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 银川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4:07:19 页码:10
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 银川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八篇)
2023-01-13 14:07:19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一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安作文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安作文 篇1

今天,我和我妈妈、章锦、章锦妈妈,一起去西安游玩。

这天,在去秦兵马俑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城墙,导游给我们介绍:“这座城墙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朱重八所建,周长13.74千米。”听了这些话,我仿佛回到了古代。导游又说:“听说有双人自行车出租。”我兴奋地看着妈妈,妈妈也瞟了我一眼,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终于,在游行的最后一天,才来到大家盼望的古城墙。站在高大威武的城门下,半圆形的门上面写着三个大大的黑体字“长乐门”,显得十分引人注目。我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登上了城墙,西安城的古代房子尽收眼底,一排排、一行行,十分整齐。近处,只看见古代房子的屋顶,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银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绚丽。城上有许多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每个垛子上都有长方形的遥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击用。

“看,那里有租双人自行车的服务站。”我指着一排排的自行车惊奇地叫着。我们两家共租了两辆车。“妈妈,骑一周体力可以吗?”我怀疑妈妈的体力不行,担心地问。妈妈笑着说:“大约可以吧。”

妈妈骑在前面,我骑在后面,我们出发啦!房子向后退着,风在我耳边呼呼地刮着,我们就像在云中飞行,自由自在。

我回头一看,章锦和他妈妈飞速地踩着自行车,紧紧地跟在我们的后面。“快一点,他们要追上来了!”我催着妈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像一个大火球,大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踏板好像又加了十斤重的石头,十分沉重。“13公里,我们到底能不能骑到?”我一边喘着气,一边问妈妈。“一定能的,加油!”妈妈坚定的语言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动力。

“一二、一二”我们喊着口号匀速地踩着,时间过得真快,经过一个又一个城门,终于到了东城门,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服。我仰望天空,天空更蓝了,云朵更白了,太阳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夸我们:“够牛的!”风姑娘也唱起了歌,带着凉爽。

回头看那承载着600年历史的古城墙,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更大高大坚固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出了这宏伟壮大的城墙。

西安作文 篇2

过惯了南方的春节,今年,我们一家三口去了西安奶奶家过年。

除夕一早,大家就忙碌起来了,开始为年夜饭作准备。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其中北方对年夜饭特别讲究。菜肴十分丰富,不但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多,既有热菜,也有凉菜,肉类特别多,海鲜很少,可能跟西安是内陆城市有关吧。菜的味道也以麻辣为主。正式开饭了,大大小小的佳肴都摆满了餐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奶奶一大早就起来烧早饭。在这里,新年第一天要吃饺子,而在安吉是吃汤圆。这里的饺子格外地好吃,自己擀面皮,自己包,十分鲜嫩,我一口气吃了好多个。

过年期间,我们还去逛了的大唐西市庙会,它是我国的庙会之一,庙会里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呈现出欢乐详合的节日气氛和浓厚的民族气息。

在西安过年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让我留连忘返、回味无穷。

西安作文 篇3

前段时间放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安参观了大雁塔景区,我高兴极了。

大雁塔景区美丽极了!

大雁塔景区共分七层,每层都装有四个小巧而精致的小窗户。一层有个禅房,禅房里放有佛经、佛像,其中有如来佛像和观世音菩萨的佛像等。

大雁塔景区的门框上,有优美的线条雕刻着唐代建筑图案,美丽大方,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大雁塔景区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爸爸对我说:“大雁塔景区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汗水,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我们现在要是不珍惜它,不保护它,怎能对的起我们祖先呢?”

顺着楼梯向上攀登,到了第七层,举目远眺,西安市市容尽收眼底。看,前端是西北最高的建筑物——电视塔,左端是规模宏大的小寨版。整个大雁塔景区气势雄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的佛像,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我仿佛看见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着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兄弟三人斩妖捉怪,击退了妖怪们一次次的进攻,保护着师父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参观完大雁塔景区后,爸爸妈妈还告诉我西安还有许多像大雁塔景区的古建筑。我觉得我们陕西有那么多名胜古迹,真是了不起,作为陕西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西安作文 篇4

记得在春节大年初三,我们去西安旅游五天,其中一天早上,天还蒙蒙的亮着。我们一从旅馆下来,就立刻向这部去往华山的十五座出租车飞奔而去。一到达目的地,展现在眼前的便是巍然屹立三山五岳之一的华山。往山这边看,连绵不断的群山仿佛一条长龙飞向天边;往山那边看,群山重叠,仿佛海涛奔腾,巨浪排空。阳光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灿烂。洁白的雪,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真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时,妈妈去买搭缆车的票,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省上山的时间和力气,我和爸爸则走向了纪念品店。买了一柄写着华山论剑四个字,还画着一座华山的图案木剑。

