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云龙山导游词(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20:15:38 页码:13
最新云龙山导游词(汇总15篇)
2023-11-14 20:15:38    小编:ZT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目标和方向。需要明确的分类标准和准则,以便更好地应对那些特殊情况。大量优秀学生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云龙山导游词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云龙山是徐州市内重要的风景山林,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由九节山头组成,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风景名胜云龙山山势巍峨,曲折回旋,颇有诱人之处。每逢夏日,山花争艳,清香四溢。冬天,青松叠翠,素裹银装。游人缓步入山,如登云鸟瞰,可见到“西溪灵井”胜迹。有小桥流水,又有飞瀑如练,楼台亭阁,掩映于山水之间,景色十分美丽。走过“望山楼”,便到了“观水亭”。“观水亭”座下有一石雕龙头,水从龙口喷出,仿佛飞珠泻玉,紧连“玉泻桥”。桥北有石牌坊一座,直上数十台阶,可到龙王庙。

庙东有“澄碧楼”,楼中水井,清澈澄碧,偶见游鱼,历历可数;庙西有钟楼一座,悬挂大钟,声闻十里;庙后山腰,有小型石窟两个,平面皆方形,造像面相清癯、肉髻磨光,典型的北朝风格,为最有价值的历史遗迹。此外,还有典雅古朴的“棋盘亭”,构制精巧的“四明所”、“翰俗轩”、“掌陀庙”、“观音堂”等等,虽为近年所筑,但一处一景,配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仍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已成为人们游览、小憩的场所。云龙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四时风光不同。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篇《放鹤亭记》对其赞美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云龙山既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山上文化古迹众多,从北魏至民国期间,留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历史景点。最佳旅游时间云龙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平均气温介于13~16℃,四季皆适宜旅游。历史文化云龙山的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而厚重,尤以名人文化著称。宋代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怀古抒情,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名篇。云龙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大家看这块石头,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石床。苏东坡酷爱旅游,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常常几杯酒下肚,就醉了。“醉中走上黄茅冈”,便是其中的一次。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他的好友在张天骥处饮酒作诗。此时,正值苏东坡率领徐州军民取得抗洪胜利不久,心情舒畅,不觉就多喝了两杯。酒后忽起游兴,就约几个朋友一起登云龙山。醉意朦胧的苏东坡走到冈头时,就不胜酒力,只好仰卧在一块较为平整巨石上休息。路人瞧见,禁不住拍手大笑:太守醉了!此情此景,激发了苏东坡的诗兴。这石头,于是就成了苏东坡在徐州的一处遗迹。

东坡石床长3.3米,宽1.3米,其貌不扬,但因为有了这个传说,而变得不平凡起来。

大家看看苏轼的雕像,端着酒杯,望天而坐,尽显豪迈之气。

爱旅游的人能长寿。苏轼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苏轼体弱多病,又屡遭贬官,但最终还是活到66岁,当时也算是长寿了,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对旅游的热爱。希望大家工作之余,能多出来走走,大李在这里祝各位健康长寿。

云龙山导游词篇二

二龙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哈尔滨市东50公里处,座落在古城宾州西南。

景区占地25平方公里,一湖碧水,三面环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这里既有二龙戏珠、长龙卧波、银峰插翠、碧波唱晚等十大丽景,又有宝岛飞虹、湖面飞鱼等四大奇观。

是消暑、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地方,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

二龙山风景区属湖泊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1958年起修建二龙山水库,1974年竣工。

占地4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0平方公里。

库容1.15亿立方米,是一座集旅游服务、渔业生产、城镇供水、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

景区内,一湖碧水,二龙戏珠,三面环山,四季旅游。

这里既有二龙戏珠、长龙卧波等十大丽景,又有宝岛飞虹、湖面飞鱼等四大奇观,有“哈尔滨东花园”之美誉。

成为哈尔滨市青少年最喜爱的十佳景区之一。

二龙山因景观优美独特,先后有《女篮5号》、《狼行拂晓》、《血溅鸳鸯杯》、《东北王张作霖》、《都市没有地平线》等10余部影视片在这里拍摄,并且留下了侯宝林、李默然、林依伦、苗立杰等名人的身影。

