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 学古代汉语有感(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1:31:23 页码:13
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 学古代汉语有感(6篇)
2023-01-12 01:31:23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一

[关键词]古代中国;思想家;师德

[中图分类号]g49-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6-0074-0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形象的最好描述。作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要有“道德”。“师德”是师之为师的基本素质。“师”本义为“军队”,后演绎为“教师”,而表示“教师道德”之意义的“师德”一词,乃为近代话语的产物。中国古代硕学鸿儒、思想巨擘们关于“师德”的一些真知灼见,将泽披后世,启迪后学。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教师均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立人之本、为学之本。因而,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都以师为荣、以师为职志。

师者,治世之本、万世之表。许慎指出,“师”本义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师之言帅也”[1]。“师”引申义是代表某种共通性理念、具有权威、能够教导别人、且传沿思想和观念的人,这即是“教师”。《周礼·师氏》云:“师氏,掌以媺诏王。”郑玄注曰:“告王以善道也。《文王世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师氏掌以前世美善之道,以诏告于王,庶王行其美道也。”按照《师氏》之记载,“师”以三德教国子,即:以至德为道本,以敏德为行本,以孝德知逆恶;同时又教以“三行”,即:以孝行亲父母,以友行尊贤良,以顺行事师长。[2]由此可知,“师”是“德”的培育者和“行”的倡导者,没有“师”,统治者便不能“教之以事而谕诸德”,就不能有健康的道德品质的培育;反之,为“师”者,若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和个体修养价值的完善,便不能称其为“师”。

孟子把教师的地位抬到了空前的高度。他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王下》),他甚至把教师凌驾于君之上:“是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教师有崇高的地位,从事教师职业是莫大的荣幸,因为“教天下英才”是“君子三乐”之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荀子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地位,他将教师看作是“治之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在荀子看来,教师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正因为荀子的上述主张,“天地君亲师”这一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和象征符号才得以确立。[3]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行为的楷模,更是“化民成俗”的端始。

师者,传道授业,故应立定师道、悉心为教。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羿教人射术,要求学员应“志于彀”,即要专注于“射”这件事,唯全心全意地从事射术活动,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同理,教人者立定“教”这一过程、专注于“教”这一事业,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积蓄力量,提升自我能力。荀子亦论曰:“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所谓“壹”,即“专一”,专心致志于“教”和“学”,教者与学者皆能“亟成”,有所成就。

“志”于教、“壹”教,即是“敬”重教育事业。朱熹曾指出,做事“敬”能实现功德圆满:“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尔。非专是闭目静坐,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然后为敬。整齐收敛这身心不敢放纵,便是敬”。[4]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论教育家之自觉时也深刻地指出,教育者敬重、专注教育事业,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保障:“凡为教育家者,必终身以教育为职志,教育之外,无论何事均非所计;又须头脑明净,识见卓越,然后能负此重任。……教育家之成德达材,视今日之生徒即他日文明灿烂之花也。鄙人极愿我国之教育家养成此志,将来对于中国之前途固有莫大之希望,即对于自己一身亦有非常之愉快矣”。[5]“敬”是“随事专一”、“不放纵”。以师为荣,自是教者的“志”。立定此志,无有不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张瑞涛,等:中国古代思想家师德观概览二、身正为范,淳风化俗

教师是公平正义、规范价值的化身,承担着淳风化俗的社会责任。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必当身正为范,由正己而正人。

师者,身正为范,正己以正人。孔子明确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身正方教导他人,否则,教人者无说服力,被教者自不会宾服。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正人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上》),因此,“教者必以正”。若自己不能“正”,则应反躬自省:“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反躬自省的过程即是彰显自我主体性、开显自我道德理性以及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的过程。

关于如何“身正”,古代思想家多有论述。如孔子要人“刚正不阿”:“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要“诚实笃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言必信,行必果”;要“谦虚谨慎”:“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要“诲人不倦”:“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等等。孟子要人“淡泊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老子引圣人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57章);汉代哲学家董仲舒亦指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6]224师者无欲方刚,刚正而不阿,自可导民于朴实、真诚。教师“身正为范”的终极意义在于培育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墨家学派代表墨翟曾说:“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墨子·所染》)。荀子亦论曰:“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荀子·性恶》);“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汉代思想家韩婴在《韩诗外传》云:“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7];扬雄在《法言·学行》中亦云:“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8]169。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身正为范”,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诚如《论语·颜渊》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还要善于解答学生对具体学科知识的疑问。那么,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者,当博览群书、勤勉治学,并能实现知识的创新与传沿。