我在缆车上远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展现在眼前,茫茫大雪盖在了华山的身上,大地好像抹上了洁白的沐浴露,树木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银纱。山道上,人们小心翼翼地迈着步,生怕滑到了。可是,再看看走在上山路上的小朋友们,却蹦蹦跳跳,好像丝毫不在乎滑到在雪地上一样。他们银铃般的笑声给高耸入云的华山带来了无限生机。这时,一股清风吹来,把枝头上的雪吹落下来,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就像一群银白色的蝴蝶漫天飞舞,十分美丽。

我们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半山腰,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就看见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不停地在翻越栏杆捡着一样样东西放进垃圾桶,直到我们慢慢地走近那名中年男子,才发现他捡的竟然是一件件的垃圾,穿的也只是一件单薄的衣服而已。我心里想:这位叔叔真厉害,竟然能不怕危险、不怕冷、不怕脏,在这个走一步都打个喷嚏的直入云霄的山峰上无私地维护着华山的清洁卫生。这些垃圾就像污点,而华山就像一张洁白的纸,但这些污点把纸给污染了,而这位叔叔却像一块橡皮擦一样,把污点给清理干净了,真是太伟大了呀!

西安作文 篇5

穿梭黑暗的黎明,伴随着窗外吵闹的声音,我从梦境中醒来,开始了有着“帝王之都”美誉的西安之旅。

繁华的回民街是我的第一站,路两边的小吃数不胜数,店主们不停地吆喝着,来来往往的游客都在寻找心中的美食。夹在美食店中间还多了些饰品摊,小摊上摆放着各式各样带着陕西特色的小饰品,五颜六色,给回民街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让我久久徘徊。

第二站我去了西安的明城墙,从气势宏伟的南门——永宁门进入,看着门票上的介绍,墙高12米,周长13。74千米,是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着太阳,站在古城墙上,看着城外的护城河,惊叹古人的聪明,砌造如此防御性很强的城墙,仿佛已能感受到古时候兵将们在酷暑下满头大汗亦在坚守城池。

之后去了大雁塔,观看了音乐喷泉,时间一到,喷泉池边拥拥挤挤,热闹非凡,都没有站脚的地了。音乐声响起,喷泉慢慢从管孔中升起,高高低低,迷迷蒙蒙,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当音乐非常有力时,喷泉的水柱直飞冲天,足有七八米高,我们看得不亦乐乎。

此次西安之旅,必打卡的莫过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了解了有关兵马俑的一些知识,参观了秦始皇一起陪葬的陶制步兵、骑兵、将军、马。对外开放参观的只有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一号坑有些兵马俑在开发时被损坏了,缺胳膊缺腿的,有的还缺头,让我感到无尽的惋惜。听着讲解员解说着每个坑的不同点,以及开发的难点,第三次开发兵马俑时发现,兵马俑换身都是彩色的,但在开发后三至五分钟,兵马俑身上的彩色便褪掉了,导致了至今仍有很多不能进行开发。沿途我们去了杨贵妃曾经洗过澡的地方——华清池,在那里,我们观看了“长恨歌”表演,知道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动人故事。

西安的古老文化,不止体现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华清池上,它的城市气息里,带着朴实、厚重、原生态,还有着一份历史文化的韵味。总之,西安让我流连忘返,我十分怀念西安那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西安作文 篇61西安钟楼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那上面以钟楼为中心的笔直笔直的大路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西安的路都是直的?

鼓楼和钟楼很像。一上去最抢眼的就是一面特别特别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儿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让人禁不住想去敲两下。再往后接着走,就会看见整整一排的鼓,上面写着二十四节气,好似阅兵似的,特壮观,特气派。鼓楼里还有一面高达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没有任何接缝,哪来那么大的一张整皮呀?

到了晚上,很多盏刺眼的灯光打在钟鼓楼上,钟鼓楼顿时变得金碧辉煌!妈妈说,那在建筑学上叫“光雕”。

钟鼓楼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观!

