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6:16:17 页码:13
2023年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优秀9篇)
2023-11-21 06:16:17    小编:ZTFB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表现。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增加可读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锤炼过硬本领,打造专业队伍。“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能力,有信心,保证您的安全!”电影中这句台词戳中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心窝,我们知道能在紧要关头自信地说出这句话,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基层工作直面群众,是党和国家与群众联系的第一个信号站,是解决群众问题的第一个智囊团,代表着党和国家在群众当中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是如此,基层干部越需要从理论武装、业务办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我,日常工作中锤炼过硬本领,紧要关头迎难而上从容应对。

培养团队默契,打好团体战。飞机成功迫降绝不是一人之功,机长操作飞机迫降期间,副机长积极配合,乘务员确保乘客安全,地面更是指挥空中6架飞机和机场跑道上的飞机为迫降让出道路,这才有了这一航空史上的奇迹。基层工作更不可单打独斗,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离开了群众,我们便丢失了最初的信仰,只有时刻牢记我们来自于群众,与群众一体,才能确保基层建设顺利推进。与此同时,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的协作也十分重要,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体谅,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用实力为团体作战贡献最强火力。

当机立断,抢抓机遇。川航3u8633挡风玻璃破裂时,飞机处在9800米高空,时速也达到了800公里每小时,这一紧要关头,机长刘传健迅速对飞机所处环境做出了判断,给出了对策:保持两万三千英尺的高度,确保飞机不与青藏高原山体相撞,飞出高原后再以合适的速度下降,确保乘客不会因为高寒缺氧和速度过快威胁到生命安全。这种紧要时刻迅速做出决断的魄力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如何确保传统的农村农业跟得上时代潮流,抓得住时代机遇,还需基层“机长”抢抓机遇,肥城市桃园镇的“肥桃振兴”便是如此,领导班子稳抓发展“拉杆”,结合桃园地区优势,精准识别当下市场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引进标准化栽培技术,建设千亩标准化肥桃产业园区,增加村民、村集体收入,提升村民幸福感,为桃园发展加足了马力。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在万米高空飞行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生死关头,刘传健冷静面对、临危不乱,带领机组成员全力保障了机上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业界将之誉为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川航3u8633航班机组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

挡风玻璃破裂是偶然,飞机安全着陆却是必然。机长刘传健用他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换来了紧急情况的泰然处之,用他高尚品格、顽强意志挽救了上百条鲜活生命。他的力挽狂澜,刷新了国际对中国民航的认识,为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机长”的铮铮铁骨。机长刘传健让我们明白,在中国,之所以会感到安全,因为有无数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之所以感到幸福,因为有无数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身为组工干部,胸膛里放着为民爱民的初心,不由扪心自问。

一问“德”。

保护小家的美德。事发一刻,刘传健脑海中闪过的是后舱的119名乘客、9名机组成员,一旦飞机失事,丢掉的是128条生命,破碎的更是128个家庭。他的这种道德情操、人文情怀不正是每一个基层工作者所必须的吗?组织工作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直接涉及老百姓的实际利益。谨慎处理好一项惠民政策,或许就能挽救一位卧病在床的病人,送出一名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学生。保卫祖国的大德。刘传健机长考虑到的,还有中国民航的声誉。一旦坠机,中国民航在国际上的赞誉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意外的发生,他决不允许。推及组工干部更是如此,他们犹如一根根绣花针锋利地扎实在基层这片广袤大地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共同编织着亮丽的“中国名片”。他们为国家培育、选拔栋梁之才,为国家基层队伍建设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每一位基层组工干部都应不断锻炼自己的“负荷”能力,牢记伟大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当世界人民遥望中华大地的时候,也会称赞道,看!了不起的“中国组工”。

二问“勤”。

一是要自律。作为军转飞行员,面对专业英语这本“天书”,他不止步于吃透基础,更是自我限定目标,每天背诵练习。为了完成高原飞行的考核,他严格要求、认真训练,2011年6月,通过考核开始执行高原飞行任务。就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让他将工作变为事业,创造奇迹。二是要坚毅。体能训练、冷水下憋气等日常,练就了刘传健强大的耐力和坚韧的品格,才使瞬间的失压、零下40度低温和巨大声响等困难都被顽强克服。反观当下基层工作,满足于“差不多”“还可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基层组工干部更要把工作干实、干好。隆冬将至,走在田间地头寒风凛冽,但打好脱贫攻坚的“主动仗”,必须具有自律的品格、坚毅的精神,不断为百姓送去温暖、增粮添衣。