二龙山风景区是黑龙江省地质遗迹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各类游乐项目40多个,尤以滑雪、滑草、滑道、溜索、攀岩、滑翔机及冰上娱乐项目等深受游客喜爱。

二龙山龙珠滑雪场是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3s级旅游滑雪场之一,有9条雪道和三座大型初级滑雪场。

可同时接待3000人滑雪。

先后承办了历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以及全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世界杯自由式滑雪比赛等大型活动。

主要景点有二龙戏珠、长龙卧波、白楼承旭、碧波唱晚、银峰插翠、松涛春晓、双榆古井、五花草塘、翠岭清音、碧水微岚等。

二龙湖盛产多种鱼虾,其中银鱼为水中人参,二龙湖鲢鱼更是闻名省内外。

二龙山交通便捷,距哈市54公里,驱车从哈市出发,距同三公路宾州出口6公里,沿同三公路40分钟即到,并与221国道为邻;或在三棵树客运站乘开往宾县的班车,一小时便可抵达风光旖旎的二龙山风景区。

滑雪场有室外娱乐项目30多个,包括雪地摩托、雪地越野车、冰滑梯、马拉雪橇、观光索道、滑道、高空溜索、人工攀岩、水上摩托、豪华游艇、豪华快艇、网球场、匹特搏彩弹射击场、夜总会、洗澡中心等,建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滑草场和滑草车场。

云龙山导游词篇三

今天,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是适合游玩的好时期。姑父一家带着我们去云龙山游玩。

云龙山是我家乡——和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有不少异地人民来这里游玩,可谓是家乡一颗璀璨的明珠。除了人们都知道的'九龙柱,那里有新增了一座寺庙——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和顺县城西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云龙山的北峰,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佛光寺于2008年7月开工,2012年8月1日竣工,由和顺县一流人士投资新建。佛光寺整个建筑遵循禅宗寺院“伽蓝七殿”规制,所有建筑均为砖木式的,共建有殿堂楼阁、亭台游廊、门牌楼等28座。其建筑设计,使得山峦、松树、殿堂间遥相呼应,达到了仿古建筑和自然景观的浑然一体。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了。走进寺门,一座小庙映入了眼帘。我们进去叩了头,烧了香,便参观了起来。佛像前有张桌子,上面摆满了贡品。其中,还有两座用糖果堆成的“山”。馋嘴的弟弟说:“额,好想吃一个啊。”听完这话,我们都笑了,弟弟却纳闷地问:“你们笑啥啊?”接着又来到大雄宝殿,里面的佛像更大、更多了,还摆着一张张桌子,下面放着叩头时用的垫子。大约十几分钟,我们参观完了佛光寺。弟弟提议说:“要不我们去广场放风筝?”大家全体通过。

不一会儿,来到了山脚下的广场。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卖风筝的人也很多。再看天上,一只只风筝在蓝天“飞翔”。在我们旁边的那位叔叔也在放风筝,可我只看到了线,风筝却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一问才知道,是把风筝放得太高,线断了。原来是这样,我们恍然大悟。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看着美丽的云龙山,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颗明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云龙山导游词篇四

【导语】本站的会员“qzhgkj”为你整理了“辽宁五龙山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各位游客朋友:

五龙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丹东城区西北17公里处,总面积56.5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08.5米。关于五龙山的形成,有个感人的传说:古时,有五条龙立志要为民除害,与霸占此地的恶魔搏斗。后来恶魔被诛,五龙也力尽战死,化成连锦的山岭,人们称之为五龙山,以示纪念。从远处端详,五龙山也确似龙形。那连绵的山体,起伏的山脊,像群龙在昂首向前;那嶙峋的峰峦,峻峭的岩壁,像群龙的铮铮傲骨。若逢轻云出岫或烟云绕岗之时,那巍峨壮丽的山势,则更像群龙在腾空欲飞。

