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预约门票(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5:41:13 页码:13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预约门票(三篇)
2023-01-11 05:41:13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一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扬州端午节六年级作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扬州端午节六年级作文3

我的家乡有许多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等。

但我最喜欢端午节。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反抗坏人的残酷迫害,于五月五那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便组小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尸体,同时为了不让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虾,好让鱼虾吃饱不去吃诗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各种味道的粽子都有。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河面上,放下几十条龙舟,十几个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吃可口的粽子吧!

扬州端午节六年级作文4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被说成是端阳节,分小端阳和大端阳,乡下人过的是小端阳。

乡下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不亚于春节。在这一天,有趣的习俗不少:母亲给孩子戴艾叶,给孩子的额头、肚脐、手心和脚板心抹雄黄酒,把每间屋子以及房前屋后都洒上雄黄酒,檐下或门楣上也挂着浸过雄黄酒的艾叶和菖蒲……

按照农村的习俗,端阳节这天,新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夫婿和食品回娘家过节,走时母亲要给新人两把伞,此曰端阳伞,意思为新婚夫妇今生今世都要风雨同舟。午饭也很丰盛,平时难得一吃的肉自不必说。金黄的麻花,在起锅前,小孩子就央求母亲捞了一根又一根解了馋。孩子们最馋的是咸鸭蛋,在过去,鸡蛋和鸭蛋是要拿到集市上去卖了,买回火柴、盐、肥皂等家用必需品,小孩子只有在生日的早晨,吃上两个鸡蛋,咸鸭蛋过年都没有的,端阳节才能吃上咸鸭蛋。

鸭蛋是自家喂养的鸭子所生的,亲眼看到母亲把翡翠绿或宝石白的透亮鸭蛋洗净,晒干,放进坛子里加盐水浸泡,泡的时间越长,这样的蛋黄油多才叫绝。

母亲把煮好的咸鸭蛋一切为二,摆放在盘子里,像小舟一样好看。通红的蛋黄,雪嫩的蛋白,翡翠绿或宝石透白的蛋壳,看着就馋得伸出舌头直舔嘴唇。吃切开的咸鸭蛋,是不用剥壳的,把半个蛋放在嘴边,用筷子轻轻一挑,绵软油香的蛋黄已经吃到嘴里。吃的时候还有讲究,蛋黄和蛋白一定要分开吃,万不可将蛋黄和蛋白一同咬进嘴里,因为那样完全品尝不到蛋黄的绵软和蛋白的细嫩。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端午节的咸鸭蛋由每人半个变成了一人一个。孩子们还是舍不得在桌上吃, 吃过午饭,一溜烟拿着咸鸭蛋,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和其他小伙伴会合,爬上大榕树,坐在树杈上,比较谁的鸭蛋大,谁的鸭蛋漂亮。比较了外形,又剥开蛋壳,看谁的蛋黄红,油多。得胜的也没有什么奖品,只是心里喜滋滋的,随后便开始晃荡着双腿吃鸭蛋。

现在的端阳节,也吃咸鸭蛋和麻花,也挂艾叶、菖蒲,还吃粽子,只是再也吃不到自家的鸭子孵出的鸭,不吃一粒饲料的鸭所生的蛋,和自家磨的麦子炸的麻花。

主题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二

瘦西湖导游词(南大门——二十四桥)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所谓“长细如绳,阔不过二丈许”,在历史上原是扬州的一条护城河。最早见于史书记载南北朝的《宋书》,距今已有1520__年的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的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保障湖的美景后,与杭州的西湖作比较,写了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也就是说,扬州这座城市和杭州一样,在历史上都是消费城市,俗称“销金锅子”,自古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但保障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更为苗条,所以叫“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逐渐著录于书中,广为流传。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瘦西湖就像汉代王妃赵飞燕,玲珑秀美。

“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瘦西湖堪称最为典型的代表。扬州园林始于汉唐,成于元明,盛于清代。早在汉代,扬州就是“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出现了很多宫廷苑囿。自运河开通后,扬州处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口,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盛唐时,扬州经济达到鼎盛,超过了成都,位居全国第一,史有“扬一益二”之说。当时扬州人口多达47万,其中还包含了近1万人来自波斯、阿拉伯的商人。此时扬州园林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私人竞造园林的风气,整个城市如同花园一般,以至出现了“天碧楼阁丽”、“九里楼台牵翡翠”的诗句。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扬州的经济再度兴起,尤为典型的是盐业。扬州依靠运河的交通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盐业集散地。历史记载,扬州的官方盐税曾高达清政府全年商业财政收入的1/4,引起了皇室的高度重视。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昌盛,著名的“扬州八怪”就形成于这一时期。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必到扬州,圣上之乐在于山水之间,于是很多盐商大肆献媚,不惜挥洒万金,集天下名师巧匠,沿瘦西湖两岸建起了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园林,这便是今天瘦西湖的一个雏形了。

现在我们所看的是清二十四景之一的“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烟花三月之际,春风轻起,柳絮飞舞,柳丝婀娜多姿,桃花艳丽缤纷,李白曾写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有些人认为,是指烟雨蒙蒙,有些人认为是指柳絮飞舞,柳丝如烟。古人云:“多情最是扬州柳”,“绿