三问“能”。

“能”离不开严在平常。常言道一件事重复21次便可成为习惯。刘传健沿着川藏航线飞行了100余次、安全飞行13600余小时,却将每次飞行都作为首次,谨慎对待,从未懈怠。基层的大部分工作如同绝大多数飞行任务,都是在看似平淡中完成,或许有些枯燥乏味,但正如初次坐飞机的乘客对于生命的重视、对颠簸的忐忑,基层干部的每一项看似重复的工作,都与群众切身相关,值得基层干部一遍遍练习,最大程度地节约群众时间、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能”少不了新在日常。意外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意外的不可预知。32000英尺的高空、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外界一切联系中断……刘传健依旧凭借多年的驾驶经验、过硬的业务技能,准确判断着每座山的位置,果断做出应急措施。“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这是民航史上的第一次,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创新举措。基层工作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创造性解决百姓所忧所困的法则。人民群众将基层干部当作的“主心骨”,我们又怎能寒了父老乡亲的心?面对棘手难题,必须借鉴经验,常学常新,才能保证百姓利益最大化。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全球各个角落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不安。作为高校学子,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亦不能被恐惧所制约。因此,高校抗疫宣讲活动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疫情知识、参与疫情防控的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在宣讲活动中,专家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毒特点。通过实例和数据,我们了解到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接触和气溶胶传播,而且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觉,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除了了解病毒特点,在宣讲活动中,专家还详细介绍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他们介绍了病毒检测、隔离、消毒、餐饮安排等措施,以及政府的行动措施和疫苗研发进展。这些信息让我们了解到,虽然我们个人力量有限,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遵守防控措施,密切配合政府的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到个人的防控意识和行动上的责任,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安全,也关系到周围人的健康。

宣讲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专家们给我们带来了疫情背后的感人故事。通过讲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坚守抗疫一线的经历,专家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动,也让我对抗疫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疫情期间,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量,无论是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是普通公民,每个人都有力量去改变和影响。

此外,在宣讲活动中,我也看到了高校的力量和责任。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如开展线上教学、限制外来人员进校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师生提供了更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形成了良好的防护网络,为保障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高校抗疫宣讲活动让我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明白到防控疫情是每个人的责任。在疫情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向身边的人传递正确的信息,引导大家共同面对困境。疫情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重返正常的生活。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近年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困扰。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应运而生。本人有幸参加了某高校举办的一次抗疫宣讲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提高大学生们对抗疫知识和防控措施的认知度,某高校组织了一次抗疫宣讲活动。这次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不仅有抗疫专家的专业解读,还包括一线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分享。这些都使得宣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这次宣讲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专家讲座和现场经验分享。专家讲座主要针对病毒知识、疫苗研发情况以及个人防控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了生动的说明。而现场经验分享则通过一线医护人员的讲述,将抗疫工作的艰辛和挑战传递给听众。这种形式的安排使得宣讲活动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更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第三段:宣讲活动给我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这次宣讲活动让我意识到个人防控的重要性和团结抗疫的力量。在专家的讲解中,我了解到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深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疫情扩散和防控的影响。而在医护人员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始终保持坚强的职业精神。这使我反思起自己是否追求个人利益,是否团结他人并共同应对疫情。

第四段:宣讲活动对我未来的引导和影响。

这次宣讲活动激发了我对学习和科研的兴趣。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了解到了病毒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学生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医护人员的分享,我了解到了他们在抗疫工作中的坚守和付出。这激发了我作为一名未来医生的责任感,让我更加珍惜和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参加高校抗疫宣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疫情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更清楚了个人在抗疫中的力量和责任。我将把这些体会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力量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宣讲活动和经验分享,让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参与抗疫工作,共同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上是我对参加高校抗疫宣讲活动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增加了对抗疫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还激发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重建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新冠疫情自2020年以来席卷全球,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既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强大的考验。为了提高大学生防控疫情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纷纷组织了抗疫宣讲活动。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抗疫宣讲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首先,抗疫宣讲活动让我明白了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的宣讲和讲座,我们了解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症状以及传染性,深入了解了它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各种疫情防控知识和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知识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决心。

