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35:57 页码:9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优质9篇)
2023-11-20 13:35:5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提炼出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例,以生动的形象展示所总结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著名教学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回顾以往的英语教学,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英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枯燥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原本活生生的充满人性与生活气息的英语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基于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应回归生活,放飞孩子,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师的引导点拔下,让学生自由思考、观察,自觉地发现、 探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谈点个人体会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 理论与实践、 课内与课外、 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 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意识、 主体意识、 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欣赏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因此,在开展某项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创造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学生始终处于动态活动之中,并属于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活动,并积极参与、组织和开展活动,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通过亲身体验操作获得经验,扩大视角,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多种能力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产生综合性的教育功效。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关心活动中的对象,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和态度的变化。

学生在活动中应不限地点和时间。活动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nunun认为,活动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个部分组成。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中小学英语动态真实原则。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最终学习和掌握语言。在学习过程中要用形式性评价手段来鼓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如果教师着重学生的意志,情感的需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内部动力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而且融于民-主化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使教学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构成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要求外语老师学会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学习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

(1)任务:制作英文海报。

(2)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3)材料:关键词、 水彩色、 纸。

(4)活动形式: 4- 6小组。

(5)操作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2)学生分组收集材料,汇总并设计。

3)作品展示。

(1)任务:编写家乡旅游手册。

(2)目标:让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锻炼学生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能力。

(3)材料:有关书籍,因特网上的文字图片资料。

(4)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5)操作过程:

1)分组、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2)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讨论并形成小组成果。

4)挑出优秀作品进行资料汇编,制成展板展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反思来源:

(

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norris,braun,hudson和yushioka ( 1998)根据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个能调整任务难度的“3c”模式,即code、complexity、cognitive、complexity和communicative、stress。 我们在教学中所涉及到实际活动,大体上呈现由易到难的“门坎”趋势。让学生逐步入境,从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递关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生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这种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具有信息差的双向交流活动的优势。小组每个人不仅自己要努力获得成功,而且还要关心、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这种pair work. group http://中,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1968年罗森塔尔( http://)与雅各布森( http://)发表了一份名为《教室中的皮格马利翁》( pygmalian in the classroom)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纠正教师的偏见。它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采用了portfolio的形式反映学生成长的记录。

portfolio可包含以下项目:

(1)课前的自由演讲;

(2)课外阅读记录;

(3)英语手抄报;

(4)教师描述性评语;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如果真能这样,那么他将感觉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 从教经历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一是所谓“烛光”精神;“灯塔”能力;“头马”气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把它们有机的统一到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身,形成教师特有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潜质。二是要使教师特有的职业道德素质,真正发挥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潜质的作用,只有像魏书生先生所言:“进入学生心灵世界”,在他们的“心灵世界中耕耘、 播种、 培育、 采摘”。这样既能够感受到工作的无限趣味,又能够体会到工作有无穷的可深入性,工作才能越做越有劲,达到“流连忘返”的程度,“感觉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三是在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潜质的过程中,也能够使自身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不断完善自身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潜质的职业道德素质。总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种教育能力,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反映。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在新时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烛光”精神;“灯塔”能力;“头马”气质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具备了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水平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

(5)个人发展评价;

(6)作业改错记录。

(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他在读中学时,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他都很“笨拙”,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具有智慧的最佳点,如果智能得到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寻找智能发展的“最佳点”,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1)采用命题发言、演讲、评论的形式;

(2)通过展览任务成果的形式;

(3)举办英语文化系列活动形式。

在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些困惑。

我们认为形式和内容其实不可分割,两者相辅相成。形式以内容为基础,内容又通过形式来表现,不掌握形式又想表达内容,这就等于做无米之炊。而使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的内容,在程度、 指向等方面不尽相同,选择了错误的形式就有可能传达错误的信息。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通常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并明确事先设计的活动任务,然后由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执行”任务,由此看来,外语学习与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很相像,即在一种最接近“真实”生活的环境下学习外语。仅仅通过完成活动任务是否达到学好外语的目的呢?“在做中学”,这个过程需要多长?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

