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 冬奥会志愿者活动心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9:12:30 页码:13
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 冬奥会志愿者活动心得(5篇)
2023-01-11 19:12:30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一

接受专门训练,以适用于严寒环境条件。

导盲犬被称为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是盲人生活中最温馨、最体贴、最忠诚的陪伴。无论现代科技如何进步,导盲犬带给视障者有温度的关怀和引领都是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

据记者了解,将亮相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已经接受过专门训练,以适用于复杂、严寒环境条件,并能够引领盲人运动员独立自主出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助力北京冬残奥会的导盲犬,首次佩戴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防伪追溯码,通过追溯码,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该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等十几项详尽信息,就是为了让导盲犬更便捷融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更称心的服务。

据介绍,2019年9月,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功申报了科技部设立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导盲犬培育、培训及筛选评估体系和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该课题主要是面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建立复杂、严寒环境条件下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的技术方法,研发相应的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并制定考核标准。

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导盲犬不仅在冬残奥会上亮相,除此之外,记者关注到,在北京新近实施的《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有关导盲犬的条文列入地方法规,明确公共场所不得拒绝持证导盲犬进入。“这一大亮点,明确告诉人们导盲犬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朋友,要友好相处,感恩感激,而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说,法律的保障,必将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和行动上的自觉,也为今后的执行、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国助残志愿阳光使者张嘉树表示,我国导盲犬事业从无到有,从2008北京残奥会首次由导盲犬引领盲人火炬手平亚丽登台传递圣火,到如今中国导盲犬又将助力北京冬残奥会,这向前引领的每一步,都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主题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二

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冰墩墩(英文:bing dwen dwen,汉语拼音:bīng dūndūn),是20__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

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设计要素

冰墩墩熊猫头部装饰彩色光环,流动色彩线条;熊猫整体造型像航天员,是一位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冰墩墩掌心有小红心,是内八字。

冰墩墩性别中立,不会发出声音,仅以肢体动作传达信息。

象征意义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冰墩墩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的结合将文化要素和冰雪运动融合并赋予了新的文化属性和特征,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特点。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这样设计既能代表举办冬奥的中国,又能代表中国味道的冬奥。头部彩色光环灵感源自于北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线条流动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熊猫整体造型像航天员,是一位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冰墩墩抛弃了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时代感、速度感。

主题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三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中国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制定场馆运行政策和制度、巡查各个流线、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中心经理谢雯雯自1月24日进入闭环后,就成为场馆最忙碌的人之一。“作为‘双奥’人,我身上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今年‘三八节’,我们驻地为女同胞准备了鲜花等礼物,还提前给我们举办‘服务冬奥女神最美’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大四学生李子贤是一名志愿者,她的服务岗位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

“‘三八节’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李子贤说,“观众们热情的回馈,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的观众会说,‘可以跟你合张影吗?’‘你们真的太可爱了’或者‘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就会觉得这一天的工作都值得了。期待明天观众们给我们送上的祝福!”

主题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四

2月4日晚,北京20__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升空,将北京的夜点亮。焰火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燃放安全更是首要保障。“为确保焰火燃放期间场馆内人员及鸟巢附近建筑物安全,我们对焰火产品的炸开面积、升空高度、落火情况均进行了严格把关。”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危管支队副中队长宋洋介绍说。

为了呈现出开幕式上的焰火效果,鸟巢东侧湖景东路南北约500米以及鸟巢顶部钢梁分别架设了多处燃放装置,用于礼花弹及特效焰火的燃放。宋洋告诉记者,开幕式焰火燃放区域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时的燃放区域基本一致。演出时,经专家论证和现场环境评估研究确定的安全燃放标准,事实证明经受住了考验,因此被沿用至冬奥会开幕式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更安全、更严格的调整。