2钟楼

今天,妈妈带我来到西安的钟楼游玩。

在西安最繁华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巍然屹立着一座雕梁画栋、气质雄伟的古典建筑物,它古时用来敲钟报时,故称钟楼。从建成日起,钟楼一直被看作是西安的象征,现为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

我们一上钟楼就看见它的右边挂着一个大大的钟,很多人围在旁边准备敲钟,我也毫不犹豫的跑上去敲了一下钟,钟发出咚的一声,仿佛在告诉西安人民,我来到了西安的钟楼。在大钟的旁边,有大小不同的钟,大厅里,还有编钟、弹古筝、琵琶的表演,演员们表演得有声有色、婉转动听。还有展出的齐白石亲赠书画也颇为珍贵。

钟楼的门扇槁窗碉楼精美繁富,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

在钟楼旁边,每家小店里摆的物品都是琳琅满目、各种各样,走到下面的?条小街,里边都是西安的著名小吃饭每种商品。

我和妈妈在钟楼游玩的很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3美丽的钟楼

我的家乡在西安,说到西安大家都会想到兵马俑,“西安的兵马俑甚是好玩!”这可是句老俗话了,作为一个西安的本地人我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比兵马俑还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钟楼。

钟楼始建于明代,人们之所以建它是用来看时间的,它的原样只是一个破旧的铁钟挂在一个楼上,所以人们把那个楼叫做钟楼,钟楼也因此而得名。刚开始钟楼的4条大街非常狭窄,人们最多的交通工具只是轿子、自行车、黄包车,也没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灯光,显得非常破旧,不要看它破旧,其实它非常有用,可以供人们看时间,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课文里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可看。看现在,已经六百二十五年了,一眨眼,人们也已经重新装修了历史悠久的钟楼,旁边的四条大街也变宽了,街道两侧也装饰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人们的交通也方便快捷了,有地铁、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等等。汽车在四条大街上行使着,晚上,钟楼四条大街灯光辉煌、美不盛收,四条大街分别叫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地上芳草如茵、鲜花盛开,这些景物美化着钟楼,美极了!

虽然钟楼非常美,但我们的祖国的美好山河可不止一个小小的钟楼,还有关中八景、汉中油菜花等等等等,钟楼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我们的心--爱着祖国妈妈,我们永远属于祖国妈妈,祖国妈妈的美好山河和钟楼万岁!

4游西安钟楼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故乡西安,这里已经大雪飞扬。树木、楼房、草地、街道等万物都披上了白色的银装。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西安的钟楼。

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我和爸爸上到钟楼的二楼,远远望去,有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笔直的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起来很么壮观、很雄伟。大街上的车穿流不息,两边商店的霓虹灯灯光闪耀,把城市打扮的更加漂亮,更加美丽,里面陈列了很多古代用的生活用品和古代乐器,里面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壁画,非常优美。四周的房檐挂满了非常大的大红灯笼,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二楼的一个角挂着一个大大的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是用铁铸成的,是古代人用来报时的晨钟。还远远看到一座跟钟楼的形状很相似的,就是鼓楼,钟楼和鼓楼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矗立在西安的市中心。

古老的西安真是多姿多彩,我爱家乡。

5游钟楼

前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美丽的古城西安逛钟楼。

从高处看钟楼时,它就像被一个巨大的“花环”包围着,显得格外气派,雅致。它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上面是具有明代风格的双层楼体。顶上是一个钟形的“金顶”,在微微上翘的屋檐上各挂着一个小钟,随风飘摆,声音清脆动听。

走进钟楼的第一层,里面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钟,有鼠标那样大的,有语文书那样大的,还有电视机那样大的;最大的要数屋外的景云钟,足足有2。65米!

钟楼的第二层,陈列着不少的“古董”,有明朝的观音像,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有齐白石的画,天马行空,栩栩如生;还有王羲之的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忽然,我发现有四个玻璃箱里不仅有瓷像还有许多的一毛钱的小钱,据爸爸说箱子里各有一个天神的瓷像,如果你给箱子里扔钱里面的天神就会保佑你。原来天神也会贪财?!我想。说归说,我还是扔了钱,希望能如愿以偿!

这时,突然下起了雨,我们只好离开了钟楼。钟楼,后会有期!

西安作文 篇7

亲爱的伙伴们,你们来过西安吗?这里四季分明、风光秀丽。

西安有着很多名胜古迹,诱人的风味小吃和热情好客的西安人民。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当一次小小导游员,请大家和我一起快乐出发吧!