五龙山为辽东名山,以雄、险、幽、奇、胜而著称,历来是旅游胜地。日伪时曾建“国立公园”,半途而废。半个多世纪的沉睡之后,经过全面修建的五龙山又焕发生机。车近山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丽、有“辽东第一门”之称的公园大门。大门高17.9米,宽27.9米,雕刻着有五条巨龙绕柱盘旋直上青云的图案,大门共用2100块花岗岩石,用以象征21世纪的开始。大门一侧,有呈梯级排列的五潭碧水,名“五龙潭”,相传是当年五龙休息的地方,如今辟为游人垂钓的场所。五潭之间有回廊曲折相连,并以木屋、水榭等点缀其间,与潭边青山相映成趣。

一进大门,是平整宽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两侧依山势而建的.四座爬山楼,碧瓦白墙,美观别致,供游人餐饮洗浴休闲娱乐。游人至此,可在广场上骑马、坐桥、喂鸽子、坐马车,可在喷泉、石雕、孔雀灯附近观赏拍照,也可在树荫下垂钓、休息。出广场上行百十米,可见14栋豪华典雅的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这里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有着田园诗一般的迷人风光,是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电视剧《刘老根》的外景拍摄地,刘老根晨练撞树等不少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五龙山,自然风光清雅秀丽,人文景观历史悠远,早有佛、道两教来此结庐建场,佛爷洞、念佛石、礼拜石等,今日仍在。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灵峰寺,位于五龙山主峰南麓山腰处,取“头顶五龙,脚踏莲花”之势,当年香火旺盛,至今遗迹犹存。2001年,在灵峰寺原址复建的灵峰禅寺,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阁五重大殿延伸建筑,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整座庙宇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其中尤以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壮观,气象庄严。

五龙山又有“天然石雕公园”之称。灵峰寺以上,大大小小的象形石,分布于山山岭岭之中。有的似观音端座,有的似龙吐天浆,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神龟前行;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猴子......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不禁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慨叹不已。

五龙山是天然植物园,林木丰茂。柞树、栗树、枫树、山核桃树等漫山遍野,天女木兰、大字香、红豆杉、鱼鳞松、紫杉、厚朴等珍贵树种在这里也不罕见。春夏季节,林木繁茂如绿锦铺地,清溪飞瀑似长虹饮涧,景色极为清幽可爱。待到秋风吹过,层林尽染,红叶如火,黄花点金,又是一番迷人景象。即使在冬日,那苍龙负雪的憨态,更觉生动有趣。

五龙山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把现代与传统巧妙地融为一炉,把城市园林与自然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展开一幅秀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云龙山导游词篇五

大家看这块石头,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石床。苏东坡酷爱旅游,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常常几杯酒下肚,就醉了。醉中走上黄茅冈,便是其中的.一次。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他的好友在张天骥处饮酒作诗。此时,正值苏东坡率领徐州军民取得抗洪胜利不久,心情舒畅,不觉就多喝了两杯。酒后忽起游兴,就约几个朋友一起登云龙山。醉意朦胧的苏东坡走到冈头时,就不胜酒力,只好仰卧在一块较为平整巨石上休息。路人瞧见,禁不住拍手大笑:太守醉了!此情此景,激发了苏东坡的诗兴。他出口成章,吟诗一首: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这石头,于是就成了苏东坡在徐州的一处遗迹。

东坡石床长3.3米,宽1.3米,其貌不扬,但因为有了这个传说,而变得不平凡起来。大家看看苏轼的雕像,端着酒杯,望天而坐,尽显豪迈之气。

云龙山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五龙山旅游观光!