“此次燃放仍采用了更适合鸟巢环境的5号和6号礼花弹,既做到安全第一,又保障效果精彩。落火高度要求不能低于80米的离地距离,在此之前火星要完全熄灭。鸟巢顶部装置的最小发射仰角保持在40度,个别产品提高到50度,地面装置则全部采取90度垂直发射,以确保落火高度足够安全。”宋洋介绍,自去年10月底北京冬奥会焰火保障组成立后,北京警方随焰火设计团队多次前往湖南、河北烟花产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实地审查把关。为确保鸟巢顶部装置在燃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警方验收时,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满药量的安全性测试,以保万无一失。

燃放期间,鸟巢及周边180米半径范围内还采取了一系列安防措施:提前用苫盖防火布对周边建筑的外露设备进行防护,对鸟巢顶部约2万平方米的重点区域进行防火苫盖;消防部门在阵地周边配置了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力量;环卫、园林部门对阵地周边的绿化带及时开展湿化作业;公安、武警、街道和志愿者实施网格化管理,燃放期间对重点部位进行封控,防止人、车误入等。

“有了演出的经验,我们这次更有把握,燃放安全和燃放效果都要力求最好。”开幕式期间,宋洋就守在焰火阵地上。尽管心里有底,但她仍旧紧盯落火情况——火星多长时间落下来?在哪里灭掉?直到最后一场焰火燃放完毕,各个观测点报告平安,30分钟静默期后,专业人员入场完成哑弹排查,她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下来。

一朵雪花贯穿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中,从现场引导员手持的一朵小雪花到所有的小雪花汇集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小雪球,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大家庭是由每个代表团融合而成。

这次的冰雪五环看点十足。从一滴水融化从天而降,化为黄河之水,不仅让人想起了黄河之水天上流这句古老的诗词。接着一块巨大的冰块从水中缓缓升起,伴随着过往冬奥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的互动,整块冰块渐渐碎裂,雕刻出一个“冰雪五球”,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

当“蒲公英”的种子悠然飘散,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位小朋友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176名代表。经由一双双炽热的手,鲜艳的国旗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

分场导演陶雯婷介绍,这些代表中,既有祁发宝、景海鹏、郭万刚、许振超、买买提江·吾买尔、盛阿伟6位英模,也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代表56个民族的大学生,还有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

“国旗入场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它允许举办国去多用一些心思。”总导演张艺谋说。20__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孩子簇拥着五星红旗走进鸟巢,“效果很好,这一次怎么办?我们决定从‘人民性’入手。”在张艺谋看来,场上的近200位代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站成两排,彼此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英模也在人群中,因为大家都是人民的一分子。“人民和国旗的近距离接触”这一行为本身没有“伟大的表演感”,却充满了极致的不可分割的深情,能直抵人心。

主题冬奥会治安保愿者心得体会五

六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心冬奥会筹备情况,多次调研,精心部署。“绿色办奥”“开放办奥”“建设体育强国”“振奋民族精神”等词语频频出现,已经成为总书记历次冬奥会工作调研或听取汇报时一以贯之的要求。“中国将全面兑现在申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的每一项,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以晨兢夕厉的要求和高屋建瓴的眼界擘画冬奥会东方赛场新格局,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中国元素新内涵。

遵循总书记的指示,所有冬奥人珍惜时机,团结进取,全力以赴,正以积极的努力,为世界呈现一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会。从场馆基础设施、场馆运行、赛会服务保障,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可持续和遗产工作等方方面面,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完善。一个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冰雪场馆,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让世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国精神与中国魅力。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如今的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蜕变,凤凰涅槃、羽翼正丰,以崭新的姿态扶摇直上,直冲九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提出一系列体育改革发展新战略,指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使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成果。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连续第九次高居金牌榜首。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残奥代表团创51项世界纪录,连续第四届夺得金牌和奖牌双第一。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夺冠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奥运金牌第一人。

2021年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38金32银18铜,金牌数追平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成绩。

一次次艰难的突破,一项项喜人的成绩,昭示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并已经跨入与世争辉的新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体育强国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发展体育事业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