杨城郭是扬州”!柳树是扬州市的市树,现在的瘦西湖也是以柳色著称。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来扬州开挖古运河,河道挖好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的两岸种植柳树,一方面可以遮荫,一方面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亲手栽了第一棵柳树,并赐姓为杨,杨柳就这样传开了。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到了夏季,瘦西湖上有一道美丽的风景,便是湖心的“荷浦薰风”。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它的园主人是乾隆年间扬州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此人富可敌国,皇帝曾两次临幸他的园宅,见其喜种荷花,故赐名“净香园”。此地前湖后浦,当年湖种红荷花,浦种白荷花。现在这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池,池中有花”,池中栽种的是扬州荷花名品——广陵红。如今,“荷浦薰风”岛也是瘦西湖的生态岛,在这里栖息了众多的野生候鸟——白鹭,或在天空飞翔,或在水边散步,悠闲自在。近年来随着扬州城市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形象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新格局。在20__年,扬州被评为“中国最佳人居奖”,20__年又喜获了“联合国人居奖”。这与扬州的良好人文氛围分不开的。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园中园——徐园。中国美学的最高境界讲究隐秀含蓄,认为一览无余的风景不空灵,没有韵味,所以,徐园在造园中采用障景手法,它就像屏障一般挡住游人的视线,“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扬先抑,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徐园,1920__年建于清代桃花坞的旧址上,乡人为祭祀军阀徐宝山而建。徐宝山,镇江丹徒人,早年以贩卖私盐为业,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接着又投靠了袁世凯,最后死于陈其美的花瓶炸弹。诸位请看,门额上有“徐园”二字,“徐”为行楷,“园”为草书,这两个字是由晚清扬州名士吉亮工所书。此人雅号为“风先生”,为人豪放不羁,不愿与军阀交往,自然不愿为其题写园名。乡人想到文人嗜酒,因此在中秋之夜邀请吉亮工喝酒赏月,酒过三巡,两位乡人请其题写“清风徐来,春色满园”。吉亮工酒兴正浓,挥毫写下了行楷“徐”字,待其写“园”字时,恰巧一阵轻风吹过,酒意吹醒,故将错就错,将“园”绕成草书。徐宝山在当地有个绰号叫“徐老虎”,于是很多人觉得“园”的框中极像一草体的“虎”字,认为是风先生讽刺徐宝山再凶,也不过是一只笼中之虎罢了。这是扬州民间流传的“徐老虎”的典故,并不一定当真,只是一块匾额上出现两种字体,在中国园林中极为少见,而两种字体又极为和谐,“非得书法三味者不能为之”。

徐园也尽显了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清秀雅致的特点。园中间一方荷塘,睡莲朵朵浮于水面,很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两只铁镬,“镬”是大写的收获的获将反圈旁改为金字旁。根据《铁镬碑记》上面记载,它们是南北朝萧梁时期的遗物。因为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水患频繁,古人迷信,认为水中有恶龙作怪,铁可以用来镇龙,因此制作了九只这样的铁镬,每只重达三吨。从科学角度来讲,把它扣在堤坝上,洪水撞击在它的顶部,向四周散开,减缓了水流的冲击力,起到了保护堤坝的作用。现在我们在疏浚河流时经常会发现铁牛、铁钟等,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听馆叫“听鹂馆”,是徐园的主厅,它是取自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有很多厅取名为“听鹂馆”。如北京颐和园的“听鹂馆”,它是当年慈禧太后赏戏和饮宴的场所,而这里的“听鹂馆”是当年徐宝山的飨堂。黄鹂鸟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鸟类,它不仅鸣叫声悦耳动听,而且是春天鸣叫最早的鸟。在古代,人们常常根据黄鹂鸟的叫声来判断春季播种的时间。园林风光不同于自然风光,它是历史、经济、自然、文化的结合体,缺一便不可成为园林,其中楹联是园林文化的一种元素。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两幅楹联“江波蘸绿岸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为三阁元老、九省疆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所题;“绿印苔痕留鹤篆,春流花韵爱莺簧”则是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庠所书。在“听鹂馆”里面有一副楠木罩阁非常值得一看,它是一副楠木的整板雕刻,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琢而成,看似整体,实为三块拼合,只是接缝处理的极为细腻。雕刻的图案“松、竹、梅”岁寒三友,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清代扬州的雕刻工艺极为出名,又著名的“扬州八刻”,包括木刻、石刻、牙刻、核刻、骨刻等,木刻排在首位,眼前的楠木罩阁是现存扬州木雕工艺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金山,它是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屿。山上遍植梅花,又称“梅岭春深”,也是清二十四景中的一景。当年孔圣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园林当中,却是山水不可或缺,因为“无山不奇,无水不活”,但是在扬州历史上,瘦西湖偏偏无山,这多少是件憾事。于是,扬州盐商便开挖了莲花埂新河,用挖河的泥土及山石堆成了眼前的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为密集的地方,历史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如今都汇集于此。

