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梅州革命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 梅州苏区精神发展史(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9:16:29 页码:13
梅州革命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 梅州苏区精神发展史(三篇)
2023-01-11 19:16:2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梅州革命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一

学院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188亩,校舍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学院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5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有4个二级学院、17个系、4个教学部,36个本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八大门类。学院始终把质量作为立校之本,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在94%以上。

学院具有鲜明的侨乡和客家文化特色,自办学以来,一直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至目前为止,海内外乡贤为学院共捐资6000多万元。学院还与国内外许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均有著名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校作访问学者,研究客家文化和讲学。学院从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有来自美国、日本、阿根廷、泰国、印尼等国的学生来校学习。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华侨之乡

梅州是广东省的重点侨乡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目前梅州旅外侨胞达336万人,约占全国侨胞总数的1/10,相当于梅州现有人口500万的69%。其中,梅县、梅江区、大埔、蕉岭、丰顺等华侨较多,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梅州华侨当年何以背井离乡、别妻离子、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去谋生呢?其

5 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原因。梅州人长期以来,为躲避战乱和逃避统治者的压迫,从南宋开始,在清朝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到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等政治斗争中,都有大批人迁居国外;二是生活所迫。梅州原是穷乡僻壤,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粮食不能自足,碰上灾年,就有不少人背井离乡,出走南洋,另谋生路。他们大多定居在东南亚各国。有一些人辗转迁徙,足迹遍及美、非、欧各洲。多年来,华侨虽然身居海外,却时刻思念着祖国和家乡,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旅居海外的华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梅州各地,处处可见海外侨胞对家乡的“赤子之心”项目工程。很多路名、桥名、校名、楼名都是以华侨名字命名的,如彬芳大道、宪梓大道,德龙桥、秀兰桥,家炳中学、进光中学等等。仅以华侨对梅州文化教育的贡献来看,解放前,每个县都有华侨捐资建的各类中学和小学。解放后,更有田家炳、曾宪梓等爱国华侨,为梅州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梅州的最高学府嘉应学院,每一栋大楼,都记载了华侨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海外华侨在积极支持梅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大力投资家乡建设,建桥修路,发展各种产业,为梅州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梅州,有很多中西合璧的建筑,成为梅州独特而具有欣赏价值的人文景观,如万秋楼、联芳楼、南华又庐等,既是侨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具有吸引价值的民居旅游景观。

3、足球之乡

梅州是著名的足球之乡,足球运动的普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亚洲球王李惠堂、国家著名足球教练曾雪麟的故乡。在足球界,有种说法为“北有足球之城(大连)、南有足球之乡(梅州)”。1956年国家体委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1964年国家确定梅县为全国足球运动10个重点县之一,“足球之乡”因而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1873年,外国传教士将近代足球技术介绍到五华。梅县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1914年。从此,足球运动在梅州城乡蓬勃发展,成为山区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这里,出了名扬世界的“亚洲球王”李惠堂。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州先后为国家和13个省、市输送了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270多名,

6其中有中国国家队主教练、队员35人,包括曾雪麟、蔡锦标、杨宁、王惠良、张小文、池明华、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吴伟英等。在征战雅典奥运会的中国女子足球队里,就有一位来自我市五华县的优秀球员———钟金玉。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到现在,有关李惠堂的不少传奇故事,还在梅州大地广为流传。李惠堂和足球,已经成为梅州闪亮的“名片”。李惠堂是五华锡坑人,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荣获“亚洲球王”称号。1976年,在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同贝利(巴西)、马修斯(英格兰)、斯蒂法诺(西班牙)、普斯卡士(匈牙利)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一代球王的风采,至今名扬世界。

近年来,梅州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开发性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拥有“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山歌之乡”等美誉。

五、世界客都

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自明、清以来,随着客家文化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梅州作为客家“大本营”的中心地位日渐形成,如同赣州作为客家摇篮,汀州被视为客家祖地一样,梅州作为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其世界客都地位已逐渐被世界所认可。

