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21:53:48 页码:13
最新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大全8篇)
2023-11-14 21:53:48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评价,为制定下一步的计划提供依据。写心得体会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废话,突出重点。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写心得体会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安徽省寿县众兴镇对标“绣花”施功夫精准对照全面脱贫攻坚奋斗目标精准开展贫困户脱贫帮扶行动精准分配工作时间狠下“绣花”功夫求精、做细抓持久确保在20脱贫攻坚过程中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重责任,抓分工,确保脱贫攻坚“力量聚合”。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聚焦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出台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制定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从严从实管理干部,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实绩和成效,作为精准识别干部的“试金石”,以成效倒逼干部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让村两委班子成为决战脱贫攻坚的“活力因子”,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严格落实请假手续,积极帮助选派干部将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重规划,抓统筹,确保脱贫攻坚“靶向定位”。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坚持各方协同联动。深化与各帮扶单位在产业承接、劳务输出方面的合作。主动加强与各帮扶单位的沟通联系,提升协作力度,拓展交流领域,多层次争取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巩固对口帮扶工作成效。始终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作为核心指标和基本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同时,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就医医药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持续推进贫困人口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坚持家庭医生免费签约履约服务。严格执行国家各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强化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摸底力度,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采取多种渠道,争取多项资助资金,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年春学期中高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雨露计划”教育资助预计49人。

重主体,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精准滴灌”。经过三年努力,逐渐呈现出“种养加”齐头并进,“粮、畜、果、花、药”兼具的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位于彭城村的寿县轩晗蓝美水果种植合作社里130亩蓝莓、100多亩黄桃、樱桃成功挂果,蓝莓挂果达亩产斤,实现了丰产并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群众,来采摘蓝莓品尝鲜果,支持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位于东岳村的寿县博捷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寿县第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名单,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的示范带动明星企业。进一步推动“民企帮扶”工作,切实发挥非公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重效益,抓典型,确保脱贫攻坚“纵深推进”。评选表彰“脱贫致富标兵”等先进典型,深度宣传全贫教育培训基地,持续增强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志气和“我能脱贫”的技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与驻村工作队谈心谈话次数,不断提升扶贫队伍对脱贫政策的认知和实践水平,打造“想帮扶”“会帮扶”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催生聚力脱贫的新动能。深入实施“主题党日+”主题行动,积极开展道德评议、村民议事、教育培训等活动,持续为贫困群众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关怀。

重规范,抓风纪,确保脱贫攻坚“阳光普照”。严格全镇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围绕十大脱贫攻坚工程,重点支持贫困村、“双基”薄弱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的道路、水利、电网改造、环境整治、通讯设施、公共文化等工程建设。紧盯项目施工进度,倒排工期,努力克服高温、雨水影响,按时按量完成工程验收。全面落实偏远村组最急需改善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实行每周一安排、每月一小结、每季一通报、每季一研判的脱贫“四个一”工作机制,严格驻村工作例会、考勤纪实、督查通报等纪律要求,夯实工作责任,提升帮扶成效。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了解关于精准扶贫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从政策、现象、技能、经验和效果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精准扶贫。

首先,了解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是指导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的分配方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只有深入了解政策,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做好扶贫工作。此外,了解政策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关于精准扶贫的现象,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上关于扶贫的各种声音和看法。既要积极倾听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也要积极倾听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这些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精准扶贫的真实情况,也能够督促相关部门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贫困户的需求,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精准扶贫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类专业人士的参与。了解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共同推动精准扶贫。比如,了解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统筹安排项目资金,有效地利用扶贫资源来确保真正有需要的人受益,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扶贫项目,了解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总结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学习这些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扶贫工作需要怎样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解决贫困户和地区的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关于精准扶贫的效果。精准扶贫的目标是解决贫困户的贫困问题,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关注精准扶贫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工作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否真正帮助到了贫困户。如果发现效果不佳,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了解关于精准扶贫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政策、现象、技能、经验和效果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参与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为精准扶贫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勿急勿躁,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从容之心答好最后一题。今年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发起总攻、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耳边的冲锋号早已吹响,摆脱贫困的千年梦咫尺眼前,各级党员干部务必要一鼓作气、乘势而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最新形势,统筹推进“十大工程”,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要找准不足、精准施策,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计划,将短板补扎实,把基础打牢靠,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胸怀人民至上的责任心和时间赛跑,肩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贫困斗争,摒弃松劲懈怠思想,杜绝歇下脚喘口气的行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有限时间内发挥出无限潜能,以从容心态收获脱贫硕果。

