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 桃红四物汤怎么泡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7:59:27 页码:13
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 桃红四物汤怎么泡脚(4篇)
2023-01-13 07:59:27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2、刚进桃花园,我就被路两旁的桃花所吸引,那成片成片的桃树林,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浓郁花香,让我有些醉了,“怪不得叫桃花园,真是名不虚传啊!”我暗暗赞叹道。

3、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我奔跑在铺满桃花瓣的小径上,闭着双眼,呼吸着夹着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气,倾听着花儿被风拂过的声音,我感到这一切是多么幸福呀!

4、不知过了多久,再次来到桃树林,已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了。这时树上已不再是小毛桃,而是变成了或红或白又大又圆的大桃子了。远远望去,像繁星点点,若隐若现在绿色的枝叶中 。走近一看,又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梢上。这时走进桃树林,简直就像走进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啊!多美的一个景象啊,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好像令人身临其境一样。一阵微风吹来,风中夹着淡淡的桃花香味,我的身体就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香味走去,走啊,走啊,我突然怔住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真的来到了桃花园林,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林,风中却时不时飘来一阵阵香味,我漫步其中,一棵棵桃树像一位位婷婷玉立的姑娘,多么娇楚动人,让人不由得从心里产生怜悯之情,它们看起来娇滴滴的,所以更让人打从心底里不想让它们受到伤害。

6、一路上,一棵棵桃树在路旁伴随着我们。看,那些桃花是那样小巧玲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几根细长的小花蕊。一阵微风掠过,许多花瓣被吹落,像一只只粉红的蝴蝶,一只只蝴蝶飘落在土地上,给土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桃花毯子。

7、表妹忙着捡地上的花瓣,妈妈边欣赏桃花边研究这里的桃花为什么开的这么鲜艳。我选了一块能看到整片桃花林的位置坐下,拿出准备好的画板和画笔,我要用我的画笔把这美丽的风景画下来,带给我的外婆的外公看,让他们也能感受一下这片桃花林的美。

8、忽然遇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沿着岸划了几百步的距离,踏上一条僻静的石子小路,两旁有一排排桃花树,当一阵春风吹来,粉色的花瓣迎空飘洒,远处传来了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仰望天空,天是那样的蓝,白云悠悠地飘着,似乎这里从没出现过阴霾。

9、桃树开着粉红色的桃花。桃花挨挨挤挤的,像一朵朵粉红色的云,从地上升起。粉红的桃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是在照镜子打扮自己;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10、在一瞬间内,我发现楼下的桃花树上竟然已经开满了朵朵娇嫩欲滴的桃花,那美丽的颜色就像是红红的胭脂中掺了白白的雪,粉粉的,很可爱。

11、到了那里,远远望去,粉茫茫的一片,仿佛是一片粉色的海洋。我兴奋地跑下车,奔向那桃花园我们正跑在通往桃花园的小道上,这里的空气新鲜甜润,还不是闻到桃花香甜的气味,我们说说笑笑地来到了桃花园,这里面的人真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在和桃花合影留念,哪里桃花的棵树数不胜数,离近看,桃花像喝醉了似的,满枝绯红。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全绽开了,美极了!

12、那一位位身着深褐色紧身裙的少女伸展着身体,摆着各种优美的姿态,近了,近了,我仿佛看到了她们似花儿般灿烂的笑脸,洁白脸上粉粉的脸颊,多么迷人。我凑近了桃花,轻轻嗅了嗅,在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淡淡的大自然的味道。刚刚飘落的几颗雨滴洒在花瓣上。一阵微风拂过,一颗颗珍珠般的水滴“沙沙”落下,那响声里隐隐藏着甜美的笑声。哦,应该是那“一位位美女”的笑,这不就应了那句话:“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13、春天刚开始,那个小桃花林就长出了淡粉色的小花苞。那小花苞像一个小娃娃的脸,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就是不肯开放。过了一段时间,树上终于长出了一片片的小花瓣,他刚开放,就和小花,小草一起跳舞,舞姿非常美丽。到了春天的末尾,更像到了人间仙境;花瓣向下雪一样飞下去。当小花瓣落满地时,大地就像穿了一层粉绿相间的花衣,美极了。