师者,授业解惑,故须勤勉治学。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亦有“困而学之者”,他自身则是“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敏以求之”体现的是求真、求知的好学精神。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自身应该对所授知识有全面的理解,教师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身应是长流水、是源头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一桶水,诚如孟子所言:“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流水唯有填满了沟洼方继续前流,君子志于师道且有所学,方有所成就、有所规模。荀子高度重视现实世界中人的修行,强调文化积累对人德性的改造,从而主张“积习”、“化性”:“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乎。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儒效》);“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教师善思明辨、勤勉问学,既是成己的必然要求,“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又是正人的基本举措,“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人,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荀子·劝学》)。汉代思想家王充的《论衡·实知》亦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知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实者圣贤不能知性,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世,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开精;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6]236。王充否认有所谓生而知之之人,凡有血脉的人类,没有不学就能知道的事,亦没有仅仅靠思考就能理解的问题,有知识有才能的士人,只有“学”才能成功,唯有“问”才会知道。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还指出,师者应“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6]240,教师要做到博通古今,以海纳百川之情怀,通贯诸家学说,以应对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知。

教师的勤勉治学是以熟读精思为根基的。孔子曾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宋代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亦论曰:“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他在《学规类编》中亦指出:“读便是学。……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杌陧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6]313。熟读而能精思,便可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思,并结合阅读者自身的学识与修养,实现阅读文字意涵的重新诠释。教师不是传声筒,亦不是书本知识的背诵者,而是知识的讲解者和创作者。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提升自我身心修养和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要对知识有清晰的、逻辑的分析和感悟,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与思维传授于受学者。从而,使师生为知识的创新和传沿共同努力。

教师应以“教”促进自己的“学”,以“学”反思“教”中的问题,且善于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师生共同进步。

师者,授学他人,故应知难而进、知困而学。《礼记·学记》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9]教师的“教”是检验“学”之效果的最直接手段;“学”是实现“教”的合理性、准确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基础。学而忧则教,教而困则学,学以致用,教学合一。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言:“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6]243教师要教学生,自身应要先学习。教师学习的独特性便是要将自己所学与学生的现实问题的解决相对应,而且要与时代步伐相对应。教师的教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是要使学生创造新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教师的学和教不能有效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那就是鹦鹉学舌,是古旧知识的传声筒、代言人,而不是新知识的“创作者”,更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师。

教师与学生构成教学的主体,师生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孔子曾讲“三人行,必有吾师”(《论语·述而》)。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一方面标示出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师无贵贱、无长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277。师生双方既有差异性——身份、年龄、掌握知识的系统程度等有差异,同时又有共通性,皆体现出求学问道的意向性。正如朱熹在《小学辑说》中所言:“学之大小,故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6]306,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主体。师生在和合共存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知识的积累、道德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等方面互有启发,从而消弭了地位上的差异和年龄上的差异。孔子所提倡的“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之本质正是凸显师生间平等的交流与谦诚的互相学习心态,从而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五、兼容并蓄,慈爱弟子

教师教书不应以受教者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是应赋予受教者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于兼容并蓄中播扬知识,推进人类文明。同时,教师还应慈爱弟子,推崇人本教育。

师者以正人为职志,但必尊重教育对象,赋予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权利,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性。孔子曾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其意是指教学不应该按照当时政治地位的划分将学生也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别,“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10],主张所有人都应尽可能地拥有“平等”的受教权利。因此,在孔门弟子中,不仅有来自于华夏族的,而且还有来自于华夷族的,既有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等,也有贫贱之家出身的颜回、子路、子张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已然成为现行的教育理念。老子也提出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的平等教育观,而且他还主张教师要细致入微、洞察一切,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能够包容学生:“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师者对每个学生都要负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充分实现学生的独特价值。[11]

