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4:21:01 页码:12
2023年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实用16篇)
2023-11-14 14:21:01    小编:ZTFB

总结心得是思考自己所经历的过程和结果,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传递正能量,鼓励和启发读者。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一

20_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区残联认真做好了民生工程残疾人项目,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为改善我区残疾人生活状况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了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

完成了为残疾人购买公益性岗位138个,完成任务数的353.85%。区残联经过多方努力,在区残联和9个乡镇(街道)、126个村(社区)委会购买138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全区配齐配强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了区、乡、村三级残疾人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为我区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夯实了组织基础。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委员每月发放500元工资补助,村(社区)委会残协专职委员每月发放200元工资补助,解决了138名残疾人就业。

二、选聘和培训了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

完成了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的选聘,有40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兼任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完成任务数的100%。并举办了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培训班,所有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均接受了岗前培训,发放了聘任书,已全部执证上岗,为广大基层残疾人服务。

三、认真做好了城乡残疾人职业培训。

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205人,完成任务数的512.5%。区残联联合区科协在富滩举办了一期农村残疾人种养技术培训班,富滩镇77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参加了这次种植技术培训,来自市、区农业部门的专家结合富滩镇的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重点讲授了西瓜种植、甜柚栽培等实用技术,让更多的残疾人拓宽视野,掌握更多的科学技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提高残疾人专职委员整体素质,举办了一期全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全区138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了培训。

四、认真实施各项残疾人康复项目。

为860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救助与服务,完成任务数的69.30%,其中:为2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救助,为634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需求评估建档,为6名下肢重度残疾人配发了轮椅。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区委、政府的支持,使“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区级配套资金早日到位。

2、主动了解部门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凡涉及到残疾人工作的,能及时协商,争取整合资源,把残疾人工作纳入进去,使残疾人得到更大的实惠。特别是结合全区贫困户危房改造,扎实推进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3、全面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促进和强化各项社会保障和服务措施的落实。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二

残疾人社工服务是指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改善生活状况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残疾人在社会交往、就业等方面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歧视,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社工服务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从事了残疾人社工服务工作,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挑战和乐趣。我想通过本文分享一些我从这个经历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要性与必要性(200字)。

残疾人社工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它为残疾人提供了关爱和支持。许多残疾人在社会中经历了孤立和排斥,他们往往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理解。社工的工作就是提供这种温暖和支持,使残疾人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其次,残疾人社工服务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提供咨询、培训、心理支持等服务,社工可以帮助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尽可能真实地享受生活。最后,残疾人社工服务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发展和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提供社工服务,我们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平台,促进社会的进步。

进行残疾人社工服务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首先,残疾人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挑战。有的人可能需要心理援助,有的人可能需要职业培训,有的人可能需要日常生活的帮助。这就要求社工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需求和挑战。其次,残疾人社工服务需要与他人合作,包括残疾人本人、家庭成员、医生、老师等。而这要求社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残疾人社工服务需要具备强大的内心力量。在服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残酷的现实,见证残疾人面临的各种难题和不公平待遇。社工需要承受情感和心理上的压力,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从事残疾人社工服务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服务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与残疾人的接触,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特长,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关心,残疾人同样可以在社会中发光发亮。我的工作包括提供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寻找就业和培训机会、组织康复活动等。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当看到残疾人们逐渐变得自信和独立,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成长。我学到了如何与不同性格和需求的残疾人相处,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声音,也学会了在工作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残疾人社工服务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工作。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社工服务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我们还应该关注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和倡导,争取更多的资源来支持残疾人的发展和融入社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可以在残疾人社工服务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为残疾人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温暖。

总结:残疾人社工服务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本次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残疾人社工服务的重要性和挑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成长和收获。我相信,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残疾人社工服务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为残疾人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温暖。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三

对待智障残疾人的态度并不只是简单的认可。这种态度与常人需要有所不同。需要尽量采取鼓励教育的方式,促进其对社会及他人的好感,达到一种双方面认可的状态。这种方法不单单像常人一样是使其奋进,也是美育的开端。如果智障残疾人犯了错误,也不能严厉的批评,应采取简单直接的说教。

