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 施工图纸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8:07:49 页码:9
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 施工图纸心得体会(五篇)
2023-01-12 08:07:4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一

县上相继出台实施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细则、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水票使用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正在修改完善水权交易制度、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节水基金管理办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水器具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节水责任考核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全县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从年全县制定并实施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来,已将水权分行业逐级分配到户,基本明晰了初始水权,并建立和完善了乡、村、社、井四级水权明晰台账,年全县共配置水量5.8亿立方米(地表水1.75亿立方米,地下水4.05亿立方米),较年实际用水量6.86亿立方米削减1.06亿立方米。推行水票制度,用水户凭水权证分配水量,以用水小组为单位按轮次购买水票,用水户先购票,再按规定程序进行引水和取水。强化水电共管措施,严格执行水电部门下管一级管理办法,把以水定电、以电控水、凭票供水、刷卡取水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逐步明晰县城用水户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量加价。推行智能化管理,全县计划保留的6290眼机井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通过加强智能化设备的运行管理,配套完善设备和运行维护办法,加强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用水户操作技能培训,使取水程序和用水行为进一步规范,目前,各乡镇都能严格遵守“用水户提出申请→协会核对加注意见→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复→水管单位确认后出售水票和刷卡充值→供电所依据水票向用水户供电→用水户刷卡取水”的取水程序,水管单位包村包社职工逐月逐井进行用水量和用电量的登记,实时监控每眼机井逐轮次的用水情况,加强用水的过程性控制。积极改革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县实际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工程管理办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效运行机制,不断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和效益。针对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工程管理,县政府专门印发了环河灌区田间工程后续管理办法,确保已建工程的高效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

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从提高单方水效益和节水增收为出发点,推行“三压三扩”措施,大力压缩传统农业,扩大阳光产业;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高效型产业;压缩农业人口,扩大非农产业人口。种植业方面,压缩相对耗水多的粮食作物比重,年,粮食作物面积由年的28.6万亩调整到23.2万亩,减少了近20%;大力发展棉花、茴香、葵花、中药材等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低耗水高效作物种植比例明显增大,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县已累计建设日光温室1亩;着力发展沙产业,在风沙沿线退耕还林沙化区,推广梭梭、红柳人工集约化栽植,接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肉苁蓉;努力形成温室和粮食、棉花和茴香、药材和饲草三个三分之一的产业格局。按照抓养殖大户、建养殖小区,抓品种改良、建防疫体系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把草畜产业变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废污水治理和排放控制,做到达标排放,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分年度制定关井压田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关井压田区域,严格按照申报、核查、确认、公示、关闭、验收、建档等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关井压田工作,已累计关闭机井1698眼,压减农田面积24.65万亩;结合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落实,实际农田配水面积已由102万亩压减到年的74万亩,压减幅度达27%。

积极推广各种综合节水技术。从农业方面讲,县上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日协贷款节水灌溉、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及其它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近三年累计衬砌骨干渠道30.88公里,衬砌斗农渠及农井渠等田间工程1364公里,安装低压管道386公里;坚持高效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示范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面积4.45万亩,小畦灌、垄沟灌、覆膜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小畦灌面积达到40万亩,垄沟灌面积达到15万亩,覆膜灌面积达到50万亩;改变传统的灌水方式,采用一膜两用免耕技术、干播湿出栽培技术等,湖区推广一膜两用免耕技术面积达到4.8万亩,各乡镇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干播湿出栽培技术,去掉储灌用水从而减少一次灌水;积极采取科学的灌溉制度,通过推迟头水时间,尽可能延长灌水间隔时间,从而减少灌水次数,有效降低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今年全县小麦、玉米、瓜类、辣椒、洋葱等作物与去年相比至少要少灌一到二次水;大部分群众在浇灌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大块串漫灌的灌水方式,想方设法浅浇薄灌,打消以往的狠水思想,最大限度的降低灌水定额。坚持生产节水和生活节水相结合,在强抓生产节水的同时,不放松生活节水,在大坝文二村、薛百宋和村等地示范了以安装计量设施、改造节水器具、集雨及废水收集利用等家庭生活节水技术,探索农村生活节水的模式,群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针对居民生活、机关单位和工业企业等,实施节水器具改造、分户计量和水表出户改造、给排水管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集雨和废水回用、街道绿化滴灌等节水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了城区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各项综合节水措施,年全县共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400万立方米,年再削减5000万立方米;年,农业斗口井口亩均配水定额下降到542立方米,人均配水面积控制在3亩以内,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下降到95立方米,预计较年可再削减地下水开采量8000万立方米。

