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0:05:46 页码:11
最新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大全13篇)
2023-11-22 20:05:46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之处。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从个人角度出发,客观描述所经历的事情,深入分析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体验,同时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尝试借助一些具体的事例、对比或对比,以丰富内容。这些总结范文精选了各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值得一读。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一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曾经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身份感到迷茫,对未来充满焦虑和不安。然而,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我逐渐理解了“我是谁”的问题,重视心理健康,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认识自我。

在理解“我是谁”的问题上,最重要的一步是认识自我。我开始思考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价值观。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经历和与他人的互动,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并不断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优点。这种对自我的认识使我更加自信和坚定。

在认识自我之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我渐渐理解到,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缺乏心理疾病,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开始注重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我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学会了自我放松和调解,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此外,我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以促进自己的心理成长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段:积极面对挑战。

在关注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挑战,而如何积极面对这些挑战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我开始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沉溺于困难和烦恼。我改变了对失败的看法,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通过培养自己的韧性和适应性,我逐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增强了自我成长和心理强度。

第四段:关爱他人。

除了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也逐渐认识到与他人的互动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关爱他人可以带来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平衡和和谐。我学会了倾听和关心他人,愿意提供慰藉和支持。通过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解决心理问题,还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

第五段:持续成长与调整。

对于心理健康和认识自我来说,持续成长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我渐渐理解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而我需要持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目标。我学会了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行动。我明白,持续的成长需要勇气和恒心,但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结:

通过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了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认识自我、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面对挑战、关爱他人和持续成长与调整,这些都是我在探索人生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原则。我相信,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和有价值的个体。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三

现在的新闻、报道到处都是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种.种后果,同时伴随着出现的就是各种培训、讲座、心理师等行业的兴起,从这种.种迹象不难看出,现在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重要,加强孩子心理的教育是国家和校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果想改变现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四

心理健康的人可以体验自我的存在价值,了解自我和自我,有自我认识,也就是说,可以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势和劣势做出适当、客观的评价;他不能对自己提出苛刻和不合理的期望和要求;他也可以为自己设定现实的人生目标和梦想,所以他总是对自己很满意;同时,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有不可弥补的缺陷,也可以放心。精神不健康的人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对自己不满;因为设定的目标和梦想都是不现实的,主客观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他总是自我责备、自我怨恨、自我贬低;因为他总是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但他总是做不到尽善尽美,他总是无法独善其身;结果是使他的心理状态没有平衡,没有逃避的心理危机,我觉得将面临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有一种稳定的内部环境和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在任何形式的社会,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离开可以克服平衡和适当的行为。这种稳定和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要衡量心灵的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来说,判断推理是否正常有三个原则:

一是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正常的心理活动在材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一致的。

二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这意味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协调的过程。

第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体验过程中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或轻微的精神障碍。目前,当代大学生大多由于身心疲劳、紧张、心理冲突、突发问题或矛盾难以协调等原因。时间短,程度轻,随情况变化而消失或减慢;他们中的一些人很长,学位很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辍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它反映了当前心理活动的心理特征和困难,如过敏或感觉减退、躯体感觉异常、幻觉、幻觉、遗忘、妄想、新词、意识模糊、精神错乱等。行为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沮丧,甚至痛苦等等。心理素质是一个学科在心理上相对稳定的内在特征,包括个体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情感等心理要素,是其他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从本质上说,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成长是一个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和内化,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才能渗透到个体的个性中,使其成熟。这也是一个提高个体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项素质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指导,创新意识、独立人格、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指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是抵制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而且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岁、8岁到22岁、3岁之间,处于青春中期,这是他们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和情绪的不稳定,在面对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时,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如梦与现实的冲突、现实与现实的冲突等。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五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和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分不开的。在这个大环境中,教育者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心育与其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使教育目标和内容一致、方法和步骤相融,促进学生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动发展。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影响转变认识,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由自外向内的传导过程转化为自内向外的传导过程,由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转化为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正好是转化的基础。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从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进行内心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班级工作制约着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它的心理机制是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有关研究表明,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具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行动上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和增进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优良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等。针对普通中学的客观实际,调整学生心态、树立良好的班风应该成为班级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信心和力量,给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如在班级建设中开展“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竞赛活动、评选“班级之最”活动、开设“群星灿烂”专栏等,让人人都有受奖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须确立科学的学生观。科学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看成有巨大潜能的人,看成“独一无二”的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的“违纪”看成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采取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来调节学生的心态和行为。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事求是的评价,切忌千篇一律。使学生心态得到平衡,不但能加强个人或集体行为方向的引导力量,也有助于集体内部的团结和集体内聚力的加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故而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环境,学习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技能。学校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心理辅导和咨询应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普通中学而言,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信仰迷茫、情感饥饿、个性压抑、意志脆弱、少自信多自卑以及青春期困惑等问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调节学生的心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征兆,以便及早进行调整。对容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或已有轻微问题的学生,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问题的严重性,给学生提供心理倾诉的机会、场所和渠道。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建立的“悄悄话”信箱和“心灵”信箱是学生心灵的一片绿洲,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吐露心灵的秘密。通过“信箱”,教师向学生们伸出了温暖之手,一次次“谈话”,给了他们战胜自我的力量。心理辅导室的咨询,使学生含着眼泪来,带着笑容归,端正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学校直接和间接辅导、咨询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班级建立心理互助小组,拓宽发现心理问题的渠道,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父母的性格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法和爱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许多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或丧失足学生心理形成障碍的重要原因,父母教育的不一致和只养不教是当前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放纵、袒护和打骂等不良的教养态度和错误方式,常使孩子形成反抗、屈从或自卑的心理。