对其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采取适当的鼓励与平和状态。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培养,很大部分是从别人对事物处理的态度上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这种价值观的稳固性不高,所以必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最传统的适合当前生活的态度。

二.智障残疾人生活习惯与价值观的养成。

在实践中,我发现智障残疾人的生活习惯有对有错。比如原物放回原位,这是正确的。比如用手点读,经过教育学家研究,这是错误的习惯。这些习惯一改来自老师的教育。如果想要智障残疾人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必须从老师入手,提高老师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最根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深入到时间当中。

智障残疾人的价值观是最棘手的问题。处理方法也相对困难。这是因为其自身思考力与辨别力低。而这根本的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就要在开发其智力,进行教育的同时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教育的方法需要因不同的智障残疾人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关键就是教会其分辨善恶美丑。这同时需要社会实践。其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和视听教育。

三.有目的教育方法和科学的教育。

时间有限,要使智障残疾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东西。这就要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的质量。把主要经历放在正确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上。同时要加大智力开发力度。也就是要让智障残疾人内外兼修。

这次活动时间很短,只有10天。我不能深入的学习研究,只有些浅薄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正确的教育与安置智障残疾人,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方面,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全力配合,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就是我对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四

残疾人社工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领域,它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残疾人社工服务的情况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社工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服务无法覆盖到每一个残疾人。其次,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使得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如何优化残疾人社工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段:了解残疾人的个体需求和特点。

残疾人的需求和特点与一般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社工服务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残疾人的个体需求和特点。比如,一些残疾人需要特别的康复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残疾人在心理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残疾人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也会影响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因此,社工服务人员需要通过家访、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残疾人的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第三段: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残疾人社工服务需要与多个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例如,社工服务人员需要与医疗机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医疗保健服务;需要与教育机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指导。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性的社工服务。

第四段:关注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自立能力培养。

残疾人社工服务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并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社工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组织培训班等方式,帮助残疾人建立社交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交参与度;同时,还可以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残疾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关注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自立能力培养,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第五段:加强政策支持和社工师资培养。

要提高残疾人社工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必须加强政策支持和社工师资培养。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社工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同时,需要加强社工师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只有政策支持和社工师资培养相结合,才能推动残疾人社工服务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残疾人社工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为了优化残疾人社工服务,我们需要了解残疾人的个体需求和特点,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关注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自立能力培养,并加强政策支持和社工师资培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五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按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简单说,就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二是残联为什么要承担托养服务工作,三是如何做好托养服务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就是要解决好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这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大家知道,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与以往最大不同点,就是始终围绕着解决民生问题。规划建议提到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建议”提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三是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些要求进一步确立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十二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和谐的基础作用。

从我们对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认识来看,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的摸索得出来的。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由易至难、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残疾人康复条件不断改善,受教育程度日益提高,平等就业差距逐步缩小,保障力度持续增强,社会参与领域日益广泛。残疾人事业已经发展为涵盖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基层建设、文化体育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事业,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仍难得到有效满足,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全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成,仍有上千万的城乡残疾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不同年龄段的残疾人享有的保障与服务水平并不均衡。限于资源和服务能力,过去我们更多把力量集中在了见效快,相对集中的部分残疾人保障与服务上,“广覆盖、广受益”始终没能完全实现。特别是城乡多万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困难突出,许多是老残一体,学校进不去、医院收不了,家庭供不起,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已经成为残疾人群体中最为困难的部分。残疾人托养服务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对这部分残疾人痛苦的真切感受,是对这部分残疾人家庭苦苦期盼、社会高度关注的负责任回应。从国际社会上看,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的主要渠道就是提供托养服务。通过政府的带动,借助社会力量,把这部分最困难残疾人兜起来。这部分残疾人能不能得到托养服务,能不能纳入社会保障制度范围,能不能有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有效保障,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健康权能不能得到起码的保障,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这也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和底线。所以,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不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是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的客观要求,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

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19号文件提出加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就是致力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是我们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最终目的,也是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既为我们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坚定了我们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带领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围绕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这个中心问题,不断提高保障与服务水平。

