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初中(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4:26:14 页码:7
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初中(3篇)
2023-01-12 14:26:14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20xx年全市运管工作回顾

全市道路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1.09亿人次,同比增长0.71%,周转量128.8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11%;完成公路货运量1.24亿吨,同比增长5.91%,周转量182.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03%。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南京运管处也先后获得国家五部委春运“情满旅途”先进集体、全省运输管理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和省春运先进集体,由市运管处主要参与的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申报工作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之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紧跟形势、积极创新,发挥主动、扎实迈步:

(一)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积极创新,绿色发展。市区包车业户发展先试先行,“宽进严管”,新增新能源电动大巴1500多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积极促成市政府出台蓝牌电动货车城区无障碍通行政策,发展新能源货车681辆,为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做出有益尝试;南京福车物流列入省甩挂运输项目库,预计可获得省级甩挂补助资金超千万。20xx年南京也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的突出表现,力压全球94个城市的200多个项目,成功斩获“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

二是勇于探索,开放包容。鼓励发展“互联网+定制客运”,线上平台与线下企业融合创新,相继开发“巴士管家”、“客车码头”、“小猪巴士”和“巴哥驾到”等线上平台,个性客运线路、网络和手机售票、淘宝网营销等形成新的增长点。鼓励“互联网+物流”模式,无车承运人网络平台发展迅速,“运策网”、“叭叭速配”等在全国已形成较高知名度。

三是优化调整,科学决策。对应综合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全市客运班线,关联线路100多条进站班车140多辆,多次征求意见并签订责任书,未发生群访投诉案件,调整后实载率平均上升30%以上,运管处班线调整稳评项目也被评为南京市十大稳评示范项目。

四是优势叠加,互动拓展。“旅运结合,邮运结合”将旅游与交通、邮政与交通有效结合,优势互补。东站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地铁金牛湖站至安徽天长开通公交化班车,异地航站楼之间试行机场直通车,更好的延伸客运辐射范围和无缝衔接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与邮政快递合作,拓展服务项目,扩大物流网点到乡村,目前我市的16个省级农村物流示范点已覆盖全市,居全省前列。

(二)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长

一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在系统内率先设立行政审批科,许可审批事项归口管理。承接省局下放事项占全省下放总量的80%以上,做好事权下放,客运企业、客运站管理以及安全监管属地化,落实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变后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二是权责明晰,完善机制。依法划分桥北地区和高速公路的区域执法权;行政案件全部网上操作,保留执法痕迹;推进电子稽查,实施违法行为抄告和关联处罚;加大窗口一线保障,开展专项整治,参与联合执法,全年组织整治37次,参与联合执法16次,查处车辆违章经营行为3902起,道路运输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三是监督有力,效能提升。开展执法考评,加大问责力度,积极应对复议诉讼,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信访投诉、领导信箱、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及时高效,12345政务热线、96196交通热线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全年共办结各类有效投诉3600多件,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钝化社会矛盾。

(三)群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假日出行,平稳有序。完成全年七大假日运输,安全运送旅客766.86万人次。特别是春运期间,实现了“以客为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有力”的总目标,“温暖春运”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共计1000多人次免费乘车回乡。

二是行业诚信,全面展开。建立和完善竞争与退出机制,力推行业诚信纳入全社会信用建设;加大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应用;推广目前处于全省前列的“江苏快客”和“江苏快货”服务品牌;评选行业先进驾驶员和服务人员,以点带面,倡导规范从业正能量。

三是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开展农路通行条件调查,督促相关部门整改问题,解决道路通行不利因素,确保农公班线始终保持100%通达。

四是便民实事,件件落实。发展新能源车辆、推广“无车承运人”组织方式和“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全覆盖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去年底,所有客运证照费用全部减免,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加大窗口便民服务举措,市政务中心运管窗口20xx年累计5次获得红旗窗口,一个窗口荣获年度标兵窗口。

(四)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

一是电子稽查与关联处罚并重。建成运政指挥中心,全面实施动态监管管理办法,开展违规行为电子稽查,构筑车辆运行电子围栏,完成“两客一危”企业定时查岗;对凌晨2-5点禁行时段违规案件、市区包车越界违规行为、营运车辆gps未上传等采集证据;对外部门抄告信息进行研判。积极推动市区两级第三方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和对接,借助“一车三方”平台,形成交通、公安、安监信息共享、相互协调、联合查处的动态安全监管模式,今年我处动态监管平台工作获得市安委会的补助奖励100万元。