14、春风拂过,桃花就纷纷扬扬下起了桃花雨,真好看啊!怎么也看不厌。我看过成群结对的梨树,欣赏过这儿一簇那儿一丛菊花,却没有见过桃花圆这么整齐的桃树。桃树栽种的行成一行行,整整齐齐,不歪不斜,像列队的士兵,桃树很矮,但枝絮四面舒展,缀满了花蕾,有的含包欲放饱胀的象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有的色折了两三片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像孩子红红的脸蛋,一阵风拂过花下起了桃花雨,纷纷扬扬,使人陶醉。

15、一片片桃林,开着粉色的花,有些花已经谢了,颜色已经变成桃红色。真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桃花。妈妈赶紧取出相机,给我拍了许多照片,我要把美丽的桃园风景留给爸爸看。

关于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桃花源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可是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个千古之谜。可是据文献资料和实物考证,千山万壑环抱中的重庆酉阳大酉洞,才是桃花源真正的活标本。

酉阳桃花源有古桃源区、新桃源区和森林区三大部分。这里阡陌交通,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一派和平田园风光,是栖息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在大酉洞的悬崖上入目而来的是“桃花源”三个大字,这是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题字,在“桃花源”的门前,有一道石碑门坊,上面两幅楹联是巴蜀诗人流沙河的真迹。

跨过这道石坊,就仿佛穿过一千多年前的时光隧道,去领略陶渊明笔下的这片人间净土,去破译世外桃源这个千年密码。

相传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捕鱼人沿着桃花溪,穿过桃花林,来到桃花渡,见柳岸花明,山重水复,怕迷失道路,就在溪边打下标记。

传说这就是当年渔人设置的路标,渔人曾经在此问路。这路标,这桃林,这桃花溪,成了世外桃源和滚滚红尘的分界线,也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千年遗梦。

相传武陵捕鱼人来到桃花源中,见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男耕女织,怡然自乐,好一派升平景象和淳朴民风。捕鱼人听说他们的先祖是秦朝的遗民,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已经许多年了。

他十分惊讶,回到武陵郡所,向太守报告了这一新奇发现。太守又派人和渔人一同前往,寻找先前的路标,但终因迷路而未能到达,留下了千年遗恨。这就是渔人问津处。

桃渊明弃官回乡,开荒种地。虽然辛苦,却获得了重归大自然的农家之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归来,和村里的农家共话桑麻,饮酒作乐。年复一年,他在这草丛荆棘之中,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

为纪念陶公,后人在这条小路上修了这条栈道,人们叫它“潜栈”。先前,传说巴人迁徒到此,所以又叫它“巴人栈道”。

是为纪念陶渊明而修建的。陶渊明又叫陶潜,东晋时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浔阳柴桑,即今江西九江人。家道原本殷实,后来败落贫穷,官至彭泽县令。后来不满朝政黑暗,弃官还家,息交绝游,隐居田园,躬耕南亩。

这里有曲径通幽的良田美池,有绿树掩隐的桃花岛,有土家风味的吊脚楼,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陶渊明弃官回乡以后,亲自耕种田地。他在《归园田居》里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所谓“拙”,就是愚笨,就是不会做官,不会投机钻营。诗人就是通过这种自嘲来表现厌恶仕途,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这里桃红柳绿,阡陌纵横,有乡土风味的农舍火堂,有古色古香的茶室茶具,水缸水桶,竹器木器,再现了当年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古拙简朴的村野风光。

在桃花源头,有一泓绿阴水潭,传说它叫聪明泉。泉水东暖夏凉,经年不断,泉边有嘉木美竹,平时不易被人发现。泉水上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壁,陡然直立,光洁天成,传说叫“秀才看榜”。

据传秦儒藏书,为酉阳播下了文化种子,大凡读书人要想举秀才,取进士,都要来这里探源溯流,唱聪明泉的泉水,然后就得高中,中榜以后,文人学士都争取到这里看榜,以拜祭这一孔神泉。

