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 办实事经验(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3:26:32 页码:11
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 办实事经验(七篇)
2023-01-13 13:26:3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第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践行廉洁自律,践行“三严三实”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复杂形势。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更要以此为准绳,严以律己,廉洁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本任务是要全面端正党风,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使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腐败现象逐渐侵入我们党内,侵蚀着党的的肌体,腐蚀着一些党员干部。能不能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端正党风,解决党内的腐败现象,关系到党组织能不能得到纯洁,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无论什么形式的腐败现象,什么性质的腐败行为,其本质上者是侵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背道而驰,也都是违背“三严三实”要求的。而腐败行为得不到惩处,腐败现象不能消除,践行“三严三实”,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纯洁我们党的队伍,使我们的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回顾我们党的历史,甚至我们国家的发展史,不难看到,只要党风正,政风正,党的组织纯洁,党员干部能廉洁奉公,廉洁为民,能真正践行“三严三实”,党就会前进,就会发展,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党领导的事业就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反之,如果党风不正,党的组织、党员以权谋私,侵害人民利益,人民群众就会反对,党就会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就会遭受挫折。所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严肃党的纪律,端正党风,使广大党员干部能立党为公,勤政为民,认真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这样的认识下,我总是要求自己,无论时下社会风气多么复杂,自己坚决做到廉洁、清白,在一些比如职称评审等关键时刻、敏感时刻,自己总能坚决顶住一切压力、一切方式,坚决拒绝一切那些行为,使自己永远保持“一身正气”的美好声誉。

第二,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作为领导干部,我认为应该在四个方面做出表率。一是在学习理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上作表率。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动力、是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不动摇,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止,贡献自己的所有了力量,在所不辞。二是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自觉性上作表率。当下,多种思想、思潮混杂,多元的价值追求混乱了一些人的价值观,苦乐观、人生观、幸福观。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在任何场合,无论是教师课堂,还是校园课外,都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传递正能量,宣传党的各想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上做表率。学校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的最好场所,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响应党的号召,传递党的声音,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为国家,为党贡献自己所有力量的接班人,让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富强起来。四是在坚持从严治党,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上作表率。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就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好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事事有痕迹,处处有成效。要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人,只有这样,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安得下心,守得住身,静得了神,睡的安稳。因为我们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将来是媒体人,就目前媒体乱象,动辄以曝光要挟官员和富商,动辄以有偿新闻捞取好处,我时时刻刻经常提醒、教育、要求学生“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我也经常提醒自己,管好自己,也管好家人,管好部属,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三,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我认为,学校一直以来是一块净土,是一块神圣的地方,我们身居净土,所教学生那么虔诚地来学习,有着纯洁单纯的知识渴求。我们身处神圣,所面对的学生那么恭敬于你的修养、学识。我怎么能愧对学生心中的纯洁、单纯和恭敬呢?所以,党和国家开展廉洁自律活动,是多么好的举措呀,我要以此为契机,抓好自身建设,在思想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踏实工作的精神。在作风建设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关心学生疾苦,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在组织建设上,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围绕教学中心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学院班子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继续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按照中央、省、学校党委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对照,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防微杜渐。

以上这些,是我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一些体会,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当之处,不到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让90多岁的共产党员张富清广为人知。在战场上,他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离开战场,他深藏功名,扎根山区,服务一方百姓。无论什么时候,张富清都始终把共产党员作为第一身份并为之不懈奋斗,赢得了全党全社会的尊重。他的事迹,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动写照,更是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

习主席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张富清始终把共产党员作为第一身份,并做到“党指向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走到哪里”,体现的就是对共产党员身份的高度自觉。

身份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属性,通常和权利、义务、责任相关联。只有不断增强身份的自我认同,才能履行好与身份相匹配的责任与义务。对共产党员的身份,《中国共产党章程》已经作了明确阐释: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必然是第一身份,不只是个人的身份标识,更是对与其相关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认知。