梅州,拥有独特的客家话、客家名人、客家妇女、客家民居、客家美食、客家山歌等文化使“客都”充满魅力,而正在扩建中的叶帅纪念馆、黄遵宪纪念公园,建设中的客家民俗博物馆和东山文化教育基地等“三馆一基地”重点文化工程,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客都”地位。

1、客家人

客家人来历:梅州居民大部份为“客家人”。何谓“客家人”?“客”是与“主”相对而言的,“客家”先民是由中原的河南、河北、陕西、山东一带迁徒而来,是古代汉民族的一支。上代多为仕官之家、书香门第。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南方各省。因多住山区与外界极少往来,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因而自成一“家”。今天全国汉族八大方言之一的操“客家方言”的民系称为“客家人”。

2022梅州革命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二

亲爱的团友们:

你们好!

我是你们今天导游,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梅州千佛塔寺。

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公元965年),当年坐镇在本邑的修慧寺中,清代州官又将其迁于齐州寺中(这两古寺早已湮没)。千佛铁塔共七层,高4.2米,底宽1.6米,四方形,塔身铸有千佛,故名千佛塔。

千佛铁塔日久损毁,清末本邑爱国诗人黄遵宪搜集铁塔残片,收藏于人境庐,作千佛塔歌并序,以纪其事。1935年始,由梅县县长彭精一与黄任寰师长将铁塔移于东山岭上,建八角亭保护。由于时代变迁,铁塔被围在钢铁厂内,遭受污染,损毁日重,加于游人不便瞻观,舆论纷纷呼吁加以保护。

1989年冬,明慧法师应梅州佛教协会邀请,从韶关云门寺回归乡梓,在当年远照法师发起筹建的普同塔院,协助弘扬佛法及扩建道场。

1990年春节,由明慧法师发起,在众缘支持下,择普同塔院后莲花山头,兴建九层花岗石塔,保护文物。这一善举,得到当地政府及社会贤达的响应,旋即得到省文物部门的批准“同意迁建,经费自筹”。

同年7月,由市、县、区各级有关领导,佛门大德佛源大和尚、圆彻法师、海内外护法善信成立千佛塔筹委会,由明慧法师负责,积极筹集资金,足迹遍及海内外,得到到华侨、港澳乡贤热心支持,佛教居士纷纷前来义务工作。

1991年12月3日,千佛塔正式奠基兴建。1993年2月6日,主塔工程封顶,将千佛铁塔补铸完善,迁入石塔底层保护,并续建三层塔台。千佛塔是用花岗岩筑砌而成,结构坚固,有防震、避雷、防风及现代照明设备。塔共九层,高36米,八角形,宏伟壮观。第一层外墙有6尊护塔天王石雕像,正门为赵朴老题匾及对联,二至八层塔身外墙共有32尊石雕佛像,内墙则浮雕千尊汉白玉佛像,各层门均有海内外大德题联,九层供奉数千尊鎏金佛像,塔顶托起一座七层小石塔,形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的特色。塔台周围石栏雕刻着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42幅五百罗汉图及48幅花鸟吉祥动物图等,第二层塔台、正门及两侧各有石雕麒麟及石狮,工艺精妙绝伦。

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

千佛塔寺以石塔为中心,依山建筑,历十余载,日趋完善。其中千佛宝殿是当前罕见的传统古建筑,正门六条青龙花岗石穿花雕刻石柱,殿内正中是千佛绕毗卢,两侧供奉18尊1米多高木雕金身罗汉,墙上是24诸天及文殊、普贤说法巨型敦煌壁画,手出名家,栩栩如生。

20__年落成的佛陀教育培训中心大楼,高5层,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其中第三层为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第五层为藏经楼,其余楼层设有教室、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阅览室、电脑室、禅堂、法师休息室等。