慎终如始,以“一篙松劲退千寻”的谨慎之心画上圆满句号。年初突遇疫情“拦路虎”,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考卷”设置“附加题”,如何答好这场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明了方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欣喜可见,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正稳步推进,需要警惕的是,越到最后关键越不能停顿大意。“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要充分发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强意志,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战姿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把错过的时光补回来,时刻紧绷思想弦,保持谨慎心,向党和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积累经验,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必胜之心迎接下场考试。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级党员干部在经历此次大考后,要及时巩固总结经验成果,精心提炼乡村治理智慧,积极转化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指南,争做先行者、排头兵,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组织振兴的作用,不断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统筹衔接扶贫人才培养和乡村人才振兴,将脱贫攻坚中培养的人才队伍用到乡村振兴新战场上,营造出开放创新的干事创业环境。在认真总结的同时,要加强“内功”修炼,提升专业能力,坚定理想信念,锻造过硬本领,以必胜决心谱写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以来,湖北房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要求,着力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提升村级班子,为脱贫摘帽提供关键力量支撑。

开展回访“调优”。围绕发挥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领头雁”作用,组织开展回访评估,及时调整优化,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加强选任管理,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县级联审机制和备案管理制度,对全县28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逐人建立档案,通过任前考察、工作调研、组织生活会、党校培训、述职述廉等渠道,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任期表现。采取“四查四看”(再查能力、再查廉洁、再查黑恶、再查评价,看能力素质强不强、看廉洁不廉洁、看是否存在涉黑涉恶、看群众认可不认可)方式,全覆盖对换届后村级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面调研督导和“回访”评估,对不称职、不胜任、不合规的村干部坚决予以撤换,对选派不精准、不强不硬的派聘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召回。在“回访”中,12名能力强、认可度高的能人党员、原村级副职被调整到村书记岗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壮了底气、增了胆气。

精心培训“提能”。把能力建设作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设的第一堂课,精心组织系列培训,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特别是贫困村村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战能力和履职能力。抢抓党员春季轮训机遇,大力实施以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育”工程,对村级干部同步组织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建设合格村干部队伍。按照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于4月份启动了新一轮村干部培训,分四期对535名贫困村“两委”副职和非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采取专家辅导讲座、现场教学、学习讨论等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论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十大行动”、“四好”乡村创建、农村电商运营等内容进行重点解读学习,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培养“开源”。启动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按照每村1至2名的标准储备培养一批后备干部,重点为69个贫困村每村选聘1名村级事务助理,进一步规范选拔培养机制,着力为村级班子蓄足源头活水。拓宽选人渠道,明确从致富能人、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一村多学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重点群体中选贤任能,对贫困村后备力量不足的,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聘。加强培养锻炼,采取选派到乡镇跟班、安排到村(社区)任职等方式,把后备干部放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经受实践锻炼和急难险重任务的磨砺,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迅速成长。强化激励保障,对在岗工作的村级后备干部,比照村副职干部标准,落实工作报酬,在村(社区)“两委”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补缺,让他们安身安心安业。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近年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目标。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颇有所感。下面,我将从十大常识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精准认定。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步骤就是精准认定贫困户。这一环节决定了后续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我发现,精准认定必须注重实际情况,不能够简单依靠统计数据。在贫困户的摸底调查中,我们要注重贫困户的个体能力和发展潜力,不能够仅仅看资产、收入的绝对值,要注重贫困户的能力和意愿。只有找准了贫困户的症结,我们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脱贫致富。

其次,精准帮扶。实施扶贫工作要遵循一手抓政策,一手抓帮扶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精准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对于一些临时的、项目型的帮扶措施,我们要慎重考虑,不能够因为赶政绩而不加思考地进行。而是要注重帮扶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帮助贫困户建立长效机制,让贫困户能够自立更生、稳定脱贫。

再次,精准控辍。教育是脱贫致富的关键环节,而学校控辍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做好学生流失的控制工作。要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走访力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有辍学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同时,要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家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责任感。

然后,精准培训。培训是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培训贫困户的能力和技术。通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贫困户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同时,要注重培训贫困户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精准退出。精准扶贫工作并不是无止境的,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建立长效机制。因此,我们要注重精准退出的工作。要根据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等指标来判断贫困户是否能够退出,而不是简单地根据统计数据。要进行认真的田野调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确保退出决策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要注重贫困户的后续扶持和帮助,确保其能够稳定脱贫。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在实践中,我们要始终注重实际情况,把握好精准扶贫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做到精准认定、精准帮扶、精准控辍、精准培训、精准退出,才能够做到真正有效的精准扶贫。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我最深的感触是:“村里来了一个特别的驻村干部。”