实践证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的方式有: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沟通,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把意图传达给家长,请家长配合;或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讲意义、讲做法,谈构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制约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2)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进行家教讲座,要求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3)定期召开有学生家长参加的学生心理分析会、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研讨会、誓师会、汇报会和理想演讲会等,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共建孩子们通向成功的桥梁。

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决定教育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能否得到缓解和排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以及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因此,教师在问题的把握、教育方案的设计、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步骤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都应巧妙地注入心育内容,认真挖掘心育因素,找准渗透点,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悟出人生真谛。如语文老师为解决班级出现的早恋苗头,设计了这样一节作文课:摘一个青柿子让学生尝味道,端一盆月季花让学生欣赏,然后就这个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们思索着、感悟着,写出了“不成熟的果子是涩的”、“自然绽放的花是最美的”,进行了一次青春期自我心理教育。心育学科渗透不只限于语文课,各个学科都是心育的极好场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小的手势都可以给学生注入心灵上的慰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在于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以深沉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普通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限于上述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还需围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种媒体,才能不断地把心育工作引向深入。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六

在我读高中的过程中,我参加了一门心理健康课。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通过这门课,我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这门课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认识了自己。在学习心理健康课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个人作业,我了解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一些我以前从未意识到的特点和问题。通过深入的自我反思,我开始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通过认识自己,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并且明白了自己需要关注、培养的方面。

其次,这门课程提供了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比如积极思维、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等。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学会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挫折,如何正确对待压力和烦恼。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法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有用,也可以帮助我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第三,这门课程强调了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在心理健康课上,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我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在交流中,我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和表达能力。这些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对于我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都非常有帮助。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在交流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解决身边的各种问题。

第四,这门课程重视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边界,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过度压力和消耗。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关注他人的心理健康,并且学会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种关心他人的健康态度不仅仅提高认识,也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我是谁心理健康课,我不仅仅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关注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自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与他人的交流能力,也学会了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将来的发展和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七

因为教师是学校健康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受到深刻的影响。

通过学习,改变了我对健康教育的看法,从而对健康教育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以前都是给学生念一点理论知识,没有顾虑到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更没有开展什么活动。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开展健康教育对学校的重要性,意识到现阶段学生的需求,从而增强了自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八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九

近年来,心理健康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心理健康课上,我们了解了不少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等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参加心理健康课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更深入地思考自己,懂得如何解决困难,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心理健康课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心理健康课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和观察自己的现在,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劣势所在,从而增强了自我认知能力。我发现自己有一些拖延症,很多时候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导致任务完成困难。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采取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方法,慢慢改善了这个问题。通过心理健康课,我深刻体会到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这对我的人生规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心理健康课教会我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往往只在事情变糟之后才去处理,这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和问题。心理健康课教会了我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我们学习到了一些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例如呼吸练习、放松疗法等。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困难。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我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加冷静和从容,并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第三,心理健康课增强了我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在课堂上,老师组织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让我们与同学们充分交流和分享。这些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让我更懂得如何倾听他人、与他人合作,并且在与他人相处中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盲点和不足,这使我更加谦虚和包容,提升了我的人际关系质量。懂得与他人有效沟通不仅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也提升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心理健康课拓宽了我的视野。在课堂上,老师不仅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概念,还引领我们了解和探索心理学的前沿知识。通过参加心理健康课,我了解了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背后的原理,了解到人类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这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我未来个人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心理健康课启迪了我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是我们整个人生的基石,它关系到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世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所以,我决定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生方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课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但却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自己、积极应对困难、提升沟通能力、拓宽视野和重视心理健康,我逐渐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意识更强的人。我相信,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我能够更坚强、更自信、更幸福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十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困扰,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名为“我是谁”的心理健康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门课程帮助我了解和认识了自己。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例如,在一个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中,我发现我特别珍视友情和奉献精神。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也为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而在心理测试中,我了解到了自己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这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与他人的交往。