一进大门,是平整宽阔的休闲广场,广场两侧依山势而建的四座爬山楼,碧瓦白墙,美观别致,供游人餐饮洗浴休闲娱乐。游人至此,可在广场上骑马、坐桥、喂鸽子、坐马车,可在喷泉、石雕、孔雀灯附近观赏拍照,也可在树荫下垂钓、休息。出广场上行百十米,可见14栋豪华典雅的别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坪上。这里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有着田园诗一般的迷人风光,是避暑纳凉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电视剧《刘老根》的外景拍摄地,刘老根晨练撞树等不少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五龙山又有“天然石雕公园”之称。灵峰寺以上,大大小小的象形石,分布于山山岭岭之中。有的似观音端座,有的似龙吐天浆,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神龟前行;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猴子......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不禁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慨叹不已。

五龙山是天然植物园,林木丰茂。柞树、栗树、枫树、山核桃树等漫山遍野,天女木兰、大字香、红豆杉、鱼鳞松、紫杉、厚朴等珍贵树种在这里也不罕见。春夏季节,林木繁茂如绿锦铺地,清溪飞瀑似长虹饮涧,景色极为清幽可爱。待到秋风吹过,层林尽染,红叶如火,黄花点金,又是一番迷人景象。即使在冬日,那苍龙负雪的憨态,更觉生动有趣。

五龙山风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把现代与传统巧妙地融为一炉,把城市园林与自然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展开一幅秀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云龙山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姓张,是本次游览的导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中北大学美丽的崂山二龙山风景区,崂山二龙山是太原市有名的景点,这里环境优美,畅人心怀。

你们想领略这美好的风景吗?那就请跟我来吧!

大家注意到脚下的路了吗?用水泥和石头砌成的台阶,它可是我们中北大学勤工俭学的同学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建起来的哦,还有这许多的树,都是他们植的,所以大家现在欣赏到的景色都凝聚着汗水哦。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怡人台,站在台上,看着大路伸向远方,中北大学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汾河流水与太原市的远景,沐浴着和风,或小憩一下,或拍照留念,怎么样,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吧!现在大家可以听到水声了,不错,再往上走就有一个瀑布,还是很壮观的,准备好了吗,让我们继续前进。

大家感觉累吗?我们终于到达山顶了,现在让我们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吧!青山绿水,天高地迥,清风怡人,你是否诗兴大发呢?抑或是想高歌一曲,大吼几声呢?没关系,尽情释放自己吧!大自然已经完全向你敞开怀抱。

想必大家都读过《桃花源记》,并且对那个梦幻之地向往不已,而且无数次想象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现在大家面前就是一大片桃林,如果大家早一个月来的话,就可以欣赏漫山的桃花了,粉红的笑脸,馥郁的花香,一定会让你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首诗:“去年三月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明媚旖旎的风光,如花笑靥的少女,相映成趣,温馨浪漫。

好了,现在到了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二龙山长廊。

眼前这个金碧辉煌,蜿蜒腾挪的建筑就是了,长廊依山势而建,很有中国古典建筑的气韵,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山谷,是把酒临风,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大家可以慢慢行走在长廊里,感受这里独特的魅力。

朋友们,今天的`崂山二龙山游览到此结束,你们玩得愉快吗?相信美丽的二龙山一定给你们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欢迎你们下次再来,谢谢!

云龙山导游词篇八

龙山寺是台北第一名剎,列为二级古迹;位于台北西南,临淡水河,供奉观世音菩萨,创建于清乾隆3年(1738),是当地居民信仰、集会、大大小小事情的指挥中心。其地万华(原艋舺),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地方。二百多年来,龙山寺经过多次的修建,结构呈回字形,在传统的寺庙中是很尊贵的布局。在广场上,可注意地板石材,其中切割较不整齐的部分,已有古老的历史。

从前台湾海峡又叫“黑水沟”,风浪很大,移民都用石板来压船舱,以便能安全渡海来台,而这些石板,后来也就用来铺设龙山寺前的部分广场。殿前有台湾独一无二的铸铜龙柱,屋檐下的木雕、彩绘,也都非常生动。尤其用来支撑屋顶的“网目斗拱”,是台湾寺庙的首次创作。另外,大门左边的石雕窗上,雕有精彩的三国演义故事;右面则有一个八角竹节窗,上刻竹干,是“竹报平安”的意思,由于正门只在节庆祭典才打开,所以平时都从庙宇左边的门进入,右边的门出来。进到庙里,可看到很多善男信女虔诚祭拜、诵经念文。出了前殿,在天井上有一个香炉,香炉上有“憨番抬庙角”的有趣雕塑。天井两旁还有钟楼和鼓楼,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来作为诵经、法会的提醒。从石阶上正殿,正殿四面有一道走廊,廊上的壁面、石柱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

