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20:38:33 页码:14
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 白盒测试的测试用例(4篇)
2023-01-11 20:38:33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一

1.负责组织项目测试,编制测试计划,分析制定测试策略,测试用例设计及组织用例评审,缺陷深入定位跟踪及解决,协助开发分析解决问题;

2.跟进项目迭代、推进测试进度;

3.能对测试流程进行改进,提高测试效率、测试覆盖和质量。

任职条件:

1.初始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不含定向委培、专升本)及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

2.年龄32周岁及以下(1987年1月1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条件

3.具有4年及以上功能测试相关工作经验;精通测试理论及测试用例设计 、白盒黑盒测试方法;熟悉oracle数据库、websphere中间件;掌握并熟悉java、python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

4.同等条件下,具有银行核心系统、支付系统、渠道等测试工作经验者优先。

有关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二

职责:

1.新产品功能测试,编写测试用例并实施;

2.新产品试制、小批量试产动手实际操作和全程跟踪;

3.产品功能整理和相关文档输出;

4.协助研发对新产品新功能验证

任职资格

1.该岗位测试为实物测试,要求有实物测试经验,非软件类测试。

2.电子信息工程、测控仪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3.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强,能够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焊接;

4.看懂原理图,了解单片机开发流程,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emc测试仪等工具;

5.了解黑盒、白盒测试方法,编写测试报告,良好的动手能力;

6.熟练使用office,了解c语言编程,熟练使用串口工具。

有关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三

职责:

1、独立制定bms硬件的白盒测试用例规范,进行模块化白盒测试,集成化白盒测试;

2、根据掌握国标、iso等系列标准修订企业标准;

3、制定白盒测试需求、编写白盒测试用例,

4、制定测试方案,编写测试操作指导手册等文档;

5、参与硬件设计评审,进行硬件风险评估对电路进行分析,指导开发寻找问题并改进设计。

任职要求:

1、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4年以上硬件测试工作经验;

2、熟悉gb/t 28046、897、2423等测试标准;

3、熟悉万用表、示波器、can总线工具、高低温箱等测试设备的使用;

4、精通板级硬件测试、电源硬件测试、信号测试;

5、熟悉器件使用规范和器件应用环境,掌握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具有失效分析能力;

6、熟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工作原理,熟悉bms功能及控制原理;

7、熟悉产品开发流程,能够独立进行电路分析优先。

有关白盒测试用例实验心得体会简短四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软件测试这门专业课程,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也对这门课程建立基本的了解和理解。软件测试这门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已经在软件领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一个软件从雏形到真正的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计算机软件能一步到位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就有了软件测试,其目的是: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下面我简单的写一下这个学期对课程的总结和收获。

我认为,在整个庞大的软件工程中,不管是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甚至是最后的debug,都会产生引入不管的机会,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软件测试师要掌握丰富的软件工程原理和知识。测试的工作将会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即在项目开始时需要各种分析调研时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时就有对文档的测试需求,甚至主导整个项目的走向。

软件测试对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反应要求很高,是否有严密的思维和逆向思维也非常重要。做测试还要考虑到所有出错的可能性,有时候还要用一些非常规的的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还很注重软件性能问题,也就是要保证软件运行得很好;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考虑软件的兼容性同样重要。对于测试员来讲,会比开发人员更加重视软件产品的质量问题。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可能会为客户的需求角度考虑到更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测试人员有权利决定产品是否可以发布。然而,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期,我们又不得不懂得,软件测试人员不是万能的,测试人员在面对一个设计烂编码烂的软件时,也是无法不低头的,再怎么测试它也变不成优秀的软件。

通过课上的理论因为课下的实践和后半学期又因为身体力行于

1、最基本的测试的分类: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从测试是否针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算法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2、然后就是,白盒测试中的逻辑驱动测试的覆盖率测试。

3、还有就是对于划分等价类和边界值法这一块,让我从模糊到明朗。

4、在初次写测试用例的时候,感觉真是纠结,用例写的很死板,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在后来负责了对论坛新鲜事版块的测试之后,明白了测试用例其实就是指导怎么去执行测试,而且书写设计测试用例也要以熟悉软件的业务为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测试。

另外就是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纠正了几点误区:

1、有位大师曾说过:“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从来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从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由此我自认为测试就是为了找到bug,然而一个学期的测试学习经验告诉我这是错误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到bug,那么bug会成天缠着你。

2、在大家协力测试论坛的时期内,我曾认为这种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真的很乏味,可是在这乏味中真心发生挺多有意思的bug,意想不到的bug,所以我认为只要掌握了方法,在重复中寻到到创新的小惊喜,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特点。

作为测试新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能独立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精通一种测试工具,理解一种bug管理软件是新手晋级老手的必备素质。任重而道远?!

在最后,我不得不提的就是细心和耐心了。这是我认为这个学期测试课上收获的了,课程要求测试时必须细心和耐心,我在想,如果以后真的工作在测试一系列的岗位上,要学会坐得住,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bug斗争,分离、识别还有归类bug,是不是也能真的改变我粗心大意和三分钟热度的毛病。

最后感谢刘老师这学期的课程讲授,和实践中的指导和帮助。测试路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