其次,抗疫宣讲活动提高了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在宣讲活动中,专家们向我们介绍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染的危害,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新冠病毒的威胁。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防控方法和技巧,比如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和通风换气等。这些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让我明白了科学防疫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应对疫情的能力和素质。

再次,抗疫宣讲活动增强了我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抗疫期间,我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宣讲活动,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曾经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曾经主动为他人提供援助,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乐趣和快乐。这次抗疫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社会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并且坚定了我去助人为乐的志愿服务的信念。

最后,抗疫宣讲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宣讲活动中,专家们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传递知识和信息,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与专家们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专家们严谨的思维和高超的学识,他们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抗疫一线发挥重要作用。这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不断学习的欲望。

综上所述,高校抗疫宣讲活动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使我明白了疫情的严重性和防控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增强了我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这次宣讲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未来的抗疫和防控工作中,我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构建健康安全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劳动者授予的光荣称号,是对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的充分肯定和光荣褒奖。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丰硕成果的背后无不凝结着一代代劳动者竭诚忘我的付出。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劳模为榜样、标尺,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树立爱岗敬业,争创一流风向标。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无论是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还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正式建成开通,亦或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国8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等等伟大创举,都是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日复一日地钻研、年复一年地坚守而创造出来的,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提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气神。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要学习和借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敢吃苦、能吃苦、不怕苦,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用智慧和汗水换取胜利的果实,让艰苦奋斗、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蔚然成风。“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新时代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代,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安于现状、坐吃老本,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再上新台阶,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涵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好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人生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个人的荣华富贵、声名显赫,而是取决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是否有所贡献。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时刻保持一颗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初心,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把好政治关、作风关、行动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前、想在前,舍“小我”成就“大我”,化“小爱”为“大爱”,多做利民、惠民、为民的实事好事,筑牢干群关系之堤,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催人奋进、引人前行的灯塔。每个时代总需要一些引领者成为榜样,他们用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每位平凡的劳动者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报国志和强国行,将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银河,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过去的2020年极为不凡,战胜疫情、抗洪救灾、揽月探海、决胜脱贫攻坚、“十三五”圆满收官,这一项项令国人自豪、令世界惊叹的成就背后,无数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拼搏奋进的榜样身影灿若群星、熠熠生辉。奋进新征程,继续擦亮榜样底色,释放榜样之磅礴伟力,党员应当践行“三一法则”,争做一名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时代榜样。

擦亮榜样底色,须牢始终记第一身份:我是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党员绝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更意味着为民谋利的责任与使命;党员不是个人的光环,更不是个人的政治资本、敲门砖。党员与普通群众的根本区别在于党员的先进性。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舟曲人民的“乖女儿”张小娟,“用行动‘跟我上’、用真情‘暖人心’”的最美公务员刘立飞,用生命兑现庄严承诺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黄诗燕……无数共产党人迎难而上、甘于付出,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倒的榜样丰碑。走好新征程,继续擦亮榜样底色,每一位党员必须敢于亮出党员身份,吃苦在先、敢为人先、奉献在先、冲锋在先、守纪在先,以实际行动坚守好、维护好党员身份,牢牢树起新时代榜样形象。

擦亮榜样底色,须时刻算清一笔明白账:共产党员就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吃亏书记”李连成、带着1800多名大山女孩儿与命运“叫板”的张桂梅、“抗洪显担当、人民好儿郎”的最美公务员桂河标……无数共产党员,正是秉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信条,才在群众心中筑起了不倒的榜样形象。走好新征程,继续擦亮榜样底色,需要每位党员始终算好“公与私”明白账,付出更多、贡献更多,真正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对抉择,不打个人小算盘,不动歪脑筋,严守纪律防线,涵养“无我”之境,就一定能够斩断纷扰的诱惑羁绊,抛却斤斤计较,消除瞻前顾后,在利益取舍、危险困境面前挺直腰杆,让党员的榜样形象不落灰尘。