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基、以慈爱关怀为本的传道过程。《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即冉耕,是孔子得意弟子之一,有癞疾,孔子探望他,有“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的悲叹。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颜渊死,“子哭之恸”,且有“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之悲叹。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的关爱。老子则将“慈”视为“三宝”之一:“我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67章)。“慈”即“慈爱”,人有慈,“慈故能勇”,在慈爱心和同情感的感召下,人勇于谦退,勇于防御,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慈爱成为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12]教师之爱是无私的奉献,是学问传授与道德教诲的有机统一。朱熹任教五十多年,对学生爱护有加。据他的学生黄幹记述,朱熹在教学中,每学生“意有未喻”时,皆“委曲告之,而未尝倦”;每遇学生“问未切”,皆“反复戒之,而未尝隐”;每看到学生勤奋好学,皆“喜见于言”;发现学生进步迟缓,又每每“忧形于色”;教育学生,往往“讲论活典,商贯古今,率至夜半”。①朱熹晚年居建阳,创沧州精舍,和学生共食粗菜淡饭,“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如沉病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8]257。教师慈爱学生,学生方尊师而重道,这正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孜孜以求的“亲其师信其道”(《礼记·学记》)的理想境界。

因受教对象禀赋的差异,教师当善于因材施教而使学生获得全面进步。此外,教育活动是“授人以渔”的启发过程,“教”须使学生“学以自得”,以此实现师生间知识的薪火相传。

人之禀赋有差异,对问题的体认有程度上的深浅差异和广度上的宽窄差异,在对问题的领悟上亦有快与慢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同问题的讲授和诠释必须体现出全面性和多层次性,不能采用“一刀切”教学模式。而最好的教学模式便是启发式思维,做到因材施教。《论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与冉有问孔子相同问题:“听到的道理就要照着做吗”,而孔子授二徒以不同的答案,其根据便是“求也退,由也兼人”,是从学生性格出发而推出不同答案。这样的授课方式会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墨翟亦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据载,他出游各诸侯国,其弟子魏越问:“既得见四方之君子,则将先语?”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辟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墨子·鲁问》)照墨子之论,就是治国须针对最重要的事情进行劝导,“择务而从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受教对象有不同的问题,教学者只有对受学对象有清晰的认识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因材施教以“人人皆能”为基础。教师的作用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正如孟子所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教学者传授给受学者特定的问题解决之道和思维方法之后,教师的传道任务基本完成,学生则进入了自我反思、自我体悟的“学以自得”的过程。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则运用潜在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学习、领悟知识,这就是“自得”。孟子讲:“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朱子对此有阐释:“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13]“自得”是要学人于“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中自我悟道。陆九渊则明确以“自得”为其倡言心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出:“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14]。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亦有论:“夫求以自得,而后可与之言圣人之道”。[15]中国古代思想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生的基本方法,强调的是灵性感悟、沉思体味。“学以自得”凸显了人的内在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材施教正是对这一能力的重视和提升。

总之,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为师者,应志于师道、以师为荣;须身正为范、醇风化俗;必勤勉治学、熟读精思;当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能慈爱弟子、兼容并蓄;应因材施教、学以自得。探赜古人的师德思想,洞察前贤的师德风范,可为当代教师师德的培育提供思想资源和人格榜样。

注释:

①参见黄幹的《勉斋集:卷三十六》(《四库全书·集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273.

[2]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8.

[3]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9106.

[4]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m]//沈善洪,吴光.黄宗羲全集:第四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876.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m]//郝炳键.近代教育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7:7577.

[6]程舜英,曹剑英.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今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韩婴.韩诗外传集释(卷五第十八章)[m].许维遹,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186.

[8]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郑玄,贾公彦.礼记正义[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52.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170.

[11]于述胜.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2125.

[1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8:312.

[13]朱熹.孟子集注·离娄章句(下)[m]//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92.

[14]陆九渊.语录(上)[m]//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0:452.

[15]王守仁.别湛甘泉序[m]//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31.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二

自从搬到酒泉这座小城居住,每年过年休息期间我都会到公园转转。在这座小城市我没有什么亲戚,熟人也不多,过年放假休息期间就成了我最自在的时间,除了到街上看看社火,观赏花灯,遇上好天气我都会到公园走走,陪夫人拍几张照片。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去了“西汉酒泉胜迹”游玩。其实“西汉酒泉胜迹”就是过去的“泉湖公园”,在酒泉市区东侧,距离酒泉鼓楼2公里,因为公园突出了西汉文化元素的主题,现在改称“西汉酒泉胜迹”了。早上我们包饺子,吃过早饭出门上街,无事可做就乘公交车直达“西汉酒泉胜迹”公园,公园里早有一些和我们一样在过年期间来游玩的旅客。