相传唐朝有个姓方的道士曾云游到此,见洞天佛地,桃花盛开,便向一砍柴老人打听此为何地,砍柴老人答道:“这里叫‘观音洞’,人称‘古桃源’。”道士说:“亲临佛地,永生难忘。不过,洞里桃峰和平地色彩有失阴阳,如峰植青松,松峰耸翠,使阴阳平衡,交相辉映,那就锦上添花了。”

道士抓出一把种籽,交给老人说:“这叫赤松子,及时种下,三年可以成材,松籽可以充饥,也可以延年益寿。”这则传说,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几个咸阳的儒生,为躲避祸乱,背负诗书,携妻带子,来到大酉洞中,生息繁衍,自食其力,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这就是传说中的藏书之屋。

在洞碧上还雕刻有罗升桔提写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虽时过境迁,风雨剥蚀,至今仍清晰可辨。后人有诗赞曰:“千卷遗书秦火后,几人负笈酉山阳。”

相传这洞中有一姓徐的老者,年高九十六岁。一天夜里,太白星君托梦给他:“你一生勤劳,又乐于助人,赐给你飞泉一孔,三年之内,将有珍珠宝贝流出来……”老人和他的大儿子、二儿子都以为是梦,没有当真。

唯有三儿子又懒又贪,偷偷来到飞泉之下,果真寻得几颗珍珠,瞒着凶父悄悄变卖,将银钱挥霍一空。后来老人知道飞泉真的洒玉了,再去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些细微的雨花洒落下来,于是气绝而死。由此看来,桃花源也并非人间净土。

大酉洞中有两个巨大的钟乳石,一个象钟,一个象鼓,以石击打,轰然有声,人们称之为“石鸣钟鼓”。

相传,明代酉阳州抚使冉公表在洞中修道时,正与人商议铸钟制鼓的事情。忽然洞中狂风乍起,飞沙走石,撞击在石鼓上,发出洪亮浑厚的声音,在洞中久久回荡。冉公表顿然领悟这是神的启示:不要劳民伤财。不再议论制钟制鼓,狂风终于停息下来。冉公表精诚修炼,终日以石钟石鼓为号。

这里有一个钟乳石盘,直径三尺六寸,盘面光洁,石质坚硬。

相传有一年,青城山来了一个老道士,在洞里炼丹习法。他面对石盘,口中念念有词,用手指画了一个“玉盘仙人承露”的图案。不一会儿,图案清晰可见,仙人从盘中凸现出来,每天清晨,周围几丈之内,草木上的露珠被吸进盘中,玉露琼浆,香甜可口。后人有诗为证:“寄语他人如学道,满斟玉液洗凡心。”

相传大酉洞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叫易嫦,她靠种桃为生,侍奉年迈多病的老母,栽下了万棵桃树,还培育出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桃王树。由于她善良勤劳,积雨露之精华,桃花之灵气,十分美丽,面若桃花。

洞里的蜈蚣精时时心存歹意,想加害于她。西王母遂封她为“桃花公主”,赐给她“天机”一座,在每年的元日,以云为梭,以雾为杼,织出万朵红霞,把蜈蚣精挡在洞门之外。

相传洞中有“灵池”一方,“神田”一块,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除病祛邪,可以长生不老。

曾有一只大乌龟,一支大白鹤来到这里,乘凉休息,由于饮了这池中灵泉,田中圣水,大乌龟飞出洞外二里多,钻进了泉孔河的源头,只留下一方“灵池”(乌龟池)。大白鹤化而为石,立于“神田”之中。后来酉阳州宣抚使冉公表,来此修道炼丹。后人有诗云:“玉盘注水何晶莹,饮之年如白鹤龄。”

相传大酉洞原始初开之时,观音大士曾在这里座禅讲经。只见这洞口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宝阕。观音大士端坐于莲花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童侍立台下。相传不少游方高士,曾来这里所经讲法。

酉阳桃花源的讲解就此结束,大家可以随意四处看看,自由体会世外桃源的感觉……

关于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1、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2、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3、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8、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9、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10、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薛道衡《昔昔盐》

11、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2、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13、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14、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15、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1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7、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18、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19、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2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21、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22、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23、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24、桃花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25、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26、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27、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2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9、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30、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3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2、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33、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