在外语教学的领域里,没有哪一种教法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弱点。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正因为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才有本次的主题活动。在组织学生自主选题时,一开始,同学们都以个人的兴趣出发,说出的课题五花八门,大家还各持已见,互不相让。后来,当一位同学提出“关注消防”这个主题时,大家不禁想到前不久几位同学反映的元宵节在黄氏家庙赏灯时发现的消防隐患,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同学在替黄氏家庙担心,有的同学对组织者“祖宗灵着呢,还用得消防设备吗?”的荒谬论断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镇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的确定,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实践能力

在开展我镇消防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时,学生分成了四个探究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中,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制作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有的上街采访,有的实地考察,学生积极投入的精神使学校教师们深受感动。绝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在需要一些资料时,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哪里去获取——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实践多样,体验深刻。

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准备阶段,他们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在调查实践阶段,他们既分工又合作,遇到困难时互相打气,不气馁,不退缩,总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在交流成果阶段,各小组同学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研 究成果。如通过照片、摄影、动画等方式加以表达,成员之间还进行补充发言。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研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他们学会了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学会了申辩,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赞美与分享,并形成了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我想这也许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独有的魅力吧!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首先,教学理论的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挥咱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就其构成来讲,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四大领域。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同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一起构成新课程的八个学习领域。

这次培训,我认为这门课最突出的优点就是:

(一)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查阅资料,研究探索。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课后,在学生经过初步的研究活动后,又回到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

(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体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什么”由同学们自己选择,“怎么学”由学生自己设计,“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做出预测和规定。从确定课题,到实施方案,到最后成果展现,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乐于发现,善于沟通,勇于表达。用心理解,真诚接纳,热情相助。这些可贵的体验将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旅途蓄满动力。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培养了学生运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次,教学现状的反思。

就像宜阳七中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梁敬涛所说,综合实践课,听了让人心动,看了让人感动,想要付诸行动,确实不太好弄。很形象的概括了这门课的尴尬处境。目前,大部分学校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表,但将之落到实处的却是寥寥无几。对课程认识不到位,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缺失;没有课标,没有教材,没有经验;外出安全保障,硬件设施跟不上以;教师能力;家长、社会支持不够;教师培训欠缺,指导不力等等,原因颇多。

近年各校生源普遍不好,学生基础差,面对更加枯燥和繁重的高中课业负担,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想退缩,想放弃,所以每年都会有好多学生退学。另外,社会浮躁,学生在浮躁中发展也就从没有踏实过。“当今的学生怕苦却不怕死”真是残酷又真实的描绘。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载体,应运而生。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开放的社会大课堂中,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还有团队合作能力。他们的胆子变的大了,责任感增强了,信心也提高了。让学生在生活中,社会中体验,真正有做人的感觉。借综合实践的踏实,系住学生悬在半空的心灵,慢慢等待尘埃落定,真的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教育良策。

最后,教学实践的建议。

在实践活动课的探索方面,走在前面,做得比较更好的学校很多,郑州七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校已经制定了三年实践活动实施规划与方案,研究性学习在七中已经进入常态化开展阶段。他们的教科主任赵丽霞向我们展示了实践活动成果图片,教学楼两旁前后的空地,花坛两旁,有学生种的玉米地,蔬菜地,每班都有一块责任田。这让自小生活在城里的五谷不分的学生,从中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课后,老师们中间流行的,不再是去网上偷谁家的菜,而是去摘哪班的菜。放学后,学生们也会送给老师一把自种的纯天然的绿色蔬菜,师生关系也是相当融洽。

七中的学生实地调查大石河水质污染情况,并向市政府提出整改建议。还对地铁、公交路线的合理性进行调查论证,向市政府提出意见,均被采纳,正在修建的郑州地铁,因他们的合理建议,而改线。她还特别提到了他们的动漫社,学生自己购买纯色的体恤,鞋子,自己设计个性动漫图案,印制上去,在淘宝网上买,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时,他们把卖得的钱捐给了灾区。另外,还有街舞社、影评社、话剧社、广播社。

课下,和一个同行聊,他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安阳一个小学,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让小学生站在马路上,半个小时之内,借用陌生人手机,给老师打通电话。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面对高考的指挥棒,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我校很难搞那些比较复杂、费时费力的项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思想,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针对学生外出上网、早恋、学习不刻苦、缺少感恩思想等问题,不妨搞一下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一来,可以解决现实存在的制约学生学习、成长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让他们更加轻松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来,也可以丰富调动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到乐趣,获得成就感,重树战胜学习、生活上各种困难的信心。