二、立足长远,拓展和夯实为残疾人服务的平台和阵地。

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各级残联要把托养服务承担起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也必将带来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也必然要顺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大局,在发展理念、模式、路径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这不仅仅是适应外部形势的需要,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们事业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要为残疾人谋利益,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来自广大残疾人的现实要求。通过二十年的发展,残联的工作定位和职能角色更加清晰。对于党委和政府来说,各级残联是被赋予一定行政职能,承担政府工作任务的工作部门,我们必须承担起党委、政府在残疾人领域为民解忧、为民排难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来。从工作范畴来说,托养服务应该成为残联重要业务的组成部分。

同时,对社会来说,各级残联又是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部门。残联的“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中,“代表”职能大家容易理解,“服务”则必然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管理”也毫无疑问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对于残疾人来说,各级残联就是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专业服务的部门。比如说配发盲人的盲杖,为肢体残疾人量身订做的轮椅,以及其他各类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的提供和服务,包括残疾人的各种康复、就业培训、权益维护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履行对残疾人事业的公共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来体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要再学习、再认识。有些同志认为,由于条件所限,残联是不是就呼吁一下,让社会重视,推动其他部门来做,我们做好沟通协调就可以了。这话表面上看没有错,但从出发点讲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作为特殊群体的代表服务部门,各级残联对残疾人最了解,联系最密切,最能感受残疾人的疾苦。残疾人托养只是个简称,不是简单地“一托一养”,不是把人放在屋子里面有吃、有喝、有床睡觉就行了。托养服务涉及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的专业服务,是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形式。如果我们光说不做,只在那儿喊口号、提要求,不拿出自己的服务载体和实践经验,不拿出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必将在这个问题上失去话语权。我们绝不能成为只会给残疾人挂缎带、披红花,给他们逢年过节送桶油、送袋米的形象组织。在残疾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起为残疾人服务的职责,必须在这个领域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起残疾人托养服务任务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怎样才能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问题。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居家托养服务广泛实施、日间照料机构得到较快发展,建设了一批残联主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运作模式的全日制托养服务机构,还带动了一系列政策制度的探索和突破。前年开始中央财政三年投入6个亿专项资金,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带动了地方20多亿资金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三年多来,这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衷心拥护,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也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但总体看,残疾人托养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残疾人托养服务整体需求、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期待相比,与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无论是服务机构建设、公共财政投入、专业队伍培养、服务能力建设,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等都明显滞后,标准规范有待完善,必须不失时机地把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制度、夯实基础、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当前,一些同志还存在畏难情绪,对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缺乏自信心。“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实施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时,也有很多的顾虑,担心有没有条件做、能不能做好。但是想到那么多的残疾人居无定所或住在危房,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一咬牙也就做起来了,现在看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我们千难万难也都是工作层面上的难,再难也难不过残疾人生活上的艰难。只要我们怀着对广大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抱着带领残疾人共奔小康的坚定信念,我们就一定能想出办法并把这件事情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们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战略机遇期,中央7号文件要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国办19号文件提出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并不断细化方案,各级党委、政府一定会支持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开展。这里,我讲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逐步搭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基本框架。构建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必须立足于残疾人数量多、分布广、需求差异大这一现实,着力搭建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服务内容相互补充、发挥作用相辅相成的多层次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既包括以政府扶助、社会化服务进家庭为基本特点的居家托养服务,也要有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还应建设一批专业性强、运行规范、具有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托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机构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元化服务。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政策制度。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残疾人托养和托养机构的概念,并历史性地提出建立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中央7号文件、国办19号文件更是从体系建设的高度,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政策支撑。但托养服务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几年,我们要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岗位补贴、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及对托养机构水、电、燃气、供热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通过制度保障,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重点是要明确服务哪些残疾人、解决如何服务的问题;关键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坚持用规范管理促进持续发展,坚持用科学标准提高服务水平。针对居家服务、日间照料、机构托养建立起一套科学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按照行业管理的专业要求,促进残疾人托养工作良性运转。

