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0:14:02 页码:12
最新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优质10篇)
2023-11-20 10:14:0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一个过程或事件的感受和理解,是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融会贯通。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并提炼出核心的体验与反思。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冗长和啰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教材说明:

《松花江上》是一支震撼人心的抗战歌曲。歌曲用悲怆的旋律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唏嘘。此歌迅速在全国传唱,悲怆的旋律震撼人的心灵,也唤人猛醒。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自身民族文化自信,给我校广大师生带来一次文化盛宴,9月25日下午,我校在西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松花江文化讲座”。本次讲座由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级非遗传承人郑筱莉教授担任主讲人,内容涵盖了松花江流域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非遗等多方面的知识。

二、讲座回顾。

首先,郑筱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松花江的地理特点和地形结构,解释了其成陆形成的过程,并重点介绍了上游的三江源、中游的长白山和下游的松花江三角洲。

接着,郑筱莉教授详细描述了松花江流域的历史,包括族群迁移、政治制度更迭以及主要战争等内容。同时,她还向大家介绍了松花江流域的文化和民俗,展示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风俗活动,如哈达祭祀、长白山祈雪等。

最后,郑筱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松花江流域的非遗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祖先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遗产,如锡艺、漆器等,同时她也深入探讨了文化传承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够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传承和发展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个人感悟。

通过本次讲座,我对松花江流域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非遗等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在各位学者的详细讲解下,我越发感受到我们祖先留下的非遗文化遗产之重要,它们不仅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还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无价的价值,传承和发扬好它们不仅是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身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体现。

四、启示与反思。

通过本次讲座,我体会到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刻认识到了它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和灵魂,它延续了我们民族的传统和智慧,并且会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发展与进步。

同时,也发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断去挖掘和弘扬我们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通过本次文化讲座,我们对松花江流域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更加关注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为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松花江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著名歌曲之一,由张寒晖作曲作词。歌曲描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后东北居民的苦况和收复失地的.盼望。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不抵抗退出东北后,东北沦陷。东北军后被调至陕西、甘肃一带围剿红军。与此同时,大量东北流亡学生也聚集到西安。在东北军士兵和东北流亡学生中,酝酿着思念沦陷的故土,思念家乡父老的情绪,以及抗日救亡,打回东北去的思想。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风暴啊风暴啊。

什么时候。

才能生回我家乡。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一部好的小说就像一首传唱不衰的老歌一样,能够深深触动人的心灵,给人以思想上的飞跃和感化,一部好的电视剧也是一样的,带着它的环环相扣,带着它的曲曲折折,带着它的分分离离,最终向人们展示一种至高无上的或者让人深思的精神力量。

《松花江上》给我的感触是:纵横驰骋,安千秋家国,英雄肝胆照乾坤。策马扬鞭,定万世河山,男儿浩气当平生。

与其说这部电视剧是在揭示一个民族在面对入侵者。

时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不如说它是在宣扬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群英雄在面对敌寇时所外露的豪气和义气。我认为,这部电视剧塑造人物形象胜过塑造历史痕迹,铸造人格魅力胜过铸造民族灵魂。因为在整个电视剧的剧情中,它不像一些谍匪片一样注重营造历史中的复杂局面和战争迫近时的紧张气氛,也不像一些抗日影片注重塑造民族在面临危亡时所表现的视死如归的形象,它更注重的是塑造一群英雄的大无畏形象一群英雄的人格魅力。

从剧中的反面人物说起,李子奇父子、程子轩、谢久恒等人人物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里拥有一些力量,但对于国家的兴亡,民族尊严,个人信仰一概不理,他们或者胆小如鼠,或者麻木愚昧,或者匪气十足,怕失去自己已得的利益、地位,因此当恶狼向自己的同胞亮出獠牙时,他们要么袖手旁观,向恶狼俯首称臣,要么直接成为帮凶欺压自己的同胞,甚至在自己的亲人被害时,他们尚存的良知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的自私,出卖了灵魂,出卖了信仰,出卖了良心,只为保全自己的一些失去还可以再来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才发现,他们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亲情、别人对他们、对他们家族的尊重。在历史的评定中,他们是狭隘而卑微的。