二是夯实基础与隐患排查并进。227家“两客一危”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考评;全行业系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围绕“安全生产年”、“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专项活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相结合,全面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克服重重困难,配合公安和环保部门完成2480辆强制报废黄标车道路运输证的注销。

三是应急演练与预案修订并行。修订完成4类13项行业应急处置预案;整合资源,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职能体系,储备应急队伍20支,应急保障车辆180辆;全年共举办各类应急演练63次,涉及企业99家次,近1428名从业人员参与演练。

(五)党建促队伍,行业文明进一步提升

一是以人才为突破,强化队伍建设。加快优秀人才培养,目前市运管处高级职称人才已突破10人,中高级职称人才已突破50人。加快先进典型选树,涌现出郭砚凯、高姗等市级劳动模范,“最美交通人”汪莹同志还当选市交通运输系统“十佳优秀青年”;处团委预申报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处工会先后获得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迎青奥劳动竞赛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二是以活动为承载,强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深入一线专题调研,处党委认真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各项要求;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党员发展向一线倾斜;组织全市运管系统执法人员封闭轮训,举办建党94周年纪念暨“学模范、读好书、迎七一宣讲交流会”系列活动,在全处形成快乐读书、勤于思考、奉献岗位浓厚氛围。

三是以党风带政风,强化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完善五项清单,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意识,厘清职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相关规定,全面贯彻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处纪委印发100份近期从严治党相关规定及通报汇编,编发11期《廉政园地》,坚持重大节日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和廉政文化文艺演出,邀请省、市纪委领导作专题讲座,筑牢全处干部职工的反腐防线。组织重点岗位中层干部旁听庭审,零距离警示教育。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使全处职工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四是以品牌服务为切入,强化文明创建。依托客运站平台和“爱心始发站”文明窗口,广泛开展暑期文明旅游、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禁烟控烟等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达标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梳理明确客运站创建主体责任,成立三级督查机制,长途客运行业顺利通过省、市文明办,国家文明委多轮明查暗访;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慈善义工车队活动,年出车51辆次,运送义工近20xx人次,行驶里程5000多公里。积极落实“万名党员帮万家”结对帮扶工作,共对248名困难户进行了2次帮扶,帮助困难群众加快脱贫奔小康。

二、20xx年运管工作面临的形势

道路运输行业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近年来,中央和省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理念,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拓展了新空间,需要我们必须全面提升行业服务品质。

一是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部署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全新导向。道路运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道路运输行业供给的优劣会传导到经济供给侧,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把当前面临的,如中高端、个性化客运服务供给不足;高附加值、一体化货运供给不足等结构性问题从有效供给的角度,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提档升级,提高供给的质量效率、降低运输的服务成本,形成南京道路运输行业的“招牌菜”和“特色优势”,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二是对接城市枢纽型经济发展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枢纽型经济本质上就是流通经济、开放经济。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枢纽的排头兵,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全市加快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以及江北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综合性的集疏运体系等重大项目中,应该主动对接,发挥道路运输“点对点”、“门到门”、“短平快”的比较优势,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增强南京对内对外通达能力,这是形成行业转型发展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切入路径。

三是深化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型经济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五型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中心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道路运输业只有通过高效、优质、精细的综合服务,才能更好发挥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和道路运输服务优势,促进交通运输综合服务提质增效。只有不断拓展服务、延伸服务,才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南京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扩大南京在区域范围内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推广移动互联思维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转型之策。当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革命性乃至颠覆性的影响。科学把握移动互联网对道路运输行业的影响并大力借助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是运输行业在新常态下的新亮点,也是全行业面临的巨大考验,企业如果一味等靠要,就会被市场淘汰,必须立足道路运输发展的阶段特征,广泛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传统运输组织方式改造,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有效整合各种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智慧绿色平安运管建设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打造智慧运管,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深化道路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应用,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信息互联互通、便捷查询。吸引社会资源利用大数据开展服务,让运输服务更智慧。打造绿色交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行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结构性、技术性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打造平安交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宗旨,努力从治标到治本转变,通过“闭环管理”思路,进一步加强对运输企业的事中事后安全监管,强化运输企业处置动态监管及安全隐患排查的反馈机制,通过电子稽查、电子围栏、关联处罚、违章抄告、异地备案等安全监管措施,打造安全管理“闭环”升级版。