纵观历史,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具有永不褪色、历久弥新的英雄底色。共产党员意味着一种光荣、一种责任,因为对这重身份的认同,无数共产党员用生命守护初心,用贡献扛起责任,用奋斗践行使命。革命战争年代,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是党员,这是炮火中共产党员身份的体现。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境界,杨善洲“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誓言,张富清“我虽然离休了,但永远是党的人”的情怀,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共产党员这一身份及其价值的高度认同和无悔追求。

认同是一个人试图与他人相一致的心理要求,能够为个体带来满足感和归属感。只有认同党员身份,才能做出与党员价值相符的行为,才能从“第一职责”中找到归属感,进而实现从责任认同再到组织认同的转变。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少数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心中装的不是党的事业,只为谋一份差事,把党员身份当作“敲门砖”;有的党员入党时间久了,就出现了“身份麻痹”,淡忘政治身份、淡漠先进标准、淡化责任使命;更有甚者,不珍视党员的身份,丢掉了应有的先进性,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如此种种,都是因为党员身份意识的缺位。

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第一身份”的意义不仅在于是什么,更在于自己的内心如何去看、怎么去做。共产党员的身份,并不是和群众“每月只差几块钱”的区别,而是身份属性的外在表现,更是发自内心、化为人格的精神气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如此。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因为他们“看上去就像个党员”。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移动的旗帜,就要努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始终用实际行动擦亮第一身份。

党员身份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张富清从“随时准备‘光荣’”到每次都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用一生的行动来践行入党的誓言。党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发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以“永远在路上”的赶考精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党性修养,清除政治上的模糊认识、思想上的杂草灰尘、观念上的垃圾糟粕,不让方向失准,不让誓言蒙尘,不让信仰淡化,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正所谓“一个党员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是灯就要闪亮,是旗就要招展,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不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中展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以实实在在的奋斗守好初心、担好使命。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树立清廉家风,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清廉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一)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起家庭防线。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还规定子女不准经商赚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司法工作实践中,助推阳光审判,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预防腐败建立安全屏障。清廉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关键在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也许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会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同理,也许家人的几句贪婪之语,就会让当事者万劫不复、后悔终生。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清廉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预防和抵御腐败的安全屏障。

(三)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家庭和睦设立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时时保持警惕,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

党的作风与党员干部的家风紧密相连,弘扬清廉家风,为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包容、支持与理解,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的示范者。同时,制订清廉家规家训,经常开展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学习优秀的治家文化,借鉴老一辈革命家、党的先锋模范的治家经验,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家庭每位成员,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理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之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立家训、树家规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用讲家规家训、说家风故事、谈传承感悟等形式,展示身边优秀干警家国情怀。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地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淳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树立清廉家风,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清廉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一)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起家庭防线。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还规定子女不准经商赚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司法工作实践中,助推阳光审判,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预防腐败建立安全屏障。清廉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关键在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也许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会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同理,也许家人的几句贪婪之语,就会让当事者万劫不复、后悔终生。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清廉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预防和抵御腐败的安全屏障。

(三)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家庭和睦设立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时时保持警惕,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

党的作风与党员干部的家风紧密相连,弘扬清廉家风,为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包容、支持与理解,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的示范者。同时,制订清廉家规家训,经常开展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学习优秀的治家文化,借鉴老一辈革命家、党的先锋模范的治家经验,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家庭每位成员,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理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之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立家训、树家规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用讲家规家训、说家风故事、谈传承感悟等形式,展示身边优秀干警家国情怀。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地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淳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树立清廉家风,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清廉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一)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起家庭防线。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还规定子女不准经商赚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司法工作实践中,助推阳光审判,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预防腐败建立安全屏障。清廉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关键在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也许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会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同理,也许家人的几句贪婪之语,就会让当事者万劫不复、后悔终生。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清廉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预防和抵御腐败的安全屏障。