林家父子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当时中国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也痛恨入侵的贼寇,希望站在正义之师的这一面,但是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只想过普通人的日子,想保护好自己的家庭,宁可折了自己的所有家产,也不愿触碰那些与国家存亡的东西,然而,就是这些与国家存亡有关的东西最终打碎了他们的家庭,对于他们,我们无法去评价,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错,普通的老百姓活着只为了自己有个宁静的生活和睦的家庭,国家危亡、民族大义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高度。

电视剧的一开始,便通过三家照全家福的情景来美化程八爷一家,人丁兴旺,上下一致,似乎也在宣扬一个道理“行大义者,家昌人旺”。

我觉得作为德高望重义薄云天的程八爷应享有一句话“看蜀汉,叹燕人张翼德,观东北,赞龙山程八爷”程八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虽然为人暴躁,形似草莽,但对于民族大义,江湖恩仇都有明确的判定,我可以死,但是我绝不会向你低头!风风火火的行事,对于亲人爱憎分明,在他在随程子轩等人出逃龙山时,他又折回时向程子轩等人喊:“我要是活着见到你们,我就给你们好好说说你娘,你娘年轻时那个叫个美啊,那个叫个浪。

啊”话虽然粗一些,可是却让人听了心里像落了一杯好酒一样的暖和和舒服。刚强而又柔情,正义而又保守,他是一个让人会心微笑的英雄。

“龙山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句话对于程八奶奶来说当之无愧,她是一个让人感动和折服的人。欣赏她在危难时扬鞭挎枪,入山击寇时的豪气,折服于她在面对关东军司令部里盛气凌人的关东军将领时的从容镇定,言语上冷嘲热讽,行为上从容不迫,最终在气势上压倒川口正雄等人,那时的她是一个指点江山的英雄,而在家里,她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她能让人程八爷冲天的怒气杂瞬间平息,能够轻易地化解程八爷尖刻的冷言冷语给李、林两人及其他人的不快和尴尬,她是一个拥有豪气和威仪的巾帼英雄。

“金麟本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金麟是命运坎坷但是总是险处。

逢生的年轻的彭兴华,在她一路的曲折,一路斗争中,他逐渐化成一条气贯长空的龙!不得不对他的博学和决断叹服,也不得不对他的傲气和义气叫绝,但我觉得他在整个剧情中人物形象都不是很鲜明,很有代表意义,前期的他做事周密,事事能与人商量,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做到顾全大局,但在抗日胜利后,他的做事就有些刚愎自用,霸道的做事,虽然做事很果断,可是不懂得如何变通,教训部下时端着。

领导的架子,甚至在家里的时候对程八爷发火,因此我认为在这一人形象更多的体现在精神上而不是在做事上,他更像一个放在那里让人学习的精神旗帜,一个“品牌”的英雄。

“山河变时我亦变,风云动时我亦动”,不知是演员对程子辕这一人物形象把握的好,还是我自己被他吸引,我觉得在这部电视剧里最出色,最英雄的不是饱读诗书,果敢坚决的彭兴华,而是粗通文墨,仗义豪气的程子辕,彭兴华身上带有太多的书生气,让人有一种阴郁的感觉,程子辕身上更多表现的是匪气,男人霸气,他性格开朗,语言幽默,也有很多的缺点,如粗鲁,不喜好顾全大局,散漫,对家庭不负责。然而就英雄形象来说,他重情重义,名声在外可是从来不张扬,对父母一直毕恭毕敬,做事圆滑机智,例如:在谢久恒等人要把它祭旗时,他笑骂道:“谢久恒,你他娘的刀法太次,你想疼死你爷爷啊”然后又向他远方外甥说:“给我几个雪弹或者冰溜子吃,凉透了肠子,老子就感觉不到疼了”似乎把死当做是一种谈笑间就可以完成的事,但是他真真的目的是拖延时间伺机逃生,因此他可谓之“风云动时我亦动”懂得变通,坚韧,幽默,大气,豪气,他是一个大众化的英雄。

这就是我对《松花江上》里的一些主要人物的看法,对于李、林父子我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家产和家庭为重,失去了它们相当于失去了他们的生命,屈服或者逃避只是为了生存,而对于谢久恒等人,他们就太过卑微了,土匪也有高尚和卑贱之分,他们无疑属于卑贱的那一类土匪。我更倾向于那些英雄,因为他们可以在危难时义无反顾的大步向前,与敌争存。他们的灵深刻于龙山之上,他们的魂深藏于松花江之中,他们一度的高呼:“龙山城中高峰。拔剑怒吼西风”。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00:34.02]那里有森林煤矿。

[00:44.19]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00:59.64]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01:10.83]那里有我的同胞。

[01:21.73]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01:38.12]九一八九一八。

[01:44.77]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01:54.27]九一八九一八。

[02:00.53]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02:10.58]脱离了我的家乡。

[02:16.31]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02:24.11]流浪!流浪!