三、20xx年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改革、服务、法治、创新、安全、智慧”六个关键词,以“创优势、补短板、激活力、惠民生”为着力点,结合南京道路运输行业实际,深入践行“智运畅行惠民畅心”新时期运管精神,紧扣行业管理定位,将“互联网+”创新为“道路运输+”,从“转型”角度切入,用“融合”思维破题,围绕“综合服务”理念统筹全盘。管理强规范,服务促发展,强化道路运输作为转型主体与其他行业和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全要素互联,在便捷交互与共享发展中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动综合运输服务产业链重构和道路运输生态再造。

同时,运政队伍在思想上、作风上和行动上做到“破旧立新”:要破除封闭保守思想和依赖等待的思维定势,树立市场化资源配置理念,培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眼光,做到率先而为,聚力创新,转型发展;要破除小进即满心态,树立久久为功意识;破除消极畏难情绪,树立攻坚克难意识;破除消极等待心态,树立奋发有为意识;破除无所作为状态,树立勇于担当意识。

(二)总体目标

20xx年,要全力构建便捷惠民、高效集约、开放有序、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的道路运输体系,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打造面貌全新的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升级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积极贡献。具体做到五个更加:

1、转型升级更加有效。综合客运枢纽内部一体化换乘衔接更加顺畅;客运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客运通达保持100%;货运龙头企业示范效应不断扩大,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货运方式广泛推广,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2、便民服务更加多样。推进联网联程售票和江苏交通一卡通应用,乘客购票、查询等信息服务更加人性,信息技术、科技新装备广泛应用到运输行业各环节;运管部门角色进一步转变,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群众办事的举措更加丰富。

3、行业监管更加可靠。市区两级运管机构职责明确、联动有力,市运管处加大对各区运管所的业务指导,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强化联合执法,确保重要地区和窗口市场秩序。市区两级“一车三方”监管平台及“两客一危”运输企业监控平台确保重点营运车辆日常监管到位。

4、绿色发展更加广阔。绿色低碳理念和发展方式融入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绿色低碳运输装备进一步推广,推进节能驾驶技术,运输组织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效益明显提升。

5、行业文明更加深入。行业党建工作和文明创建稳步推进,力争在南京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各级检查中不丢分,力争南京市文明单位和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双丰收。

四、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移动互联网对运输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用户、企业、政府层面都有体现;从运输服务模式、运输组织结构到政府事中事后监管都有重大影响,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储备来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通过“道路运输+”理念,打造七大运输经济发展新模式,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

1、打造“道路运输+品质化”客运融合新模式

(1)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根据综合枢纽布局和市场规律,顺势而为,科学规划客运班线网络,加强线路运营综合分析,完善客运班车运价规则,积极推进客运班车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进行多样化主体整合。巩固市际班线公司化成果,加快省际班线公司化改造速度。

(2)发挥客运比较优势。主动对接融入高铁民航等其他运输方式,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方便灵活的比较优势,瞄准铁路、民航客运盲点,提供二次换乘、中转衔接等差异化出行服务,错位发展。通过联盟、联合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推进节点运输、接驳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3)拓展游运结合模式。加大发展新兴特色的旅游客运专线,延伸至乡村短途游、农家游,推进客运城乡一体化发展,适时开辟特色景点专线,瞄准上海迪士尼开园的有力契机,探索开辟主题旅游景点定制班车等。鼓励企业发展城市通勤车运输等新兴服务业态,提供多样化服务。深入推广“互联网+定制客运”等特色业务,延伸客运产业链,利用客运站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手机app平台相结合,借助联网取售票优势,发展个性化客运出行业务。

2、打造“道路运输+高效化”货运升级新模式

(1)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借力南京枢纽经济发展东风,依托南京长江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和铁路干线,重点衔接南京都市圈的主要城市,加快培育适合我市货运发展的公铁、公水联运项目,推进“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甩挂运输由单一公路甩挂向综合交通甩挂转变,由局部甩挂运输向干支相联的网络化发展转变,提升甩挂运输的广度和深度。推进道路货运市场分类管理,支持鼓励“互联网+物流”、“无车承运人”、城市共同配送、农村物流、冷链货运等新兴业态发展,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经营中的困难,提高公路运输的匹配效率、降低货车的空驶消耗。

(2)加快主体结构调整。鼓励龙头物流企业积极参与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拓展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功能。鼓励货运企业通过联合联盟、兼并重组等途径发展成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区域大型物流集团,引导小型货运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经营转型,支持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在专业服务领域做精做专。