进了正殿,可以看到主神—观世音菩萨。在第二次界大战中,龙山寺正殿曾被炮火击中,殿堂全毁,但此神像却丝毫无损,所以让信徒更加敬拜。来到后殿和左、右翼殿,会看到很多的神佛,有人说“龙山寺是众神的聚会所”,就是说庙内可供奉的神佛非常多,号称主、附神约有一百多尊。在这里可注意后殿殿前的一对人物石柱,造形生动,和一般寺庙以“龙”为题材石柱不同。此外,左、右翼殿入口外侧的壁面,有“红毛番吹法螺”的石雕,也和香炉上“憨番抬庙角”有相同的趣味性。每日来龙山寺参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的元宵节灯会,更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常。

云龙山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已经到了云龙山的北麓山门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跟我下车,现在是九点钟,我们游览云龙山的时间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我们十点钟在车上集合,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号,劳烦司机师傅把车窗关好。

云龙山是徐州市南郊风景区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它西傍云龙湖,东依凤凰山,南靠泉山自然风景保护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云龙山南北走向,全长三公里,共有九节山头,其中第六节最高,海拔一百四十二米。但是它的名胜古迹多集中在北数第一节山上。这节山海拔一百四十二米,明清时期山上建造了一些庙宇亭台,并栽植松、柏、椿、槐等树木。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大士岩、放鹤亭、兴化寺这些主要景点就在第一节山上。

各位嘉宾,这就是云龙山北麓山门,我们将由此上山。上山时,请大家注意安全。

大家看,山门的右侧是1999年7月1日修复的卧牛泉。它始建于清代,由雨水山泉汇聚而成。因为泉池东壁的巨石形似卧牛而得名,是云龙山著名景点之一。修复后的泉池长30米,宽6米,深5米,南深北浅。泉池上方的拱型石桥名三义桥,它长7米,宽1。6米,桥柱是青石雕刻成的,栏杆上有二龙戏珠、麒麟等传统图案。立于桥东首的石碑是在泉池疏浚中发现并打捞上来的。各位游客,请看刻在山石上的“云龙山”这三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是明朝的莫于齐书写的。明万历年间,他在徐州担任兵备右参政,云龙山究竟是如何得名的呢?因其九节山头蜿蜒如龙,旧志称:“其上有云气,故名云龙山。”北宋以前因为山上有大石佛头像,所以又名石佛山,在宋朝时这两个名字是通用的。苏轼任徐州知州其间,以云龙山为题材,写下诗问十余篇,其中《放鹤亭记》脍炙人口,被收入《古文观止》名篇,云龙山因此文明于世。

各位嘉宾,我们现在来到了云龙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大士岩。它位于云龙山西半山腰上。是康熙五十八年徐州知州姜焯开凿的。他原来打算在这里建造僧舍,觅僧看守放鹤亭,因为在挖地基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巨石岩,广约八丈,峰棱外露,不知道它有多深,又因岩下黄茅岗有唐吴道子所画观音大士像石碑,于是授意石工把巨岩雕为观音大士像。观者益以为神,于是州人又请增工扩大正殿三间,前面为韦驮殿,左右为寮舍亭台阁道,取名为大士岩。

大士岩的正殿为圆通宝殿,正殿中的观音大士像雕在巨岩上,大士像已经毁于文革时期,这座大士像是1978年重塑的,1988年又增塑了文殊、普贤等菩萨像,文殊和普贤都是佛教的菩萨,他们分别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和右胁侍,他们三人合称“释家三尊”,观音的道场在浙江省舟山群岛的东南部普陀山上,因此他也被称为海岛观音。