另有三圣殿、药shi殿、钟楼、鼓楼、法堂、僧舍、上客堂、茶轩、斋馆、大寮形成规模恢宏的殿宇群。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香云弥漫。寺中景点密布,"极乐世界"、"日月回廊"、"九龙吐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影雕回廊"、"诗画长廊"、"望江观音"、"滴水观音"、文殊亭、普贤亭、剑英亭、碧华亭、杲日亭等等。特别是塔后"极乐世界"有天池、天桥,喷流飞溅,鸟语花香,左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石雕巨像兀立天池中,游人瞻仰,净化身心。亭台楼阁,流光溢彩,四季花木葱笼,绿草如茵,佛号声声,梵乐悠扬,晨钟暮鼓,发人深省,不啻人间净土也。

寺院于20__年成立佛陀教育培训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僧才。目前,已具备基本的软硬件设施,并获得广东云门佛学院同意设立佛学院女众部。同时发展慈善教育事业,净化人心,回报社会。

寺院管理制度完善,依戒依律而行,现有150多位尼僧在此过丛林生活,布萨羯摩,结夏安居,如理如法,精进为道,爱国爱教,道风远播,享誉海内外。

2022梅州革命发展史心得体会实用三

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为粤东第一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已升级为5a级旅游景区。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于1995年1月投资开发。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对外营业。度假村背靠阴那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优美,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三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围龙大酒店建筑工艺精湛,20__年荣获建设部授予的“鲁班奖”。

布局主要特色

雁南飞茶田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标准化种植的茶田,以珍爱自然、融于自然的生态为理念和“精益求精”“人文文怀”的企业文化,树立了“雁南飞”名牌精品。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和园林艺术、气势雄伟的围龙大酒店、华贵典雅的围龙食府、多功能会议厅、古朴的桥溪民俗村等完整的旅游及商务配套设施,温馨宜人的服务,让游客在青山绿水之间品尝制作精致的美味付佳肴和醇厚甘香的雁南飞系列茗茶。寄情山水,传承文明,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完美的绿色的文化艺术之旅。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通过茶叶种植、加工、茶艺、茶诗词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雁南飞茶田里,你将发现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美景,层峦叠翠的茶园,古朴雅致的别墅,潺潺的流泉,花团锦簇,绿草如茵。

雁南飞茶田以高效农业与优美景色旅游相结合,成为风景优美的高效农业园区。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邹家华、叶选平、张德江等先后亲临雁南飞茶田视察,对雁南飞茶田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给予高度评价。雁南飞茶田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标准化种植的茶田,以珍爱自然、融于自然的生态为理念和“精益求精”“人文文怀”的企业文化,树立了“雁南飞”名牌精品。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和园林艺术、气势雄伟的围龙大酒店、华贵典雅的围龙食府、多功能会议厅、古朴的桥溪民俗村等完整的旅游及商务配套设施,温馨宜人的服务,让游客在青山绿水之间品尝制作精致的美味付佳肴和醇厚甘香的雁南飞系列茗茶。寄情山水,传承文明,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完美的绿色的文化艺术之旅。

二、雁南飞造园手法分析

(一)雁南飞园林景观的地形应用特点

梅州雁南飞背靠阴那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梅县区雁洋镇长教管理区,总面积300公顷,已种植优质茶树1100多亩,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果树1000多亩,绿化面积600多亩。放眼四望,但见群山环抱,茶田叠翠,果园葱绿,百花盛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度假村建有14栋山庄别墅、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美食街、茶艺馆、仙茶阁、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拥有茶坛晨霞、绿堤湖光、龙阁回廊、盘坡揽胜、松林飞瀑、云雾神洞、幽谷春色、瑶台延辉、绿茵石棋、云梯远眺、盘石玉带、云海林峰、雁南飞神石、笑傲江湖瀑布等景观。亲近自然、超越自然的匠心独运,现代文明与客家文化的完美结合,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塑造出一个充满自然韵味和茶文化意境融为一体的"世外桃源"。"雁南飞、茶中情"的品牌已在海内外广为传播。在此游览度假,可领略客家人正宗传统的款待之道,品尝丰富多彩的客家美食及甘滑香浓的雁南飞名茶。在一片清新高雅的自然空间,尽情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