(3)提高运力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消除货运市场壁垒,推进企业异地设立非法人分支机构、增设经营网点便利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进集装箱、厢式、lng清洁能源等特种专用货运车辆发展,加快食品冷链、医药、烟草、机械、危险化学品等专业物流装备的更新,提升物流装备专业程度。

3、打造“道路运输+绿色化”低碳发展新模式。

(1)加大新能源车型推广应用。坚持行业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引导运输企业制定淘汰高油耗、高排放车型计划,在继续推广新能源市区包车的基础上,以城市配送货车作为突破口,切实落实政策扶持,鼓励经营者自愿购置,调研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线路集中区域,积极配合加快充换电装置、加气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

(2)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树立行业标杆,扩大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智能化建设,推广南京南站信息化系统和车位管理及辅助调度系统、东扬物流速配货物流信息平台等示范性项目,促进节能减排。

(3)选树节能先进典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驾驶节能技术研究,评选节能驾驶标兵和先进企业,促进道路运输行业深入推广节油驾驶经验,不断提高驾驶人员的车技管理意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从提升车辆装备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转变。

4、打造“道路运输+过程化”安全监管新模式

(1)全面落实动态监管制度。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监管联动,深入推进“一车三方”联动监管模式建设,向上延伸与省级平台对接互通,向下深入与区级平台关联,定期组织联合例会和联合检查,形成省市区联网联控,不断提高动态监管联合工作成效。注重提升电子稽查效率,继续加大对企业平台和电话双模式查岗、行驶越界、凌晨违规行驶等抽查力度,推进危货运输电子运单管理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相关部门强化信息共享,将违规信息与企业信誉考核挂钩。完成“南京市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实现道路运输车辆动态跟踪、在线稽查、信息对比、路线监管、业务融合以及应急指挥等功能应用,有效提升动态监控水平和质量。

(2)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行业安全监管标准化研究,进一步细化日常监管标准;开展安全职责边界研究,理清安全生产责任边界。以贯彻新《安全生产法》为契机,争取从市交通运输局层面下发规范性文件,督促企业按照“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隐患的问责追责机制等长效机制,确保行业安全监管“不缺位、不越位”。

(3)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建立上下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推动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理顺事故信息报送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面梳理全市的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规模,安排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保证队伍培训和演练经费投入,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器材。针对突发事件、恶劣天气、事故救援处置等重点领域,继续牵头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打造“道路运输+规范化”依法行政新模式

(1)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完善道路运输信用信息采集与报送制度,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日常监管等信用信息全覆盖,增强行业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共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依法采集、处理、公示失信行为的信用信息数据,建立道路运输行业“黄名单”、“黑名单”目录,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依法予以限制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清退出行业。探索实施失信者关联惩戒,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领域率先突破,结合驾驶员诚信考核和继续教育,强化从业人员的执业信用监管,启动对从业人员的违规处罚,并与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日常业务办理等挂钩,关联至社会信用体系目录,推进行业诚信水平的提升。

(2)深入落实简政放权。落实并公示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真正做到权责法定、法外无权、规范运行。按照权责一致、属地管理的原则,逐一厘清市区两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各项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等行政职权边界,进一步下放事权到区级运管机构,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和承接工作。继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和网络办理机制,创新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成效。对于交通运输部20xx年1号令《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修订版,要认真宣贯和培训,积极做好衔接和落实。

(3)强化市场经营监管。保持对重点窗口地区经营秩序的高压监管态势,进一步优化与交管局、相关区公安分局、旅游质监所、南站综治办等部门联合机制,对重点路段、窗口地区及旅游景点开展道路客运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执法模式创新,现场执法逐步向非现场执法转变,一线执法逐步向有的放矢,精确打击转变。案件处理推进“闭环管理”,客运车辆违章,企业要被约谈,客运站按进站协议给予处罚,车辆从业人员被扣分,外籍车辆违章还加大抄告力度,从而进一步改善道路运输市场的经营环境,同时更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交通运管的社会形象和认同度。