公园南大门是规模雄宏的汉代阙式建筑,是景区正门,又称为朱雀门,门楣上悬挂着“西汉酒泉胜迹”的巨幅匾额。进入公园过神明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公园中央广场,地面分九块镶嵌着99条黑色金沙石简牍,简牍上铭刻着汉武帝生平23件大事,引导人们走向古泉和泉湖。走过广场进入盛世丝路,醒目的“李白诗碑”就映入了我们眼帘,花岗岩石雕刻成大酒樽样式的诗碑上镌刻着“天若不爱酒,天应无酒星,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的千古名句,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第二首中的诗句,李白《月下独酌》第二首集中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之情,是中国酒文化中的诗歌名篇。有关资料显示李白祖籍甘肃天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拓克马克市),一生好游,足迹踏遍神州大地,游历名山大川,酒泉这个地方他肯定来过,“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这样的名句现在已经成了酒泉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诗与酒原本就是孪生兄弟,酒泉自然也是诗的源泉,“道逢曲车流口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关山正飞雪, 烽火断无烟”(唐王维《陇西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唐岑参《赠酒泉韩太守》)等等,那些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无不与酒泉有关联。

李白诗碑的后面就是月洞门,两侧是酒泉碑林,碑林陈列着很多名人的书法作品,碑林后正对月洞门有一个亭子,亭子中间立有一块石碑,碑面上铭刻着“西汉酒泉胜迹”,这六个字是清代安肃兵备使者陆延栋于宣统三年(1920xx年)所提的手迹,碑背面石刻碑文记述了酒泉的来历。“西汉酒泉胜迹”碑的北面就是古泉广场,扬名中外的神奇酒泉就坐落在古泉广场,泉水清澈透明,甘醴如玉,一年四季涌流不息。此泉就是当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西征大获全胜,驻军肃州,汉武帝赐御酒一车犒劳三军,因酒少人多,霍去病将御酒倒入此泉,与众将士共饮此泉水,此泉也因之名垂千古,誉满华夏,被汉武帝御赐为“河西四郡”的“酒泉郡”的地名,距今已有2120xx年的历史。古泉广场北面是以霍去病“出征”、“鏖战”、“庆功”为主题的大型石刻雕塑群,雕塑旌旗猎猎,战鼓擂动,战马嘶鸣,战车飞驰,壮士威猛,一幅幅金戈铁马的宏伟画面,令人震撼,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影。

雕塑后面就是硕大的泉湖,酒泉之水入湖,湖因泉成,泉湖相依,湖水美如甘霖,据说酒泉每年涌出水量三万立方米,泉湖常年不枯。冬天的泉湖水面封冻,冰面上又积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分外耀眼。湖面周围是参天的白杨树,冬天落叶的树干直刺云天,一如一把把刺向云天的长剑。几棵粗壮的古柳树,或斜或卧,枝条摆动,沧桑而又婀娜多姿。湖中有高大的石拱桥,曲折的廊桥连通,有湖心岛,湖心亭,岛上有“李白醉吟”汉白玉雕像,李白醉卧长吟,似醉似醒,风仙道骨,别有意境。

我们沿着廊桥从南往北,又绕湖而行,欣赏那些别具一格的根雕艺术,品味那些历尽风雨的左公柳,眺望湖中雪,雪中湖,最后来到“廉吏园”,廉吏园中有包拯、文天祥等古代名人铜铸雕像,现在又增加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现代人物石刻造像,西侧的砖墙上还有肃州名人画像及诗词雕刻,使公园的内容丰富了许多。出廉吏园就到公园北门了,也就是玄武门。在公园北门内的小广场上,今年为庆祝春节,竖起了一座巨大的“金猪献福”大型灯饰,周围的树上也挂满了各式灯笼,整个公园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汉武帝开疆扩土,运筹帷幄,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勇猛威武,公园前120xx年霍去病挂帅出征河西走廊,五万大军西渡黄河横扫河西,珲邪王兵败投诚,匈奴全面击败,河西走廊重归大汉政权统治,汉武帝亲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管理千里河西走廊军政事物,确保了丝绸之路交通咽喉的畅通,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能有一个这样的主题公园,传承西汉历史文化,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夫人拍了很多照片,我们满载而归,今天我漫游“西汉酒泉胜迹”也不虚此行。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三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welcome to here, let me to introduce for everybody!

