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18:03:17 页码:13
2023年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实用11篇)
2023-11-14 18:03:1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写总结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在这些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思考深度和逻辑严谨性,值得我们学习。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一

(2)导数的四则运算。

(3)复合函数的导数。

设在点x处可导,y=在点处可导,则复合函数在点x处可导,且即。

1、数列的极限:

粗略地说,就是当数列的项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趋向于a,这就是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记作:=a。如:

2、函数的极限:

三、导数的概念。

1、在处的导数.

2、在的导数.

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注:函数的导函数在时的函数值,就是在处的导数。

例、若=2,则=()a-1b-2c1d。

四、导数的综合运用。

(一)曲线的切线。

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具体求法分两步:

(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_。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二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升;

作用——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

(1)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战国,制成“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武器:宋元时期,(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3、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4、沈括: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梦溪笔谈》,“十二气历”

5、郭守敬: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授时历》。

1、司马光(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3、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十五、明朝君权的加强。

1)。明太祖: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

2、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

3、靖难之役:朱棣(北平的燕王)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以胜利告终,朱棣成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改北平为北京。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三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第一文库网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四

2.句子结构分析是学习英语语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通过句子结构分析不仅能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运用,而且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能力”的高低。这里所谓的“能力”,表面上体现为“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尤其是“读、写、译”的能力,与句子结构分析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3.对基本语法即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必须烂熟于心,熟练运用,因为所有的长、难句都是基于这五个类型展开的。

4.对复合句的三大基本类型之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要做形式多样的造句练习,填关系词及连接词练习,单句改错练习,同异句比较练习及长难句分析练习,一定要在高一把基础打扎实。

5.线话英语的王老师说:“学习语法一定要认真听取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与讲解,归纳与总结,切忌把学习英语的大部分时间耗在啃语法书,做单选题上,这样做对提高英语收效甚微。”

6.建立一个错题库,从高一起就把自己在练习、考试中做错的,或是蒙对的题进行整理,分析在错题集上,并经常温故而知新。这样三年下来就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宝典,并为自己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7.把学习语法与单词记忆相结合。只是死记硬背许多单词,既感觉学习英语枯燥,又无多大实际意义,同样如果只是多学习语法,遇到许多单词不知其意,也不会理解语法,而且英语语法中许多特殊用法必须结合单词去运用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语法。故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一起学习,在学习语法中练习记单词,背单词时学习语法。另外还可多读些英语文章,同时学习单词和语法。

8.此外,英语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记忆。每日背3--5句课文中的美文佳句;每个单元后的learningtip或readingforfun都是很好的记诵材料。

9.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学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遗忘,学习语言也不例外。因此不必因为有遗忘现象而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决心,即使今天记住的单词明天遗忘也属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如何减少遗忘的程度?善于类比,总结知识,把所学的知识与过去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联系。

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简要讨论一下要不要学习英语语法的问题。这个问题,答案也许是很清楚的。主张英语语法可以不学的人往往这样说:我们中国人,如果智力正常,从小就会说汉语,能遣词造句,没见过哪个小孩先学语法再学话的。再说,英语讲得多了,有了语感,语法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种实践出真知的说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我仍主张学一点英语语法。本人没受过很好的教育,更不懂高深的语言学习理论,但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在我们中国,百年都没有营造出正常情况下用正式英语交际的大氛围和小氛围,所以难以在投入产出比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培养出一定的英语语感。语法,实际上就是给你语言整体上的语感(规则),既给你能解释语言现象的鱼,又教你如何用语感去钓语言深层的鱼。何乐而不为呢?说到这,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也就清清楚楚了:弥补氛围难以在短期内培养一定语感的缺憾,比较经济地获得英语整体的语感。当然,也为通过我们这个考试大国的众多英语测试提供初级“抱佛脚”的方法。

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

学习英语语法的范围,指的是学习英语语法需掌握的内容程度。既然我们学习英语语法的目的那么简单实际,到啥山唱啥歌吧。范围不必很大,也就是说面不宜太宽,点也不宜研究太深,毕竟需要用英语说之乎者也的人不多。另外,我认为通过学习英语语法,求得对英语的整体感觉非常重要。有了整体感,可以揭开英语的神秘面纱,知道了对手的模样,就知己知彼了;有了整体感,对语言就有了“君临天下”之气,加之不懈的积累,从掌握语法的必然王国,进而出入语言的自由王国。出于这种考虑,这个讲义编得非常简单,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高中所学的内容,但实用语法的基本脉络比较清晰。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五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1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张衡发明了能测量地震的地动仪。

18、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19、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六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七

4.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6.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8.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13.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八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5.com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九

1、建立:由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

2、称霸地中海: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在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称霸地中海西部。

3、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是执政官。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4、衰落: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凯撒独裁时,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1、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

罗马帝国后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下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机务基本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二。知识概念。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内的点与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多从实际情形出发,通过对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