具体操作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分若干小组,各一名设小组长,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课下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由小组负责人推荐优秀稿件,在班会上分专题讨论,人人参与。最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比,并举行或成果展示交流或不同主题演讲比赛。相信对存在某方面问题的同学,在思想上会有较大触动,对不存在某些心理问题的同学,也是一种警策。因为在老师的指导、参与和组织下,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组内合作交流,设计方案并展现实施,自主找到的解决方式和途径,会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也能尽量减少其抵触情绪,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在与他人联系、交往中,学会了合作、分享,懂得了感恩、奉献,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养成了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对自我、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习态度、学习风貌会有大的改观,学习成绩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作为新生儿虽然刚刚发展几年,但是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必然性,虽然常态化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作为教师更有义务去实施,去不断探究,相信探索之路没有尽头,愿我们携起手来,共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下濮阳县一中的美好明天!

以上,是我这次参加实践活动课程培训班的所感、所悟、所思,井中观天,必有偏颇,不当之处,恳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一学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了,让我们认识到了其自身特殊的教学结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从“过程”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总结。

(一)活动导入阶段

活动导入是活动展开前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情境创设等。在这次活动站中,我们首先就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有关活动主题的谈话,在学生中作了铺垫。然后用填写活动意向表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决定,民-主协商确定了活动研究主题。这就是一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活动策略。体现了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

(二)活动展开阶段

活动展开的关键,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合作三者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由教师制订,但需明确告诉学生,并取得学生的认同,当然也可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接着,要求学生按照各自制订的活动设计思路,自主地投入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完成活动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三项活动条件:(1)按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的活动方式。(2)设置小组研究活动档案表。(3)帮助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统计。这时,教师已不再是说明者、讲述者、规范者,而是服务者、咨询者、研究者和提供帮助的人。同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度,积极推进活动和学习的深入。

(三)活动总结阶段

主题活动结束后,进入活动总结阶段。它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由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的不同,活动过程会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往往受学科课程教学思维定势的局限,很容易将活动总结演变为课堂演示、报告,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从过程角度思考活动总结,做到即使展现结果,也要突出过程。

同时这次活动在总结阶段还注意了以下几个特点:

1、动静结合,体现特色

总结交流的形式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成果展示时应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纸的原材料”小组展示了造纸的原材料,纸加工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如“纸的发展历史”小组:展示参观造纸厂的照片,利用手抄报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汇报了遇到的困难及获得的帮助。

2、内容自然,感受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本案例学生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及成果中,处处都体现了自然和真实。从照片、实物到文档资料,没有大人及老师帮助加工、制作的痕迹。孩子对自己取得的成果十分自豪和自信,对收集到的资料、实物都非常爱护。这就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达到了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思想得到碰撞的目的。

3、经验分享,情感升华

师生在总结过程中,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并为以后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这次活动中,教师体现了自己是学生经验分享的指导者,强调了学思结合,平等对话和交流,真正反映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本次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当然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暴露出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1在活动刚开始,给学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并确定研究的主题,结果学生热热闹闹地做起了研究。在交流与汇报时,同学们还在忙着“研究”自己的主题,而不理会别人的发言。

2社会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也给活动带来困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涉及到调查、采访、实地拍摄等活动,有关部门或人员不支持、甚至阻挠。同时这也暴露我们的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差,培养社交能力、与学生家长沟通不够,这正是我们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

3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要多于自己的主动性。教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营造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讨论和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点拨、引导,对学生的指导中要具创造性,使学生的讨论“柳暗花明”。

4教师对活动的开展投入的热情程度不够。

5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与其他教师不定期地进行研讨。

总之,活泼健康的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突现出来,能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创新人才,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共同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第一次接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生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上起这样的课不免有些心慌。虽说如此,但在本次的《趣味水果》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猜猜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宝?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4、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较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水果的有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5、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六

交通安全宣传小组成员都认真、积极、热情的参与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同学办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贴在橱窗里展览;有的同学画出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为同学们讲解;有的同学搜集或自编安全小儿歌,为同学们表演;还有的同学写倡议书,号召同学们遵守交通安全规则;还有的同学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个个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交通安全知识搜集小组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获得了大量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了应遵守多种交通规则,如:坐车时应坐稳,不要随便走动,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把手和头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还要看各种信号灯等。还知道了各种交通安全的标志,以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小组成员通过上网、访问等方式,搜集到了很多交通事故案例。