四是努力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作为保障。首先,托养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财政资金应是主渠道。无论是机构建设,还是运行保障、服务补贴都要依靠各级财政、主要是地方财政的投入。中央财政的投入主要是扶持和引导作用,其次,由于残疾人托养服务涵盖的内容较广,既有教育的服务,也有康复的功能,还承担着辅助性劳动就业等任务,也可以在这些领域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促进托养服务、职业康复、辅助性就业、就业训练、技能培训等方面更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吸引社会力量和各种慈善资金的支持、积极拓展和开辟残疾人辅助性劳动产品的市场,还可以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偿或低偿服务等措施,多渠道解决残疾人托养服务资金保障问题。

五是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必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逐步把残疾人托养服务岗位纳入为国家标准职种范围,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从事托养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再次,要发挥我们的自身优势,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服务、文体教育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与残疾人托养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相结合,扩大融合交流和团队、小组优势。最后,各地还应致力于开发托养服务领域的社工岗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并积极把托养服务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领域,使志愿者服务成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重要力量。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各级残联的工作重心必然要向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必然要更多地关注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问题,必然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政策制度的研究探索。中国残联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就部单独设立社会保障处,目的也是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无论是从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考虑,还是着眼于整个社会保障业务的开展,各级残联都应配备专门的人员力量,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队伍建设,扎实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六

第十条申请机构托养的残疾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江苏省户籍和第二代残疾人证;。

(二)16至60周岁无传染性疾病的肢体、智力和经过治疗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人等;。

(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产劳动能力弱;。

(四)本人和家庭有托养服务需求;。

(五)经评估认定适宜机构托养。

第十一条托养机构在满足当地托养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社会化托养服务,约定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残疾人托养服务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机构托养为补充。对选择居家托养的重度残疾人,应按政策规定发放护理补贴;对选择机构托养的残疾人,一般连续托养时间不超过3年,满3年后需继续托养的应重新申请。

第十三条托养机构应当与托养服务对象或监护人签订托养服务协议。协议文本由县级残联制定。

协议包括以下内容:

(一)托养机构名称地址,托养服务对象与监护人的姓名;。

(三)托养服务收费标准、费用支付方式和预付款数额;。

(四)托养服务期限和地点;。

(五)托养机构、托养服务对象与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协议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七)违约责任;。

(八)托养机构、托养服务对象与监护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托养服务对象应当遵守托养机构的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卫生、文明礼貌、团结互助。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残疾人托养机构管理,提高托养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托养机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残联等8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意见》(残联发〔〕1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残疾人托养机构(以下简称托养机构),是指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训练、庇护性就业等服务的场所。

托养机构包括寄宿制集中托养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和综合性托养机构。

公益性、非营利性托养机构,应当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法人登记,并在县级以上残联备案。

第三条托养机构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残联负责本级政府办托养机构管理工作,并对本级社会力量兴办托养机构给予业务指导。

第四条托养机构实行等级评定,具体评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对在托养机构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八

第二十二条托养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规章制度,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三条托养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设定岗位,明确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十四条托养机构应当根据托养服务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和托养服务内容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残联制定,并按规定报物价部门审批。

第二十五条托养机构管理和使用的资产,应依据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二十六条托养机构要实现规范化服务,根据托养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合理配备管理、专业和服务人员。

管理、专业和服务人员与托养服务对象的配置比例不低于1:4。

实施托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托养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第二十七条托养机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分别纳入各级残联及相关部门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员队伍。

各级残联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岗位培训。

第二十八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帮助托养机构建设和发展,定期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

第二十九条托养机构应当为托养服务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十条各级残联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托养机构运行情况年检制度,确保机构运行安全。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九