因为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他同阿弥陀佛及其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所以在被配殿建了三圣殿,南配殿是千手千眼观音殿。据佛经《大悲咒》记载,千手千眼的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画家依据密宗仪规而绘成多面多臂菩萨。而民间相传东周妙王的`第三个女儿出家得道后,为替父亲治病,挖下了自己的双眼。砍下了自己的双手,制成药治愈了父亲的病。妙庄王为了纪念女儿,让塑匠塑一个全手全眼的观音像,塑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的观音像。

大殿前的两株古柏是清初种植的。它同大士岩同龄,殿南还有一株从、石缝长出的挺拔古柏,这株古柏已有900多年的树龄,这株古柏正体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品质。

韦陀的背后是弥勒佛,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据佛教说,他还要在兜率院内修行4000年,那里的一天相当于人间400年。所以他还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才能到华林园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所以他被称为未来佛。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弥勒身世的传说。相传他为五代梁朝时期明州(今宁波)奉化人,名契比,两耳垂肩,袒胸露独,开口常笑;但其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挑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贞明二年,在岳林寺圆寂时口年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之不识。”人们才醒悟他为弥勒的化身,曾有“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等楹联描绘其皆大欢喜的形象。相传他的道场在宁波雪窦山。山顶门下,依山势修砌的石阶,叫做“五十三参”,大家可以边登边数。这些台阶正好是五十三级。据记载:善财童子参拜了。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

塘子观,又名堂子观、餐霞观,为崂山道教龙门派著名道观,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今之塘子观为由晓望村李泽兵先生个人出资修建。

塘子观正殿为真武殿,中间供奉真武大帝,两侧祀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真五大帝又称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乃北方之神、水神、海神、战神、司命之神。千百年来,二龙山水源充足,甘露泉滋润万物,地域河晏海清,百姓长寿安宁,皆仰真武大帝灵佑之功。真武圣诞为农历三月初三,亦是塘子观传统庙会。前殿为财神殿,供奉武财神关圣帝君及文财神比干、范蠡。东配殿为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与文曲星武曲星。塘子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吸引众多仙人道家文人墨客纷至杳来,并在此地留下诸多古迹墨宝。金泰和八年,长春真人邱处机来崂山,曾在塘子观传经布道,并为甘露泉题名。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到此留连忘返,多处题字,真迹至今犹存。塘子观周围现存古代名人石刻若干,为崂山道教庙宇所罕见。塘子观环境幽雅,风水宜人,二龙拥抱,群峰响应。院内有千年古柏、珍奇紫薇;墙外有三角古枫、万竿翠竹;门东甘露泉乃崂山历史名泉,名扬四海;观西龙泽阁临水品茗,欲醉欲仙。此地可谓一步一景,别有洞天。重修后的塘子观重现昔日风采,再创当代辉煌,成为崂山道教胜迹中一颗璀璨明珠。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一

大家看这块石头,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石床。苏东坡酷爱旅游,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常常几杯酒下肚,就醉了。“醉中走上黄茅冈”,便是其中的一次。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他的好友在张天骥处饮酒作诗。此时,正值苏东坡率领徐州军民取得抗洪胜利不久,心情舒畅,不觉就多喝了两杯。酒后忽起游兴,就约几个朋友一起登云龙山。醉意朦胧的苏东坡走到冈头时,就不胜酒力,只好仰卧在一块较为平整巨石上休息。路人瞧见,禁不住拍手大笑:太守醉了!此情此景,激发了苏东坡的诗兴。他出口成章,吟诗一首:

醉中走上黄茅冈,

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

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

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这石头,于是就成了苏东坡在徐州的一处遗迹。

东坡石床长3.3米,宽1.3米,其貌不扬,但因为有了这个传说,而变得不平凡起来。

大家看看苏轼的雕像,端着酒杯,望天而坐,尽显豪迈之气。

爱旅游的人能长寿。苏轼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苏轼体弱多病,又屡遭贬官,但最终还是活到66岁,当时也算是长寿了,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对旅游的热爱。希望大家工作之余,能多出来走走,大李在这里祝各位健康长寿。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二

徐州云龙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山上文化古迹随处可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州云龙山。

导游词。

欢迎参考!