他说的特别的驻村干部是南河镇党委书记吴威。“自从吴书记到我们村驻村以来,我们村里真正开始发生改变。经过这三年,村里人最真切的感受是村庄变美了,路灯变凉了,民风变淳朴了,每个村民笑容都变多了”,老陈深有感触地说。

观音沟村位于南河镇东大门,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以前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年人在家生活,虽然都是在辛勤耕种,但总是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以来,为了村里面的发展。老陈和村支两委邀请驻村干部吴威一起召开了6次群众座谈会,确定了“村庄发展,规划先行。一个规划做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路,为了制定规划,征求党员、乡贤、群众意见,每天到村走访入户,倾听民意,共走访100余人次,征求意见32条。为了树立标准,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杭州、河南、成都等地参观学习。现在,新盖建筑实现四个统一(申请审批手续统一、规划图纸设计统一、建筑建设风格统一、住宅外观色调统一);原住宅风格改造成青瓦白壁,面貌上焕然一新,“小改动”形成“大成效”。在规划定位下,以“两山”文化为依托,遵循美丽乡村建设十大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发展,融合本土文化,做到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乡愁更加浓郁,百姓更加幸福,实现了“脏乱差”到“白富美”的脱胎换骨。

我感觉最大的变化:“路修通了,村子变美了,环境变好了。”

“现在很多来玩的游客到了村里都驻足观看,舍不得走。”老陈底气十足说到。他坦言,三年前的观音沟,还是一个破败不堪、环境卫生较差、房屋风格杂乱、产业基础薄弱村,但是一说起村里的点滴变化,老陈就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垃圾遍地堆放,一到夏天就蚊虫嗡嗡,臭气熏天,从旁边过就要捂着鼻子,自己村里面的姑娘都不愿意呆着,都想嫁到别村去”。如今,整齐又别具特色风格的民宅,清爽干净的水泥路面,让每一位进村的游客眼前一亮,打心底里喜欢这里,人人称赞该村“庭院就是景点”“村庄就是景区”。这主要是村里面创新思路,把规划、建设、管理同时推进,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随着乱扔垃圾问题逐步凸显,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垃圾有奖收集,对表现好的农户,每月奖励洗衣粉、牙膏、厨具等生活用品,引导农户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同时,鼓励游客自愿捡拾垃圾,每携带两斤垃圾,奖励游客一张南河景区门票,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收集垃圾200余斤,发放景区门票100余张。

我最喜欢听的话:“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敞亮又舒服的好房子!”

“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敞亮又舒服的好房子!”这是观音沟村财神沟易迁点里面住户经常说的话。近年来,观音沟村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围绕“搬得出来、住得进去,富得起来”为目标完善配套设施,让农户有菜园,有农具房,并且提供公共服务,修建旅游厕所,优化易迁点后续管理,采取“易迁点+商铺+生态停车场”的模式,实现了“村有产业、贫困户有收入”的目标,让易地搬迁对象搬迁舒心、入住放心、生活暖心。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扶贫攻坚是2021年延边州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全州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包括落实69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对6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落实扶贫发展资金2300万元,扶持种植业养殖业;落实以工代赈资金6500万元,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流域治理工程等各类扶贫任务。截至目前,全州已实现2.3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产业扶贫资金全部落实,落实以工代赈资金7783万元,落实扶贫发展资金5848万元,全州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面临着十三五开局,近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指出确保到2021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再次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也明确了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即到2021年实现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三确保,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两不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12月18日,延边州召开全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全州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确定了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凝聚力量,突出抓好六方面扶贫工作,确保到2021年与全省同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个精准要求:扶贫对象要精准。牢牢把握遵循标准、逐户核查、公示公告、分级确认、动态调整的原则,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项目安排要精准。项目规划上要坚持基础先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责任到人,项目决策上要深入基层了解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确定项目,项目落实上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实施项目,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实现全程监管;资金使用要精准。把扶贫资金安排与脱贫成效挂钩,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监督管理,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在扶贫开发上;措施到户要精准。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小处着手,抓住当前困难群众最急需、最直接、最迫切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因村派人要精准。认真总结驻村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发挥好驻村干部的作用,确保驻村干部沉下去、待得住、干得好;脱贫成效要精准。无论是贫困户脱贫还是贫困县摘帽,都要和脱贫攻坚总要求、总任务对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对表,每年退出多少要精准到县、到村、到户、到人,成熟一个摘帽一个,脱贫一户销号一户。

