防治地方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制定大峡谷护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河南地质健儿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还拍下了4000余张大峡谷风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数十盘珍贵录像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精华部分,编辑出版了《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美画册。画册真实记录了地质科考队员在大峡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峡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地质队员特有的眼光从艺术角度对大峡谷地区的科考报告作了重要补充。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aaaa级景点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日前,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第七批援藏干部、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洪涛接受了本网专访。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思想战线涉藏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我们服务‘两个大局’、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接受采访时,洪涛表示。“中国藏学出版社作为唯一的公益性涉藏专业出版社,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对照自身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严把涉藏学术著作、学术期刊、通俗读物、宣传材料出版政治关、学术关,确定主要的出版方向。”

“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洪涛介绍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藏族人民拥有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悠久历史传统。比如藏族官兵参加鸦片战争,西藏地方政府军民抗击英国帝国主义两次入侵西藏,汉、藏、纳西等各民族通过茶马古道从南亚到云南、**运送抗日物资,格达活佛为西藏和平解放献出宝贵生命,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爱国爱教的光辉事迹,阿沛?阿旺晋美在西藏近现代历史上做出的杰出贡献,都值得大书特书。近几年我们出版了8卷13本的学术巨著《西藏通史》,通俗易懂的《流淌的吉曲河——学历史讲**》,大力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就出版工作如何更好地促进发扬“老西藏精神”,洪涛表示:“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章。我们出版社出版了《将门家风》谭冠三将军给长子谭戎生的家书,《百岁回望》等,都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家风教育、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最好教材。”

“要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正在组织实施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丛书,包括《多元一体国家中的西藏》,关于西藏芒康的《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于云南迪庆州的《包容与凝聚》等等。”洪涛介绍到。

如何更好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洪涛结合具体工作,分享了下一步工作思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藏传佛教教义阐释有机结合,发挥藏文出版专业优势,针对寺庙僧尼出版藏文论文集,为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做出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洪涛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工作奋斗了三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指方向、明路径、教方法,关心关怀我们各族干部群众。连日来在我们所有援藏干部当中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大家话恩情、谈发展,蓄力量、攒干劲,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准确把握‘十个必须’,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针和标尺,用实际行动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地落实落细,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三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洪涛表示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将始终发扬“老西藏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西藏工作必须坚持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更是衡量我们涉藏出版服务‘两个大局’的唯一标准。明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上述几个重点出版方向工作,向西藏和平解放7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1998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1998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家正式确定大峡谷入口位置。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雅鲁藏布大峡谷使全球热带气候北移了六五百千米,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200xx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1]。其中就包括1994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论证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0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80米,长40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1991和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刘东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2]。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主力军之一。1999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藏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和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青藏铁路沿线资源矿产基地调查评价、西南三江有色金属基地调查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其中在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波密幅、墨脱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峡谷地区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测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99年中国地调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该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序幕。河南省地调院以其在西藏十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和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河南地调院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自20xx年3月20日出征后,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大峡谷全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通过考察,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因。并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防治地方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制定大峡谷护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河南地质健儿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还拍下了4000余张大峡谷风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数十盘珍贵录像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精华部分,编辑出版了《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美画册。画册真实记录了地质科考队员在大峡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峡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地质队员特有的眼光从艺术角度对大峡谷地区的科考报告作了重要补充。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aaaa级景点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1998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1998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家正式确定大峡谷入口位置。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象。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雅鲁藏布大峡谷使全球热带气候北移了六五百千米,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降水区,是全球抬升最快的地区。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山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200xx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百周年之际,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1]。其中就包括1994年雅鲁藏布大峡谷论证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

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0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80米,长40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1991和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1994年刘东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公里,最深处5382米[2]。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主力军之一。1999年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藏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和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青藏铁路沿线资源矿产基地调查评价、西南三江有色金属基地调查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其中在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波密幅、墨脱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峡谷地区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测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99年中国地调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该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序幕。河南省地调院以其在西藏十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和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河南地调院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自20xx年3月20日出征后,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大峡谷全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通过考察,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因。并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防治地方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制定大峡谷护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河南地质健儿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还拍下了4000余张大峡谷风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数十盘珍贵录像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精华部分,编辑出版了《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美画册。画册真实记录了地质科考队员在大峡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峡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地质队员特有的眼光从艺术角度对大峡谷地区的科考报告作了重要补充。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aaaa级景点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七


同志们:

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借此机会,今天我为大家作一次党课辅导,与大家共同交流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华民族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从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到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成果。这种探索和实践向世人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理论决定思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性进步,都离不开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百年来,这种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为中华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党史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制度决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走什么路,坚持什么体制,运用什么制度,“鞋子合脚才是好”。有怎样的制度设计,就有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制度的“鞋子”合不合脚,人们穿上就知道。从四十多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出乎史,入乎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党史国史之光照亮未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1921年,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力量的结合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两个一百年的任务即将完成了一半,99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新生革命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事业的核心力量。99年的艰苦求索,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做的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苦苦求索的民族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99年的与时俱进,我们党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论。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引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回顾我们党99年光辉而伟大的历程,我们更应该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富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执政为民、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清醒地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足本职工作,以主人翁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投身到新时期人大工作大局中,艰苦奋斗、不图虚名、干出实绩、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藏和祖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叛乱之后,我们实行了民主改革,西藏可以说从1959年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之后,正式进入祖国大家庭当中。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就发生在这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上。西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未来中国的前途和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西藏的美好生活。

2020年8月28日-29日,中央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工作作出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具有标志性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深刻领会把握西藏工作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深刻领会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党中央对西藏工作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加深对“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老西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西藏干部带头发扬“老西藏精神”,有利于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更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使发扬“老西藏精神”成为西藏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重大任务考验面前经受住检验。把各项工作的落实作为维护核心的实际行动,以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觉悟、振奋的精神把各项工作完成好。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用于指导实践,化为我们攻坚克难、接续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抓好统一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引导人大代表站在维护核心、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西藏的工作大局来。