让我们先到西安市区转一转吧!在西安市市中心有壮观的钟楼和鼓楼,以钟楼为中心分开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还有美丽的大、小雁塔和坚固结实的城墙……大雁塔下的彩色喷泉随着音乐上下舞动,好像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在欢快地舞蹈。每年过春节时,城墙上都会举办灯展,各种彩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大家玩累了吧,那咱们去鼓楼旁的回坊小吃一条街吧,去那里就可以品尝到我们西安地道的风味小吃了,有镜糕、牛羊肉泡馍、贾三包子……

吃饱了,下一站我们就去临潼看看吧!临潼有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有美丽的华清池、有著名的骊山,还有火红的石榴林、金黄的柿子树……

怎么样?我的家乡很美吧,西安好玩的地方还很多,下次有机会接着带大家去游玩。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以行踪为线索,写了西安市区的钟楼和鼓楼、四条大街、雁塔和回坊小吃一条街,还有临潼,面面俱到,但是中心不突出。文章语言平淡,描写不生动,需做修改。

西安作文 篇8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时,肯定会说:“哟,西安的天更蓝,水也更绿了。”你肯定不禁要问了,这是怎么回事?仅仅两三年西安的'变化竟如此巨大!别急,别急,你啊,听我慢慢道来……

看!大唐芙蓉园水幕电影流光溢彩;听!大雁塔广场音乐喷泉交相呼应。城市中心的综合改造,景区的建设,使西安的城市形象得到全方位提升。城乡结合部、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的卫生死角,消除了脏乱差现象,面貌焕然一新!

看!“西洽会”上外商云集;听!(.)对咱西安赞口不绝。“当西安将环境放在首位时,便实实在在尝到了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生产力的甜头。让西安备受外商青睐!使西安飞速发展!

看!市民脸上笑开了

花;听!市民对政府新措施十分满意。西安市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积极为人民办实事,使我们直接受益

听到这里,你一定被西安深深迷住了!但你肯定还要问,这是谁的功劳?哈,谜底就要揭开……

这都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功劳!

它使西安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了环境质量,完善了城市基础的设施,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以及全民的环境意识。

它让西安成为飞速发展而不失资本的城市楷模!“创模”让西安不断完善,不断加强,不断改变,不断创造,成为环境上成的新西安!

西安作文 篇9

最近曾看过一篇关于西安的文章,于是想写一下这座历史名城。

邯郸从赵国开始闻名于世,而西安却在西周时就开始了它的历史。周武王灭商后,定都镐京,也就是西安,从此西安汇入了中国历史的大河。那时的西安还很荒芜,不如后来的那样繁华,它座落在关中平原上,有着“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

人们正式关注这座城,是在西汉。刘邦灭秦亡楚后建立了一个新朝代??汉朝,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的国力迅速上升,武帝灭匈奴于大漠,遣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的疆域达到了秦朝的二倍,使汉朝人口剧增,西安(那时称长安)也成了国际大都市,可使“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成为了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使西安真正繁荣起来的是唐朝。唐朝是中国封建历史的颠峰,它有着“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开元盛世”,使西安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烁的明星。一个个耀眼的人物从这里走过,一批批忠臣贤士在这里停滞,一首首流传百世的诗篇于这诞生,西安(长安)见证了唐开元以前的颠峰时期,它也同样见证了天宝时期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破长安,玄宗出逃,这里国破城荒,使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西安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我们不必说它曾是十三个封建王朝的国都,夸耀那辉煌的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因为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回想着汉唐的辉煌历史,我们又能有怎样的感想呢!无论如何,那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已不复存在,我们也只能望着那古老的护城河叹息。在世界上还有那座城市有着西安那样的历史,那样的精魂。它亲眼目睹了汉唐的繁荣昌盛,目睹了破国的残破悲凉,中华的文化当是西安的精魂,诗的魅力使西安虽褪犹光。城内古老的水井,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人民;城内的古琴,弹奏着<高山流水>的乐曲;地下古老的秦兵马俑,讲述着一统六国的壮阔景象。

现今的西安,已不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它以独特而古老的风味吸引着人们去参观这座历史名城。

西安作文 篇10

前年,我们一家人到西安旅行,是因为爸爸的大学的“同窗好友”一起聚会。我们是坐火车去的,凌晨4点钟才到。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西安的凌晨犹如仙境一般,街道上没有任何声音,闭上眼睛,犹如来到一个梦幻世界。我深吸了一口气,闻到了……就随着爸爸妈妈去了约定好的宾馆,爸爸的“同窗好友”都在那儿。