(三)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家庭和睦设立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时时保持警惕,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

党的作风与党员干部的家风紧密相连,弘扬清廉家风,为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包容、支持与理解,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的示范者。同时,制订清廉家规家训,经常开展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学习优秀的治家文化,借鉴老一辈革命家、党的先锋模范的治家经验,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家庭每位成员,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理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之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立家训、树家规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用讲家规家训、说家风故事、谈传承感悟等形式,展示身边优秀干警家国情怀。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地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淳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一)把第一身份意识”强”起来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或社会身份。但是,当举起手、面对党旗宣誓,志愿成为党组织的一名成员,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不论身肩何责,身居何位,身在何方,不论处于在职还是退休状态,其第一身份都应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四个大字。一个个触目惊心、让人痛心的反面案例警示我们,一些党员腐化堕落,无不是从思想“滑坡”、忘记了“我是共产党员”开始的。近年来,有的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在忏悔中甚至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党的观念,从来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监督管理存在,甚至对自己某些表现不如普通群众也无动于衷。他们丧失了一个党员应有的品质,最终丢弃了自己的信仰,滑向罪恶的深渊。身为党员干部,竞然“没有党的观念”,甚至“没感觉到还有党的组织监督管理存在”,岂非咄咄怪事?这些倒下的“老虎”“苍蝇”所暴露的问题,背后深藏着的则是党员意识淡化甚至丧失这一深层次问题。

《湖北日报》曾经报道,湖北省某市一个镇政府的王某某等 8名党员干部为了出入境方便,隐瞒真实情况,将政治面貌填为“非党员”,工作单位填的是“个体户”或“无业”,并将旅游费用在镇财政报销。无独有偶,最近一则关于大学生羞提党员身份的话题广受关注。他们俨然把党员身份当成趋利“避害”的工具。大学生党员毕业应聘时,为什么羞于提自己的党员身份呢?无非是担心党员身份会成为步入外企的“绊脚石”。党员身份不是工具,有利时则标榜,不利时则隐瞒,这显然不符合党员标准,应当予以处置。

共产党员是具有特殊政治观念的第一身份。每位共产党员,都曾在鲜红党旗下宣读入党誓词,以示对党的忠诚。建党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这个“第一身份”,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共和国的不朽基石,用智慧和汗水挺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脊梁。革命战争年代,党员身份意识突出表现在大喊一声“跟我上”,冲锋在前,勇于牺牲。就像一位老将军说的:“谁是党员,谁不是党员,一眼就能看出来。作战勇敢不怕死、冲在最前面的,肯定是党员;贪生怕死的准不是党员。”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党员身份意识集中体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锲而不舍、积极奋斗。

(二)把第一身份要求”严”起来

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曾指出: “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党员身份是一种纪律约束,更是一种境界追求。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为人、处事、做工作、想问题,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的底线;决定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仰、使命和责任,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坚定不移地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一是思想规范重领先。共产党员是第一身份,意味着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必然要求党员接受组织的约束,即便在处理私生活上也不可漠视“党员身份”的影响,置身组织之外,成为所谓的“自由人”。每位共产党员都要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都要讲廉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原则,以廉为荣。不搞自由主义,不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对于歪风邪气、错误言行不能听之任之,要敢于“亮剑”、敢于批评,坚决抵制,真正把党员身份的标准和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忠诚于党定位准。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就要自觉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按照党的要求履行党员的职责,维护党的利益,时时处处与党一条心,用一生的言行履行入党誓言。这就需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常补精神之“钙”,常回思想之元,切实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永在在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是自我要求标杆高。党员与群众在思想政治修养上决不能画等号。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使命、受到严格组织约束的公民,如果党员退守到公民的底线上,就降低了党员标准,从严治党便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更无从体现。加入党组织,就意味着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入了党,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有些言论,群众可以说,但党员不能说;有些事情,群众可以做,但党员不能做。正是在这些特殊的高标准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和带头作用。