残疾人服务是社会关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残疾人服务工作,并深受感动和启发。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体会到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社会对残疾人服务的需求。下面,我将从服务意义、服务方式、服务困境、服务建议和个人变化等几个方面总结我在残疾人服务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残疾人服务的意义不言而喻。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我在残疾人服务过程中,看到了许多残疾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性。残疾人服务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们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益,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通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能够给予残疾人真正的尊严和温暖,为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其次,残疾人服务需要多种方式和手段。在服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服务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认知和关注,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此外,也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无障碍环境,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之,残疾人服务需要综合多种方式和手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与此同时,残疾人服务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首先,残疾人服务的资源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参与的服务过程中,我经常看到康复机构和志愿者力量不足,导致了服务不到位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此外,残疾人服务的意识和理念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普及,以促进社会对残疾人服务工作的支持。这些困境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上述困境和挑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残疾人服务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普及残疾人服务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改变公众对残疾人的不理解和偏见。其次,我们应该加大对康复机构和志愿者队伍的支持和培训。通过政策扶持和专业培训,提高康复机构和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与残疾人组织的合作,倾听残疾人的需求和声音,为他们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

通过参与残疾人服务,我发现自己也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和变化。首先,我更加理解和关心残疾人的需要和困境,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能力和差异。其次,我意识到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每一次服务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最重要的是,我明白到残疾人服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将继续投身于残疾人服务工作中,为残疾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综上所述,残疾人服务是一项充满意义和挑战的事业。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性,也对残疾人服务中的困境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加强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残疾人将能够过上更加充实和美好的生活。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

残疾人的服务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我有幸参与了一些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实践,这期间我有了一些深刻的心得体会。首先,我们要从制度层面优化残疾人服务体系,其次,加强残疾人服务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至关重要,同时,社会各界应该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最后,残疾人服务过程中要注重个体需求的针对性。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首先,优化残疾人服务体系需要从制度层面下功夫。残疾人服务制度的完善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保证。政府应该加大对残疾人服务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确保残疾人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其中,医疗和康复服务的发展尤为重要。残疾人的身体健康和康复是保障其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医疗和康复手段,才能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必须加大对特殊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为残疾人提供不同程度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加强残疾人服务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同样不可忽视。提供有效的服务需要专业、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国家和地方应该加大对残疾人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残疾人服务事业中来。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对志愿者的培养和管理,组织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再次,社会各界应该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残疾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和关注。同时,倡导公众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倡导包容和关爱的社会氛围。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尊重和包容身边的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最后,残疾人服务过程中要注重个体需求的针对性。每个残疾人的需求都是独特的,只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才能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在残疾人服务机构中,应该建立个体化服务的机制,对每个残疾人进行综合评估和规划,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鼓励残疾人家庭和社会各界参与到服务中,形成多方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总之,优化残疾人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投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社会各界要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家庭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残疾人服务体系,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和尊重的权益,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第三十四条托养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当终止托养服务;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歧视、虐待托养服务对象的;。

(二)未尽到管理和服务义务致使托养服务对象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

(四)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托养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分、挪用、截留托养服务对象托养款物的;。

(二)私分、挪用劳动生产收入的;。

(三)辱骂、殴打、虐待托养服务对象的;。

(四)盗窃、侵占托养机构或者托养服务对象财产的;。

(五)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托养服务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报经所属残联部门停止托养服务协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托养机构的规定,扰乱正常秩序的;。

(二)打架、斗殴,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

(三)损毁、盗窃、侵占托养机构或者他人财产的;。

(四)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第十五条托养机构应当根据入托服务对象的不同能力实施分类护理,有针对性组织生活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训和生产劳动,开展有益于身心康复的文体活动。

第十六条托养机构应当保持居室和公共区域干净整洁,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帮助托养服务对象搞好日常个人卫生。托养机构应当按时提供餐饮服务,尊重托养服务对象饮食习惯。

第十七条托养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托养服务对象参与社会活动,定期举办托养服务对象监护人座谈会、联谊会。

第十八条托养机构应当加强托养服务对象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产劳动能力训练。

第十九条具有庇护性就业条件的托养机构应当对托养服务对象进行劳动能力评估,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设立劳动生产项目,组织托养服务对象开展生产劳动,获得劳动收入;根据托养服务对象能力提升情况,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帮助实现正规就业。

第二十条托养机构应当组织托养服务对象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制定托养服务对象康复计划,合理安排康复训练。