徐州有座山叫云龙山,她东依凤凰山,西傍云龙湖,南邻泉山风景区,昂首向东北,曳尾与西南,因山有云气,蜿蜒起伏,状似神龙。

苏北山不多,但有山就有故事,徐州云龙山就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山。

索道直接将游客送至观景台。山的海拔并不高,只142米,但站在观景台上鸟瞰,徐州这苏北平原上的文化名城风貌一览无余。

观景台、亭。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

云龙山山形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虽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迹众多,历来是苏北的名胜。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

从北魏至民国期间,山上留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现在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历史景点。

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风景区,海拔142米,长达3公里。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云龙山以"溢洪道"为界,溢洪道以北属云龙区,以南属泉山区。通常所称的云龙山多是指北部的部分山峰。

云龙山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景观。山上文化古迹众多,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解放后云龙山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历史景点。

云龙山有佛教文化,从北魏到清代,逐步建起兴化寺、大士岩、唐宋摩崖石刻等著名历史古迹。每年农历2月19日都会举办云龙山庙会。

宋代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曾多次携友游览云龙山,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名篇。先后登临云龙山的历代名人有刘邦、刘裕、苏轼、乾隆、邵大业、毛泽东、蒋介石、李鹏、朱镕基、李可染等。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易于登览。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现又将一些古迹整修一新,重建了卧牛泉,扩大了招鹤亭平台,更为云龙山增添了新姿,成为中外客人来徐州必游之地。

云龙山山形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云龙山虽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迹众多,历来是苏北的名胜。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

从北魏至民国期间,山上留有北魏时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明代的兴化禅寺、清代的大士岩、山西会馆、船厅、御碑亭、碑廊等历史文物古迹。现在又修复和新建了幽邃轩、洞天小庐、跨云阁、云龙书院、杏花村、观景台、同心台等一大批历史景点。

放鹤亭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为文人隐士张天骥所建。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其结为好友。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超凡出群的隐士形象。因此文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毛泽东曾来此参观,并背诵《放鹤亭记》佳句:“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此亭为清末重建,匾额上“放鹤亭”三字乃苏轼手迹。

碑廊位于放鹤亭东侧,与兴化寺毗连。始建于清朝末年。南北长约30米,加上碑廊背面,总长度接近40米,廊内墙壁上镶嵌着历代碑碣54块,书体包括真、行、草、隶四体,大字如斗,小字如蝇头。另有石刻线描人物和山水画各两幅。

饮鹤泉在放鹤亭南侧,何时所凿已无法查考。但此放鹤亭早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北宋以前云龙山叫石佛山,饮鹤泉当时叫石佛井,后人因近放鹤亭,改名为饮鹤泉。

招鹤亭是砖木结构,小巧玲珑,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之歌,所以叫招鹤亭,此亭位于一节山最高处。

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户部分司丁裕建望湖亭,顺治十七年户部分司徐渭弟又筹资因亭建廊,与亭相通。原廊左右开窗,风雨时可以关闭,此廊可有而不可无,故名可廊。

观景台坐落在云龙山第三节山上。台高6米,占地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登台临栏远眺,全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入夜,霓虹灯光芒四射。

卧牛泉修复工程于1999年7月1日完工,并向游人开放。始建于清末,是由雨水山泉自然汇集而成。因泉池东壁巨石形似卧牛而得名。池长约30米,宽6米,深5米。

三义桥位于卧牛泉泉池中部,呈拱型,桥栏由青石雕刻而成,上有二龙戏珠、麒麟等传统图案,县在桥东面立有三义碑。

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兴化禅寺内,依山而凿。1993年兴建大雄宝殿时发掘。现存7组、71龛、38题记、游记、195尊造像。上下两部分有唐宋时期石阶相通。造像5厘米至11.52米不等,均为高浮雕。

利济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据《利济碑》记载:清光绪年间,彭城义士杨文一等五义士,为方便行人休憩而捐资兴建。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三