(二)雁南飞园林理水和水景特色

雁南飞水体分为人工水体和自然水体两种。人工水体以曲线优美的池为主,辅之以小品和动植物,贴水植物与近水小亭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然的氛围,自然水体则以自然的苔藓石块和原始藤本衬托野趣。

(三)雁南飞的园林建筑形式、色彩和特色

围龙大酒店:橘红色的围龙大酒店外型古朴雅致,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明快而又细致。把双脚放心地交给松软的地毯,走进客房,柔和的阳光从窗户透射进来,金黄的光辉照耀着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可悠然而生一阵暖意。围龙大酒店半圆型设计的精妙展现无遗,让每一个客人都一样面对着秀丽茶园,享受着一样的纯绿空间,一样的风光,一样的温暖阳光。

(四)雁南飞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

雁南飞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花卉,植物与石头的配置,巧妙地实现了建筑物的软化过度,设置的百花园方便植物的替换又保证了植物的质量。

雁南飞景区最具特色的植物是气生根粗直,排列有序,美感十足的榕树。采用嫁接成熟植株的枝条或将榕树幼嫩的根种植在竹筒中,待根长大成型后去掉竹筒的方法,创造观赏价值极佳的榕树群。

三、道路系统布局特点及不同功能道路设计形式、铺装形式调查雁南飞大道两边种植有小叶榕树和凤凰木,树下种上各种季节性的鲜花并摆放大小溪石作园林景观,山崖上种植的是勒杜鹃、炮仗花等花卉进行立体绿化,右边种植的生态龙眼园、荔枝园以及改造种植的马占相思速生林;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树、种草和种花,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两边美丽的园林景观,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为雁南飞是丘陵地貌,而且面积比较大,所以采用竖曲线设计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人流比较大,所以主路主要是地砖铺设,但如果大面积的地面铺装,会带来地表温度的升高,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对花草树木的生长不利。所以有些道路镶嵌一些草;此外也设置大片的草地,在上面设计一些小路,避免游客踩踏草地。

四、雁南飞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分析

(一)功能分区 景区住宿

围龙大酒店:24小时营业。酒店设有单人、双人、三人以及套房等多种标准客房,配 套设施齐全,供应冷暖气、热水等。

豪华别墅区:有五房两厅、三房一厅和两房一厅三种规格。室内装饰豪华,具有丰富 的文化内涵,配套设施齐全,供应冷暖气,设有吧台、书桌、餐桌等。景区餐饮

围龙食府:早上8:00至晚上22:00营业,设有宴会大厅及厢房,提供各类客家特色 菜肴,用餐时可欣赏客家歌舞表演。

客家小吃:24小时营业,提供各种特色小吃,如笑粄、味酵粄、三及第汤、客家腌面、 南瓜饼、仙人粄等。 景区娱乐、养生项目

围龙酒店一楼:设有桌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桑拿室、美容美发中心、ktv等休 闲娱乐场所。

景区内建有太极养生园、网球场、游泳池等休闲锻炼场所。

购物分区——景区为游客提供免费品茶、购买雁南飞茗茶和客家特产的场所。 游客中心:早上8:00至晚上19:00营业 仙

阁:早上7:00至晚上21:00营业 茶

阁:早上7:00至晚上23:00营业

(二)景观节点分析

它是度假村的标志性建筑,上面刻有“雁南飞、茶中情”六个大字,“雁南飞”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寓意客家人对“北雁南飞”的根本认同:“茶中情”表达了雁南飞经茶文化为内涵,与茶结缘,与茶会友,与茶传情。神石周围种植万寿菊和一串红加以衬托,该两种植物颜色鲜艳,引人注目,吸引游客目光。在最外层周围叠放一些黄蜡石,黄蜡石石质坚硬、石体完整、颜色艳丽、纹路清晰优美,手感滑腻,也是一景。

五、雁南飞小品设计形式图片

小品造型多采用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陶制炊具和其他生产工具为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