全县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245个,全部进行了会员登记,办理了注册手续,制定章程及相关配套制度,发放会员证书,并积极落实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各乡镇均与村级用水者协会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村级用水者协会又与用水户签定了用水管理协议,使协会在参与水权分配和监督水票运行、执行用水计划、管理田间工程、协助水管单位推广节水技术和征收水费、宣传国家的水利法规政策、教育和指导用水户节约用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在健全完善协会章程、选举办法、工程、用水和财务管理制度、会员公约、水事纠纷协调仲裁办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县政府对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能职责做了进一步明确,给协会负责人员预算了工资,预算补贴协会运行经费,制定印发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按照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将协会负责人员的工资报酬与工作任务挂钩,通过对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充分调动用水者协会的积极性。整体上讲,协会能按照“一事一议”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民主讨论解决水权分配、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节水技术推广中的具体事宜,为全村的用水户和水管单位服务,尤其能严格落实水票运行制度和逐轮次控水措施,逐步规范用水程序,妥善化解用水户之间的水事矛盾,基本实现了公众参与的目标。协会的组建运行,为辖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和田间工程的高效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普遍提高,用水程序日趋规范。

近年来我县把抓项目建设促发展作为载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吸纳各方资金,尤其是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和设施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及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的用水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节水促发展的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筛选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多渠道、全方位争取项目,力争生态建设与保护、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等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全力以赴实施好已批准的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等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年以来,全县重点建设了以下项目,一是实施了红崖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衬砌骨干渠道35.507km,完成投资2631.0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931.09万元。二是实施人饮安全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建成供水工程15项,使6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5.6543万人的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标准,完成投资23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0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784万元。三是实施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衬砌渠道397.73km,配套滴灌0.07万亩,配套管灌0.85万亩,完成投资4905.62万元,其中日元贷款2411.92万元,国家投资609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884.7万元。四是实施渠道衬砌工程,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年四年累计衬砌各类渠道2376.6公里,完成投资6712.22万元,全部为群众自筹。五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环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面积5万亩,其中渠灌1.9万亩,管灌2.75万亩,大田滴灌0.15亩,日光温室滴灌0.15万亩,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设施620套,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20xx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1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02万元;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共批准7个分项可研报告,计划改建骨干工程65.913公里,其中总干10.313公里,干渠28.1公里,支渠27.5公里;实施田间节水面积10.78万亩,其中渠灌3.75万亩,管灌0.8万亩,大田滴灌5.45万亩,温室滴灌0.78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091套,总投资222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988万元,地方配套的群众自筹2220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进展顺利;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项目初设已批复,正在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六是实施节水示范、民办公助、抗旱防汛等项目,年以来共完成投资949.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6万元,省级配套18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525.06万元。七是争取一些补助项目,年,将外调水水费补贴项目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补贴民调调水水费补贴600万元,已累计到位1200万元;年,全县关闭机井被省财政列入补助范围,年前关闭的1004眼机井已到位补助资金1163.55万元,年关闭的694眼机井补助资金正在报批审核中。

为落实温总理来民讲话精神,年3月3日,全县召开了万人参加的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誓师动员大会,全面开展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活动,对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万人进行宣誓:“我愿积极投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牢记总理嘱托,发扬精神,节约用水,保卫绿洲,防沙治沙,建设家园,为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而努力奋斗,决不让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尤其是水资源配置、灌区节水改造、设施农业建设等重点措施成效显著。做为创建节水模范县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节水模范县城创建活动,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即一个响亮的节水城市口号、一套完善的节水城市制度、一批先进的节水城市工程、一个新颖的节水城市形象、一批高效的节水城市亮点、一批醒目的节水宣传载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坚持约束与激励、行政与经济、法律与科技同时抓,依法管水、科学配水和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水资源公众参与体系和高效利用体系;以基础设施改造为重点,加快改造城区供水管网,降低漏失率;启动城市居民家庭分户计量设施安装工程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节水器具改造以及计量设施安装工程;以节水宣传活动为载体,扩大创建活动的公众参与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城区居民牢固树立节约用水观念,使节约用水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目前节水器具改造、分户计量和水表出户、街道绿化滴灌等工程进展顺利,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