第二十一条接收精神残疾人的托养机构应当具备相应治疗护理能力。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残疾人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一个志愿者,我曾经参与了多个残疾人服务项目,深刻地体会到了残疾人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下是我在服务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残疾人服务要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在服务中,我们不能抱有同情或者看不起的心态,而应该真正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对待。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关系。

其次,残疾人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每个残疾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需求和困难,作为志愿者,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残疾类型和具体情况,以便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在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康复技能,如如何正确扶持残疾人行走、如何进行言语训练等。只有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再次,残疾人服务需要有耐心和体谅。由于身体或者智力上的残疾,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作为志愿者,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我们也需要理解他们可能会有的情绪波动和沮丧,以宽容和体谅的态度去回应。

另外,残疾人服务需要创造一个友善和包容的环境。残疾人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歧视和排斥,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作为志愿者,我们需要通过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善和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邀请残疾人参加,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

最后,残疾人服务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化进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参与到社会化的进程中,享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待遇。作为志愿者,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残疾人权益的维护和促进中,争取更多的社会公正和机会平等。我们可以发起一些活动和倡议,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残疾人的权益,推动残疾人服务和融合的发展。

总之,残疾人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我们作为志愿者,要以尊重和平等为基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耐心和体谅,创造友善和包容的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化进程。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关爱,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共同推动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残疾人社工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目的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残疾人在面临身体或心理上的障碍时,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和社会歧视。社工服务为他们提供了心理支持、社交能力提升、就业培训和康复辅助等方面的帮助,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在参与残疾人社工服务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段:残疾人的心理支持与关怀。

残疾人社工服务的第一个重点是提供心理支持与关怀。残疾人常常感到自卑、焦虑和无助,他们需要有人倾听并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社工服务人员,我们要用温暖的话语和真挚的关怀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我曾经与一位失明的女士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她告诉我,我的倾听和理解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从而勇敢面对自己的残障,重新拥抱生活。

第三段:残疾人的社交能力提升。

残疾人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人际关系冷漠、压力沉重等。社工服务通过开展社交能力培训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曾经组织过几次座谈会,让残疾人与有同样经历的朋友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通过这些活动,残疾人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交圈子。

第四段: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和康复辅助。

残疾人在就业和康复方面往往需要更多的帮助。社工服务通过提供就业培训和康复辅助,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就业市场。我曾经与一位身体残障的年轻人一起进行了就业培训,通过提供技能学习和就业机会咨询,他最终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并展现出了他的才能。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残疾人只要获得了适当的培训和康复辅助,完全可以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残疾人社工服务的意义在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成员。然而,这项工作也充满了挑战。残疾人的需求多样复杂,社工服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此外,社工服务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残疾人,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总结:

残疾人社工服务的过程让我深切感受到其意义和挑战。通过提供心理支持、社交能力提升、就业培训和康复辅助等方面的帮助,我见证了许多残疾人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然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梦想。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六条县级以上残联部门应当根据本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托养机构建设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托养机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坚持改建、扩建、新建相结合,充分利用闲置资产。

第八条省辖市政府办托养机构床位不少于200张,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000㎡。

县(市、区)政府办托养机构床位不少于100张,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500㎡。

乡镇(街道)、社区及社会力量举办的托养机构场所固定,机构拥有房产或租借协议约定不少于3年,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300㎡。

鼓励社会力量根据托养服务需求兴办托养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托养服务。

第九条托养机构应当配置生产劳动、技能培训、医疗康复、心理疏导、文体娱乐、室外休闲等场地,配备宿舍、厨房、餐厅、浴室、卫生间等设施以及供暖降温、办公管理等设备。

托养机构应当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相对独立的服务区域。

残疾人服务的心得体会篇十六

第三十一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托养机构建设与运行经费的扶持力度,保证机构正常运行。

第三十二条省财政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地托养服务投入、托养机构运行管理、托养服务工作绩效等情况,对各地残疾人托养服务给予一定补助。省补资金主要用于进入托养机构的符合条件困难家庭残疾人的食宿、教育培训等,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和残联对托养服务专项资金实施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定资金管理办法,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三条非营利性托养机构应统筹使用政府投入、个人缴费、社会捐助等资金,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经费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