其次,这门课程帮助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良好的沟通是人际关系和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沟通困难的问题。通过课程中的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我学会了有效的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明白了在沟通过程中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技巧不仅在课堂上有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帮助我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另外,这门课程还教会了我如何处理压力和困扰。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几乎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例如,通过放松训练和身体运动来减轻压力,通过积极思考和乐观态度来调整心态。我学会了更加理解和关爱自己,渐渐地从烦躁和不安中走出来。这些应对压力的技巧不仅适用于学业和工作上的压力,也能帮助我应对各种人生困扰。

最后,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过去,我很少关注和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多地关注外在的成就和表象。然而,通过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基础。只有在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下,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我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维护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通过“我是谁”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学会了应对压力和困扰。我也更加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虽然只是短短几周时间的学习,但它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自己认知和成长的重要经历,我一定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生活中,追求自己更加幸福和健康的人生。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十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面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之骄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十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径,是现代学校的标志。这次山口片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我感受很深。从中得到一点点体会。

1、要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以往我们有用同种方法、同种手段教育所有的学生的现象,少数人犯错,大家挨批,少数人有提高,全班都光荣,不重视个性教育。在教育上,所有“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说法和作法全是错误的。有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时对老师说的第一句话:“给您添一个麻烦,要多劳您一分心。”这就是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教育的期望。教育管理有了针对性,才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2、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起到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幽静的校园和优美的环境自然会使人心情舒畅、气氛和谐,这就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的心态和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爱护学生心灵,互交知心朋友是正常的教育氛围。民主与平等能给人们心理的宽松,感到心平气和,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教会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增强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现实、正视逆境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注重各种教育渠道的整体配合,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心理健康之花,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我是谁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十三

上周五,我和严老师在导航的帮助下来到了汤溪中学,参加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读书会。虽然去年参加了心理健康c证的考试,但其实从自身来说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去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一路上我们聊着关于这方面的一知半解,也期待着这次读书会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迪与帮助。

踏进汤中莫名的有些许亲切感,心中涌起了当年做出那份抉择时的情景,如果那时没有选择读师范,那我将是汤中的一名学子,而今我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到此,觉得与汤中还真有些缘分!

走进读书会的教室,突然间感觉自己是一名学生了,角色的转变让自己有些生涩,通过抽签来到了自己的组别,就这样我和另外5个学校的老师组成了一队。在组织老师的引导下,每组成员在自己组内完成自己抽签时的摸到的工作,在上次c证的考试中了解到,这应该是辅导之前的放松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轻松愉快地在组员之间有了亲密接触:如抱一抱组员、给我敲敲背、帮我倒杯茶、和我比比谁的个子高等,同时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还进行了自我介绍。我们的组员中大多是中学的老师,而且是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对于此心中对她们有了崇敬之情。

在接下来的读书交流环节中,徐峰老师分享了《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该如何找到平衡点》——《心理学与人类困境》第二部分,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讲述人类的困境,比如孩子举手状况的思考(我们在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会提及为什么一二年级时举手很积极,而越到高段孩子们就都不举手了?);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丧失不是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等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后又由我们同组的启明学校的赵翔老师分享了《初探办法构筑法》,从题目看就比较专业,虽然很认真地听着,但还是很难理解,只是听她们说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辅导模式,“焦点”模式。

下午,我们观摩了实验中学陈珊珊老师的现场辅导,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她能通过和受访学生建立一个轻松的氛围,开始有条不紊的聊天,从心理的角度打开受访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这也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环节,如何与班里的问题学生去交流,这交流应该是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并有事先的预设,通过辅导,来达到应有的目的。但其实大多数的辅导都必须建立在“真诚、接纳、共情”的原则基础之上进行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相信对班级管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能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心理辅导模式,去帮助更多需要心理疏导的孩子,还她们一片纯净蔚蓝的天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