在西安,我认识了我的“同窗好友”,就是爸爸同学的孩子,有“麻辣空姐”、“王总”和“小蚂蚁”,我们四个很快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第二天,我们去了西安古城墙、大雁塔、小雁塔、乾陵。西安古城墙一眼望不到边,我问爸爸为什么看不到边,爸爸风趣地对我说“因为地球是圆的”。其中,乾陵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是早上去的,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宾馆。因为那儿太好玩了,到处是鲜花。我一开始不知道乾陵是谁的墓,后来妈妈告诉我,乾陵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妈妈说她的墓是中国仅存的两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之一,另一座是秦始皇的陵墓。乾陵整个是一座山,里面一定是金光闪闪,另有乾坤。之后,我们又去了咸阳,算起来加上到西安的时间,我们玩了整整七天。真是太过瘾了。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二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靳,欢迎来到西安的兵马俑游玩,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兵马俑的路上,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而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只是位于秦始皇陵墓东侧1.5公里处的一处兵马俑。那里展出的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0个,它们各式各样,排队列阵,气势壮观,十分震撼。

好了,目的地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这里共有三个坑,我们就按顺序观看一号坑吧!

大家跟着我往这边走,一号坑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兵马俑有6000多个。大家往下走,看,这个是武士俑,他有1.8至1.97米高,它身穿战袍,披着铠甲,相当于当年的“防弹衣”。他脚上穿的鞋很独特,前端还向上翘起。手里还拿着长矛!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的武士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长着八字胡。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地屁滚尿流!

看,这边就是二号坑了。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站第一个的就是将军俑。您瞧,他的身材是多么魁梧,头戴鹤冠,身披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可以想象当年这宝剑金光闪闪,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退敌的策略。那边跪在地上的兵马俑是跪射俑,看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盯紧猎物的的老鹰。

大家再跟我向左走,这个就是骑兵俑,他骑在马上,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出去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好,我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现在我们的司机陈师傅送大家回宾馆休息。以后您再来西安游玩,我乐意再次为你服务,我的电话1234567,期待再次与您重逢!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20xx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20xx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平时不允许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西安城墙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四个门: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城门也发生种种变化。现在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这四个门,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

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谢谢大家!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四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倡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五

各位游客: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西安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西安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西安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20xx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六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七

西安博物院地处西安城南,占地面积245亩,由博物馆区、唐小雁塔荐福寺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馆、塔、寺、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自20xx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博物院主体建筑的博物馆,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在建设过程中被评为西安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在13万件馆藏文物中,国家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有14400余件,其中近20xx件文物系首次面世,精品荟萃,异彩纷呈,演绎了古都历史的万千气象。博物馆内的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

基本陈列设于主展馆底层的三个展厅,以"古都西安"为题,综合运用大量图片文字,千余件文物展品和多种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介绍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展现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文明。

专题陈列

长安佛教造像艺术陈列设于主展馆一层,以"宝相庄严"为题,主要通过160余件佛教造像展品,表现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不同的佛教石刻艺术风格,领略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

玉器专题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天地之灵"为题,主要通过170余件不同种类的玉器展品,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印章专题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颗粟大千"为题,展品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官印私章400余件,其中以秦汉印章和金代官印为精品。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陈列100余件元明清书画珍品,其中不乏名家精品。

临时陈列设于主展馆一层,曾先后展出区县精品文物展及从17位民间收藏者的藏品中精选出的270余件文物组成的"民间收藏精品展"和"牛气冲天--陕西牛文化陶瓷博物馆藏品展"等展览,这些专题展览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华夏文明辉煌历史。

作为西安博物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小雁塔建于唐景猪年间(707-709),本名"荐福寺塔",是唐代长安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唐末战乱,寺院毁于兵火,惟存小雁塔。明清时期,寺院屡次重修。现存荐福寺内除小雁塔为唐代建筑外,其余殿宇均为明清及近代所建,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门、东西相对钟鼓楼、慈氏阁、左右小亭、大雄宝殿、藏经楼、小雁塔、白衣阁,在藏经楼西侧院落有方丈殿,大体延续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时期的布局,规模严整,朴素大气,是一处延续千年的古代文化遗产。寺内另有金代铁钟一口,明、清之际,始称为"关中八景"之"雁塔晨钟"。1961年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文物保护区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在园内充实了一些民俗类文物。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与长安古乐、拴马桩等民间文物以及各种民俗艺术展览相融合,为游人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在建设西安博物院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原有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园林绿化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在原有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侧进行了扩展,极大地改善了小雁塔与荐福寺的周边环境。在新扩建的区域内,增加了湖面以及新的园林绿化景观,使历史名胜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成为一处集文物鉴赏、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身,多功能的城市景观区域。

漫步在西安博物院,不仅使人了解到古都西安悠久历史,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现代西安的崛起和勃勃生机。

对于西安隆基上班一月心得体会简短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