34、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5、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8、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39、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0、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41、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43、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44、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45、夭夭园桃,无子空长。——曹丕《煌煌京洛行》

46、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47、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48、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9、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50、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51、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52、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53、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54、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55、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56、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57、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58、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

59、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60、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61、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62、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63、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6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65、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66、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李白《鹦鹉洲》

67、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68、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69、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0、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7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72、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73、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74、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75、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76、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王维《洛阳女儿行》

77、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78、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79、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80、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81、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8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83、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84、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85、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86、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87、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元稹《连昌宫词》

88、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89、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

90、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9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92、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93、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94、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95、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96、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

9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98、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99、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赠郭给事》

100、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关于桃红四物汤泡脚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桃花源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可是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个千古之谜。可是据文献资料和实物考证,千山万壑环抱中的重庆酉阳大酉洞,才是桃花源真正的活标本。

酉阳桃花源有古桃源区、新桃源区和森林区三大部分。这里阡陌交通,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一派和平田园风光,是栖息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桃源石坊

在大酉洞的悬崖上入目而来的是“桃花源”三个大字,这是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题字,在“桃花源”的门前,有一道石碑门坊,上面两幅楹联是巴蜀诗人流沙河的真迹。

跨过这道石坊,就仿佛穿过一千多年前的时光隧道,去领略陶渊明笔下的这片人间净土,去破译世外桃源这个千年密码。

桃花溪

相传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捕鱼人沿着桃花溪,穿过桃花林,来到桃花渡,见柳岸花明,山重水复,怕迷失道路,就在溪边打下标记。

传说这就是当年渔人设置的路标,渔人曾经在此问路。这路标,这桃林,这桃花溪,成了世外桃源和滚滚红尘的分界线,也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千年遗梦。

问津亭

相传武陵捕鱼人来到桃花源中,见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男耕女织,怡然自乐,好一派升平景象和淳朴民风。捕鱼人听说他们的先祖是秦朝的遗民,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已经许多年了。

他十分惊讶,回到武陵郡所,向太守报告了这一新奇发现。太守又派人和渔人一同前往,寻找先前的路标,但终因迷路而未能到达,留下了千年遗恨。这就是渔人问津处。

潜栈(巴人栈道)

桃渊明弃官回乡,开荒种地。虽然辛苦,却获得了重归大自然的农家之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归来,和村里的农家共话桑麻,饮酒作乐。年复一年,他在这草丛荆棘之中,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

为纪念陶公,后人在这条小路上修了这条栈道,人们叫它“潜栈”。先前,传说巴人迁徒到此,所以又叫它“巴人栈道”。

潜村

是为纪念陶渊明而修建的。陶渊明又叫陶潜,东晋时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浔阳柴桑,即今江西九江人。家道原本殷实,后来败落贫穷,官至彭泽县令。后来不满朝政黑暗,弃官还家,息交绝游,隐居田园,躬耕南亩。

这里有曲径通幽的良田美池,有绿树掩隐的桃花岛,有土家风味的吊脚楼,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拙村

陶渊明弃官回乡以后,亲自耕种田地。他在《归园田居》里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所谓“拙”,就是愚笨,就是不会做官,不会投机钻营。诗人就是通过这种自嘲来表现厌恶仕途,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这里桃红柳绿,阡陌纵横,有乡土风味的农舍火堂,有古色古香的茶室茶具,水缸水桶,竹器木器,再现了当年的“小桥、流水、人家”和古拙简朴的村野风光。

秀才看榜(聪明泉)

在桃花源头,有一泓绿阴水潭,传说它叫聪明泉。泉水东暖夏凉,经年不断,泉边有嘉木美竹,平时不易被人发现。泉水上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壁,陡然直立,光洁天成,传说叫“秀才看榜”。

据传秦儒藏书,为酉阳播下了文化种子,大凡读书人要想举秀才,取进士,都要来这里探源溯流,唱聪明泉的泉水,然后就得高中,中榜以后,文人学士都争取到这里看榜,以拜祭这一孔神泉。