关于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二

1、食堂现最主要的问题是菜品质量不过关(主要指色、香、味、卫生)评判标准为饭菜浪费较多。

2、食品卫生不够好反应在食材存放和厨房、库房、餐厅环境卫生和厨师个人卫生方面。

3、 食品安全也是首要考虑的,用餐时间过后食堂不能完全封闭的状况,对于存放于厨房的食物和调配料是不安全的,担心人为做手脚,引发用餐人员的身体不适。食材 清洗不够达标,特别到夏季,蔬菜等食材含有大量农药,需进行反复清洗,才能保证入口卫生,保证用餐人员食用健康食物。

4、食材存放,冷藏的食物完整的直接进入冰箱和冷柜。食用时不利于冻住的不利于清洗,部分量比较大食物化开后分割不用部分再进入冰柜食材的不新鲜会引起浪费。

5、食用餐票引起的局限性,餐票设置目的是避免浪费,和便于统计用餐人数。

引起车间工人的不便和不满,导致工作很忙的没有票饿肚子,有票的可能吃不饱,还有不愿意吃倒掉,有票不用最后在宿舍吃泡面等。

公司免费给员工提供吃住,虽然不是不计成本的,但公司不在饮食上刻扣大家,既然钱花了,大家没有吃好,就是浪费,这就需要对厨房工作进行改进。

炒锅3人(负责回汉灶早餐、中餐、晚餐、夜宵的制作)

1人已转正3500元/月,1人20xx年1月待转正工资3500元,1人还未到期工资2700元。 帮厨2人(负责回汉灶厨房、餐厅卫生清理,洗捡菜、配菜、打饭、

1人20xx年1月待转正预计工资1800元,1人还未到期工资1500元。

车间送饭员1人(负责中晚餐夜宵配送,食堂垃圾的清运,送餐车的维护,卫生的打扫) 未转正工资1500元。

1、首先厨房、餐厅环境卫生改进,厨房内部物品重新整理摆放,清理地面不长期摆放食材小件用具,所有物品上架入柜,工具、器皿摆放整齐,每天清洗,定期(10天一次消毒,夏季5天一次消毒)。厨房操作间在用餐时间结束后不存放任何食材及成品食物。

购入的食材入库保存前需进行初次清洗和分解,袋装存入冰箱和冷柜。肉类购入后,统一初清洗后,按照每次的用量袋装,每顿用一袋,可以杜绝食物反复融化导致的不新鲜。其他蔬菜等食材购入后也应初步检摘后保存。需使用时食材清洗也要遵守操作规程,行政部随时抽查。

关于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三

为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在工作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切实做到对下鼓舞士气,对上树立形象,为营造良好的新闻宣传氛围,制定本方案。

文工团成立新闻宣传工作小组,马晓茜任组长,王琦任副组长,各队各派一名新闻报道员为成员,政委柴旭忠、团长吴彤为指导顾问。

1、收集和整理资料。从8月份开始,各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宣传骨干逐一梳理新闻线索和亮点,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和任务进度表,并及时向报道组上报。如遇重大新闻要上及时上报政委或团长,以备组织力量扩大宣传力度。

2、组织新闻策划。新闻报道小组将重点指导和协助各队,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策划部署。同时,各队也要针对各队业务创新的举措,对新闻宣传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

3、在媒体刊物发稿。收集每次演出相关稿件,适时在总队主页、部局主页、一报一刊和各大媒体刊物发表新闻。

1、各队针业务培训的实战演练。

2、各队参加演出、比赛等活动。

3、团里组织的演出报道。

4、我团演员与基层单位的互动。

5、先进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

团里定期送报道小组成员参加总队组织的新闻报道员培训,如有机会,可选派部分人员到一报一刊或各大刊物实习,以此提高宣传能力及曾近与报社媒体的交流。

关于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四

尊敬的公司领导:

金色的麦浪送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和盛夏的来临,为了感谢广大员工为公司付出的辛勤劳动和贡献,让大家能够感受到泓盛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呵护,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结合当地的风俗传统,特制订以下员工福利方案:

1、端午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粽子可透过联系适宜的供应商购进。

粽子单价约12元/斤左右,员工84人所需费用:12*84=1008元

2、白糖:

沁阳当地每到夏季,公司厂矿一般都会为员工发放降温品(白糖、啤酒)。

白糖单价3元/斤左右,所需费用:3*848*5=1260元

3、加餐:

时光:端午节当天

地点:公司职工餐厅

人数及费用:进餐人数看生产安排,费用10元/人(暂按30人算):10*30=300元

各项共计:1008+1260+300=2568元。

以上方案,是否适宜,请批示!