6、打造“道路运输+精益化服务”便捷惠民新模式

(1)围绕行业创建优化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党组织凝聚共识、统筹协调的作用,把行业文化的吸引力、行业价值的感召力、行业形象的亲和力融合起来,形成反映行业软实力的亮丽品牌。继续扩大慈善义工车队、爱心始发等客运品牌,在客运站场等公共场所推广免费wifi网络应用,鼓励客运企业在客车上提供免费上网、专人座椅等高端、增值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客运企业为乘坐本企业班车的旅客免费提供接送服务,继续发挥各级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免费送票等“温暖春运、情满旅途”系列活动,做好“陈炯工作室”、“范本华工作法”和“交通慈善义工车队”等站、车文化的纵向延伸,促进全行业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2)角色转型服务群众。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由“设门槛”向“搭平台”转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日常管理中为群众服务,规范制度,简化流程,20xx年,取消所有窗口业务办理的工本费,营运证制作、客运标志牌发放都不收费,切实完成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全省“1221智慧运输工程”实施,深化行业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和大数据分析,提高行业治理和便民服务的水平。深入推进道路运输证ic卡与苏通卡两卡融合工作,便利经营业户日常生产经营。加快运政在线系统完善,推进行运网深入应用,尽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理业务。认真落实省局3650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理顺职责分工,加大督查力度,实现投诉“0积压”,努力形成365天天天“3。15”,确保“12345”政府热线和“96196”交通服务热线等各类投诉办理工作争先进位。

(3)继续做好假日运输工作。切实履行全市假日办职责,“早准备、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全年各节假日旅客运输,特别是确保春运开门红,继续开展“温暖春运”主题活动,用一体化的出行服务、精细化的安全服务、多元化的购票服务、人性化的候乘服务、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优质化的路网服务、均等化的惠民服务、亲情化的志愿服务和便民化的热线服务等“九化服务”提升南京公路客运品牌美誉度。

7、打造“道路运输+系统化”队伍建设新模式

(1)培育处风家风氛围,传递正能量。以“人人正能量,事事讲规矩”为主线,在全处强化权限意识、责任意识、程序意识和规矩意识。有针对性地在服务窗口、运输工具等载体宣传“智运畅行、惠民畅心”的新时期运管精神,深入开展“畅行江苏”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弘扬戒贪戒奢等优秀家风家训,建设廉洁家风,传承优良处风。培育和选树一批以人为本、务实创新、优质服务的先进典型和个人,提升行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2)推进党风政风建设,凡事讲规矩。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贯彻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的纪律处分条例,认真履行“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五项清单,强化一岗双责,把业务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部署同落实。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新动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政风政纪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党内监督上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武器;

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及公务用车改革等一系列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建设人民满意部门。

(3)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找准着力点。加强培训教育,实施知识更新、结构优化计划,开展干部职工分类分层培训,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系统培训班,开展新法规、行业管理等方面业务培训,确保培训率100%。鼓励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意志、强化责任、提升能力。适时通过民主推荐、竞争性选拔等方式,畅通干部任用、管理考核、交流使用的渠道,不断夯实队伍建设基石。坚持“提升能力、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推动”的原则,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中高级人才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0%左右,位居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前列。

(4)深化党建创建,再上新台阶。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全面融合,发挥机关党建先锋带头作用;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全处党建和党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心打造“温馨、友善、和睦、进取”的运管“家文化”。实现单位社会效益和职工个人发展双丰收。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形成劳模先进“传、帮、带”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实施“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工程,加大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成果和服务举措的宣传,更加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的运用,强化正面宣传,形成浓厚的文化感染力。加大文明创建力度,积极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确保在南京市争创国家文明城市中不丢分。

最新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校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我校“文明、健康、好学、有为”的育人目标,严格对照《青海省中小学校党建思政工作要求》和《西宁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有关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现将我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定信仰,加强思政工作组织领导

健全制度,指导建设。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分工细则、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辅导员工作制度、思政课堂评价制度,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保障。

优化机构,形成合力。党支部统一领导,各处室明确分工,支部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形成以学科教师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以思政辅导员为支撑的全校师生协同配合的全员思政工作格局。

注重评价,完善体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了思政课双日志制度,完善了课堂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思政课考评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努力培养广大教师的责任、担当、集体、作为、荣誉等十六个意识,引导广大教师坚持职业操守、恪守诚信规范,倾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二)铸魂强基,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青老结对,促进成长。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扎实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一科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承包制”,学校领导问诊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彰显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名师引领,加快成长。建成吴建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邀请南京栖霞区思政课名师王英姿来校支教,传授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录播教室优势、北京四中网校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在名师带动和影响下,思政教研风气浓厚,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养大幅提升。

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体教师坚守“既教书又育人”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推进以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不定期开展教情学情调研,学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进课堂观评课活动。