四是彰显身份行之笃。“第一身份”要求我们每位党员不论处于什么工作岗位,不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吃苦耐劳争第一,模范带头争一流,而决不是与民争利争第一,私利追求争第一,有了好处争第一。一个人只要投入党的怀抱,成为党的一分子,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真正做到“平时能看得出来,困难时能站得出来,危险时能豁得出来”。就党内关系而论,要高度认同党员身份,懂得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资历深浅,每位党员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承载同等的义务。避免口是心非,防止言行不一,真正把优良作风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彰显于久久为功的行动上。

总之,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每位共产党员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本来,牢记本色,履行党员责任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党的良好形象做一名新时代永不褪色的、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三)把第一身份牌子”亮”出来

一是夙夜在公明身份。1921 年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也不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思想的高度自觉,作为先进分子,党员的政治本色不是靠外在约束,而是靠内在的觉悟。放松思想教育,降低自律的要求,党的先进性就失去了立足之基。只有每个党员都能强化身份意识,永远牢记、爱护、珍惜自己的“第一身份”,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我们党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

二是不负重托知身份。党员身份意识,是党领导人民开创事业的基本保证。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认识、看待和评价我们党,通常是依据每名党员的具体言行作出判断的。只有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也才能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信赖党、拥护党、跟党走。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党员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其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都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过去人们总是说:“这个人表现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产党员!”可见群众把共产党员和最好的人画了等号。事实上,共产党员也只有成为人们称道的先锋和模范,才能时时引领群众前进。反之,如果党员不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就看不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和信心。

三是蓬勃热忱亮身份。党员身份意识,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党员是先进分子,是党的肌体上的一个细胞。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决定这个政党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党员是否认同自我党员身份,是否有为党组织服务的热忱,是否有为党组织的利益奋斗的精神,是否与党组织同呼吸、共命运。如果一个人入党后一心只知道享受身份带来的益处,却不热爱自我党员身份,不愿为自我所属的党组织担责任、做奉献,即使才华再好、能力再强,对于整个党及党的事业来说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对于一名党员来说,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党员角色意识,是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有的党组织把佩戴党徽作为每天必须整理的政治仪容仪态,作为工装的“标配”,作为一流工作业绩的清醒提示。有的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出党员责任区,亮出承诺牌,鲜明表达了党员群体身份。

四是凝心聚力强身份。党员身份意识,是共产党执政资格的内在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广大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言论和举止,而是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一言一行更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塑造。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提起了著名的“塔西陀陷阱”——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警示我们一个政党如果失去公信力,无论做出何种执政举措,都会被群众潜意识里打上“性本恶”的标签。这充分说明了执政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取信于民是为政之基。只有成千上万的党员个体自觉成为先锋模范,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生命力、战斗力,永葆党的肌体健康。与之相反,如果党员丧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个人利益捆绑为“党的利益”与人民相对立,就会大大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愿景越光明,使命越艰巨,越需要党坚强有力的领导。

主题一身正气办实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树立清廉家风,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清廉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一)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起家庭防线。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还规定子女不准经商赚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司法工作实践中,助推阳光审判,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预防腐败建立安全屏障。清廉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关键在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也许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会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同理,也许家人的几句贪婪之语,就会让当事者万劫不复、后悔终生。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清廉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预防和抵御腐败的安全屏障。

(三)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家庭和睦设立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时时保持警惕,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

党的作风与党员干部的家风紧密相连,弘扬清廉家风,为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包容、支持与理解,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使自己成为好家风的示范者。同时,制订清廉家规家训,经常开展家庭教育,规范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学习优秀的治家文化,借鉴老一辈革命家、党的先锋模范的治家经验,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家庭每位成员,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理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之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立家训、树家规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等平台,用讲家规家训、说家风故事、谈传承感悟等形式,展示身边优秀干警家国情怀。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地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淳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