************

20xx年5月28日

关于方案图转成施工图心得体会简短五

1、进一步拓宽博士招生口径,以统一标准考核学生素质,克服专业间的不平衡问题。金融学院采取多个专业统一考试、统一排名、择优录取方式,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等则采取按照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统一进行招生和录取,入学后统一培养,博士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并通过综合考试的基础上,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小组。

2、改进博士生招生选拔方式,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我校在博士复试过程中引入公开答辩的形式,不再按照报考专业或方向进行分组面试,改由全体博导参加进行集中面试。考生在面试时须综合展示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科研经历,主要成果和研究计划等,并进行个人陈述,再由专家提问,考生回答。这样的面试形式有利于充分考查博士考生的科研素质和思辨能力,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3、继续推进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试点。在总结经济学院、会计学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xx年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统计与管理学院、数学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的全部专业,以及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专业加入“申请考核”制招生试点。“申请考核”制不再通过学校组织的统一招生考试选拔博士生,而是由学院成立考核小组,直接对申请人的综合素质、理论基础、学术兴趣与研究潜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申请考核”制在坚持“三公”原则基础上,更侧重于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的全面深入考查,有助于提高选拔有效性,进而提升博士生源质量。

1、构建交叉性学科平台,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探索通过学科交叉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作为我校独立招生的学科交叉平台之一的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金融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导师团队联合指导,实验室“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培养符合行业、国家发展需求的具有金融、信息交叉领域背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则对接“20xx”协同创新平台,探索研究生招生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具有贸易、金融、法律复合知识结构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自由贸易园(港)区的建立、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以及培育、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秩序的形成。

2、探索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模式,开展类dba(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研究生培养试点。以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招生方式,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招收博士研究生,以类dba的模式进行非全日制培养,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端专业人士,探索我校专业博士学位培养,促进学校商学教育发展,确保我校商学教育的独特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3、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进一步优化博士生课程设置,完善博士生教学计划。例如在博士生的教学计划中,增加由海外特聘教授主讲的课程;组织博士论坛、学术研讨小组会(seminar)等,为博士生提供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借鉴国外商学院dba培养模式,打造全新的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博士层次开展现代高级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4、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依托,扩大联合培养博士生规模,积极推进国家公派和校派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加大信息沟通和披露力度,为有出国深造意向的学生建立重点培养人员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信息推广和技能培训讲座。同时根据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要求,我校还推行了校派博士生联合培养倍增计划,大幅提高校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资助力度。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和校派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对扩大我校的海外影响,提升我校的国际声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加强对博士生论文的指导力量。如建立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度,每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都能得到一个由2-3人组成的委员会的指导,委员会中除博士生导师外,还包括学院专职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含具有海外高校终身教职的特聘教授)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此外还建立了博士生招生计划分类指导和动态调节机制,根据导师科研项目的在研情况和指导论文的抽检结果,对博士生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节。

2、改革完善对博士生的科研考核与质量监控。我校逐步改革博士学位申请的科研考核标准,注重科研成果质量,弱化论文数量的要求,并对博士生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给予科研奖励。培养学院还采用博士生见面会、每周系列讲座、博士生中期答辩、年度总结报告等制度,对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1、以研究生收费改革为契机,推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按照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文件和通知的要求,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对研究生实施收费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进一步统筹和优化配置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激发学校、学院、学科的内在积极性,构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协同创新的制度结构。目前我校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均可享受每年不低于1.4万元的学业奖学金。此外我校还构建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导师资助、助研、助教和助管制度、专项计划培养研究生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多渠道的资助保障体系,力求提高博士生待遇,激励博士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的热情。

2、采取多种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激励机制。我校通过对博士生优秀科研成果和参加高水平会议提供奖励和资助、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等多种措施激励和引导博士生进行高水平学术研究,鼓励博士生多出成果。

3、建立并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责任制与资助制。建立导师组制度,由博导、正、副教授及海外特聘教授等至少三人组成导师小组,共同指导博士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并且通过导师资助博士研究生制度,提高对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发挥研究课题在博士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激发导师和博士生的积极性,促进博士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伴随改革的推进,我校博士生源和培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改革收获初步成效。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第一批资助的博士生中就有2人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多名资助对象有高水平论文发表。其中我校产业经济学专业郑若谷博士的学位论文《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指导教师干春晖教授)获得教育部评选的20xx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殊荣,成为当年度经济学门类入选的两篇论文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