松峰耸翠

相传唐朝有个姓方的道士曾云游到此,见洞天佛地,桃花盛开,便向一砍柴老人打听此为何地,砍柴老人答道:“这里叫‘观音洞’,人称‘古桃源’。”道士说:“亲临佛地,永生难忘。不过,洞里桃峰和平地色彩有失阴阳,如峰植青松,松峰耸翠,使阴阳平衡,交相辉映,那就锦上添花了。”

道士抓出一把种籽,交给老人说:“这叫赤松子,及时种下,三年可以成材,松籽可以充饥,也可以延年益寿。”这则传说,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石窟藏书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几个咸阳的儒生,为躲避祸乱,背负诗书,携妻带子,来到大酉洞中,生息繁衍,自食其力,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这就是传说中的藏书之屋。

在洞碧上还雕刻有罗升桔提写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虽时过境迁,风雨剥蚀,至今仍清晰可辨。后人有诗赞曰:“千卷遗书秦火后,几人负笈酉山阳。”

飞泉洒玉

相传这洞中有一姓徐的老者,年高九十六岁。一天夜里,太白星君托梦给他:“你一生勤劳,又乐于助人,赐给你飞泉一孔,三年之内,将有珍珠宝贝流出来……”老人和他的大儿子、二儿子都以为是梦,没有当真。

唯有三儿子又懒又贪,偷偷来到飞泉之下,果真寻得几颗珍珠,瞒着凶父悄悄变卖,将银钱挥霍一空。后来老人知道飞泉真的洒玉了,再去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些细微的雨花洒落下来,于是气绝而死。由此看来,桃花源也并非人间净土。

石鸣钟鼓

大酉洞中有两个巨大的钟乳石,一个象钟,一个象鼓,以石击打,轰然有声,人们称之为“石鸣钟鼓”。

相传,明代酉阳州抚使冉公表在洞中修道时,正与人商议铸钟制鼓的事情。忽然洞中狂风乍起,飞沙走石,撞击在石鼓上,发出洪亮浑厚的声音,在洞中久久回荡。冉公表顿然领悟这是神的启示:不要劳民伤财。不再议论制钟制鼓,狂风终于停息下来。冉公表精诚修炼,终日以石钟石鼓为号。

玉盘仙迹

这里有一个钟乳石盘,直径三尺六寸,盘面光洁,石质坚硬。

相传有一年,青城山来了一个老道士,在洞里炼丹习法。他面对石盘,口中念念有词,用手指画了一个“玉盘仙人承露”的图案。不一会儿,图案清晰可见,仙人从盘中凸现出来,每天清晨,周围几丈之内,草木上的露珠被吸进盘中,玉露琼浆,香甜可口。后人有诗为证:“寄语他人如学道,满斟玉液洗凡心。”

机织烟霞

相传大酉洞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叫易嫦,她靠种桃为生,侍奉年迈多病的老母,栽下了万棵桃树,还培育出了一棵果实累累的桃王树。由于她善良勤劳,积雨露之精华,桃花之灵气,十分美丽,面若桃花。

洞里的蜈蚣精时时心存歹意,想加害于她。西王母遂封她为“桃花公主”,赐给她“天机”一座,在每年的元日,以云为梭,以雾为杼,织出万朵红霞,把蜈蚣精挡在洞门之外。

龟鹤遐龄

相传洞中有“灵池”一方,“神田”一块,据说喝了这里的水,可以除病祛邪,可以长生不老。

曾有一只大乌龟,一支大白鹤来到这里,乘凉休息,由于饮了这池中灵泉,田中圣水,大乌龟飞出洞外二里多,钻进了泉孔河的源头,只留下一方“灵池”(乌龟池)。大白鹤化而为石,立于“神田”之中。后来酉阳州宣抚使冉公表,来此修道炼丹。后人有诗云:“玉盘注水何晶莹,饮之年如白鹤龄。”

观音坐禅

相传大酉洞原始初开之时,观音大士曾在这里座禅讲经。只见这洞口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宝阕。观音大士端坐于莲花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童侍立台下。相传不少游方高士,曾来这里所经讲法。

酉阳桃花源的讲解就此结束,大家可以随意四处看看,自由体会世外桃源的感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