[02:30.32]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02:39.87]哪年哪月。

[02:45.72]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02:58.77]哪年哪月。

[03:05.32]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03:19.79]风暴啊风暴啊。

[03:35.40]什么时候。

[03:43.92]才能生回我家乡。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内容。

4、学会并掌握文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中发生事件的时代背景。

2、理解歌词内容。

教学过程: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花江上》歌曲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张寒晖作于1936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1936年,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西安的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徘徊的惨景,耳鼓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述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申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长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先亲自教二中学生歌唱,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就传遍了东北军。1936年11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全城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作品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解放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也选用了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倾诉着自己的家乡东北,有丰富的物产,还有自己的爹娘,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依据歌词的内容和感情的脉络,这首歌分为怀故、漂流、呼唤三个层次。词的开头部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诉说了家乡的美丽富饶和丰富资源。第二部分“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概括地描述了国土沦丧后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第三部分是歌曲的高潮。“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那撕心裂肺的旋律,无限感慨地向故乡的亲人发出呼唤,抒发着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歌中的“我”那满含热泪、悲愤交加的音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作为一名中国文化爱好者,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松花江文化的讲座,深感收获满满。在这场讲座中,讲师详细解读了松花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了这一文化传承的珍贵财富。

讲座一开始,讲师为我们介绍了松花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他告诉我们,松花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松花江文化地域广阔,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了解了松花江文化的发展历程,更好地了解了松花江文化的深刻内涵。

接下来,讲师又为我们介绍了松花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他指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松花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其独特性和内涵。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松花江文化的画像、器物、陶瓷、书法、音乐、戏剧等方面表现的艺术特征,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对于松花江文化的思想,讲师也有精彩的解读。他告诉我们,松花江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崇尚自然、中和平衡的思想和完整统一的欣赏美学思想,为人类文明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部分,让我们了解到了松花江文化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在中国传承史上的珍贵作用。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讲师为我们介绍了松花江文化的现状。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松花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讲师呼吁我们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传承财富,保护和传承松花江文化,让它在未来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五、感想。

这场关于松花江文化的讲座,让我更好地了解和深入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这一文化传承财富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丰富历程和成果。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让它在世界文明史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歌曲松花江上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松花江文化讲座,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主讲人对于松花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讲解。在听完讲座后,我的思想得到了广泛拓展,学到了很多关于松花江文化的知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深深感受到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将简述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开篇。在讲座的开头,主讲人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松花江人的工艺品、生活场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松花江文化,这对我来说现在依然历历在目。人们在古代用工艺品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也让我们在欣赏到他们的艺术成果的同时,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活。

第二段,讲座的重点。然后,主讲人逐一向我们讲解了松花江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如古代人的进饮文化、纸笠船文化、渔业文化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松花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增进了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体验。蕴涵其中的文化内涵,也使我了解到了人类智慧的不断开拓。

第三段,对松花江文化的思考。在此之后,我不由得产生了对于松花江文化的深入思考。松花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在美妙的生活与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中,是否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忽视了。这些文化,毕竟是源远流长的智慧结晶,带给我们历史的积淀与思考。

第四段,松花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说到这里,我感到松花江文化所带来的启示十分重要。传承古代松花江文化,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的历史,领悟华夏文化的起源。松花江文化不仅让我们了解社会演变发展的历史,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与启发。

第五段,结尾。综上所述,我衷心感谢主讲人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通过听取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松花江文化的价值,更加确立了对于古代文化的认识。同时,我也对于现代社会的生活状态有了新的思考,更加关注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这次文化讲座对于我来说,极具意义和启示,希望大家也能够进一步关注和学习古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引领清晰的思考,为我们自身的未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