江苏省风景名胜区。位于徐州市南郊和平路南,面积91?9公顷。云龙山原名石佛山,海拔142米,长约3公里,大小山峰9座。因峰峦起伏,状如游龙,山上常有云气环绕而得名。山北麓巨石上有明万历十四年(1586)莫与齐手书的“云龙山”石刻大字。

山上苍松翠柏、蓊郁蔽日,殿宇亭台,掩映其间。其首节山离城南门近在咫尺,便于登临,很久以前就成了游览胜地。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为其好友张天骥的放鹤亭而作的《放鹤亭记》,描写了云龙山的壮丽景色。

云龙山植被以侧柏为主,文物古迹主要集中在首节山上,山巅有放鹤亭、饮鹤泉、招鹤亭、船厅、碑廊等。山东麓有兴化寺、唐宋摩崖石刻、清代山西会馆等。山西坡有大士岩、五十三参、试衣亭、送晖亭、白鹿洞、云龙书院遗址、半山亭等。黄茅岗上乾隆皇帝御书的“黄茅岗”和东坡石床及明清石刻作品峭立于绝壁之上。

山北麓有山门牌坊、津浦铁路员工抗战殉难烈士亭等。在第二节山上,是幽静的'怡然亭。第三节山上是新建的二层观景台,凭栏远眺,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四

每一天都是新的,但这一天格外新鲜,这一天的早晨,阳光非常温柔,空气非常清晰,我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开车去天龙山玩。我们在高速路上的时候看见了很多花草树木,有羊蹄甲、榕树、松柏。他们就像士兵一样站在那里欢迎我们。

我们很快就到了天龙山,天龙山的大门,高高的站在那里,庄重而朴素,天龙山这三个大字,头天晚上刚被出初秋的小雨清洗过,在瓦蓝色的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温润又饱满,舒展而有力。

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妈妈紧紧的牵着弟弟的手,小弟弟像癞蛤蟆似的蹦蹦跳跳,惹的周围上山的行人哈哈大笑。。当我爬到一半时,我就累的气喘吁吁,汗水不住的从我的额头往下滴,只见一个个游人汗流浃背,脸红得像一个个红苹果。

我们很快就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寺庙,很多人在山顶上烧香祈福。我和弟弟看到了玻璃桥。我们问:“爸爸,爸爸我们可不可以去玩儿玻璃桥?”爸爸说:“可以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怕,当我走在中间向下一看,所有的树木都在我的脚下,我好像站在天空中,好像要掉下去。我的双腿开始发抖,我不敢迈步。爸爸告诉我:“我们坐一下就不会恐高了”。我坐在桥上看着下面一会儿我就不怕啦!

游完玻璃桥,我们一起在寺庙的门口。分享我们从家里带来的水果拼盘。绿色的提子、粉红色的草莓、粉色的桃子,还有橙子的哈密瓜,看上去五彩缤纷的,可漂亮啦。我拿了根牙签,把一块酸酸的草莓放在弟弟的嘴巴里,他酸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我赶紧给他夹了块苹果,他才甜的咪咪笑。

云龙山导游词篇十五

徐州近年来号称“半城青山、半城湖”。周末有空闲带上楚楚,带上相机,带上能背包的妖妖。来看这半城的青山,半城的湖。

云龙山山体由相连的九个山峰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千米。因山有云气,而有蜿蜒似龙而得名。

找了下电脑里竟然没有好的图,后天腊八节,计划去领寺庙布施的腊八粥。带着相机去补图。

云龙湖风景区,准国家5a级景区,位于徐州市区南部,云龙山脚下。近年来市政加强了沿湖风景区的建设。环境格外的好。喜欢周末去跑个步,用咕咚画个图,分享到运动群。当然了,以我的勤劳程度就去跑了一次环湖。其余时间都是随便游览下。但是去跑个环湖真的挺舒服,一个环湖跑下来,我是休假时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不用带孩子,不用想工作,家务也不管,就带上一瓶水,手机,跑起。跑的时候没拍照,照片是带楚楚玩的时候拍的。废话一堆,上图了。

夏天周末带娃去看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哈哈没那么多啦。2014年楚楚4岁。这个是“南湖水街”对面的“三顾胜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