关于小金山,在民间有一个故事。相传,当年苏东坡和镇江金山寺的主持佛印和尚下棋,两人有言在先,如果苏东坡赢了,佛印和尚就把镇江的金山寺输给扬州,如果苏东坡输了,就把身上的玉带输给金山寺。结果苏东坡输了,所以这里上联是“弹指皆空,玉局(官职名)可曾留带去”,至今在镇江的金山寺还留有苏东坡的玉带。到了清代,一位镇江的和尚和一位扬州的和尚话不投机,镇江的和尚讽刺道“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和尚很不服气,因此建议效仿苏东坡和与佛印和尚下棋的典故,以镇江金山作为下棋。结果扬州和尚棋高一着,于是用了一个“小”字将镇江的金山引渡到了扬州,所以下联是“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庭院中的两棵银杏已有近320__年的树龄了。银杏是扬州的又一市树,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可以长至上千乃至几千年,它所代表的是扬州2520__年的历史和文化。而柳树代表扬州清新秀丽的城市形象。我们眼前的这块钟乳石,来自广西溶洞,为花石纲遗物。在《水浒传》中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纲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十船为一纲,运送花石的船只为花石纲。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全国各地都搜集奇花异石运往卞京(开封)为其堆造万寿山,供其作画。这块石头在自南向北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浙西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波及到了江淮一带,因此运输中断,搁浅于扬州(最早存于今东圈门街北22号“壶园”宅内,亦称“瓢园”,1953年移至小金山)。近看这块钟乳石,犹如一块天然的盆景。若在雨后,这里有清水涟漪,几条金鱼畅游其中,几朵睡莲点缀其中,恰似一个天然石盆。它集中体现了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出于天然,高于天然。作为一块钟乳石,50~120__年滴水增高一公分,据专家考证,这块钟乳石滴水形成至少需要二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湖上草堂”这四个字为清代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授所书。他文采分流,扬州人将其与在扬州理过政的欧阳修、苏东坡并称“三贤”。他的书法特点很明显:一是拙,不重挑拨;二是厚,笔画厚实;三是满,字皆布满方格,且有口字结构的部分均特大,如大开笑口一般。匾中“湖”、“堂”二字即是。堂前植有两株百年紫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景叫做“枯木逢春”,它是一个树桩盆景。中国的盆景因地域及风格不同分为五大传统流派:苏派、川派、扬派、岭南派、海派。扬派盆景以树木类见长。我们看到的这一树桩为唐代银杏,已有千年历史,建国初期遭遇雷击,落下这一树桩,后人经过构思,将它进行防腐处理,移至这里,在其后栽一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攀附其上,若值夏日,开出桔黄色喇叭花,远远看去,以为树又活了,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故取名为“枯木逢春。无论是“移花接木”还是“以假乱真”,盆景是一门艺术,素来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有了新的生命,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生死相依”。这棵银杏树是饭后钟这个故事的历史见证。当时它种植于扬州的木兰院,江都有一个人叫王播。父母去世很早,王播寄居在木兰院,和和尚一起起居用餐。时间一长,和尚开始讨厌王播,因此他只知吃饭,不思进取。寺庙里有规矩就是先打钟后吃饭,又一天和尚就捉弄王播,先吃饭后打钟,王播扑了个空,非常气愤,写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藜饭后钟”,写了之后就出去勤奋读书了。二十年后,王播中了进士,他又再度到扬州做了淮南节度使,看到自己当年的诗句已经用绿纱笼罩起来了,于是感慨万千,继续写了两句诗:“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来苏东坡到扬州,也来到木兰院,看到王播写的诗后责备王播,说:如果没有和尚的饭后钟敲击你王播,你能出去勤奋学习,中进士吗?这个故事教育年轻人,不要像凌霄这样依靠自己的父母,而是要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现在看到的听馆是“绿荫馆”。馆中悬挂一匾,上书“绿筱沦涟”四个字,这个地方过去有“三分水,二分竹”之说,是盛夏避暑之地。绿荫馆三字为刘海粟所写。堂前联文“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是刘海粟之妻夏伊乔所写。两者相对照,一柔一刚,一重韵,一尚势,各有千秋。

主题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江苏大明寺游览,我是导游员小萌。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览江苏大明寺,共度美好时光,我感到十分荣幸。

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之上。它既是一座佛叫庙宇,也是一方风景名胜,由大雄宝殿、平远楼、平山堂、御园、鉴真纪念堂、栖灵塔、天下第五泉等组成。

大明寺殿内迎面坐着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背面为海岛,上有观音脚踏鳌头的立像。殿内东西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这里常年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每年元旦前夕,常有日本客人来此撞钟,以求幸福。

栖灵塔

西隋朝时,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仁寿元年(601)他过生日,曾下诏在全国建立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赞叹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两人同龄,都是55岁的人了,但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潮,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刘禹锡写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他们是以登上栖灵塔为自豪的,现在该塔修复,塔身方形,总高度为70米,共9层。塔为仿唐式塔,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出檐深远,屋面平坡,腰鼓形柱,直棂形窗。塔雄踞蜀岗之上,气势雄伟,古朴典雅,远观似孤峰耸秀,矗入云霄;登临则眼界顿开,胸襟旷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