二要在常学常新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抓好学习贯彻落实,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牢牢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三要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眼睛向内、净化灵魂,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德的塑造、党性锤炼统一起来,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端正思想品行,提升道德境界。新时代要实现“老西藏精神”的新发展,离不开以往形态的“老西藏精神”的基础和“两路精神”“玉麦精神”等西藏其他创业精神的影响;发挥其作用,与新时期人大工作结合起来,继续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广泛凝聚共识,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西藏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理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新契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深入研究“老西藏精神”产生、发展和传播的规律,坚持从西藏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时代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老西藏精神”的新内涵,使之经久不衰,永远保持雪域高原红色精神应有的生命力。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八

(一)教材解读

《藏戏》一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民风民俗”,通过本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与略读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两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感受到了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了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藏戏》一课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2)激发学生对祖国戏剧艺术、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四)教具准备:中国各种地方戏剧的录音片段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备课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和教参,对本课的情知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在教学时,我努力尝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课文中蕴含的内容、表达的思想。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运用已有学习经验、方法,去独立、自主学习略读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小组的合作性,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读书、思考、说话时间。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愈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亦就更高。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在《藏戏》一课教学时我准备主要运用了默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朗读形式。

默读,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这种朗读方式最适宜略读课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藏戏》一课时,我根据本篇课文的课型特点及学生学情情况,引入本课课题后,让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然后带着课前导语中的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学生在默读中最易集中思考问题,很快学生就交流出了问题的答案,自学了文中的字词,学生在默读中放飞了阅读理解的思维,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男女生读,在《藏戏》一课教学中,我就是将师生合作读穿插了教师与男生合作读1自然段和8——16自然段,教师与女生合作读2自然段和17—18自然段,教师与男生一齐合作读3自然段和20自然段,师生共同合作读21自然段。师生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但让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还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则可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如《藏戏》一课,课文开头前三个自然段用反问和排比句式概括强调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表达方法新颖独特。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学生交流理解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后,播放一段藏戏视频让学生欣赏到了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之后,我又让学生齐读课文开头三个自然段、结尾21自然段,用这样的朗读气势再次感受藏戏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二、创设情境,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 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本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藏戏一课时,当我让学生自主研读了课文4—7自然段阅读了藏戏的传奇形成,了解了一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步带着仅有七位姑娘组成的班子劝人行善积德,为民修桥造福,没想到竟然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藏戏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被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义举深深的打动了,借此良机,我在此教学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 在愉悦中积极朗读,都朗读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朗读出了七位姑娘的善举,教师根本不需做过多的人文内涵的挖掘,学生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已非常到位。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再加上儿童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能力也便逐步形成了。最后再让学生一遍遍入情入境地朗读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就能根据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宣染课堂气氛,从而把教师的心传递给学生,使作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情交融在一起,进而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示范朗读,能够创设意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面对一首首优美的诗文,教师若能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定会如沐春风,陶醉其中;如若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就会激发情感,如临现场。我在教学《藏戏》一课的重点部分8—20自然段,学生在教师的激励点拨、释疑解惑中交流体会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和课文中作者所采用的相呼应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式,我让学生在前面的多种形式的默读、快速读、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齐读……之后,又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的朗读方式,教师读1、2、3自然段,学生朗读与1、2、3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即:师读第1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师读第2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生读17—18自然段。师读第3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呢?生读20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抑扬顿挫的反问语气及强烈的排比句式朗读中受到了感染,教师表帅的作用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在此教学环节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敢于取舍以使长文短读,突出重点,凸显了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让学生随着教师朗读,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详有略的描述,想象出了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资料,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xx》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可作范读)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教师读1、2、3自然段,学生朗读与1、2、3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即:师读第1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师读第二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生读17—18自然段。师读第三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呢?生读20自然段。

5.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

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6、作业:试着编广告词,向人们宣传藏戏。

7、藏戏

戴面具表演

不用舞台

历史悠久 程式固定

唱腔、动作丰富

演三五天毫不稀奇

主题西藏和祖国关系史心得体会怎么写九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简单讲述故事。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一)谈话揭题

1、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下面谁来谈谈对文成公主的了解?

2、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取和亲的政策。为了促进唐、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1、根据“阅读提示”,通过“阅读提示”,明确课文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学习。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生字。

豌豆、吉祥如意、大臣、仰慕、绢花、西藏、耕种、技艺(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沼泽地(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可恶

4、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第5—13自然段)(相机板书:公主进藏)

5、快速浏览这一部分,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发生了哪儿件事?

(5件,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2、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3、遇见可恶的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子纪念他;4、遇见神鸟天鹅;5、把乃巴山背走。)

6、自由读读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简要概括。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松赞干布迎接了公主,并和她结成了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可恶的乌鸦和神鸟天鹅,背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

7、读了这一部分课文,有句话特别奇怪。

(1)出示句子: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ppt出示)

(2)有河水那么宽的树干吗?一段树干搭在河上怎能走马行车?

这是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描写

(3)课文中这类带传奇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划出来,交流。

比如:往沼泽地上撒羊毛,因公主无心梳妆树木也有的稀、有的密,背走乃巴山等。

8、课文1到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考验智慧或“两个难题”,最后求婚成功,教师相机板书“求婚成功”)

9、出示句子: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1)吐蕃使臣凭什么就断定戴鲜花的是文成公主?

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①这个姑娘戴鲜花,正是与其他姑娘的区别所在,因为从蜜蜂追花的情景来分析,只有一个戴着鲜花,文成公主也只有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