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江南水乡第二集心得体会实用 江南水乡课件(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1:52:40 页码:12
江南水乡第二集心得体会实用 江南水乡课件(2篇)
2023-01-05 01:52:40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江南水乡第二集心得体会实用一

在东晋后,临海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据《台州府志·建置》载:唐初,(台州府)向东南平原扩建大城,系“唐尉迟敬德所造”;按《旧经》上所记,是 “附郭周回一十八里,崇和门(东门)初筑时即有月城(瓮城)”。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国王钱叔为表忠诚,“纳土归宋,毁各地城墙”。 十三州之一的临海古城也在其中,但因其西南灵江段有防洪作用,古城墙才得以幸运地保存下来。

正因为临海古城墙有着防御和抗洪防洪的双重作用,古代军事家们视之为重点。于是,逃过一劫后的古城墙进入了随后的大修筑阶段。宋庆历五年(1045 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墙,令黄岩县令范仲温负责西北隅,临海县令李丐负责西南隅,宁海县令吴几庶负责东南隅,临海县尉刘初负责东北隅,仙居县令徐赳负责 城北山上。

这次大修筑后的城墙,结构、防御、防洪等比前两次更趋完整。当年具体负责修城的苏梦龄作《新城记》,内有黄岩县令的记述:“陶甓(砖)虽固,犹未如石之确(牢固)也。”

据史书记载,在修筑古城墙时,聪明的台州人民已经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方法。最初的夯土板筑法一直沿用到了东晋十六国,后来,赵石虎开始用夯土墙外包砌砖。到南宋末年,由于使用火药,重要的城墙开始用砖石包砌加强防御,这样,城墙更加坚固,更有利于防御和抗洪。

在大修筑后,古城墙进入了第四阶段。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赵汝愚整修城墙,增开兴善、镇宁、丰泰、括苍四个城门,并修崇和、靖越、朝天三个旧城门,增筑月城(瓮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城门顶与城门楼底层之间开空洞,上装活动暗板,战时掀开暗板投掷巨石打击进攻城门之敌,并能快速堵住城门。这种特别的结构,在全国属罕见。至此,临海城墙的范围和城墙的建筑结构风格 形式渐趋定型。

到了元朝,统治者曾下令拆尽天下地方城墙。临海古城墙再次因抵御灵江洪灾的特殊功能而幸免于难,只被拆掉了子城,其余仍保持原貌。特别是在嘉靖后期,“以倭患修治,几费经营”。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台州府城又首当其冲,成为军事家的必争之地,城墙在抗击倭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继光任宁(波)、绍(兴)、台(州)参将,二十九年(1560)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他在台州抗倭期间,“先按海上形势,多间谍,严号令,广询谋,与士卒草蔬野处,每遇贼至,奋不顾身,必欲剪此后食”。除此外,他还与谭纶一起带领将士大修城墙,以此取得“九战九捷”的出色战绩,名扬天下。期间,戚继光与知府谭纶创造性地加盖了两层中空敌台,遗存至今。戚、谭随后奉调蓟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他们抽调江南3000兵士,将其在临海听筑城经验运用到明长城修建工程中。长城的空心敌台就是源自临海。因此,南北长城在规格、形式、构造上,共同点颇多,临海古城墙实为北国长城之“师范”和“蓝本”,于是被称为“江南长城”。

戚继光不仅修缮了临海古城,还在临海桃渚城增筑了东、南两座敌台以及城郊七座烽堠(烽火台)。现存“大参戎南塘戚公表功记”刻于嘉靖四十三年九月,说明了当时的修筑情况。至此,临海古城墙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整修,成为全国罕见的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城墙。

关于江南水乡第二集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为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我是您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美丽的南浔,想必大家的手机肯定都纷纭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欢迎短信“诗画江南——浙江,欢迎您”。

古老的石拱桥、夹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筑的百间楼民居。照旧是旧日的样子,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厦、庭院里古松翠柏显示她经历的岁月。“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这话一点不假。

南浔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亲信地,更有广告词“南浔,天下难寻”来形容南浔的美丽风光。

在这广阔的古镇中,我们要前往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张石铭故居了。跨太高高的门坎,就是一片富丽堂皇的景象。精美的雕刻,传统的木质桌椅,无1不散发着富豪的感觉。我们继续往里面参观,这边是内厅,上面的“以适其志”四个字是康有为先生写的。

这墙角有1口钟,它是法国进口过来的,跟钟相对的是一块屏风,两个合起来就是时时平安的意思。大家再来看一下这楼的两侧都是高的马头墙,为和主人把如此美的风景建在里面呢?由于封建社会怕被老百姓说三道四,骂他崇洋媚外,财不外露,所以这马头墙起粉饰的作用。

如果大家走累了,可以在这长椅上坐一坐,歇息一会儿。在厅前的天井中,有一块形似展翅雏鹰的假山石,名叫“鹰石”,至今保存完好,这是南浔三大奇石中的一块,一块是位于嘉业图书馆花园中的“虎啸石”;那第三块在甚么地方呢?第三块在张石铭的另外一处宅子——适园当中。叫做“美人照镜石”。

接下来,我们参观张静江故居。张静江是民国元老之一,孙中山主要助手。走进故居中,仰望大门上方,你有无看见一块悬挂着“张静江故居”的横额?正厅上则悬挂着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两侧的一副楹联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州,”抱柱上的对联是:“世上几百年旧家不过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二厅、三厅还摆设着张静江手书赠陈立夫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对联。张静江文质彬彬的家中挂满了充满书香气味的对联,真好有一番风味。全部故居中显现一种奢华、古朴、幽邃的遗风,你有无感觉到?

啊!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传来,不知你们的肚子是不是已开始了演奏饥饿交响曲?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古镇的特点小吃吧!那肥而不腻的浔蹄,桔红糕、定胜糕,熏豆茶、臭豆腐、双林姑嫂饼……不说这么多了,赶快开吃吧!吃完午餐后,你们可以去小店中购买记念品,给自己留个记念,也能够送给家人、朋友,真是作用多多。

下午3:00我们在天马牌大巴车前集合,动起来吧!你们巧弹钢琴得手,吃起来吧!你们吃遍天下的嘴……

时间流逝的飞快,转眼间我们又要告别了。下次有缘再来南浔,请再来找我小丁导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