会议强调,全州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并重、精准滴灌与整村推进并行,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强化特色思维、市场思维、创新意识、互联网思维,引导贫困群众直接参与生态建设;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力度,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把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千方百计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程,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业脱贫;突出抓好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抓紧启动实施健康扶贫行动,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决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突出抓好社会保障兜底。精准认定保障对象,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尽快达到或超过国定脱贫标准。提高农村特困户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有效保障遭遇急难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生存面临危机的家庭基本生活;积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继续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着力在全社会形成扶危济困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

据了解,明年延边州将脱贫攻坚工程继续列为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全州的扶贫工作又将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还没有走进河北之前,如果要问我对河北有什么印象?作为吃货,也只能说出驴肉火烧、李连贵熏肉大饼、藁城宫面、柴沟堡熏肉这样在还没有走进河北之前,如果要问我对河北有什么印象?作为吃货,也只能说出驴肉火烧、李连贵熏肉大饼、藁城宫面、柴沟堡熏肉这样的代名词。然而,这座城市,可没有那么简单。2012年12月29日,总书记首次去基层考察,就冒着严寒前往河北省国家级贫困县阜平县。在阜平县,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贫困群众真实富起来,他在群众家里脱鞋上炕盘腿而坐,在困难群众家里吃窝头,在风雪地里与群众手挽手行走,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影响这座城市的,还有习总书记那句励志语录: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借着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北省扶贫办承办的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的机会,作为网络媒体的我们有幸于4月25日至29日重走习总书记当年路,感受河北精准扶贫的力量。五天四夜的行程,从河北阜平县到易县,再到唐山,一幕幕似乎还在脑海中不断地回放。生活好起来了,村民笑得很灿烂沿着山路一直行走,沿村中水泥路而上,一处精致的小院映入眼帘,金色的牌子注明着小学的名字:骆驼湾小学。和现代化城市的学校相似,这个小学里有滑梯、乒乓球桌、篮球架等设施,里面还挂有骆驼湾幸福院、骆驼湾小学、电子商务服务店、精准扶贫工作室等门牌。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个村庄是有着老旧危房,没有路灯的穷村庄。然而现在,当我们走进村民的家时,看到其中一户村民的门楼已是木门灰瓦,门楼下也安装上了节能灯,石块和黄泥新砌的院墙上留有三个小窗,房间也是安装了门窗配透明玻璃,可现代化了,村民唐荣斌笑得合不拢嘴。类似这样现代化的房子在河北各个县中并不少见。可见脱贫不易,找准路子很重要。

去年11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重点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提出要精准扶贫。以阜平县为例,骆驼湾村通过精准扶贫,找准定位,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成百亩苹果种植基地,养殖牛、羊、鸡、猪等家畜家禽,大力发展互联网+特产网络销售平台等服务业,主营农副特产。2021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3000元,有48户共131人脱贫。而顾家台村,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2013年底顾家台村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并紧紧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食用菌种植、药材种植、手工业经济及其他特色增收产业,加快发展农家院经济,打造特色旅游乡村。很快,顾家台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1045元增长至人均纯收入3140元。而对于有着贫困大县称号的易县来说,产业扶贫+合作社模式是其一大亮点。在采访中,当已脱贫的村民谈起现在的生活时,他们都笑得很灿烂。

以前我只能靠种玉米来赚一点小钱,但是现在我将土地流转出去,还在合作社打工,三年后就能拿分红了!今年71岁的台底村村民陈殿英说这话时,老人家的眼神一直明亮着,嘴里眼里尽是遮盖不住的笑意。点赞!河北扶贫干部们为了脱贫这样干扶贫先扶志,在河北这样的地方,显得格外重要。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针对的不仅仅是困难群众,更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在采访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已脱贫的村民,还有那些为了帮助村民脱贫的扶贫干部们,他们也是蛮拼的。在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陈国看来,发展传统农业最多可以脱贫,但想要真正致富,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要引进新产业、发展服务业。然而要扭转村民们的观念却并不容易。陈国就为此曾数次组织村民到外头去考察,组织他们去河南、山西、湖北等地进行实地体验。让大家伙看看人家是怎么发展旅游的。

一次不行就两次,在切身体验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直到大家觉得,我们的房子按照这样的规划建下去,生活会好起来。陈国坚定地说。无独有偶,和陈国一样为了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而费尽心思的还有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曹建平。为了动员青年返乡创业,曹建平甚至多次跑到北京做思想工作,如果能回来,返乡创业的政策非常好,而且村里需要他们在外面掌握的见识和经验。动员了数月,至今已回来了5名青年。然而他们仅仅只是河北省驻村干部的一个小小缩影。据了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北省委决定,从2021年起,连续用5年时间,在省市县三级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