一桩桩血淋淋的事实,一幕幕泪水编织的场景,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句句真诚的忠告,使同班的每一位同学无不触目惊心,牵动神经。使同学感到交通事故给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同学们在他们的感染下一致认为,以后一定要更加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一定会更加小心。

交通事故调查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达到了教育自己,感染他人的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小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他们的分工不是十分明确的,造成搜集结果的重复性,浪费了人力和时间。

总之,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树立了交通安全意识,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七

要教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应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与学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老师不能要求太高,要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老师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去探索,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牢固的掌握。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之间要多加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最后对课题重点、难点,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教师要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生成的资源,增设教学环节,创造性的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使得师生的活动直接融入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情感的体验,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使得教学活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八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受乡土文化魅力------活动反思乡土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大量的人文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千百年来形成的乡土文化,有它的不可替代性。涵盖我们出生、成长之地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发生在身边的事儿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乡土文化对于文化传统教育是不可或缺,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在我们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乡土风情,有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得天独厚的育人条件,让学生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乡土文化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传统世世代代都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一,也是中原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核心发祥地之一,两千三百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的美誉。睢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姓氏文化源远流长,龙山文化绵延于此,境内有春秋时期宋襄公墓、唐朝的无忧寺塔、宋代圣寿寺塔、明朝的袁家山、清初汤斌祠等众多名胜古迹、周龙岗遗址、承匡城遗址、犁岗古遗址、乔寨遗址、泓水之战遗址、驼岗、宋襄公墓等历史文化遗产,浓浓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刻的文化传统内涵。作为农村中学,把“乡土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口,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发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对于引领学生认识民族文化传统,走向经典人生,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我们在以乡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综合实践课中采取了如下措施收集课程资源:

(一)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研究需要进行采风活动。课题组成员根据自身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深入民间采风,收集史料、民间传说、民俗风情、图片影像等资料,为课程方案的编撰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从睢县网找了有关乡土文化的专题片,并从中选取适用的资料进行加工,成为编撰课程方案的素材。

(三)根据收集到的乡土文化的相关内容,共同研讨确定课程体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

2、光荣的革命传统3、特色风味小吃。

4、睢县历史名人在此基础上,以本地乡土文化为核心框架、以相关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为补充,编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乡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体接受。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走进乡土文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还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经验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觉接受乡土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通过努力,我们建立的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能够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参与性和适应性,极大调动了教师们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人文素质培养由枯燥抽象、封闭变的开放而富有活力。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乡土传统历史文化的窗口,引导学生踏进文化传统的门槛,弥补了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的欣赏、审视、判断文化现象的能力,爱生活、爱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蕴含于乡土文化中的文化传统既是历史经验的沉积,又是新时代的序曲。岁月的流逝只会使其精华更加熠熠闪光。这一切还只是在初步的尝试中,如何进一步对乡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完善的综合实践课程方案,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更充分亲近乡土文化,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九

2015年5月21日,我们实验学校联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齐聚绿荫如画的石场小学,举行第一次教研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说课,松柏小学的殷玉文老师和莲海小学的房祥生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好玩的石头》和《手机与我们的生活》进行说课。调研组诸位教师针对说课内容提出疑问并由两位教师给予解答。第二三节课我们分别进行听课。第四节课,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评课,分析优点和不足,提供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两位青年教师,都做了详细的准备,个人素质都非常好,课题的确立切近孩子们的生活。殷老师的课堂环节鲜明,操作性强,而且孩子们参与性强,兴趣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石头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可见孩子的思维打开了,小手动起来了。但是,应该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学生作品应该赋于诗意的名字。房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课件设计精致,资料的收集好,有视频、图片、文字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环节层次性不强,而且没注重孩子的`实践性,和方法的指导。两位老师都需要努力的地方是板书的设计,要条理,富有意趣。

下午,我们参观了石场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作品精致,突现了本校的待色。然后,我们交流了每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经验交流。

本次教研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我们组教师教学思路明了方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会开展地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