(三)抓好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

立足课堂,创新教学。以“把思政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为基础目标,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打造思政精品课。通过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校本教材,精选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微课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教学实践活动,学科教研,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竞赛,网络备课等教研活动,思政课课堂质量显著提高,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联盟互助,资源共享。一中教育集团及教育联盟通过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演讲赛、“班会观摩课”、“德育沙龙”、“绿色课堂”岗位大练兵、送教到校、名师交流等活动,从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模式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区域内优势互补、教研互动的新局面,促进了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挖掘资源,同向同力。充分挖掘学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课堂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发挥每门课程、每个教室,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力,思想政治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

(四)丰富载体,打好学生思想政治底色

树立榜样,扩大影响。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四有好老师”演讲、学生评教和“耕牛奖”“师德标兵”、“最受欢迎教师”、“有为青年教师希望之星”评选等,促使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品德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通过评选“文明班级”、“三好学生”、各类“星级学生”、“五四红旗班、红旗手”“爱心奖”“优秀班团干部”等优秀集体和个人,使学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形成。

精细管理,培养习惯。立足立德树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责任、诚信、乐学、合作为主要内容,形成培养“文明、学习、卫生、安全、生活、体艺”六大习惯,实现“文明、健康、好学、有为”育人目标的“六三三三四”德育模式。利用规矩教育月、学生文明督查组的检查督导、问题清单剖析和反馈等形式,及时矫正了学生不良行为。多种形式的宣讲讨论、每周的年级例会、“做懂规矩,守纪律的合格一中学生”等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促进了全校师生规矩意识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主题活动,筑牢底色。通过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进课堂、“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信仰根植我心”主题教育宣讲、“四爱三有”“崇尚英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学堂”及《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视频观看、“五四”青春诗会、“红旗飘飘引我成长”征文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第一课”以及一中讲堂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对党、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精神底色。

精品社团,丰富德育。学校现有各类社团33个,国旗班、清华筑梦游学团、中科院盐湖之星实践团等已成为精品社团。“启迪之星·助梦游学”活动中,学生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参访京东、商汤科技、青橙创客等知名企业和机构;赴国家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所研究基地实地参观、亲历实验,与科学家互动交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追求更高梦想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创新方式,网络助力。开辟校园党建、团建和德育教育专题网站,开展网上德育主题教育,使校园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群、qq群等媒介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阵地。

1. 可供教师学习和选择的先进典型思政资源比较少;教学考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率不够高,对思政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

2.随着客观实际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思政工作方法不能很好适应新的育人要求,书本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服务,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思政课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作用,是思政课老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1.进一步认真分析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创新思路,细化举措,优化师资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拓宽集团校和教研联盟教学教研活动,邀请校外名师、“五老人员”等进校开展专题讲座,积极外派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专业培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锻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使我校思政课师资力量走在前列;

2.加大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强化名师培养,开展名师示范课、优质课展示,优化同课异构活动,发挥好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合力打造我校思政“金课”,促进我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走在前列;

3.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好思政课骨干教师“一师一优课”、讲课大赛、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等活动,通过主题教研、观评课活动,提升教师基本功,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真正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校级骨干,五年成为县级骨干”,使我校青年教师成长工作走在前列;

4.拓展思政课堂,一月一主题,一次一个年级,由学校思政课教师和行政领导进行专题讲座,推动思政工作走进学生,扩大思政课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领;

5.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大德育观念,创新课程建设,丰富德育载体,促进学校各项活动与思政课有机结合,通过内容重构、德育课堂重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结合一中讲堂、学生社团、体育、艺术类课程,努力实现德育课程体系化。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建强“主力军”,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局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育新时代有为学生。

最新党建课程思政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三

一、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部署、领导指导和检查督办,带头查找和解决“四风”问题,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谋划好、指导好、督促好基层党建工作。带头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全年到联系点调研指导两次以上,专题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带头上一次党课。

三、深入推进“双五星”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方案,细化措施,深入推进“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引导各党组织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以“五星级”党员创评为抓手,建立党员创先争优激励机制。

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工程。全面建设党建工作示范点和示范带。整合各类资源,对我乡基层党建示范点开展项目式管理,确保把示范点办成基层党组织的旗帜,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五、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前开展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调研,组织后备干部提前进岗实习,争取在村“两委”换届中,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确保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各项工作任务。抓好新任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为每个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实现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

六、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成立乡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基层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对全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实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督促各村建好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对流动党组织工作经费给予必要的保障;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

承诺人:

承诺时间:x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