采访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河北精准扶贫仍在继续。河北省目前共有扶贫开发重点县62个,贫困人口310万,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对河北来说,扶贫攻坚似乎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为此,河北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性任务来狠抓。相信这场脱贫攻坚战,河北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写在手记最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活动历时5天,行程1200公里,媒体们走过两市三县十村。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能够走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看河北如何精准扶贫,收益颇多,受益匪浅。但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感谢各位同事在此次采访活动中对我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从河北回来以后,南方网总裁欧阳农跃、总编辑胡键、副总编辑张纯靑以及部门领导对此次走转改活动成绩表示肯定,感谢南方网为员工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此次采访活动中,自己采写的原创稿件被央视网、央广网、第一财经等多家重点知名网站转载,也非常感谢主办方中央网信办对南方网的肯定。写这篇记者手记文笔不佳,望各位读者见谅。在这次的采访活动中,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湖北省相对于甘肃省在扶贫开发方面,不论是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上,还是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贫困程度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要实现到20__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攻坚任务目标,还必须学习甘肃、贵州的经验和作法,在精和准上做好结合文章。

一是学习甘肃省扶贫攻坚的精神。

目标措施精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制定扶贫目标措施时,明确了三不原则,即不现实的目标不说、不切实的任务不讲、不实际的办法不提,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信息资料齐全,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均规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贫困村、贫困户信息资料,包括贫困原因、扶贫措施、脱贫目标和计划,同时开发了一套精准扶贫工作网络平台,通过点击某个村某个贫困户,就能直观地看到该户的人口、致贫原因、帮扶需求、脱贫计划和进展等详细信息。虽然甘肃与湖北在贫困程度、贫困面和自然环境、资源优势等方面截然不同,有些方面不能照搬照套,但甘肃省在推进扶贫开发上的信心、决心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是精准产业项目支撑群众脱贫。

贵州省海雀村之所以能把风沙四起的荒山变成万亩林海,关键是找到了科学发展、生态富民的精准路子;甘肃省平凉市之所以能在干旱贫脊的土地上发展苹果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就是因为因地制宜找准了扶贫项目。因此,我们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而化之地大水漫灌,在扶贫对象、产业项目、资金安排和规划措施等方面,要做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之策。

三是从解放思想上实施精准扶贫。

一位曾经在甘肃部队工作过15年的朋友讲过这样两个事例,其一:某村支部书记到县里开会回来,自豪地对大伙说,我们今年又把贫困村的资格给争回来了!其二:部队到当地结对村去扶贫,给某户贫困户送去两头优质种羊,鼓励他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再去时发现羊没了,已经被农户宰掉吃了,问及原因,农户理所当然地说道你们送来就是给我们吃的嘛!。

在我们当前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认为戴上贫困村的帽子,肯定会给村里带来真金白银和项目扶持,宁愿守着这顶帽子不愿摘去;有的群众争着要当贫困户,等着上级领导送来慰问金和物资。这种等人授鱼、等米下锅的思想,严重制约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脱贫计划的实现,必须要在实施精准扶贫措施的基础上,正确引导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转变思想,树立干中求助、积极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对建档立卡对象要算好收入账,达到脱贫标准的要予以标识,及时退出贫困之列,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

四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涉及到土地开发、利用和资源配置上,不能盲目冒进,不能单一地追求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项目,同时还应兼顾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做好科学规划,决不能以脱贫致富为目的而私开乱挖、毁坏地形地貌、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决不能为了当前脱贫摘帽的目标而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确保扶贫攻坚与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既要顺利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又要做到科学、可持续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精准扶贫十大常识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精准扶贫是当代中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通过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资源,实现脱贫目标。针对这一主题,本文将通过探讨精准扶贫的十大常识,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以期增强我们对精准扶贫的认识。

第二段:认识贫困现象。

贫困是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并非不可改变。了解贫困的成因和表现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我们了解到的贫困现象包括生活水平低下、教育医疗条件差、收入来源有限等。只有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帮助贫困人口走出困境。

第三段: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需要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就是要对每一个贫困家庭进行全面排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通过政府、社区、村委会等多方合作,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第四段:通过精准措施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脱贫的关键在于采取对症下药的精准措施。仅仅提供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技术培训、产业支持、就业创业机会等。同时,要注重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推动就业增收,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真正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达到真正的脱贫目标。

第五段:社会共治扶贫的重要性。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良好的脱贫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居民参与的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扶贫工作,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发展。

总结。

通过对精准扶贫的十大常识的学习和体会,我们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对于贫困人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状况和困难,通过精确识别和精细化施策,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资源。而精准识别、对症下药、社会共治则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让贫困人口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注意: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结构和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