wild goose pagod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uburbs within the temple, is the national famous ancient buildings, is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xi 'an. it was said that tang's monk came back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india (ancient tianzhu), specializing in translation and the scriptures. because imitation indian wild goose pagoda style of the wild goose pagoda. since then in changan jianfu temple built a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to distinguish, people are often given, jianfu temple tower called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has spread so far. wild goose pagoda square plane, built on a party about 45 meters, about 5 meters high stylobate. seven layers, the bottom side length of 25 meters, from the ground to the top of the tower is 64 meters high. the towers are built with bricks, ground brick for seam >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并在勾连其他诗歌中加深理解,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勾连其他诗歌,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古诗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留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唐诗、宋词和元曲是重要的艺术经典。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并且一起探索这两首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标出易读错的字音,听清节奏。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仿读,读准字音,重音、节奏。)

3、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1、赏析诗中的意象。

(1)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象: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象来表达、传递。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情和关切,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杨花、子规、明月等)

(3)杨花和子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杨花,柳絮,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即杜鹃,啼声哀切,“杜宇声声不忍闻”。)

(4)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用“我选这些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选杨花和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节,还由于它们能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3、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2、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与惆怅)

3、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低缓忧伤)

4、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当堂练背,试背。没背好的课后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五)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举出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分类(如遭贬流放、战乱流离、在外求学……)。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五

我们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关于“龙”这个字,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自称龙的传人?“龙”这个字是怎样演变而来的?“龙”这个字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文化渊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龙”这个字的演变历史做了研究。

1.文献分析法

2.访谈法

1、起源

“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一种神异动物,《说文解字》说龙是鳞虫之长,它和“麟、凤、龟”并称为礼记四灵之一。能大能小,会飞会游泳,能吞云吐雾“雏形期,也称夔龙期。主要是夏、商、周时期,距今已由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抽象、神秘,但也具有现代龙的雏形,其用途主要是,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

2、演变

商朝时期龙形构成期,也称飞龙期。主要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距今4000多年左右。它的特点是:粗狂、雄健,其用途是用于贵族墓葬品和其他工艺品的装饰图案。

隋唐的龙,丰满雄健、气势逼人,其用途是除青铜器以外,还有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装饰图案。隋唐时期是“龙”构成期。

最初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里,“龙”字还是很形象的,就是一个“龙”的形象。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如下图

甲骨文、金文、篆体、繁体龙字虽多有异形体,但演化却有一条明显的规律,主体是龙的头部,为巨口有牙,头上方有“辛”字头,右旁是弯曲之身。

1、“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

3、龙字的演变过程:

4.此刻很多“书法大师”喜欢写这个龙字,写起来龙飞凤舞,很有表现力。对“龙”字虽经多种艺术性处理,但主体形态没有实质性变化,传承脉络清晰。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六

好象都是古代的遗物

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

主干是青铜

枝桠是铁丝

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

在古色古香的庭园

冬不受寒

夏不受热

用紫檀和红木的架子

更显示它们地位的突出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早已失了自己的本色

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

受尽了压制和委屈

生长的每个过程

都由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

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

一部分发育

一部分委缩

以不平衡为标准

残缺不全的典型

像一个个佝偻的老人

夸耀的就是怪象畸形

有的挺出了腹部

有的露出了块根

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

芝麻大的叶子

表示还有青春

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

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声音

但是

所有的花木都要有自己的天地

根须吸收土壤的营养

枝叶承受雨露和阳光

自由深展

发育正常

在天空下心情舒畅

接受大自然的爱抚

散发出各自的芬芳

如今却一切都颠倒了

少的变老

老的变小

为了满足人的好奇

标榜养花人的技巧

揉可饶之可以歪曲

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或许

这也是一种艺术

却写进了

对自由的讥嘈

最新古代汉语网课读书心得体会七

我姓黄,让我来看看我排第几名“赵、钱、孙、李……”黄这个姓氏怎样排在那么后面,哼!我倒要看一看,按什么在排,于是我对姓氏的排行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1.翻书查看

2.上网寻找

3.询问身边人

最开始记录,我国汉族姓氏的一本书是《百家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该书每次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

据说百家姓这本书成于北宋初年,是一位姓钱的书生编著的,里面收录的姓氏有中国大部分的姓氏。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列顺序并不是依据,当时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政治地位,因为当时的作者生活的地区还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管辖,而当时的皇帝姓“赵”,“钱”是吴越国国王姓氏,“孙”是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而接下来的”周吴正王”四个姓都是开国国王的妻子姓氏。

而此刻还有一种百家姓叫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是按姓氏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行,2018年统计,王姓位居第一人口超过一个亿。

1.百家姓是按当时的政治地位去排行的地位越高就在越前面。

2.新百家姓就是按姓氏人口去排行的,2018年姓王的最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