擦亮榜样底色,须答好一份群众满意的合格卷,用骄人业绩为党员形象做注脚。党员的榜样形象不但体现在政治思想觉悟上,还要印刻在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的实践中。也许我们的岗位很普通,工作很平凡,但诚如“英雄机长”刘传健所言:“只要你把自己的每一件事做好,脚踏实地,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为以后的不平凡做好准备了。”带领乡亲“绝壁上‘啃’出出山路、脱贫路、小康路”的时代楷模毛相林,“以真情换真心”的最美公务员沈淼,“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天使”李萌,推动中国高铁从“追赶”到“引领”的丁叁叁……无数党员榜样都是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竞相闪耀。走好新征程,继续擦亮榜样底色,需要广大党员鼓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面对问题、困难敢于亮剑,用敢闯为榜样底色上新;要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工作求极致、创精品,用创新为榜样底色上新;要保持“心中有民,脚下有泥”的务实作风,用实干为榜样底色上新,从而以群众满意的新业绩,为党员形象打上鲜明注脚。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们更加应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不畏险阻、勇毅前行。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常持“笨鸟先飞、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对青年来说肩上扛着的是国家、民族、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爱岗敬业是责任的“底色”,艰苦奋斗是责任的“本色”,甘于奉献是责任的“特色”,要牢固树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担当,沉下心来,扑下身子,保持一种“放不下”的责任感、一种“往前赶”的主动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在青春奋斗中实现思想抱负、成就出彩人生。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常存“滴水石穿、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坐得住冷板凳,生得出定慧心,下得了苦功夫,对认准的事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既能够“钉钉子”推动落实,也善于“拔钉子”解决问题。想要继续一马当先、勇立潮头,必须要拿出年轻人的拼劲、闯劲,勇当战士、不当绅士,始终勤于学习、提升能力,顶住压力、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开新局面,激发自身优势、涵养开拓精神,催生更多的创新之花、创造之果,做新时代的领跑者。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常怀“摒弃小我、书写大爱”的真挚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奉献之中,也应在生活中奉献。对青年干部来说,更应时时提醒自己能为社会和他人做什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不平凡的人生,在奉献中实现奋斗价值。吃亏的事向前一步、享受的事后退一步,才能做到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淡定,真正做一个扑下身子、工作实在的人,一个对得起组织、问心无愧的人。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青年干部更要拿出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干劲,百折不挠、驰而不息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用“劳模精神”鼓舞我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

高校抗疫宣讲活动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作为新征程上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劳动者”,年轻干部更要涵养“工匠精神”,有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奋勇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不负组织厚望、不负人民重托。

涵养初心如磐、赤胆忠诚的“匠心”。从“象牙塔”到机关或基层单位,广大年轻干部意气风发,但由于政治磨砺不足、摔打锤炼不够,很容易被焦躁之气甚至不良风气“支配”。“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在人生最初阶段,就深植做“坚定信仰者”的根基、做“忠实实践者”的自觉。要端正工作动机,认真回答好“从哪里来、为谁工作”的命题,主动将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放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高度去考量、去谋划,如周永开同志那般保持“党是一生的追随”,像卢永根同志那样“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从一开始就“扣好第一粒扣子”,愿得此身长报国,风雨不动安如山。

涵养攻无不克、敢打必胜的“匠艺”。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改革发展进入更大的“深水区”。很多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素质好、后劲足,但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还存在能力短板、本领恐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摒弃“和尚撞钟”的心态,提振开拓创新的锐气,以“钉钉子”精神钻研业务,切实把小事做精细、将平凡变精彩,努力成为行家里手、骨干支柱,“十年磨一剑,今朝显锋芒”。要强化“墩苗”意识,主动走出“舒适区”,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科研攻关前沿等最急难的任务一线经风雨、壮筋骨,在为民服务的火热实践中锤炼“七种能力”、收获“傍身之技”,不断打倒阻碍改革的“拦路虎”,啃掉影响发展的“硬骨头”,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涵养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匠行”。改革发展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坚持“干”字当头,有“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危机感,主动蹲下身子搞调研,深入群众察实情,既潜心“谋新招”、也坦然“理旧账”,既探索“致富路”、更不忘“穷亲戚”,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力克浮躁情绪,降低几点“感觉良好”,减少几分“自命不凡”,要“傲骨”不要“傲气”,要“超越”不要“优越”,把奋斗当作一种幸福,甘做人民群众的“打工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不断在日积月累中淬炼心性,在守望成功中“破茧成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